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习惯了寻找正面的意义
有相关的影评,对本片是体无完肤的批驳。
已经习惯了寻找正面的意义。如果付出了关注,总还是希望发现美的,何况这部电影值得挖掘的宝藏堪称丰富。
影片改编自前检察官文森特·巴格鲁斯的纪实文学《再现历史: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聚焦1963年11月22日发生在达拉斯市帕克兰医院的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
2天的时间里,医院接纳了两位影响历史的人物——遇刺的总统,刺杀总统的刺客。一个是伟人,一个是罪人,这个罪人因为伟人而罪大恶极。
医院在影片中占据的时间、地位,似乎算不上主导,甚至电影以医院命名都让人觉得牵强。但医院是一个点,因为名人而出名。电影由此散发开去,以一种自然而然的、随意的叙事手法,重现了人们以为熟知的事件,在看似散漫的琐碎当中,揭示出不同人物的态度,事件对人物的影响,以及历史应该记取的教训。
一、事出有因,点滴的怨恨可以酿成巨大的灾难。刺客是经历过战争的人,却未能得到安置,他在无力养活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情况下,曾经给当地警方写过上百封信,因为无人理睬,他甚至写下“炸毁警察局”的愤怒言辞。
二、最弱的地方最强。刺客属于被社会忽视与抛弃的人,他的弱小,显而易见,然而,当愤怒聚积,当他不再忍受被忽视的时候,他暴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对社会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更是惊天的。
三、最强的地方最弱。在总统身边三十年未出过纰漏的特勤局长,却令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这成为他一生的耻辱。铁桶一样的安保,被刺客轻易攻破,所以,经验最不可依赖,当你依赖的时候,你的敏锐、警觉会被惯性的麻木所取代,错误将是致命的,根本无法弥补。而这样的错误居然在2天之内连续出现——在押解途中,保卫森严的情况下,刺客又被某个愤怒的民众射杀,以恶制恶,悲剧继续上演。
四、态度。1、巧合的是,总统与刺客是同一个医生救治,他都竭尽了全力。当他面对救不活的刺客时,心中低语:“我真的不希望他活过来。”医生有医德,却也有他的爱憎,可以理解。但他的态度不会影响他的行为。2、一个摄像的老人,无意中录下了射杀总统的残忍场面,他内心的挣扎几乎令他崩溃。这是一场邪恶的掠杀,任何善良的人都无法承受那种疼痛。3、刺客母亲表达了对儿子行为的赞赏,并扬言要写书大卖,她的态度遭到了世人的唾弃。真实世界中的她郁郁而终。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书写与炫耀的。而心怀歉意的刺客的哥哥,则承担起抚养弟弟妻女的责任,并选择了隐身于世。
http://blog.sina.com.cn/pingshalyqf
2 ) 历史的拐点
这部电影很平淡,基本上就是很平实的展现了一些事件当时的细节和众生像,没有提出疑问,也没有提出解答,就是把已知的,比较没有争议的事情拍一遍罢了。除了对肯尼迪事件有强烈共鸣的美国人,其他人看了估计都没啥意思,不过,一个只当了三年的总统,为啥如此重要呢?
除了年轻,英俊(美国人的审美),高雅的老婆,可爱的儿女,梦露的绯闻,肯尼迪还有啥特别的魅力呢?
我觉得,长久来看,肯尼迪事件也许能看成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美国黄金时代结束的开始。二战前后的美国人,真的是开挂一样,像古代的英雄一样耀眼,肯尼迪老爸巨富,哥哥开飞机击落V1火箭时牺牲,自己二战时开鱼雷艇被日本军舰撞沉逃生,当时美国人那种高贵勇敢理想主义的精神,那种绝对的自信,至今仍然炫目。
因为真正的战斗过,所以对战争更加谨慎,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滥用更加防范。
在冷战的阴影下,肯尼迪拒绝入侵古巴,准备从越南撤军,发展登月计划,国内破除种族隔离,发展民权……美国本来能走上一条不断改善自己,发展自己的道路,征服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引领人类的未来。
然而,达拉斯的枪声改变了美国,美国走上了不断作战的道路,和恶龙搏斗久了,自己也会变成恶龙。长期作战下,军队不再是义务役的良家子,而是下等阶层混口饭吃的地方,是移民获得绿卡的捷径,是军火企业的大客户,更是兴起了“国防承包商”这种佣兵,与美国的建国精神越行越远了。
肯尼迪总统被暗杀了,几年后他弟弟在竞选总统时被暗杀了,几十年后他儿子步入政坛前飞机失事死了,是阴谋还是家族的诅咒?
