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景如画的英国乡村,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保罗·贝坦尼 Paul Bettany 饰)与妻女一起过着恬静的生活。他十岁的大女儿安妮对世界充满好奇,达尔文便教予她很多自然和科学知识,其中还包括他的进化论,然而在世人都相信上帝乃造物主的当时,女儿口中的进化论无疑是危险的,以至于令她被家庭教师体罚,就连达尔文深爱的妻子艾玛(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饰)也无法认同他的观念和研究。更令达尔文受创的是,不久后,小安妮因生病早夭,唯一一个支持他完成学说的力量之源也黯淡了,整理《物种起源》手稿的工作变得犹如逆行荆棘,举步维艰……
本片改编自达尔文第三代玄孙兰德尔·凯恩斯(Randal Keynes)的传记小说《安妮的盒子》。
造物弄人啊!
近亲结婚导致他们的女儿患上了先天性疾病。因为心爱的女儿的逝去,一心要否定上帝和灵魂的达尔文,倍受病痛和幻觉的困扰。一方面,他极力痛恨上帝的存在,不相信上帝造出了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生物自己生活方式,一方面又在女儿的幻觉里不能自拔。他在否定上帝的同时有深信不疑的认为上帝在折磨他。
伟人也有脆弱的时候,达尔文几乎被击溃了。他们用一种叫做水疗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但效果欠佳。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脆弱,为了女儿,他跪在上帝的面前,恳求上帝放过他的女儿。但这并没有用,上帝依然带走了她。达尔文这无依无靠的灵魂还要寻找慰籍,但是科学只能让他越来越疯狂,心里你越来越无依无靠。医生在治疗时问他,他是否有信仰。精神的疾病还需要精神的药物来治疗。没有信仰就无法痊愈。
这又是一个悖论,造物弄人。都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灵问题的问题只能用心灵的钥匙来解开。科学在这方面最终是无能为力的。科学的问题靠科学来解决,人的问题需要人来解决,精神的问题还要靠精神来解决。女儿的死让科学显得虚弱无力,科学不能挽救人的生命,只能稍微延长而已。
人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信仰。无论那信仰是人还是上帝。
在美国BT下片违法,之前提到的那个海兔影院4秒一卡看不下去,于是又找了半天,结果在Amazon Prime上终于找到了片(不过下周的貌似要老实付费了),感觉可能之后海兔不给力的话,就得一直看英文字幕了。
首先提提文辞吧,即使已经非常熟知其著作的重要性,我还是没看过物种起源的原著,但在这个电影中,达尔文写作的用词确实很不错,笔法很好,讲故事能力也很好,不愧是剑桥(神学系)毕业的医生后裔的上流绅士,比如其对各种高级形容词的运用,精准的动作描写,句式的生动变换,跟现在我们读的大多文献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得益于22岁-27岁5年经历的随船环球考察的生动形象的用词,大概是后继生物研究者上路的启蒙之火。
然后就是电影的拍摄,镜头语言的运用说实话我觉得还是略粗糙,有时候难以分清时间线,除了头发的多寡或是Anni死前后明显的光线对比,以及我尤其烦为了反映达尔文精神状态不稳定而故意进行的晃动,又不是拍打戏干嘛啊,可能我有点小感冒感觉看着头晕……不过对19世纪英国乡绅生活及周遭的还原我觉得还是做得很出色的:开头不能笑要严肃的摆拍,自家写作的小书房及各种展品,管家的问候以及照料等等。虽然已有大概唐顿庄园等历史剧在前擅长还原历史场景了,但我还是觉得达尔文自己看医生做咨询和水疗那一段很有意思。
其次就是关于片子的主题,松松说感觉这片表达了什么但没get到,我个人感觉到的就是这原来讲的是个中年丧女的夫妻关系的事儿啊。回头一查,达尔文夫妇居然一共有过10个孩子,真能生,不过也死了3个之多。大女儿Anni死于1851,二女儿仅活了3周,小儿子死于1858年,而他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自身又多病,真不容易啊,难怪花了这么多年来进行写作。片中主要讲的是他跟妻子因为最爱的女儿的离去而走向了难以交集的不同方向,而最后坦诚彼此的痛苦和想法、相互告解。一开始看到那猩猩还是猴子以为偏科教还略抵触,看下来发现不是这样,个人觉得这种怀抱着纠结向前走的人和关系是我最喜欢在影视文学作品中最喜欢看到的主题,所以看下来观感不错。
