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前夕,结束国外工作的马蒂亚斯,返回到他土生土长的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多民族山村。马蒂亚斯一边担心着儿子鲁迪从罗马尼亚母亲安娜那里受到的教育,一边渴望着再次见到他的匈牙利前情人奇拉。
他发现他的儿子和整座村庄都笼罩在一种奇怪的非理性恐惧和不安的阴影之下。当奇拉管理的面 包店雇佣了两名外国工人时,根深蒂固的冲动和怨恨涌现,冲突横生和情绪爆发,社区和平的表象被打破。
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一名罗马尼亚小镇男子马提亚为了赚钱养家,离开家乡罗马尼亚,远赴德国的屠宰场打工,不仅钱少,还得吞忍当地人的歧视与羞辱,让他愤而返乡。 然而,不久后小镇也来了三名南亚移工,看似纯朴且虔诚的小镇,却再度上演似曾相识的故事。
克里斯汀穆基:屡获戛纳影展肯定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
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汀穆基可说是坎城影展的熟面孔,早于 2002 年首部电影《幸福在西方》就入选戛纳导演双周单元。 隔了五年,交出第二部电影《4月3周又2天》,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榈奖,并赢得全球各大国际影评协会的最佳影片与欧洲影艺学院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2012年,他推出自编自导电影《灵欲告白》,不仅获得坎城影展最佳编剧及最佳女主角,更代表罗马尼亚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16年第五部电影《毕业风暴》更让穆基夺下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堪称戛纳影展常胜军。
《核磁共振》为导演睽违五年再度回归坎城影展之作,原文片名「R.M.N」取自罗马尼亚语「核磁共振显影」的缩写,以冷冽的视觉美学、精准切入的叙事手法,剖析当前欧洲移民潮的残酷现实,电影里充斥着深植于人性的傲慢与偏见,引发一件又一件的排外悲剧。
在观赏穆基的《核磁共振》时,片中出现几场小镇居民集会抗议以及失控爆走的村民在夜晚里挑起纷争,尤其是人们聚集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的未知恐惧气氛时,无不让人联想到同为东欧电影的《鲸鱼马戏团》。
虽时空背景不同,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表现却十分雷同,皆很排斥。 与贝拉·塔尔《鲸鱼马戏团》那场暴动戏不同,穆基则以一场长达 17 分钟一镜到底的商议集会,将小镇平常压抑许久、埋葬很深的矛盾与偏见一次爆发,将小镇争议事件延伸至全球化、移民潮、种族主义、排外思想,甚至是国族议题,把电影的格局瞬间放大好几倍,实属本片最为精彩的一场戏。
《核磁共振》有趣的看点是「重复性」,从开场男主角远赴德国工作被人耻笑「吉普赛人」,到返乡后,小镇居民对于移工人身攻击与歧视,透过身分转换,对比角色心境上的微妙变化。
男主角马提亚并未对此事件出声,他只是静静地目睹一切发生,在他眼前再度上演。 这也意味着在不同时空背景下,人们仍然因为未知,而产生恐惧,并带入自身的偏见,排斥任何自己不知道的人事物,以求安稳与安定。
一张张男主角父亲的核磁共振照片,代表着罗马尼亚现今所面临的问题,而导演穆基则一针见血地表露出国家的病灶。
导演一如既往的冷静啊,尤其是结尾处理,比《四月三周两天》有进步。第一遍结尾没看懂,又看了几次后明白了。
男主跟随一个扮熊者去到情人家,情人的道歉是指和数熊人偷情(前面裸体已经证明)。而男主的本意是,驱赶可能伤害情人的人。男主并不在乎什么立场,只在乎在激烈的辩论中握着情人的手,快快乐乐的做一个有十足原始气息男子气概的恋爱脑。
所以,最后的几只熊,都是人扮演的,这是从现实的角度。而为什么熊看起来那么大?这是用了超现实的手法,用来隐喻熊这一主体的巨大,不可撼动性。固执的,带有种族歧视的本土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是熊,无差别攻击外来者。可一但到了别国,又变成了羊,任人宰割。
熊和羊随着人的迁徙与跨国,变成了动态的标识。男主最后并不在乎反抗熊,但也不想做羊。面对几只熊,手里没有子弹的枪只好放下,默默转身。这并不是男主向熊妥协的标志,他低下了头,依然深陷两难的抉择中,正如情人所说,因为他连自己的事都解决不好。
