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在烧纪录片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5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2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3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4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5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6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3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4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5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6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7铁在烧纪录片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4-12-19 04:38

详细剧情

五集纪录片《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围绕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讲述志愿军第63军两万多将士顽强阻击强大“联合国军”进攻,使得志愿军主力安然脱险的故事。这场阻击战,因其历史特殊贡献,被后人称之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生死逆袭战”。1951年初,奉命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第63军根据战略部署,在没有任何休整的情况下,直接加入到激战正酣的第五次战役当中。面对联合国军猛烈炮火,志愿军第63军将士一路从北向南突破临津江,围歼雪马里,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心脏。可就在志愿军势如破竹的展开进攻之时,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却下令志愿军全线退守,立即转入防御阶段。这究竟是为什么?而此时63军的任务便是掩护志愿军主力撤退,他们将要面对火力数十倍于己的联合国军死守十四天。这十四天后来被称为“铁原阻击战”,这支华北子弟兵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也用东方式的军事智慧打得对手一...

 长篇影评

 1 ) 战争奇迹

看双方实力悬殊,真是个战争奇迹,看到志愿军全体战士的表现觉得这真是能批量制造奇迹的军队!都不怕死,谜一样的东方精神?那是饱受战争蹂躏的民族发出的呐喊!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安稳家园的强烈愿望!毛泽东思想武装的部队!背后即是祖国!志愿军万岁!!这样的部队即使被后方登陆,也不会丝毫恐慌和崩溃,因为视死如归,为了消灭敌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美军伤亡三分之一就基本丧失战斗力了,中国一个团2800人,从五次战役撤下来,还未修整,人员弹药没有补充,1600人直接投入铁原阻击战,最后剩264人还在坚持战斗。吃不饱饭,弹药补给没有,几天几夜没睡觉还加上行军,身上的衣服都被炮弹的气浪粉碎。阵地一直坚守到最后一个人牺牲。还有坚决执行命令袭扰敌军,掩护友军撤退,陷入绝境,弹尽粮绝,跳崖8壮士,最后幸存三人,爬回部队。部队化整为零,变成200个钉子,一个一个让敌人拔,延缓敌军前进。这些钉子阵地上的战士都抱着必死信念的坚守阵地,全部牺牲是再正常不过的结局。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才能坚决执行这种十死无生的任务。

 2 ) 最可爱的人

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十六岁、十七岁、二十岁,在他们最灿烂的青春年华,跨过冰封的鸭绿江、翻越大雪连绵的长白山,把热血撒在了冰冷彻骨的异国群山之上。他们的骸骨已埋青山,但精神却给我们每一个人传承着。他们的名字理想美好:志愿军。 他们为谁的志愿呢? “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朝鲜战争的胜利绝不是所谓的“人海战术”,我们没有坦克,没有充足的补给,没有制空权,我们的战士还拿着抗日战争时的武器,他们枕风宿雪,很多时候连粮食都吃不上却在这样绝对劣势之下打赢了这场残酷的战争。近三年战争,拥有现代化武器的联合国军不仅没能向前推进一米,反而丢掉了大面积土地。 英勇的邱少云、黄继光、李家发、杨连第,绝对不是个体,在志愿军的阵营里,有无数个他们坚守阵地到最后一刻,直至流干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我们还有无数像张桃芳、胡修道、郭恩志、孔庆山、蒋诚这样的战神。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斩获214杀,而自己毫发未伤,全身而退。这也绝不是虚构和神话。 还有总司令员,“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你看,我们有着最出色的指挥官和最英勇善战的战士。还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为什么总有人提起这场战争能轻而易举抹杀他们的功勋反而去涨敌人的威风呢? 是的,朝鲜战争很苦很惨,冰雪长津湖、绞肉机上甘岭、铁原战役提起来都是无法想象的伤痛,我们二十多万好儿郎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寒冬,那是最寒冷的冬天。 在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经济水平、后勤补给极端不对等的情况下,你说他们能胜利吗?能!这群英勇无畏的小伙子们胜利啦! “敌人腐烂成泥土,战士辉煌化金星。” 敌人永远不会理解理想主义的伟大。 这场战争是当之无愧“立国之战”,一扫了整个近代史的屈辱,我们都不应该忘记。 但如果有人要拍朝战,要拍上甘岭、长津湖,这人至少不应该是管虎和陈凯歌。不会是金刚川。 我十二分真心给大家推荐朝鲜战争纪录片《铁在烧》,没人能忘记63军在铁原的壮烈。当然志愿军最不缺的就是像63军一样勇猛无畏的战队。

 3 ) 我的爷爷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其实这部纪录片是15年年底的期末考试周看的。躺在回乡的硬卧上看完了最后一集,脑中一直在想着我已经过世十年的爷爷。

