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这座桥的历史资料不甚详尽,关于影片的介绍更是简单的可怜,在看过的一些历史记录片中对这座桥大多也是寥寥几句带过——可是,希特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两个“桥头堡”决定了我们德国的命运,一个在诺曼底,而另一个在雷马根!”
《雷玛根大桥》(Bridge at Remagen)——美国米高梅公司1969年拍摄;导 演:John Guillermin ;主 演:乔治·西格尔、本·吉扎拉、马歇尔等;片长115 分钟。
作为艺术作品,这部故事片加入了不少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内涵相当丰富,想来许多朋友都已看过,国内还有译制版本,在下不多啰嗦......
只是想为同样对这座桥或这部影片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些参考!
雷马根大桥被美军占领,“如同一把手术刀,在德国人的莱茵河防线上切开了一道口子!”河对岸镇守厄尔波尔镇的100多名德军工兵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几乎全部阵亡!德军的大炮猛烈轰击大桥和美军架设的舟桥,甚至出动了当时刚刚研制成功的喷气式飞机来炸桥,后来还发射了11枚V1飞弹,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没能奏效;与此同时,美军工兵夜以继日地拼命加固受损的桥身,保证大批步兵和坦克源源不断地挺进德国腹地——希特勒十分恼怒,下令所有与雷马根大桥失守有关联的人员,除一人外全部枪决!
雷马根鲁登道夫铁桥全貌
到三月六日,美第六军攻占科隆,从而在荷兰的涅米根到科隆之间一百多英里的区域形成了盟军首尾呼应的连续战线。科隆以南,德第五装甲集团军面对的是美第一和第三军,后者正快速突破德军阵地。当攻占科隆以后,美军没有满足已有的胜利。击溃德第五装甲集团军后,如果继续穷追猛打,很可能在德军休整前就将它们包围。目前这是可行的。三月七日,美第七军从科隆出发向波恩发起进攻,美第三军,则去夺取艾尔河上的桥梁。当天中午,美第七装甲师〔隶属美第三军〕的B战斗团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雷马根地区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铁桥还未被德军炸毁。要完整地夺取该桥,这可是天赐良机。因此,美第七装甲师向雷马根扑去。下午,当美第七装甲师准备过桥时,对面的德军正要引爆炸桥,但未能成功,这样美第七装甲师成功的渡过了莱茵河,并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巨大的桥头碉堡扼守着大桥两侧
此时,希特勒怒火中烧,开始对鲁登道夫铁桥实施轰炸,用火炮猛击,还从波恩调来德第十一装甲师及五一二独立重驱逐坦克营〔恩斯特和奥托·卡利欧斯指挥〕的“猎虎”,甚至动用了V-2火箭。直到三月十七日,该桥才被炸毁。但美军包括一个装甲师在内的六个师已在河东岸站稳了脚根。德第十一甲师和五一二重驱逐坦克营一直未能扭转战局,而原因是几乎没燃料,无法抵抗!
美第七装甲师通过雷马根鲁登道夫铁桥
靠南一些,巴顿的美第三军由于已抽出三个师编进了美第一军,只剩下十二个师〔其中三个是装甲师〕。到二月底,这些部队已基本肃清了齐格菲防线中心地带的德军,并向萨尔堡发起进攻。守卫萨尔堡的德第七集团军,十分顽强地抵抗,三月一日,终因供给不足而崩溃。两天后,即三月三日,美第五师抵达萨尔堡,这使美第四师能够猛扑波恩。三天后,美第四师已抵达科希伦茨附近的莱茵河边。三月十四日,美第七军的第四和第二十一装甲师从特雷斯被派往莱茵河战线。在四十八小时内,美第四装甲师只前进了三十二英里,因为美第四装甲师与正面的德第二装甲师打得难解难分。直到盖飞将军的军队增援,才使问题得以解决。至二十一日,美第四装甲师攻占了沃尔姆斯,美第九十师攻占美因茨,美第二十军继续向前推进,向路德维希港扑去。
南翼的美第七军与德第一集团军的战斗十分艰难。从三月十五日进攻开始到三月十九日,美军进展缓慢,美第三军在突破“西部防墙”防守十分坚固的地段时也遇到了困难。至二十四日美第七军才击溃德第一集团军,攻占了兰多。从三月二十二日晚到二十三日清晨,美第三军已在奥本海姆附近渡过了莱茵河,五千名美军已踏上莱茵河东岸。而蒙哥马利的军队就在其身后不远外,但当他军队过河时已是步其后尘了。
英军渡过莱茵河!