贯穿全片的王家卫《花样年华》中的音乐在片尾响起,不仅是致敬,而且更上一个台阶,把《花样年华》中的暧昧感放到这个故事里。因为一听到音乐就可以联想到暧昧,太绝了。熊与羊是暧昧的,男主与情人是暧昧的,国家与欧盟是暧昧的,正如所有的对立面与非对立面,错综复杂的关系星罗密布在这个国家中。导演这次不像是医生那样的精准,而更像是命运织布的女神,将这一切编织出来,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镜到底的群戏实在太吊,节奏起伏全都恰到好处。这样的调度也是导演真正成熟的标志啊,真的很期待下一部作品。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feng电影:
以《四月三周两天》勇夺金棕榈、《毕业会考》又捧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克里斯蒂安·蒙吉,早已成为罗马尼亚影坛公认的大师,疏离式的审美、冷漠的叙述方式和对社会悲悯的观察,为其作为带来丰厚的人文气息。此番携新片《R.M.N.》再度入围主竞赛,甫一公布入围名单,这过于简洁的片名,一度令影迷摸不到头脑,而字母组合又难免与“罗马尼亚人”的英文拼写Romanian产生联想,因此令人更加好奇,这标题究竟有何具体含义?
实际上,R.M.N.是罗马尼亚语中Rezonanta Magnetica Nucleara的缩写,故本片的中文译名便改为了缩写代表的具体含义:《核磁共振》。蒙吉在本片中继续对罗马尼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引人入胜和非常人性化的探索,展现了这个最后一批加入欧盟的国家之一(罗马尼亚于2007年与保加利亚一起加入)的社会中,各类群体的身份与民族归属问题,以及由此蔓延的种族主义情绪与仇外心理。
蒙吉将镜头对准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为背景的一个小镇,这是一片处于不同国家和语言碰撞的十字路口的土地,许多居民在国外工作,特别是在德国。这个地区在不同时期居住着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和德国人,他们在片中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在放映时,蒙吉用白色、紫色和黄色来代表不同的语言的台词。
影片最开始时,马蒂亚斯的小儿子鲁迪在一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穿过一片森林,却他看到了一些令他恐惧的事物,让他感到害怕和哑然。这个小事件隐喻了一个受外来者的恐惧困扰的地方,之后,我们看到马蒂亚斯因为殴打了称呼他为“吉普赛人”的德国工厂的老板,便逃离了德国,回到了罗马尼亚。他的回归是《R.M.N》中几条叙事线索之一。
马蒂亚斯是当地人,但是当地的斯里兰卡工人却被当作不受欢迎的移民,这是一种讽刺的侮辱。片中身份和民族归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人物,直到他们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爆发。
马蒂亚斯的回归并不完全受欢迎。前妻的安娜让他睡在沙发上,夫妻俩在处理儿子的问题上因为方式迥异而争吵(马蒂亚斯认为他“必须像个男人”,不能被一味被恐惧所支配,而母亲则坚持陪他一起睡觉,并拒绝让他独自去上学)。因此,马蒂亚斯开始找上之前的女友琪亚,她是村里的匈牙利裔,已经离异。
琪亚成为了不断推进的情节转折的主要主角。她是一个大提琴爱好者,片中数度使用《花样年华》中的经典配乐《Yumeji’s Theme》来作为她练琴的曲目。她的日常工作是经营当地的面包厂,面包厂的扩招是她不断招聘斯里兰卡年轻人的主要理由,但这背后则是公司老板出于拿到欧盟的经济补贴的考量。琪亚可以说是小镇上最国际化的人:她至少会说四种语言,并且非常照顾这些新近的移民。
招聘外来人逐渐发展成为影片矛盾冲突的核心——面包厂需要工人,但当地劳动力流失严重,去其他国家可以获得更多报酬;且当地人无法接受这份工作,因为薪水低、工作劳累,更愿意通过社会补助来维持生计;当面包厂招来移民时,却又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排外情绪与种族主义心理。
蒙吉的剧本讲述了两人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对马蒂亚斯来说,这包括努力与他年轻的、不会说话的儿子鲁迪重新建立联系,同时照顾他那出现神经系统问题父亲奥托老爹,后者在一天早上于养羊场晕倒后,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对奇拉来说,她既要招揽工人维持工人运作,又要处理由此引发的居民抗议。
但实际上,这个小镇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但蒙吉的高妙之处在于,它实际上从未被命名——它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德国人甚至来自其他国家的欧洲人后裔(他们以前也曾处理过类似的反“吉普赛”情绪)在此共存。
