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hawn
类似人鬼情未了的题材,完全不同的手法。让爱情、亲情用另一视角呈现在我的面前。不由自主地幻想某一天Shawn出现在身边,这无与伦比的美丽境遇,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啊
2 ) 演员和配乐
不论外界对它的情节作何差评,不可否认nicole kidman的演技到位。长达几分钟的面部特写镜头尤见功力。
同时那位扮演重生转世的小演员也让人印象深刻。
整部影片的压抑氛围传达得也足够到位。
特别要提到电影音乐的成功。几段管弦乐的旋律本身都非常具感染力,运用的也恰到好处。片尾突然出现的童声合唱大概会让所有观众重新在脑海回顾整部电影。画龙点睛之笔。
3 ) 无法原谅肖恩
无论如何..女主角还是再次被伤害了..你看最后她穿着婚纱在海边无比伤心的神情..我觉得无论是人们说的小男孩的出现代表着什么意义,是赎罪是什么都好....他无法和安娜的未婚夫约瑟比..他的爱一次次的伤害到了安娜,我觉得,都有种毁灭性了...我觉得未婚夫约瑟才是最爱安娜的人..那个-----对的真命天子....虽然安娜最爱的是肖恩...
希望约瑟终有一天可以抚平安娜的心...我猜测安娜最后在海边穿着婚纱想自杀了,因为小肖恩信里面说的下辈子一起什么的....肖恩的爱既是通过转世懂得了-通过离去而去爱安娜,我觉得还是有点自私的,如果真的那么爱,为什么要在安娜终于可以从新开始新生活还要出现。不要说刚好想起了前世的记忆什么的,肖恩的爱在生前就很自私了(将写给安娜的情信给人,有情人)。
安娜的爱真的让人很心痛...
4 ) 真正的爱情注定要死去(未完)
帕斯卡尔在讲到人的认识问题时说:“使得我们无力认识事物的,就在于事物是单一的,而我们却是由两种相反的并且品类不同的本性,即灵魂与身体所构成的。”
《重生》,讲的就是这么一个与身体分裂的灵魂,却在现实的泥泞中努力追求纯粹爱情的故事。影片通过悬置安娜与前夫和未婚夫两人之间的感情故事,直接把一段诡异的遭遇呈现在我们面前。
家庭聚会上,自称是前夫肖恩的小男孩的突然闯入,被当成了一次未成年人游戏心态的捣乱。
“如果我失去了我的太太。第二天,一只小鸟停在我的窗台上,与我对望,并用英语对我说:“肖恩,是我 ,安娜,我回来了”……我能有什么反应呢?我想我会相信她吧,至少我愿意相信。我会养起这只小鸟,但仅此而已。我是一个理性的人,我不相信那些超自然的东西。”
5 ) 他懂得什么是爱
电影中的人生虽然有时跟现实中的大相径庭,但是其中一丝一缕的情愫却让人感动万分。
I guess I'll see u in another lifetime.这是Sean给Anna写的最后一句,我一边咀嚼嘴里的菜心,一边泪如泉涌。
Sean这个早熟的小孩,他试图用这样荒唐的方式得到Anna的爱,在周遭所有人的质疑甚至暴力下还那么坚定不移,我真是感动了。虽然他只有10岁,但是我确定他懂得什么是爱。第一次他对Anna说他是Sean的时候我就相信了,不是因为dvd封面上的电影介绍,而是他眉宇间那种沉稳的深情,仿佛他爱上她已经好几十个年头了。如果他真的是Anna亡夫的转世,我会觉得这是一个最动人的故事。爱,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不见,反而会突破重重障碍有悖常理地继续延续……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假象。电影的最后,Sean生前的情妇揭发了这个也叫Sean的小孩,原来他只是意外获得了Anna给她丈夫的情书,所有的一切回归现实。
sean痛苦地作了决定,不再继续扮演不再见Anna,他不能让她知道挂念以久的人,其实早已背叛自己。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BLEU》,茱莉叶·比诺什也是如此地怀念她逝去的丈夫,深深地陷入无可挽回的创痛,可是当那个女人挺着肚子出现的时候,这种即将崩溃的情绪在经过另一番挣扎后逐渐趋于平静。如果Anna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还会那样近乎癫狂地想念亡夫吗?
。。。。。。
6 ) 想深思却无从下手
昨晚看了ANNA和Shawn在影片Birth中的精彩演绎,看到Anna在剧场中足达两分钟的面目表情特写,深深的为ANNA的演技和在心中的感情的难以宣泄的情绪让人沉浸难以自拔,满以为突破肉体真挚的爱情可以突破肉体的界限,可以达到化蝶般的升华,可是看到Shawn深情拥抱老友的一刹那,一种友情的回归?还是对爱情背叛的深深难以表达的愧疚?是什么让Shawn放手了对Anna的爱,世人都明白爱情的真挚和纯洁,又有谁刻意了解爱情背后的背叛和愧疚。不明白导演真正想表达怎样的思绪?或许他想让我们知道生活和爱情就是这样,
想深思却无从下手......
