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HD

人类之子

惊悚片美国2006

主演:克里夫·欧文朱丽安·摩尔迈克尔·凯恩克莱尔-霍普·阿什蒂查理·汉纳姆

导演:阿方索·卡隆

剧照

人类之子 剧照 NO.1 人类之子 剧照 NO.2 人类之子 剧照 NO.3 人类之子 剧照 NO.4 人类之子 剧照 NO.5 人类之子 剧照 NO.6 人类之子 剧照 NO.13 人类之子 剧照 NO.14 人类之子 剧照 NO.15 人类之子 剧照 NO.16 人类之子 剧照 NO.17 人类之子 剧照 NO.18 人类之子 剧照 NO.19 人类之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5:05

详细剧情

20年后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顶之险——所有的人类都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东欧和非洲国家已经四分五裂,人口向英国等富裕国家大量迁移。\n然而在英国境内,人们正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中。人人都为世界末日的到来而焦躁狂暴。非洲女孩肯非法移民到这个国家,但令人振奋的是她腹中竟然怀有孩子。为了保住人类唯一的血脉,警察蒂奥和前妻朱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肯安全离境,但枪林弹雨却失他们举步维艰。\n在逃亡中,婴儿出生在了一个难民营里。刀枪当前,保住人类最后的希望,成为蒂奥心中唯一的信念。

长篇影评

1 ) [电影] 《人类之子》:2006年最具史诗气魄的电影!

险些错过这么牛的好电影。
之前看预告片,印象不佳,因为很像《28天后》那种无政府主义背景的粗糙科幻片,又难看又虚伪又不着四六。特别是前晚看了《窃听风暴》,我都以为2006年世界电影基本可以盖上盖子了,没想到今天又和它不期而遇。

导演Alfonso Cuarón(这厮拍的《哈利·波特3》简直好看死了),故事里的社会学背景、哲学、宗教……这里不探讨,“宏大叙事”留给社会学家们去慢慢阐释吧,反正它不是这电影征服我的原因。看前半小时,其实还是有点儿索然寡味,一直到汽车遇袭那个不露痕迹的长镜头,我才彻底兴奋起来,太酷了,以至于当时我就倒回去又看了一遍!下面,简单总结一下这片子的兴奋点:

第一个点,朱丽安·摩尔被枪击前后那个不露痕迹的长镜头。这个镜头在技术上的新意,可能需要反复观赏才能领略:他是怎么做到的?朱丽安·摩尔颈部的血浆袋一开始藏在哪儿?挡风玻璃是怎么破的?怎么才能让飞过来的燃烧瓶,准确无误地跌落在挡风玻璃上?……仔细研究这些东西,确实很好玩。
第二个点,迈克尔·凯恩之死。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情绪,演员的情绪,人物的情绪。迈克尔·凯恩这老家伙我一直都不太喜欢,但这个地方他演得棒极了,而阿方索·卡隆此处的处理手法,特别是他对欧文表演的控制,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对劲。
第三个点是生孩子那场戏——电脑特效究竟应该怎么用?神不知鬼不觉,才叫强。那个孩子,我打赌是电脑特效的产物,但你丝毫看不出来,谁想和我赌?
第四个点是难民营废墟里的枪战。整个难民营里的戏,运动镜头特别多,镜头好像总是无意间扫过一些面孔,那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细节,这些小细节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就形成了戏剧场景的真实感。特别是后来一气呵成的巷战,更达到一个高潮,那个场面调度,那个细节刻画,那个人物编织,那个情绪控制……比《拯救大兵瑞恩》,我看丝毫不差。
第五个点,是结尾海面上印象派油画式的那个全景镜头,分明饱含着深沉的宗教情感,堪称美轮美奂。

科幻电影,其实有很久都没看到这样的作品了——不空洞、不浅薄、不轻浮,不用炫目的特效挑逗观众,有内涵、有节奏、有感情、有不事张扬的征服,虽然说“《人类之子》:2006年最具史诗气魄的电影!”这也许有点儿言过其实,但这部电影是2006年不容错过的好电影之一,这话是绝对靠谱的。
不信,我可以跟你赌一块钱。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84y

2 ) 一个宗教故事的当代变体

刚看完,随便说两句,如果以后有时间再写一个影评。。。
再加上这两天岛国核危机,连带着我朝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心中都充满了末世感,现在看这个片子算是挺应景的。

