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某时某刻我就在这里等待你的到来。
成功的母亲从不管年少的女儿任意胡为,因为她遗传了母亲身上的浪漫本质,只是岁月磨平了棱角让母亲淡忘了自己的罗曼蒂克的热情。
本来是闺女的男友,但是与母亲初次见面就摩擦不断,足以做自己丈夫可以做闺女的父亲的闺女新任男友,的确是有一套,才能耍的小姑娘团团转。现在的小姑娘都喜欢男友扮演父亲和男友的双重角色,我也这样。对于一个60多岁的老花花公子,尼克尔森刻画得丝丝入扣,老戏骨就是会有很多细小但是非常出彩的小画面。丫就是一个老流氓,否则怎么能把老花花公子的风度把握的这么好。
心脏病发作让他滞留在也许未来丈母娘的家中静养,女看到了男的屁股,男看到了女的裸体……但是无论生活阅历,年龄,出名度,他们俩人很难不谈得来。很多时候,火花随处见,但是人们都从一生下来就演习一门叫做伦理纲常的科目,使得人们不得不按照伦理道德来行事。刚刚燃起的火花就这么被男N号,女N号给打断了。然后就是惯用桥段,女的被另外一个guy约出去了,引发了这个男的的心思的活动,然后再某个风雨交加的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反正停电了,索性用风雨交加的夜晚来表述,俩人的激情燃起了一把火。并约好了明年过生日的时候一起去巴黎,当阿姨为了自己的女儿因为父亲再婚而心神不宁的时候,去帮女儿把创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那个有约在先的男人,所有事情一并爆发。
男人承认自己的感情是真挚的,只是还没有做好准备要负责人,没有做好准备去当某人的男朋友。女的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男人,为什么总是女的先爱上男人?然后发疯了似的写完了剩下的剧本,可想而知,有生活的文学作品是多么出彩的。看到一个徐娘半老的女人一边发疯一边哭一边写作,这情景太乐了。从那以后,老男人总是有阵阵的心脏阵痛发作,但是医生说,你这是太紧张了,不是真正的心脏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体会过那种心脏的纠结的疼痛,我就有过,一边哭一边顿在地上让身体蜷缩成一团,然后使劲地纠着自己的胸口,这还真不是从电影里学的,的确是这种时候,你就像尽量蜷缩成一团,让身体的压迫来缓解浑身的疼痛。
年轻貌美的基努李维斯举着一捧花,来到了阿姨的面前,说,你可以用这束花向我道歉,你吻我我才能原谅你,不,你这个吻,连全地球得人都不承认。。。没有走对空间时间的爱人们,他们其中一个就是用来温暖别人的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当火种燃尽了,也就是被温暖人复原之后,就是你该消失的时刻了。一盆火这样的朋友我也有,很明白他们的痛苦。
翌年的巴黎,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治疗心脏疼痛的老爷爷,在巴黎遇到了那位阿姨,刚刚叙说自己的故事的一半的时候,小基出现了,两个各有警戒的男人很绅士的共度了晚餐并且表现出自己很大度很快乐的样子。分手的时候,所有欲言又止的话,仿佛已经注定了这个结局。
老爷爷站在巴黎的桥上,潸然泪下的时候,他明白了他的心痛是来自恋爱。女主角这时候也来到了,因为小基说,看到你们再次见面我就明白了你们还彼此爱着对方,放你走。如果这时候阿姨要是怕伤害小基,而没有走,可能也会过得很好,但是每人心中都会有结,至少大家都是成年人,谁诚恳的伤害了谁总比骗人一辈子好,而孔孟之道就让大家宁可骗人一辈子也不要伤害别人一时。
不过,唯一还合理的地方就是他们没结婚,只不过是恋爱。都有机会追寻另一半,我有点理解为什么60多的老头没结过婚。
你为什么到巴黎来?
