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元(滕丽名 饰)自小就受叔叔小生(欧阳震华 饰)影响,大学毕业后便当上了警察,是个陀枪女警。表现出色调到了“扫黄组”,但上司程峰(魏骏杰 饰)一直对她有性别歧视,好胜的她一直争取好表现。期间她认识了当文职的朱素娥(关咏荷 饰),人称娥姐。娥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来离婚了不得不也做一个陀枪女警。 接着娥姐也认识了小生,与小生成为了一对斗气冤家,后来竟然变成了情侣。而三元与程峰经过一段相处后互相了解了许多,成为了好朋友。令三元想不到的是自己竟然喜欢上了程峰……
会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犯贱看了《陀枪师姐2021》,打开《陀枪师姐2021》的时候,我已经有7年多没有看TVB剧了,期间唯一看过的一部港剧叫做《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当时在微博写了篇影评——《给我一支烟的时间,还你一个香港》,女主角周家怡甚至还在微博上转发了。 谁能想到,10年前我是一个连每部港剧的集数、每个监制的代表作品、每个配角的名字都能一一数过来的人?李添胜、王心慰、戚其义都一个个面对面采访过,刘松仁、邵美琪、黎姿、林保怡、陈豪、胡杏儿、林峰、郑嘉颖等等当时的TVB当家花旦小生老生老旦们也都一一近距离见过好多回。
万千星辉颁奖典礼几乎年年去,“假公济私”几乎每年都能去香港短期旅行,以至于有一次在香港国际机场被拦下做调研,问:来了几次香港?我都没法立刻答上来。
当然,如果不是TVB,我可能现在是个高级图书管理员,虽然现在想来并不是一件坏事。 看《陀枪师姐2021》之前纠结了很久,毕竟TVB已经消耗了我的所有耐心,从《溏心风暴2》开始的挤眉弄眼金句接龙式的夸张演技方法派,让我望而却步。
让我下定决心看一看的是豆瓣给出的6.5分*,动力并不是它的分数低,而是它的分数居然超过我的预期。 而当我打开腾讯视频耐着性子看完第一集之后,我默默拿出了非常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下面的这张碟片,插进了很多95后已经不认识的DVD-rom,重新下载安装了一款叫做Power-DVD的软件,当片头曲开始的一瞬间,我原谅了宣萱对于自己时代的“背叛”,也吐出了心里对于新版的“祝福”——什么玩意儿!
首先我要道歉,的确我没看完这全片就给差评(2分),这是一个极其不专业的行为,但是我真的没法忍过4集半。从片头曲开始,整部剧的每一点都垮掉,无论是台词、化妆、道具、节奏、剧情、角色、设定,几乎和原版的《陀枪师姐》是背道而驰的。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我的记忆里《陀枪师姐》一直属于97之前的产物,这也是我对大部分港剧的印象,再回顾时才发现自己的记忆偏差严重,原来大部分我看过的大部分港剧都是在97-07年之间拍摄、制作和播出的。 开启港剧记忆,还多亏了90年代的媒体改革,上海除了常规的无线电视外,还多了几套有线电视,既然新闻做不过无线台,那么引进剧就成了他们的法宝,现在想来还是挺有趣的,香港无线电视出品的节目成了我们这里有线电视的支柱,暗藏着一种天然的讽刺。 在青春期遇上港剧的黄金时代,是一种莫大的幸运,香港对于东西方的兼容并蓄,不仅体现在茶餐厅的早餐套餐里,也体现在了90年代的影视剧里。如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港剧对于我三观的启蒙,我现在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活得更自如、体面吧。