蒙吉作品中的矛盾和情节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来细致铺陈,而绝非靠一惊一乍的动作强硬推进,因为片中所有的举动都扎根于这种表面和谐共存、背地暗流涌动的现实。在本片中,他继续与《毕业会考》摄影师图多尔·弗拉基米尔·潘杜鲁合作,宽大的主镜头既捕捉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地风光,并在蒙吉大师级的调度功力之下,演员能够在不加剪辑的长镜头中完成他们的表演。
这样的方法在关键时刻有奇效——一场市政厅中展开的公民辩论,堪称全片的高潮,也是蒙吉无愧为大师的体现。这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戏仅有一个镜头,且机位和视角基本处于固定状态。马蒂亚斯和琪亚与其他几十个村民一起辩论是否禁止外国工人,每个人和他们的母亲、姐妹、祖母和祖父都在发表意见,这场戏中,每个人的座位、在画面中处于的位置、彼此发言的顺序甚至是说话的语速都至关重要,稍不留意就会拖乱影片的节奏。
最重要的是,借助这场公民辩论,他完成了对这片地区乃至罗马尼亚社会的断层扫描:当地劳动力极度短缺,是因为不想在小镇工作而选择去其他欧盟国家,却难以摆脱被歧视的遭遇;如果赶走移民劳工,面包厂便难以维持生计,影响当地经济,但实际上面包厂招揽移民,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欧盟的补贴;同时,面包厂经营的大部分利润都被管理者拿去买豪车,工人们累死累活只能拿最低工资;而如果将他们留下,他们也会像那些在外的当地人一样被歧视,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蒙吉借这场大戏,展现了同一事件下人们相互冲突的意见,尽管片中他们拥有多种语言对白,但只用一种语言进行思考:“外来者会夺走属于我们的东西”。
人类在面对种族、阶级、经济或国籍的差异时,做出这种二元性的判断很容易出现双重标准,这种变化基于,你究竟站在哪一边?就像影片结尾,马蒂亚斯背对着观众,举着枪面对那些在村庄附近的森林中游荡的山熊,这是蒙吉的一道抛给观众的问题:他究竟要不要开枪?从法国来的生态学家们认为,山熊们对自然环境具有生态价值;但这里的人们却认为它们对社会的安全来说是一种威胁。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标准是什么?你究竟是在“家”外面还是里面?
琪亚仍旧可以逃离并在国外找到高薪工作,当当地的经济被耗尽,其他国家的人来到这里取代他们时,人口的转移就此发生。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其实从来没有完全呆在家里。而在这个连名字都无的小镇、在罗马尼亚(RoMaNia),“家”从来没有被明确定义。
年初口碑不错的这部欧洲片,终于年中来看,经过了几次国外出差的经历,更加感慨。
电影讲述圣诞前夕,结束国外工作的中年男人返回到他土生土长的罗马尼山村。他一边担心着儿子和母亲那里受到的软弱教育,一边渴望着再次见到他的匈牙利前情人。他发现他的儿子惊恐不言,同时整座村庄都笼罩在一种奇怪的非理性恐惧和不安的阴影之下。当他情人管理的面包店为了申请欧盟补贴雇佣了两名外国工人时,本地社区怨言丛生,社区和平的表象被打破。
电影名核磁共振本身带有自我审视的感觉,而导演将男主设定于外出务工与本地居民的双重身份,同时与支持雇佣外地工人的妻子保持暧昧,这样中性模糊的身份具有一定的叙述感。
男人外出在屠宰羊场工作,因为儿子忽然患病,他着急忧虑并打倒了辱骂他为吉普赛人的工友仓皇回乡。在外面他孤单地受着冷眼歧视,而回乡他则成了邻里关系紧密的本地人。他与身边亲密的人有不同的关系,暗喻着不同的链接。
他对儿子是鼓励性教唆,寄希望继承他男子汉勇猛的气概;对妻子是冷漠的同族合作,固守着同等宗族位置又忍不住蠢蠢欲动;而他对明显优秀爱艺术的情人的迷恋含着隔着距离的倾慕与征服欲。同时他儿子意外失语与爸爸孤独患病均暗示着身边危机潜伏。
情人作为面包房管理者需要对外地人的示好,男人作为本地人难免需要与身边男性同伴牵扯着向外地人示威。两人在情感上的拉扯,也是作为双方势力彼此冲突的点,中年人的交往永远充满着博弈。
教堂中本地人关于驱散外乡人的辩论非常精彩,导演对于整个社会的争论涵盖在一起。这个偏僻荒凉的小镇不同立场的人永远固守着自己的利益,无视大环境下的衰落、生活越来越困窘,或者正是因为这样困在一隅的环境他们才更容易保守地抱团取暖,心生怨言。
结尾,女人选择了情感上的分手,男人选择了势力上的割裂,最终温情友善不再,拿枪相向。
如此莫名其妙的名字,看了之后才知道其隐晦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及时做检查,会痛苦自尽,那么一个国家或集体没有及时检查是不是也会瓦解消亡呢?
