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捉妖记》还算是颇具野心,初步的构建了一个人妖世界,为了讨喜,设立胡巴这样一个角色来卖萌也无可厚非。
但到了第二部,开始只拿胡巴主打卖萌,还加入了一个笨笨来打配合,就很可耻了。弃宏伟的人妖世界设定于不顾,有的只是像上集一样的剧情:某某妖王又派人来抓胡巴,然后理所当然的又失败了。
妖界如今什么形势没有说,梁朝伟与李宇春的爱情拍着拍着突然就没了,过气小妖王胡巴到底如何颠覆人妖两界,天师阁怎么回事没有讲清楚,找爹又找到中途放弃。
故事低幼,逻辑不可推,散乱无章,又胡凑剧情。中间有一大段严重偏离主线,到最后导演估计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开头抓胡巴这事,就让云青画风突变变成了妖怪,来了场仓促的收尾大战。
每个人物都单薄得像个符号,只会讲笑话抖机灵的傀儡,到处装疯卖傻,片子还时不时地来个胡巴的深情眼神特写,实在审美疲劳。
故事讲了近两个小时,看似讲了很多,但其实什么都没有讲。人物没有什么发展,世界观也没有怎么拓充。说是续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加长版的番外。
在这竞争如此激烈的春节档,《捉妖记2》势必被口碑更好的《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双双逆袭,重蹈去年《西游伏妖篇》高开低走的覆辙。
PS:一开始的歌舞贼尴尬,导演你是想不到怎么开场吗?
太差了 。。。。。。。。。。。。。。。。。。。。。。。。。。。。。。。。。。。。。。。。。。。。。。。。。。。。。。。。。。。。。。。。。。。。。。。。。。。。。。。。。。。。。。。。。。。。。。。。。。。。。。。。。。。。。。。。。。。。。。。。。。。。。。。。。。。。。。。。。。。。。。。。。。。。。。。。。。。。。。。。。。。。。。
《前任3》口碑票房两极分化的热点刚过去。贺岁档四大天王中的《捉妖记2》,再次上演了口碑票房两端走的情况。
于是有了一个网络新词叫:审美隔离。
早在《捉妖记1》上映的时候,电影问鼎了当时国内影史票房冠军,并斩获200多项大大小小的票房纪录,这些都给《捉妖记2》铺下了康庄大道。
果不其所然,《捉妖记2》在贺岁档第一天就拿下了5.4亿的票房,按照大年初一第一天首日近13亿票房来算,《捉妖记2》票房贡献了半壁江山。
对于大聪而言,《捉妖记2》或者“捉妖记”这个系列,其实是无聊的。但是大聪能明白《捉妖记2》在贺岁档为何一票难求。
纵观下来,在整个贺岁档期,《唐人街探案2》虽然是喜剧,但是剧情主线毕竟是探案,逻辑缜密烧脑,少了儿童市场。一开始票房起飞难,但上映三日,开始赶超《捉妖记2》。
《西游记女儿国》虽然IP人尽皆知,但口碑跌至冰点,再加上是爱情题材,也不足以合家老少前往。
再来是《红海行动》,最不像贺岁片的一部电影,但口碑爆棚,正在逆袭中,不过血腥程度也让有些带小孩的家长斟酌。
所以算下来,《捉妖记2》不用过脑的剧情,一开场就春晚一样的舞蹈,尊定了该电影就是为贺岁档起量身打造的。再加上现在国内大街小巷的胡巴形象,都在召唤着大家过年的一项全家娱乐活动,就是一起进电影院看一场欢乐的《捉妖记2》。
小孩看胡巴,上年纪的观众由梁朝伟拉进影院(比如大聪),流量看李宇春,如果把电影看成一道菜,不得不说《捉妖记2》在配置上,组了一手好食材。
食材说完,我们来看看烹饪方式,《捉妖记2》可谓是完全衣钵了年夜饭的特征,什么菜都要来一点,做到“年年有余”。但是这个乱炖的叙事方式放在电影中,就会让故事变得十分松散没有主次,甚至是有些无聊。
如果影片每一段戏都十分出彩也就算了,但是除了梁朝伟的戏有些自然以外,其他的戏份都十分尴尬,而且每一场戏之间的关系也并没有很大,断裂感十分明显。
