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通的定义 已经降格了
“您之前说原田只是个普通的女性 , 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 ”
“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普通的 ”
“像我和您一样的人 ”
“不是的 我们 应该称得上杰出了吧”
“ ”
“ 因为我们在这复杂的世间,可以不麻烦他人 正经地过自己的日子”
“这不正是普通的生活吗?”
“ 不是的,如今这世道,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出色了”
“ ”
“ 普通的定义 已经降格了”
以上,五分の理由。
2 ) 能这样想的,就是好人(系列评论)
能这样想的,就是好人
“你真是个好人。”
“虽然总被叫做老好人……但我大概并不是什么好人。”
“能这样想的,就是好人。”
看到日剧《无名毒》里这一段对话,我不由又想到英剧 《波洛探案集》(《Poirot》)S12E02《怪钟疑案》里,阅尽人世的比利时大侦探波洛对海军中尉说的那句耐人寻味的大实话:“这世上尽是些做坏事的好人。”
我想,在这部日剧里,无论是那个总和自己姐姐抢男友的妹妹,还是那个总在未婚妻和小姨子之间徘徊不定的未婚夫,又或者是那个被他人拯救了人生却又觉得恩人的存在是包袱的不幸女子,就算偶尔反思时,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大概也不会去思考“我到底是不是好人”这种过于严肃自律的问题,更不会认为自己就是坏人。
但真正的好人是怎样的?真正的好人会无视自己因自私自利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会口不择言地选择最恶毒的话攻击他人以求自保,会迫不及待地同有恩于自己的人撇清关系吗?
当然,也许,类似于这种程度的坏,也仍然可以算是普通人,而不是坏人。不过,这世上毕竟还是需要好人的,那种能真正反思自己“是不是好人”的好人。否则,这个世界就是有法律这条最低底线把守着,再加上道德的宽泛约束,也仍然会是一个野蛮可怕的生存丛林。
3 ) 观后感
“您之前说原田只是个普通的女性 , 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 ”
“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普通的 ”
“像我和您一样的人 ”
“不是的 我们 应该称得上杰出了吧”
“ ”
“ 因为我们在这复杂的世间,可以不麻烦他人 正经地过自己的日子”
“这不正是普通的生活吗?”
“ 不是的,如今这世道,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出色了”
“ ”
“ 普通的定义 已经降格了” M��|h
4 ) 偏重心理
如果说是推理这片子更符合心理片。
看到第七集,估计真矢老妈不是凶手。
理由1:第一次主动找小泉聊天。老妈是个很孤单的人,对于被怀疑导致心理失衡,找小泉只是单纯的想排除紧张。小泉是个无害的第三人,且认为小泉是那种没有证据不会下判断的人。
理由2:真矢和他爹还有老干妈的谈话。真矢强烈反对爹和这个老干妈一起,原因是老干妈游手好闲,不能独立。真矢见不得别人不劳而获,对于有这种自尊的女人,父亲的遗产远没有自尊重要。跟父亲这样顶撞恰恰说明没那个城府杀人。再看老干妈,内敛沉浮深,在傻爹面前装弱者,引导别人思维。两个女人一比高下力判。
第一步那个故事,作者也一直在引导观众往错误的方向思考。了解了导演的套路第二部就轻松了。这类片子一个共性,凡是前开头不严谨的引导一律是误导。然后在平淡的一幕中隐藏高潮部分。抓住高潮就能解开谜团。
5 ) 衫村,找个伙伴一起凝望深渊吧
为什么侦探都少有孤独而行的呢?推理和基友似乎成为很多侦探的标配。无名毒两部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侦探其实就是一个凝望深渊的过程吧。凝望深渊也被深渊凝视。明明是旁观者却又被深陷其中,然后你探听和公开秘密,因此而被畏惧,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在所有当事人眼中亦是需要防备的奇行种吧。有谁喜欢与自己有关的秘密被揭开呢?作为旁观者而被疏离和嫌恶亦是理所当然。事件发生的背后无论是有着悲伤的,善意的或是丑陋的动机,它的发生都意味着矛盾的爆发和某种感情的激荡或崩溃。于是,侦探的内心成为无关紧要的存在,没有人关心他的幸福或是隐忧。明明也只是个人啊,也有些普通人的情感,这一切却都无足轻重,因为他们最希望的大概就是侦探的不存在吧。所以如果没有一个人在旁注视,没有一个人从内心深处了解他的生活与心灵,这对于侦探自身太残酷,对于读者来说也太悲伤了吧?就像衫村一样,总是旁观和参与各类案件,明明认识了很多人,明明有家人,却仍然孤独着和被伤害着。
6 ) 藏在暗处的恶意
改编自日本“国民作家”宫部美雪的同名日剧,久违的本格推理类型虽然节奏很缓慢,但细细的案件更包含着人情冷暖之意。
这部剧是按小说原著由《谁か》前章和《名もなき毒》主章两部分合共11集组成。然而最要命的缺点是节奏慢得有点虐,换来的效果则是内容相对完整。
《谁か》是主人公杉村三郎探案的第一案,由一单自行车肇事命案引出了人性的黑暗面。普通人都会觉得这是个纯粹意外的案子,但为何姐姐聪美执意揣测是谋杀?若不是她一直困惑了二十八年前亲身经历了不明真相的绑架事件,就像有一只妖怪躲藏在内心门角凝视般,很多不善想法涌现,对探寻真相有模凌两可的态度,是担忧开门后妖怪扑出来的恶果?所以,有即使妹妹梨子暗地里勾引自己未婚夫也装作不知道背地里却不服输的奇怪念头。当三郎把一切秘密揭开,聪美是对事件背后的无恶动机感到安心,另一面反而抱怨三郎多管闲事,她俩姐妹的裂痕越来越深又是谁的责任?
