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点意思~
2015年,喜剧恐怖电影《幸存的女孩 | The Final Girls》
不得不说,15年的话这个节奏确实很拖沓了,其实就是喜剧,恶搞电影吧,恐怖成分并不多呢。。
编剧还不错,脑洞挺大,这个穿越挺有意思的说。。
算是比较用心的了。结尾也是留点小惊喜,创意到确实别具匠心了。
中间还穿插了一些母女的互动感情戏,虽然我不太感冒吧。。其实主要还是喜剧吧。然后是如约而至的家庭戏份让这个电影再次回到俗套,提不起兴趣。
(╯‵□′)╯︵┻━┻,其实真的编不下去了~ 只能凑字了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我是黑白的分界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指数:★★☆(5/10分),前半部分确实非常没意思,坚持下来习惯了就觉得还可以。。好吧,除了创意确实挺一般的。
2 ) 要一直走下去,否则就会被困在原地
惊悚的地方直接跳过了,完全不敢看。
片中有两个设定很让我惊喜。
简介中就有说道女主角是穿越进电影里的,看的时候就会一直想她是怎么穿越过去的。一开头发生车祸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就穿越了?结果没有。
女主角闺蜜开车也漫不经心的,第二次以为要穿越,也没有。不过看起来开车的确要小心点,注意前方的路总是必要的。
最没想到的地方就是女主角在看电影时片场起火,他们知道幕布后有通道准备从那出去时,用刀划破幕布穿越了。
好新颖的设定,放的那部影片就是女主角妈妈主演的惊悚片,这是其一。
二是只要女主角妈妈开始念回忆杀,杀人狂就会不由自主的回到回忆中而无法伤害他们,作为拖延剧情的利器是再好不过了。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场景时还以为是破坏剧情受到的反噬,很搞笑的是进入回忆后所有人都会变成黑白色。
女主角在补习功课时听到的“要一直走下去,否则,我们就会被困住了”似乎是剧情的隐喻。如果不上通往营地的车就会一直被困在原地,无论走多远都是迷路。
当女主角到片尾完成后醒来,发现在医院里。然而杀人狂又出现了,因为他们进入了续集。
片尾的花絮很搞笑,如果有续集,应该会有更多新颖的设定吧。
要一直走下去,否则就会被困在原地。
我觉得应该是主题意义吧。
3 ) 一部创意新颖的不恐怖的温情片
在家里比较无聊,看到了某网站首页推荐的此片,对于进入电影中沉香救母……不,是麦克斯救母的剧情比较好奇,果断下载,结果确实不失所望。
刚开始泰莎法米加饰演的麦克斯一出场,一张美丽国乡下标志的小脸,尤其是后面散发的样子,完全一张纯洁邻家女孩的样子,给人一种天生的保护欲。而当拥有这种被保护欲的女孩,拿起“变态”的大砍刀,成为The Final Girls 时,那种反差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主演选得好,接着看剧情。
从穿过荧幕后穿越进母亲演的电影里,想法新颖且意外的符合逻辑关系。92分钟一个轮回,“要走下去,否则就会困在原地。”有呼应且不唐突。中间电影人物看似智障人物一样的行为,剧情的推进,一切都在你的想法之外,唉,想一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符合正常逻辑,整体完全脱离现实缺禁得起推敲。
剧情新颖却符合逻辑关系,这是第二个亮点。
最后说说这部片的定位,给它定位成喜剧、恐怖,我觉得并不是很准确,我更觉得应该是剧情片。因为说喜剧吧,笑点真的不多;说恐怖吧,恐怖的镜头啊、变态毁容的样子啊、杀人的镜头啊……啥啥都没有……
但是,整部剧都贯穿了一个事情,就是母女情,中间穿插了闺蜜情。
母女情和闺蜜情就不展开说了,展开说就是整部片子的剧情了。整体比较好,推荐大家可以看一看
4 ) 最搞笑的恐怖片
《幸存的女孩》作为一部小成本的喜剧恐怖片,里面充斥着大量艳而不俗的笑话,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逗笑观众,但同时它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恐怖片的本质,杀人魔对于众人追杀的环节也看得人紧张无比。
电影虽然小众,但受到的好评却很高,因为它在致敬传统美式恐怖片的同时大胆创新,以局外人的视角对剧情进行了反套路发展。