一般来说电影剧情会分主线和副线,最后随着剧情发展汇在一起。而《捉妖记2》根本分不清主线副线,甚至不知道影片到底有多少线。
故事一开始讲述胡巴继续被妖界的坏妖追杀,至于为什么,来不及解释了,跳完春晚舞马上就要跑路了。
如果影片按照胡巴的逃亡冒险所见所闻所感,来一次胡巴成长历险记,最后胡巴会说话,甚至成长感悟了些什么,说不定影片故事还扎实一些。
但是胡巴从头到尾依旧是那个胡巴,始终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吉祥物摆设在电影中,实在让人遗憾。
胡巴找父母的路上,偶遇梁朝伟,于是打开梁朝伟他自己的一条线,又是赌钱,又是逼婚,又是马戏魔术表演,好不热闹。
但完全和《捉妖记2》的主线故事,没有一点关系,感觉只是正好梁朝伟凑巧落在了这个人妖世界背景,所以观众借着梁朝伟的视角,扩展了对“捉妖记”系列的世界格局。
可能是因为梁朝伟是大聪的爱豆,反而觉得梁朝伟这条线如果变成主线,还更好玩一些。但坏就坏在,导演没有把梁朝伟的线,和影片本身的主题结合起来。
另外李宇春饰演的朱金真,说着家乡的四川话,和梁朝伟一起演戏产生的化学反应,多少让人有些眼前一亮。
李宇春的演技,说真的还不错,起码看起来很自然,高冷,算是一种变相的本色演出吧。
井柏然和白百合这一条线,他们一会要找井柏然的父亲,一会帮助刺妖母子团聚,一会又要找胡巴,中间还要抓抓妖,吃吃醋,修修武器装备。
他俩涣散的剧情,如同看不定期更新的日常,前后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交代,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编剧为何对剧情的设计这么草率。
特别是有一幕,井柏然和白百合坐在思念坛,知道了胡巴在热气球,按理说他们寻子心切,知晓胡巴下落后理应赶快去找了。
但他们的反而依然坐在那,继续欣赏着热气球沙雕傻笑,不紧不慢的说:哇原来我们的胡巴,也和我们在同一个小镇呢...嘻嘻。
这…请问你们不着急吗,不急着见胡巴吗,这样的人物情绪反应不是搞笑,而是可笑。
影片最后,商业大片总要来一场最终对决,出来一个意料之中的大反派,一场并不怎么精彩的打斗之后,反派理所当然的挂了。
但问题是,捉妖记系列已经出了两部,我们始终不知道妖界抓胡巴干嘛,人间又要胡巴干嘛。你们拿胡巴要杀要剐要供奉,起码给一个解释吧,不要总是拿“胡巴能改变人界妖界世界”这些说词为借口,来强行安排人妖两界的对抗。
说了这么多,大聪其实并不想吐槽《捉妖记2》,更多的还是有些心疼和遗憾。
说实话,《捉妖记1,2》营造的故事背景,以及整个人界妖界的格局,细节还是很多的。
特别是《捉妖记2》里,世界格局更大,妖的种类更多,人间小镇的建筑和生活日常的描写,道具,服装等等,也都变着心思呈现出更多的新奇百怪,特效三维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些都能看出《捉妖记2》的用心良苦,但为什么这些都做好了,就不能在一部电影的灵魂之处(故事)多放些心思呢。
在此,对《捉妖记2》的态度,除了可惜和觉得太急功近利,已看不出太多的诚意了。
《西游记女儿国》:幽灵公主+水形物语+少年派+能生就鼓励生(二胎政策)
不得不说,《捉妖记1》上映的时候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新颖的题材与有趣的剧情,真是老少皆宜,欢笑不断。
似乎是看到了第一部红火的票房纪录,为了不把这个简单的故事匆匆讲完,《捉妖记2》硬是生编出一个支线剧情,强塞了梁朝伟、李宇春、杨祐宁三个人。
这看得我不说是“声泪俱下”,也可以说是“悲痛万分”。
延续第一部男子生子的梗,继续相同的搞笑元素,尽管有大鹏这样的喜剧人助阵,在没有创新的前提下审美很快就进入到了疲劳的状态。虽然李宇春的方言加上她的表演真的非常不错,但是于事无补啊!