我想我恋爱了,60年来我第一次恋爱了。
2 ) 爱是世界上最无法言说的东西
爱使人脆弱,Erica和harry都变得多愁善感,容易流眼泪,而在他们哭的时候,则使得观众会心的笑。爱激发创造力,经历了爱情的Erica此后文思如泉。她一边飞快的创作,一边进行间歇性的歇斯底里和痛哭,令人忍俊不禁。爱具有杀伤力,harry两次无疾入院,都因为他感到了比心脏病,发作更严重的心悸心痛。爱的神奇造成以下种种,一向害怕30岁以上的女人的64岁的harry迷上了年过半百的Erica,单一刻板的Erica改变了衣服的样式和颜色。
3 ) 当爱来临
影片的对话幽默风趣,妙趣横生,超过了很多其它的爱情喜剧。杰克·尼科尔森、黛安娜·基顿和基努·里维斯的演技都不错,但却配合不当,让影片想营造的喜剧气氛打了折扣。该片本身应该是尼科尔森一人的独角戏,却被黛安娜抢了戏分。尼科尔森过于轻松无哩头的搞笑喜剧风格,并不适合演绎温情的爱情喜剧,尤其是和"文艺女人"黛安娜在一起谈恋爱时,给了观众一种别扭的感觉。相比之下,该片中黛安娜·基顿与基努·里维斯的忘年恋情,倒是更有风情。
事业有成的哈利,现在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泡妞上,对于他来说,现在生活的快乐只有一个,就是不断的更换年轻貌美的女朋友。在和现任女朋友玛琳(阿曼达·皮特饰)浪漫的旅行之后,哈利来到了玛琳母亲的海滨别墅,不幸的是他突然心脏病发作。玛琳因为有事已赶回纽约,哈利只好单独留在海滨别墅,由玛琳的母亲和医生一起照顾。
留在海滨别墅养病后,哈利的病情渐渐好转,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减轻他的痛苦,因为一个女人深深的走进了他的心里,而这个女人就是哈利女朋友的妈妈艾丽卡。
4 ) 当真爱降临,我们总习惯性逃避
P和男友确认关系之前,朦胧暧昧眉来眼去了好几年。
期间经过无数次的相互试探。你进我退,你退我进。
确认关系以后,两人因为都是第一次,总是相互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互相说好,要是谁看上别的顺眼的人了,随时可以离开。互相较劲,看谁的男闺蜜女闺蜜多,谁吃的醋厉害,谁为谁牺牲的多,谁更不在乎彼此的关系。
以致于这种谍对谍的关系发展了三个月后,P心里仍是七上八下的。
所以当看到这部影片的时候,她扯着我的衣袖,忙不迭的说,就是就是,就是这种感觉。
什么感觉?
本能的,想要退缩的感觉。
当爱情来临,出于害怕冒险的天性,我们直觉起身,离开。妄想用肉体的距离逃离心灵的颤动。或象老杰一样,文过饰非,假装这次跟别的没两样。
可是最终谁也逃不掉的。不是在逃避中爆发,就是避无可避,象磁石一样,只好贴合,磨平,然后相守。
5 ) 随便写两句
跟电影关系不大,瞎写,甭讨论。
一个习惯单身的老女人,都有一些神经质,怪癖,不可理喻。因为她不一定为恋爱做好准备,表现得像完美情人一样。因为她们无法轻易改变自己去适合、迎合大多数人,有的男人会觉着这些老女人如何如何的缺点,怎么还这么挑呢?但女人可不觉着这是缺点,她觉着老娘就这样,爱咋地咋地,不再想改变,更想遇见一个能够妥协能够适应她一堆缺点的人。因此越剩就越不妥协,越想找到合适的,所以就越剩,表现得不主动追求也不拒绝机会。
爷们如果确定自己真的喜欢这样的老女人,就得接受她一切的缺点,否则会很痛苦。
我自卑,用杨总的话来说,还懦弱,在处理男女关系方面总觉着自己内疚,然后会后悔,然后谁劝都没有用,总觉得她做得是正确的,自己判断错了,然后更加的后悔和内疚。
人生那么多年,总能遇见一两个心意相投真心喜欢的,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两个人如果心意相投,时间啦,第三者啦,移情别恋啦,恋爱技巧等等统统不是问题,不必在意,但是可怕的是误会,因此要坚持,坚持沟通。如果最后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不爱了,那么彼此都知道真正的原因,好聚好散。事情做得不明不白,彼此都会心存遗憾。
6 ) A woman to love
一个爱自己的人和一个自己爱的人,陪伴度过的生日,很幸运。
花了一生而找寻到的心灵伴侣,并且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更加得幸运,且幸福。
但是,首先,得做一个值得去爱的女人。