虽然电影的类型是一部恐怖片,甚至很多人认为与《林中小屋》相似,同样是一群人,一个地方,一个杀人狂,但整体看下来,《幸存的女孩》却并不恐怖。
毕竟细节太差,这五毛特效和个别生硬情节一样,看得人是一愣又一愣,导演似乎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着重点不在恐怖氛围,反而是视觉美感和充满温情的故事。
影片的画面整体基调清新又复古,内核则更接近于美式青春片。电影中对亲情、爱情、友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麦克斯后悔没有对母亲说一句我爱你,只能对着电影里的南希表达。
格蒂也改变了对于维姬浪荡的偏见,在临死之情体现真情重归于好。
全片也向我们传达了性是爱情的一部分,但不是爱情的全部的观念,克里斯从不对麦克斯毛手毛脚,在危急关头也一直在保护她。
而电影里的渣男主角却时时都在觊觎南希的身体,在得知比利的存在后就立刻抛弃了她。
电影中用了一种很讨巧的方式,让麦克斯弥补了自己内心的遗憾,让两位女配的友情达成了和解,可是现实中,大多数时候,遗憾只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嫌隙也只会造成更大的嫌隙。
所以,人生如逆旅,少让自己陷入“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窘境,毕竟生活不是影视剧,没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和皆大欢喜。
5 ) 这种剧情的恐怖片可以多来点
一开始是看到推荐找的片子,没想到出乎意料地好看。编剧脑洞太好玩了,弄了戏中戏的设定,女主一群人穿越进了女主妈妈主演的经典恐怖片中。电影的恐怖片应该是对应的黑色星期五,女主一行人跟电影中的人物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笑点好多。还有杀手出现时候的只有女主一行人才听到的BGM,故事闪回,慢动作等各种恐怖片的经典手段都被拿来吐槽。这部电影以女主一行人的穿越打破传统恐怖片的既定模式,既有恐怖片该有的惊悚元素,剧情设计也足够惊喜,让人猜不到下一刻的剧情,是部很令我惊喜的恐怖片。
6 ) 必须加入,也必须继续
偶然发现自己一年前收藏了一篇推这部片的微博,上豆瓣来看,发现才六点几分,有犹豫,但对设定感到十分好奇,还是看了,应该说有惊喜。
亮点很明显:穿越进老电影,尤其是穿越的方式太棒了,不能更形象;疯疯癫癫的电影中人有一定人设上的优势;听见旁白和进入回忆这些其他电影也有玩过,但强行利用回忆杀这点很赞,虽然强行的方式有点勉强;最后,母女间感情的泪点无疑赚取了许多人的眼泪,令整个故事有了内核和血肉——失去母亲的女主角进入母亲演过的电影里,得以偷得和母亲再相处甚至企图解救她的机会,但把一个角色从电影里带出来是否有可能?再深究下去,南希到底能不能算女主的母亲?女主角的内心在这种机会和冲突之下不断剧烈地产生变化,最后被迫面对再一次的失去,然后继续往前走,在这个时候,经历过电影中一切的女主才真正从母亲离开的痛苦中走出来,获得救赎。
进入电影后,必须按电影中的世界观来进行——比如必须加入,否则车子就无限循环地出现;比如必须继续,所以摄影机360度旋转了好几圈他们都没跑掉;比如FINAL GIRL必须是处女,这种不成文的规定;比如脱衣服就能引来比利这种毫无逻辑的设定,毕竟当年比利受残害并没有任何性意味;比如FINAL GIRL必须是一个人,虽然片名写着GIRLS。我尽量不去纠结南希砍伤比利之后为什么不补刀,也许只要不剩一个FINAL GIRL比利就会无限站起来,我也不去纠结是不是FIANL GIRL的咒语之下,男主还活着就可以,更加不去纠结女主一开始还捂着伤口站不起来,南希一死她就满血复活,外加格斗技能满满,也许她是突然感受到了来自主角的光环。这些我没搞明白的地方,带给这个电影的就是一种无厘头感,虽然搞不明白,但是好像不纠结也没关系这样的感觉。条条框框的不成文规定推动剧情发展,无厘头的发展解决问题,就是这么任性。
最后,我想说一句,我喜欢比利出场前自带的BGM。
7 ) 幸存的女孩
看完迫不及待的打上五颗星,经历了这几天贺岁烂片的轮番洗礼,这部电影简直美好得可以洗涤心灵。
90分钟全程无尿点,荒诞的剧情设置却让人欲罢不能,披着惊悚片的外衣而演绎出喜剧的幽默色彩,时不时还要忍住暗线铺垫的生死亲情泪点。内容丰富得不像话,痛快淋漓的看完只觉得太过瘾。
大爱!
