最近关注一些越战题材的资料,比如《生死二十八天》,朋友说看这些记录要带着地图看。
我记得我们读书时的军训,就是踢正步、叠豆腐块。仪容仪表是很重要,但是不是把精力放偏了呢?打仗不是表演,要死人的。那个毫发无损的班长回来了,他是有意识躲炮弹的。
身边也有年长已退休的同事参加过那场战争,那会儿他是炮兵,回来耳朵一直是听不清的,说话都得大声。他回来之后一直在基层工作,虽然他带的兵现在有做到将军级别的了,遇到压不住的大院淘气蛋子,我们都是请他去摆平。
这些人真的是“灵魂得到了净化”,回来后不愿讲起那段时间,极度讨厌战争。中国远征军回国之后,是不是也这样后来才显得打仗“外行”?
有些事情虽然只发生了很短的时间,但可能会是一辈子的记忆。我们院里有个老太太,走到哪都在唱赞歌,明显是精神出问题了,她不会说,我们也不会去问。这种记忆的伤痛留给了个人,后人好像把这页翻过去了。
可笑的是,多少年以后,郭、徐之辈跟孙兆群要一个买官钱,孙是经历过生死的人,会在乎一个官衔吗。
深夜看完,沉沉睡去,醒来仍旧心情沉重。聚精会神地听过这些浴血过的战士亲历历史的讲述,自己都有些微PTSD的症状,难以想象战场归来的他们背负的是一种怎样的包袱。
突击队的队员们出征前夜痛饮,嚎啕大哭,彼此诀别,每一帧画面都真实得让人不忍直视。如果知道明天自己即将死去,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心里会在想什么呢?其实这白开水一样的问题,连少年都问得出,但在不了解真相之前,永远有种幼稚的情绪蕴含其中。怎么会有答案呢,人的身体和头脑在面临死亡的预期时,会有种神奇的应激反应吧。我永远也想象不到。
亲历死生之事的老兵们说出的话颇有戏剧的感觉,带着残酷的诗意:
“人在真正疯狂的情况下你知道是什么感觉吗?万炮齐鸣,但我竟然听不到炮声,只能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
“这25分钟很短,但我到现在都没有过完。”
人到中年的他们丝毫没有掩饰当年面临战争的恐惧,听来心有戚戚焉。八十年代也是浪潮翻涌,在和平中苦恼生活琐事的普通人,想到过在同一个时空有这些人在经历这样的事吗?
有一次在推特上跟一个台湾人争论起来,对方总是提及台湾人的土地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命运,我当时默想,如果抛开我们受过的所有教育不谈,我们对国家是什么感情。“寸土不让”这几个字的分量,对我们还有没有意义?
从不歌颂战争,也不再只头脑简单地厌弃战争。战争并非没有意义,也不难想见永远不会消亡。
魂兮归来。
老兵不死,愿活着的人余生平静。无以为报。
这部纪录片给我的触动可能要大过90%国产战争题材影视剧,简单谈几点感想。
1、先说它在「纪录片如何讲故事」上的创新。它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我是战地记者李玉谦……」像一个排比句经常出现,但这个李玉谦并不是导演,也不是旁白,只是一个视角,让整个叙事有更强的带入感和现场感。并且,一些偏抒情散文式的旁白以日记形式读出来,对故事起到升华作用。
2、在素材选择上,导演将战地纪录片、采访、日记、动画还原等有机组合起来,观赏性极强。而且还借鉴了一些戏剧的手法,比如倒叙、设置悬念等,非常吸引人。
3、这部纪录片最打动人的还在于主题——反战。故事中有些战士战后精神上出了一些问题,有人在弹幕上指点:「这叫PTSD,美国大兵得的更多……」明明是美国电影表现反战主题更多而已,难道中国士兵不是人?是天生的杀人机器?其中有对某个主人公的描述——「始终不愿看有关战争的影视剧」,我们的影视行业是不是要反省一下?