当凯塞元帅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部〔下辖B、G、H集团军群和第五装甲集团军〕新任司令时,美军在莱茵河东岸的雷马根已建立了相当紧固的桥墩头堡,但英第二十一军群〔从北到南依次由加拿大第一军、英第二军和美第九军组成〕还在西岸。英军为准备渡河做了长时间的工作,这对不拘小节的美国人来说显然太繁琐了。三月下旬,一切准备就绪,一支英军皇家特混舰队从安特卫普经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运河,把四十五艘陆艇和一批“野牛”两栖坦克到运到二十英里长的英第二十一军群战线上的十个渡河点。从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英担家空军和美第八、第九航空队出动了一万六千架次战机,对进攻地带及其远方补给线进行猛烈轰炸,投弹几乎达五万吨。从三月二十一日清晨到二十三日黄昏,莱茵河西岸长达七十五英里的堤岸上浓烟密布,借此来掩护盟军部队的调动和做最后的渡河准备。
三月二十三日到二十四日夜,英第二十一军群的三千门火炮向河对岸的德军阵地实施了猛击,同时第十五和第五十一师以及美第三十和第七十九师乘“野牛”两栖坦克开始渡河。二十五日拂晓,英第二十一军群已在河东岸建立了桥头堡。次日,盟军两千架滑翔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运载着英第六空降师和美第十七空降师开始向河东岸仅五英里的明克思发动空降进攻,进攻取得了胜利。到二十四日晚,美第十七空降师已与英第七军取得联系,并完整地夺取了伊塞河上的桥梁,给盟军迅速不断地扩大桥头堡阵地提供了便利。德第八十四师在前有美军后有伞兵的堵截下最终被子歼灭,将近四千名德军被俘。在特雷斯渡河进的盟军也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德军一个伞兵营顽固的坚守了三天,直至弹药不足才被迫投降。
——感谢美国随军记者,他们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竟然拍摄了那么多夺取雷马根大桥和加固桥梁的镜头!!!
由于主桥拱在德军的爆破中受到致命损伤,加之连续多日的人员车辆通过,大桥不堪重负。3月27日下午15:00,就在宣布大桥关闭不到一小时后,雷马根大桥轰然坍塌,造成当时正在执行维修任务的28名美国工兵死亡,另有63人受伤......
战后许多年,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布拉特吉老师——当年的大桥守卫者威廉.布拉特吉上尉独自徘徊在桥头残留的双塔下,长时间的沉思......
片中很详尽地描述了当时的战争环境:那些镇守德国小镇、年老体弱的“人民风暴”队员、那独自在窗口向美军射击,被乱枪打穿的孩子——一位坚定的“希特勒青年团员”、那列车上满脸绝望的伤兵......德国当时已是兵败如山,连老人孩子都上了前线,这些情节在其它二战题材影片中表现的不多;
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军人形象,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当数那位英俊潇洒,足智多谋,喜欢摆弄精美烟盒的德国军官布莱恩少校,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虚构人物!即便如此,他还是反映出了当时德国军人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影片最后,布莱恩少校因为大桥失守被党卫军处决,临死前他叼着烟卷仰天叹道:“到底谁是我们的敌人啊?”令人心里为之一颤!