他也曾是这支光荣的部队中的一员,他也曾在还没有我现在的年龄大的时候,蹲在铁原简陋的坑道里,直面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的进攻。

放一段五年前在火车上写的话——

看到这个纪录片想起了我爷爷。

爷爷曾是63军187师师部医院的医官,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四年级时候我恰好看完了纪录片里出现的这本志愿军战史,就问爷爷他的抗美援朝经历,爷爷给当时只知道上甘岭的我讲了他所经历过的铁原阻击战。

那是我记忆中爷爷最自豪的时刻。他面带微笑,神采奕奕,目光如炬。

多希望这部纪录片可以早推出几年;多希望寒假回家能和爷爷一起重温那段光辉岁月;多希望我能听他亲口讲述转战宁夏甘肃、血洒朝鲜铁原的故事。

可爷爷已经走了五年了。

抗美援朝的故事,他只给我讲过一次;今天我只能在百度百科中找寻爷爷战斗的经历。当我不再懵懂无知,最爱我的人却早已不在我身旁。

子欲养而亲不待,相顾惟有泪千行。

 4 ) 有些跪族智商感人还自以为自己是独立思考

我来反驳一下独立思考者的如下言论。在豆瓣上看到这个言论“ 此战中方(第63军)称之为铁原阻击战,开始于1951年6月1日。美方将这次作战归于Piledriver行动反击战一部分,起始于1951年5月末。美军参战部队为第1骑兵师与第3步兵师进攻铁原,第25步兵师进攻金化。此战志愿军伤亡惨重,几乎减员一半,而美军伤亡根据美方公布数字为231人死亡、1787人负伤。 ”

我就想问问你:美国第一和第三师在进攻铁原前,2万人总有吧?按你说法其死亡劲200多人,累计伤亡不到2000,而志愿军减员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几乎最强大的美军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下拿下铁原呢?难道美军再承受200多人的死亡都承受不起?还是你认为美军可怜咱们不想咱们死人太多而放弃其战略目标的达成?拜托你能不能动用你脑子好好想想?

 5 ) 观后感

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讲述了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时期的铁原阻击战,63军凭借层层阻击,阻挡美军十多天的进攻,为后方铁原物资、人员的撤离,以及第二道防线的构建争取了宝贵时间。如果没有第63军用全军将士换来的这十几天时间,不说改变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但至少是多挽救了几万乃至十几万志愿军的生命。

当时的战士,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凭借“月亮攻势”、“礼拜攻势”(打夜战、带着的粮食弹药最多只能支持7天),硬是能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了个平手。印证了一个道理:战场上,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补给、武器不足,但我们的战士们有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精神。

今天的和平生活,不是别的国家施舍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先辈们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拼出来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更要缅怀先烈,砥砺前行。

实话说纪录片拍摄的一般,有些拖拉,铁原阻击战的一些细节讲的也不太清楚,但也值得高分,因为再不拍,这些战场上的亲历者就都去世了。时任63军军长傅崇碧于2003年去世,188师563团团长马兆民在纪录片中出镜讲述当年的故事,但也于2018年去世,享年97岁。趁这些当年战争的亲历者们还健在时,多拍一些吧,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他们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战斗,值得一直传颂下去。

 6 ) 幸福并感激着

一口气看到片尾,当BGM里轻轻的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候,眼泪完全止不住了。
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为何会离开刚刚结束战火,获得新生的国家,重新拿起手中赶走过日本人、国民党的武器,跨过冰冷的鸭绿江,参与一场看似毫不相干的战争?
片中一位老人说,他路过平壤修整,当看见一个村庄里面,一个老妈妈在寒风中敲着三角铁,警告人们敌机来袭的时候,他落泪了,想着绝不能让我们的母亲也经历同样的事情。
美国老兵说,他们对面的这些武器落后,缺衣少食的对手之所以能战胜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迷一样的“东方精神”。
其实,对那些老人来说,他们身上的“东方精神”却从来不是秘密。
金一南所长总结的很好:西方人从来不会想到,一个长期被压抑的民族,当为了保卫自己家园和平的时候,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
是的,对于这种力量,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获得独立的印度人不会懂;通过美国扶持重获生机的日本人不会懂;夹在大国中间,靠着别国赶走侵略者的两韩人更不会懂……
只有我们才懂得,从1840年到1951年,这110多年的历史对于这个伟大的民族是一种怎样的侮辱和创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太渴望保卫我们的家了。
我的祖辈生活在日本占领时期的满洲国,老人们偶尔还会说几句日本人教的日语。所以我由衷的感激那些曾在异国他乡为了这个国家奋战过的那些回来与再没回来过的人们,谢谢你们让我在今天用本民族的语言写下这些感激的文字,让我在幸福和平的家中不再需要向我的孩子们讲述那些类似一个多世纪前的苦难。