8 ) 如果是国产片,会穿越到哪部老电影里?
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名字忘了,大概情节是邪恶的外星人入侵地球,在人类用尽办法都战胜不了外星人,地球快毁灭的时候,突然发现外星人最害怕的是听老歌,于是一直被人嫌弃out的老奶奶用放老歌的方式消灭的外星人,拯救了地球。
当时看这个情节就很羡慕老外有那种对老歌的情怀,心里悲哀的想我们的国产电影大概永远都不会有这种桥段了吧。
最近华语电影集体怀旧,开始用老歌来表达情怀,我凭记忆大概整理了一下:
《重返20岁》——邓丽君:甜蜜蜜,给我一个吻
《夏洛特烦恼》——费玉清:一剪梅、许巍:曾经的你、朴树:那些花儿、
《山河故人》——叶倩文《珍重》
《我的少女时代》——刘德华:忘情水、草蜢:失恋阵线联盟
当然还有抽风一般放老歌的《港囧》
大概是我活得足够老,所以上面这些歌在它们最流行的时候我基本都听过,55555555……,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说看到那部美国电影的老歌桥段心里会悲哀?因为年轻的我觉得老奶奶放的那些美国乡村歌曲都老得很有品啊(原谅我,曾经经过一段外国月亮怎么都觉着比中国圆的日子),而上述国产电影里的歌大部分在当时都是烂大街的歌,觉得俗气得紧,一点都不觉得它们有放在未来的电影里表现情怀的价值。就好比在周杰伦最火的时候,80后也不会觉得听周杰伦是什么有品味的事(因为周围大部分人都喜欢),KTV里也不会好意思点凤凰传奇的歌,听听卡奇社、末小皮、My Little Airport或者左小祖咒似乎才觉得自己够独特。这么说大概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吧,但事实是,20年后如果有老歌桥段的电影,《双截棍》《简单爱》《最炫民族风》《小苹果》之类才有可能是勾起80后集体回忆的最大可能性。就像我上一篇帖子感慨的,一个东西不管多俗,只要时间够久,自然而然就具有了某种情怀,甚至可以说——俗,才是集体情怀的必备元素。毕竟一个年轻时爱听莫扎特的导演,把《安魂曲》去放到电影里怀旧,大部分观众是没有感觉的。最近TFbox比较火,我怀疑00后的怀旧歌曲也要在左手右手不断慢动作的重播中诞生了。
《幸存的女孩》这部电影用了一个类似的桥段,但这回不是歌曲,而是穿越到老电影里面。如果是国产片,会穿越到什么电影里?60后穿越到《红星闪闪》70后穿越到《英雄本色》80后穿越到《大话西游》90后穿越到《滚蛋吧,肿瘤君》?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怀疑《渴望》《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甄嬛传》这些电视剧才更适合穿越。
《幸存的女孩》评分并不高,也不算多么好的电影,特效也很五毛,因为有我喜欢的白莲花一样的绿茶女孩,所以才能看下去,没有空或者鄙视绿茶型女孩的朋友可以不用看,之所以看完想写点什么是因为想针对这些主打怀旧牌的国产电影说一句:光靠贩卖怀旧并不能做出好电影。比如《煎饼侠》结尾,古惑仔们莫名其妙的出现,除了让一帮80后莫名其妙的热血之外对剧情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像这样只是被怀旧打动而不是别的什么,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古惑仔或者听四大天王。
《幸存的女孩》里提到的老电影是否看过并不重要(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这部电影),但看到年轻的女儿和电影里的年轻母亲相对时,心里还是忍不住温情泛滥,这说明除了怀旧之外,电影还应该要讲点别什么效果才比较好,比如《夏洛特烦恼》很多人觉得好看,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多怀旧或搞笑桥段设置得多巧妙,而是他还讲了夫妻结发之情。
至于为什么《港囧》同样除了怀旧也讲了中年危机、夫妻情感之类的,但却不好看,这是另一个话题,有空有闲又无聊的时候我会专门写一篇来分析。这里只讲一点:徐峥绝对是一个有商业头脑懂得类型电影的规则有能力拍喜剧片但没有能力讲好感情戏的导演。如果不出意外,相信他以后的电影也会有这个问题。
另外,
《幸存的女孩》英文片名是《The final girls》,这个final,就是我们平时用的苹果后期非线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的那个final(我说怎么那么眼熟呢),查了一下百度,final是——最后、终于、决定性地的意思。电影讲的是最后一个还没死的女孩闯关打怪物的故事,翻译成“幸存的”也算合理。这么说来,在这款著名的剪辑软件设计者的心中,后期剪辑人员就是那些反复修改不停加班通宵熬夜还没有猝死的幸存者。
进入电影的老梗模式,好几个热播美剧中的演员,反类型喜剧恐怖电影,编剧会玩系列!本来纳闷电影是88分钟,但B站是91分钟,看到结尾才知后面还加了一段很好玩的花絮部分,泰莎法米加还是那么漂亮啊!
