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HAPPY FEET
进场时,吓了一跳,都是小朋友,都快怀疑自己是否错进了学校包场呢! 慢慢看下来,感觉不错,虽是部歌舞剧,但它的感人之处远比那些打着"亲情,爱情"的影片强上一百倍。为了寻找造成鱼荒的"外星人",波波万里追踪,最终不幸的被关进了动物园。它用标准的企鹅语,对着窗外漠然的"外星人"抗议着,一天, 二天,三天。。。嗓子哑了;"外星人"喂鱼给它吃时,它好难受,好难受,拼命的把鱼往"北极"抛,想要抛给它的父母,同伴。。。
片子结尾处,讨厌的"外星人", 还在为是否要继续破坏生态链争执着。。。
2 ) 编剧想告诉你的第n+1个影片结尾
狗尾续貂的事情,是好莱坞很常做的。近的有无间行者中Colin Sullivan被一枪爆头的结局,远的有Far and Away中小汤哥(现在是老汤喽)沿袭家庭传统,死了一次后突然重和情人happily ever after。
原因么,不过是善良的美国观众们,可爱的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容不得悲观结局,和令人丧气的现实。
当大脚在流金肆意的汪洋大海中徒劳的追随那艘油轮时,镜头逐渐远离,一个幽幽的声音叙述着,他就这么一直追赶着,追赶着...结尾一是,我们那呆头呆脑状的大脚,从此在大洋中没有了音讯。“Tell my mom, I tried..."
更惨的第二个结局是,大脚被困在了动物园的玻璃缸中。无论他如何用企鹅的语言叫喊,只能惹来游人的嬉笑。我不去附近的动物园的原因,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红毛猩猩,唯一一只野生的,没有在动物园里出生的猩猩。这只叫Lucy的倒霉蛋,在被抓进来的最初六个月里狂呼大喊,撕破了喉咙。现在,她是一只经常思考,非常有冷嘲热讽风格的猩猩。
大脚的第二个结局,不过如此。
然后世界的救主,美国的人类看懂了会跳踢踏舞的大脚,南极的企鹅们从此得救了。
万幸,如果大脚不会跳踢踏,而只会扭秧歌的话,估计美国人也就没有行这个善事的机会了。
3 ) 《Happy Fee》:谁的舞蹈 谁的声音
1 这是一部歌舞剧。全片从头到尾都是歌唱。企鹅天生就是歌唱家。小企鹅上课的目的就是成为最棒的歌唱家。歌声最美的企鹅就是万人迷。而故事的主人公则要带给大家更多的舞蹈——踢踏舞。这部电影也因此实至名归地赢得了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音乐。
2 这是一部环保主题的电影。但是别出心裁的从企鹅的角度来讲。而最后一些人类的出现,完全是以一种看待外星人一般的眼光来表现的。人们将会看到自己是如何残忍地摧毁童话般的世界;是如何地对待那些美丽可爱的生灵。
3 这是一部励志电影。这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是一只不被别人理解的孤独的小企鹅。他却推开了整个企鹅世界的窗。
4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大片。和大部分好来呜式的电影一样,它讲了一个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以一种不可一世的自信,把这个童话演绎得动人心魄。
5 这是一部叫做交流的电影。不论是让父母和孩子,还是亲密的爱人。还有音乐和舞蹈的碰撞,企鹅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对话——这真是一个难题。
6 这部动画片居然没有拿到最佳动画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动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法站在这个高度了,也许我们还可以期望可以看到我们的下一代。
4 ) 你是天才,又是怪胎
这是一部,踩了油门之后就再没踩刹车的电影。帅极了,拐弯也加速,cool毙了。
这是天才以及怪胎拍给天才以及怪胎看的电影。
如果你是天才也是怪胎,我想你会很有很有共鸣,然后看得哗哗哗哗的。
我来转下yol大人说的吧,我也很很这么认为,虽然通常情况下,我是不大能会能和yol大人有不矛盾情绪的:
“偉大的快樂的大腳 yolfilm - 2007-2-20 18:11
卡通,要到被人喊叫偉大的層次,是有前題的,快樂的大腳裏,一樣不少。
最偉大的,這是我最祟拜的喬治米勒的電影呀。
以為喬治米勒老了,不拍電影了,原來在弄這部偉大的動畫片呀。
又讓我看掉了兩次眼淚。
輝煌至極的動畫片傑作!