今年(2017)六月份,美国发行了电影《雷玛根大桥》的首个蓝光版本,据称是限量3000张的版本。蓝光配置比较简单,花絮只有一条预告片和电影原声,电影原声还是在BD碟片以外独立存在的。正片蓝光的画质还可以。
这部电影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刘晓庆主持的一个《世界电影之林》的电视节目里知道的,很清楚的记得当时介绍《雷玛根大桥》时,选取的主要片段就是德国少年独自与美军对峙并被打死的场景。第一次完整看到这部电影就是在DVD时代了。
本片导演吉勒明是英国人,除了这部《雷玛根大桥》,还导演过老K十分喜欢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其他的还有两部金刚和一部坦娅·罗伯茨的《森林女王》。时光网上导演的人名翻译的不对。
■ 人物角色的虚构与真实。
□ 德军
01.Major Kreuger 克鲁格少校
这位克鲁格少校是影片的二号角色,也是导演刻意塑造的二战末期,德军中顽强优秀的中下层军官之楷模,但是厌战与恪尽职守在这个年轻的德军下层军官身上矛盾的存在并对立着,下场也是刻意设计的极其悲惨。
影片中盟军一线官兵表现的也是一个个的消极被动与冲锋陷阵的矛盾冲突体,吊儿郎当不耐烦,殴打上级军官,外加在战场上攫取德军士兵尸体上的手表、望远镜,甚至是丝巾,可最后还是会冲向德军的炮火。这样鲜明的角色设计,人为刻意的痕迹很严重,说白了,感觉有点儿假。
再有影片把驻守雷玛根大桥的这个少校,设计成了涉嫌参与720刺杀希特勒的克鲁格元帅的儿子:
这样设计似乎可以加重主要人物的悲剧色彩和矛盾表现,但是最后的感觉却是更假了一些而已。
正像有的网友说的:
--有点故意搞平衡的意思。盟军将领好大喜功、草菅人命,德军将领是个爱护百姓的人道主义者。--
这样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上的刻意明显的平衡,显然是简单粗暴了一些,这个算是本片最明显的缺点之一了。
而实际上,在网上查不到德军元帅克鲁格儿子的相关信息,亲属方面WIKI上只介绍说其有一个兄弟:
还是据WIKI给出的资料,当时德军实际负责守卫雷玛根大桥的是一名叫做Hans Scheller的少校,却没有查到进一步的具体资料和个人照片。
有一点比较迷惑,就是目前网上很多关于电影《雷玛根大桥》的介绍中,都把克鲁格少校给说成了布莱恩少校,豆瓣和百度亦是如此:
老K找遍本片的演职员表,无论是演员真名还是剧中角色名,都没有布莱恩这个名字,而且克鲁格少校是一名德国军官,布莱恩Bryan,习惯的感觉上是一个很美国化的名字。
有一个未经证实的可能,本文后面会提到这部电影是有原著的,或许原著中的德军少校叫布莱恩?但上面截图的百度和豆瓣可都是在说电影啊,所以这基本又是一个网上以讹传讹的例子,或许根本就不是传讹,而仅仅就是漫天过海的、随意的搬砖造成的以讹复讹吧。
02.Captain Schmidt 斯密特上尉
这个德军上尉倒是有真实来源的,据WIKI其原型是Hauptmann WilliBratge,在豆瓣本片的介绍中也有一段对应的文字:
--战后许多年,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布拉特吉老师—当年的大桥守卫者威廉·布拉特吉上尉独自徘徊在桥头残留的双塔下,长时间的沉思。--
影片中也具体交代了这个人物的教师背景:
03.Gen von Sturmer 冯·斯特默元帅
这位只在影片开始酱油了一下的演员把一名虚构的德军元帅演的很精彩,其肩章已经明示他是一位德军元帅
但是二战期间德军算上戈林的帝国元帅,一共有过27名元帅,逐一查找比对,也没有叫von Sturmer的,所以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 美军
01.Lieutenant Phil Hartman 哈特曼中尉
这位是影片的男一号,WIKI上给出的原型是Karl Heinrich Timmermann:
上面这位是夺取雷玛根大桥的英雄,之后因为在朝鲜战争中身负重伤,而在1950年死于美国本土的医院,年仅29岁。
美军其他几位各级将领和士兵也都或多或少有着各自真实的原型,也基本都有具体的资料和个人照片,而对应的德军,虽然也有真实的原型,但基本都没有个人照片,这也许就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明显区别之一吧。
■ 关于影片的战争场面的效果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
--
60年代能拍出这样的场面戏真的很厉害了。。。
还行吧,毕竟是那么多年前的电影。。。
在没有条件营造质感效果震撼宏大场面的年代。。。
--
从这样的评论可以看出,当下电脑特效对电影观众的涂炭和毒害之深。
我不拒绝特效,而且也喜欢特效,但不能因此而忘了真实的根本。而且老K以为,最好的特效就是不用特效!
