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O-已经说再见的《铁马》兄弟
阿棠自哥哥失踪后在几乎破败的家里就是最年长的小孩。看到母亲的隐忍艰辛父亲的生死未卜外公外婆的沉冤未雪大哥的下落不明弟妹的嗷嗷待哺自己的有心无力。自然比一般小孩想得更多比一般小孩来得早惠。心疼母亲所以尽全力分担家里一切与自己年龄不符但能担下的担子。从那天起。他开始学着长大。不再自顾自地玩耍。不再撒娇依赖任性争宠。不惹是生非。不让母亲为自己担心的同时照顾并保护弟妹。为追回未讨回的血债日夜苦练武功。安抚突然回家经常企图变卖武馆的舅舅。调停家人间或大或小的争吵。小心提防着荣德的骚扰。解决母亲外出后的事务。成为弟妹最满分的依赖。用心教导学徒并兼顾着用祖传的跌打手艺赚得微薄收入。渐渐地可以独当一面。除了不慎患上哮喘外。应该没让家人为自己担心过半分。他也是会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的时候轻轻叹息默默流泪觉得很累很辛苦很难熬。也是会在看到旁人无忧无虑追逐打闹不愁吃穿的时候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忽然拉扯似的不住心酸吧。可是这些天一亮或一转身就会被抛到脑后。家人才是他最大的牵绊和力量。能让他们过得哪怕只是好一点点。就是他莫大的幸福。一晃就那么多年过去。看着阿仁的五官越来越清晰立体。阿鹃的裙子已经不再隔年就变短。牛精良整天横冲直撞咋咋呼呼。阿雁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于是他知道。他长成真正的大人了。成年的他虽然每天还是仍在重复着他在少年甚至童年时就已经习以为常的动作。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他飞快地跃过了被责任冲刷掉颜色的童年以及少年。甚至没来得及回头看它们一眼跟它们道声别。就开始学着独立解决不计其数或大或小的烦事杂事。经世事阅人心。学懂了分轻重知晓了看脸色练就成了如今的脑子快点子多。所以越发的沉稳精明处变不惊坚毅刚强正直勇敢。唯一没变的就是生活的重心仍然是这一大家子人。疼爱弟妹体恤母亲容忍舅舅。平常圆滑嘴甜嘻嘻哈哈耍宝逗趣。却仍然仗义热心。施援手鸣不平。一如父亲。血海深仇虽只能先放在一旁但却从未忘记。这是在寻回他之前的他的人生。
阿章自从发烧醒来误认拐子为娘后便随之回到乡间。从小只能艰难解决温饱。只有片瓦遮头。身边只有因为他而弄残了一只手的母亲陪伴。认识的人只有云浮乡下同村同姓的东头这家到西面那家。没读过书没认过字。自小体弱却天生力气大。生活的全部就是干苦力领钱买米买药回家照顾久病的母亲。生活圈小得只在方圆内。老实得甚至木讷。母亲就是那时生命的全部。因为乡间的平静淳朴所以除了卖力气赚辛苦钱外。他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什么大事没遇到什么波澜没见过所谓市面。也正因为这样。他单纯平稳虽体弱却有惊无险地度过了童年。单纯平稳无波无谰地告别了少年时期。单纯平稳地长成同身边的所有人一样。穿着汗衫围成一圈蹲在一起呼呼喝喝地在中午放饭时间边大声说话边迅速往嘴里扒拉菜色并不好甚至无菜可就的漫过大陶瓷碗碗口的白饭。间中也许会因为工友的笑话而仰起头爽朗地大笑出声然后顺势喝两口开水咽下嘴里的馒头。或许偶尔跟工友发生争执面红耳赤甚至大干一架受点小伤。但一觉醒来依旧还是会在放饭时间围成一圈继续说说笑笑。田间质朴的年少间血气方刚的冲动影响不了感情也不必计较输赢打过就算的这样的小伙了。是。他就这样长大了。黝黑结实粗鲁倔强冲动却在不经意间会透出一丝似乎与生具来的书卷气。认知单一想法简单甚至过于幼稚却孝顺耿直心无城府憨厚善良言出必行。为了医治母亲背井离乡。省城的繁华花俏似乎吸引不了初来乍到的他的注意。也许不是不好奇的。只是于他而言。赚到母亲的医药费比那一切灯红酒绿都来得实在与值得。这是在他认回他之前的他的日日夜夜。
直到叫了那么多年的妈在临死前才肯承认的真相。让他和他还有他们。在那么多个春秋兜兜转转心心念念地祈盼后。终于能将生命重新联结在一起。
阿章不是不想与兄弟姐妹们混做一团。只是独自成长的他不知道怎么与一大班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兄弟姐妹相处。他们彼此错过的时间过于长久。长久得人生的轨迹也偏颇地有些遥远。叉开的生命线就这样毫无预警地突然交融在了一起。惊魂未定的他觉得似乎无法融入那几个自小到大从未分开的家人。他失去了原本熟悉的一切回到这个只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地方。这些都让他手足无措有些茫然有些彷徨有些难以适应。他不是爱惹事爱出风头。只是乡下那群从小打到大的玩伴让他知道被欺负若退了就会有接下去的二三四五次。被打就是要反手打回去不然就只能继续挨打。他记得的也就是这些童年无比执着的互相欺负了。他并不知道什么人能打什么人却只打人什么叫后台什么叫勾结。这些都是在他的世界里一片空白的东西。超过了他对事物的认知。他不是不疼爱弟妹。所以每次只要弟妹被欺负他就会马上出手保护虽然最后总是因为只有蛮力而让自己受伤。所以即便忍着让呼吸吞咽都变得痛苦万分的伤不说也不想让弟妹因此而自责。所以只要弟妹说的他都无条件相信。一如他从未怀疑养母当初所说的谎话一样。所以只要弟弟让他动手让他帮忙他想也不想就起身说好。