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意雲老師老子辛說卷九十七節錄:
有一部法國電影,名字叫作冏叔大翻身(Le grand bain,2018),是一部法國喜劇片,講一群七八個、八九個中年社會的失落者。他們有的患有憂鬱症;有的很希望成為商業界的大老,可是每每創出各種企業,結果都以失敗收場,哪怕他是一個富家子;有的則是採取負面看事情的態度,他對所有的事情都是否定的、批判的、拒絕承認的,以至於讓他的太太離開了他,讓他的孩子有著高度的精神壓力而變成一個口吃者結巴;或者還有一個夢想成為搖滾樂的作曲者和歌唱者,他把一生都投入其中,可是一次次的失敗。這群人各有各的問題,不過他們的共同性也就是在社會的某些所謂的成就的價值觀點中,他們都成了loser,成了一個失敗者,甚至於他們自己說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就在這樣的一個百般無奈的狀況底下,他們不經意的到市政府所設立的游泳池去游泳、去運動,他們看到了這個游泳池在招募男子水上芭蕾舞的隊員,於是這麼一群中年大叔,一個個挺著大肚子,在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的前提下不知道如何自處,在他們有的幾乎根本否定了自己,已經喪失了自我的這種狀況底下,他們加入了水上男子芭蕾舞隊。當然,親友同事知道了以後,大家都笑死了,還認為他們真是個娘娘腔。不過對他們來講,在一切都已失敗中——他們想想,就來一個全然對他們來講陌生的、全新的嘗試吧!
大家在游泳池受訓中認識,於是互相激勵,熟了以後說出自己心中種種的憂慮。也就在這種過程裡,他們開始從對方的失敗中看到自己的失敗,他們開始瞭解對方的痛苦而看到自己拚命壓抑的痛苦,他們看到對方面對自身的失敗而看到自己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於是他們重新審視自己,他們就以這個男子水上芭蕾舞隊作為自己生活的目標——沒有任何目的,只是去試、去做。而來教他們的訓練他們的,是兩位帶著傷殘的女教練,一個是原來得冠軍的水上芭蕾舞隊的女隊員,而後受傷被淘汰,另一個竟然是坐著輪椅的,是當年不得了的水上芭蕾舞隊隊員。就在他們倆的激勵下和訓練下,他們從封閉的自我逐漸打開,並且敢於抒發自己情感,甚至於敢於面對自己,向自己內在身處探索。也就在嚴格的身體的鍛鍊下,被那個坐著輪椅的凶得不得了的女教練帶著跑步,他們看到自己身體的變化,他們也看見了自己以往的理想是怎麼回事。
就在這樣的一個無所為而為,沒有任何目的,只是去做,去嘗試,放開一切現實中非要有成果不可的這個要求,他們就是去做。也就在這樣的鍛鍊中,他們看到自己身體的變化;甚至於他們也就在這身體的變化中,看到其實他們做得到的!這個跟他們以往的理想不同,他們看到了以往的理想都只是一個虛幻的夢、是一個虛幻的夢想——因為相對於自己的興趣、能力,其實都不相合,他們所追求的一切都完全不合乎於自己的性情,也不是自己的才性、才能之所具、所集中的部分。就比如,其中一位是一個廚子,他在學校廚房工作,他夢想自己會成為熱門搖滾音樂的歌手,好像英國到今天還是最紅的搖滾歌手之一的巴布狄倫吧!可是這廚子所作的曲子沒人要聽,他唱的歌大家覺得吵死人了,不過他說自己至少能堅持自己的夢想,於是也就全力投入,把自己的錢完全拿來完成錄音,作成CD。他犧牲家庭,然後認為他所有的,就是這一分夢想的堅持。最後他的女兒告訴他:「你永遠不會成為巴布狄倫的,因為你不是他,你所有的努力只是成為一個不是你的他,即使做成了,也不是你,而是一個另一個人的幻象。」他這個時候才開始警覺,看見自己想要爭取的、努力的是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
這部電影好平實,非常樸素,展現現實中人生裡面許多人想要、想建立的自我其實都只是個幻影而已,是一個不真實的自己;而這些不真實的自己,不真實的幻影,則是因為我們所生存的社會推崇某些成功者,推崇某些有錢的,推崇某些知名度高的等等,所推崇的有好多,而其實都只不過是一種虛榮性的形象和價值而已。這使得許多人們嚮往,希望也能夠擁有這樣的一分榮采,以至於許多人夢想的自己都是別人的身影,忘記掉許多人自己本身絕不是那一個人,以至於不能按照自己最真實的自我去追尋。許多的人,無法以真實的自己來看見自己;許多人所追尋的自己、去實現的自己,其實是別人;也因此,才會遭遇到一次一次的失敗,如此成了一個失去自我的人——於是,最後只能自我否定,於是成了Loser。