之所以有特效,是因为安全、成本、可能性上的考虑。
换言之,特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电影拍摄手法,一些神话、科幻题材不用特效就没有办法拍摄。而具体到二战电影,全景式的实打实拍摄,不要说成本上吃不消,很多时候也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如苏联卫国战争三部曲的《解放》、《莫斯科保卫战》、《血战斯大林格勒》,那是在特殊历史时期,需要动用举国水平的真实军事力量才可以完成的二战电影。
时过境迁,那样的二战战场全景式的实景拍摄已经无法再复制了,用CG当然可以“重现”,但用真刀真枪真人重现就别想了。将来的CG肯定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神奇,但是如果用CG复刻一部《莫斯科保卫战》,其在银幕上表现出来的质感、细节肯定还是与原本的《莫斯科保卫战》有差距,首先胶片与数码在画面质感上的差距就无法弥补,更不要说CG的T34和实物的差距了。这也是我可以把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与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并列为我最喜欢的二战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
说回这部《雷玛根大桥》,其中美军与德军的激战场面拍的很精彩,同样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二战电影的最高水准,虽然如此,依然还是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 雷玛根大桥的真实与虚假
雷玛根大桥真名叫做鲁登道夫大桥Ludendorff Bridge,其实没有叫做雷玛根的大桥,严谨的叫法应该是:位于雷马根的大桥,就像英文片名那样,The Bridge at Remagen,at是关键。
老K有个癖好,喜欢查找电影中地点在现实中的真实位置和状态,一般是用股沟地球来查,辅之以WIKI,结果在WIKI上查到下面这一幅史实照片。
这就不对了,影片中很清楚的表明了雷玛根大桥南北的地理形态,是南北都有山,克鲁格少校站在雷玛根大桥南端向上看着大桥东南方山顶上教堂的塔楼:
盟军在教堂塔楼的窗口向下俯瞰西北方向的雷玛根大桥:
也就是说电影中的雷玛根大桥的东南面有一座山,而且山上有一座带塔楼的教堂。这就与上面WIKI的黑白照片对不上了,那张照片表明桥南是一片平原啊?于是乎,老K放狗开始搜,摆渡开始找,啊对了,目前似乎只有摆渡了,狗都不用了,哈哈。
结果查到:
--1957年,赫克勒出版了“The Bridge at Remagen”一书。1969年,美国米高梅公司根据这本书改编成一部同名的好莱坞战争片。因西德以影响莱茵河通航为由拒绝了拍摄请求,电影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的Davle这地方拍摄的;电影中的那座桥,是一座位于Vltava河上的davelsky桥(三跨钢桁梁桥,跨度信息不详),至今仍在。--摘自西南交大桥梁《亚东桥话-6:电影中的桥》一文。
原来如此,是摄制组玩了大变铁桥啊!真的雷玛根大桥位于德国,而用于拍摄的山寨桥则是在捷克,直线距离500多公里:
股沟上对应的捷克之达夫莱镇,这个镇在股沟上没有3D制图,所以看上去扁平了一些,实际上图片右面是低山地带,而且股沟图片右边的一些建筑物还可以与影片画面中的一一对应。下面图片中间靠上,在河道中间黄色标注的就是用来拍摄电影的davelsky桥。
目前仍然健在的,位于捷克布拉格南面直线距离约20公里的davelsky桥,当年摄制组只是制作了假的南北桥头以冒充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雷玛根大桥。
尽管桥是山寨化妆的,但实际的画面效果却是瞒天过海般的精彩!而关于桥的其他一些小细节也是过硬的,如下面这个一闪而过的,标示雷玛根大桥位置的德军地图,经与实际的股沟地球对比,地图做的十分真实:
如今的雷玛根大桥只剩下了南北岸边互相遥望的两个桥头堡。
在南岸的桥头堡基础上改建成了一座博物馆,70年前来往于莱茵河边的美军霞飞坦克早已不再。
而如今莱茵河畔络绎不绝的是骑着自行车悠闲的游客们。
当年纳粹德国抵御盟军的最后一座铁桥,位于雷马根的鲁登道夫大桥现如今只剩下了一截断桥残铁供人唏嘘。
□ 关于德军88毫米炮的疑问
上图是影片中一个比较震撼的画面,四门德军火炮一字排开,静候对岸美军坦克的到来。可有说这是德军二战时著名的88毫米炮,老K对此不能附议,主要是因为影片中的火炮与真实的德军88毫米炮有5处明显的不同。
88毫米炮:
1,上面的复进机与炮管之间的加固件形状不同。
2,炮管之下作为88毫米炮显著特征的一对高平机在电影中干脆就没有了。
3,火炮控制部分明显不同。
4,炮弹进口开口方向不同,实物向左,电影中是向上。
5,88毫米炮实物没有圆形的漏眼底盘。
而且影片中的所谓88毫米炮在射击时,炮管竟然没有一点儿的前后进退!