故事从一个“外国人”回到家乡开始,到一群“外国人”被赶出而终止。最喜欢电影中对村庄景致的描绘,对乡民互动的捕捉。尤其是高潮处,所有人在礼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固定机位冷静注视着一层又一层的声浪:本地人与外地人、穆斯林与天主教、本国与欧盟、穷人与富人、环保与经济、公义与私情、甚至历史上先来的与后来的人…… 导演的布局复杂但不凌乱,功力可见一斑。
最令人唏嘘的,是整件事情没有赢家。外籍员工失去了工作,面包店失去了补贴,更多人失去了工作机会。
什么时候一个群体会变得保守和偏激?自己蛋糕不够分的时候。从年前的山野变成木桩和荒废的矿场,从前的教堂不能容纳所有的居民而变成保守的代言,从前的屠夫卖出了工具,从前的猎人变成了护林人,从前的男子汉气概变得无用甚至有害……规则在变化,有人被淘汰,但人只能牢牢抓住机会把戾气冲向更弱的人。能逃出来的只有死去的人和高级人才,留下来的永远是可怜人。
我不知道导演最后一幕到底在暗示什么,但我看到浑身颤栗——或许人类说到底还是一群动物,本没有什么公平,最后的人只能等着被利爪剔除。
听说这名导演很久了,第一次看蒙吉的电影,政治隐喻很强,欧盟政策的顽疾,罗马尼亚社会的虐根性(移民,种族,宗教,阶级,务工几方面交错),核磁共振只能在幽闭环境下找到症状,无法根治,村民怎么争吵不休,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10min,看得有点不太明白,导演的最后的隐喻,我只能看懂,男主拿着猎枪想要吓走熊,可最终熊根本不怕,甚至更多,预示着熊就是本地人,在这里繁衍几千年,男主反而是外来者,闯入林地,就如同男人在德国务工,他在德国也是被歧视,被排外的族群!但女主为什么要哭,有些莫名,她和男主关系只是炮友,她和法国人睡了,她哭着为这段关系结束而道歉,显得最后结局让人看不明白,甚至混乱……PS:村民辩论的长镜头拍的很绝,在此起彼伏的争吵声中,一个典型的罗马尼亚男人和一个欧州化女强人手握手,讽刺意味很足!