也就在這個當下,他們開始感受到來自最真實的自己的力量,於是他們忍不住去參加報了名,讓自己這一個男子水上芭蕾舞隊變成法國代表隊,去參加歐洲男子水上芭蕾舞的比賽。這個力量,就在於他看見了自己有進展的活動,看見自己一次次的努力而有了變化——從心裡,從身體。那個長期受憂鬱症困擾的男主角,終於有能力丟下了他長期服用的藥物!他想用自我的這分再認識來使自己健康。同時,其他的那些演員們所扮演的角色,也從各個方面讓他們看到自己想要實現的,其實是永無可能的,因為他們不是立腳在自己最真實的基礎上,而他們在這樣的一個古怪的男子水上芭蕾舞的這個學習、鍛鍊、活動中,看到自己最真實的可能,以及自己可以實現而有進展的部分,於是他們就放開心胸,全力以赴,竟然就去參加了歐洲男子水上芭蕾舞的比賽!真不知道哪裡來的信心。
不過他們只是要去參加,其結果——竟然獲得了冠軍,第一名!同時被所有在場的觀眾熱烈的拍掌和站起來歡呼,因為他們展現出這麼一群中年男子挺著大肚子而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們自己都覺得意外極了。當他們拿了冠軍金牌回到法國,大家買了報紙,一份份的去看,結果沒有一家法國的媒體去登載這一段消息和新聞,因為法國所有的報紙,其實也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報紙,都只報導有商業價值性的新聞。他們有些失望,可是這一次的失望和以往的失望不同——這一次他們雖然有點失望,可是他們沒有失落,他們看到了自我,同時在看到自我後有了真正的自信。他們建立了自己生命的主體性!
我們可以這麼說,老子的觀點,正是從這裡開展,一個理想的政治之所以依大道而行,所謂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種平等對待,沒有任何的差別,不論你成功和失敗,當我們能夠有真實的自我,建立真實自我的主體性,不論我們做得好、做不好,都帶領著我們自己,或者為政者帶領著人們,依著他們自己的真性情去開展自己,如此自己永遠不會失落,這使天下人都能在自我確定、自我實現的道路上前進。所以老子又說「聖人在天下」,也就是在治理天下,在設置一個文化的大政之前提下,他採取的是「歙歙焉」,就是帶著大家能夠樸樸實實的、真實的去面對自己去生活,讓自己有能力收斂起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欲望,使自己不會被一種虛幻的幻影所吸引。每個人都能隨時回到自身,從自己根本出發,而不是去追逐我們嚮往的那分帶著強烈虛榮的幻影,來想成為那個幻影。如此,天下的百姓就無須去追求今天我們所說的在商業社會中所推崇的、所掀起的種種的熱鬧的商業價值,我們不會去羨慕構築自身虛幻的夢想,也不會用盡自己機詐的聰明去追求一個只是虛榮的幻影;老百姓們只須關注在自我的認識中,確定了自己,而後全力以赴,走向自我實現、自我創造的道路,開展自己最真實的生命的發展與可能。聖人,或者說聖王吧,在這種無為而治中——其實這種無為而治就是依天道、依生命之道來治理整個天下,而這種治理也就是老子自己所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這種帶領,引導百姓都依自己的天性去成長。這也就如同夏朝的賢者棘子告訴商湯說「物各有極,任之條暢而已矣」的意思了,而這意思也就是老子第四十九章的大義——他總結了前面幾章,最後以這樣的觀點作結。
微信公众号:鲤鱼电影手册
说起花样游泳这项体育运动,可能大部分朋友会和鲤鱼一样,想起《出水芙蓉》这部电影。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中的花样游泳队,是这个样子的。
实在是没有一点芙蓉的模样,圆滚滚,毛茸茸,更像仙人球。
《大浴场》是2018年吉尔·勒卢什导演的一部法国喜剧片,一群深陷中年危机的油腻大叔,通过花样游泳重拾信心的励志故事。
鲤鱼对两种风格的电影非常喜欢,一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那种,另一种就是这部这样,看起来满嘴胡说八道,其实讲得却是非常严肃的话题。
机缘巧合之下,遭受失业和抑郁症双重暴击的中年大叔贝特朗加入了男子花样游泳队。
而他的队友们都是和他一样low的油腻大叔,大家low的方式各自不同,有生意失败为钱苦恼的。
有怀揣梦想自费发行了十几张唱片,却仍然在女儿学校餐厅打零工的摇滚中年。
重度社恐症为交女朋友苦恼的暖心宅男。
事业有成却与母亲,妻子,儿子的关系都陷入僵局的暴躁症。
而这队人马的领军人物,曾经是世界级的女子双人花样游泳运动员,在职业运动生涯结束以后,成了沉溺与酒精的酗酒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支花样游泳队决定代表法国,参加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男子花样游泳锦标赛。
名副其实的失败者大联盟,开始了笑料不断的寻梦之旅。
法式幽默演绎这种奇葩组合的故事再适合不过了,这部整体上看虽然比97年英国人的《光猪六壮士》略逊一筹,但在幽默这一方面,法国人还是强过英国人许多。
