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购物狂不可怕,只要找到免费的提款机
与时俱进的三三同学终于学会了用BT下载电影,家中的电力宽带也终于可以物尽其用了。虽说市面上的电影级别甚多,三三同学认为的影院级和DVD收藏级还属少数,众多鸡肋级的电影这下终于有了成为过眼云烟的机会,甚喜。
《天生购物狂》是三三同学用BT下的第二部电影。在电影院看《金刚》的时候曾经看过热热闹闹的预告片,当时老先生就假装打瞌睡故意漏过了最能说明问题的画面,心里肯定琢磨着千万不能让有潜力发展为购物狂的三三同学得到受反面教育的机会。岂知三三同学非方芳芳有着天生的购物潜质,老先生也非香港年轻有为的富豪榜人士,这不过是个娱乐大众的商业片,纠集了一班尽人皆熟的脸谱,对于商业消费社会来一场恶搞,尽此而已。
如同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宠儿有着天生的财富血统一般,明明是孤儿的方芳芳却被抛弃于国际高端品牌云集的精品店中,锻炼了一双名牌慧眼和一颗只为了名牌而砰砰跳动的心。
方芳芳的购物狂倾向,遇见选择恐惧症的李简仁和极度吝啬加购物狂倾向的何穷富,加杂着李简仁的前度女友、患失恋创伤后遗症的丁叮当,搞的一班衣着光鲜的时尚男女个个都成了心理患者。好就好在李简仁和何穷富双双荣登香港富豪榜,遇见再疯狂的购物狂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何况是爱人同志动动尊口。
这复杂的四脚关系在著名心理医生、殿堂级购物狂小凤阿姨无厘头的心理战术中终于完满谢幕于观众面前。方芳芳终于懂得了在两双护士鞋中择其一就可的道理,在众多的菜肴之前李简仁也学会了为自己挑选一餐饭,丁叮当与何穷富终成眷属,年近不惑小凤阿姨也赶上了结婚的小尾巴。
这只可能是一部面向80年代后的片子,好比从前岑凯伦女士的小说,情节、人物一概退后,完全成为都市生活的时尚教案;若是被父辈母辈等人看了定是要痛斥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消费社会,一班衣食无忧的人居然搞出了这么多心理疾病,完全是“饱暖思淫欲”的症状;像三三同学这般70年代尾巴的人看了,总是免不了心痛那些买了不穿、留着无用的衣物。
三三同学一度迷恋意识形态给中兴百货做的文案,据说那赚足了广告男女的眼球。中兴百货高举“三日不购物便觉面目可憎”的旗帜,提倡“克制购物欲,是专断的道德主义”的价值观。基于这点,适度的购物狂似乎是可以原谅的,作为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女生尤其适用,不过是委屈了荷包而已。但是若能遇见像李简仁之流的黄金王老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三三同学不能原谅的是光买衣服而没有衣尽其用,无论对于衣服本身还是购买者本身,这都是不道德的。
说来说去,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人士,或者身边有愿意掏钱人士,可以穿梭在国贸商城里当足购物狂;以上皆没有的人士,混迹在动物园批发市场里做做购物狂,也算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同时治愈了一桩心病。
2 ) 对外的每一步都是对内的镜子
4个年轻人代表了4种不同的人格,因童年、工作、感情经历,一步步塑造成型,但生活要继续,购物狂不可能“什么都要”,选择恐惧症不能“什么都不拒绝”,最终他们的碰撞撕开了内心更深的情感体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这两天温习了好多遍。对这部影片从一开始的轻松、搞笑到发现了许多深层心理机制,看电影的过程中也在疗愈自己。
刘青云和张柏芝这一对其实早就明白自己的选择,但是由于本身“心里不正常”的原因,他们没有坚定地做出选择。张柏芝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开头出生在商场的铺垫暗喻了当时香港的时代背景——消费主义。去商场购物不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需求,而是显示自己的身份、品位、爱好等个性标志,因此,各类国际大牌成了个人外露的标志。在剧中并没有用剧情确切讲述方芳芳是如何变成购物狂的,但是从剧情串联可以猜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女孩子想要彰显个人标志、展现自身品位,就“需要”去购物,这是时代的催眠。方芳芳确实也是一个十分有品位、有个人见解、喜好志趣明显的女孩子,她在购物的同时展现了自身生命的独特性。对外过度物质泛滥,是她内在原生家庭缺失、自我价值感缺失的投射。而刘青云饰演的李简仁是一位头脑清楚、思维缜密的医生,正是因为过分理智,导致他考虑问题过于长远、全面,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各方面因素都想面面俱到,最终没有办法做出选择。在结婚这件事情上,即使他很清楚自己喜欢的女孩是方芳芳,也会害怕伤害已经患有“失恋创伤后遗症”的丁叮当,而不忍快刀斩乱麻。这同样是一种自我的缺失——无法为自己做出选择,易愧疚、易同情。
