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头看来,往里头瞻, 单看这满街灯火辉煌的亮。 嘿~过来往里看, 嘿~过来往里瞻,嘿~: 十里洋场有九里荒, 十个年轻人有九个彷徨, 卖力的有力,无处卖。 出门人看你向何方······
《都市风光》在开场时,袁牧之扮演一个小贩,唱了一首小调。“十里洋场有九里荒, 十个年轻人有九个彷徨”描摹着旧上海的物质化与贫富差距。
与袁牧之导演的另一部佳作《马路天使》相比,《都市风光》显得要落寞许多。或许是由于江某人的出演让本片曾长期处于被封杀的状态吧。与30年代的中国主流电影相比,《都市风光》在电影形式和电影语言上进行了更为激进的探索,为了协调,导演选择把本片拍成了一部音乐喜剧片,从而让电影手法达到了一种丰富而不泛滥微妙平衡。这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则因为过于形式化的生硬而遭到诸多非议。
早在30年代,《战舰波奖金号》公映不久,如爱因汉姆、维尔托夫等人大量电影理论便传入到中国。在中国创作界,对蒙太奇理论的讨论也非常热闹。电影男主角唐纳在《电影漫话》一文中曾谈到他曾与郑君里、袁牧之和赵丹就蒙太奇与演员表演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激烈的讨论。《都市风光》,作为一部编导处女作,颇为炫技,有意识的使用了大量特殊的剪辑手法。如果说费穆在《小城之春》里留下了诗意的长镜头,那么袁牧之则最早杰出的运用了眼花缭乱的剪辑手法。
影片开场不久,主人公坐在西洋镜前往里望。影片即通过两个剧烈的纵深移动镜头,向我们宣告了故事的正式开始,随后便是扑面而来的蒙太奇段落,灯光迷幻的霓虹广告、高耸入云的城市建筑、漫步花园的人群等,而后与堆积的大洋叠化,隐喻了旧上海的纸醉金迷。然而段落并没有到此结束,短短150秒内,通过大量短镜头组接成了完整的杂耍蒙太奇段落,勾勒出了一副旧上海的图景。
有趣的是,在这一段中,导演重复组接了两个石狮子的镜头,大概率是有意致敬了《战舰波将金号》中的经典段落“ 三头石狮子”。
四个被定格在广告上的主角,犹如一场戏的将要大幕拉开。”摩登人物“四个字写满了对他们的讽刺。
大量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女主想象自己穿着华服、男主想象小轿车等。
将女主比作布娃娃,典型的爱森斯坦式镜头,不追求逻辑,只追求表意效果。杂耍蒙太奇可能带来的生硬,在袁牧之选择的喜剧色彩中得到了极大的消解。
当然最为精妙的还是这段反射蒙太奇,一段戏中戏中戏,电影院中动画精确的描绘了现实中两人的关系,金钱与爱情。
重复蒙太奇,两次出现的股盘,强调人们对金钱与物质的追求。
包女主一家发现被骗,”最后一分钟营救式“上街追逐的交叉蒙太奇。或者从整体来看,该片就是一个平行蒙太奇式的作品,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袁牧之作为一代电影大师,从1934到1937,短短四年内,五部作品,部部佳作,导编唱演俱全。尤其是在剪辑上,大量炉火纯青的蒙太奇组合段落,堪称早期电影的巅峰。而后在1940年更是直接奔赴苏联,与蒙太奇开创者爱森斯坦合作,协助其完成了《伊凡大帝》等作品,被爱森斯坦称作”天才的李涛“(在苏联的化名),然而却再也没有导演过电影作品,将下半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建设。
今年是袁牧之导演诞辰110周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他的才华。
超乎想象了,我现在感觉30s的左翼片子远比现在的好看,毕竟市场和现实导向都有了。30s民族危机严重,这部片子虽说主体是一个有趣的幻梦,但显然的是潜隐于表面之下的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过年了大家都没钱)。电通公司是左翼电影的新阵地(旧阵地是明星)。其主创人员都是海归,并致力于将有声片的技术的中国实践。导演袁牧之在这里面演唱歌买办,万氏三兄弟做的动画。
