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定居巴黎多年不见阿姨的粘着菜叶的信件,乡下姑娘菲奥娜决定去巴黎,为了照顾阿姨,也顺便看看向往已久的巴黎。瘦长、苍白、一头红发、绿色毛衣、红色大号旅行包,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主一出场就有种喜剧效果。她没见过世面,从未出过小村庄,看到埃菲尔铁塔就兴奋地想拍旅行照;她法语不好,蹩脚的英式法语加上夸张的手势,真的和“优雅”的巴黎一点都不搭。然而她却很善良。一身褴褛的男主邀请她跳舞,她没有因为看不起他而拒绝;在墓地误以为男主命丧火场,因为内疚难过地哭泣;为了找寻许久未见的阿姨,不顾危险爬上埃菲尔铁塔的顶层。而男主东呢,确是一个浑身透着满满傻气的流浪汉。他一身破烂,在垃圾桶里挑拣剩下可以果腹的食物残渣;他脸皮超厚,跟踪心上人不管对方敌意和嫌弃。但他却傻得很有魅力。
菲奥娜·戈登和多米尼克·阿贝尔执导的《流浪巴黎》(又译《迷失巴黎》2016),法国女演员埃玛妞·丽娃出演的菲奥娜,完全是女版雅克·塔蒂的味道。影片整体虽然漫溢着憨豆味,但影片显然高过憨豆几个层次,如同一部精美的法式默片,尤其是片中三段舞蹈融入其中,极其美妙,嗨翻全场。菲奥娜与流浪汉东在餐厅的共舞,嬉皮逗乐,老太玛莎与老头诺曼的坐舞,优雅而生动,触动人心。
至于影片无厘头的嬉戏搞笑,看似随意,其实精心而为,凸现法式喜乐。一个生活于加拿大北极冰天雪地的的菲奥娜,接到88岁巴黎姑妈的来信,让她过去。于是她懵懂地空降巴黎这个浪漫之都。真是见鬼了,菲奥娜一踏上巴黎就没顺遂过,拍照不小心摔落于塞纳河,流浪汉东捞起了她插有加拿大国旗的行李,拿着她的钱还在餐厅坑了她一把,当然,他也跟她共舞了一曲后,有了不可思议地交集。
逗逼的是,菲奥娜就是找不着这个姑妈玛莎。警方也找不着。当然找不着了。因为姑妈一天到晚躲着私人疗养老院的女工,怕她们勒逼着去那混吃等死。她宁愿去河边跟流浪汉东为伍,捡拾垃圾筒的剩菜残羹,睡帐篷,享受自由的生活,也不要去养老院。
或许在老太看来,养老院是圈养,独自过活是放养,想去哪就去哪。比如来到玛尔特葬礼上。菲奥娜跟东也来了,东还讲了一大堆斥责这位已过世老人的废话,虽然他信口胡诌,却赢得菲奥娜的掌声。当他们意识到此玛尔特非姑妈玛莎时,东居然跑到停尸间察看,影影绰绰,果然非姑妈。姑妈只是渐忘症而已,还活脱着呢。
可争分夺妙的火化开始了,菲奥娜吓得被夹在电梯间,而东那家伙则还在里面。等火化工拿着骨灰瓮给她时,她以为是两个人的骨灰。她洒在墓地树根边,一抬头,却看到那家伙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她气得给了他一巴掌,我以为你死了呢。两个人感情迅速升华。但大龄女与流浪汉的爱情注定会经历一些波折。何况一个说英语,一个唠法语,总是会有点水火不相容的。
这时的老太玛莎也来了,只是没看到侄女而已。她出来跟老头诺曼坐在一起,用舞蹈替代谈心,舞蹈就是这对老恋人的心语。这印证了老太年轻时作为法国著名舞蹈演员的美好光景。这段手脚并用的舞蹈,配乐很是喜感,法式风情,布袋戏般生趣,情意汩汩,缠绵撩人,可谓惊艳,蒙太奇的跳跃,让舞蹈在光影之中有了最为动人的演绎。老太告别时向老头借了一百元。老头跟找他的护工说,我们27年前就相爱了,我是在小河的船上向她表白的。
塞纳河水静静流淌。老太玛莎与东在河边一并流浪,一起舞蹈。这段舞蹈诙谐之余,却略显庄重,显现了窘境地当下对于往昔荣光的崇尚,这是否有对于巴黎不复以往辉煌的慨叹呢。包括最后,姑妈与侄女终于在埃菲尔铁塔顶相见,姑妈如何登顶不得而知,这是魔法般力量的眷顾。但侄女儿却是历尽艰险,在东的帮助下,才得以登临。影片选择这老朽又最司空见惯的铁塔,看似了无新意,却同样包含了对于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致敬之意。
好在电影还是得紧扣主题,如果放得过开不绕回来,就是一盘散沙。姑妈终于走了。依然是塞纳河边,侄女手捧姑妈的可降解生物骨灰瓮,举行了富有创意又环保的告别仪式。东是倒霉蛋,他提议哀思两分钟,读秒开始,大雨滂沱,害得大家淋得个落汤鸡,侄女顺势向河里扔掉了骨灰瓮。120秒一停,雨也就停了,“姑妈”在河中飘荡,这是她最好的归宿。