比起上一部24.38亿的票房奇迹,这一部22.29亿的成绩排名四部影片的第三名。
其实就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我觉得这个打着聊斋的IP无论怎样拍,都会有家长跟孩子捧场,因为对于小朋友而言,主人公好看有趣,有可爱的萌宠,说普通话就行,其他的扯再多他们也看不懂。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系列的投资成本不能不能再高了,毕竟过年再没有电影看,观众也会越来越理智,不好看的他们绝对不看,更别说二刷了。
而且今年不知道是不是过年比较晚的原因,电影院的爆满情况没有去年的严重,还是我提前买的最好的位置,时间还是比较适合所以没觉得有很多人。
并且随着我近两年的观察,电影院的大人小孩,观影素质普遍提高。无论看什么电影,基本上都十分流畅,没有人打断时的纠结。
其实按照当今的特效水平,只要不偷工减料,好好讲故事,观众都愿意买账,就害怕为了挣钱,投资方要求编剧刻意拉长剧情,让本来逻辑紧密的故事情节毁于一旦。希望《捉妖记3》能赶紧把故事讲完开新篇,别一直拖拖拉拉地总折腾一个一小时就讲完,却拍了五部电影的故事。
不如第一部,剧情特别散,节奏缓慢,李宇春有特色但感觉不是很适合那个角色,杨佑宁出场没多久就猜到了剧情的走向一定是反派,梁朝伟老了点,倒是不影响,但和李宇春的搭配感觉有点不搭啊,尤其李宇春旁边真的美女如云,为啥让她来演这个角色,每个人讲的都不少反而没有讲好,白百合偶尔会想到她的风波影响观感,胡巴戏份再多点就好了,就胡巴和白百合的小纸符有点意思,小朋友应该会喜欢这么萌的胡巴,应该再放大些胡巴的比重才好
春节这几日宅在家,各卫视的台被我翻来覆去地调,不是炒冷饭的剧,就是没完没了的综艺,也难怪还珠格格的收视率能刷出新高了。
没办法,只好连着几日看了纪实频道的纪录片,却叫我连连惊叹。深刻感到,我们国家对非虚拟题材的驾驭几乎可以说是相当纯熟,不乏上乘之作,而虚构题材的佳作实在寥寥。乃至到现在数得上来的经典也不过一二。
在电影界,这一现象更甚。故事的味同嚼蜡几乎贯穿了每部虚构题材的国产片,那些“大场面”、“好莱坞特效”、“小鲜肉”也救不回里子的疲软。
而2015年初看《捉妖记1》的时候,我几乎感到了惊喜。这类虚构题材在国产的电影界是绝对的稀有品,因此瑕疵密布也没有减弱我对它的喜爱。这副人与妖的盛世绘,法术、咒语、纸人、换皮,甜酸苦辣,笑中带泪。导演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成功塑造了大IP胡巴,叙事多线并行,歌舞特效俱佳,井柏然生子的片段确实搞笑,父子情深的母题也足够催泪。实在是一部极有诚意且成熟的电影。最终票房的成功可以说是应得的勋章,我也愿意将电影票贡献给这样的新生题材的力量。
三年后,我们这批老粉再次走进了电影院。我常说,每一次观影前都要做好心理建设,问问自己,你期待看到什么。如果期待的是看到萌物胡巴,搞笑的剧情,影帝梁朝伟,那《捉妖记2》绝对是一部优良的合家欢片。但就怕你对它的预期远不止于此。
我就是那个没有做好心理建设的。第一部的新奇已被消费殆尽,靠卖萌撑起的剧情单薄如纸屑,该交代的事情也都没有交代清楚。不知是诚意不足,还是偷工减料。
即便如此,我依然为《捉妖记2》打了三颗星。为什么?就冲着它的罕见,冲着它塑造出的胡巴,冲着一个IP立起来真的不容易。
我们是一个没有小黄人,没有BB-8,没有玩具总动员,没有小熊维尼的国家,但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胡巴。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看捉妖记,TA一定会喜欢上胡巴。从此,TA的世界里不再只有国外的那些IP,会在心里装下我们的一个胡巴。
我知道这个理由很扯淡。胡巴在大多数人看来甚至并不萌,但它的意义远大于它本身。而这就是捉妖记的核心价值。
讲真,你还会记得《神偷奶爸》等电影的剧情吗?不还是只记得小黄人吗?(《神偷奶爸》的剧情也是极其老套,虚构类故事需要极其宏大的世界观,而去年深入我心的只有一部《寻梦环游记》。)所以,即使《捉妖记2》各方面都很平庸,但只成功塑造出深入人心的萌物胡巴这一功,就值三颗星。因为这对我们文化产业的价值可谓深远,我希望以更多的耐心来培植这份希望。
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因为期许过高而失望过度,其实电影也有不少亮点。李宇春的四川话和扮相承包了我全部的笑点,最后大战的设计也很精巧,唯独欠缺的就是故事的打磨了。
最后老规矩,我要说点题外话。
我前面提到,我们的国家曾拍出过多部令人赞叹的纪录片,如生门、舌尖上的中国等。但是在虚构类题材方面,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水平。审核制度的外因不谈了,我将内因归结为我们的导演还不具备塑造宏大世界观的能力。
为什么?这跟我们的国民性格太相关。
中国是一个内生性为主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偏安一隅,对于自己的故土有着非比寻常的眷恋,而对”外面的世界“常抱有”外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所以,中国多”世事洞明皆智慧,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现实主义者。而着眼当下的现实主义者又怎会有想象虚构世界的能力呢?
