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想贴图的,居然还有正文140字的限制,于是,刚好把片中少有的一处关于正念的问答记录如下,流布随喜。
Question:
If silence is a path way to mindfulness and a wakefulness,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ound? What is the secret sound?
Answer:
Silence can be sonorous. Just like black color is absorbtion of all colors, silence can absorb our sounds. It is great sounds, secret sounds. So in our practice, we practise that deep silence within, of the mind, of all the perceptions, the thoughts, and also the quietness of the body. So this steadiness, stability, spaciouness as the foundation, that’s where other sounds can arise. If we are always in chaos, moving around, all just noises, that is not secret sound.
Question:
How would you find secret sound? What is a secret sound, if there is one?
Answer:
I’ve just been. You take a step and you completely in one with mother earth. You don’t have the division between you, mother earth, the nature, all that is. There is a very deep sound and there is no limitation in. And from there, you can spring a song, a poem, a smile. A smile can be a beautiful sound.
以下均为截屏
第40分钟,穿花裙的小女孩坐在一行禅师对面,面对大众,拿着话筒,紧张的笑一下,不知所措。在禅师示意下,她举起话筒,急促呼吸两下,快速说:“我有一只小狗,它死了,我很伤心,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不那么伤心。”说完不再不安,静静的抿着小嘴望向禅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禅师第一句话,引起底下几只笑声。笑的人好厉害啊!
“假如你,仰望天空,看到一朵美丽的云,你非常爱它。但是突然云不见了。你觉得那朵云死了:现在我深爱的云,去哪里了呢?”听到这里,女孩表情悲伤,人同此情。
“如果你有时间去思考、去发现的话,你会发现你的云朵没有死,没有消失,云朵变成了雨水,当你看到了雨的时候,你就看到了你的云朵。当你专注喝茶的时候,你可以看到雨水在你的茶水里,你的云,也在你的茶水里。”女孩一直专注的倾听,此刻抿嘴微笑。
“你会说,‘你好,云,我知道是你,你没有死,你以一种新的形态活着,小狗也是一样的。”女孩开心笑了,露出一排可爱的乳牙。一行禅师同样笑着,合十。
此刻,窗外雨声叮咚,或轻或重,时疾时徐,鸟声脆亮油绿,悠闲自在。远处隐约的救护车声,间或电锯声,都被雨声鸟声遮没了。铅色的云天,渐渐现出微蓝的薄云。你好,亲爱的云!
影片我很喜欢,四个小家伙都很可爱,我多么希望他们成长在幸福的家庭中,慢慢长大。结果却看到最英俊的那位年纪轻轻就走掉了,太心碎了。
他的父母是嬉皮士,在他年纪很小就让他出来工作赚钱,这让我对嬉皮士更没好感。最后也是吸毒死掉的,哪怕他父母稍微多关心他一下,我想他也不至于那么早就离开。
这真的是一部净化心灵的电影。 修行/出家/冥想/每次听到颂铂的声音和一些佛教的歌曲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流泪,总感觉这个声音会直达人心的最深处然后把心里的难受通过流泪释放放掉,包括小提琴拉出来的某些曲子我听了也会流泪。 当代社会年轻人的压力是真的很大,每个人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内心其实早已疲惫不堪,我们总说要开心和快乐,但实际上真的很难。人的欲望如果无止境就会活的很痛苦。电影中修行的人几乎都是在闭着眼睛听着佛家音乐慢慢的流泪,其实流泪并不代表脆弱也没有谁一定会说男儿有泪不能流,这只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罢了。 电影中禅师说到,要戒掉色欲,情欲,吃健康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多去接触大自然,听听鸟儿的叫声,呼吸一些干净的空气,去多多晒晒阳光,看看天空,多出去走走,这些能量自然而然就会到来,而这些和金钱真的没有太多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希望我们在这个浮躁而快节奏的时代里都能够有属于自己内心的一份净土,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别人怎么样不重要,没有任何人能够影响和改变你,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修行。
2017.9.25日前后 香港时代广场
那天和男朋友吵了很大的架,准备分手。
在铜锣湾崇光百货门口,两个人偶像剧式的分开了
他说:那现在怎么样?