《名もなき毒》篇章以“古屋明俊毒杀事件”为主线的内容相对精彩,观看过程中我也一度思考谁是凶手?随着剧情线索增加,一层又一层的面纱被掀开,或许我们会依据所谓的“作案动机”去假定凶手到底是古屋晓子还是奈良和子?因为通常杀人凶案都会和金钱、仇恨有密切关联,没想到这个案件很特别地道出另一种“无名之毒”。正如支线情节原田这个角色,她的动机让人难以捉摸,或许与她幼年经历有关具体不得而知?每一种毒都有它本来的真面目,只是某些外表是无色无味……
剧中的事件真相都很普普通通,不过在探究过程加了许多烟幕和烘托,使得凶手或真相都不是描述的重点,从交谈对白中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丰富角度的人物描绘透露出事件内夹藏着无形的恶意,恶意底下又流动着善意。这种矛盾观点,也表现了人心中都藏有秘密,若试图去解开秘密,或许解开心结也可能会带来更多忧虑与不安,人性就是如此复杂。幸好作品有杉村三郎这个性格温纯的老好人角色,用平和与宽容来对待周围的人事,可谓几乎能净化一切人间心毒,把整部作品变的很治愈。
剧集我是去年就看完了,现在才抽空补剧评。刚好看到TBS的2014年夏季档有杉村三郎探案续集《彼得的送葬队》消息,喜欢的话可以继续追。
7 ) 人是随念头而变化的吗?
往往,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保持某一种态度,用某一套评判标准来判断我们遇见的所有事情。
而被大多数人认可并接受的衡量标准就像一根水准线,有人在线上,有人在线下。于是乎,有的人在别人眼里和蔼可亲,亦是温暖人心的存在;有的人却是尖钻刻薄,甚至还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
看了《无名之毒》,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个过渡性质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有着傲人的简历,但实际上却是带着报复社会心理的颠倒是非的大龄女青年。
故事里的角色特征总是被艺术化放大的,但是不难发现的是,她就像我们生活里遇到的很多人,那些行为方式、脑回路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人。
他们总是不理睬世间的普遍法则,可以无视别人的反感甚至好意,对于别人的一切行为都给予最扭曲的误读。
这种人,真的可以称之为一个普通人吗?
当男主向侦探先生求证的时候,居然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这也让我万分不解,不过随着故事的推进,侦探先生又道出了一个我不得不承认的真相。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努力给别人添麻烦,能够自己努力生活,积极向上地生活的人,已经算是非常杰出的人了。她(故事的女主角)当然是这个世界上再普通不过的女性了,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现在人对于普通的标准已经下降了。
好像,是这样的。只不过,我觉得自己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承认这样的一个女主人公也能算作一个普通的、正常人。
有时候很多事情也很奇怪,其实每个人也都是或多或少地主观的,就可能大家都觉得对方是错误的,都没有办法接受彼此的论调。而且观念也不是一组科学数据,求和后算个平均值就可以,所以这样或多或少的偏差就组成了这个丰富多样的世界。
这个故事里的女主角当然不会只是这么简单,她直接就冲去男主家里威胁其家人的生命。
在把这个女恶人制服的那一瞬间,一直温文尔雅的男主终于展现了他算得上是最愤怒的一面,尽管这看起来还是挺...温和的。
事情过去很久以后的男主回忆当时的场景,他说自己算不上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当时的他的脑子里有一种邪恶的念头,要是当时身边没有人拦着,可能真的就杀死她了。
可是纵观整个电视剧,男主这都不算好人的话,那要怎样才算呢?