屌到,不想去多說一句好話,只能興奮地說不出半個字來地,顫抖地比著我的大姆指……。”
不过,说句实话,yol大人掉眼泪实在不能太说明什么,俺们杂院的男同学都特别爱哭。
不过,我可不是那种爱嚎麻油的人。
不过,老实说,前面50分钟,
奶奶个熊阿拉哗哗哗哗的哗到没停。
真的好看。
5 ) 《快乐大脚》:被逐异类的孤独征途
《快乐大脚》:被逐异类的孤独征途
■ 文/火神纪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琵》)
不走过那长长的墓道,怎么到达坟墓的那头。
那头有生的祈盼。有美好的所有一切。
可是不穿梭过黑暗独自走过去,没有人能看到这些。
——火神纪。题记。
很少有一部电影能够励志得如此彻底而完全。没有同伴;没有同行;没有人理解;单枪匹马。独闯;前行;没有退路。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想起的居然是徐志摩,就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也许,不同样的悲悯,却同样孤独而哀伤。很难得看动画片能有这样的感触,近日的好莱坞动画片越来越让人感动。除了精美的画面之外,也许,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思索被深层在那些让人欢笑的表层下。于是,当开始安静地观看这些动画电影的时候;我们开始感觉悲怆,以及忧伤。
流于外层的欢笑过后,也许,我们应该开始思索:这些制造精良的工业电影以及细腻的剧本底层,其实有着更感人的东西。如果我们足够细致,足够感性,这也许是一部让人落泪的动画喜剧。
这是一部具有反叛精神的电影,打倒权威,打倒传统是这部电影暗藏在轻快喜悦后面的反叛。
企鹅的族群里,他们的天赋用自己心灵的歌声去寻找一个有共鸣的伴侣;而在另一群企鹅,他们不需歌唱,只要收集石头送给自己心爱的异性,他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谁能定义他们的幸福呢。他们的幸福是什么,在传统的观念里,只要他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只要他们找到自己的心灵之歌,他们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
没有一只企鹅怀疑过自己是否应该去歌唱,去寻找一颗与众不同最光彩耀眼的石头,他们永远停留在整个族群既定已久的模式里。他们也许并不明白在歌唱和石头之外有另外的世界存在。他们也许不明白,其实歌唱只是一种生活模式罢了,而再光彩耀眼的石头依旧也只是石头。对他们来说也许根本不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是企鹅,只需要跟着他们的父辈一样,唱歌着找到自己的伴侣,捕鱼,产卵,生子;或者被海豹吃掉。这是企鹅的命运,他们存在,繁衍后代,抚育后代,然后死去。
在芒博之前,所有的企鹅都是这样活着。对他们来说,歌唱,用最悦耳的企鹅声线唱到最高的音域,找到共鸣的声音,那就是幸福了。
可是谁有权力断然地说,我定义的幸福就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在哪里,走往哪里。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前。然后我们可以说,也许,我们所拥有的那一切,就是幸福。至少。这幸福属于我们自己。
芒博不会唱歌。作为那个族群的一分子,不会歌唱的孩子只能注定孤独。芒博的父亲说,他将孤独一生。在他们传统既定的思想里,他不可能有伴侣,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存活。甚至只能被驱逐。因为他是异类,不会歌唱只会跳舞的企鹅只能是异类,只能被驱逐,所有的不是皆因为他的降生而带来企鹅之神的迁怒和惩罚。
没有人能定义,芒博发自心灵的舞蹈就是芒博的幸福,或者不是。芒博只能躲在无人的高处独自起舞,这是孤独,这是他的快乐,这是人群的歧视和淡漠的嘲讽。能证明芒博的幸福的只有他自己。
这样的基调里的芒博依旧快乐的成长,在我看来,至少,他是一个幸福的叛逆。至少他的母亲纵容他疼爱他,他可以跟他的父亲说,不要逼着我改变,不要逼着我放弃。
或许他其实试过如何改变自己而加入到那个既定的世界,可是他没办法。他开口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斥责他,告诉他,他会把他们的聚会破坏掉的。如果说,是芒博选择了舞蹈的话,不如说是舞蹈选择了他;不是芒博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芒博。而芒博所能做的,也许就只有向前。