而陈小春和官恩娜所饰演的另一对情侣,相对而言更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于他们而言,有一个共同点:别人想要的、别人觉得好的,我也要。因此,何穷富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生活中,都会和别人去争去抢,丝毫不顾及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东西、这个人。他的“争抢”已经变成了一种应激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他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我们可以猜测,他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有比较富裕的先天家庭,但是后天教育是非常压抑的,这导致他的进攻性本能受到了抑制,因此等到他长大成人有了能力的时候,才可以放开手脚去争去抢。而丁叮当则代表了自卑的女性群体,因为失恋、失败,陷入了强烈的自我否定,极度匮乏的紧张感下疯狂购物、囤积,害怕“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全然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最终花费的钱远远超过按需购买的金额。
在电影中似乎还看到了这样一个背后隐藏的玄机:丁叮当与何穷富都是对自我价值判断不明确的人,且都存在自卑心理,在感情生活中比较被动,虽然自己主动去追求,但是别人却比较无感。而方芳芳和李简仁相对而言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舍弃、舍弃什么,自我价值感较高,因此生活中追求者较多。这个原理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但这也在告诉我们,自爱者人爱之。当一个人足够爱自己的时候,身边才会出现追求者。而所谓的爱自己,当然不是指单纯地满足自己的愿望,而是和自己的内心有连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付诸行动。
3 ) 生活,不必总是挑剔
很久没有看这么轻松搞笑的片子了,感觉故事情节较之以前的一些喜剧片多了些新颖,搞笑之余不会让人觉得乏味... ...
这样的片子我们不必总拿挑剔的眼光来观看、透析,其实一部片子只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能让观众找到些许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切合点,这个片子就算成功了一半.
无论购物狂、选择恐惧症还是性格的分裂或者说是受伤后的严重自卑,这些病态无疑都是生活在都市压力下的每一个正常人或多或少都会沾有的扭曲性格的放大,是可以让我们去深思的……
4 ) 看这样的电影也能被感动是正常的么
两男两女,两种搭配不停换。
官恩娜比我印象中的要好看很多,她演的是一个极度自卑的女生,吃饭不敢上桌,夹好菜自己跑角落里吃。夸张了点但很可怜。幸好最后陈小春中意的是她。毕竟是喜剧,喜欢对象很容易转变,贯彻皆大欢喜的原则。虽然知道结局会好,中途我还真怕她没人要,那自卑永远也好不了了。
陈小春和官恩娜在经济方面特别配,都是极度节约各种算钱,但我还是觉得陈小春喜欢张柏芝所以一直有前面的担心。说陈小春把张柏芝的包包都低价卖掉让她还卡债,可是又帮她重新买齐了一套,这么抠门节约的人要他花一分钱都是要了他的命可是他却这么做了,该有多喜欢。
刘青云又是好男人的样,香港男明星里没有比他更有这感觉的了。选择障碍,每次都要各种对比列出优缺点最后又选不出来,而为了张柏芝一瞬间就没了这个病了。因为喜欢让他没时间再思考选择的问题而立即作出判断。
5 ) 感觉三四角恋 或许也没什么不好。
感觉三角恋 或许也没什么不好。这样或许更容易看清楚自己。
让他们亲自去感触得到和失去时苦楚和欢欣,如此反复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内心的选择。
这句话真的很经典。很多人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到底爱的是哪个。
每个人都是有毛病的与很多的心理障碍,很多人恋爱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真的觉得合适。而只是看到了一个点,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但是2个人要生活在一起要结婚。就要考虑生活方式的结合,要知道跟谁在一起是你喜欢的生活方式。
像穷富和叮叮当 是属于 "臭味相投"型。
简仁和方芳芳 是属于 "优势互补"型。
这都是理想化的情况。
这个电影只是讲了 恋爱和结婚的问题。
正确的选择是个很好的基础。不然,可能婚后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6 ) 轻松有趣的电影
