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6 09:45
详细剧情
本片是《麦兜故事》系列的第三部,由现实和动画两部分故事组成。
现实部分的故事开始于一次“人质挟持事件”,一群持枪匪徒闯入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IFC),劫持了一家广告公司的数十名职员,在和警方对峙的关键时刻,匪徒提出要吃外卖盒饭,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此案线索涉及“春田花花幼儿园建校五十周年校庆”,而匪徒在与广告公司职员交谈时,发现某个直发披肩女孩(周笔畅)来自著名而神秘的网站春田花花幼儿园,产生好奇。而穿插在现实部分里的动画故事,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幻想着自己将来快乐简单的理想职业生活,可是长大的他们(黄秋生、郑中基、梁咏琪等),换取温饱的方式多数变成了目标不分的随大流装傻。
长篇影评
1 ) 孩童般的惊喜和纯真的微笑
郑中基饰演的乐队圆号手在演奏的过程中跑出去买油鸡饭,当问要不要例汤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要了”,但当听说是“送的”,想了想又说要。这个场景我想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碰到过,不要钱的毕竟不要白不要。
圆号手买了饭又坐回演奏者行列中,装腔作势吹两下就开始大吃,一直到他吃饱喝足,演奏依然正常进行,也就是说,这场演奏有他一个不多,缺他一个不少,南郭先生一个。似乎我们很多平凡人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在单位里也是同样的角色。之所以是吃,其实也暗合了本片的一个意旨――不过是混口饭吃,因而指挥虽然早已发现,却也只是摇摇头作罢,演奏继续进行。
切鸡女孩见工时是想做舀饭的,可是已经被哈佛毕业生抢先了,只能切鸡,虽然是烧烤专业高材生毕业,可是实际操作竟然不会,四处索要切鸡手册。呵呵,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不过如此,大多数完全用不上,学过的也不会操作。
切鸡女孩子羡慕舀饭的,嫌切鸡枯燥,又整天对着烧味,引发了卤味店老板的沉思,他颇有些困惑的说做了几十年烧卤味,其实并不是很开心,也许当初选择做斋菜会开心的多。切鸡女孩启发他可以做斋卤味,于是他露出孩童般的惊喜和纯真的微笑。我们现在做的工作,究竟是不是自己最想做的那一样呢?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可以把卤味(现在的工作)和斋菜(最向往的工作)结合起来的,如果有,我们也会拥有孩童般的惊喜和纯真的微笑。
2 ) 生活在春天的温暖里....
片子从头看到尾一直在笑,笑到最后连眼泪都出来了,怎么会这样,心都是酸的....
结尾字幕里打出了那么多熟悉的名字,看来大家都还是蛮热衷于给麦兜捧场的,走马灯似的出场,晃得人眼睛发晕。现在回想起来,除了我们家单纯的麦兜兜之外,其他的都是配角,配角是不需要被记得的.....
我们都是有童年的,虽然现在就说忆往夕很是有些牵强为时过早,但那些被我们抛在身后也曾经花儿般的日子真是美好的不堪回想。我是不到三岁就开始接受高等幼儿园教育,从小班 中班 上到大班,每天排排队坐整齐,胸前整齐的用别针别着绣着自己名字的小手帕,吃东西时候不要出声音不可以剩饭,不可以欺负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阿姨的眼睛里,我们个个都是淘气的天使春天的花骨朵,小小的心里有着小小的想法。那时候是不流行要当国家栋梁的,每每阿姨问话,都是骄傲的要长大要当科学家 医生 工程师什么的,说时个个都是胸膛鼓鼓的眼睛亮亮的,什么都没有想仔细自然底气要比麦兜足的多....
上学以后,就像马儿上套一样,没有了独立的空间自由,自然也不敢有什么不务实际的非份之想。那些年过得真快,课业一年比一年重,时间一年比一年紧,好朋友在一起会抄抄作业吹吹小牛,偶尔互相掩护着翘课看场球赛,但再也不会交换彼此的梦想,说出来怕别人笑,连自己都没有勇气去想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回身望望这些年的努力无非是为了过上满足的生活,拼命的考试 努力的工作 面对许许多多的无奈和无聊的人,贷款买车,按揭供房,简单的一顿饭也总想摆上七盘子八碗,吃完后再折腾两小时减肥塑身。把自己的日子随着大家一块儿过,晕晕遁遁,天亮天黑,挣钱消费.....其实,有时候真的感觉好累好倦,真的想像麦兜兜那样简单的生活,可以按时上下班不用勾心斗角互相使拌,中午去随便吃个自己喜欢的便当,简简单单,下班后可以和朋友逛逛街边的小店,吃个小点心随便看看街上的招牌,晚上回家能让老公吃上自己亲手做的热呼呼饭菜,晚上不用加班再不吃安定10点钟就可以上床睡觉,听上去像在做梦,可是幸福不就是这么简单嘛,为什么,我的日子过得要紧紧张张还不如麦兜兜,怀抱简单的理想,过着知足的生活,享受着人生的幸福......