芒博的成功是传统和世俗的妥协,是新生代的成功。这是励志,很彻底地励志,人只有在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以及想要什么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从一个被驱逐的异类开始,芒博无可选择地走上自己的路途。他的征途是证明自己所相信的一切,并让人们相信他的说法。从被驱逐到最终拯救了整个企鹅世界,他的征途不可能轻松,可是他做到了。
结果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芒博,作为一个另类的企鹅,他用他的舞蹈征服了人类,征服了所有的企鹅,他得到了族群里最出色的姑娘,他得到了作为一个企鹅最大的幸福。
孤独的征途上也许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争取,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是:毫不置疑地相信自己并且坚定自己的选择,为之付出了努力,最终,我们将获得成功。
芒博的天赋是舞蹈,如果他放弃了他的舞蹈而跟着大队人马去唱歌的话,他不可能获得那么世大的成就。从被驱逐的异类到救世主,芒博只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有些人,是注定来做某些事的。
这部电影里的音乐和舞蹈都很美,而更美的是电影背后悲悯的励志。寻找人类,寻找他们的异类,胖胖的脸没有翅膀却很强大,芒博只是希望去跟他们说,不要抓他们赖以生存的鱼群。纵然他说的是企鹅语,人们听不懂他所说的一切。可是他努力过,安逸过,而最后成功了。用他的舞蹈告诉这个世界,很多的物种和人类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也许,他的成功多少带有些偶然性,可是至少,他努力地证明了自己并为自己赢得了声名。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许就是芒博被驱逐出族群的那一刻,他走了,对着所有仇视的目光悲怆地出走,他告诉他们,有一天他会找到那些异类并证明自己的想法。他不是灾难,鱼群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不歌唱也并不是因为他的舞蹈。
悲切的歌声响起以及他落寞的身影。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情,一种被无视的驱逐,他走了,追寻自己的梦去。这也许也是我无妄地想起徐志摩的原因,因为他的几行字: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爱,所以我无可退缩。
芒博没有退缩的余地,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天赋。他只有选择自己的天赋以及相信自己的天赋之后,他才能有所作为。
而他拒绝让格露亚跟他一起同行的情境也让人感动,他拒绝的是族群里最出色的姑娘,他爱慕已久的姑娘。因为他知道他的前路艰险,他不希望格露亚跟着他一起去受累。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因为爱,所以担忧,因为担忧,所以拒绝。
电影里没有给芒博任何解释的机会,或者给了他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可是他放弃了。看起来,多像是一个悲壮的英雄。拒绝自己深爱的人以及深爱自己的人,孤身前往,因为他知道前路艰难,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跟着他一起去的话,格露亚也许会找到一个平凡的企鹅给她安慰和幸福,至少幸福。
这无疑是让人感动的。放弃了的解释给这部电影染上一层悲情味道。于是他顶着寒风前进的身影看起来并不孤独,他的朋友们送他到悬崖边看着他飞翔一样地跳进大海里游向异族的时候,他终于成就了一个悲壮的孤身英雄的伟大形象。至少在企鹅里,他是出类拔萃的。
顶着呼啸的寒风不停前进以及孤身游向大海彼岸的芒博是一个让人感动的驱逐者和征战者的符号。坚持不懈地向前只是为了告诉那些在企鹅看起来像天神一样高高在上的人类说:停止深海捕捞鱼群,给企鹅一个生存的机会。这种看似天真的理想除了作为企鹅芒博的理想之外,也是作为一部电影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反思。这是这部电影在励志之外的另一个层面上的成功。