相比于蒙吉拿下金棕榈前作《四月三周两天》是一部纯正的罗马尼亚电影。他后来的影片往往有多个国家合资拍摄,这部《核磁共振》正是由罗马尼亚、法国、比利时、瑞典合拍。罗马尼亚,傍靠欧盟的准发达国家,西欧的人才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地。1910万人的“东欧大国”,GDP总量超越天津市。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极大。这是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与西欧、北欧国家的又一次合拍,这不仅意味着投资,也是蒙吉将逐渐发达的罗马尼亚,放置在欧洲版图中的再审视。
事实上,“欧盟的补助-便宜的工人-便宜的面包-有人购买”,是一个闭环。如果工人的工资提高,新鲜的面包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便宜了。《核磁共振》与观众的共情,来源于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视角对待外来者困境的无解。这种无解,正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造成的。
作者:贾茵
原文出处/微信公号:丝路视听传播
电影剧情
这个村庄故事主要穿插了一个家庭与一个企业的故事。
先报流水账,不含结尾:
马蒂亚斯,在德国的一家屠宰场工作。因为工头催促干活,不让他接紧急电话,称其为低劣的“吉普赛”人,他把工头干翻,畏罪逃回罗马尼亚的亚特兰西瓦尼亚村里去了。回去后,观众才知道他的儿子鲁迪在森林受惊,开始不和人说话。到家后,他对妻子阿娜的宠爱式、“娘娘腔”式教育看不下去,于是带鲁迪学荒野求生狩猎技巧。
奥托papa是马蒂亚斯的父亲。他虽然年老病弱,但是仍然坚持在养羊,还发现羊一直在减少。一次晕倒后,他被送去做核磁共振,可惜图像出了,医生迟迟没有给出药方。在村民大会正热烈时,他被人发现吊死在树上,也许是因为病入膏肓吧。最后是马蒂亚斯把他抱下来。
鲁迪是一个善良软弱的孩子。他阻止父亲射杀熊,也放跑了中陷阱的狐狸,在父亲放倒母亲时,也帮母亲打回来。之后,他画出自己不说话的原因:他看到有人吊死在树林里。在父亲把爷爷的尸体抱着时,终于对爸爸用德语说出“我爱你”。
阿娜得知丈夫马蒂亚斯和奇拉有一腿,甚至在大会上还一起拉手手。于是,在奥托逝世的守夜后,就带儿子回娘家。
奇拉,在村里的一家面包厂当“老板之下,工人之上”的唯一文职。因为老板只肯给最低工资,本地没人愿意干活,只好雇佣斯里兰卡的三个合法工人。结果大部分村民很排斥,也害怕来更多外来人员抢工作,四百多村民联名请求赶他们回家,村民甚至往他们的借住家纵火。于是,奇拉将斯里兰卡人安置在自己家里。开了村民大会后,斯里兰卡人被送到局里,准备遣返。奇拉因为受不了老板的顺从,愤然提出辞职,准备去德国干活。
影评:
电影尖刻指出了
罗马尼亚国内劳力外流,有外来劳力却敌视歧视的问题;
开发资源被阻止,沦为西欧的动物园的问题;
资本家开奔驰,工人领最低工资的问题;
教父不引领人的思想,反而成为了民众的喉舌的问题;
警察不维护法治,查查马蒂亚斯打工头案和村民纵火案,反而沦为村民们的剑和盾的问题;
家庭暴力和第三者问题……
指出这么多问题,应该有理由被叫做核磁共振了吧hhh
然而,就像马蒂亚斯手机上的医学图片,社会问题谁都看得出来,但是谁都没能力解决。甚至连代表权威的村长也没啥能耐忤逆多数人的决策。唯一让人感到希望的就是下一代人:鲁迪,包容善良,希望不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人,救救社会吧。
关于马蒂亚斯:
看上去钢铁猛汉,十分老卵,但其实心里脆弱摇摆的一天世界。不是坏事,只能说像极了河流中死命攀着石头的藻荇。
他需求归属感。和妻子闹僵,把归属感给了奇拉;奇拉拒绝他,又给了儿子;儿子回娘家不让看,他就崩不住了。与奇拉的拥抱姿势,渴求一直握着的手……
结尾,他面临了两难选择:是对付奇拉,还是对付本地人扮的熊们。
我猜啊,因为他有案底,只能在村里找一个工作。他会委屈求生,和村熊达成和解,继续经营papa的农场,再也不管将去德国工作的奇拉,经营到儿子大了,自己想要安乐死为止。
别人看到的是种族歧视、文化冲突、阶级矛盾等,我只看到了全世界的男人都一个鸟样。