与中国不同,英美国家大多是外生性性格主导,他们对于世界探索欲使得他们拥有无边无际的动力去创造新的东西,甚至不惜侵略。他们对于他国文化的好奇与了解,远远比中国人了解国外多得多,这是写在他们性格里的东西。所以在他们的影视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一种浩渺无边的玄幻,对宇宙的追问,和务必宏大的世界观。当他们用电影为少年塑造绚烂的想象力,编织最斑斓的梦境时,我们的电影依然在宣扬国力,打打闹闹。
所以,我的评分掺了很大的水分,这水分就是我对中国导演的期许。希望捉妖记的野心不止停留在在春节档争票房的高低,而是让中国的孩子们在长大后想起这部电影,仍然可以发自内心地喜欢胡巴。
可以说远不如前作,虽然第一部也没有好到哪去,但起码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全程只有打闹,剧情几乎为零,我要热闹还不如看春晚,说到这儿电影一开始新永宁村的一段尬舞还真让我有种在看春晚的错觉。本以为故事将在这里展开,结果那么大群妖怪被几个杂兵突袭一下就七零八落四散逃跑,上集拼了命保护的胡巴直接一个人流落街头,而曾志伟吴君如演的两个妖怪也不来找,居然就这么消失了你敢信?
然后是这个胡巴,讲道理可以说是第一主角,整个故事的线索和驱动力,作为前任妖王的遗孤丝毫没有成长,甚至除了卖萌以外连一点个性都没有。人家银护的格鲁特同样是卖萌担当,为什么就能从壮年到童年再到青少年而且还各有萌点?你第一部卖了那么多票房第二部连模型都不改就又出来圈钱也就算了,至少能知点事儿,别尼玛还像个婴儿一样蠢好吗?你这像是背负了血海深仇的样子么?
本来第一部勾勒了一个不错的奇幻世界,蠢萌的妖怪、打怪升级的天师、王朝更替的斗争什么的,沿着这个套路走下去不就行了?为什么续作在故事情节上没有任何发展,前作挖的坑一点儿没填?本以为会讲一个哈利波特那样波澜壮阔的故事结果你给我来一部哆啦A梦剧场版这说得过去么?
唯一亮点也就李宇春纯正的成都口音了,可是明明那么多戏份的角色却一点点挖掘都没有,既不知道她掌握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也没有任何内心刻画,就一个单纯的搞笑角色。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新男主梁朝伟身上,作为戏份最多的男一号,既不是天师也不是什么大侠,行走江湖唯一的资本是靠一只会隐身的妖怪,烂赌成瘾到无可救药,出千被发现就只会跑路,至于妖怪笨笨为什么会忠于他,李宇春演的朱老板又怎么就看上这么个货也一点儿没交代。除了最后卖胡巴不小心赔上了笨笨令他稍微有点失落以外,几乎也没什么内心描写,人家影帝到是想好好演,你这角色也得有发挥的空间啊…
其余的配角包括大鹏黄磊吴莫愁柳岩就更不值一提了,完全装疯卖傻,对情节没有任何推动,戏份全删掉也一点儿不影响。
反派杨佑宁几乎一出场就猜到身份,没有任何计谋也完全不凶狠,简直弱得令人震惊…例如那个寻妖装置,起初我一直坚信这就是杨佑宁精心设计的陷阱,先利用白、井二人找出胡巴,然后自己再来个黄雀在后一网打尽。没想到这个大魔王如此不敬业也就算了,一群主角反而大摇大摆的把胡巴送上门来卖给你。所以反派抓住主角的方法居然是花一千两银子买来的,这种弱智剧情简直让我开始怀疑人生…
至于电影想要传达的亲情价值观,因为缺乏诚意的故事,已经难以打动任何人,不提也罢。
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水准,把观众当弱智,走低龄化路线,我觉得这个原本还不错的IP再坚持个一两集也就可以白白了。