片子就像曾经的梦境,甜蜜而悠闲,120分钟之后,梦醒了,我们已经不再是春天的花朵了。所以,要努力,就算不再是花朵,我们还是要生活在春天的温暖里......
3 ) 我们同念十二年级
时而哦时而,每隔一段时间
在许多五颜六色嗡嗡乱叫的车上
最新的一座楼盘总是被愉快地谈起
那里会有很多……长久以来我们
没有听见这么多消息,这么大声响
还有谁的前任老婆,谁的新任老公
谁再次从六楼跳下,谁的女儿读小学三年级?
怎么说呢?故事太长,雨下的太大
我们一起对明天打个哈哈哈哈
再想一想,还不就是那么回事
不!你们说的那些是车的故事
游戏或者打赌,每个人都在盘算着新来的
这样我们就更可能相似我们自己
我错过她,她错过你,我们错过彼此
“你好,真说不完,那就一路平安!”
4 ) 春田花花处处开
《春田花花同学会》是麦兜系列第三集,即使在麦迷中也有人超喜欢,有人超失望。我属于前者。
《春》是动画和真人的混合片。麦兜是动画的主角,延续前两部傻人傻福的风格;由香港群星演绎的真人行业各异,他们很多是春田花花的校友,他们是长大的走入社会的麦兜们。
不喜欢片子的人说这个故事太无厘头,我想这是因为它太香港,里面有很多香港人的辛酸苦辣。所谓无厘,就是没有鸿图大志,活着就是生活的本质,把高尚的东西庸俗化(通俗化)。这是香港的特征之一,其实也是多数人生活的现实。
小时候谈志愿,小孩子真实的选择可能是最普通的工作,一个拣鸡脚的,一个吹CAPCINO泡泡的,一个切烧腊的,(王菲说过她小时最想当的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因为这些工作中有一些东西让他们着迷。但麦兜们从小被教育要当教授,当律师,当CEO,当社会栋梁。好好念书,就能成为主人翁。虽然教育他们这些的校长最关心的其实是如何收齐小朋友的学费,然后吃各种火锅。
当麦兜们长大满怀理想毕业的时候,遇到的社会就是一家火锅店。少数社会栋梁已经把位占了,吃到撑,多数人只能等位。现实无非是上班下班,结婚供房;上班少不了废话侵匝,真正关心的无非是是吃什么饭,大便怎样,成功人士也不过如此,强盗也是一样。
但香港人善于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到闪亮和慰籍,比如对OL(OFFICE LADY)甩包生活的理想化,比如民歌套餐,比如爱情。发展到“斋卤味(为烧了一辈子卤肉但想做斋的杜可风而发明)”则是一种创造了,成了故事最活泼的部分。
至于片中的隐喻,荒岛和好心但无用的船长,是否暗指香港人的迷茫和董伯伯,可能只有香港人最明白。
最后周笔畅演的OL说:觉得每一天都是和在和朋友同学一起吃火锅,一样学习,一样有香肠吃,一样天天问候人,不过不是在幼儿园而已。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世界就都是春田花花了。
可能每个人都这么想过,因为我们都有春田花花的时候。
5 ) 这并非一部轻松和谐的的片子
据说麦兜的片子都要听粤语版的,这个倒是不假~~春田花花之后,偶明白了简单的道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人既然是群居动物,自然而然会发生集体行为.在社会结构演变成一个大肚子瓶子之后,量最大的那些总是被塞在中间,上不去下不来,他们无一不是未来主人翁,条条都是社会栋梁.在好多年以后,大家发现自己属于绝大多数,而一个小岛犹如大海上的扁舟拥挤狭窄,在栋梁们支撑这个社会感觉到的压力中,他们唯一找到共识的地方就是食欲."在钢琴旁边放电饭煲,等快要熟的时候掀开盖子放一条**牌香肠进去~~~~~~那滋味,就算是肖邦也要跳三跳拉~~~",因此,就算是大年三十持枪抢劫的罪犯,也绝对拥有先吃好午饭再同警察谈判的权利,在白皮书上,应当在第一条写下:吃好是人的基本权利.除了吃,很少有其他东西能够沟通顺畅,就像许多人在拉羊豆屎一样,成为一个群体性经常发作的症状.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春田花花幼儿园五十年(差小小)校庆之际,各路人马一起去打边炉方谓人生欢乐幸事.