声音:这部片子最亮的点在于丰满的声音使用,时而夸大,时而省略。人们争辩(当铺)的时候往往不用话语而直接人工模糊,消解了具体的语言而达到了言语。(我自己编的说法)配乐很用心,专门为人物配置,和语言动作相映成趣。(令我想到雅克•塔蒂)
剧作结构:看到中间还在想开头一家乡窝宁去哪了,到最后才发现这个都是他们的幻想。另外,首尾呼应,形成了封闭的结构。最后的火车驶来,有点工业化袭击农业文明的意思。(袁牧之亲自唱歌:往里头看来往里头瞧)
表演方式:显然是引入了戏剧的手法,无论是开头富有韵律的人物行动还是在上交所人们规律的动作,场面调度很舞台化。
蒙太奇:受苏联影响,爱森斯坦的三个狮子是暗指工人的崛起,这里的狮子位于银行门口,是在隐喻经济衰退。另外,好几处的形状匹配都很有意思,比如小云和玩偶、最后的腿的变化。
他们说普通话好像我奶奶。
(1)人物塑造徘徊于边缘: 1.注重展现当时社会风情,戏剧化效果没那么强烈,因此剧中人物个有性格,却难有人物弧光的变化; 2.为人物设置的障碍,只为叙事而效力,没有考虑到对人物的塑造; 3.主要人物故事线展现非非常紧密,加之电影时长有限,人物弧光的刻画难以有更大地展现空间。
(2).1 从同期声到音画对位,人声(唱歌)转化为画外音,音乐和画面存在着张力,参与抒情。街头艺人唱歌到背景音乐的播放,显示出人们生活的安逸与社会的祥和; 2.模拟硬币落地的声音参与抒情与叙事,男主的硬币不小心落在地上,楼下的包租婆听见后来到男主家,欲寻是什么声音; 3.同时,男主下楼的夸张脚步声甚至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剧中人物的视角展现与主观意识的流露,包租婆听见男主的奇怪脚步声而看向他,表情似乎在猜想男主脚下有什么东西(硬币); 4.典型化的符号音乐,如剧中人物吹的口哨,女主父亲与典当铺的人说话,配以形式感极强的音乐,可能借鉴西方某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
(3)阶级意识弱化与城乡对立强化: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导演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配以巧妙的音乐削弱我们产生对这些三轮车师傅在阶级方面的情感倾向(同情、怜悯),也让我们可以辩证性地去看待阶级意识,不完全被电影意识形态左右。但强烈的叙事,却有增强了城乡对立的差距(穿着时尚的女主与普通的拉车夫)
(4)底层阶级再现的合理性:观众看到的是谁眼中的底层阶级?【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明显带有导演(知识分子,袁牧之是上过大学的知识分子)意识的夸张表现手法,表现底层阶级的三轮车师傅的行为,这种现象是否真实存在?或许要打个问号。】
(5)融情于物与特殊蒙太奇的展现,女主看见书中穿着漂亮裙装的人物,想象自己也是那位人物,于是书中的纸人变成女主,动了起来;巧妙地转场。
(6)中华民族传统的“比较”思想意识展现,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化电影:如女主父亲告诉女主他的生意不好,女主指着对面的商铺说:“你看,为什么人家的生意就那么好”
(7)强烈戏剧化的对比,营造喜剧效果。男主穿着破鞋破袜子,却有足够的铜钱; 2.商业化与戏剧观催生的注重场面的展现,如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
(8)影像语言的突破:运用了摇镜头进行转场,运用声音转场,运用相似物体转场;形式主义的“恍惚镜头”来参与叙事,展现上海的纸醉金迷;特殊视角如女主通过门锁的缝隙偷看门内吵架的父母。
(9)底层阶级对自我所处社会语境的反抗:底层平民百姓对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强烈渴望。
(10)强烈的形式主义符号化表意:各大场馆的夜间招牌彰显上海的繁华与热闹。
意思是說女主人公命裏專克男人對吧