老K找来真实的88毫米炮实射动态影像中,炮管是有明显进退的:
网上刘大官人解释:
--正因为有了炮管的后座,才能实现火炮的自动开闩和抽筒。 --
孙佳:
--在身管正上和正下的是反后坐装置(上为复进机,下为制退机),再往下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筒子应该是高平机(高低机+平衡机:赋予身管高低射角,平衡起落部分重力矩)。--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电影《雷玛根大桥》中的德军火炮应该不是88毫米炮。
□ 不投弹的美军轰炸机
影片中有比较精彩的美军轰炸机轰炸雷玛根大桥的场面,在蓝光清晰的画面中可以看到,有多次的轰炸机投弹仓打开的镜头,但却未见一枚炸弹从轰炸机投弹仓中投出,也许是依据当时的观影条件,影片制作者根本就不在乎这一细节,因为他们对几十年以后观众可以在蓝光上定格、慢进观看是始料不及的。
□ 美军的M24霞飞轻型坦克
霞飞 Chaffee 是美国陆军将军的名字,这款坦克诞生于二战末期,在电影中给老K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独特的3个倒带轮的设置,再就是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飞快的车速!
霞飞坦克与对岸德军火炮对射!
■其他
□剧组选择用加了减光镜的摄影机在大白天拍摄夜景。
揭穿这个小把戏比较简单,把用了减光镜在大白天拍摄的黑夜画面,与真的是黑夜拍摄的画面,同时在软件里提高曝光量,就会发现,黑夜还是黑夜,白天则基本现原形了。
用了减光镜在大白天拍摄的黑夜画面:
正常拍摄的黑夜场景:
□ 影片中房屋大轰炸的场面
据爆料,是因为剧组正好赶上捷克小镇对旧房屋进行改造,所以即拍了真实的房屋被炸镜头,又帮助了当地的市政工程,可谓一举两得。
□ 影片的精彩镜头
影片中除了热兵器激战的场面拍的不错,其他拍的也很精彩,如这个因为盟军轰炸大桥而跌入水中的一匹马和三个人:
□关于雷马根大桥的战略地位
据传希特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两个‘桥头堡’决定了我们德国的命运,一个在诺曼底,而另一个在雷马根!”--
没错,一座雷玛根大桥即拯救不了纳粹德国,也阻止不了盟军挺进的步伐,而实际上在雷马根大桥被盟军占领的十天期间与之后,盟军已经在架设浮桥了:
但即使这样也抹杀不了雷玛根大桥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就算不谈雷玛根大桥之桥头堡的实际军事价值,即使是仅仅考虑对双方士气上的作用也足以构成血拼夺桥的理由了。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必然会压下来,但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是这棵必然会压下来的稻草具体什么时间压下来的问题。
一个人就算知道必死,一般来讲也不会拒绝生的时间之延长的,更何况也未必就认为自己是必死的。
有意思的是,当时勇夺雷玛根大桥的美第九装甲师,为了炫耀胜利的心情,在桥上临时拉起了一块牌子,上书:
用干爽的双脚踏过莱茵河吧!第九装甲师敬上!
影片对此也进行了完全的复刻:
经与历史照片对比,电影复刻的牌子中比较明显的是,第一个单词的CROSS的R和O之间的距离,还有大大的阿拉伯数字9与原版有微小不同:
□关于这座大桥,在网上还可以见到不止一人在说:
--讽刺的是,这座盟军浴血奋战才攻占的大桥,仅仅十天后就坍塌了。--
老K就纳闷了,这有啥讽刺的?战役进程中再正常不过的、无法预估的自然事实而已,一个必夺的战略要地,不要说还挺了十天,就是挺一天也是必须要夺的啊!如果这算讽刺,那整个二战期间不知道多少官兵要被讽刺啊。
这与另外一部二战名片《遥远的桥》中的夺桥遗恨不同,距勇夺雷玛根大桥半年之前的市场花园行动是盟军结结实实的一次大惨败,《遥远的桥》中大桥的得而复失与《雷玛根大桥》中的完全不是一码事。
影片结尾也明确说明了大桥坍塌的史实:
□ 配乐
由电影配乐大咖伯恩斯坦操刀的本片配乐十分精彩!影片开始部分的主题曲旋律畅快灵动、激奋人心!与同是伯恩斯坦作曲的《七侠荡寇志》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一样,似乎都是只有在上个世纪的那个年代才可以被伯恩斯坦创作出来的经典名曲!