包括男主在解决前面的事情的时候也冒出某些念头,这些念头的存在也使男主质疑着自己的品质。
就像整个电视剧所传输出来的一种观念:每个人的身上,本身就是有“毒”的存在的。
那些善良的人,不过是每当一些不那么好的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就会不断地质疑自己,改善自己而已。所以大家也都会说,好人的痛苦总是比坏人要多。大概是因为好人不仅仅不随便去责备别人,反而常常在反思自己吧。
在这个电视剧里,有性格大相径庭、背负着不同使命的姐妹,有相依为命却无法相互理解的母女,有勤勤恳恳却还是家徒四壁的苦命少年。
大家都带着自己身上的“毒”,在这世上艰难地生活。妹妹强烈的抢夺心理得到姐姐的一味忍让,两人却日渐疏远;母亲的坚强自立无人倾诉还遭到女儿的一味误读,彼此无法交流沟通;勤劳本分却摆脱不了身世的束缚的少年,最终还是逃不脱自己心里的审判。
相较于这些,男主真的很幸福。但世上真的存在不带任何痛苦的幸福吗?有一个出身富家的妻子,到丈人的公司里的一个小职位上工作,生活美满。但也正因如此,工作上的伙伴们总是因此拒绝与其深入交谈,或多或少地防范着他。
谁说这不是一种痛苦呢?而且那些对于自己的质疑和反思也是一种痛苦吧。
人是因为某一瞬间的念头的出现就可以被评判为好的人或者是坏的人吗?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但事实是我们也时不时地被自身的“毒”侵蚀着。而那些反思大概就是忍痛的清除和净化吧,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不真正被这些“毒”给完全侵蚀。
第一集势头特别猛,但是从E2开始就有点看不下去了。。走了三集神了-。。- 我大深恭太美了欣赏她的一切就可以了
宫部美雪作品。小泉家首相儿子主演。我的眼睛越来越老花吗,江口德子看成安藤樱、平山浩行看成瑛太。。激似!!。。片子没啥说的,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萨拉里忙。如此。
重点在无名两字。如果当做推理剧看,那么实在是节奏缓慢,太娓娓道来;但如果换一面看,会发现这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毕竟快节奏善恶/正邪的作品不要太多,都是想的怎么往上抬高,如何去复杂化整套诡计;这部则是整个思路的转型,降格的无名的毒素,连主角也是个业余的老好人,这便可以解读出很多。
很好看
自行车撞死人什么的…小泉身为贵公子却总是演这种诚惶诚恐的老好人角色 深恭于我已经无所谓演技了
大公子和小孩互动超萌,赶紧去生一个;没想到如此平凡不起眼的男主竟然能和富二代美女有如此平稳幸福的婚姻;能接受这样一个平凡至极的男人当女婿,这个岳父真是不平凡啊
第一次看月八的剧,整部剧抓到的点很赞,配乐剪辑也都相得益彰。原田泉这样的人物多少能在身边找到类似,完全不能懂得给别人带来的痛苦,而如主角这样好性格的人最后也有了怒意和杀意,不得不说,毒这东西谁也免不了。语言真的是很毒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意释放,自己一时痛快却可能伤害很多人!
心理活动刻画真好!而且集集都是大美女客串啊!
虽然我还是不觉得小泉suai,但是这剧除了第一部分节奏很慢之外,都还行,凉子姐姐么么哒,momo么么哒
好容易看完第一个故事,第二个就算了吧···
原作《谁?》和《无名之毒》略显无聊,本剧克服了这点,很成功,小泉还是蛮帅的
为彼得葬列而补,这戏要在哔哩哔哩看才过瘾。经历种种之后,在租来的新家洗完热水澡一家安好,接到老家的电话,感谢从老家寄来的桃子,无端泪热。小泉公子的手之美,一见难忘。杉村是最熨帖小泉公子的角色。
提名小泉最佳男主角。说理太多悬疑太少我也忍了,这就是社会派吧。
momo好可爱
施与或接受影响容易得太隐蔽,言行中微小而被罔顾的毒性会在昏暗角落堆积出眈眈而视的怪物,随时准备咬断某人的脖子.主旨不新奇,但挖掘充分而规整.现实感的表露很聪明.氛围佳,吊诡令人生寒的与温柔令人心酸的平衡良好.流动顺畅起伏有致.韧而无为的男主角很妙.镜头运用有想法,"无言的话语"颇多.松弛仅偶现
难得一部宫部美雪小说改编较成功的日剧
后面弱了
小说应该更值得看
人类的恶毒,永无止境。PS1:我从最大的恶意猜测,小泉的角色迟早会被国仲的角色逼出无名毒。PS2:江口のりこ是个好演员,她让我想到了安藤樱「绝壁不是因为脸盲才把她俩联想到一起的。PS3:肥恭再没演技,我也愿意看她演戏,果然这个世界终归是看脸「和胸」的。
三集以后看出编剧将原著改编狗血的趋势,果断弃,老子干嘛还下了全部11集啊,删除的时候还有点点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