刚开始特别唬人
格雷泽的第二部长片拍得如此细腻优雅古典,短发妮可的美为影片锦上添花,对库布里克和《魔鬼圣婴》的致敬显而易见。
开始时十岁的Shawn找的就是情人,看了那些信才去找的妻子Anna。为了不让她知道他曾经和最好朋友的妻子在一起,最后才选择了否认。Anna终于还是再婚了,她最无辜,终究还是陷入了对过去虚幻美好爱情婚姻的追忆和痛苦。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这种平铺直叙又扑朔迷离的调调着迷。
跟姐姐一起看的。感觉不咋么滴。我对妮可基德曼不感冒。
基德曼与小男生演绎轮回爱情戏码
故事真是比较扯- -但是情感部分拍的算是打动人吧,妮可的表现算是非常出色了
无论小男孩是不是肖恩,安娜的心理还是爱着死去的丈夫肖恩的,尽管她最后嫁人了。我希望他就是肖恩,成为超自然的存在,那么这片就有点意思了。男孩最后承认为了保存自己对妻子的爱的纯洁,不愿意让安娜知道背叛的事实,否认了自己是肖恩。我倾向于相信他是。若不是,那个男孩比肖恩更爱安娜。
白痴,考考他怎么split an atom不就成了么
如果一个男孩走到你面前,说你是他的妻子,故事会如何发展?编剧圆得不错,nicole内心戏演很好
1.一个谎言让她心爱的男人在她的生命里真实地死了两次。于是,她承受了两倍,甚至不止两倍地痛苦;2.十岁的小男孩才会停不下吃蛋糕和冰淇淋,以及开头的伏笔太明显,以至于让观众从一开始就难以信服转世这个可能性。
到底是还是不是呢?本来那么笃定最后反转得狗血。挺温吞的一部电影,总觉得孩子演这样的角色不是个好事儿,那一脸小木然啊......
又名: 出生 / 越世惊情 / 重生 / 转世情缘导演: Jonathan Glazer主演: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 卡梅隆·布莱特 Cameron Bright / 丹尼·休斯顿 Danny Huston上映年度: 2004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imdb链接: tt0337876
2.5 预叙就反讽,开篇还神秘,整片看下来又因为叙述人转换从而导致张力不足,可以说没有沦为闹剧或者廉价惊奇,全凭来自过去幽灵的主观性,与忘却一段情感主观性在叙事上的搭配,相对也呼应了语言上声画反差等正确应用和妮可的盛世美颜。
营造的感觉不错,虽然故事有纰漏
男孩是走了,看他照相时那灿烂的微笑他一定又回到了小孩子,事实上他也就是小孩,可怜的安娜却需要更多的时间。那句经典台词:我爱你,所以我不能是肖恩
3.5 剧本有很好的概念,用“what if...”去切入婚姻爱情的破碎与不确定,转而迈向对“人生”本身的嗟叹;但有些关键的戏点处理地粗暴、敷衍,并不是指责逻辑上的“不可信”,而是格调的突然下降。幸而短发妮可当年的形象魅力与细腻、敏感的表演,以及从头至尾都足够精准的镜头语言、几段古典风味的弦乐复调使用,还是把电影给撑起来了。
Anna对妹妹说了小Shawn的事后笑得弯下了腰 我却从这个笑中看出了Anna的难过 这件事太荒诞了 不过这么荒诞的事居然也让Anna相信了——十年也放不下对Shawn的执念啊 小Shawn到底是不是真的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又有一个念想可以让自己重新燃起那份对Shawn炽热的爱 看到这里我流泪了 爱真的好美。但现实还是残酷的 年纪差始终是个难以迈过去的坎儿 10年间也发生了很多事 任多真的爱也不可能说重新开始就能如愿 最终两人还是无疾而终 这也许是个不完美但最好的结局 如果强行续下去 世俗会把两人以后的路压得难受 何必呢?就让Shawn死在那个心脏病发的隧道里吧 用回忆装裱他一生还能更加美好幸福。如果说有什么启示 那大概就是告诉世人 能爱的时候请不遗余力用力去爱吧 错过了后悔莫及 别像我。
3.5 我从未怀疑过格雷泽制造气氛的能力,不管是这部还是皮囊之下,通过镜头的组合和配乐,他能把普通的故事讲出神秘的味道。但这部问题是故事实在太白痴了,没有任何角色的行为可以让人有认同感,耐着性子看到最后可能还是会迁怒于上东区有钱人的无聊和神经。下次挑个好剧本,拜托了...
几乎都要给我以灵感了,可是解释不清小男孩到底是谁,为什么爱上安娜,所以没来由的爱最后还是没法征服我。我倒愿意相信前生今世什么的,是的,为了相信爱情,我愿意相信一切不合理的事情,可是这个小男孩最终也不是转世神童,他对一个成熟女人的爱情,也不能令人信服。影片的感觉我很喜欢。妮可很美
导演喜欢用大量特写突出心理但情节还是过于单薄,Kidman演得很好。二十年前最多是有争议镜头,现在这类故事应该不可能拍了吧(除非犯罪题材或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