那场18分钟一镜到底的集会戏太震撼了看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令人震颤的观影体验。从医疗功能上说,核磁共振是获取病变信息最直观的成像手段,映射在导演的叙事议题上即为罗马尼亚社会切片,将外来移民与当地住民的融合冲突、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酬劳冲突、民族情绪与国际形势的冲突,多重力道汇于一处,在文化中心18分钟大辩论中喷涌而出。而从体验上说,做核磁是非常恐惧的幽闭体验,巨大轰鸣声中的强窒息感,全身动弹不得。这一点在男主身上得到验证,无论是在婚姻关系、事业关系、亲子关系、情人关系中都无法呈现出他最想呈现的男子气概,纯爷们儿成为一种空话,一种幽闭状态。孩子从头到尾不曾说话,偏偏在父亲的父亲死去以后才开口说我爱你,而其他人则全部陷入沉默之中:唯有来自历史的仇恨与歧视彻底泯灭,一切才有可能延续。情人和王家卫无法拯救男主,一如枪声吓不走山上的熊。肿瘤那么大,看见也白搭。
新伤旧恨步步紧逼,身份的裂痕经历撕裂与弥合逐渐溃烂,看似囊括多重政治议题,最终仍回归最原始的自然选择问题。野兽视角源自本能,于暗处窥伺,冲破前景阻挡和杂音侵扰,注意力游弋着失焦再聚焦,直至锁定猎物。而猎物早已静待多时,在一场超现实的梦魇中,完成凶狠的反扑。几乎断臂求生的拍法,够胆。
王家卫be like: wtf
#VIFF2022 目前为止的年度最佳,戛纳颗粒无收简直是犯罪。这是蒙吉给罗马尼亚社会做的一次核磁共振,仅用“加工厂”这一符号就能轻松串联“西欧>东欧>第三世界”的歧视链,众人的象征表意相当明晰:Otto→接受“核磁共振”的主体,积重难返的旧社会,与其苟延残喘不如自我了结;Matthias→被西欧排斥却对外来人员充满敌视的保守本土当代,被有毒的男子气概所熏陶,时刻充满愤怒;Csilla→争做世界公民的匈牙利移民,接受本土(Matthias)但对西欧的机遇来者不拒(法国白左小哥和德国offer),且具有伪善特征(工厂底薪剥削和去警察局举报Matthias);Rudi→见识“恐惧”本身后失语的下一代。结尾可解读空间很大,但都指向当代也已穷途末路,且导演无法指明方向。
2022戛纳主竞赛入围。有堪称十年名场面级别的大辩论,应该足以锁定一个主要奖项了。不过片子还是有些两张皮,面包工厂这条线写得太好了,衬得男主那条线就弱爆了……核心麦格芬这次干脆不做任何解释,诉诸于一个超现实/主观的结尾,也太电影节了吧……加上核磁共振这个喻体也太直给了。不过这部片对罗马尼亚(和欧盟)问题的分析太令人叹服了,二十年前罗马尼亚电影热衷讨论“跟上欧洲标准”,如今罗马尼亚为何一面是劳务输出大国一面还得雇佣亚洲外劳?欧盟环保政策如何影响当地就业,欧盟的企业补贴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影片不是将整个社会排外情绪以及民族矛盾归结为国民性问题,而是剖析其政治经济成因和复杂的各方立场,这就真的太厉害了。
生动呈现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在地方社区的爆发。排斥移民的当地人、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工厂女主人、夹在中间两难的男主、再摆出一个来数熊的NGO法国人、消失的左派...俨然复刻出当今欧洲政坛的势力分布。由德国 - 罗马尼亚 - 斯里兰卡构成的权力链条。这种等级亦由不同语言(英法德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斯里兰卡的语言)在市政厅、餐桌和闺房的使用体现。我的金棕榈 #Cannes2022
四星半。三个斯里兰卡人在罗马尼亚小镇的面包厂做工,却引发了山呼海啸的排外之声。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吉普赛人、天主教、穆斯林,各方角力不停,但这一切却都只是假寐,暗流才真的令人倒吸一口寒气。蒙吉不动声色地,令叙事视角在马蒂亚斯与奇拉间细腻往复,既深入讨论了罗马尼亚社会的各种矛盾,更精巧地描绘了人心的难测。充满腹黑意味的结局,极为讽刺。
TIFF2022|观影 36|蒙吉从来不令人失望,这次故事发生在乡村。喜欢影片把不同语言混杂在一起的处理。男主角的角色可悲又可恶,作为一个只能去德国打工的现代经济体制下的「螺丝钉」他的野外生存能力没有任何用武之地,急迫地教给儿子,也无法证明一家之主的地位与建立自己的话语权。他无法忍受屠宰场的流水线,逃回村子里招惹情人,参与反对外国劳工抗议,但是却不顾家中的父亲直到他上吊自杀,大家还在教堂里吵架。那些典型的歧视台词从村民们口中说出来时既恐怖又可笑,电影精心设计了喜欢「王家卫+大提琴+红酒+希望男人说爱自己」的女性,也设计了无处不在的「小心野兽」的海报。最后一幕村民们扮演的熊出没,男主放下抢转身看向小镇,预示着悲剧的袭来。蒙吉自编自导的这场闹剧,不仅仅是村民资本家各打50大板,更是展现现实的无解
