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获得了1947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是第一部获此荣誉的捷克斯洛伐克影片。《罢工》改编自捷克斯洛伐克女作家玛丽-玛耶洛娃的同名小说。1889年,在距离布拉格不远的小城克拉德诺的一座冶金工厂,一群被残酷剥削的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举行了一次罢工,本片正是取材去这一真实事件,讲述的是一群矿工通过举行罢工争取自己权益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一个生活在底层薪金微薄的矿工家庭展开,展现了辛苦劳作却苦苦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矿工及其家人同压榨劳动工人阶级的冷酷矿工主以及占领军之间的冲突矛盾。作为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罢工》一片的摄影手法以及入画构图显得极为生动,栩如生展现了矿工危险而艰苦的工作环境。尽管人物刻画和表演显得粗糙,《罢工》一片仍被看做是共产主义政治宣传影片的奠基石,而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好绚烂的技法啊~无处不在的象征、冲突性的蒙太奇,那奥德萨阶梯对比的手法在这里也很明显了,尤其是在大混乱、人群众多的场面,效果很强,尤其是刻意突出一方的某种意识或者感情。一动一静,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一近一远,相反内容的叠画转场,甚至是表情、妆容的对比......(想一想,许多时候人们在描写下层民众时总是把他们刻意装扮得很“丑”(外貌),这很有偏见的~大概直到后来,才有更多的导演会把他们的主人公当成神秘的人而不是工具了。——这也许就是俄罗斯人写小人物的伟大之处~~)不过太快了,而且修复者应该是自觉保留着这“快”的特征,甚至强化了(因为搜到的中文字幕帧率不对~不过好像字幕还要快些~)我记得把杜巴里夫人放到1.5倍也没之么快,更别说我才看了好多尤其慢的德国电影了。不过11年的kino修复,配乐也精妙,节奏的变化好契合影片~其实有些字幕没看明白~说到快,仿佛我的眼睛、思维不太适应这种镜头的处理,好像有时候一定要强迫一个镜头维持3秒以上,尤其是有叙事意义的,不然就混乱。也许多看几遍才能领悟到“快”、“冲突”的独特之处。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十分强劲的尝试了。
作为爱森斯坦的处女作,在意识形态上顺应了当时的主流,即弘扬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展现资产阶级的剥削,树立敌对意识,揭示掌权者的血腥暴行以及无产阶级工人的顽强意志等等。在故事以及故事内核上,如今看来毫无疑问是极其“红色”的,是极具政治宣传功能的,没有太多的思辨性和深度。即使到了后来伟大的《战舰波将金号》里,故事和内核也依旧延续了这部处女作的元素。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示,对个体的关注从来不是爱森斯坦的心头所好,在这方面,茂瑙显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但抛去故事和意识形态,单拿电影形式,剪辑的试验性以及创造性来说,爱森斯坦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影片中有很多充满喜剧元素的段落和蒙太奇,尤其人与动物的隐喻蒙太奇颇有喜感,比如一只吐舌头的狗的特写随后虚化为一个吐舌头的男人特写,一只狐狸的脸部特写虚化为一个男人的笑脸,喝水的猴子特写虚化为一个喝水的男人特写。这些蒙太奇似乎并没有太多真正意义上的隐喻可言,也没有太多可解读性,更像是爱森斯坦的一次尝试,一次试验,一次稚嫩的创新。工人们聚集在公厕里开秘密会议的段落也很有喜感。从处女作开始,爱森斯坦就展现了他热衷于拍摄特写和使用大量短镜头做剪辑的风格,这也为之后的“敖德萨阶梯”打下了基础。影片最后的镇压大戏同样也可以看成是“敖德萨阶梯”的雏形。爱森斯坦对大场面混战可谓是情有独钟,被高压水管冲击的罢工工人,面对镇压,四处逃散的工人,整个镇压过程通过大量短镜头,特写镜头的快速切换来制造紧张感和危机感,并且在同一空间和时间里解构出一个个独立的时间与空间,以此创造出专属于电影内在的空间与时间,展现出蒙太奇之于电影的作用和艺术价值。这在本片最后的镇压戏里已经得到了体现,并在《战舰波将金号》里发扬光大。最后工人们被屠杀,尸横遍野的画面与被割喉放血的牛的特写画面之间的蒙太奇真正起到了渲染情绪和显现故事的功能。
屠宰场的非叙境镜头的插入,比喻性的传达了作者对于屠杀的理解与认识,可谓理性蒙太奇的经典代表,值得学习。同时,对于无产阶级“地下王国”的展现也颇有新意。在具备一定的奇观性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工人阶级的“地下”状态,如蛆虫一般的生活。