我说:分开吧。
他说:我等下回去了。
我说:好。
他说:你先走,不要管我。
我亲了他一下,故作镇静的转头往前走,也不回头看。其实分手是因为很小的事情,但是因为这很小的事情,他对我大吼大叫,我接受不来这样的相处方式,几次后决意分手。
但是分开不久,又收到他的短信,告诉我,这段时间因为爸爸离开,整个家庭要他一个人撑,工作的事情也很累,情绪不稳定,为什么不能理解他? 我喉咙里塞了什么一样,漫无目的的往前走,路过义顺双皮奶,决定自己应该去吃点甜的。来了一碗冰的红豆炖奶,然后短信来短信去,哭了一小会,他说还在原地等我,我就有意无意的逛回去,花了点时间。怎料他已经不在原地等我。
我走到时代广场的UA,买了两张《与正念同行》(港译)电影票,拍照给他。
msg复:我能来?
我没回。 然后把票写上电话号码,留在检票的地方,就进去了。
接着就是他准时出现在我旁边的座位上。
这煎熬的过程,就是我看这电影这么大感觉的原因。他是一个脾气浮在表面,容易暴躁又容易哄的人,我几次让他跟我一起去试试做瑜伽,都是想让他沉下来。没想到,这次居然有机会,让他在我旁边静静坐了一个多小时,对着点天气的舒缓变化、安静和充满信念的表情、念经和唱歌的长镜头…还有非常契合情景的对白:一个小朋友问,我的小狗死了,我很难过,我要怎么样才能不难过? 大师把答案交给了大自然。一个母亲哽咽地说:你爸爸死了,我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对你大吼大叫,我对你道歉。我真的爱你。 一个做声音工作的人问修道之人:如果说宁静是真正的神圣的声音,那声音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答曰:宁静衍生巨大的力量,如磐石之音,宁静会吸收一切的声音,又生出一切声音。
回去路上他问我:为什么选这部电影来看?
我说:想平静一下。
他说:恩,挺好的,现在感觉很安静。
你不明白,那个时候的我,烦躁的要疯掉,两个人的吵架据理力争,两败俱伤,这电影的出现,正好让我们停一停,从安静中汲取一点力量。
今天去看了纪录片《与我同行》(Walk with me),重点当然是因为我卷旁白的号召力。当然,我对该片的主人公,一行禅师很有兴趣,但这部纪录片与其说讲的是一行禅师,不如说讲的是梅村(Plum Village),由一行禅师与另一位越南尼姑在法国南部成立的禅修中心与隐修团体,梅村被认为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正念禅修中心。
看纪录片的全程我都在犯尴尬症,感想总结来说,有些纪录片就是拍给西方人的心灵马杀鸡,东方人真的看不懂。当然,我并不是要批判一行禅师或他的佛教哲学思想,也不是要批判他所提倡的正念静观或者梅村这个团体,纯粹是就纪录片本身而言。
纪录片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无休无止的长镜头,僧人们的日常生活,剃头、煮菜,拍摄居室环境,墙上贴着的合照;念诵日课,剃度仪式等等,对白几乎为零,只有持续不断的背景杂音,偶尔穿插着一两句本尼朗诵的摘自一行禅师日记的只言片语,而在剥除了上下文和处境,加之佛教与东方元素被现代西方词汇取代,更加像是在看心灵鸡汤。显然,导演希望透过静止的镜头和漫长的观察,不加任何解释,以意识流的形式让观众浸没到梅村的禅修体验之中,去领悟正念人生的经验。但是,即使是纪录片,即使是碎片化影像化意识流的表达,都不代表叙事的缺失是可以理解的。无论什么题材和表达手法,作者必然首先要有他所想要表达的信息,而不能够是:我凭感觉拍了点东西,你们就凭感觉看吧。
所以,无论如何,总是有那么条叙事的线索模模糊糊呈现出来了。在拍了一组僧人生活群像之后(都不能说是介绍了僧人生活),大约第二部分大约讲的是梅村每年最主要的活动,为来自各地的信众举办的退修会,梅村也变得热闹起来。大巴运送来一批又一批参加退修会的信众,停车场内停满了私家车,僧人负责接待和签到,安排房间和小组等行政事项,退修会之外还有特别的青年组和儿童组退修会同时举办。导演拍摄的退修会的群像,是静观禅修,僧人们伴随着西方提琴伴奏吟诵佛经,众人参拜,整个形式倒有点像是基督教的诗班献唱与礼拜,此外还有讲经与讲座,不过也没有太多内容的交代。
此后,则是午间的步行禅修,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跟着一行禅师以及僧人们在原野间静默行走,草坪上还有小型音乐会等等活动。