舞美。歌亮。视觉听觉效果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而彻底而铺张的励志以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大主题,使得这部看似轻快喜悦的动画电影在主题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那些唯美的三维舞蹈到醉人的企鹅之歌;从积极的个人励志到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大主题提升。很少有一部电影被赋予了这么多的东西。舞蹈。音乐。动画。视觉。听觉。个人的励志和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电影。如果说,《启示录》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好莱坞大片的话,那么,这部《快乐的大脚》绝对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动画大片。绝对值回票价。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欢快的大脚》
■英文片名:《Happy Feet》
■导演:乔治·米勒
■主演:休·杰克曼
妮可·基德曼
伊利亚·伍德
■类型:动画/家庭/冒险/歌舞/喜剧
■片长:87 分钟/韩国:98分钟
■国家:澳大利亚/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Fox-Warner
■上映:2006年11月17日
6 ) 灵魂的舞者
小的时候,我们被童话包围,心中有着绚丽美好的梦,年岁渐长,我们对现实低头,慢慢忘却了那些五彩斑斓的童年梦想。不过,还好有动画片,带给我们简单、快乐的一瞬间,当你被动画片感动的时候,你是否会听见心地最柔软的地方轻轻的歌唱,我想那时,你一定眼神清澈,心中一片澄明。
《快乐的大脚》,第7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获得者。它不光是动画片,还是一部歌舞剧,片中歌曲或是大气磅礴,或是旋律明快,或是深情缠绵,让你在看故事的同时,耳朵也享受了一场音乐胜宴。
帝企鹅,这个生活在南极的生物,他们的心中都要有自己的心曲,只有拥有了心曲,他们才会找到心中的另一半。在欢快的情歌对唱中,波波的父母相识了,故事也拉开了序幕。相爱的一对在甜蜜的诞下一枚蛋后,将是一个冬季的别离,看过《帝企鹅日记》的朋友应该明白,在漫长的极夜里,帝企鹅爸爸们要经历怎样的寒冷才能护自己孩子的周全。可是,波波还是出了一点意外。
波波出壳相当晚,他差点被葛丽亚认为是一个臭蛋。不过,波波还是充满喜剧天分的破壳而出。也许并不能怪那场意外,但是波波生下来的与众不同,让他度过了一个孤寂的童年,他不会唱歌,被拒绝入学,他被长老们认为是怪胎,“鱼荒”的责任被残酷的推在了他的身上。可怜的小波波,只能在无人处,跳他的踢踏舞,他是个踢踏舞天才,却不被他的族群所欣赏。他想融入他的同龄人中,被被排斥在外,也许每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都曾经被排挤在群体之外,好在,波波是个心地纯净的孩子,即使被排斥,他也未心生怨恨。
孤独的长大,波波也迎来他的春天,他爱上了万众瞩目的优等生葛丽亚,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他的舞蹈被另个企鹅群欣赏,波波是多么快活,连阳光都伴着他的舞蹈轻轻和。
可惜,“鱼荒”越来越严重,波波面对长老的诘责,面临着两个选择,改变或是离开。波波选择了离开,背影坚决而又落寞,他明白“鱼荒”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他要去查找真相,寻找贼鹰所说的“外星人”,他和他的小企鹅伙伴以及小企鹅的“先知”踏上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寻找之路。半路上,葛丽亚追寻而来,她要和他一起去寻找真相,可是波波却痛苦的用谎言伤害了他。
最终,一步一步接近真相,而队伍也只剩下波波一人,果敢的波波终于找到了丑陋的“外星人”——我们人类,可是,波波,却似乎也走到了终点,在极地馆中,另一只企鹅的声音麻木的对他说:“下去试试吧,和真正的海水很像!”心一点点的被揪紧,主题被揭开,人与动物的相处以及环境保护,当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一个物种,当有一天,你生活在钢筋水泥中,草坪被垃圾场所代替……我们现在挽救是不是还来的急。