感觉这个片子拍得很不错,场面调度,镜头的安排都是很有功力的。许多来回往复的镜头很少在大片中看到,之前多为欧洲文艺片里的技巧。

故事基本上是一个类似与西人熟知的圣经故事变体。child of men 的名字是个人都能联想到son of man,然后又有各种类似于方舟的船在电影里反复出现。大概这就是关于救世主的故事和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中的一些元素拼合起来的一个新时代宗教故事。
为什么说是有当代性,因为他试图摒除旧时代宗教故事里许多过时的东西,比如种族主义,比如歧视女性,比如人性的卑微还有异教仇视等等,再加上当代的许多热点,战争,难民,末日危机,信仰危机等等。以后有空再一一说。

故事里面人类灭亡不是一下子发生的,而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产婆的回忆更证明了人类丧失生育力不像是某个科学危机,而是一种宗教或者道德上的全面惩罚。“人类之子”的诞生带来的是新的开端,新的希望,来拯救一个濒临毁灭的世界。

有些许多小地方都充满了隐喻,比如反复出现的关于鞋的特写,代表了某种希望,我想到的是那句拉丁文:Ego sum via et veritas et vita。“我即道路真理与生命”(耶稣语)
吉普赛人带他们去的那个下水道,简直就是史前人类洞穴的翻版。各种手印和涂鸦。这是人类文明的新起点。
比较有趣的是那个艺术方舟。。。很多美术史里的名作被收藏在那里,但是却毫无意义。艺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虚荣心。但是旧的文明毁灭了的话,再大的荣耀也无法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比单纯恐惧人类灭亡更深层次的绝望。如果和上面说的那个下水道洞穴对比起来,这一点更加有意思。

最后,片子里的音乐很丰富,介乎是英伦经典的大集合。撇开这个不说,片中在谈论男主角孩子过去的时候,放的是马勒的悼儿亡歌,这基本上也是全片大部分时候的主基调。

3 ) 废墟中的感动

见仁见智,不过这确实是我这么多年来看过的科幻片中最感人的一部。本来觉得写影评是很无聊的举动,不过偶尔分享一下还是有必要,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1.技术上的先进勿庸置疑,我还是没弄明白车上的那个长镜头是怎么拍的,死角挺多。但是流畅的跟拍的镜头确实一方面能体现真实的场景和心理刻画,也适时地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只是觉着,主人公的心理波动好像没有表现完全。

2.末世场景做得也挺成功,可以对比一下老塔的和斯科特的,更动荡一些,而且对于冷色调的把握恰到好处,弥散着颓丧与不安的混乱之触。不过,英语系的影片一说恐怖主义就把阿拉伯文字搬出来,实在是胸襟不大的体现。

3.对于宗教形式,跳过不说,但是那黑孩子从母亲下体里扒出来的一刻,还是颇受感动的。生物的终极使命始终是为了延续后代,而绝望中的希望在一间肮脏的近乎废墟的旅馆里诞生时,就算我从不相信这个世上有过夏娃,我还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她就是夏娃。

4.镜头上的那几滴血是点睛之笔,摄影看来对处理逼真的暴力场面很有一手,斯科塞斯应该雇他。然紧张的炮声后,所以人给一个孩子的让路也显得近乎情理,理性有时是疯狂,有时也能让人哑口无言。

5.就是人物好像单薄了点,亡命之路开始得有些无头无脑,但紧张刺激跌宕起伏不应该是攻击本片的借口。别人那是电影语言用得好,不然特吕福干吗吹捧老希。

我们总习惯用一颗冷静的心态去看真正的科幻片(娱乐搞笑喷饭的不在此列),但是无论荣华富贵,我们总希望给自己的儿女们留下点什么,这种类似亲情的感觉不仅是融在DNA里头的,更是起源于一种生命的基本动力。

一个反乌托邦的无后社会,奇迹的孩子如何能不让我们感动。

4 ) 非典型失败

想着怎么2006年的威尼斯之后,阿方索·卡隆的这部科幻大作只在去年的技术奖项里有所斩获,看过DVD之后才明白,这绝对是一部非典型的失败之作。两部分主要原因,剧本本身的不能令人信服的科幻理论,和阿方索·卡隆竭尽全力耗费巨资营造的末世却在镜头下显得如此虚弱无力并且没有新意,不是我的偏见,但是拉丁裔的导演的确在一些鲜艳色彩狂妄镜头下的影片里更有创造力(看过《你的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而如此沉重灰暗的末世,本该属于库布里克或者拉斯·冯·提尔。可惜了的是我的伦敦背景和精彩的配乐,Beatles,Rolling Stone,The Kills,Radiohead等等有浓郁的英格兰色彩的选曲。