电影出来一段时间了,豆瓣评分7.5 ,IMDB评分7,口碑还算不错。豆瓣标注看过的人还不足两千人,基本符合现在社会对中年大叔的关注程度。
儿童喜剧片大家喜欢,青春喜剧片大家喜欢,爱情喜剧片大家更喜欢。油腻大叔怎么看都不讨人喜欢。
人口老龄化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畸形的教育制度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女性的亚历山大。可是在媒体上关于中年男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很少能看到相关的报道和讨论。
即使女性朋友努力抗争了一百多年,平权运动仍然没有取得成功。这不是歧视女性,这是社会现状。那么社会责任和压力上,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男性应该更大才对。家庭不好说,我个人觉得家庭中,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付出的要比父亲和丈夫多。
真正让大叔陷入中年危机的并不是要面对太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个年龄段的问题都不少。
中年大叔在明显感觉到自己精力和体力都在下降之后,真正无法放下的是自己肩负的责任,大叔都输不起。大叔既没有二十五岁时,大不了重头再来的勇气和斗志;也没有六十五岁时,云淡风轻安于现状的惬意。
大叔怕的不是自己会怎样,而是自己稍有闪失以后,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老人会怎样。大叔也曾经年少轻狂过,也曾经看不起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可有当一天发现自己也活成了自己曾经不屑的模样,很丧,很low,很落寞时,大叔的心中也有很多无奈。
想起了朴树的歌词:
我是要做个英雄
要吃好大一片天空
现在懂了这都无所谓
我吃饱就行了
话说朴树26岁就写出这样的歌词,他是具有艺术家的超前思维,还是未老先衰了。
今天恰好看到一个热搜的话题,大致说现在30岁中年危机就开始了。这话如果当真,90后可比70后,80后惨多了。
大叔真正的危机是激情的熄灭,斗志不再。当一次久违了的胜利能让大叔重拾信心时,大叔真的觉得很励志。
人生不是电影,人生比电影复杂的多。
大叔的心思大妈都未必懂,大叔的囧样倒是所有人看着都觉得挺搞笑,作为喜剧片这部也还不错。
写这个取巧的题目是有着某种恶趣味,更多是贴合夏天的主题,炎炎夏日,不如到浴场来一次欢愉更畅快。
故事整体非常明显,多点一线,每个大叔都有自己的落魄或难堪之处,比起逆流大叔好像岁数更大一些,演员的故事更破碎一些,更特殊一些。这部电影如果真的要拿来做比较的话,就是每个人的个性非常鲜明,每个人的不堪和废放大得更彻底,相比港版逆流大叔来说。当然肉戏也更多,特别是女教练在训练他们那段 我觉得就蛮有意思,很适合家庭合欢剧。男子花样泳队,这是个很新颖的东西,
然后到个人Soul的努力那段 又好像能让你感觉到不同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最普普通通的,在那样的环境下都可以投入当中,即使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不允许,可看到这一幕还是会仿佛灌了一口浓浓的鸡汤,还不能马上咽下那种。
紧接着比赛开始的公路之行,每个人都怀抱着期待和渴望去到心中向往之地,去证明自己,也为了生活和各种苟且,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路上,却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克制自己快速的脚步,缓缓停下来看一看,感受生活。
影片最后当然是一个欢乐,但我其实更喜欢那一段返程途中,突然停靠在路边,一群人就这么站在,在微微泛白的天空下,逐渐看到那阳光升起,众人褪下沉重的表情,放肆的大叫、大笑、其实无论他们取得什么名次,他们战胜了自己,赢得了尊重,但在那一个小小的田野下,那样放声大叫的 才是真实的自己。作为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人,也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但那不是我,也不是你。我们都活在当下,那么,好好在夏天泳个泳,怎么了。
即使我们无法一直快乐下去,但也不要一直悲伤着活着。哪怕有一丝喘息的机会,我们都可以用尽全力去做!