最后可能让我走远一点。从小的自然社科教育会反复提到,达尔文的著作是19世纪最为革命性的人类思想瑰宝,大幅挑战了传统基督教神学传统,并且后续影响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诸多科学社会议题,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大概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优生学了;而与这些“革命”“颠覆”等字眼不同,达尔文自己其实是个温和又矛盾的人,在电影中他看到兔子被吃会痛苦地安慰小女,会因为跟妻子等人产生冲突而压抑自己的想法,会因为女儿的死如此的痛苦,他清晰地认识到教会在凝聚社会上起到的作用,面对更加激进的同僚时,他会犹豫说,this is a society,虽然他自己最后怒怼了神父,但Anni的不满代表他自己进行了反省。一如以上提到,我喜欢这样温和而矛盾的人,而非自以为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居高临下、拒绝沟通。Emma至死对Charles的感情复杂至极,讨厌的方面来自信仰和社会压力,爱则一定是建立在如本片最后展现的尊重与理解上。
我是在美的留学生,每周五有参加家庭的教会活动,跟10来个学生一起到W大哥M大姐家蹭饭和查经。虽然其实1年多听下来我也很难信耶稣,而我觉得圣经上的各章内容无非是各种预言式的反复论证,并且主讲人的授课技巧确实不行,甚至他们也知道我们每周都没有很认真地在听,但这些不妨碍我每周愿意去那、不妨碍他们愿意每周笑着迎接我们来去、不妨碍我们认为W大哥和M大姐是世界上最良善的人。思想理念信仰的分歧可能会导致冲突,但让冲突陷入死局的是放弃理解对方的尝试。
分享卧轨的火车的单曲《魂断记 (Sad,Infinite And Dazed)》://y.music.163.com/m/song/434659011/?userid=5352210&app_version=8.0.20(来自@网易云音乐)
该隐杀害兄弟亚伯分起因和经过: 亚伯从事牧羊,该隐则务农为生。(创世记4:2)后来,该隐和亚伯分别向耶和华献上供物,当时他们也已长大成人了。亚伯是个牧羊人,他献上“羊群中头生的羊和羊的脂油”。 该隐所献的是“地里出产的蔬菜”。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 耶和华跟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上帝并没有强迫该隐改弦易辙,因为该隐是有自由意志的。虽然这样,耶和华却毫不迟疑地向该隐指出,他放任的行径可以导致什么后果。他警告该隐说:“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 虽然耶和华责备该隐,却没有认为他已无可救药。刚好相反,上帝告诉该隐,他只要痛改前非就可以获得奖赏;上帝也表示,该隐是能够克服这个难题的。耶和华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论到该隐充满杀机的暴怒,上帝说:“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然而,该隐对上帝的劝告充耳不闻。他把亚伯带到田间去,在那里把亚伯杀了。后来,耶和华问该隐,亚伯在哪里,该隐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该隐在杀死亚伯之前和之后,都不肯“行得好”。他宁愿让罪操纵自己,结果被上帝逐出人类家庭聚居的地方,在大地上流浪。 (耶和华说:)“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 ” 后来,上帝为该隐立一个“记号”,也许只是颁布一条严肃的命令,禁止人为亚伯报仇而杀害该隐。
Jennifer弹肖邦了!
生命是美麗而多彩的,著美麗多彩的生命表像背後,有著看似殘酷的生存法則,卻也有著人對之溫情脈脈的關注。當你選擇了一種角度,也就擁有了一種態度,客觀或是主觀,都有一個參考的標準,選擇了什麽,卻又是主觀的。所以這世上的道理千千萬,有時證悟,有時迷惑,又怎麼能說得清楚呢?
现在想想也许不新奇,但当时他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分裂与重叠,现实与回忆,他的人生与她的人生。Bettany和Connelly的夫妻档。
鲜明的英国特色,性格演员+文学气质。中段沉闷和琐碎了点
Connelly还是有个总是跟不存在的人讲话的老公...Bettany还是跟小姑娘形影不离...还有好久不见的Ash~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过程,伟人不容易;伟人也脆弱。。。
上课。
欧洲的观众可有百分之四十多的人不相信达尔文进化论这回事!仔细想想,悬啊!
do u have faith? 钢琴曲非常不错
在十七世纪对抗上帝那部著作产生的经过以及孩子渴望被爱的心灵,水疗法
你會相信這場關於進化論的狂想曲嗎?。
2010-02-15 看过。不适合当传记看,后人自行发挥太多。整体编剧不错,不少片断细腻有趣。只是英国电影怎么拍都是一个味道(不是这个味道则十有八九是大烂片),有些腻。看完想看 The Origin of Species,电影里引用了不少优美的章节。囧
【地面电视台】MB,居然是部爱情片,片子看得我很纠结啊
过犹不及
伟人也是人。先驱不是那么好当的。
亲情片……为啥每次看到这个夫妻档都觉得是PB硬要去搭老婆的车……虽然这男人没啥大前途,应该是个不错的老公>< ……Jennifer Connelly年纪大了瘦了比以前好看了……
达尔文,达尔文您信仰与理性、真爱与真相之间的苦苦挣扎!
逾越自我是最难的。看到了达尔文如此感性的一面
4。5星 爱这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