说回故事,波波在极地馆痛苦的呼喊,可惜直到嗓子嘶哑,人们也无法理解一只企鹅为何如此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绝望的波波终于舞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人山人海的围观者,闪烁的镁光灯,波波舞蹈着——波波是真正灵魂的舞者。
《快乐的大脚》毕竟是快乐的大脚,所以结局皆大欢喜,波波回到了南极,葛丽亚依然等着他,他的父亲理解了他,固执腐朽的长老们再事实下低下了头……
《快乐的大脚》里有好莱坞的幽默,它确实能带给你欢乐,不过在欢乐背后,我们还是要静静的思考……
7 ) 企鹅人的逆袭
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人生最严肃的事儿是啥。答案大多是做爱,也有个别的说是养育下一代。姑且不论我身边儿这帮都是什么人,至少能得出一个结论:荷尔蒙才是王道。
所以说,歌舞青春片儿这种充满荷尔蒙的东西,一向都是很讨喜的。要是人物再帅点,那就没治了。《快乐的大脚》似乎就是这样。
歌舞中成长的热血青年、可爱的CG动物形象、拯救企鹅一族的伟大冒险、环保主义题材……拥有如此丰富的元素,也难怪此片会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但看完此片,我却觉得非常困惑。
片子行进到三分之二处,Manbo通过跳舞获得人类的好感,带人类回到自己的故乡,率领帝企鹅一起跳舞,从而获得人类的认同,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
这个看似美好的场景不由得让我想起《鬼子来了》中,马大三向日本鬼子献媚后,日军带着粮食来到村里举办的那场中日大联欢……我们都知道,在这狂欢之后的会是什么。
你表现得像是个宠物,别人自然只能拿你当宠物来看待,你能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宠物的待遇。与虎谋食,你嫌死得不够惨吗?
我不懂导演为啥要把一个轻松欢快的故事搞成这个样子。
是因为咱拍的是动画片,为了美国的下一代好,所以整出这么幼稚的逻辑吗?那么,当孩子们兴冲冲地跑到动物园,看到不会跳踢踏、不会唱拉丁的企鹅时,会怎么想呢?不会唱歌跳舞、对人类爱搭不理的企鹅还要不要保护呢?
抑或导演本是想拍成企鹅三部曲?在《快乐的大脚》后,还有《悲惨的大脚》、《大脚的崛起》?这其实像哈利波特一样,是个有点黑暗的系列剧?
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看一下导演访谈录,了解一下他的创作意图。在看到导演的一瞬间,我顿悟了。导演乔治米勒那张脸分明就是92版《蝙蝠侠归来》中的企鹅人嘛!这片子分明就是企鹅人竞选高森市市长时的宣传片嘛!这个腹黑的老家伙!蝙蝠侠在哪里?蝙蝠侠在哪里?不要以为小丑挂了就没你什么事了,下部蝙蝠侠就整死你!信不信?信不信?
卖萌啊卖萌
没情节或者说情节老套,画面无聊
啥都不说了
故事有点拖沓,歌曲也一般。
欢乐
Can't sing?Dance!(Please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物以稀为贵
能说什么呢?我并没有因为它夺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而欣喜,而是一种失落!为什么人类抢走了企鹅的食物,然后企鹅“乞讨”,人类就悔悟了?这样的世界,太美好了吧!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2015.07.06:台配版配音好赞,虽没有如预期那般将片中的歌曲翻唱,但各种口音的使用还挺欢乐搞笑的……
主角以外的企鹅外形粗糙,很难说是可爱,寻找自我的舞者之路莫名在最后转到了动物保护的奇怪路线上去,显得电影前后分离严重,里面的歌舞也难说是美妙,知道你们澳洲好踢踏这口,可也不能找企鹅这么个短腿来跳吧?
可爱的大脚
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
与众不同
感谢“北盟外语”的字幕。
尽管故事节奏拖沓,结尾牵强,但音乐舞蹈还有企鹅的可爱形象完全达到了对此片的预期,娱乐性100%。
不错
某个同学说这个很一般,但是我对歌舞片还是很有感觉的。况且里面的歌唱真的很棒。故事有点俗套,但是很感染人。
怎么可以这么难看!
那时竟被感动了。。。我对动物没抵抗力。
记得是大学时的英语视听课上老师播放给我们看的,时间太久记不清剧情,但仍记得当时觉得还挺好看的感觉。小企鹅多可爱啊。
哗众取宠!还我赛车的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