一部治愈的电影,法式幽默,一群loser,啼笑皆非,一开始大家都挺可笑的,后来发现,没有那么简单,这就是所有治愈片都会告诉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承载了不同的痛,表现出来的可笑,愤怒,悲情,怯懦,怪诞都是有迹可循,没有人会自己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可是即使这样,还是想找回自己,甚至做回自己,最后,他们迎来了新一个日出的日子,而这个日出却显得格外不同,仿佛获得了重生,我们笑了,正如电影里所说,是一瞬间,那又怎么样,至少这一瞬间,做回了自己,这难道不足以令人热血沸腾嘛?
提到花样游泳,想必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么一个画面:一群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的姑娘在水中翩翩起舞,时而露出上半身舞动手臂,时而潜入水中只露出洁白的双腿摆出各种姿势。仿佛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花样游泳这项运动,总是和女性息息相关的。但其实,这项优美的水上运动项目也是有男性参与的,而法国影片《大浴场》,讲的就是一群参加花样游泳的大叔们的故事。 看看海报上这些腹部圆滚滚的大叔们,再看看他们一个个沉闷的表情,再看看《大浴场》这个片名,怎么都让人感觉这电影是讲了一个发生在澡堂子里的中年危机故事。但其实,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的却是一群饱受中年危机之苦的大叔们如何在游泳场上跟生活和解的故事。 片中的这支中年男子花样游泳队真可谓是“法国中年危机样本大全”,他们之中有患上抑郁症还失业了的、有一辈子呆在游泳场里从来没碰过女人的、有经营不善濒临泼产却死要面子的、有白天当清洁工晚上四处走穴完了一辈子摇滚却不出名的、还有妈妈是精神病患儿子是失语症的,而这支队伍的教练却是两个非常“不一般”的女性,她们一个是酒鬼,一个是下肢瘫痪的残疾人。 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么一支奇葩的队伍如何从闹着玩的聚在一起到最后在世界锦标赛上一展雄姿的。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法国喜剧片,两个小时的片长虽然略显拖沓,但这群体态臃肿、体毛浓重的中年男子与花样游泳运动之间极大的反差仍然给人很大的观影欲望。但在我个人看来,这不电影除了像我们展示一个业余队伍是如何靠坚持和热爱走向世界舞台的励志故事,还暗含了一些其他道理。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每一个中年男人下班到家后都会在车里磨蹭而不是立刻上楼回家”,如果你留心,你也会发现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说是想要独立空间也好,说是想要逃避家庭责任也好,其实归根到底反映的都是男人到中年时,面对上要照顾父母老人,下要照顾妻子儿女,工作上还要对谁都笑脸相迎时的无奈,不论中外,所有过了四十岁的男人都要面对这个困境。 我们来看看这部影片里的几位法国中年人是什么样子的:贝特朗得了抑郁症丢了工作,还要面对大姨子一家频繁无尽的嘲讽与挑拨;马尔库斯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想要骗保却在伪造完现场后发现自己根本没买保险;劳伦特每天要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还要面对自己有失语症的儿子,养老院中还有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妈;西蒙发行了17张CD却始终没有名气,只能白天做清洁工晚上在小酒吧演出,被自己女儿鄙视.......
提到花样游泳,想必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么一个画面:一群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的姑娘在水中翩翩起舞,时而露出上半身舞动手臂,时而潜入水中只露出洁白的双腿摆出各种姿势。仿佛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花样游泳这项运动,总是和女性息息相关的。但其实,这项优美的水上运动项目也是有男性参与的,而法国影片《大浴场》,讲的就是一群参加花样游泳的大叔们的故事。 看看海报上这些腹部圆滚滚的大叔们,再看看他们一个个沉闷的表情,再看看《大浴场》这个片名,怎么都让人感觉这电影是讲了一个发生在澡堂子里的中年危机故事。但其实,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的却是一群饱受中年危机之苦的大叔们如何在游泳场上跟生活和解的故事。 片中的这支中年男子花样游泳队真可谓是“法国中年危机样本大全”,他们之中有患上抑郁症还失业了的、有一辈子呆在游泳场里从来没碰过女人的、有经营不善濒临泼产却死要面子的、有白天当清洁工晚上四处走穴完了一辈子摇滚却不出名的、还有妈妈是精神病患儿子是失语症的,而这支队伍的教练却是两个非常“不一般”的女性,她们一个是酒鬼,一个是下肢瘫痪的残疾人。 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么一支奇葩的队伍如何从闹着玩的聚在一起到最后在世界锦标赛上一展雄姿的。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法国喜剧片,两个小时的片长虽然略显拖沓,但这群体态臃肿、体毛浓重的中年男子与花样游泳运动之间极大的反差仍然给人很大的观影欲望。但在我个人看来,这不电影除了像我们展示一个业余队伍是如何靠坚持和热爱走向世界舞台的励志故事,还暗含了一些其他道理。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每一个中年男人下班到家后都会在车里磨蹭而不是立刻上楼回家”,如果你留心,你也会发现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说是想要独立空间也好,说是想要逃避家庭责任也好,其实归根到底反映的都是男人到中年时,面对上要照顾父母老人,下要照顾妻子儿女,工作上还要对谁都笑脸相迎时的无奈,不论中外,所有过了四十岁的男人都要面对这个困境。 我们来看看这部影片里的几位法国中年人是什么样子的:贝特朗得了抑郁症丢了工作,还要面对大姨子一家频繁无尽的嘲讽与挑拨;马尔库斯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想要骗保却在伪造完现场后发现自己根本没买保险;劳伦特每天要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还要面对自己有失语症的儿子,养老院中还有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妈;西蒙发行了17张CD却始终没有名气,只能白天做清洁工晚上在小酒吧演出,被自己女儿鄙视.......