失败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P.D.James的原著小说如果设定在2027年人类就已经丧失生育能力了的话,我还真的要谢天谢地,在当前世界人口早已经突破60亿第三世界还在抓紧时间拼命制造生命以抵抗死亡的时候,这个理论不啻为一个笑话,虽然科幻是科学幻想,但是如果要真的警示世人,一定需要让人感到迫切的威胁,但是我所感到的威胁正是这个故事的反方向,所以一开始就无法让人全心投入。

其次在1984式的社会和走向死亡的人类末世上,看科幻片的人都已经见识了太多了,而阿方索·卡隆的这个末世,真的是没有一点惊喜,我宁可回头去看《十二只猴子》或者《Brazil》去,仔细体会你会发现,阿方索并不真的能够感受灰暗,所以他创造的世界是别人创造过的灰暗,而不是自己心里的灰暗。说到灰暗末世,我就突然想到了拉斯·冯·提尔的《欧洲三部曲》,那其中的阴暗,有种让人无法呼吸的魔力,当然,丹麦导演的抬高艺术摒弃商业的做法和阿方索·卡隆的作品不具有可比性。

再有是情节的混乱不堪,有些地方阿方索故意安排让观众自己遐想,但是屏幕前的感觉却是味同嚼蜡,在逃亡的主线上的情节发展高潮十分的凌乱,让人的情绪呈现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十分难受,过分纠结在绝望末世的营造上,反而放弃了情节发展的严谨而使得观众对电影更加的感觉格格不入。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在选择正义英雄保护人类未来希望的逃亡大戏里,大家肯定更愿意看《终结者》一样。

唯一还能说点什么的大概只有演员了,当然Clive Owen这个伪英雄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我从他一出场就知道他最后肯定是完成任务满意的死去了。Julianne Moore JJ很出色,戏分不多的几个镜头却让这个强势的冷美人角色鲜活无比。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Michael Caine所塑造的这个带着嬉皮士作风的退休政府官员,他细心的照顾老年痴呆的妻子,让每个客人体验他草莓味的香烟,并在最后对妻子说过我爱你之后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人类的希望,Caine爷爷和他的伦敦腔让这个角色刻入人心,不得不说爷爷真的是个老戏骨,是这电影里我最大的惊喜。

如果说《人类之子》结局的那只小船借用诺亚方舟的传说,暗示人类获救的命运的话(那个傻乎乎的叫“Tomorrow”的船名,让我彻底失望了),我倒更加希望真的像圣经一样,让洪水冲刷去人类一切的罪恶,当然别忘记了,本来船上的人只有诺亚一家,其他的位置是留给其他生物的,地球如果只靠人类,剩下的只有一片废墟。

5 ) 电影中隐藏的细节

很好的电影。
长镜头宗教隐喻什么的不想说了。
只想说说第二次看的时候结合遥控器上定格功能的使用发现了什么。
一男主角theo不是在什么移民部门当警察,电影一开始他走进大楼的墙上写着——能源部。
二男主角坐轻轨,有人抛石块,骚乱的人群背后的广告上写着avoiding fertility tests is crime逃避生育力测试是犯罪。
三男主角第一次去位于树林里的jasper家,镜头掠过一堆照片和简报,依次是反对伊拉克战争,theo,julian和他们的小儿子dylan的合影,背景是那句著名的反战标语not in my name不要以我的名义,布什的名字,jasper的夫人获得摄影记者奖,jasper获得政治漫画奖,人类不生育率达到20%,英国军情五处否认卷入折磨摄影记者(jasper的夫人),人类不生育率达到90%,没有新生儿两年时jasper画的漫画(送小孩的鹮鸟被炮火射死)大量移民涌入欧洲
四,theo去找他的朋友帮忙,进门放下香烟,盘子上写着ark of arts艺术方舟
五,电影中经常出现写着quietus的盒子,电视里也有quietus的广告,其实就是quiet us我理解是一种无痛的自杀药物,jasper在死前拿了这个盒子给他的妻子。
六,当theo和kee夜晚进入关卡时,车外有许多被关押的人,其中一个戴黑色头罩的人双手平举,和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拉达监狱虐囚的图片完全一样,还有地上排列的尸体也是暗指美军在伊拉克的暴行。

《人类之子》入围奥斯卡最佳剧本改编,摄影和剪辑。
和我预料的差不多,都是一些技术奖。
也许是技术太优秀了,也许是题材太尖锐了。比它平庸很多的通天塔都入围最佳影片了——也许还有机会获奖,尽管已经有了crash。
奥斯卡当然不能让这么黑色,尖锐的东西破坏一场造梦晚会,万一导演在获奖的时候再喊出一句shame on you Bush怎么办?