被HK的现实生活浸透的这种黑色幽默,反映着平民的压抑状态,麦兜系列在幼稚的卡通的表皮下,麦家碧描绘的是一个高度职业化下的城市现实,每个人都熟悉的春田花花这个和睦组织,只是大多数人心目中虚幻幼稚的精神殿堂,那只叫做麦兜的小猪嘲讽的是冷酷世界,讨论的实际上是成年人的话题。HK 原产电影中这种感觉在金鸡里也同样出现过,反映出原住民悲观的世界观。从心态上来讲,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比较不同的城市体制,不能不说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尤其在一个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之中,有识之士更需要塑造出适合我们的春田花花。而每个人是否会迎来同HK居民相同的生活状态,这也许不再是个谜。
继《麦兜故事》和《菠萝油王子》之后,谢立文和麦家碧再次用港式符号带来了充满明星味道的《春田花花同学会》。这次的麦兜带来是香港人在90年代以后草根记忆碎片,伴随着小孩子天真简单纯洁的职业理想。当内地的小孩子还在被谆谆教导某种伟大理想的时候,香港小孩子当一个装饭师傅的愿望多么可笑。可是却往往是这种简单的理想带来了香港务实的成功,相比之下,内地却充斥着饭店里觥筹交错的骄奢浮华。麦兜们的理想是多么的单纯可爱。
香港人的集体记忆源自于60、70年代开始香港的腾飞。这是麦兜故事第二部中的麦炳,从年轻开始,每个人都有坚强的梦想,可是随着年纪长大,他们的梦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退。他们很沉默,很少说话。“从前有个小朋友……有一日,佢變左做個懵佬。”这种集体的心态统治了整整一代人心中的记忆,随之而来的,是金融风暴的剧痛和楼价暴跌负资产的阵痛。草根和中产阶层在社会中的失语,导致了一代人对70年代黄金时期的怀念。
这是最近十年对香港精神的缅怀,从罗文唱的狮子山下,到谢立文和麦家碧的麦兜故事。90年代开始长大的麦兜们,继承了那种务实而简单的生活态度,这是《春田花花同学会》中无厘头的宣示。上一代人变成了“懵佬”,这一代人开始成为“一碌社会栋梁”。理想虽然很渺小,可这些渺小的理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整个复杂而有序的社会。
麦兜有关香港的记忆,依然是零碎的,充满着草根小市民对政府、大公司与社会的无奈与调侃。
麦兜
特别好看的烂片,每一个镜头都流露着那种对生活的乐趣可爱到极致的发掘,而且,这种态度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虽然表面上是各种零零碎碎的世故的抱怨,但是电影中这些所谓的普通人们其实比身边的各种社会栋梁和非社会栋梁有趣好多好多倍。我多么愿意相信真有这么一个世界,连自私也自私得这么单纯。
白痴系列
编剧弱
这么意识流,主演很乏味
失败的尝试。
我们是快乐的好儿童,我们天天一起歌唱。
真搞不懂
被麦兜骗了
瞄过,疯了咩,找周笔畅!
cute
我曾经那么喜欢聪明的事物,我曾经那么喜欢聪明过剩淡淡的嘲讽和隐喻,我曾经那么喜欢看透玄机之后的会心。这关乎心境,还不错,总的说来卡通部分更好一点,这么强大的卡司还是敌不过一头猪,因为猪叫McDull.
最不“麦兜"的所谓的”麦兜“电影。
补
单纯不是我的菜。。。
又是草根啊草根,还是动画的部分有意思些,唯一惹我眼的是陈柏霖脖子上的那条印着麦兜的围巾,我没戴围巾的习惯但也想要,哪里买的?!
港味十足,群星贺岁
感觉评价应该两极分化吧,好的好,差的差。我觉得动画部分依然值4星,真人部分只能2星,不过在我眼里只看动画部分,所以还是4星啦~
麦兜部分的漫画高质量 很好笑。剧情部分相比动画略差 偶有亮点 但是还是拖了后腿。
个别场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