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之前——实际三星,为拉低评分打一星。
抱歉,“实至名归”? 这是奥斯卡,不是NBA年度最佳 如果吹鼓这是艺术,这是情怀 而无视其制作的话 那有情怀的多的去了,也轮不到这部片子。 要情怀 您自个儿不如去欣赏科比精彩时刻剪辑? 一样的热泪盈眶。 您可能又会反驳了 “可我的的确确受到了触动啊” 你被触动不是假的 可那不是因为动画,只是因为科比罢了。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手法 换成您不喜欢的运动员 您会去看吗?还能有这种触动吗? 动画奖的存在 仅仅是为了评价和鼓励动画,而不是什么其他东西。 即使你被触动,被感动地要死要活 也要分清是因为动画本身使你感动 还是动画以外的因素 我还觉得战狼2的爱国情怀使我热血沸腾呢 它的票房也足以证明其情怀的优秀啊 可您觉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应该颁给它吗? 说真的,我不看篮球。 这部片子说倒不是说它有多差 作为动画短片而言,及格以上完全没问题 即使对篮球毫无兴趣 我也能get到导演想要表达的点 可我作为一个动画爱好者而言 完全没有触动,这就是个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故事,无论是手法还是叙事都毫无新意可言 如果这都可以拿小金人,奥斯卡也欠球王贝利一个小金人咯? 来个《亲爱的足球》 毫无难度可言。 在你们吹捧实至名归之前 请想一想这对其他动画短片有多不公平 那些更加纯粹,更加优秀的动画的制作人难道就不努力吗? 总结 1.动画奖项的设立是为了鼓励优秀的动画而非其他政治、情怀等因素。 奥斯卡忘了这点,你们在情怀的裹胁下也忘了这点。 2.情怀并不具有普世意义 就像非篮球迷大都不会对科比的退役有太多的感觉 不是中国人也不会觉得战狼2有多好一样。 情怀煽情生效的范围主要是其目标对象,仅此而已。 3.动画本身是否触动人心和动画所依凭的情怀是否触动人心是两回事。 评价动画是否有普世意义上的优秀 靠的是动画本身的制作而非所谓的情怀。 4.奥斯卡这届动画短片奖是对动画史的侮辱 话不好听,见谅。
最近过年回家,这里留下的主要是我高中的记忆,看着高中三年用的写字台,电脑桌,它们仿佛没有变过,而我好像除了到了30岁,多了很多阅历,个体本身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并说不清楚。有那么一阵子,开始想那些曾经发生的事,和那些记忆,到底有什么意义,它们离我现在很遥远,似乎与未来也没有关系。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它们没有意义,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意义,它们是我作为一个个体存活的印记,因为记忆的机制,存在了我的脑中。
但我并不满足这个答案,恰逢此时,科比出事了。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很晚得起床,玩了一会放假刚装的游戏,一边吃着中饭一边看着新闻。新闻里报道LA一架直升机坠毁,科比遇难。此时我才打开朋友圈,发觉早已刷屏。一瞬间,关于科比的很多记忆被打开。我还记得,那应该是2000年左右某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湖人队球员的360度旋转暴扣的身影,他的动作是那么飘逸,让我瞬间就折服,有意思的是当时我误以为他的名字叫奥尼尔,忘了过了多久我才知道这个人叫Kobe Bryant。
作为一个伪球迷,我一直没有高调宣称自己是科蜜,但我知道从心里,我最喜欢看的球员是他。我从小学开始打球,初中开始和比我大很多的孩子打野球,高中开始更常规地每周打球。篮球是我与外界交流的途径,通过打球我见过很多不同的人,去过各式各样的球场,和朋友们留下了很多回忆。我最好的朋友是带着我从初中开始打野球的哥们,我还记得自己最初的羞涩,不怎么敢和不认识的人打球,到突然有一天我在野球场连续得分,开始有了自信。我的高中同学里,有一个打球非常像科比的人,他毫不掩饰对科比的喜爱,让我在他面前也不愿提自己也支持科比,可能因为我有种不服输的心态,既然他喜欢科比,我就偏偏要和他对着干。虽然,到了高中毕业,我也没有正式赢过他。
我第一次穿球星的球鞋,是一双科比二代,是一个阿姨送我的,紫金的配色非常好看,我一直到大学还会穿它。这些可能是我仅剩不多的关于篮球和科比的记忆了吧,我怕将来会越来越模糊,所以写在这里。
回过头来,这些遥远的记忆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可以把记忆分成两类,个人记忆与共同记忆。个人记忆里,主要出现的是自己的身影,例如我记得我曾在初中看完一场NBA比赛后,拿着球跑到杭州师范学院,一个人练习篮球。而共同记忆是关于你和其他人的,这个人可能你只是单方面认识,是一个公众人物,或者是一个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
