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al Tenenbaum(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45岁那年夫妻分居,他一个人去住酒店,独自抚养孩子的妻子Etheline(安杰丽卡·休斯顿 Anjelica Huston 饰)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孩子才能的培养方面。不负众望,他们的三个孩子个个 都是天才,她以此写作了一本书——《天才一族》。
大儿子Chas(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12岁时就对生意运筹帷幄,初中就购置不动产,对财务有着超同寻常的理解。二女儿Margot(格温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两岁时被收养,这个话题被父亲叨叨终身以致Matgot有点神经质地耿耿于怀。这个天才剧作家9岁时就赢得了勇士奖。Richie(卢克·威尔逊 Luke Wilson 饰)从三年级起就是冠军网球选手,业余喜爱组乐队和收藏汽车模型以及绘画,17岁转做职业选手的他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公开赛冠军。
时间荏苒,父母分居过去20年,三个天才孩子长大成人,Chas在一次飞机失事失去妻子后从此和2个孩子惶惶度日,Matgot整日把自己锁在浴室不与丈夫交谈更是9年都没有新剧本面世,Richie在大海上准备一年的航行。这一切都被Royal的一个突然消息中止:他患上了癌症只剩下6个礼拜的生命,他想和家人共度最后的时光。这天才一家再度聚首,有趣的事层出不穷。
近两小时的电影,我却一直看到剩余20分钟的时候才开始慢慢懂它的意思。 人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人人都想得到爱。人人都需要帮助。 当玛格丽特亲吻着弟弟瑞奇满是刀痕的手臂流下眼泪来,好像一切都有了解答,所有人都因为瑞奇的自杀便突然就找到了爱的入口处。 这是一家子天才,却也是一家子灾难。说话很欠扁的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惹毛的父亲,严肃拘谨的略微神经质的母亲,失去妻子并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大哥,有着双重人格的忧郁神秘的养女,深情而不能自拔的弟弟。还有渴望融入这一大家子的伊莱以及憨厚实诚的仆人…… 一家人重聚的时候,这个家里发生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本片对那种歇斯底里的描述家庭关系的情节琢磨很少,更多的是在流畅舒缓的音乐里为你娓娓道来那种家人之间冲突与和解的方式。好像你坐下来,听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为你讲述一个发生在世纪前的壁画故事。可是它流露出来的态度则是一股子冷笑话的愕然和幽默。 父亲试图挽回分居8年的妻子而撒了个弥天大谎,被揭穿时自然是各种被指戳。但就在这段撒谎度日的相处期间,僵硬的过往开始逐渐软化。老爹其实一直在试图改善他们三代的关系,只可惜方式尴尬怪异,总是弄巧成拙。但是他身上的笑点实在是太好玩儿了,次次都能噎到观众。 一连串的无厘头行动之后,父亲成功地把搬起的石头砸到了自己脚上。在事情在崩坏之后,他无奈地拍着小儿子的肩膀,说了句:“我希望我能告诉你怎么做,但是我也不知道。”这句话直指心坎。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是这部电影的主旨之一。因为大部分失控的场面里,我们都是手足无措的当局者,捶胸顿足着寻找一个看起来并不存在的突破口。 瑞奇在知道姐姐的情史和跟好朋友有染以后再也扛不住他曾承受过的一切于是选择了自杀。这是人们在无助的时候会做出的选择之一,死亡离我们一点儿都不遥远。可能是极深的挫败心理,可能是无所事事久了的缺乏斗志,再越一步,来个什么刺激,就变成了一念之差。但是我们每做的一个痛苦的选择,多数情况都是为了转移我们不知所措的无力感。