文 | 马陈义雪
相信有不少人在第一次听到“男子花样游泳”这个词的时候都会感到怀疑人生:一群大老爷们抹着满头发胶,穿着镶满亮片的blingbling泳衣,伴随着《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音乐,从水中缓缓伸出一条条毛茸茸的小腿?这画面太美,无法想象,尤其当是带头的还是马修·阿马立克和吉约姆·卡内的时候……
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可能对花样游泳存在一定误解。没关系,法国喜剧《大浴场》可以帮你重新认识这项运动。“一帮老男人参加国际男子花样游泳大赛”这样有点恶搞的题材,在文艺惯了的法国电影里真可以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但是如果你期望在《大浴场》中看到着一众法国老牌文艺男穿身着紧身衣在泳池边表情狰狞地跳芭蕾,那你可能会失望了。《大浴场》有点像中年危机版的《阳光小美女》,用一个恶搞的比赛串联全篇,一个喜剧的外壳下,内心却是伤感和治愈的。它作为一部法国喜剧,与我们喜闻乐见的好莱坞爆米花喜剧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在笑点的设置上,好莱坞喜剧惯用偏视觉系的笑点,如夸张的服装造型和故意让角色出丑,穿插大量屎屁尿笑话,总之非常直接,大家都能很容易get到,副作用是如果发挥失常,那真的就是一场闹剧。而法国喜剧最喜欢的题材就是自黑和讽刺,擅长通过主角尴尬的处境来制造笑点,相对更加温也更加深刻。这一点在《大浴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哪怕主题是运动+反差萌的男子花游,也很少借跌倒、出丑、刻板印象之类的元素搞笑。事实上,《大浴场》有不少笑点都非常丧系,好笑之余更多的是无奈。比如Bertrand把抗抑郁药和麦片混在一起当早餐;商人把自己的车烧了来骗保险,完事之后才发现穷得几个月前就断了保险。这些桥段确实很荒唐可笑,但是想到背后的原因,想想现实中的我们,又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只想抱住胖胖的自己。
在影片的节奏上,标准的好莱坞喜剧一般都在90分钟左右完事,笑点也比较密集。而《大浴场》延续了法国电影一贯的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片长拖到了惊人的122分钟,对于不习惯法国喜剧的观众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作为一部喜剧,缓慢的节奏可以说是本片一个明显的弱点——主角们打着练习花样游泳的旗号,在蒸汽浴室和酒吧里感叹人生花的时间远远超过在水里的时间;一共出现了十几个主要人物,比一些多线索叙事的电影都多,过多的支线严重分散了笑点。但是“演而优则导”的导演吉尔·勒卢什起初就不打算把电影拍成一部单纯的喜剧——8年前刚开始构思这部电影时,他定下的主题是“疲倦”,试图用影片表达当今社会中人们在生活的重压下“忘记了团体,忘记了活力,忘记了奋斗的滋味”的困境。电影的灵感来源于他出演雅克·迈尤特的电影《背上有只猴子》时参加戒酒者互戒协会的经历,“我当下被这种人性的温暖震撼了。在那里,对话和聆听是唯一支配者,不存在任何的审判和偏见”。于是就有了《大浴场》里大篇幅的对话和参加酗酒互戒会的教练,以及细腻忧郁的情感和治愈的基调。
好莱坞爆米花喜剧和法国喜剧最大的不同,大概是爆米花喜剧追求的是让观众忘记——忘记时间,忘记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法国喜剧追求的被记住。《大浴场》就属于后者,常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机智台词。比如开头那段用方与圆和人生和社会的类比(当然此处也暴露出法国人糟糕的数学水平,真的不用考虑直径和边长的情况吗?)。
影片中有不少情节直接来自于导演自身的生活,如Marcus编各种理由欠钱,来自于导演年轻时经常被银行催债,不得不绞尽脑汁说服对方钱快来了的经历;大骂卡内长得丑、喜怒无常的老妈一角,则来源于导演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祖母。
有一些片段透露出主创这帮老男人活到这个份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比如为水球队暖场表演那场戏,年轻气盛的水球队受到热烈的欢迎,人到中年的花游队却受到冷遇,而成员没有愤愤不平,只是愣在那里,青春已逝的无奈和失落不言而喻。