这不是一部什么科幻电影,它讲述的就是当下这个邪恶,荒诞的世界以及它未来20年的走向。把它称为现实题材电影可能更合适一些,科幻只是它披的一层技术外衣。

我对导演直指人类黑暗现实以及大胆虚构黑色未来的勇气表示最大的敬意。

ps:电影中很多场景都出现了猫
电影中的音乐肯定也隐藏了不少细节
以上两点召唤达人解释

6 ) 好莱坞电影中的生殖未来主义

在电影《人类之子》的世界里,地球上的女性已经停止孕育生命将近20年。在世界人口逐年下降,末日的脚步悄然逼近之际,许多小国家已经礼崩乐坏,大量难民不断涌入其他大国。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就在全人类陷入一种极度虚无和绝望的环境下,男主角蒂奥意外碰到一位怀孕的少女,故事由此拉开序幕。在阿方索卡隆导演令人叹为观止的长镜头调动、极度精炼的叙事技巧和情节设计下,观众们目睹了人类面对“世界末日”时自我人生追求的绝望和放弃,还有全体人类对于新生命的狂热。

电影看似是在一个反乌托邦社会下,男主角蒂奥孤军奋战反抗腐朽统治阶级,为了人类命运而自我牺牲的英雄故事。但是,当我们抛开电影中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时,不难发现,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曾经失败的父亲,通过拯救另一个孩子来完成自己作为父亲的使命和弥补过去心中的遗憾。其本质并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个人成长的故事片。如果将人物的成长线单独抽离出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与大多数好莱坞商业片的模式是吻合的。公式的套用诚然只是一种手段。如果创作者改得好,那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创作者把自己的观念——“不原谅自己对孩子的过错”植根在主人公身上),做得一般那就是凯文·史派西的《九条命》(父亲意外变成一只猫从而慢慢了解自己的女儿,学会做一个好父亲)。

阿方索卡隆绝非一般导演,此前成功的商业片拍摄经验已经让他懂得如何将主流价值观无缝衔接进一个看似特立独行的故事里。电影中男主角蒂奥的人物设定是曾经拥有过一个孩子和一段美好婚姻的男人,可在孩子的意外离世和与妻子离婚后,他成为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工作机器。在电影的第一个场景中,当咖啡厅里所有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屏息凝神地盯着电视,看着关于全球最年轻的那个人去世的新闻,只有蒂奥冷静地买完咖啡就挤出了人群,他对于人类的未来已经不报任何期望。蒂奥对于当下社会现象的冷淡态度其实是和荧幕外的观众建立了首次情感连接。因为对于大多数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我们很难直接进入电影设定的大环境去体会到影片里绝大多数民众的状态与情绪,以及对于这个新闻发生时的心痛。蒂奥作为电影的主角,同样抱着一种纯粹的看客心态,于是他与观众们便建起了一层情感共鸣的铺垫,这种铺垫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将更容易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和共鸣。

在蒂奥遇到前妻和怀孕少女后,影片以护送该少女登上一艘希望号大游轮为主线缓慢展开。而在前妻遇难和得知前妻的党羽对即将出生的孩子另有所图之后,蒂奥决定带着少女离开。此时,导演已经成功地将蒂奥、怀孕少女还有观众三者绑在一起。在影片叙述张力不断拉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了一个观念——“孩子就是未来”

这个观念看似朴实无华,却也正是小白想要讨论的重点。因为这个观念不单单只存在于电影中,更是渗透进全球主流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孩子的笑容是最纯真可爱的”到“只有生孩子才能使人生完整”。关于孩子与未来的各种政治术语正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在人类社会中被重复表达。Lee Edelman在2004年出版的书籍“No Future: Queer Theory and the Death Drive”里的文章“The Future Is Kid Stuff”提出了一个观点——Reproductive Futurism

注意:"生殖未来主义"为小白个人翻译,本书目前没有中文译本。

reproductive futurism: terms that impose an ideological limit on political discourse as such, preserving in the process the absolute privilege of heteronormativity by rendering unthinkable, by casting outside the political domain, the possibility of a queer resistance to this organizing principle of communal relations.