7 ) 好的爱情,是男配爱女主那样
这一部里面最出彩的仍然是男配。就像《步步惊心》里面的十四,《风起长林》里的萧平旌。
Harry(男主)身上的渣男属性很明显:花心、不负责任、懂爱太晚。Erica(女主)也有骑墙的嫌疑,Harry不在就拿医生替补,结尾时医生决定放手,Erica当下、马上、立刻转身投入了Harry怀抱。
医生却是真真正正诠释了什么叫好的爱情。
1、懂得欣赏Erica的才华和美丽
读过她所有的作品,深深欣赏她。
Harry总是喜欢年轻女孩,医生却不在乎Erica年长他二十岁,他能透过她的年龄和皱纹,看到她的才华横溢、自带光芒。
逐渐老去的她已经多久没有被爱情滋润了,五十多岁的女人,已经默认不配享有生活。Erica妹妹在众人聚餐时尴尬地揭穿这一真相,Erica当场恨不得把她消音。
而医生,从第一次见Erica就拿她当女神,用炙热的眼神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
两个男人对比之下,一个肤浅,一个有思想,对比太鲜明。
2、高情商拉近关系
医生在和Erica第一次约会之后,打电话来约第二次会面。
说辞经典得像教科书,想见她,日程太忙也要挤出时间来,怕她忘记他。屏幕外的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满满的爱意。
只挂电话前的最后一句点了睛:“我也迫不及待想见到你。”
Erica明明什么都没说,哪来的“也”。
是他主动表达想念,却加了个“也”,巧妙地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太撩了。
知道Erica的矜持,他有他自己的雀跃和焦急,却一点也不强迫,默默地包容,体贴地为她考虑一切。
这么深情而不油腻的男人,哪怕在爱情电影里也是珍稀物种。
3、体贴的“替”道歉
第二次约会Erica放了医生的鸽子,医生明显地失落,但并没有咄咄逼人兴师问罪,他退了一步,自己消化了一切。
直到Erica的妹妹偶遇他,想着Erica失恋(在哈利那里)情绪不佳,把医生带回了Erica面前。
医生的表现又亮了。
他带了一束花,说“这束花是让你给我道歉用的。”
不是普通的男人见女人带的花,两个人之前毕竟有一个放鸽子的环节。
完全不提不行,郑重地提也不行。
他主动为她准备了一个绝好的台阶。那束花表示他原谅她,也体谅她的尴尬。
果然,医生的一束花,一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放鸽子后重逢的尴尬被他化解得无影无踪花,从此还可以毫无芥蒂地相处。
太暖了。说明他仍然爱她,无条件爱她。
也太机智了。虽然爱,但也并不在她面前过分降低自己。巧妙地把“她做错了事,她应该道歉”的原则维持住了。毕竟势均力敌的爱情才可能长长久久,一个人跪舔另一个永远不是爱情应有的状态。
所以表达爱意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宽容,并且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石三鸟。
高,实在是高!
4、爱到情愿放手
三个人在巴黎尴尬的晚餐吃完,Erica明明是跟医生回去酒店的。镜头对准了孤独的Harry,在巴黎的桥头反常地流眼泪。
然后Erica出现,医生看出他们之间还有感情,放Erica来找Harry。
电影没有演医生怎么对Erica放手的镜头。我是更情愿看他们俩的感情戏,所以脑补了一番医生的心理活动:
理解你们之间的隐隐情谊,虽然很爱你,却不忍心你违背最真实的感情。你爱我可能有八十分,却爱他一百;虽然我得不到你的一百分,给你的却是满满的一百。
虽然有信心给你最好的爱和陪伴,就像过去的半年一样,还是想让你拥有更难得的两情相悦。
虽然很遗憾不能拥有你余下的岁月,但是何其有幸,能有半年曾经在一起。这段曾经会是我生命中一段抹不去的光辉,被我永远珍藏。
放手,是爱情的最后一次表达,也是最高形式的表达。
然后,再见了,曾经的爱人,最爱的你。
想想就好感动……
----------------
再补充一下医生和Erica有爱的片段:
(放鸽子后的那次聚会,Erica后来也认真道了歉,说最近自己太反常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医生说:“只要道个歉就好了”
Erica认真:“对不起。”
医生:“现在你可以吻我了。”
Erica:“吻你?只要我吻你你就能原谅我?”