4.5 把所有政治议题装到一起,但又从容沉着。
17分钟辩论会看得全场嗨翻……然后大家就:结尾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个女人要say sorry? |很想看q&a回放|Snapshot of the reality|Political correctness sometimes stops people saying what they think, but it does not change what people think. To change people’s thinking more profoundly, let them speak up.|辩论会超难拍,要写很多人在同时说话大喊;拍摄时放镜子;蒙吉需要踩在箱子上,像指挥家一样进行调度|辩论会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超现实结尾,人的善恶两面(一些恶的本性,一些对善和爱的渴望)
依旧稳当的蒙吉延续拿手题材,交出一份诊断移民问题/劳资矛盾/宗教(功能化)分歧/身份认同/民族情绪的切片报告(片名暗喻个人与社会都需要“核磁共振”),在一个小镇内高度浓缩的当今时局之微型图景,要糅合如许议题必定携有明显偏工整的匠造痕迹,然而强大的调度功力和绵里藏针的剧本保证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前面泰半绵密铺陈似暗流汇海,在辩论大会达到高潮——长达十几分钟的固定镜头,恰是小镇缩影的定格,众声汇合的场面调度淬炼出火花,所有宏观微观层面的矛盾齐齐迸发,并将之前埋设的细节勾连起来,前景与景深共同显影时代的痼疾。男主是双线粘合剂,同时也作为回归的闯入者有别于乡民,可作出“新”选择,而魔幻结尾却验证着选择的迷茫;40'左右的餐桌戏,骄傲于两千年历史夹缝中不倒,身后被各帝国包围的地图。
被安排在第一个周末的《无限悲情》和《核磁共振》注定是一个小高潮。如果说前者引爆了媒体一片“金棕榈给他!”的呼声但也伴随争议,罗马尼亚导演、金棕榈获得者蒙吉则是稳定输出一部深刻的社会议题影片——冷峻、工整、流畅、机警,没有闲笔,所有的悬念和铺垫都有始有终,同时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人物关系内部的编排、外部和主题的勾连都简洁却深刻。片名《核磁共振》与整部影片核心的关联也甚是缜密但并没有命题作文式的过火点题。移民、欧盟经济这样的大话题与家庭、性别、人性与人际微暗幽深的连结这样的“小”话题毫不突兀地交织在一起。贯穿影片一直到片尾的《花样年华》插曲可以说是一次“恶趣味”的致敬。最后一场戏则更是精妙有趣,给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风格剧情片带来有力魔幻(而非通常想象中的平淡或是匆忙)结尾。预测有奖拿。
王家卫看了会沉默,梅林茂看了会流泪。寥寥数天将当下欧洲各方矛盾交织的死结剖析得鞭辟入里,确实厉害
大失所望,这个叙事结构太糟糕了。虽然有几幕还是展现了蒙吉的技术,但风采不再,没有女主角所展现的强大的人物内力,这片子就不及格了。
太强了,文化中心那一场超长辩论的调度太神了,超现实的结尾也震得人心肝颠颤,后座力强大到仿佛开枪的是自己。现代社会xenophobia的毒瘤,核磁共振切片透视下的隐疾,无法和解,无法消弭。
蒙吉这次的政治野心着实不小,脚踢罗马尼亚人的劣根性,拳打欧盟政策的副作用,还设定了一位钢铁直男与欧式女强人的戏份,在集体辩论里两人悄悄拉着手,这莫大的讽刺感让人笑出了声,政治在这个国家看起来就像是一场笑话,就像口口声声教小孩要做男人的人,在强大的情人身旁跟一条公狗别无二致。
沉闷得要死,乏味的社会问题,现实主义风格,我™天朝一脑门子的糟心事都操心不来,会去关注罗马尼亚移民失业经济萧条?
核磁共振,社会切片给观众剖析了一个移民和资本家的矛盾。结论是左右为难,结局是前后夹击。看似荒谬但又极其写实的村民发言,嗤之以鼻也戳中痛点。资本家该拿自己应有的薪水来提高工人工资吗?这跟国家经费该花在国力弘扬还是扶贫上,是不是也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