影片没有交代这些退修日程的意义与原因,不过是近距离跟拍参与者的表情或者群像。比如在禅修时,人们一张张虔诚平和的面孔,对台上僧人们那充满敬佩与挚爱的眼神,当然少不得默默流泪或者嚎啕大哭的桥段。而更多的,则是随时随地都充满愉悦与满足的微笑,当然一定不能少了充满童真的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容。
看到这儿,我倒是有些似曾相识之感,如此大规模的退修会,有条不紊的运作与管理,甚至与会者情绪的掏空,以及在宣泄之后的那种身心灵得到洗涤的洁净感,仅仅从形式和呈现的景观上来说,同样在法国泰泽的基督教退修会,或者是其他宗教甚至非宗教的活动,看上去也差不了多少,这么说剥去一行禅师的正念禅修或者佛教哲学思想,这种暂时隐修的大型活动,其实也不过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而已。至少在这部纪录片中呈现的梅村,你很难说,如果没有西方式的硬件及软件,而是在一个真正的佛教寺院中;如果不是有中西结合经过有素训练的僧人合唱,而是真正的佛教僧人念经;如果不是在风和日丽的法国乡村,而是真正在尼泊尔或者印度的穷乡僻壤;如果不是草地音乐会那样的弦乐四重奏,而是真正的乡间生活,是否还能吸引到如此大批的与会者,以及,是否还会带给他们如此大的冲击和感受。所以说,梅村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不禁让人怀疑导演是否重点全错,仅仅呈现表象,只会让人觉得,哪一种宗教,哪一种灵修方式更能抚慰人心,其实并不重要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个人喜好决定哪一种更有吸引力。比如,在当代西方,基督教已经过时,东方宗教不过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加上种种西方元素的包装,则变得更容易被西方人的胃口消化。
而最后的一部分,导演则记录了一段一行禅师和梅村僧人去美国外访的经历,外访的重点内容,大会和退修会只被一笔带过,大概因为和前文梅村退修会没什么分别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反倒是记录了僧人探访一所监狱、在市中心静坐禅修和两位美国僧人拜访自己家人的故事,这些片段故事性更强一点,也会面对更多元的文化冲击,本来我是颇有期待,是否会擦出什么火花,而带出导演真正的用意呢?而事实上,正是在这些片段,让人开始看到在和谐的经文诵唱之外的杂音,但这些颇为玩味的杂音,却真的被导演当做杂音处理了。
比如,其中一位黑人女僧人探望她在养老院的父亲,据她说她只能每两年趁着梅村外访见父亲一面。老父亲一见着她就抱着她痛哭,一个声音轻忽的解释说这是喜悦的眼泪,而在与家人会面的时候,她的其他几位亲戚都显得不甚热情甚至有些古怪,而在女僧人教自己的父亲用呼吸禅修的时候,另几位亲戚直接就自顾自玩起了手机。莫非她的家人对她出家的决定不满?还是有着什么缘由?导演没有进一步深入挖掘。
而在另一个片段中,几位僧人在一个游乐场中玩旋转木马,像孩子一样高兴。结束之后,他们一定要向旋转木马的工作人员表示祝福,并且唱了一首诗歌给他。当镜头对着这位工作人员的时候,他的表情颇为尴尬,不知道是因为被这些像孩童一样纯真而喜悦的僧人感动到了,还是因为他并不享受这份款待,甚至打扰了他的工作,但又不好意思扫了别人的兴致。
僧人们探望监狱,这让我想起一行禅师最初出名正是因为他所推动的入世佛教,莫非这是僧人们社会关怀的一面?但是,一群居住在法国深山的人,能理解他们所面对的美国囚犯的问题和处境么?在和囚犯的对话中,囚犯更多的是带着猎奇的心态了解他们的戒律和生活方式,而他们所能给予的教导,则是告诉他们,要放下欲念,不要渴望那么多物质,当你渴望拥有一样东西,但在真正得到了之后,会不会觉得反而不快乐呢?囚犯们对此没有给出答案。当然,我猜想,可能监牢中的人更大可能性是因为得不到急需的东西和种种缺乏,才变得不开心,才犯罪的吧,他们大多人大概还没机会体验过多丰盛的物质和欲望带来的困扰吧?
这几个片段和导演对全片的处理一样,蜻蜓点水般几个特写几个镜头,一些心灵鸡汤一般感人肺腑的对话就完结了,仿佛这些僧人们的入世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或许我们可理解为,这是一种留白的处理方式,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体味这些杂音背后的意义?