医生:“大概吧。”
Erica浅浅一吻。
医生:“这种吻法是不会有人原谅你的。”然后问:“让我来吧?”
一个缠绵的吻。
结束后,医生说:“现在我原谅你了。”
撩妹技能爆表有没有!)
8 ) 《爱是妥协》有钱人的戏剧
《爱是妥协》有钱人的戏剧
也许只能是基顿那样社会地位的人才会有这段洋溢着轻松和痛苦的中年情感经历,如果她不是著名编剧,恐怕微薄的收入连女儿都养不活,更别说遇到尼克这样的阔佬了。而且尼克在她身上所发现的魅力也大多来自编剧的不凡气质
1
把杰克尼科尔森和黛安基顿凑在一块的导演一定是事先有了很好的剧本,不然凭两大巨星的性格,《爱是妥协》是完成不了的。本片导演南希迈耶斯 (Nancy Meyers)曾指导过多部爱情剧,是个擅于表现现代男女感情的导演。南希迈耶斯的电影重视剧本和故事的戏剧性,早年就与查尔斯舒耶 (Charles Shyer)合导过《舞台》,证明了其电影风格从一开始就是崇尚舞台效果(强调演员爆发力),这也正是打动黛安基顿和尼科尔森这样靠实力扬名的演员之关键。
比起出演《闪灵》时的尼科尔森,《爱是妥协》里的他更像西科塞斯《无间道风云》里的样子:脸上布满层层皱痕,如今使老影迷们记忆尤深的恐怕也就是那抹不去,且仍在增加的皱纹。在《爱是妥协》里,尼科尔森扮演的阔佬喜欢上了年轻情人的母亲,当然这是后话,影片首先是在一阵洋溢着荷尔蒙味道的快节奏歌曲里展开。
老尼克驾驶着跑车和年轻情人在一块,和着清爽的风,他悠闲的说道:很容易知足的青年女性非常可人。显然,他习惯和青年女性呆在一块,虽然自己年老体衰,但有两个原因使其一直选择和年轻女性交往,第一个是他话里说的“很容易知足”,其二则是年轻女性或多或少满足了老男人对青春的渴望及追忆。
2
黛安基顿饰演了一个事业成功的编剧,只是在炎热的仲夏她字枯词穷。尼克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仿佛是灵感的降临。基顿虽然已经年入50,但仍可以看到年轻时候在伍迪艾伦名作《安妮霍尔》里的神态:那一举一动戏剧味十足,又不带舞台剧演员的拖沓造作。换句话说基顿是天生的演员,她的神态和动作都能带给观众最大的震撼。
就在这么一个仲夏的下午,老尼克原打算与情人享受床弟之欢,可谁知小情人的妈妈和小姨回家了。在女孩为游泳换衣服时,基顿突然“闯入”,尼克第一次在她面前“献了丑”。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戏表演的就像舞台剧一样。当基顿和另一个演员看到尼克在自家“脱衣服”(他也在为游泳准备)后所流露的一连串神态,皆是用略带夸张的面部蹙动来演绎恐惧。比起一些脸上半天出现不了表情的演员,基顿一连串的丰富神情实在是他们学习的范本。
3
尼克有心脏病,在和女孩调情时突发心肌梗塞。从此便住在了基顿家,编剧虽很讨厌这个好色的男人,但离医院最近的地方也只有自家了,况且她和尼克都是知名人士,也不好为了讨厌他而让狗仔队捅出自己女儿和“老人”交往的溴事。
从尼克进家始,一股创作的灵感之泉便渐渐涌入了基顿脑中,最开始她仅仅记录着和这个“臭男人”幽默的对话,期间尼克的医生(由吉姆里维斯扮演)频频向基顿表露爱意,可基顿和尼克不同,离婚20年的她早已对爱情丧失信心,而且在内心里也不赞成与比自己小太多的人谈情说爱。
因为平时只有自己和尼克在家,基顿有很多机会观察这个男人;因为耳濡目染,她逐渐感到尼克身上所散发的魅力。原来他也是个对感情持怀疑态度的人,甚至面对情感时像个不知所措的孩子。到影片后半段基顿对他表达爱意后,老男人竟摸着脑勺支支吾吾的说道:我还不知道怎么做男朋友。