生殖未来主义是指那些在意识形态上对政治话语体系施加限制的词语。这些术语指代着那些不可想象的内涵,并在政治领域之外表达这些酷儿群体对传统群体关系组织原则的反抗,通过这些来维系异性恋正统主义的绝对优先。(友人方炜宁翻译)

(此文暂不讨论关于酷儿群体在生殖未来主义环境下的境遇)

简而言之,生殖未来主义是一种将人口延续作为最根本目标的政治术语,其主要表现在控制生殖欲望的呈现和生殖的权利选择,还有对孩子形象的重新包装和宣扬。在人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国家把“孩子”与“未来”筑起一种紧密的关系。这样便可以生产出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而保持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Lee Edelman指出,生殖未来主义目前作为一种全球主导性的、公认的政治视野,已经侵入人类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的每个细微末节。

孩子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和创造力,比起已经稳固了甚至工作能力可能出现衰退的中老年劳动力,其潜藏的发展可能性是无限的。因此,一个国家不但需要有促进公民生育的政策,还要有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律(如青少年保护法)。在部分国家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21世纪,提倡和鼓励生育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就像这几年矫枉过正的女权主义衍生成田园女权,生殖未来主义也开始暴露其本身的霸道与不公(如美国今年开始实施的反堕胎法,正是生殖未来主义的一种过度表现)。

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到了人类有让自己基因不断遗传下去的欲望。而人类这种繁衍后代的最原始欲求,无可厚非成为生殖未来主义能播撒于全球文明土壤的原因。为了让这株"蒲公英"飘得更远,文化的传播作用就像狂风般助其蔓延。

正如上文所说,生殖未来主义在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整个社会都在塑造一种“孩子是最纯真”的形象。无论是广告海报上天真婴儿和可爱小女孩的笑容,还是席卷全球的大众主流文化,整个人类社会都在营造孩子是未来唯一希望的潜意识。疼爱孩子的母亲是伟大的,有完整家庭和稳定工作的男人是成功的,就连在政治上,某些政要甚至会利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来维护起公众形象。而作为世界电影工业中心的好莱坞,自然也在不断地给民众灌输这个潜意识。在好莱坞主流电影中,孩子的形象往往是天真、善良、无公害的。在某些电影中孩子甚至充当着让反派改邪归正的重要作用(如2004年的《撞车》),或直接为了孩子而做出自我牺牲(如2016年的《釜山行》)。换言之,孩子作为一个政治术语,成为生殖未来主义在好莱坞主流电影中最好的代言人。

回到《人类之子》这部电影,最高潮的戏份莫过于当蒂奥抱着孩子穿过难民和军队时,刚刚还在彼此火拼的反叛军和政府军都停下枪火,呆呆地看着正在哭泣的婴儿,世界瞬间安静了,只剩孩子的哭声在空中飘荡。民众安静且神圣地注视着一个襁褓婴儿的场景是导演对神化孩子符号的象征。在这种极端的社会环境之下,人类社会唯一的婴儿自然而然被幻化成人类最后的希望。最后,当蒂奥把少女和婴儿一起送上小船,看到了那艘传说中叫做希望号的大船,才慢慢低下头死去。那一刻他完成了对于这个新生儿的献祭牺牲和生命的延续,同时也完成了导演为生殖未来主义的政治表达。或许导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一表达,但这恰恰才是最不寒而栗的地方。

虽然基因是自私的,但是理查德·道金斯在书中也提出:因为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受到文化的影响,所以人类可以做到不屈服基因的支配和影响。如果我们将生育看成是一种人类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即生育权),而不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和目的,那么,对于一些想要选择放弃行使这一权利的人,生殖未来主义无疑是一种令人感到压迫的力量。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愿各位都有自己真正想过的人生。

==========================================================================

这几年已经不怎么写影评了,特别是在当了编剧之后。反倒是从去年开始,开始尝试做自己的独立影评播客。慢慢发现,比起冷冰冰的文字,用语音来表达观点的形式反而能让观点更具有温度和个人特色。