1.虽然影片是在描写都市快节奏和压力下数个患有不同类型综合症的男男女女的故事,但是故事本身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压力和快节奏,影片没有情节拖沓观影过程轻松而有趣,作为工作之余的放松再合适不过了。
2.我想这部影片会引起一些朋友对于心理学的兴趣,“性格决定命运”很有道理啊。
3.影片中的人名起得很好,“方芳芳”与“丁叮当”琅琅上口,而“穷富”又代表了其本身一时葛朗台一时视金钱为粪土的分裂性格。
4.在乱套的婚礼中所有人都听小凤一个人的电话摆布,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这是极没面子的事情,电影对此进行了颠覆。其实若每个人都能放下包袱忘却自我认真地参与一场游戏是多有趣的事情啊,我们应该活得更轻松,多一点游戏精神,多一点娱乐精神,不知怎么的,这就让我想起了“馒头的故事”。
7 ) 更了解你自己
话说回来,遇到这部电影还是从一个心理学的课程里面看到的片段,非常有意思,还是很推荐的。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婚礼环节相当的精彩,有意思的当然不是小凤姐的上帝视觉。而是每一个环节中每个人的条件反射、身体语言、表情等等。为什么会有先迷茫后开心,为什么会有先开心后迷茫,其实是因为潜意识跟意识相互冲击对抗。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不住的,眼神就会出卖你。在冷漠冰冷的人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就如同见到是简仁时,芳芳的表情跟见到穷富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前一个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而后一个是处于礼貌的开心,可以理解为潜意识的开心(发自内心,满心欢喜),意识的开心(是他呀,但是还是要保持微笑)。还有比如说简仁被兄弟姐妹团为攻依然不放开的手,潜意识的力量被无穷激发,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是做不到的。
一系列过程下来,相当的折腾,但是正是因为各种尝试冲突,才让两对新人更加清楚内心的想法。
情绪终于是个好东西,用最真实的方式告诉我们答案。不过其实答案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只是我们愿不愿意去直面这个答案而已。别骗自己了。
拉拉分。回过头看,才发现这些遗珠的豆瓣分都没什么参考价值。
看看柏芝和小春就好了
一部纯粹的偏执狂电影,导演牺牲掉了叙事节奏以及情节逻辑来成全自己对于“购物狂”这个词的诠释,而影片从头到尾都处于不疯魔不成活的状态。此外,韦家辉还在剧作中还融入了爱情、人生以及时代的大命题,对于这么“挑人”的一部电影,我也没必要去纠结口碑如何。
出门穿什么好呢?挑衣服好麻烦还是买新的吧! ……(跪,太是我的心声了好吗……
“香港高压都市,人人有压力,人人都有病”,我觉得很有意思--好莱坞也不三年后才搞出《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嘛:小凤姐的殿堂级购物狂、罗家英的嗜赌粗口症、傻姑娘官恩娜的低贱购物狂&分手后遗症,其实都还蛮搞笑的嘿嘿--最后无厘头的四角抢婚有点坏掉了整个电影作为小妞片的意思,美中不足。
多年前看过的神作,今天重温依然觉得牛X到家了!类型完整又不失新意,这才是正宗的港式喜剧啊!!!
"在香港这样一个地方,每个人都有病..."
天哪 打分好高!
记得选择恐惧症和关于更喜欢那一双鞋子的理论
【C+】当年看得还蛮开心的,依然是童年回忆。。。。。
刘青云哪个选择恐惧症好好玩
韦生何等之招黑,看本片便知。整精神分析也没用,穷折腾,太过癫狂,不加节制
从那个电影里知道什么是LV
不知道爲什麽這麼低分,我覺得挺好的。小鳳姐指導四個迷途羔羊尋找真愛那段十分精彩,實在是太有才了。粉搞笑的說,看第二次的時候我都還是被逗笑了。另外,簡仁緊緊握住芳芳的手那段很是感人。就是結尾那段波折似乎有點多餘了。。
神经兮兮
神经质的电影,神经质的表演,神经质的台词。
纯属娱乐。荒唐中可以合情合理。抢婚那段热闹。好吧,我是穷惯的主,一向对名牌没啥概念,一向对购物比较有节制,特别是不会在不开心的时候去购物发泄。好吧,购物狂们,你们就学学片子中的那招,时刻身上带拿着鼓敲醒自己,哈,这招好玩
小小一个护士,能把LV的限量版包包集齐。这是在鼓励刷爆卡成为购物狂吗?而遇到的且对其倾心的两男人均身价几百亿,真是闹剧,越往后越闹!婚礼选亲的过程简直都是神经病啊!徐小凤演的心理医生心理本身就有问题!如今看这样的片子,何止是硬着头皮看的!
这个电影大概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问题,恩,我看韦家辉自己也不例外,要不怎么能拍出这么烂的片子呢
仲以為有靚人靚衫睇, idea幾好笑幾得意, 都市每個人都仲有個病, 病得開心,病得有自覺, 都ok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