从上面这张黑白照片上发现,伯恩斯坦与另一位电影配乐大咖,杰瑞·高史密斯 Jerry Goldsmith 有点儿像,老K在IMDb上找来一幅有两人的合影,越看越像,中间的是另一位作曲家John Scott。
□结尾的结尾
有网友爆料:
--电影快杀青的时候发生了布拉格之春(1968.1.5.-8.20.),剧组全部逃回美国。--
影片于1969年8月份全球公映,时间上是基本吻合的,但老K感觉剧组不是为了躲避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布拉格之春,而应该是为了逃离苏联的真坦克才是实情吧。
更多老K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老KK影
从地图上看,桥是德军退却的唯一归路,也是美军直插德国的捷径。于是桥被双方首长赋予了特殊意义。
德军领导办公室。
德军元帅要炸桥,将军反对。
将军说:我的几万士兵还在对岸;
元帅说:……他们会拼死抵抗的!
这两个大官在那吵,元帅打出元首的旗号硬压将军去执行命令。
将军心里有算盘。他在会后背地里一番暗示,向科勒伊格上校说:我可以给你1个正规连,1个后备连,600名青年志愿者,200名希特勒青年团员,1个防控小队,总共1600人全副武装,我再设法调2个装甲营去支援!
于是忠诚尽职的科上校慨然允诺,前去坚守此桥。然而他赶到了桥,才发现将军跟他说的实际上都是屁,东拼西凑勉强200来人,连炸桥的炸药都没到位,基本等于叼毛没有!
美国这边首长也开了会,巴恩斯少校毫不顾忌自己的部队早已疲惫不堪,当场表态,他习惯性的拍胸脯跟首长保证他有信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立头功!
纵观全片:这个头功从突进侦查,然后变成抢占桥头,最后竟然变成了强攻大桥。当官的为了提升功绩升官真是不惜拿一条条人命踩着往上爬啊。巴少校一路从甩锅、打感情牌、开空头支票到洗脑鼓吹最后拿枪顶着领队哈特曼中尉带着他的兄弟们,去为了那个一次比一次大的头功努力拼命再拼命。
付出惨痛的代价后,哈特曼小队终于到了桥头,完成了预定任务,等着巴少校答应的请功放大假。
然而德军在接连失利后,已经在桥身下布好了炸药,科上校已经清醒的明白德军上面当官的拆台扯后腿支援无望,决定要炸桥。
两军桥头对阵。
这时美军首长对巴少校说:叫你的人去占领那个桥(破坏炸桥的电线),你会名留青史。
巴少校立刻打了鸡血一样去给哈特曼中尉下命令,然而哈中尉不想让兄弟送死,拒绝执行,巴少校拿枪指着他说:这是命令!
“贪财的哈鸡儿”愤怒的一脚把巴少校的枪踢开。
哈特曼对兄弟们说:我们有的选么?
于是哈小队开始夺桥战,哈特曼中尉目睹所剩无几的兄弟一个一个在身边倒下。
科上校从桥上火线拼死撤回桥口隧道堡,手下催促他下令炸桥。他却跑到隧道里面,对没撤完的群众说:要炸桥了,大家张开嘴……
此时,桥上的哈特曼中尉和兄弟们疯狂的拆炸弹,拔线。
科上校回身下令炸桥,没想到包含电线的钢管被炸断了。他的跟班部下十分忠勇,要去手动点桥上的导火索。
于是这次德军2人在单边火力掩护下冒着美军的枪炮上了桥,付出代价后点燃了导火索。
哈特曼见状,大声疾呼他的兄弟们撤出大桥,但为时已晚。
轰隆隆!整座桥起爆了!