瑞奇不是什么心理扭曲,从姐姐接他时的那个场景可以看得出来,柔色日光打在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脸上,美的不可方物。这是瑞奇心里姐姐的形象,优雅美丽,从未改变。其实不管在什么场景,姐姐都可以是完美女神。因为瑞奇心里的爱和美,从来不会给恨和丑机会。瑞奇选择自杀只因他爱得太累了。瑞奇的做法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于是他们开始正视生活。当你深切地体会到它的时候,理不清说不顺的便都能得到解答。 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掩藏的,伪装的,都只是生活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 我很喜欢这部片的复古色调和他们为每个场景选择的配乐。包括每个精心设置的小幽默和故事的小转折,都是生活冷酷实质下优雅的态度。甚至影片中出现的颜色,都是饱和的大红与大黄,这些都是暖洋洋而刺激感官的色彩,不时地活跃在故事的某处。 比起戏剧性,我更喜欢说本片是有着零碎美的生活性。 生活是什么,太难掌控也太难叙述了。爱是什么,怎么做怎么接受怎么给予也都是再怎么天才的人也要慢慢学习吸纳的情感。 本片却把这些看似凌乱的片段巧妙地组织在一起,一章一节地,缓缓地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的歌赞。 瑞奇对着姐姐说出我爱你的那一刻,故事里所有的人和事都该走上了正轨。也许我们缺的不是爱人的能力,而是释怀的时机。玛格丽特终于知道有人愿意爱她爱的深沉,瑞奇终于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并重新振作,父亲不再笨拙地去让自己像一个父亲并且放手真心地去衷心祝愿妻子重获幸福,大儿子也勇敢地承认自己是个鳏夫并原谅了老爹,伊莱去戒毒。生活看起来美好得没有缺口。 未来不可掌控,事情也的确变糟了,但我们只是当下无能为力而已。 生活也许只是跟你开个冷滋滋的玩笑,可事情总是会变好的。 我很喜欢影片的结尾部分,字字珠玑。
《天才一族》(2001)作为韦斯·安德森导演生涯的第三部长片,相比之前的《瓶装火箭》(1996)、《青春年少》(1998)更有其日后逐渐成型、具有辨识度的个人风味。 就像开启一部以Tenenbaum家族为叙述对象的小说,眼前不断累加、跳跃的时空常以小说某一章节的首句作为“抬头”,如同带领我们进入另一世界的咒语,赐予你我在阅读边界、坠入幻想之际的奇妙感受。然而此刻我们享受的并非个人想象力的结果,而是富有创造力的安德森独特、别致的美学产物,这也是这一形式不可忽视的精华。
这种虚拟的沉浸感一开始就不打算制造模拟的“真实”,反而在虚拟和真实感之间找到了平衡。
《天才一族》既保留了人为制造的种种形式精美,也饱含着促使我们动情的家庭滋味——在“Happy sad”式的结局里,我们见证了这一家在一番折腾之下,终能比以往更互相了解与宽容相待,但破镜往往难以重圆,他们只能带着幽默感,原谅过去,接受现在,成全彼此,然后继续生活。
二维平面化的机位和视角构成了一种仿佛绘本和童话般的镜头风格,同时整体的暖色调以及对一切精巧有趣玩物的捕捉(玩具、宠物等)加强了这种“纯真孩童风”
不仅是从元素上,而是从视觉逻辑上构建出了一个非成人的“儿童”世界(“看”的逻辑,元素被呈现的“幼稚”逻辑),但世界中的人物却是远超一般人的成人(角色标签的丰富性),也并不避讳甚至夸张谈及性、爱、死亡、暴力、精神问题等主题,从而反向突显了成人世界本身的残酷
当这种残酷被凸显,我们才发现所谓的“孩童风格”就是一种赤裸裸的遮掩,是充满情感问题的成人面对自我残缺时的羞耻掩盖,以及无法处理一切的神经质感慨,没有成人和孩童的划分,或者说,这里的成人都是无能为力的孩童,当历经千回百转获得幸福的时刻,就是他们长大的时刻。
也在此时(结尾撞车戏),镜头终于有了突破“孩童风格”的意识,有了空间感,立体了起来,二维平面被打破,电影从形式本身的改变中得以获得向前的动力,奔向幸福的结局。
韦斯·安德森,想必对摄影抑或是美术感兴趣的影迷都对他并不陌生。前后获得过共计七次奥斯卡提名奖,其中《布达佩斯大酒店》更是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导演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提名收入囊中。韦斯的电影个人风格以其画面上明亮的色彩与对称的构图、叙事上多与童稚和离经叛道相关的情节、重复出现的演职人员和不时出现的男声旁白、出色的配乐而强烈又气质独特,只要看完任意一部,再看其他韦氏的电影,都能很清晰地从他的个人风格辨认出他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用颜色传达心情时,无非是以冷调表现悲伤、忧郁的情绪,抑或者认为橙色、黄色本身就象征着明快与愉悦,但韦斯却利用颜色原本带给人的印象,传递着与其截然不同的情绪。