有趣的是,最后,菲奥娜向东告别后又返回,对东说我不会法语,你懂,我想多待一段时间。东回答得很利索“好”。“生活寂静,我知道你为何忧愁,带上小猫一起散步吧,进入梦乡,已经忙碌了一整天……”。他们会否真正体验歌中所唱的那样,不得而知,至少巴黎这座城市,仍会有给人浪漫爱情的可能。
影片尽显浪漫之都的特色,融风景风情于一体,将世事人情在看似夸张荒诞的镜语中,有了轻松的展示。法国人有拍喜剧片的传统,也是拍喜剧片的高手,但喜剧大师雅克·塔蒂只有一个。就国际影坛整体看,喜剧片越来越难拍,靠行为夸张搞怪已难吸引人,创新并非信手拈来,谈何容易。只有着眼于剧情的整体建构,通盘把握喜剧要素,加之演员的生动演绎,才能赢得观众的笑声。
法国也有不少室内喜剧,只是近年渐弱。就喜剧片类型而言,美国青春喜剧片倒是一枝独秀,几乎每年都有佳作,看似循规蹈矩,却有创意的动能,这是成功的范例。法国喜剧片更多的是小嗨皮小搞怪,严格意上说只能说是小喜剧,并非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喜剧片。
小喜剧片明显带有文艺片的特质,题材一般都是旅行片或小公路片。小公路片相对于美国那种公路片而言。虽然法国在欧盟是最大的,但总体上说,国土面积仍算小,即便欧盟一体,体积也不算大,从阿尔卑斯山到比利牛斯山,能有多远呢。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就让人咋舌了。
为何旅行能生发喜剧元素,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对异乡的陌生,加之途中的偶发窘态,都会产生意想不到又哭笑不得的变核。如同《流浪巴黎》中这三个神经兮兮的人所生发的事故,碰壁之后,不停地绕圈圈,才有了笑料不断的可能。另外,这几年因恐怖袭击,给巴黎蒙上了不安全的阴影,想必影片意在淡化这类阴影的滋扰,带有轻松又可贵的佐证,大背景下的巴黎看似仍然是安全的,浪漫的,活色生香的。请放松身心,来巴黎嗨游吧。
2017、3、21
三位演员的卖力表演是最大看点。当然不能不提,影片里将真实的巴黎场景与略为荒诞不经的情节扭结在一起,竟也没产生出太过违和的意味。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在自由女神像下露营拾荒的情节,三人夜登巴黎铁塔,以及最后那个渐渐远离小岛的镜头,都足以证明两位导演的构思和场面调度渐趋纯熟。另一方面,似乎也能证明电影中的巴黎是个包容力越来越大的城市,既能见证美丽浪漫的爱情,也容得下身份卑微的流浪者与异乡人。
第一次看带有舞台剧特点的喜剧默片,笑出屎屁。
巴黎本地流浪汉Dom被餐厅里的每个巴黎女人拒绝共舞请求;费欧娜热情亲切地和来巴黎多年的加拿大人打招呼,数次偶遇的缘分也无法改变他冷漠的态度。那些生活在体面里的巴黎人,冷冰冰地擦肩而过。而城市边缘的流浪汉Dom会给漂亮的哈士奇买一份晚餐;负责焚烧炉的工人会邀请Dom喝一杯,分别时,拥抱说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88岁的独居玛莎会跟得老年痴呆的诺曼跳上一曲足舞;盲人会带路痴费欧娜找警局…
千里迢迢来巴黎找阿姨玛莎的费欧娜遇到了Dom,三人阴差阳错,笨拙又可爱地展示真诚与善良:费欧娜和Dom共舞的身姿,两个陌生人像有心灵感应一般粘合在一起、Dom与玛莎隔代莫名其妙做爱…
最终,三人终于登上了埃菲尔铁塔,如愿看着车流不息的巴黎街道。
如果你最近不大开心,就看看流浪巴黎吧。流浪巴黎的笑料,是你喝苦咖啡时一定要加的那块方糖。
故事的开头,像极了随手翻开的一本童话故事,就连扉页上插图都一模一样。
这夸张的、舞台剧般的表演方式真的很儿童文学有没有!️️️
fiona先是收到一封“好心人”的腰封:介绍自己从邮筒边的垃圾桶里捡出来了一个东西,看上去像是一封信,于是就好心拿出来放进了邮筒。
是不是很fairy tale?