个人记忆让你知道你曾经做过什么事,是个怎么样的人,相比与现在,你有没有变得更有勇气,是否还专注做一些事,磨练自己,它是你当下的一个参照,是你更好活下去的一个动力之一。而共同记忆,增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这个连接可以是记忆里直接相关的人,比如我和儿时伙伴的记忆,也可以是因为人们关于同一个人都有记忆,比如大家都有关于科比的一些故事。这些连接促成了社交网络,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其中有的人如科比,连接了无数的结点,且他通过他的故事极大程度影响了其他人,也达到了类似个人记忆一样的作用,它让你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更有勇气地活下去。
对于社交网络的另一个延伸是,作为一个没有像科比这样有影响力的人,你所做的是否毫无意义。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一生至少也会和上千人产生直接的连接,这些人又会有成千上万的连接,你所能直接影响的至少是上千的人,进而通过传递,可能影响到上万甚至更多的人。就如科比说的,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try and inspire people so that they can be great in whatever they want to do.
Dear Basketball,
From the moment
I started rolling my dad’s tube socks
And shooting imaginary
Game-winning shots
In the Great Western Forum
I knew one thing was real:
I fell in love with you.
A love so deep I gave you my all —
From my mind & body
To my spirit & soul.
As a six-year-old boy
Deeply in love with you
I never saw the end of the tunnel.
I only saw myself
Running out of one.
And so I ran.
I ran up and down every court
After every loose ball for you.
You asked for my hustle
I gave you my heart
Because it came with so much more.
I played through the sweat and hurt
Not because challenge called me
But because YOU called me.
I did everything for YOU
Because that’s what you do
When someone makes you feel as
Alive as you’ve made me feel.
You gave a six-year-old boy his Laker dream
And I’ll always love you for it.
But I can’t love you obsessively for much longer.
This season is all I have left to give.
My heart can take the pounding
My mind can handle the grind
But my body knows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And that’s OK.
I’m ready to let you go.
I want you to know now
So we both can savor every moment we have left together.
The good and the bad.
We have given each other
All that we have.
And we both know, no matter what I do next
I’ll always be that kid
With the rolled up socks
Garbage can in the corner
:05 seconds on the clock
Ball in my hands.
5 … 4 … 3 … 2 … 1
Love you always,
Kobe
P.s. source link: //www.theplayerstribune.com/dear-basketbal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始于2005年春天的一记0.9s绝杀,止于2020年新春的一场飞机失事。
十五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科比已陪伴了我半生时光。
虽然不是因为他才喜欢上篮球,但是他让我更爱篮球,更懂篮球。
在某种意义上,青春里所有的热血都倾注在他和他的球队之上。
输赢起伏是常态,重要的是永不服输的态度。
Somebody has to win, so why not be me? 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无比大的影响,伴我熬过无数坎坷和困境。
可是对面这次意外,有多少科迷能够move on呢?
他应该活到101岁成为真正的NBA活化石的,不是吗?