有人在豆瓣对于《陀枪师姐2021》的评价里这样写道:“真的好笑谁规定陀枪师姐一定要是独立女性?”看到这标题,我忍不住笑了,能这样写的,恐怕从来没有好好看过《陀枪师姐》,又或者只是当作一部下饭的八点档师奶剧来看了。 比起小时候只是觉得好看,想做陀枪师姐这样的直观反应,现在重看《陀枪师姐》,才知第一部制作得有多用心,尤其是学了专业知识,踏上过香港的土地,接触过香港人,然后这两年看着香港被逐渐边缘化,港剧不断式微沦为垃圾,女性和女权被不断被妖魔化之后,更觉得第一部简直可以被称为“神作”。 和如今动辄就是几十集的长篇电视剧相比,仅仅20集的《陀枪师姐》可以说是短小精悍,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没有浪费任何一分钟,如果有时间,我强烈建议你同时打开《陀枪师姐2021》的第一集和《陀枪师姐》的第一集来对比观看,便会明白孰高孰低。 《陀枪师姐》在第一集的前5分钟之内,已经几乎交代完了所有重要人物和信息,包括片头曲,相信老港剧迷都明白我在说什么,和如今片头曲MV化不同,早期港剧的片头曲都是由剧情片段剪辑而成,所以往往片头曲是无法避免剧透的。
而这“缺陷”和“偷懒”反而给粉丝带去了新的乐趣,预测结局和推理走向成了让曾经的港剧迷们在戏外狂欢的方式,寻找蛛丝马迹,猜中了尖叫鼓掌,沾沾自喜,猜错了愤愤不平,痛骂编剧,合家欢和开放式也成了TVB的两种标准化结局,捕获“师奶”们女人心或放出钩子好拍续集。 当然港剧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除了熟练运用从好莱坞“剽窃”来的形式和套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港剧所带来的,在当时看来绝对是全新的、更高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洗礼。 正如那时还不知道CP为何物,初看《陀枪师姐》的时候也不知道女权为何物,只是觉得独立、个性,再看发现当时的女性角色竟然一个个都比20多年后华语电视剧以及它自己续集中的角色更先锋,这个现象可能是我始料未及的。有人把它看作是资本运作和市场规则,我却把它视作一种文化倒退和话语失声。 当然最让我叹息的一件事是:任何流行文化都是时代最好的风月宝鉴,在我们批评《陀枪师姐2021》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它是当下现实的集大成者。恨嫁少女感的师奶不就是让大众欢呼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吗?油腻自信的飞虎队长不就是“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的“油腻中年男子”吗?
那既然如此和当下同步,为什么我却不喜欢不起来呢?因为它少了一种“现实感”,而现实感一直是港剧成功的一大法宝,这也是内地古装剧和曾经的香港古装剧最大的不同,内地古装剧的戏剧感、舞台感强烈,这并非说内地古装剧不好,甚至服化台词剧本上来说,内地古装剧常常更甚一筹,但“现实感”却让香港古装剧更深入人心,用如今有点过时的话叫做“接地气”。 我们暂且不论《陀枪师姐2021》的角色行为和人物年龄身份是否匹配,姑且当作这样的人物存在,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戏剧的黄金准则,人物行为度的把握直接影响到他所能唤起的观众共鸣度的高低,打一巴掌揉三揉对于立角色来说同样重要,而《陀枪师姐2021》则似乎为了喜剧和戏剧效果而戏剧,导致呈现角色不同面之间的间隔过长而失去了人物弧光。 正如陈奕迅在《沙龙》里唱的那句:对焦她的爱 对慢了爱人会失去可爱。同样的,展现节奏不佳、衔接过度冗长,也会让人物失去可爱,《陀枪师姐2021》便是一个标准反例,开场表现戴安娜“恨嫁”和蒙汉森“无情”的部分味如嚼蜡,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 相比《陀枪师姐2021》开场极尽夸张之力却又无聊至极的“黑色7分钟”,《陀枪师姐》的开场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黄金7分钟”:一个命案、一场冲突、两大主角、两大反派、三个场景尽数抖出,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交代一并完成,一众群像配角的润色中也已经把后面要用到的线索铺排好,一秒都不浪费。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在肉眼可见的有限预算和紧张的节奏里,还不忘照顾到镜头语言,譬如为娥姐出场安排的特写,为反派设计的布光、双人和倾斜镜头,都让人物出场既不单调又富有记忆点,同时还用镜头强化了人物个性的描摹。