电影没有一个明确的剧情线,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讲着梁朝伟这边的屠四谷然后又跳到白百何那边,最后两组会师无比尴尬…本来以为最起码会有个boss,结果在一阵非常尴尬的轻微打斗中,一切结束了???主题模糊,剧情线不清晰,台词尴尬,没有矛盾,没有精彩点,连五年级的小学生看完电影的第一句就是肥皂剧,烂片…第一部最起码还有个boss,第二部过于幼稚的合家欢,仿佛看了一部喜羊羊,敷衍的拍摄。鉴于过年档,加上胡巴萌萌的,给两星。
这是真把自己当超低龄合家欢拍的,故事也是太简单、太平淡了一些。整体感觉像个番外短片的容量,非当续集拍哪能不别扭。不过,怪物倒是仍然跟上部一样丑。其实第一部还挺喜欢的,这部真是失望。
孩子被绑匪绑架索要千两白银,好心帮你付了赎金要把孩子送回来处,于是父母和绑匪联手杀了付赎金的人。
给的期望值太高了,炒剩饭,用老梗
不过多地说内容了,没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惜了梁朝伟。捉妖1我看了两遍,为着有心做一流的国产动画、为着形象的新奇;捉妖2如果不是宝贝要来我就放弃了,不为别的,这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反感了,就像同事说的怎么吃个汉堡都能出来这这这个啊!在我,宣发适得其反了,钱我支持花在影片质量上!
作为续集来说是及格的,很适合春节档这样合家欢的时节上映。胡巴还是那么可爱,有酒窝的笨笨(奔奔)也很好玩。胡巴爹娘的戏份没梁老虎多,都是演技在线的水准。朱老板是个惊喜,造型也加分很多。
总体很惊喜,尤其胡巴和第一部一样可爱,丑萌丑萌,这一部多了梁朝伟身边的笨笨,合格爆米花电影。
最后那一段也特别燃,感觉井柏然侧脸帅的,春春和白百何也特别美,春春承包了不少笑点,梁生的演技还是无可挑剔的呀
也就只能看看小妖胡巴卖萌。两条故事线,一条是大型带娃现场、一条是大型找娃现场。春节上这种片深深感受到了政府鼓励大家多生多育的良苦用心(囧囧囧)
辣鸡,真的太次了。而且一直觉得胡巴长得很可怕
胡巴很可爱,李宇春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很适合过年全家一起看
故事有点太简单了。最后彩蛋不错。李宇春惊喜
第一部的角色、设定、笑料,第二部被消耗殆尽,甚至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全程尴尬,即便有梁朝伟也不忍直视。
这部片子拍的不错,尤其喜欢里面的笨笨,敦厚又老实,真希望有个这样的男朋友,嘿嘿
上午和家人看了,典型合家欢,小朋友问胡巴谁演的,哈哈哈哈哈哈,胡巴真的很可爱,李宇春四川话也是亮点
总之就是有制作水准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娱乐电影,全靠杂耍推动故事,也是本事。周围都是一家老小,看得非常开心。胡巴做得真好,太招人稀罕了,眼神比井柏然有戏多了呀。
延续上一部故事和人物 无缝衔接 目测还有第三部(天阴爸爸这个线还没浮现)。李宇春带来了最大的惊喜 确实“有点子漂亮嘛”。上次看到这样的梁朝伟他还是一只小鸭子。喜欢有双酒窝的笨笨 小屠屠快快给他钱啊 让他去约大表妹呀。大鹏不导演的时候还是蛮可爱嘛。没发现哪里不好 心甘情愿的四颗星
emmm...春春真是突破自我了 井柏然很帅啊 故事虽然老套了一点...笑点也很少...杨祐宁反派一开始就疑点重重啊!很奇特。但总的来说还好啦...
梁sir现在接片子的水准这么低了么,还有那个白跟井真的是刷新了我对演技拙劣的新看法
剧情蠢不蠢?蠢。没有梁朝伟看不看?不看。不是3D良不良心?良心。给两星冤不冤?不冤。
充其量就是件做工精美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