做这个播客的目的也十分简单纯粹,不为盈利,用爱发电,单纯希望通过这个播客来认识更多喜欢电影,喜欢创作的朋友。

特别是在我们无法做自己喜欢的电影作品的日子里,一起聊聊电影,或许就是对平淡生活最大的慰藉。

Anyway,这是一个“从创作者角度聊电影”的播客,每一期结尾我们都会一起大开脑洞,魔改电影故事。无论是对电影,或者对创作感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关注一下。

——2022.2.26

公众号二维码

小宇宙二维码

7 ) 让我们谈谈长镜头之外的东西

看完这部电影,激动地到豆瓣上去找同好,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关注的只是里面的长镜头,我觉得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思考,确实,长镜头需要非常高的技术,长镜头的使用本身就是影片摄影水平的最好证明,但是一部电影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技术还是内涵呢?换句话说,我们是用心看电影呢,还是用米尺丈量电影,用秒表掐算电影?大多数时候电影是通过主观感受传达信息,这就是为什么电影是艺术而不是科学,既然如此,请先放下看国产大片的习惯,无视下长镜头,无视下纯技术问题和视觉效果,关注电影的故事本身和导演讲述故事的方式。

其实《Children of Men》不能算是一部科幻电影,如果把故事的时间背景放到现在,对故事也没有什么影响,放在20年后,除了小说故事的原因,其次可能就是这种时间距离反而能够塑造一种真实感,把现在没有发生的事情向后推,告诉大家这可能在将来发生,这种寓言的警示和震撼效果必定更好。

从整部影片来看,这确实是一部引人入胜而且没有太明显瑕疵的电影,场景塑造非常真实非常成功。伦敦萧条的街头和难民营中的破败惨淡相互呼应,而树林中避难的小屋则像世外桃源般清静而美好。影片的场景利用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把它们砸坏、变旧、撒上灰土,造成了出奇真实的乱世,成功地告诉了我们绝望两字在视觉上应该如何书写。

本片的故事是关于“生”,但是最后观众会发现,“生”者身边的所有人都“死”了,这是一种强烈的讽刺。当影片中第一次让人心痛的死亡发生,我们会为Julian——这位主角的前妻——感到哀痛异常,当你深究这种哀伤的缘由,你会发现除了Julianne Moore那张贤妻良母极为讨好观众的脸之外,我们还因为她是母亲而哀伤,我们还为她与男主角Theo之间明显还存在的感情哀伤,在我们心里永远都期盼着一个人性丰满、善良而值得信赖的人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冒险,可是,就在这么电光火石之间,她被杀死了。而再看下去,你会发现死亡的角色越来越多,到最后除了婴儿和她的母亲,一个也没留下,我想观众们都有权力对这种杀人如麻的结局问一句:为什么?我觉得原因其实简单,既然这是个寓言,那么它越有力量越好,奇迹哪里是那么容易发生的,它需要生命来换取。况且,死也许是一种升华,在这部描述末日希望的电影中,要把希望全都归于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身上,明显单薄,但是如果在绝望中依然有一群人怀着希望,坚守着人性,那么电影就脱离了一个神神叨叨的救世主故事,而变成了真实感人的,刻画人类最极端状态下的“善”的颂歌,这种“善”和更多的人的“恶”,这种人性和更多人的兽性,对比激烈,碰撞出末世中的人类群像。影片在最高潮的时候,其实把人类的未来,放到了绝望与希望的战争天平上,在所有的士兵都放下了武器,目送着婴儿离去的时候,难民营内出奇的安静,美丽的事物,对未来的憧憬又一次唤醒了人们心中最珍贵的感情,而在婴儿的哭声中,这种安详被枪声和爆炸声打破了,就像它们打破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士兵们又举起了枪开始射击。我认为在这一段,导演在告诉我们,唤醒大多数人不难,难的,是让他们不会再次沉沦于暴力与兽性之中。

这部电影作为2006年为数不多的挤进IMDB TOP250 的佳作之一,优秀的地方在哪里呢?也许是因为,其独特的拍摄方式既给了观众临场感,又适时的产生间离效果,把观众在现实和电影世界中送进来又赶出去,震撼之余又不忘思考。也许是因为,最终故事是关于希望、牺牲和获救,这是观众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题材,而编剧(原著没看过)一刀切地几乎让所有人死去,更加使得影片血淋淋地感人。最大的一种可能,则是因为影片传递的思想非常顺畅地到达了观众心里,这思想中有反政府主义,有关于特殊时期民权与稳定关系的探讨,还有恐怖主义,有宗教的启示,有军队和警察的高压统治,还有独善其身的英国孤立主义,它似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现存的大多数问题。这些散布在影片各处的思想和信息,汇聚在一起,就成了让观众们印象深刻的末世寓言。影片海报上写道,没有孩子,就没有未来,就没有希望,孩子是有了,但是影片表达了那么多的问题,那么多的思想,让人不尽怀疑,有了孩子,真的就有希望了吗?