这在陈三元、陈小生、程峰的出场里都有所体现,譬如故意一开始不给陈三元镜头,接着她突然对上司提出需要加强某区域的巡逻时,观众会和上司及场景里的所有人一样受到“冒犯”,三元鲜明的性格完全被凸显了出来。 更为巧妙的是,在这段简短的场景里,还特别切入了一个娥姐和三元的双人镜头,虚实对比的构图有别于这组镜头中其他的全景和特写镜头,一个最简单的镜头叙事技巧就完成了把两个主角放入一个叙事空间,暗示一段关系的开始。 又比如陈小生出场的时候,是咬着一个汉堡入镜的,陈小生的爱好、资历、地位、胆识其实在这一个微小的设计里就表达完全了,和三元之间的一组双人镜头,和无台词的简单延伸表演,又用最精炼的镜头完成了人物关系叙述,其后一段听起来极度专业的枪械分析又赋予了人物内在冲突,或者说反差,制造了一个极好的角色看点。 这仅仅是《陀枪师姐》第一集的前10分钟而已,这部剧之所以神,是因为它几乎在20集里都保持了这种态势,环环相扣,流畅地将角色、道具、场景、剧情、案情编织在一起,譬如娥姐和小生定情的雨伞,譬如程峰和三元定情的手电筒,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尽最大化地制造冲突、设置悬念、描摹人物、排梗抒情,讲好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故事。 看到有人说《陀枪师姐2021》走喜剧路线也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我只能说这位观众一定没有好好看第一部,因为《陀枪师姐》的底色其实一直是喜剧,有别于另两部口碑剧《鉴证实录》和《刑事侦缉档案》,娥姐、陈小生、二妹姐的角色其实一直是负责完成喜剧部分的,这从二妹姐开场给老公上香时,前景照片里的“老公”长得和小生一摸一样里就能知道。
在我的记忆里完全忘记了这一幕,重看时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当时香港的喜剧手法完全不低俗乏味,甚至有那么一点点《IT狂人》《9号秘室》这样的英式喜剧调调,带点自我戏谑,还有那么一点小悲情,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高级喜剧,可惜《陀枪师姐2021》里一丁点儿也没有继承。 而除了技巧本身,《陀枪师姐》中的三观和文化表达,尤其是女性意识上,更是远在《陀枪师姐2021》之上,大概也就甩了九条喜帖街八条鸭寮街的水平吧,这从片头曲开始你就能感受到: 《陀枪师姐》的片头曲是由郑秀文演唱的《女人本色》,歌词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情爱相关的内容或是抒情自恋自怜,而是如宣言一般的呐喊,通篇没有第一人称:做女人不应甘心去作花樽…请抛开小姐的娇态…齐踢走保守理论…做到A级水准不会靠姿色… 《陀枪师姐2021》的片头曲是由王灏儿演唱的《我不想别离》,歌词基本是一份爱情独白,顾影自怜,悲悲切切,356字的歌词里有22个“我”,歌词主旨几乎是《女人本色》的对面:我为抱紧你就算这世界我都可以舍弃…如天生外在太锋利令人行近会闪避…能安定在小天地我不想做个传奇… 是,表达爱情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两首歌格局的不同已经显而易见,你也可以想象到二十多年前,当一个还未曾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孩第一次听到《女人本色》的歌词和郑秀文铿锵有力的唱法时,是怎样一种欢呼雀跃式的激动。