可是,影片到这里就完结了。留下一堆疑问,是通篇心灵鸡汤和刻意煽情的镜头无法消解的。无疑,导演是想凸显正念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正念对人类灵魂的意义,可是,看了半天,我并不能把正念和这些画面和画面中的人有机联系起来,真正的问题,在于影片中缺乏某种真实。
导演一直在试图呈现一种真实,他显然不信任语言和声音,所以把重心放在画面之上,他一直采用长镜头特写拍摄人物的表情细节,大约是希望透过人们的面部表情的真诚传达出一种真实。可是,在正常的社会中,没有人会如此近距离地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一个人,希望从中读出什么信息来,这种凝视,是一种非常不礼貌,不尊重的态度。而作为观众,透过导演的镜头,不停地凝视着每一个人,仿佛正是自己在这里不礼貌地打探着别人,只会感到异常尴尬。
看完全片,我还是不知道一行禅师的佛教哲学是什么,正念是什么,那些信奉正念禅修的人们是怎样的人。导演不停地堆砌着各种元素和画面,似乎想要传达出正念的真相,但最后只是刻奇的拼贴,呈现的是一种branding,把一行禅师和梅村包装成了一种充满吸引力的产品,仿佛只要你加入了,你就会像片中人一样,充满平和,充满愉悦,没有执念,没有烦恼。
所以,我很想知道,一行禅师和梅村僧人们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会是什么反应。他们会觉得,啊,这正是我们信奉我们在做的,还是会觉得,我好像在看一部宣传片,很像我们的样子,但并不是我们。
所以我说,有些纪录片不过是给当代西方社会的心灵马杀鸡,它贩卖的不过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而已。
当然,这部纪录片并不能代表一行禅师,也不能诋毁正念禅修。不仅仅是在梅村,不仅仅是佛教,一行禅师的正念禅修影响了许多不同的宗教和灵修传统,他的启发性与普适性早已被世界肯定。而将东方语境下的佛教哲学阐释成西方语境下的人所能理解的道理,也正是他功力深厚之处,只可惜,大多人只理解了皮毛。
对我来说,一行禅师的光辉不是在梅村,而是在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而他之所以在法国建立禅修中心,正是因为被自己的祖国越南政府驱逐出境,如果只是带着一群人静坐禅修,怎么会被政府迫害呢?在梅村,在这部纪录片中,似乎找不到一行禅师的真实样貌。或许,这正是最可悲的地方。入世佛教的僧人,本应站在世界最edgy的地方,最前沿最危险的地方,以他的信仰影响世界,拯救苦难众生,而正是因为这种edginess,真正需要他的地方却容不下他。只有岁月静好与世无争的法国梅村,才能容得下如此edgy的声音和代表,而这里并不真正地需要他。
最后放一张图,我心目中一行禅师的模样。
一行禅师走路的样子真迷人。
截了几张图,其实还有两处让我落泪的地方没有截图,想再看一遍。
我是听了樊登老师解读《正念的奇迹》后才开始关注一行禅师的,以前总觉得这本书名太俗了,原来我的感觉是不靠谱的,所以现在也会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未曾想过的事情,打破自己的惯性生活模式。
这部纪录片让我看清了很多我执我慢等等。
平静的纪录片,镜头语言很克制,卷福的旁白也是一贯的若有深意。
在我学习自我身心疗愈时,一行禅师是最先熟知的人物之一,频繁地见诸于正念冥想、正念疗愈领域的书籍。
他生于战火纷飞的越南,1966年被迫流亡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梅村国际禅修中心。他是诗人,著述颇丰,文字充满诗意的美感,弱化宗教、重视正念的修行理念影响了数千万人。
纪录片中有几处梅村禅修生活场景,一是每15分钟就会响起闹铃,僧众停下手中事务,专注聆听铃声。这是提醒人们要专注在当下,因为人类常常神游。
二是冒雨森林行禅,孩子们手拉着手走在众人之前,队伍最前端是一行禅师,无言地、坚定地行走。所谓师父,并非神明或偶像,他是一盏明灯,引导和陪伴众生走进觉者的精神世界。
纪录片拍摄了三年多,素材的叠加显得禅修生活饱满而丰富,其他片段如精致的西式素斋、西洋乐佛赞、英文开示、法文书法,讲真,挺违和的。直到影片中敲钟时,注意到钟身上的佛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才算找回了一些传统元素。
有一幕是僧团在美国受到狂热外教信徒的挑衅,心怀慈悲地原地打坐,以不合作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回应。
我想起五一在查济时参观一间书院,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很没礼貌地说我(篆书题匾)字都不认识还来书院。回到山上的禅院,我问师父,一个人怎么能随便就对陌生人发那么大火?师父说对陌生人都这样大怨气,说明她心里有很多苦啊。我说她确实气色不好,像是刚生完一场大病的样子。师父慈悲地说,所以你更应懂她心里的苦。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一行禅师,一音禅师,他们都无意将禅院的人变成教徒,因为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我们修行,是在不断探寻自我存在的本质,从而转化自己与他人烦恼。
师父,为什么人人都需要修行?