然而,沉浸在导演爱森斯坦精彩如杂耍一般的蒙太奇魔法当中的同时,也深深为本片所传递的价值观而遗憾。将罢工抽象的理解为阶级之间的对立,用极其残酷的屠杀场面和被妖魔化的工厂主形象来唤醒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仇恨,实在是不高级的表现手段。
作为阶级革命的温和前奏的罢工,其内在蕴含的盲目性与裹挟性没有被充分展现。同时,由纯粹的情感宣泄与力量释放而导致的罢工行为无法长久,而朴素的工人阶级也必会被其反噬。
如何罢工而不被屠杀?一方面取决于雇主的人性与良知;另一方面,也考验着罢工集体的沟通智慧与利益调和的能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姆们姆们姆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爱森斯坦的电影集体“铁五人”成立于 1923 年。其成员有:G·V·亚历克桑德罗(G.V.Alexandrov), M·M· 斯特劳奇(M.M.Shtraukh), A·I·莱维辛(A.I.Levshin), M·I· 格莫罗夫(M.I.Gomorov), A·A· 安托诺夫(A.A.Antonov)。在他第一部理论著作中,爱森斯坦建议用蒙太奇将各种炫目的元素连接起来,代替电影的情节。在他的第一部长篇电影《罢工》中,他把群众推到了英雄的位置上,替代了革命前的俄国影片以及同时代西方体系中的明星。对爱森斯坦来说,画面本身是具有独立含义的蒙太奇单位,一个“炫目之物”(attraction)——也就是说,是之于观众感知的某种震惊。所以,“炫目之物的蒙太奇”是一连串的震惊,会对观众产生这样一种效应 —— 激发观众以一种创造性生产性的方式来回应,以至于观众变成电影导演的合作者,创造电影文本。在此有一个爱森斯坦与库里肖夫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是库里肖夫把观众看作是被动的,好像只是接受预备好的信息的一个容器。对库里肖夫而言,蒙太奇中每个画面的功能就像是字词中的字母一样,并非每个画面本身的内容有什么特别意义,而是这些画面的组合产生了新的意义……
在二十五岁上,爱森斯坦已经是苏维埃戏剧界胆大妄为而难缠的人物,他的《聪明人》,被认为是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剧作的不敬的、马戏风格的改编,标志着革命后苏维埃舞台艺术成就的一个高点。爱森斯坦又做了两部戏之后,就受“无产阶级文化”组织之邀制作一部电影。这就有了《罢工》,从此,这个梅耶荷德的学徒就成为苏联最著名的导演。“小货车摔得粉碎,”若干年之后他写道,“司机摔进了电影院。”
爱森斯坦把他在剧院学到的东西全部带入到电影之中。他的苏维埃典型倚赖他在即兴喜剧中所发现的那种去心理化的拟人手法。他后来的影片恬不知耻地诉诸风格化的用光、服装和背景。毕竟,爱森斯坦的表达式运动概念、极端现实主义规范以及引发观众直截了当的兴奋等等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他的影片里。在《罢工》中,工人们与工头做斗争时所吹出的一个汽笛般的口哨,成了某种柔软体操的练习。(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这电影是Eisenstein才华的完美体现。各种巧妙的镜头设置,场面调度,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剪辑,都不是一个导演处女作的特征。他对于多线故事的掌控和其蒙太奇理论的运用,极大的提升了电影的戏剧张力。而群戏之余,独立人物的刻画也很有意思。虽然故事本身受到了阶级意识的驱动,仍不失为伟大的艺术作品。
杰作!影史最棒处女作之一诞生:处处天才之笔:宠物店——人物登场;墨水瓶倾倒染红地图上的街区:血洗群众等等。牛逼的开片与结尾。那个水中镜像群冠电影史!爱森斯坦构想镜头的能力与剪辑的水准,在整个影史中也就黑泽明可以比了—无可超越的蒙太奇。
84/100 #第6800# 首先当然是背离传统的,如对故事、人物的“抛弃”,如剪辑有时靠符号、空间构图去连接等等,其生猛经常在一位导演的处女作中才看到,然后电影里展现出对政治和哲学的理解也与其对电影技术的理解一样丰富。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在增强戏剧性,对比与突出方面着实可怕,几乎可以视为所有超现实主义的先驱。同时爱森斯坦影片中的演员也是极端,资本家就一定是贪婪丑恶的,而劳动人民一定是受欺压并走上反抗的不归路。因此,此片不免带有强烈主观思想,极适合为洗脑专用。
看的是80几分钟的版本,重新排过(英文字幕),配乐很激昂给革命造势,不知道是不是后来配上的。电影还是非常明显的爱森的脸部大特写的插入和(对比、比喻)蒙太奇。
竟然还有丐帮!这部实在太深奥了,尤其丐帮部分...这么复杂的剧情.动物元素很精彩!有很多蒙太奇没看懂,不过压榨和屠杀的蒙太奇还是很赞!群众演员够多,简单粗暴性、夸张表演喜剧效果确实好,看的版本配乐赞!看默片听配乐真享受 逻辑略错误,没劳动力资本家靠谁活,简单粗暴但点不对
absent of sound, but fraught with artistic potential. fast-paced editing further blurs the line between primitivism and modernity.