尽管我不否认《陀枪师姐2021》中的女性角色依然是独立的、个性的、坚毅的,有成长线的,但和二十年前的《陀枪师姐》相比,却没有任何的突破,尤其是让曾经的两代TVB大花旦,宣萱和滕丽名出演主角,更是崩坏式的人物设置。 前者一直是高知职业女性形象,后者则是《陀枪师姐》系列的元老。结果在《陀枪师姐2021》里宣萱挤眉弄眼式的表演,像是在拙劣模仿自己25岁时《天降奇缘》中下凡的小红娘,而回归的陈三元基本就是工具人和吉祥物,除了回忆杀时释放了情感,完成了角色任务,其余时间无论是台词、表演还是造型上,都僵硬苍白。 《陀枪师姐2021》就仿佛是把陀枪的成功元素拆开重组,可惜人物角色不是乐高玩具,随便拼搭都能成一个作品,而是需要一点点构建,更应该是拼图一般。《陀枪师姐》里的四大主演里的三个,尤其是两个女性角色都属于群体中的“异类”,用一个时髦词叫做Loser:一个被出轨失婚成单亲妈妈,一个顶着男仔头只想冲锋陷阵没女人味,大龄剩男陈小生则是整天和嫂子侄女黏在一起不像个“正常”男人。 但正是这么一群“不正常”的人物身上,却充满了如今很多正常人身上没有的闪光点,从忠诚、正义、善良、热情到独立、自主、果敢、坚毅,他们会自我怀疑但却不会去为了融入而虚与委蛇,也不会做什么“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的故作世故和成熟的行为。而这些点始终贯穿在角色的言行之中,并且对于剧情和人物关系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四个人里唯一正常的大概就是魏俊杰饰演的程峰了,年轻有为,父母宠爱,女友体贴,但为了遵循主演之间一定要两两配对的港剧原则,他的女友不得不远赴FA(第四声)国巴黎读书兼出轨,他成了情场失意者。 因为过“正”的香港队长式的角色设置缺乏看点和冲突,于是早期除了缝合案件外,他的角色是负责作为“反面”和其他三个角色冲突的。尤其是早期剧情中他和三元之间的冲突,几乎是当代女权和钢铁直男之间分歧的写照,甚至于程峰还说了不少“冒犯”的话,如果放在当下恐怕都要被贴上“厌女”的标签。 好在当时的观众耐心且宽容,于是在程峰和陈小生以及娥姐前夫的衬托下,娥姐和三元这两个女性角色:一个从事事依靠丈夫只求安稳的小女人脱胎换骨为大女人,一个从不善社交的愣头青成长为会顾及团队的成熟女警,而其中娥姐这个角色低开高走,成长弧线完成度最高,也成了关咏荷自己最无法超越的角色。
《陀枪师姐》里的众多对于女性的看法,到如今看依然先锋,譬如离婚女人并不可耻,中性打扮也并不奇怪,男人可以做的女人同样也可以,妓女也应该得到尊重,变性人也是人,习惯了英雄救美剧情的观众,在这里一次次看到美女救英雄,让女孩们明白即使没有Wonder Woman的神力,依然可以用智慧、勇气和决心来活成传奇。 此外,《陀枪师姐》中各个女配角也写得有声有色,丝毫不单薄,无论是康华饰演的黑帮女老大,还是汤盈盈饰演的北姑,甚至是莫可欣饰演的程峰前女友和张松枝饰演的变性人,每一个都性格迥异,特色鲜明且富有层次,经得起推敲,有可以挖掘的故事张力。 相对而言,《陀枪师姐2021》的角色虽然都有反差萌,但却典型性有余,先锋性缺失,如果说《陀枪师姐》是把小人物写成了大人物,那么《陀枪师姐2021》就是把小人物真的写成了“小”人物,每个人物都靠演技而不是角色本身来跳出刻板印象,这也是《陀枪师姐2021》并不是不能看,而是真的不好看的原因之一。
当然有不少部分《陀枪师姐2021》是鸟枪换炮的,比起《陀枪师姐》肉眼可见的预算不多,《陀枪师姐2021》的办公室面积和装修都可以用豪华来形容,美剧式的半敞开式环境,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寸土寸金的香港,高级警司的落地玻璃窗办公室,景色宜人得让人有种在纽约的错觉,普通督察的家也豪气得让人觉得香港警察钱途无量。 《陀枪师姐》里的港味是浸透在每一个细节里的,无论是娥姐和三元开始职业生涯的油麻地警署,还是合买六合彩的小细节,又或者是开茶餐厅的二妹姐依然住在没有电梯的拥挤套间里,再到娥姐家请菲佣的习惯,上班坐小巴,下班茶餐厅,天台吃宵夜,酒吧KTV,有事无事奶茶鸳鸯鸡翼鱼蛋,台词的口语化程度极高,认真看完基本可以学满粤语基本词汇。 而看上去很美的《陀枪师姐2021》则怎么看都像是一众香港演员穿错了戏服走错了片场,配上英文台词,可能都不会太违和,即使有惯常的黑帮、茶餐厅、卧底、小混混这些我们熟悉的港片基本元素,依然别扭得没有生活感,为了跟上潮流而调色过度,更是加剧了场景的失真感。 至于情怀,我们都知道,但如果真的有心做情怀,那么让滕丽明回归饰演三元,陈豪回归这个系列演阿Sir,让李成昌回归这个系列来演大反派,这种调转过来的设置,就该好好想个理由,毕竟大家对顶爷这个角色也是有感情的,对陈豪的黑帮角色也印象深刻,香港演员少是事实,但也没少到不可有第二人选,而烂梗注入失忆、双胞胎这种伎俩也不是没用好过。