因为众生皆苦。
当你喜欢的云彩消失了,你以为他死了,下雨的时候你又遇见她,喝茶的时候茶杯倒映出他,他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态存在
看了书有来看电影 觉知自己
抛开宗教,这也是部很美的电影,镜头、音乐和本尼的配音都属上佳。成熟运作让人得到心灵慰籍,是现在建制宗教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看得我都想去梅村出家了。现在越来越欣赏佛教的多元化,也不会执着于某种尝试或者流派是正法,其他的都是坑或者歪门邪道。梅村里的每一位僧人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家,总是在演奏乐器或者唱歌。他们有时候还会去游乐园骑木马、吃棉花糖或者冰激凌。有个很喜欢的片段就是两位年纪很大的法师看着地上的玩具像小孩子一般笑起来。影片中的人常常在微笑或者流泪,也许我们在这种表达中,被佛法治愈了。
旁白沉吟般的語言氛圍很好,講到即便是居住在幾千光年外的星球,只要開悟了,在這之間穿梭都不是個事,因為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聽到這段以及背後的感覺,覺得配音者Benedict Cumberbatch應該也是信徒吧,果然是。梅村也提供一個禮拜的短期禪修營,好像是五百歐全包,下次去歐洲的時候想去看看。
電影沒有對梅村和一行禪師的貢獻有公平的交待,反而拍得他們像群雲遊野鶴。但在小鎮難得看到這部片子,是禪修小組的包場,而且聽到觀眾的反饋,觀影經驗可以讓電影多一粒星
每个瞬间都走在回家路上,每个瞬间都欲离家,每个瞬间都在外飘荡,每个瞬间都在家中。i am almost home. “i am truly home.”
安安静静的生活,如客,旁观自己。
男朋友问我,为什么选这部片看,我说,想平静一下,他说,恩,看完觉得很安静。
没有无聊 看完莫名的舒心 开始前还有影片教呼吸法 很正经。最后日出 感觉灵魂都升华了。要大赞一下收音 这音效师怕不是专业asmr吧。卷福念白也加分。第一次看修行题材的纪录片 也不懂到底是不是佛教吖。有几个小片段很温暖 家人对修行者都好包容 可能没有几个天朝父母能接受孩子这样的选择吧。
几度泪奔,大道至简,无关宗教。
Soul cleansing
紀錄片製作算是中規中矩平平淡淡,用卷福的旁白把一大堆影像串起來,似乎導演沒什麼特別要說的話,只是想營造一種流動的詩意。可是展現出來的影像裡,有些並不是那麼經過審視的。哭,每一次哭都是正義的嗎?在禪修營集體唱頌底下哭,只是哭自己的淺薄、重複和世俗生活吧,沒有在面向更大更深的東西...
Silence can be thunderous
剃度洋人和尚我一个爆笑。配音存在感稀薄。观影过程中间或感到宁静,但大部分时间都觉得这群教徒只是自我感动得厉害。不理解信仰,只看到无边的矫情(会看这个大抵也是在越南影院没什么可看的@CGV Vincome Da Nang
一行禅师确实很像尤达大师
伟大的纪录片 无可挑剔的剪辑和恰到好处的表达 并没有刻意聚焦在一行禅师本人 而是通过他的弟子的状态展现他们师父的伟大之处 任何有过禅修经历或者看过一行禅师书的人都很难不有深深的共鸣
mindfulne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充满慈悲和欢喜。1.里面还有一段基督徒大骂佛教的,然后修行者们只是静坐着,没有人有反应。2.小女孩问我的狗死了,我很伤心,怎么样才能不伤心?一行说: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看到你喜欢的云, 不见了,你以为它死了,下雨的时候你看到它,喝茶的时候看到它在杯子里,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平靜,最簡單卻又最深。就當短期出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