尽管直到影片结束,老尼克都是羞羞赧赧的,但正是他激发了基顿身上早已不见的爱欲之火。首先是在一个晚上,阔佬和编剧在各自床上通过网络聊天,尼克其实是想见到基顿的,虽然曾经认为和同年岁的女人有感情不利于“事后脱身”,但就像被基顿灵动成熟的演技所折服的观众,尼克也渐渐看到了这个“老女人”是那么充满魅力,毕竟从同龄人哪里更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在那个夜晚,老男人捅破了基顿长期渴望的所在,那就是爱。在20年前失去它的基顿,现在由尼克来给她,尽管老尼克是风流惯了的色鬼。
4
一旦心里的秘密被人捅破,就只有离开和交往两种结果。基顿妥协了,她以一种坦诚的态度面对尼克,并且渐渐喜欢上了她。以至于后来尼克表现出“不再承受这份爱”后,她会恸哭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写作还是在海滩散步中,眼泪和哭声都会不禁流露出来。这显然和她以前的“女强人形象”判若两人,面对家人的惊诧,她只能这样安慰道:如今哭泣也成为了我的习惯。
正是因为基顿妥协的是自己的情感,所以尼克后来不愿意承担这份情感所带给她的伤痛无比深刻。一直以来编剧过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在刚接触到尼克时,她只是个冷漠的女人,虽然有很多佳作面世,却都是写的别人的情感。尼克是“她的妥协”,但却不为其妥协后的未来负责。最后基顿忍受不了尼克所留下的感情创伤,只好接受了年轻医生的求爱,这样一来,她在情感上又做了一次让步,虽然在表面上她似乎得到了不少快乐,但这份不怎么配对的爱总是充满着不稳定因素。
5
有趣的是,《爱是妥协》的后半段模仿了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伍迪的电影里后来出现了和主人翁经历相同的舞台剧场景。几十年后的《爱是妥协》仿若在这点上向前辈致了敬,基顿在和尼克的感情破裂后,写完了《值得去爱的一个女人》,剧本里的故事就是尼克和基顿那段“相濡以沫”时期的写照。如今基顿可以用调侃的语气走出那段痛苦的记忆,但她仍然忘不了那个不敢承受情感的老男人,不管走到哪里她都还带着尼克的圆框眼镜(分别时俩人的眼镜都带错了)。
也许只能是基顿那样社会地位的人才会有这样一段洋溢着轻松和痛苦的中年情感经历,如果她不是著名编剧,恐怕微薄的收入连女儿都养不活,更别说遇到尼克这样的阔佬了。而且尼克在她身上所发现的魅力也大多来自编剧的不凡气质。
这注定是有产者的爱情,眼看就要完结的情感在尼克卖掉产业的一年后重新燃烧了。一个蒙太奇切换,尼克从美国的电梯里直接下到了巴黎的电梯。他在一间雅致的酒吧里找到了基顿,只见她还是那么的优雅脱俗。在酒吧暖意的氛围里,尼克向她述说了一年来的经历:我走访了所有与我交往过的女人,她们大多都不理睬我,只有一个人在给我讲述了一大段自身经历后才离去。基顿微笑着听尼克讲完,其实她知道,尼克是在告诉自己以前他根本都不算是在恋爱,作为其最后碰到的女子,老男人还想碰碰运气,看基顿是否能“挽留”他。
看来,阔佬尼克以前的感情大部分都来自于自己身上的铜臭味。基顿作为不缺钱的女人爱上了他,自然在尼克心中算是真正的感情。于是他不远千里的来到巴黎也只是想和曾经自己“傻乎乎拒绝了”的爱情重新握手,他渴望着这次“对爱的妥协”能挽回基顿的感情。没想到年轻医生很近人情的理解了他们,当基顿重又驾车回到孤零零的尼克身边时,她是这么说的:他说当自己看见我和你在一起时就明白我还爱着你。
在医生对真爱的妥协下,尼克重新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情感。这完美的复合,使人不禁想起《安妮霍尔》结束时伍迪和基顿在咖啡馆的分别,或许导致这个结局的根本在于,一对是有钱人,一对是无产者。
挺牛B的!!!!这么久了~终于看到了想打5星的电影!!!!看着电影又笑又哭~又一次觉得女主角好像自己……音乐也是久违了滴合乎心意呀啊!Je Cherche Un Homme
Keanu帮Diane很配的,怪不得演好之后还传绯闻.