还有一些片段非常暖,有一场戏是Bertrand老婆那爱炫富的姐姐一家不请自来大吃大喝然后挑拨离间奚落他俩一番后开着宝马扬长而去,两人于是在背后幻想天降流星如何炸掉宝马,代表月亮消灭他们。是有点小阴暗,但Bertrand和老婆结婚多年却依然像刚牵手的情侣那样调皮,他们在经济困难和家人反对时依然彼此信任支持,那种us against the world的感觉,非常温暖。这也体现了编导对现实中人物关系细致入微的观察理解以及塑造人物时的用心。
影片的结尾也回味深长。男子花游队赢得了比赛,第二天翻烂了所有报纸却连一个字的报道也没找到。该卖沙发的还回去卖沙发,该被老妈骂的还乖乖挨骂,生活还要继续,奖牌无法拯救失败的人生,理想斗不过现实,曾经的努力却显得更加勇敢可贵。
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大浴场》中支线人物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看到众多明星——组成这支不靠谱花游队的,可是实打实的电影明星国家队。
导演吉尔·勒卢什本身就是有名的演员,出演过《两小无猜》、《无巧不成婚》等多部电影。演而优则导,他此前参与共同导演的《不定期梦游者》和短篇集《不忠者》都收获了不错的评价。《大浴场》是他第一次独立担任导演,从筹划到拍摄完毕花费了8年,可谓精心之作。而他也没忘借助职位之便,拉来了一群扛把子的法国老牌明星前来助阵。多次合作的好基友吉约姆·卡内自是不必说了,在电视剧《家和万事兴》中认识的马修·阿马立克那么有才华,当然也要拉来。这两位拍电影已经拍成精了演员同样的编导演三项全能,从凯撒到戛纳,从表演到导演,能拿的奖基本都拿了一遍。在《大浴场》中,阿马立克饰演家庭美满却郁郁寡欢的抑郁症患者Bertrand,卡内饰演事业有成却众叛亲离的暴躁经理Laurent,这两个角色的设置在当今社会都很有代表性,体现了导演对于“幸福来源于什么”的思考。
让·雨果·安格拉德因为住得比较近,经常在超市里和导演碰到,就被拉来扮演白天在学校食堂工作、晚上用电吉他刺激观众脆弱的神经的摇滚乐手Simon。在影片中他杀马特的造型非常颠覆,不禁让人怀疑,这位仁兄当年真演过《巴黎野玫瑰》的男主角?这条线主打亲情牌,安哥拉德诗人气质依然,扮演女儿的小演员也非常灵。导演想用这个角色向所有坚持梦想的人致敬。
伯努瓦·波尔沃德还在当学生的时候就跟好基友Rémy Belvaux一起捣鼓了一部技惊四座的《人咬狗》,同时担任导演和主演,年纪轻轻就把法国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收入囊中。在《大浴场》中他扮演不愿意接受公司崩溃的现实的失意商人Marcus,闭眼不看眼前的事实,生活在自己塑造的华尔街大亨的幻影之下。波尔沃德成功地表现出了Marcus“未成年的成年人”的气质,使这个人物成为整部影片中最真实可爱的角色之一。
就连在队里担任“垫底”一直被踩在脚下的护工小哥费利克斯·莫阿蒂也是一个全才,他自编自导的电影《两个儿子》即将上映(伯努瓦·波尔沃德也是主演之一)。这位小哥在2016年凭借《关于他们》,À trois on y va拿到过凯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提名,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新人。在《大浴场》中没看够这位费利克斯小哥的颜,可以在他主演的这部很法国(嗯)的爱情片(?)中一饱眼福。
虽然影片讲的是男子花样游泳队,但女性角色却起到了领导的重要作用。看过《巴黎,我爱你》的观众,一定会对莱拉·贝蒂扮演的美丽聪慧的穆斯林少女Zarka印象深刻。豆瓣上很多观众也纷纷表示,这个头巾少女的故事是18个短片中他们最喜欢的。此次在《大浴场》中,她化身魔鬼教练,坐着轮椅输了身高但不输气势,讽刺挖苦字字见血,还动不动就打人,反差非常大。
另一个艺术家气质的教练则由维尔日妮·艾菲拉扮演,在2016年大热的《她》中,她扮演了一个类似的角色:一个读哲学学位的瑜伽教练,因为勾搭上于佩尔阿姨的前夫,吃到了她精心准备的牙签。
有了这一群出色的演员,《大浴场》的表演可以说无懈可击,光是表演就值得一看。视觉方面,《大浴场》保持了法国电影一贯的艺术感。画面主要采用了低饱和度的蓝白色调,营造出一种明快的孤独,切合主题,视觉语言非常到位。影片整体质量在水准之上,轻松诙谐又不失深刻,喜欢法式喜剧的影迷不容错过。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是“男子花样游泳”本身。尽管不时有男运动员上书国际泳联和奥委会抗议,称不允许男性参加花样游泳比赛是“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但直到2015年的喀山游泳世锦赛,国际泳联才设立“男女混合花样游泳”项目,正式允许男性参加花游比赛。