这很巴黎。起码是世人印象中的巴黎:浪漫。
因此fiona才得以收到88岁高龄的anutie 玛莎从巴黎寄到加拿大小镇的信。信里描述到:
开什么玩笑!你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舌吻壮汉,只为躲避养老院年轻护士的屡次上门抓人;你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流浪巴黎,翻垃圾箱、捡拖鞋、别人吃一半的香蕉;你又见过哪个88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扛脚手架爬树翻墙进埃菲尔铁塔,甚至爬上了最高楼。
这些都是后话。
Anyway,我们的fiona兑现了儿时的承诺,她踏上了巴黎之旅。
出师未捷身先死,fiona拍游客照时,一个后滚翻,一头栽进了河里,不得不暂时放弃掉身上的行李挣扎着浮出水面。lucky fiona,被路过的观光旅游船捞了上来。
紧接着我们可爱的dom就出场啦!电影采取的是欲扬先抑的拍摄手法。使得dom出场的形象可以说是很糟糕,比如酗酒、翻垃圾桶,对着载有fiona的旅游观光船撒尿。
fiona下了船去到了大使馆,看她可怜,大使馆工作人员送了张晚餐券给这个身无分文、无处落脚的姑娘。
但因这该死的缘分,流浪汉dom在堤岸口发现了fiona遗失的行李。他随即换上了包里的毛衣、并用包里的现金给自己安排了一顿烛光晚餐。虽然他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厕所边上。
摘自豆瓣uu摩卡的一段影评:
“在巴黎,与其说随处是绅士淑女,不如说事不关己目不斜倚,这大概就是巴黎人建立在自命不凡之上的“包容”吧。而东并不在意厕所边的加桌、工作人员的打扰,大概他也学会了“包容”巴黎人不自知的优雅的无礼。”
的确,身穿女装的流浪汉dom,邀请在场女士跳舞,但都被拒绝,因这该死的缘分,fiona收到的晚餐券就是这家的,而她也刚好在现场,所以当dom邀请她跳舞时,她犹豫了,看出了她的犹豫,dom一把子拉起fiona。
故事就这么进展下去。
情节不多说,热评已经将剧情非常详细的介绍过了,再次不多赘述。就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展开谈谈:
1.姑妈的自由
姑妈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人。
摘了一段某豆友的评论,表示强烈共鸣:
“而此刻坐在塔顶88岁的巴黎客人——玛莎,也许才是那个活出巴黎灵魂的人:那不必是追逐摩登、时尚流行,也不必是流浪街头、放任德行,那不必是雏菊碎花连衣,也不必是香奈儿的小黑裙,那不必是塞纳河岸咖啡书香,也不必是蜗牛鹅肝与香槟……那更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处世之道,不被陈规杂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的人生选择。就像巴黎自由女神像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初衷:崇敬自由、仰望爱情。”
她真的太自由了,她好美。好可爱。
玛莎在流浪途中看到了报纸,知道自己认识的一个舞者去世了。她赶过去还见到了年轻时的爱人诺曼。
两人此时早已白发苍苍,但心中依旧怀念彼此,还应了那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死亡不是终结,是一扇门,通往另一段旅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什么儿孙满堂,也不用期待什么乌泱泱一片人给你送终,因为很有可能一场大暴雨,也可能是一场疫情,你走了就是走了。
后面的生人会继续过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会每天沉浸在你死去的悲痛之中。至于棺材的材质、样式那就更不是重点。
爱要大声说出来,朋友们,就现在。
生活总是一个接一个都不如意,可是这样才是生活。在每一个难过的时刻哭哭啼啼哔哔赖赖,大骂生活,又在每一个阳光明媚欢声笑语的日子里大喊我爱你,这样才是生活呀,所幸我们总会被那些美好治愈,还是会因为雨后的阳光,清晨的微风而感到幸福。会因为看到可爱的小猫小狗而感到幸福,会因为好吃的午餐而感到幸福。所以呀“欢迎来到糟糕的现实世界,但你会爱他的”。
喜欢北欧的性冷淡风,在电影的开头,每个人默默地在图书馆工作着,一种独特的幽默在这里延续,菲奥娜收到姑妈的来信没能让这寒冷地带热络起来。
因为女主当时穿戴,并没看清长相,其实欧美文艺片看多了,从最初南韩的可爱甜美,到本国的各种少女气质,已经变得有点不相信自己的审美了,唯一没变的就是可爱,玛莎老奶奶跳脚舞的可爱菲奥娜拍照,说话,擦鼻涕,走路时的可爱,即使弹幕评论她很丑,但是却让人有想要跟这种人恋爱的欲望,虽然我是女的.