20年后的一个孩子救不了我们所有人,要想不被战斗机炸飞,就要自己动手,现在动手,别等着偷渡到英国被关进难民营,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我猜导演真正想说的是这句话。


  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 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 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短评

有生以来所见过的场面调度最无敌 最科幻 最血淋淋 最扫荡人心 最叹为观止 最牛逼至极的几个长镜头全拢聚在了一块儿……狠!

8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阿方索·卡隆代表作,威尼斯技术大奖。1.细节精湛,表演也堪称完美,残败黑暗的末世氛围直击人心。2.卢贝兹基的斯坦尼康与导演神级调度:26~30,1h23~30m的车内与巷战长镜。3.开放式结局:浓雾中的"圣母与夏娃",明日号巨轮。4.每件事都是在信念与机运间的奇妙争战。5.飞猪,假肢大卫,格尔尼卡。(8.5/10)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掉那些个长镜头了,电影因为大量的手持摄影和长镜头显得像伪纪录片,在这个大背景下导演并没有忽视关于人性和社会的点墨,很多配角都令人难忘,阿方索卡隆真心是个天才!五星好电影!

12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No children. No future. No hope. 没拿到奥斯卡“最佳摄影”实乃遗憾!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觉得是我看过最厉害的长镜头……膜拜!

22分钟前
  • 偏时差
  • 推荐

惊为天人。大部分的投资都放在了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背景演员,暗淡但是充满层次感的美术设计,让世界活了起来。每场戏都是充满张力的。把政治问题放在背景里,反而比放在聚光灯下更能引起人的思考。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微妙关系看着真是太爽了

26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非常真实的科幻片

29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推荐

截至目前卡隆观感最佳,属于那种每个环节都得巨厉害且要做到几乎毫无纰漏才能拍得出来的电影。技术上的强大弥补了故事的羸弱(但纵使如此也已经远远超越了绝大多数灾难片和科幻片所能达到的范畴)。车内追击戏放在任何一部动作片中都能够独领风骚,巷战一场戏与任何一部战争片放一块儿也足以一骑绝尘。

32分钟前
  • 柯里昂
  • 力荐

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对照来看。不过在这里,没有前因后果,只有现在,让你思索。没有未来的世界还值得我们继续吗。

33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完全是一部把镜头拉长了的饥饿游戏3,信息量之少与其不分伯仲。徒有其表的长镜头,片子拍的很纪实,又有无法抹去的设计感。人物的功能性太强,缺少态度,连诉求都像是片尾主人公穿越的那场大雾,令人一头雾水。

3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诸多世界末日的电影,各有各的原因,不生孩子是最扯蛋的一个。

37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走出大楼的那段忍不住就要流泪了!繁衍生息!长镜头!原声带!Ruby Tuesday!难民里头还有中国人的说……

39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最终既没有深挖也没有流俗,见好就收的结局让整部片子止步于不好不坏、见仁见智的呈现层面上。其中绝对难忘的必须是迷影以来看过最变态、最牛逼、最震撼、最密集的长镜头,在此加持下,也成为我心目中最具美感的末世写实电影。设定非凡,炫技有余。

4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齐泽克在《暴力》第一章分析道:英国变成一个自由派共产主义村庄,享乐主义纵容加上新式社会隔离和建基于恐怖感的控制,是今天社会的写照。当西方文明走向The last man,过一个长寿、充满物质和文化财富的一生的时候,这与第三世界为某种崇高事业牺牲自己之间发生断裂。本质是两种虚无主义。

45分钟前
  • Eco
  • 推荐

人文感情和技术力量的完美结合。

50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末世之殇,充满了对宗教与世事的隐喻和反讽,连续不断的高难度长镜头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教科书级别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5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情节一般,摄影真牛!

5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好看,末世寓言中的佼佼者

5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技术上的胜利,情节上的扯淡!

58分钟前
  • 艾小柯
  • 较差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信息说,神对人类并未灰心失望

60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