想到花样游泳就想到化妆和漂亮衣服,继而想到女人,从而反对男性参与这项运动,不仅是对花游这项运动的误解,也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体现,对男女都是一种性别歧视。《大浴场》中一群大老爷们大大方方地玩起花样游泳,玩得名正言顺又热血沸腾,可以说为“男子花样游泳”做了宣传正了名,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最近盛行的“平权”浪潮。
话说被称为“美人鱼”、代表日本参加2015年世锦赛的男女混合花游比赛的男队员安部笃史,原本高中毕业就从游泳队退役了。在大学时看了妻夫木聪主演的讲述男子花样游泳的电影《五个扑水的少年》后入了迷,把电影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之后,最终决定复出,亲自挑战该项目的比赛。电影《少年》对于日本男子花样游泳的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在印象里我记得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叫大浴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只在电影院看过它一回,后来虽然在手机和电脑里都下载了资源,却一直没有再点开。这次为了作业我终于重看它第二回。
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止一个,可以说电影里出现的每一个有台词的人都是主角,但概括来说是围绕一个男子花样游泳队发生的故事。队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他们像现实里的人一样遇到的困难,苦恼着迷茫着。后来他们找到一个很大的目标,一起为之付出了很多实质上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他们奇迹般取得胜利的那一幕实实在在发生在我眼前,我又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只发生在电影里的真实。
后来比赛后他们在回去的路上,车里很安静,田野很安静,天空也很安静,我突然有一种电脑屏幕变得很大的错觉。在宽广的田野边他们下车,日出时暖色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寂静中我仿佛也能置身其中。随后他们叫着笑着和周围人抱在一起,天空是那么干净温柔...
还是好笑的 元素也有意思 油腻中年男人的脱俗之旅
炎炎冬日,还有什么比看一群大叔为你在泳池里扑腾更消暑的捏?关键是,出乎意料的好看,结束后感觉神清气爽,只想摇头晃脑。一群丧逼和屌丝的颓废,像是融在水里似的。生活当然是操蛋的,而我们也早该到了看清现状与未来的阶段,可总觉得,有一些可触及的小快乐,仍在顽强地闪闪发光。摄影很有心思,配乐也很燃情,个性分明的他们,光景一转,都很年轻。嗯,想怂恿我爸去报班。@欧盟影展
这个全明星的卡司!歌选得超棒!@ mk2 hautefeuille
废柴大叔们的花样泳治愈之旅。结尾几分钟竞标赛的表演惊艳全场,灯光的变换和音乐的搭配着实给人眼前一亮,一扫之前的颓废和阴霾,同时让片子的主题得以升华,非常治愈的法式喜剧。
这类片果然还是给英国人和日本人拍会好一点。Mathieu Amalric的主角视角和Guillaume Canet的泳队C位两条线都是崩的,群像更是一盘散沙,都不知该把锅丢给剧作还是剪辑了。前半段拍得太蹩脚导致后半段的鸡汤沦为一场意淫,幸亏有真实故事原型撑着(这个故事居然已经拍了瑞英法三个版本了!),不然结尾真是WTF……既然请来了Philippe Katerine就干脆也让他作曲吧?
不是loser不玩水,不是大叔不翻滚,挺好玩的,一群大腹便便的法国老男人的逆袭,就像看80年代老电影,前面有点散,中间换上轮椅上的美女教练,节奏就好多了,挺会玩的,音乐很好听,居然《烈火战车》《杀死比尔》里的音乐都用上了。
各种“Ta gueule!!!!!!!”...... 大概是中年危机吧 真的很喜欢这种丧丧的喜剧片 没有任何颜值和身材的加成 就是一种平凡的普通的喜欢 —“谁TM会在乎一块破烂奖牌啊” —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块奖牌!”