烟雾散去之后,桥只被炸伤数处,却依然在:德军遭遇当量不匹配的非军用炸药,没撤下桥的哈特蒙等几个兄弟捡回一条命。
科上校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决定冲锋,却蹦出两名逃兵,他情急之下开了枪,却被隧道内的群众骂做禽兽畜生!
悲催的科上校最终放弃了进攻,决定亲自求援。
是夜,依旧在桥头固收的哈特曼带兄弟们去端掉桥旁的河面上唯一一艘被德军改成临时阵地的趸船。
胜利占领的瞬间,上船的兄弟们却被最后倒下的德国兵扫倒。“贪财的哈鸡儿”掉落在黑暗的河里,哈特曼中尉最后只听见他喊了两声自己的名字。
一身硝烟,孤身求援的科上校回到总部,看见了被解职的将军。四眼狗JB上司训斥并宣布了科上校的罪状,下令逮捕了他。
哈特曼回到桥头,在弹坑里点完名,兄弟大都战死了,活下来的屈指可数。哈特曼茫茫然,说我们上吧,就一个人往前走去。
此时,美军在单兵火线用人命填坑后,坦克终于可以上了桥。
漆黑的夜,残破的桥,激昂的BGM,枪林弹雨,孤身的哈特曼,揪心的我。
最终,哈特曼看到了隧道内打出的白旗。
此时,巴少校从坦克后面走上前,开始对哈特曼中尉灌输心灵鸡汤:你知道么?有天你可以对你的子孙后代说……
哈特曼毫不理睬的转身向桥走去,前方拥挤的人群中突然传出“贪财的哈鸡儿”那熟悉的声音:哈特曼。喜出望外的重逢,老哈激动坏了。
德军这边,科上校被带到了行刑场枪毙,他下意识的摸他的口袋(找他那个烟盒)。他抬头望天,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悲伤的绝望!
悠扬的BGM再次响起,还是那道河,那座桥:1945年3月17日,美军占领10天后,伤痕累累的雷马根桥坍塌在莱茵河里。
剧终。
因为时间久远,本片没有豪华的战争特效,但是贵在还原真实行军打仗,隔岸交火,没有去刻画士兵和讨论人性啥的,某种意义上比《拯救瑞恩大兵》或者《父辈的旗帜》之类的电影更伟大,因为它朴实客观毫不煽情,导演清楚的表达了:
战争中屈死的都是真汉子,TMD官僚主义。
战争场面拍得相当精良
铁桥是德军残部撤退路线,也是盟军突进德国本土的要道,双方一开始就炸桥与否都有正反意见,态度暧昧。也因此,德国人炸桥太墨迹了毁于一旦。一线美军对战争的消极态度,逃亡德军的求生本能,踩在尸体上的胜利真不值得亢奋。战争场面很下了本钱,但剧情本身的可看性并不算高。★★★☆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所有零部件都会身不由己被驱动起来,不管愿意不愿意,这就是悲剧所在
拍得不错,69年的电影里的战争场面已经这么逼真了,也没有刻意美化或者丑化任何一方,美国军队里有好大喜功草菅人命的发号施令者,德国军官里也有思维正常的军官,为了保护老百姓没有做无谓的抵抗。夺占雷玛根大桥的是美军第九装甲师,它如同一把手术刀,在德国人的莱茵河防线上切开了一道口子,成为了压倒纳粹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和诺曼底登陆一样永载史册的战役。
20140129又看了一遍,1.片头的火车安全过桥了.2.指挥官是想守桥而非炸桥的.3.德军的防御战好悲催
勉强及格。吉勒明这导演挺强的,风格兼顾细腻和大气,主场景虽然就是个大桥,但不多的几个大场面营造的开阔,那些轰击过后扭曲的钢梁、地面各种遗落品和士兵脸上的黑灰在特写下也未穿帮。雷玛根大桥是德国莱茵河防线上的枢纽,意义自然重大,对阵双方是立功心切的长官催进下的美军,以及残破不堪的德军,双方兵力的薄弱让本片有些许特种作战题材的意思,但好在前后方、军与民的细节丰富,而且基本都笼罩在这场战事悲怆、荒诞的氛围里,类似主题的战争片并不鲜见,后来的《帝国毁灭》,之前的《桥》(1959年版)等等,但以获胜方的视角来搬演,至今也有启发性。阻击失败的德国上校被带回后方枪决,他问“敌人到底是谁呢?”,此刻正是无语问苍天。全片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到处搜刮战利品的美国兵,和一开始就被扔到绝境的老农民脸德国军官