《天才一族》中,Tenenbaum一家都或多或少拥有怪诞的性格和精神创伤或疾病,但整部电影的色调却一如情景式家庭喜剧版明亮而温馨,很容易让观众在一开始忽略其主角们的心理问题。恰巧是这种感官情绪的反差感,将韦斯安德森的电影用一层鲜艳的膜包裹住,戳破之后,里面流淌出来的皆是在一个糖果般的童话世界里拿着自己的黑色幽默与或是童年创伤、或是战争、或是死亡作斗争的角色们。
他们如《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古斯塔夫先生,在严肃的时刻冷不丁冒出一句脏话,与平日里温文尔雅措辞讲究的形象大相径庭;
又如Margot Tenenbaum,在数十年如一日的看似单调的生活里,藏进浴缸小小一隅,在内心世界里翻滚着叛逆自由的欲望;
抑或是《青春年少》中早熟的挂科少年麦克斯·菲舍尔在约会上破口大骂。
韦氏电影的内核,是在荒诞的世界里,戏谑而活。
无疑,《天才一族》讲述的还是韦氏熟悉的家庭情节,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天才家庭,三个孩子各有所长:大儿子Chas擅长金融财政,二女儿Margot自幼成为著名剧作家,而小儿子Richie则是网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十七岁时改行成为赛车手也能连续三年夺冠。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教子有方、儿女年少有为的家庭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小的根结和隐患。
主要问题出在一家之主,本片的主角Royal Tenenbaum身上。
他玩世不恭,在四十五岁时突然宣布与妻子分居而住进酒店,影片中却并没有解释他这样做的缘由。他的妻子Etheline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太多关心,也使得三个孩子的性格逐渐变得幼稚、孤僻或敏感。
在用短短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在开头交代完所有的故事背景、用几个镜头塑造出完整鲜活的人物形象且演职人员都交代得一干二净后,立刻出现在屏幕上的“Chapter 1”,直接给出观众信息:故事进入正片,好戏刚刚开场。
以Royal为了重新感受家庭的温暖,假装得了胃癌而要求重回旧宅与家人们居住作为触发点,一系列重逢、矛盾、争吵与和解应声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在Royal这一经历岁月洗礼而成为“外人”的角色的干预中,如同一潭死水终于有了浮沫上搅动的一根树枝,重又焕发出家的生机。
一个理想的家庭不会全是完满的团聚与幸福,那些掩藏在渐渐滋生的隔阂下方的、自不知多久前就早已悄然埋下了的悸动、遗憾与执念,在自杀未遂后儿时的帐篷里睡袋旁,在一次意外的并未造成太大死伤的车祸中,被一一重新唤起。以一个童话般的结局收束全片,Royal是触发器,最终也通过一场葬礼,让整个家庭重又聚在一起。
叙事上,导演选择了时间顺序+插叙这种常见的叙事手法。但插叙也并非中规中矩,其中在讲述Margot的过往时,导演采用了Margot的配偶寻找到了侦探,他翻开调查报告而向观众娓娓道来的表现手法,像是嵌套在小说中的又一个微缩版小说故事。辅以不时出现的男声旁白,看韦氏的电影,常能感觉到他叙事,尤其是插叙的动人感。
韦氏在电影中一些叙事的小细节也值得注意。在《天才一族》和《布达佩斯大饭店》里,都有出现类似这样的“章节”们。
在过场后的下一秒种,就是这里描述的Royal进入酒店大堂,询问百科全书在哪里的镜头。
这种分章节叙事,类似于将剧本嵌入电影中的格式,使得电影更有逻辑,观众看起来也会更加明晰。也是自认为韦氏电影中很可爱的小亮点。
韦斯安德森电影中有太多角色有着或严重或轻微的心理问题,且大多与童年经历挂钩。童年,不太圆满幸福、过于早熟的童年,在所有人身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拿Chas举例,由于妻子在事故中丧生,也由于父亲在童年游戏时的一粒子弹,Chas的心智实则始终停留在了孩提时代。他选择不去面对长大成人后的世界,对于自己两个孩子也是严苛训练,其实是将父亲原本施给他的大条关心,原封不动又以一种更加神经质的方式施予他的孩子们。
颇为有趣的的一点是,寄予厚望的两个孩子最后反倒是与他们被老爸痛恨的玩世不恭的祖父玩到了一起。