3 ) 《帕克兰医院》:另一种视角解读总统遇刺案
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在时隔50多年后依然是个谜,整个事件在数十年间被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载体不断重新解读,却仍然没人能说清这事件背后的种种细枝末节。这部由汤姆·汉克斯监制,改编自前检察官文森特·巴格鲁斯的纪实文学作品的《帕特兰医院》是无数描述肯尼迪遇刺事件中的一部,影片以总统遇刺后送往的帕特兰空军医院为主线,讲述了肯尼迪和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先后住进同一家医院的故事。
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肯尼迪遇刺案是一个半个世纪都没能水落石出的头号悬案。1963年11月22日的达拉斯,正在参加活动的肯尼迪总统在一声枪响后,在群众面前按住自己被射穿的喉咙,轰然倒下。再一次枪声过后,他的脑袋爆开,鲜血飞溅,而身边的第一夫人绝望地试图拼凑丈夫的身体碎片。对这次被认为是终结了美国黄金时代的案件,人们大都不相信官方给出的结论—一个名叫李·哈维的年轻人,出于个人行为刺杀了被美国人寄予厚望的总统,而两天之后,这位年轻人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电视直播的换监狱镜头下,被一个名叫杰克·鲁比的人杀害。鲁比被宣判了死刑,他请求上诉,并获得了重新审判的机会,但就在新的审判到来之前,鲁比因为肺癌死在了帕特兰医院中。50余年过去,没人能给这场蹊跷的连环血案一个明确清晰的答案,就像被越说越悬的911事件一样,阴谋论的种子洒在被害妄想症的过度,注定会孕育出越来越多奇怪的解释,而我们只能从各种纪实作品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
同以往的任何一部影片一样,《帕特兰医院》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细节。比如医生面对敬爱的总统,与面对凶手时不同的反应,比如关于凶手的更多家庭背景介绍等等。影片并不是一部节奏紧张的电影,相比起我们从史料中看到的对肯尼迪遇刺案跌宕起伏的描述,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散乱平淡,没有中心人物,也没有核心线索,只是将更多的史实呈现出来。适合对肯尼迪遇刺阴谋论有兴趣的朋友。
肯尼迪刺杀前后的帕克兰人民众生相,用平实伦理片的纪实手法来反阴谋论,演员表现得还算舒服
没新料,没观点,伪纪录意义何在?白瞎了一堆演技大咖。
实在太主旋律受不鸟
无重点,无观点,流水帐。
导演MS想用纪录片手法重现这一事件,但没有一条主线,导致镜头、剧情毫无头绪,像乱糟糟一锅粥。其实很喜欢这类题材,可惜了。。。PS:发现这部电影页面少了“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一栏,豆瓣工作人员打瞌睡了。
3.5. AFC第二部,阵容够硬。同一间医院,两场抬棺材,两场葬礼。
立意独特,在凶手上的着墨较多,结构还是略显松散。
很好看。虽然没有JFK精致、深刻,但绝对值得看。相对于JFK的层层剖析,本片试图陈述事发当时,不管是否属实,已经足够好看了。Jacki Weaver是要把恶毒母亲的形象一直延续下去吗。Zac Efron靠什么红的,要演技没演技,要颜没颜。
非常写实。
相当平淡,毫无亮点,efron诠释了靠脸吃饭这词.
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在时隔50多年后依然是个谜,整个事件在数十年间被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载体不断重新解读,却仍然没人能说清这事件背后的种种细枝末节。这部由汤姆·汉克斯监制,改编自前检察官文森特·巴格鲁斯的纪实文学作品的《帕特兰医院》。
jfk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50年该解密了
题材分。。。
睡着了
大失所望.如果导演以为把肯尼迪遇刺从所有参与者目击者的视角都讲一遍就能拼贴出事件全貌那真是太傻太天真.把JFK和所谓"杀手“的命运做殊途同归式的处理更是做作.唯一好处是让我发现原来我不太分得清Billy Thornton和Daniel Day-Lewis
传记,不错的
如果说《JFK》是关于肯尼迪事件的野史的话 那这部电影就是正史 两片搭配着看更有意思 和奥利弗斯通的尖锐不同 导演并没有预设立场 只是把围绕事件中心发生的一些事客观的记录下来 缺点是支线太多 以至于找不到一条主线
我还蛮喜欢的,虽然整体凑起来较为普通,可是那么多角色拆开来看,每一个都那么鲜明。吉亚玛提和饰演凶手妈妈的女演员(眼熟,不记得名字了) 太抢戏了
就是 , 过程而已. 其实我想看揭秘啊!!!
有那么五分钟全场都在抹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