就是… 套路啊,但… 好看啊。典型的法国商业轻喜剧,但拍成这样也真的是极致了吧…
中老年版《五个扑水的少年》?法国喜剧一贯的路子,大龄丧气和励志题材的组合竟如此和谐自然。缺憾是节奏太拖,冷幽默虽地道,铺满全片也让人略感疲乏,不过这卡司真是厉害了(冠军教练算什么,舞美灯光师才是深藏功与名的楷模)
一群中年废柴的故事。开片方与圆的叙述很有趣,全片都能看到各个地方方与圆的隐喻。最终,方能嵌入圆中,圆也能嵌入方中。得奖与否并不会改变什么,他们还是他们,痛苦的过程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活着都是有意义的,每个人活着都是有意义的。我可以活下来,不管活法如何。
果真更喜欢英国版。英国版一线多点,法国版一点多线,有点散。
中年落魄颓废大叔组团逆袭人生、重新寻回自我的故事;前半段铺设比较长,但整体情感饱满、表现细腻;影片结尾游泳队返程时在朝阳中放飞自我情绪的桥段突的一下让人心潮澎湃。
55分钟后正片开始,片子前半段的混乱和后半截的持续高潮形成对比,一半坏一半好。废柴励志,终成花泳冠军的模板故事。生活中的一无是处,到另一处却是另一番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可惜没有一个重点跳出来。论喜剧效果,女教练体罚这个梗既好笑又讽刺。Laurent他妈是秽语症还是肝性脑病,没说几句就开骂也是一个爆笑点。总体来说没有惊喜之处。
题材就很新鲜啦!法国电影的长处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了。中年危机喜剧真的太常见了,尤其美国众多喜剧都是走这条路,但是法国人来拍感觉就是不一样。大部分时间对几位主角背景的铺陈真是有耐心,所以在最后才能结结实实把观众煽情煽起来。所以也能看出为什么非要选花样游泳这项运动。让这群loser去做一项反差最大,却又最能团结起来的运动,才有看点。而劣势就在于法国人真的太能说了……片子也拉长到122分钟,就让人略感疲惫。
#Cannes71# 全是丧燃喜剧的套路和喜剧桥段,加一点点体育片套路,没有任何期待,结果结结实实被煽哭了,比起「阳光小美女」可能更接近「光猪六壮士」,不过疗效近似「闪光少女」哎妈真是没想到……我先反省着到底为啥这么吃这一套……另外片里那个小黑一点个人故事都没有也……可以吗?
生活亦有方圆,融汇的诀窍在于热爱与羁绊的交锋与磨合。 2019年法国电影展映 @ 深圳百丽宫影城4号厅
法国中年版《五个扑水的少年》,或又名《八个扑水的中年》。比起昨晚看的同样是几个中年男子生活遭遇各种不顺然后投身于体育竞技比赛的《逆流大叔》,个人感觉这部《大浴场 / 浮沉大叔(港)》虽然也称不上特别精彩,但在剧情编排、影片拍摄制作上还是更胜一筹。前面插科打诨的戏水在残疾女教练的魔鬼式训练下变成了有模有样的男子花样游泳,最后的名次比我预期的好(但感觉有些过于理想化了)。P.S.:有趣的片头序幕过后,响起《头号玩家》《大黄蜂》使用过的歌曲真是让我惊喜!& 我想我也得找个时间把那部《光猪六壮士》给看了。
8个扑水的中年。自从学了花泳,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干活更有劲儿了!中年危机+体育题材的糅合非常成功,老男人与花泳的反差带来了强烈的萌感。演员阵容都是法国电影的熟面孔,总体效果可爱又喜人。具有梦幻童真效果的法式喜剧蒙太奇也不孚众望地出现了~虽也有不能免俗之处但勒卢什这次转职导演贡献了品质不俗的喜剧佳作。
影名往往反应了民族性格。大浴场就很法式,别急莫慌,享受生活;同样的故事让美国改为,不游就沉,拼力一搏;再看扑水少年,透着日式萌趣;换成英国佬,只是萌趣就太温和了,咱们直接叫做光猪壮士。
刚刚看完卡内自黑的《摇滚学徒》,同样是中年危机,《大浴场》里的卡内怎么能做到又丧又帅。「光猪六壮士」式丧到不能再丧的中年losers自我拯救之路,「五个扑水少年」般脱线的励志群像喜剧,虽说中途一度快要跑偏,但最后10分钟的大爆发实在精彩。欧盟影展开幕良好,明天「影像之书」乖乖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