但可惜,《陀枪师姐2021》并没有打算好好填坑,三元的回忆杀除了催泪之外,就是催泪,强行蹂躏看过老三部人的情感,让这份感情显得十分廉价。 我们爱曾经的港剧并非爱他的华丽,我们爱的是他的温度:无论是职业剧还是家族剧,无论是古装剧还是爱情剧,即使“抄袭”了不少日本欧美的故事角色,港剧依然知道如何添加港味,给角色注入极具生活感的灵活,让角色活得像一个香港人,而并非只靠一句“你饿不饿,要不要我煮碗面给你吃”这样的肤浅形式技巧。 所以当我后来知道饰演程峰父亲的是香港国宝级的导演楚原,他的代表作是50年前就把女女故事说得香艳与深刻同在的《爱奴》时,我一点也不惊讶,没有明星只有演员的香港虽然不乏金钱崇拜,但还是在坚守着一份白手起家的李嘉诚精神,电视是一种娱乐,但同时也是一种表达,是一门生意,但也是一门艺术。 但当我看不下去《陀枪师姐2021》的时候我明白,或许是时代淘汰了我,也或许是我该放下自己对香港执念的时候了,因为我所爱的香港已经不在了,在那儿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什么,但不是香港,而终有一天,我们说起香港,谈起的将不再是同一个地方,即使有些人还在,但早已魂飞魄散,而传奇也已支离破碎,那么故事便随风而逝了。再回首,恍然如梦,风继续吹,但往事不要再提。
*备注:现在已经下降到6.2分
- END -
LOST AND FOUND,被图书编辑“坑”了的恐怖小说之王
现实太残酷,大女主剧若要爽,要突出自我赋权,就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乌托邦。三元无父,素娥无夫,同工同酬,男同事鼎力支持……创作者全方位地为女主角扫清了结构性困境,让她们自我实现,却终究没能跳出男本位叙事,背叛了女性自强的主题。
一九九八年的港剧,其中直言不讳的女权意识,比起近年的许多大女主剧都更清新。记得当年我和我妈都看得如痴如醉,我爹也同样投入,集集不落。谁说男人不能欣赏女性的成长故事?
然而,在最近的重温时,我恍然察觉:如此激励人心的故事,其实是发生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女性乌托邦里。
其精心程度,从双女主的身世设定就可窥一斑。
一个女人在父权社会的生命轨迹:她生而属于父,后归于夫。
塑造乌托邦的第一步:剔除父权统治的象征符号。
三元没有父亲。她确有一位捍卫传统的母亲,然而这位母亲从未得到过家人的尊重。三个女儿和小叔子都相信她没有见识,所以不值得认真对待。在三元的成长历程中,二妹姐没构成过实质性阻碍,只是一味搞笑的佐料。这是一种惯常的贬抑中年女性的手法,塑造的是一个脸谱化的形象。可以想像,如果编剧以同样方式塑造三元的父亲,弱化其权威,一定不会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素娥则是失婚女子。她有父母,但远在加拿大。他们仅短暂出现过,目的是为素娥带走了儿子。
现实中的结构性压迫,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为群体价值观,通过“个体向个体”层面的施压而实现。编剧所做的,首先就是将父权文化制造的外部困境统统剥除。
女性一生最长久的桎梏往往来自小家庭,而两位女主角在故事之初,看似孤苦,实际上已天然地从父和夫的掌控中脱了身。(儿子是第三序列压迫者,在素娥的儿子牵桥搭线的任务结束后,编剧把他也撵走了。)
她们同样幸免了真实的职场困境。剧情前期,素娥最大的阻碍是自我矮化;三元勉强遭遇了一些外部阻碍,也不过是一些象征性的偏见。女主角身边的男同事、男领导,无一例外,都因她们“证明了自己”而站在了她们身边。相当于大小boss集体叛变,陪同主角闯关。如果这都不算金手指,还有什么算?