Ches小时候养的达尔马提亚小鼠,贯穿整部电影始终。或许它象征着Ches孩提时代的天才一面,但这也成为了他的桎梏。当Royal回到家中,Ches与他关系僵硬闹别扭的时候,他的小鼠却常常徘徊在Royal的病榻前,暗示着Ches其实还是渴望着童年那点稀缺的父爱。
而最后,在哽咽着和父亲说出那句“I’ve had a rough year, Dad”的时候,想必他也是在看到父亲为了补偿他、补偿一家人而作出的努力后,受到触动而最终接受了抒发情绪、学会长大这一事实吧。
既然说到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一定要提一提他电影中的美术设计。
《天才一族》的Production Design,David Wasco,曾经负责过《低俗小说》《爱乐之城》《杀死比尔》和《落水狗》等电影的美术设计,凭《爱乐之城》拿下了第八十九届奥斯卡的最佳美术指导。场景设计则出自Sandy Reynolds-Wasco之手。
随着拍摄的电影数量的增多,韦氏也逐渐建立了一种高饱和度(Saturation)、多用原色(色相 Hue)且明亮(亮度 Brightness)的美学风格,而他的电影中如果出现了低明度的场景,则能使得观众很明显感觉到压抑的环境带来的情绪的转变。
用明快的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导演风格和情节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天才一族》中,我们能看到色彩选择和场景设计上的独特之处,通过一个人的房间来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
首先是Ches的房间,采用了红+白+灰白方格砖这一色彩搭配,有种稳重、典雅的味道。
为了满足Ches工作的需求,房间正中央靠窗的地方摆了一张上有咖啡机、电脑、台灯和电话的工作台,灰色与Ches身上的西装相呼应。
以及靠墙的四层看上去比小Ches还高的资料架。这一系列家具装潢风格,本不应该出现在孩提时代中,却在Ches的房间里变得随处可见,彰显Ches作为孩童早熟的一面。
接下来是女儿Margot的房间。Margot个性孤僻且古怪,门上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的古代人头为后来她和弟弟去博物馆露营作了个小小的铺垫。三处写着“不要打扰”“保持房门关闭”和“请勿入内”的标签以及门上无数锁孔和一把红色的锁,象征着Margot内心的封闭,也不难解释为何她后来会把自己成天锁在浴室里抽烟看电视。
家具的选择和室内装潢同样非常复古,在对称构图中背景里左右墙饰不同、左侧台灯比右侧蜡烛和收音机要大,在秩序感中增加了一份动感。黑胶机就放在床边,Margot平日里应该常会听歌来找寻写作灵感、释放内心情绪。
图书馆的装潢也相当好看。三分法构图,Margot在最左侧,右边两格都是书。
最后来到Richie的房间。相较哥哥姐姐,Richie的房间用色更加明快大胆,撞色使用的频率更高,主要涉及到棕色、青蓝、靛蓝和抹茶绿等颜色——Richie也是三人中自幼被Royal关爱最多的一位,在三个孩子中最像一个普通儿童在这个年龄段该表现出的样子。
墙上有着Richie的灵魂画作,和父亲还有奖杯的合影,也暗示了父子的关系相较其余二人融洽许多。壁柜上玲珑满目的奖杯,除了好几只上面的小人都一样,其他没有一尊是重复的。
地上双色的圆形网球使得整幅画面活泼了起来。
地毯花纹采用了非常大胆的蓝绿撞色,弯折的纹路使得整个房间从头到脚都充满了童趣。
舞厅的墙上挂满了Rickie画的姐姐,两人的情感关系在影片开场五分钟已不言而喻。
除了布景和颜色,角色的服装也能很好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差异。
依旧是影片开头,三小只在与父亲对峙时分别穿了条纹Polo衫、西装和棒球服,对应三人剧作家、金融家和球手的身份。而这样的穿衣风格在长大后则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尤为明显的是大哥Ches,长大后的饰演者Ben Stiller全片就两件运动服,款式完全一致,除了在父亲葬礼上穿了黑色,其余时间都是一身红,随着年纪增长,反而穿得越来越孩子气了。
本片服化主要分别出自Karen Patch和Naomi Donne二位之手。服装设计秉持了韦氏全身上下统一颜色的风格,如全身红色、黄色或是紫色。在《水中生活》中船员戴的红色圆帽,《穿越大吉岭》中的红色车辆,《青春年少》里Max的红色帽子以及Ches始终如一的红色运动服和卷毛,以及他卧室中非常孩子气的装潢和墙上的贴纸,这些角色的衣着配饰都带有红色这一元素,也都是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停滞原地、需要解决成长中不同问题的象征。