不骗你们,戴安·基顿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我仿佛对这种气质和模样的女人完全没有免疫……再加上杰克·尼科尔森这个拥有典型美式脸庞的老流氓……结果是肯定的:它告诉你不仅要“活到老学到老”,更要“活到老爱到老”。
I am a woman to love.爱上一个人而又得不到的时候,看到任何事任何人,都忍不住大哭。最后你们在雪中亲吻,你为什么不哭?噢,我亲爱的尼克尔森,我一定是爱上你了..
巴黎Erica出于道德在taxi旁Harry讲完最后挽留告白前向他告别离开。结局瞬转缘于医生成人之美。否则:1、Erica渐渐忘了Harry,和医生幸福的生活。2、不知过多久后醒悟爱的仍是Harry,(1)毅然离去寻找Harry。而Harry呢,①已另有新欢,②欣然接受。(2)压抑自身情愫继续努力与善良的医生幸福生活。
美国老年人的爱情观,理解不能(摊手)。虽然官配两人都soul mate到不行了,结果到最后巴黎才把基努里维斯T了真是不厚道!ps,大妈的气场不够梅大妈强,所以我不喜欢她喜剧性的笑声效果,really annoying!
一部严重被低估的电影,在我看来,好看程度不亚于As good as it gets
这电影一点也不old-school好么,而且戴安基顿像个神经病一样,不过杰克尼克尔森在这里面看起来没这么讨厌了。还有某女你喜欢尼克尔森而不是里维斯,真的gay爆了!
本片获第7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我的天!影片中每个角色的爱情来得都是那么容易,母女看上同一个糟老头,年轻医生一眼看上一位半老徐娘。色老头这辈子泡了一个又一个年轻女人,历经40年,交往对象始终没有超过30岁。杰克·尼科尔森出演此片时已经年近古稀,居然还有所谓“魅力”……
56岁的女人意味着什么?看到36岁的男人示好都不敢相信,连连摇头say no,不不不,他爱的肯定不是我;面对60岁的男人又会讲,我知道你不会再看上我。60岁的男人怕什么?安乐时怕无法行房,折堕时怕寂寞。
电视上看的,哇,那个中文配音个女的一哭起来真受不了
俩老戏精加分!原来老人也能演出这么浪漫的偶像爱情片啊,基努里维斯在里面也只能靠边站。又好笑又动人,尤其是做爱之前老阿姨戴着老花镜给老阿叔量血压那儿,阿叔问要不要避孕措施,阿姨说已经停经了哈哈哈哈。黛安基顿满脸皱纹还是美啊。
臭老头浪漫爱情喜剧。亲爹最爱,感觉他大概是错误地代入了什么。
Nancy Meyers真是老年人的福音啊...“63岁才第一次陷入爱河”是一句多么浪漫的话啊,虽然我知道那肯定是假的...
2009.10.02尼科尔森的表演风格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太戏剧化了一些,但不可否认地具有相当惊人的感染力。黛安·基顿从长相到演技我都不喜欢,从《教父》时代起就不喜欢了。电影有笑点,拍摄也算精致,但我觉得真没什么意思。
Nancy是在Nora Ephron之后俺很喜欢的好莱坞女编剧啦,昨晚看了这部戴安女神跟她合作的关于中年女作家感情生活的片子。虽然充满理想主义,但是结合戴安基顿本人就是到老都不谈婚论嫁但是人人都爱她的现代女性,所以片子还是有说服力又给人希望的。
老實講, 唔係Diane Keaton 真係唔會睇囉, 老實講, 我係佢我點都揀Keanu Reeves囉, 唔單係年輕樣貌, 而關乎成套電影背後o既意念, sorry, someithing's 未必gotta give
某人占着电脑看《爱情公寓》的缘故,导致这部电影我看了三个礼拜!我悲哀地意识到一个问题,爱情戏的确是年轻人的比较好看,谁要看老年人谈恋爱?!可是杰克尼克尔森演得真的好啊,这种角色对他来说要不要太轻松啊!心爱的基努,那个时候还是很青涩帅呆了
故事推进的时地人都有,感情铺陈不是不细腻,但是我却无法产生代入感,可能这种选择没必要且没意思吧。倒是隐隐感受到男男女女们无论条件好不好,步入暮年时在择偶这件事上多多少少有点自卑心。
老而不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