4、这部纪录片还有他它的「当下性」。中美对抗,四邻不稳,朝鲜飞弹,印度打枪……又有人轻言开战。战争是要死人的,凭什么死的不会是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中国也是久未有战,真实战场对于和平环境成长的人带来的冲击是这部纪录片的重点。
5、如果说父辈至少还是过过苦日子的,那对我们这些天天在游戏和影视剧体验战争的「后浪」而言,真打起仗来,逃命可能都欠点体力吧?假如30年的「和平话费」已经耗尽,我们确实应该早点做好「将有一战」的准备——国防素养、身体素质、心理建设等等。
愿世界和平。
一开始旁白是80后导演写的吗,作为70后记忆中8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宣传很多,学校请老山英雄做讲座,还有电影电视剧,完全不是旁白说的被世人所遗忘
二十五分钟的战斗,十一人牺牲,最小的顾克路十七岁,二十岁的公衍进的遗愿只是想让未婚妻到自己墓碑前唱一首家乡的沂蒙山小调,十八岁的李福启被打掉半个颅骨昏迷三个月。他们拼了命卫国,五年后中越恢复正常邦交,幸存者则是残疾的保安,下岗工人,精神病人,政治真是冰冷。
孙兆群,敢死队队长,临了也不过升到预备役副师长,这已经是他们这个连最高的职位了。死人堆里滚过来的,比不上有个好爹。战争片怎么拍,导演编剧多看看这部片子,他们的感受你能百分之八十还原,已经不得了了。
“咱今天谈的是主体思想,是吧?”
震撼!!!!“战争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能净化人的灵魂……这是对多数人说的……也有,不是这样的,对么?”
稍微有点啰嗦,但非常感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排长介绍运送七连去云南的火车“闷罐车,和拉牲口的一样”。真是讽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这是部珍贵的未经政治宣传沾染的战地纪录片,坦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打仗,是要死人的,片子里那些即使是活下来的人,也永远难以摆脱那“二十五分钟”的惨痛记忆。“凯旋门下没有欢笑,有的只有无尽的泪水”,愿中国长久和平。
有些人是得记得的。小时候曾经给这些即将奔向战场的勇士们戴过大红花,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顾克路、公衍进。能真正面对死亡的才是真的勇士。
于我有特殊意义的一部片子,内部审片的时候每看必流泪,现在也不能平静的向人推荐
战争具有政治正义性,但是对于身处战场上的每个人来说,它是个错误…当直面死亡的时候,生存才突显得那么珍贵!
谁知到,这场战争是对是错呢。一场悲剧。不过越南现在可以用Facebook而中国大陆不行,哎。----------2014年的我到底是被公知洗脑到什么程度了啊,居然能说出上述言论。
从头哭到尾,战争太恐怖了,解放军战士太英勇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相比之下我真是好惭愧
我觉得我们山东人骨子里那种朴实憨厚,是烙在身上的,这些人的方言跟我家乡话一模一样,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就是我的邻里街坊,可就是这么一群人,却是战场上最伟大的英雄
老兵孙兆群说:战争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能净化人的灵魂……(停顿沉默约7-8秒)这是对多数人说的……也有不是这样的,对么?咱们今天谈的是主体思想。——世事变迁,会有多少人记得29年前那些曾经和你我一样鲜活可爱的面孔,对青春和理想有着无限憧憬的人,并追思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
眼睛红了N次 凤凰卫视类似军事纪录片我一部也没错过 港人的视角关注的是个体 一个连 一个班 几名战士 并用当时人的亲身经历让人们来感受战场 比起大陆说教式的纪录片不知强多少倍
对越自卫反击战其实一直进行到了1993年 这么近 又那么远 这部纪录片很完整 战地记者李玉谦 在现场拍摄了大量珍贵视频 20年后 又再次做了回访 比起之前那么多战争 这些17 8的孩子们 被淹没在了历史中
之前一直想,美国怎么那么多ptsd?中国没见啊。这回看到了。刚看完一个抗美援朝的纪录片,那里的老兵完全没有丝毫的战争后遗症,相反讲起那一段还都很兴奋。是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在战争中,和突然经历战争的原因?
咱今天谈的主体思想,是吧?这句话加上孙兆群脸上变化莫测的表情,充满了嘲讽。这部纪录片很细腻,反映了每个人的内心,看得我很感动。我想到了2013年上半年,我也和他们一样内心忐忑不安,会不会随着战备的加强然后上战场,不过最终,一切都是浮云,已经够了
除了五星,我想不到更好的方式致敬这个记录片
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永远年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我看过的所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优秀的一部纪录片了,又回忆起几年前看过的顾克路烈士的那段话,就是在我们这个年纪,他们失去了生命,换回了和平。对于他们,是不一样的青春,对于我,有时间想去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