而Margot长大后的朋克穿衣风格——一身长款皮草大衣,爱马仕的Birkin包,内搭蓝色连衣裙,齐肩短发配大红发卡,再加上一下子增加了她身上不羁感的烟熏妆,漂亮地衬托出她孤僻古怪的气质,也俨然成为了时尚圈近些年来不少品牌竞相模仿的穿搭范本。
韦斯安德森的配乐选择其实很old school,有许多来自六十年代的音乐作品。而《天才一族》中则出现了《Hey Jude》,《These Days》这样的为故事情节作渲染的画龙点睛之笔。
These days I sit on corner stones
And count the time in quarter tones to ten
Please don't confront me with my failures
I had not forgotten them
在Nico的歌声中,阔别许久的年少时的心上人从不远处走来,微风拂过,发丝飘动,这种恰到好处的情感,被配乐烘托出了微妙而又浓稠的氛围。
韦斯安德森在《天才一族》中也使用过古典音乐,比如在Eli和Richie见面时,他们谈话时的背景音乐就是萨蒂的《Gymnopedie Nr.1》,用在此处,有种古典音乐独有的秩序感,与Eli其人吸毒、开车撞人等一系列行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戏剧张力。
当然,也有不失活泼雀跃的拉威尔的弦乐四重奏,班卓琴的使用使得本就鲜艳的画面变得更加清新而愉悦。
Margot出镜时正朝着镜头这边走来,将手上的烟头往画面右侧一掷,摄影机便跟着也摇了过去。
Eli从右边走来,入画后朝左看像Margot。二人走到拐角处,站定,在画面中左右对称。
而在Eli开始讲话时,摄影机逐渐朝Margot身后移去,越肩拍摄Eli说话的近景:
当Margot说话时,镜头转向Margot;Eli开始讲话时,相机又转回到Eli身上。
这个镜头,摆脱了一般对话拍摄的中景+两方特写这一固定程式,通过同一机位的摇移,使得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只要镜头在运动,观众便能很好地跟随镜头的提示,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去聆听双方的对话,逐渐推进的镜头,也让画面更有趣味性,是在剧本以外的韦式幽默。
同样的镜头表现形式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也能找到。在洗澡的镜头里,同一个机位也进行了大幅度的移动,从这头的房客到那头的酒店主人,让观众能感受到更强的对话感。
而Rickie在浴室里刮胡子一段镜头运用了跳切的剪辑手法,以在短时间内表现出做一件事情经过了较长时间,既表现出Richie焦躁不安的情绪,也使得叙事更加紧凑。
《天才一族》传达出的核心思想一反它明丽的色调,其实是较为压抑和悲伤的。其中令人印象极深的一个情节,即Richie在得知暗恋多年的姐姐Margot情史相当丰富而内心崩溃、在浴室剃掉胡须割腕自杀时,看到冷色调的洗手台上,两只平摊的双手上几淙红色逐渐蔓延,呼吸在那一刹那一滞。韦氏试图通过高饱和度与明度的色调、秩序的构图以及严肃场合的戏谑言语传递给观众一个信息,便是在赤裸的人生真相面前,即使Margot和Richie最终还是无法明面上在一起,即使Royal死亡时只有Chas陪在身旁——即使我们无法改变许多既定事实,但至少生活留给我们了一尊鲜艳明媚的外壳,留给我们插科打诨的余地,留给我们一首在Margot走向Richie时的《These Days》。象征童年辉煌的Modecai在被尚年轻的Rickie放飞后,重又落回他的肩头。我想,这或许也预示了The Tenenbaums一家有所转机的关系吧。
是的,生活还会继续,生活常常乱作一团,但表面工夫还是得做——至少,从调高底色的饱和度与明度,将一团乱麻裹入缤纷而斑斓的糖纸,让它表面上看上去不那么糟糕开始。
-全文完-
你有多大勇气面对过去?看看这个电影 释怀其实不难
依旧满是个人风格:放逐与新生,用安德森的方式讲一个塞林格的故事;只是,格调的小既是他的长处,或许也是他的桎梏。
友邻道这该译作做《屌丝之家》,不过我怎么觉得更像是Anti屌丝之家哈哈。我觉着这个片头(就像大卫芬奇非死不可中多少多少年后双胞胎怎么了基友怎么样了的终了旁白只不过反过来“多少多少年以前怎么怎么样”)相当非典型,开场与闭幕就算颠倒一下,结构也完全没问题。
安德森脑残粉不解释。卡司真完美...