@中国电影资料馆。创作阵容十分强大,袁牧之、赵元任、贺绿汀、万氏兄弟……江青此时还叫蓝苹。片中的几个蒙太奇用的极妙。小狗是亮点。电影院一段放的是万氏兄弟的迪斯尼风动画。恋爱作家华哥举手投足无处不入屌丝型格,不愧是八十年后诸位屌丝晚辈的榜样。我们可以说,屌丝也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存在。
本来只是好奇江青唐纳的模样。。我可以把星星都给西洋镜歌吗
吃完了毛的红烧肉,就去延安了,之后又去了苏联,和冼星海有过一段艰辛的留学生活,做过爱森斯坦的助理,很神奇。回国后没经历几年好境遇,被周扬他们整了整,但至少文革前就被架空了,没遭什么大罪。最后一部《小小环球》,写了十六年,生前没有机会出版。那个年代的吴彦祖,双鱼座,有点悲情色彩。
配乐阵容很强大,黄自+赵元任+贺绿汀!电影光怪陆奇,多线程并进,每个人都有故事,最终一场黄粱大梦。30年代上海的娱乐方式、三件套西装大衣背头造型,至今看来仍时髦。在“去上海”这一绮梦与噩梦矛盾笼罩下,结尾一家人的转圈镜头,大概有着永恒的价值。小姐那套凑不齐的时装,永是消费主义魔咒。
这次看到蓝苹真面目了,音乐喜剧片,袁牧之的喜剧气氛和情节营造得非常好,这种朴素的嬉笑风格现在看来令人感动。开头西洋镜音乐很赞,音效使用特别到位,听到俩人对话,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笑疯了都。
蓝苹和唐纳。。。。。 图一八卦就~
颇具幽默趣味,交易所、押行,情书换稿费,还有米奇电影看------全部为了攒一套赴宴礼服!上海滩啊,上海滩!为钱是利,人财争夺!一场空~~独缺帽儿一顶。对了,那人出演!
“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哇啦啦啦哇啦啦啦哇啦啦啦哇”1935年,袁牧之处女作,26岁。
意涵极丰富,既可以从再媒介化角度来谈电影-西洋镜的嵌套结构,也可以从风格角度来谈蒙太奇、移动摄影(明显受苏联蒙太奇学派和古典好莱坞的影响)对早期电影的突破。我觉得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剧中人物(经由西洋镜)由浪漫乐观的上海想象转向苦涩、沮丧的上海12天经验这一形式设定,制造了两个叙事层和两个叙事者,反而在一种自反的情境中暴露出西洋镜叙事者和电影叙事者本身的武断性及这些叙事的暴力性质。当然,用Bordwell的话来说,历史诗学的目的在于抵达一种Brechtian surprise:not "How like ourselves!" but "Who would have imagined that they could believe this?",接受维度是必不可少的。
天才之作啊...可惜只导演了两部电影...
UCB Modern Chinese Film Studies screening 2017.10.16
摩登时代的尬笑
前卫音响实验片,被埋没了太多年【电影资料馆】
文艺青年大战富家子弟,然后输的很惨
袁牧之,26岁,才华,演技,长相,幽默感!戏中戏,万氏兄弟的动画,音效!镜语,音画结合!西洋镜中剪辑“持摄影机的人”
原想通过本片看看蓝苹也即江青,结果才知这是部很中国很上海很地道很纯粹的近乎完美的喜剧歌舞片,那些时儿谐谑时儿讥讽的合拍鼓点、独创的哇啦哇啦哇的对话、唱念做打的古典功夫、黄梁梦式故事、意味深长的结局,我再找不到比它更优秀的国产喜剧了。
影片无疑是时髦的,首尾呼应,卖艺人在唱,西洋镜里在放,繁华都市却有着落魄的命运,音效故意突出,以制造滑稽感,被钱逼着举步维艰的几人焦头烂额,却也有追求姑娘不惜所有,爱慕虚荣而耍尽手段的举动,落到最后一场空,所谓的繁华也就打上了问号。
蓝萍女士情绪很稳定,影评人唐纳很悲剧
30年代中国喜剧片最为有益之尝试。时髦和批判的综合体,在摩登中加入左的眼睛。起首,声光电在黑暗中轮番登场,将《子夜》的开篇用充满刺激的视觉效果坐实。片中,黄包车有轨电车豪华轿车勾勒城市空间,大马路被招牌和广告覆盖片尾,火车站钟声鸣响,小市民从幻梦中苏醒,唏嘘不已。冷热交加,甚为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