在说说东,在一些地方,对于居无定所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好的看法,但男主真的很自我,虽然偶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从不觉得自己与别人有异,你嫌弃你的,我追求我的,那种自信让人讨厌不起来,因为他做到了尊重别人,看,最后不是有女主愿意跟她共舞嘛.
很喜欢这种法式幽默的电影,虽然笑的时候很多,但菲奥娜在塔顶找到姑妈并抱住她的时候,有点想哭一下,随着年龄增大,明白有太多的无奈,有时候只是想跟亲近的人抱一下,所有的委屈都会瞬间不重要了
电影的结尾不好也不坏,姑妈没有去疗养所,菲奥娜和东也开始了新的故事,图书馆的人还是那样幽默,但已经变得不那么北欧性冷淡风了.
看到的是自由、孤独、爱、面对衰老与死亡。很好,很存在主义。
哦是“La fée-2011”那两位
菲奥娜是生在加拿大的澳大利亚公民,学表演的时候遇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多米尼克,两个人现在定居在比利时。他们的第一部短片《爱上冰山的女人》票房只有19万美元,他们的作品基本没有对话,就像栩栩如生的彩色连环画,到了第二部作品《仙女》,票房翻倍到了38万美元。虽然美国人对这种法式幽默是不怎么感冒。。。多米尼克和菲奥娜创作不停,这部作品,终于让票房翻了二三十倍。。。这种从雅克·塔蒂一脉相承的高级的法国式的幽默,真让人喜欢。
fun
两位导演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充满各种荒诞元素,景色拍得不错,几首音乐选得挺好
Emmanuelle Riva遗作,一出荒诞不经的巴黎寻亲记。导演秉承了《伦巴》、《仙女》的一贯风格,多处可见雅克·德米的痕迹,大量运用肢体语言,笑料不断,但是默片与有声片的结合有些不伦不类,整体节奏不是很好。
8.0/10 分。很有动漫感的喜剧片。。。开门进风的那一段好玩。。。女主长得好怪,再特意打扮一下,好像动漫里的袋鼠一样。。。简直太有喜感了。。。
所以那只袜子到底在哪儿?
古怪又浪漫的小品
女主决定来巴黎时那激动的样子想起曾经的自己
长椅双人舞那段太可爱了,爬埃菲尔铁塔好笑又迷惑,有几个场景有la la land的感觉。
还是那个样子,荒诞和幽默,从来不是开怀大笑,但还是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保持微笑。只是忽然发现他们都老的太明显了,希望以后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电影…
新年要看喜剧哒!荒诞幽默的寻亲记,三人爬巴黎铁塔看风景的浪漫。看过多米尼克和菲奥娜的《伦巴》就很喜欢他们电影里明快的配色和欢快又有创意的舞蹈。上次的影子舞还记忆犹新,这次最喜欢的是两位老戏骨坐在长椅用小腿和脚跳的踢踏舞。肢体语言表达的效果真有美感,喜欢这对比利时夫妻导演的电影风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哪,我现在是有多喜欢这种尴尬的无厘头喜剧,全程笑到崩溃,有回忆起自己爬埃菲尔铁塔的辛苦,还有我也被地铁闸门卡过背包哈哈哈,超级尴尬别扭。
RIP Emmanuelle Riva
法式浪漫,法式幽默。
Dom越看越顺眼是咋回事,两段舞蹈真开心,丑美丑美的
有种默片的独特美感,台词和表演则接近于漫画式的幽默。荒诞,怪异,令人忍俊不禁。
比《爱乐之城》好!
其实挺好看的 准备去纽约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