永远无法释怀。永远无法和解。
💐𝑹.𝑰.𝑷. 𝑲𝒐𝒃𝒆 & 𝑮𝒊𝒈𝒊💐 💜𝑴𝒂𝒎𝒃𝒂 24⁸💛 ❤️𝑮𝒊𝒈𝒊 2💙
乔丹代表少年,科比代表青春
少年老去,青春已逝
但曼巴常在💚
你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刚刚上大学打了两三场比赛的欧文要跟你单挑,你欣然接受了一年后比赛的约定。让奥胖知道了team中有me,成为乔丹的小兄弟👬
拥有你最爱的女人,和四个宝贝女儿。
照顾好gigi,永远想念。
豆瓣里面关于这部短片不该得奥斯卡的“专业”点评很多,关于“老大的这部短片就是该得奥斯卡”的评论也很多,在科比意外离世之后,观看这部短片的豆友也增加了许多……包括我。 并不想蹭热点,但是看完之后还是想写两句: 这部片子,在我眼里,就是五星,这样的短片,获得奥斯卡,实至名归。 请不要用技术指标来喷我,动画技术我确实不懂,但是我知道,动画短片,是拍给孩子看的,这样一部有诚意,有梦想,有感动的励志短片,不管科比是否离世,我都愿意拿给我的孩子看,小朋友可以不知道科比是谁,但是他可以像片中的小男孩一样,追逐自己的梦想,如果足够努力,但愿也足够幸运,也能打开自己的一片小小天空。 技术只是手段,技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真正感动人的,是追梦的赤子心,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R. I. P. Kobe Bryant. 天堂里,仍有你亲爱的篮球,还有和你一样深爱篮球的Gigi.
今天,是你球衣退役的日子。球衣退役仪式上,播放了这个短片,然后我就开始泪流满面了。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偏执,关于勤奋,你都是最好的诠释。爱你的第十五年,我会想念你,永远记得你。❤
除了情怀一无是处
我居然忘了标记这个!从老科旁白一开始我就忍不住眼泪了,手绘画风打满分打满分!那句I let you go真的太煽情了……
仅因为科比吧,其他并没有太多特别和亮点之处。【OL】https://v.qq.com/x/page/x0538ywhn4x.html
2020.01.27 Mamba Out!我的青春,我的信仰!这次真的是永远了,甚至来不及说再见。R.I.P Kobe Bryant.
我想对热评那个说除了情怀一无是处的兄弟说:短短的五分钟里,它囊括了一个男人对梦想的热爱和追寻。即使你不了解篮球,也许你也不太了解科比,但是你能从这个仅仅五分钟的视频中感受到这个男人的不舍与留恋,对于梦想的感激。而这些,也是电影给我们最初的感觉,也许你觉得它并不伟大,但它绝不平庸
多好的广告片啊,讲童年梦想确实是增加人物亲和力的捷径。随着联盟变了个样子,那一代的球迷无法避免的会对他科产生老将情怀。纪念的是他的辉煌,缅怀的是自己的青春,外人永远不会懂。也不晓得吾皇退役的时候能想出什么招来洗白一下《决定》系列电视剧。
不是科密,但客观来说敬佩kobe的整个运动生涯,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贵在此种纯粹。
豪华阵容才能独显奥斯卡小金人的权威。不多说科比布莱恩特是多少我们这一代人的篮球偶像。光看那一张张线描动画草图就让人心生敬畏,原来科比的篮球精神与格兰基恩的动画精神一样,亲近全力去热爱它
科比:《亲爱的篮球》🏀。—— Panda:《亲爱的电影》🎬 或 《亲爱的音乐》🎶 。
大概评委里有湖人的球迷吧!
在你两件球员退役的时候看这个短片,流泪满面,老大看你比赛十载,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现在的自己,变化很大,感谢你陪伴我的青春,致我最喜欢的球员。科比布莱恩特
写给篮球的一封情书。
你逗我吧,就这质量???以前奖项就算靠公关片子本身质量也得是有点料啊,这算啥???
情感真诚,但水准着实不够...
Love you always,Kobe
除了情怀,从安妮奖到奥斯卡,真正的纯手绘素描画风,分镜转场很棒,脚本科比退役信感人。
(7/10)我个人不是科比的粉丝,观看本片给我的感觉和观看一个虚构人物的励志故事并没有区别,所以只是单纯从看动画的角度写短评,而我不认为它足够优秀。科比的球迷一定很高兴,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大多数人讨论本片时并不是从动画技术的角度去讨论它的好坏。明星绑架和爱国绑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以上评论发表于2018年初,针对的也是当时的情况,因2020年科比去世而特来给本片刷五星的球迷请理解。)
一幅幅手绘铅笔素描,定格在那个卷着父亲长筒袜的6岁男孩。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也许在你心中,自己只是那个拿着袜子卷球的追梦小孩,但是在我们心中,你一直都是最好的Kobe Bryant,在黑暗中带给无数平凡人梦想和希望的闪耀明星。一路走好,愿天堂也有篮球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