3.5 战争场面拍得详实好看,航拍令人印象深刻,人物塑造稍懒,反战角度做得不错,编剧竟是Richard Yates? Ben Gazzara的screentime不多但角色抢眼,哥儿仨有点儿意思的,'67 John《十二金刚》, '68 Falk《血战安奇奥》, '69 Ben《雷玛根大桥》, 这是约好了吗,一起上二战战场,虽然是三部不同的影片,笑死【Ayer绝对有取经这部片,后半段很像
网吧里看到的,也就开场那个长镜头不错。
二战佳作,看得出来战争场面下了血本。DVD盘字幕做的太不负责,很影响观影效果。
小时候觉得在1969年能拍出这样的战争片实属难得;如今用美国独家限量版蓝光重温,有好些拍摄M24霞飞坦克的镜头依然令我激动。
这是耶茨投身好莱坞那段时间作为编剧唯一产出的电影。并不是作为耶茨粉自吹自擂,电影的文学调性非常好,除了关于交通要道雷玛根大桥的背景描述之外,对战争中对垒的美、德底层士兵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刻画。耶茨对德军的守桥将领赋予敬意,对他爱恤民众、团结战争的行为做出肯定。而美军为了夺桥则不顾士兵的死活,通过士兵们的疲惫不堪也体现了对战争胜利的反思。而且用一个烟盒的细节把两个对垒将士的命运串联起来,胜利的天枰不觉间倾斜,实属神来之笔。比起今天电脑合成的战争,这部《雷玛根大桥》实在是太值得看了。
亮点挺多的,虽然主场景只是一座大铁桥,但是爆破的场景完全不同于模型的粗糙简陋,漫天的烟尘震撼无比。配乐也是极大的加分项,简直就像是从哪部通心粉里照搬过来了。美德双方士兵都在战争即将结束的厌战疲倦背景下被迫交火。在击毙青年团士兵之后,美军脸上露出了悲怆的神情。阻击美军失败的德军上校,最终在后方被枪毙,临死前他看见天空中盘旋的美军飞机,感叹了一句:敌人是谁?
作为一部二战题材的战争片,雷玛根处于遥远的桥与基堡八勇士之间的某个位置。像前者一样取材于真实事件,却投入了相对较少的演职阵容;像后者一样具有浓烈的反战情绪,却坚持了现实主义维度没有拍得那么文艺气质。三星半。
德军厌战美军疲累,谁才是敌人谁还要打仗,和生命比起来勋章不过是废铁一块。。。片尾由烟盒带出了一句精彩的双关对白。。。PS伯恩斯坦在这部片子中的配乐和莫里康尼在阿尔及尔之战中的配乐有些神似,尤其是鼓的运用。
四星主要给战争场面,尤其是各种爆炸特效。扣一星是因为剧组强行给本是纯粹战争戏的片子加戏:乱七八糟的大杂烩,拖慢了主线进程。
编剧居然是Richard Yates,确实文学性很强,小人物视角和非传统的善恶处理都很精彩,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可谓细红线等反战战争电影之滥觞。
这么好的电影,怎么看的人这么少,好像过去电视台使用的电影名是<铁桥保卫战>,可无法在豆瓣找出,用了英文名字才找到.那个年代的二战片,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人物饱满,细节丰富,表演到位,对焦在人物的命运上.怀念童年时,看<伦敦上空的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最长的一天>....时的激动和兴奋.上译的配音演员团队也是天才的团队,童年时几乎相信老外说得就是中文.哈哈.
其實說實在的,此片中我覺得德軍比較英勇也更為悲壯
角色设置极有趣,后半段逼真宏大的战争场面挽救了慢吞吞的前半段
付出惨重代价夺取的大桥,10天之后竟然再次塌掉了,真是具有讽刺味道。60年代不依靠电脑特技,就能拍出如此逼真震撼的战争视觉效果,而且片中的细节处理很不错(比如美军士兵击毙抵抗的德国少年后的悲伤表情,德军上校临刑前的自问等),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