脑洞大得离奇,把恐怖电影的梗调戏了个够无语啊
东方电影频道,解构美国老式恐怖片的套路,题材比较新颖,虽说我国网络小说也是用烂了~《十三号星期五》的壳,外加各种趣点诸如黑白闪回回忆、慢镜头追逐、立体字幕、不准做爱、不要落单、当你以为安全时偏要吓你、背景音乐出现准备高能预警以及结尾演职员表~南茜这个名有点致敬《猛鬼街》?
#halloween#又是一部恐怖片影迷才能看出更多趣味性的电影:《惊声尖叫》式片名出现,《十三号星期五》剧情设定,《月光光心慌慌》卡朋特式电子配乐,还有戏中戏画外音慢镜头回忆闪回电影字幕演员表的恶搞,恐怖片定式的揶揄,海报更是复古质感,非常惊喜。
完全就是一喜剧片,外加温情片!恶搞经典,抖出不少笑料。千万别被恐怖俩字吓到了,其实一点不恐怖,非常好玩
全程冷漠脸。。。除了Nina在晃悠的时候
喜剧+恐怖+奇幻 穿越+强行回忆杀+电影吐槽(BOSS下一集会复活,秀恩爱必死等)这里的跳舞淫荡girl和腻歪胖胖boy真是浑身都是戏
一首Bette Davis Eyes加搞笑回忆
设定有趣但剧情无聊,笑点不足(嘲笑过去的人不认识手机很恶俗),恶搞+解构恐怖片的段落不够出彩(处女元素贯穿全篇很单调),强行煽情,当然续集+打不死的比利(心照啦)
又是一部恐怖片解构,偏喜剧,好几处亮点,闪回、慢动作、格斗游戏模式的梗都让人蛮惊喜,可惜整体还是平庸了些。5811
设定很讨巧,女主的过身母亲是个演过某恐怖片的落魄演员,在参加一次cult影迷放映时,女主及朋友因影院失火撕幕布逃生,进入了母亲演的老电影,在这部恐怖片里他们要循着电影的既有设定,成为幸存者~这片子在两个方向上做的尚可,剧透的先死、片里的文字对电影闯入者来说都是实体和即时变为黑白画面(往事切换)之类影迷的小趣味以及几个演员的亢奋状态(变态杀手被设定为演员一脱衣服就出现,这让剧中人物的泰迪化变成了死亡与色情的笑话)。但剧本还是不行,主线是两块儿,主角母女的重逢时光(这块的处理又像是穿越题材了)和合作设陷阱反杀杀人狂,女主对母亲演艺生涯感到尴尬又有不舍,这份人物间的牵连都比直愣愣的反杀进程来的复杂了,这个处理就颠倒轻重了,而且两个演员的演技也接不住,告知剧中人真相再联手设陷,这个过程也没玩出什么花
概念很不錯。音樂敗筆。
回忆杀
好棒的一部反类型片!怪诞和催泪并存,不得不说还有女神泰莎·法米加!第四面墙是点睛之笔,妈妈和女儿的亲情戏真的好虐心啊……这片子真的好棒!
穿越到恐怖片里这个创意单加1星。
前半段的恶搞索然无味,感觉就像《惊声尖笑X》;到了影片后半段那些致敬解构才总算玩出了点趣味,“进入电影”的过时设定也总算做出了新意,主角母女的感情线勉强可看。
还行吧,不怎么喜欢这种恐怖喜剧用煽情基调,回忆杀这个梗不错。其实节奏掌握的不怎么样,抛去进入电影的一系列梗,其他都挺俗套的。
恶搞恐怖片,比较偏喜剧
节奏不咋样,过于支离破碎了。泰莎法米加就真的很好看。
有点好玩,回忆杀、慢动作、最后的制作名单笑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