C+ / 开头惊艳之后向鸡汤一路狂奔。假如没有Wes的视听美学就和迈耶罗维茨的水平差不了多少。确实能感觉到导演掌控力上相比前作的进步,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对美式中产家庭床边故事是越来越冷漠了。
精心布置的场景很适合刷 ins。Chas 的孩子,Margot 的烟,Richie 的鸟,感觉有些过,好像为有趣而有趣,看久好无聊。拆开精美的包装后,发现礼物就是这个精美的包装。
1.可能是韦斯·安德森作品中最漫溢着创伤的一部,三个孩子手上的各式疮疤便表征着时时刻刻如影随形的伤痛,而心灵上的创伤与情感上的匮乏、挫败更缠绕着特伦鲍姆一家的所有成员——破碎的家庭与消逝的童年始终是韦斯电影逃不开的母题。2.过于早熟的孩子们vs. 如同长不大的顽皮自私小男孩的父亲,亦彰显出韦斯作品中孩童与成人、天真与老熟的错位。3.这些痛苦、创伤与错位,又被鲜艳到炽烈的暖色(全片唯一冷色场景便是Richie在盥洗池边试图自杀)、层出不穷的怪咖冷幽默、机械而古板的旁白与小说式分章叙事所冲淡或间离。4.大部分镜头为(超)广角镜头,加上2.39:1宽银幕,扭曲畸变与疏离之感横生。5.不少老歌金曲配乐,大加分。6.父亲尴尬拙劣的绝症谎言及其作用令人想及[我的美国舅舅]。7.女儿造型与黄帐篷二人场景似[月升王国]预演。(8.3/10)
美术还能再强点嘛?Wes Anderson是全宇宙心最细的导演
这部电影让我难过了好多天。韦斯·安德森的运镜和剪辑都带着执拗,就是那种明明孤独却又不甘示弱的固执。每个人的哀伤都凝聚在眼睛周围。Margot回忆的段落惊心动魄,全都是亲吻,可就是难过得不行。生死、悲喜、智愚都不重要,他们记得的都是:我从来没有像厌恶自己一样厌恶过一个人。
维斯安德森的片子总是充满各种迷人的细节,让人心动。这也是格温妮丝帕特洛所有片子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啦。这种怪鸡的、表达方式诡异的小感情哟~><
确实有Glass家族的影子吧,还算让人释怀的结尾也蛮像祖伊打给弗兰妮的那通电话。。我觉得导演Wes Anderson很可爱。 另外不得不说摄影和原声都很赞。
我喜欢所有韦斯.安德森的怪胎电影!
前面的节奏还好,后面就坏了。到老三自杀或自杀未遂就应该停了,后面一大段有从高峰跌回平地的感觉。线索多了导演什么的也掌握不住了,有点纷乱,各条都仿佛说完了,各人又都没有进行到位。绵绵软软的片子,挠不到痒处,触不及痛处,还行。
一贯的怪咖和赞配乐。Margot那个角色太具个性而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表演却浮于表面,不够叫人信服,致使角色让人觉得很讨厌。最后那段很慌张好吗!哈哈哈~(旁白Alec Baldwin
被韦斯安德森惹出的眼泪,全都是粉红色的。
以一种平淡多彩清新的影像和叙事,展现了家庭人际的多个面向,痛苦不再那样尖锐、理解成为可能、但较之一般的小清新又更深刻。这也许便是韦斯·安德森的长处吧。
导演风格过于强烈,以至于剧情平淡无奇
我已经成为韦斯安德森的FAN了,OH YEAH
欣赏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是一种享受,仿佛翻开一本上世纪的童话绘本,匪夷所思的角色,忍俊不禁的对白和妙趣横生的故事,在极致考究的美术风格的包装下,佐以悦耳动听的旋律,所有的不快和惨痛,都被轻松幽默地化解了。
再高的智力、再成功的事业都无法填补精神的空洞,人类理应在宏大且变幻莫测的命运前保持谦逊。人生赢家亦会被心灵创伤与飞来横祸打倒,届时高歌猛进时的自高自大皆将化为尘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离开宗教、天伦之乐,以及成瘾物质等各种形式的心灵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