谢谢你们,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是你们铸就了今天的我和这个国家的脊梁,

 短评

此战中方(第63军)称之为铁原阻击战,开始于1951年6月1日。美方将这次作战归于Piledriver行动反击战一部分,起始于1951年5月末。美军参战部队为第1骑兵师与第3步兵师进攻铁原,第25步兵师进攻金化。此战志愿军伤亡惨重,几乎减员一半,而美军伤亡根据美方公布数字为231人死亡、1787人负伤。

8分钟前
  • 朔風
  • 推荐

幸福并感激着

11分钟前
  • iceAlex
  • 力荐

既然能拍出这么好的纪录片为何关于朝鲜战争只能拍个《我的战争》?63军以连、排为单位阻击美军,顶着“范弗里特基数”的火力,顶住了一波一波的进攻,不也是传奇吗?唉😔,希望有个好导演拍一拍真正的抗美援朝大片

15分钟前
  • 小鹿
  • 力荐

用一句那兔的台词:我们在这里钻防空洞,是为了祖国的亲们不用钻防空洞,我们吃炒面配雪,是为了亲们可以为甜咸豆腐脑战上十页,亲们,你们的梦想,交给我来守护吧

19分钟前
  • 秉子
  • 力荐

一口气看完 哭了一下午 如今步履蹒跚的老人们 曾经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斗士 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在改变山河的模样 困于异乡的尸骨 失落在战火中的姓名 这份恩情要如何才能偿还啊。。

22分钟前
  • 露井桃
  • 力荐

讲的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引用的史料分量够,节奏把握好,bgm给力,我这个看电视基本不怎么掺感情的都看哭了。狠狠的抽了那些说志愿军用人海战术的人的脸。向老兵致敬,那个年代有信仰的脊梁

25分钟前
  • 左海深沉的培根
  • 力荐

“他们出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却从来勇敢无畏。”60几年前他们在半岛浴血奋战,才保住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喜乐平安,才让键盘侠们能够坐在电脑前吹着空调吃着零食质疑他们的不朽功绩。

28分钟前
  • 荔枝儿酱
  • 力荐

抗美援朝可以拍100部五星级大片,可惜无能的中宣部!

29分钟前
  • Candidate
  • 力荐

看完减一星,五星献给志愿军和历史。

31分钟前
  • bf5525
  • 推荐

大年初一组织留队的战友们看的这部纪录片,集合后大家问我看什么,我说看看个让我们过年不想家的纪录片,虽处和平年代,或许我们精神层面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的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奉献对个人牺牲的不吝,但是,我还是要瞻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民族气节。

35分钟前
  • Think123
  • 力荐

最可爱的人

39分钟前
  • Yurikhan
  • 推荐

“我们在朝鲜,路过平壤看见一位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那个三脚架挂着一个道轨,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那种情景以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着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来了,来欺负我们

43分钟前
  • 校长
  • 力荐

“上去一个师,下来时候只有一个营了”“我们班长枣强人,让炮弹炸的没了,就找到一只鞋”“我们在这里吃雪,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点一盏灯,亮亮堂堂的想吃啥就吃点啥”向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48分钟前
  • ly5225
  • 力荐

看完热泪盈眶,长久沉思。国内关于抗美援朝难得的高水平纪录片,最可贵的地方是对参战人物命运的挖掘,无论是中国将士还是美国将领。大量三八线附近的航拍解读更是罕见,强烈推荐。

52分钟前
  • Hilary木鱼
  • 力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向老兵致敬

55分钟前
  • Martin,真心热爱生活
  • 力荐

热泪盈眶 拼命的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不知道那些老兵如果看到90周年的大阅兵 会不会都成了泪人 美军陆空军拥有无与伦比的夸张优势 可是 我们硬是顶住了……

60分钟前
  • Kyri
  • 力荐

“我们的精神绝不是谜,我们的精神绝对是爱国,就觉得我们在朝鲜有一个信念,我们中国遭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受过这个罪,到了朝鲜一看,朝鲜老百姓受的那个特别是北部受的那个苦,我们就有一个信念,这种惨状不能在我们祖国再重演,所以我们就是死,也要把敌人顶回去……我们在朝鲜,路过平壤看见一个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那个三脚架挂着一个道轨,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这种情景以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1小时前
  • 苏斯洛夫
  • 力荐

看完了改五星。向那支天下第一轻步兵致敬

1小时前
  • sirs
  • 力荐

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是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情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1小时前
  • 凯尔特喵
  • 力荐

和数天吃不上食物,还要承受每小时约4500吨的大口径炮弹的火力覆盖相比,我生活中遇到的那点困难真的根本算不了什么。

1小时前
  • 夜尽天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