They were too nice to her. - Judit Polgar
现实中的顶尖女性棋手Judit Polgar评价《后翼弃兵》时说:“男人们对她太好了。”
剧中机动部队教官的一句话,明示了创作思路。
他说:“今时今日,你们已经同工同酬。”
幻想很丰满。二十年多后的今时今日,现实依然很骨感。
实际情况就是,现实太残酷,大女主剧若要爽,要突出自我赋权,就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乌托邦。
我对爽剧本身没有意见。即便是爽剧,好看的故事依然可以好看。观众们普遍对第一部怀有初恋滤镜,我也认可其前期的好,但它并不配被奉为经典。
创作者为女主角扫清了大部分现实困境,让她们自尊、自强、自我实现,却在后期背叛了这个主题,成就了一部高开低走、最终烂尾的遗憾之作。
前十几集是很精彩的:剧情张弛有度,有紧张刺激的刑侦、枪战,更有触动人心的牵绊,底层人之间互相救赎,反派之间生死相随……编剧尤其擅写温情诙谐的家长里短、插科打诨,我与伴侣一起重温时,他也常常露出一脸“嗑到了”的迷之微笑。
下坡路正是从两位女主角谈上恋爱开始的。既获得了“好男人”的荫蔽,“大女主”就不再需要自强了。她们重归了夫权之下的“小女子”,也从“不必装蠢”回归了“真蠢”。
我至今仍记得,多年前看剧时的一处细节:最后一起案件,男主角被诬逃亡,正是高潮前的困局时刻,我爹不慌不忙说,题目叫“师姐”,最后肯定要看师姐的!
爹的推断合情合理,可惜猜错了。
女主角前期积累的专业能力被无限弱化。可能因为编剧技穷,只能以此突出反派的狡诈;然而更可能的原因是,主创终究无法跳出男本位叙事,或担心观众无法接受(事实上六零年代生人的我爹完全可以接受),不仅扭曲了角色,扭曲了合理的叙事flow,更抹杀了女性自强的主题。
高潮部分双男主里应外合,与歹徒斗智斗勇,两位师姐却只会感情用事,最终双双沦为damsel-in-distress(落难少女)。而男主角们,如同千百年来的故事里一样,拯救了一切。
后话:
通篇坏话,实则因为爱之深责之切。重温时也注意到了一些好细节,比如女警员执勤后腰酸背痛,谈及了枪和枪套的设计不符合女性人体工学。
“世界是为男性设计的”,二十多年前的偶像剧已关注到这一点,让我颇为感动。
1是可以翻来覆去看很多遍的那种经典,后面3部快进看个一遍就可以了。
好看哪,超喜欢小生和娥姐
魏俊杰和滕丽名的定情之作,回头看看真是唏嘘不已,那时候的无敌年轻。
第一部最好
都是老演员,老搭档,默契太好了
鲜活的女性荧幕形象令人过目不忘,对角色的塑造有独特的见地。女性不是被凝视的花瓶,而是双手握住命运、打破意识牢笼、对抗黑暗势力的天使。系列剧总会在适当的时间、地点给女性观众打上一筒热鸡血。
那些年播过的港剧,欧阳震华当年好火,总能看见他
鲍国平!
TVB最爱的两个花旦
滕丽名这一对戏里欢喜戏外唏嘘
滕丽名和魏骏杰演的那么多对CP里最喜欢这一对!真想完整看一遍,可是想看的剧有那么多啊。
陀枪师姐,,唉..
大爱的一部,看了好多遍,电视上演就会跟着看。两对情侣都演得很讨好,陈三元、蛾姐、小生、程峰,第一部真的很经典。
鹅姐!!小生。完美配对!
欧阳震华虽然不是帅哥型,但演技真的很棒,很喜欢他拍的剧。
经典家长里短港剧……魏骏杰&滕丽名曾经美好的一对……
荷姐BOB~~三元跟她老公,戏里戏外的经典配对,一去不复返了。
肥仔配娥姐 三元配榴莲 续集都是多余
那个英姿飒爽的女警呦,哈哈
补标经典,当时很喜欢娥姐和三块钱,都是英姿飒爽的魅力女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