8.5/10。①沙皇时期的一场失败但悲壮的罢工运动的始末。②不少叠影蒙太奇、快速蒙太奇、脸部特写蒙太奇和杂耍蒙太奇,比如第五章末尾和第六章的两段工人暴乱+被镇压(那个大屠杀工人+杀牛也许启发了《现代启示录》),不过整体蒙太奇运用水准差《波将金》和《十月》不少而且一些杂耍蒙太奇太符号了(比如人脸+狗脸、榨果汁+资本家)。③有些地方的叙事比较不知所云;中段叙事较拖。④一些影像技法更多是炫技(如开头水中的工人镜像镜头),无太多实际作用。
以两次电话的转接来体现社会的不同阶层,以动物的形象来类比人物特征,以果汁压榨器来比喻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以屠夫杀猪的场景与沙俄部队对罢工者的屠杀,在这些表现手法中,有些以今日的目光看起来显得生硬,然而正是这些幼稚的手法奠定了电影语言的基础
早期作品还没有脱离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但才气已经很大了。记忆最深的镜头反而是工人起吊车那儿,搭配前后的剪辑甚至让人想起多少年后的安公(当然电话那儿也像)。常常在想如果苏联人的运动镜头在爱森斯坦那会儿用得更好,会不会让他搞腾出几部更有现代性质的作品,工业和政治(论第一次解冻后期发展怎么把原来传统全重来的)害人啊。
7.3;結尾一章還是最好,複雜空間結構及其造成的鏡頭內蒙太奇,音樂式的單鏡頭長度控制。但這片卻無疑暴露了無產階級的愚昧啊...
这镜头耍的 整部片子流畅而时髦 新的配乐也不错够紧张 众多人物东奔西窜 把小女孩摔死那段够狠的 无产阶级千万不能忘记啊 我觉得是爱森斯坦片子里我最喜欢的一部了 除了技法还有一股子写实的血淋淋
摘自网络:描写1912年沙皇军队镇压罢工工人的事件。事情由一名工人遭到解雇并自杀引起,工人们跟雇主及警察展开冲突。《罢工》是前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的第一部长片,被赞誉为“历史上第一部经典无声巨片”。这部影片实践了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的电影理论,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从而使他一举成名。
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
9.爱森斯坦首部长片,关于沙俄统治时期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罢工,摒弃主要人物,以群众作为主人公。首次使用非叙境镜头传达理性蒙太奇观点,即非叙事,而是传达概念。|除了隔壁印象派常用的叠映外,还有不少沿用至今的剪辑手法,人物叠化变老、运动倒退、人脸狗脸叠化交换,虽然含义不同,但技法上被诸如鲍威尔的《巴格达妙贼》(1940)、国产《西游记》等学的如出一辙。700
1903年一场被残酷镇压的罢工。编剧是无产阶级,主演是工人群体,反派是大资本家和镇压武装。近似新闻片的记录质感,从事件爆发到双方拉扯、密谋破坏,直至第六章题为”毁灭“即血腥镇压。工人代表用动物画面指代绰号,资本家的室内会议和工厂里的示威平行剪辑,榨汁机碾碎水果对位骑兵队驱赶群众,大屠杀蒙太奇宰杀生牛。
那个时候的隐喻蒙太奇现在看来有点雷。直接一个动物的头接到一个人的头,实在是汗啊~~~
本片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作为试验之典范无可非议,然而就其诉求与煽动性的本质来看值得客观看待,毕竟它探讨的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人物脸谱化严重,并且站位片面。以导演的功力去拍一部去意识形态的黑色电影,应该完全没有问题,问题还在于导演讲故事的本领不如蒙太奇的使用,早期的多少都存在
作为爱森斯坦的处女作,在意识形态上顺应了当时的主流,即弘扬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展现资产阶级的剥削,树立敌对意识,揭示掌权者的血腥暴行以及无产阶级工人的顽强意志等等。在故事以及故事内核上,如今看来毫无疑问是极其“红色”的,是极具政治宣传功能的,没有太多的思辨性和深度。即使到了后来伟大的《战舰波将金号》里,故事和内核也依旧延续了这部处女作的元素。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示,对个体的关注从来不是爱森斯坦的心头所好,在这方面,茂瑙显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但抛去故事和意识形态,单拿电影形式,剪辑的试验性以及创造性来说,爱森斯坦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i think it takes time before i realize how important this film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