他不会风花雪月谈天说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导劝解。一呼即应和百分百的信任是他能给予他们的最直接的疼爱。他不是看不惯弟妹买这买那。只是他的生长环境告诉他赚钱有多辛苦多艰难。所以除了有饱饭可吃有件衣可避体外的其他对于他来说全都只是无意义的浪费。他不是责怪弟弟有仇不报。只是他的生长环境告诉他事情从来就只有对和错没有现实没有权利没有钱银的左右拉扯。他没想那么多也想不到那么多。他只知道老人都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那为什么他们的仇又报不得。那些阻止他行动的陌生说辞是他从不曾听过更不会知晓的。他不是蠢钝。只是他的生长环境告诉他眼见的就是事实事实的背后不会包藏祸心暗藏阴谋。所以他轻易被骗。而这一切的一切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母亲。自他回家后她的细心疼爱。让这张整天对他嘘寒问暖的脸同他记忆里原本雾成一抹模糊光影无论他怎样用力都看不清的脸渐渐地重合在了一起。他想起来了。他最初在睡着时抓的。就是这个女人的衣角。他叫这个女人“娘”。而那个整天嬉皮笑脸没正经。是曾经跟他联手偷袭外公的拍档。他叫他“弟弟”。这一切让他终于有了归属感。他确定这里是他的家了。他确定他是他们的大哥。他们是他的弟妹手足了。与这些一同确定的。是他的心疼。心疼母亲经常带着小病小痛仍然东奔西走。所以在说兄弟姐妹混沌不思进取时其实是在责备自己做为长兄却一事无成碌碌无为不成器。他想快点为家里做些什么。他已经迟了二十多年了。他要尽快。要尽快补回来。他想分担起家里的担子。他想承担起大哥的责任。他想试着快点成为称职的长子和大哥。他想让这些与他错开了二十多年却彼此相连的生命因为他而能过得再富足快乐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也想尽快做到。更让他迫不及待的。是讨回那浓稠得散不开的债。每想一次。拳便会不自觉地握紧。再握紧。所以他要加快速度。他要快。快点去结束那场时刻萦绕在他们生活中的噩梦。但是他忘记了。他在变回顾汝章之前。只是罗小冬。云浮乡下有勇无谋不谙世事的罗小冬。所以他变成无头苍蝇。四处碰壁。屡屡受挫。
而这些。应该是阿棠全都看透的心思。不是他在大哥回来后仍然把自己置于长兄的位子上。也不是他心里没有大哥。而是他知道这个失而复得憨直善良却冲动的大哥怎能应付得了他从没见过从没经历过的这一切尔谀我诈。而是他知道这个不管多危险都会挡在弟弟面前的大哥怎么会深思熟虑怎么会分析事情间中的利弊怎么能看清背后的阴谋。而是他知道这个再也不能失去的大哥对于他们而言的重要。他知道这个对家人满心愧疚的大哥不善言辞沉默勤劳其实心里有想要完成的巨大梦想。他知道这个纷繁的城市那些表里不一的时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事都不是这个简单如白纸的大哥能瞬间明白瞬间辨清瞬间学会处理的。所以在他学会之前。他一定要保护好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所以。
我们现在看到的阿章和阿棠。
不正是这样么。
所以。
让我们看到这样的阿章和阿棠的他和他。
又何来的不好。
2 ) 寒霜难阻热血 情义常留千秋【其实我只是为了标题乱写了一句】
看这部剧起初是由于明韵配和杨怡,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第一天一口气看到十五集,刚刚看完大结局,趁着感触还没冷下来,跑来抒发一下感想。
人物关系的设定确实有些家好月圆的影子。欧阳慧兰对应荷妈,阿章对应阿卡,棠哥仔对应管家仔,阿晴对应心女,阿雁对应阿月,阿娟对应阿庆,阿仁其实更多是像溏心里的至欢,阿良倒是不像中仔啦~舅父昌对应sa姨,但可爱得多啦,从头到尾也没有做过什么衰事,倒是说过很多经典的话。周冰冰对应路嘉美,荣德背叛恩人的行径就脱胎于红姨,但狠毒得多啦!
相比起刚刚结局的谈情说案,杨怡在前几集里的回忆场面里的表现更让我惊喜。尤其是丈夫失踪后她只身去质问荣德的那一场,悲愤却依然傲骨铮铮,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荣德,你话俾我知,我老公系边,排长系边!”她反反复复只有这一句话,但每一句的感情都是渐进的,直至最高点的时候,得知两个儿子被人拐走,方才一下子散了神,才让人想起来,她也只是个失去父亲的女儿,只是个失去丈夫的妻子,只是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却有如斯气魄敢站在仇人面前大声指责,这该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定。而当她被邱局长和荣德诬为精神病,要把她关进癫狂院的时候,那种绝望的挣扎和哭号,以及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屈膝的求全,让我觉得,杨怡真的已经成长为值得无线捧上位的实力演员了。
同在谈情说案里担当大任的马国明,嗯,也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TVB男演员,打拼那么久,在这部剧里终于出头了。相比于郑嘉颖的不温不火,马明的棠哥仔显然更得人心。由于大哥的不知所踪,阿棠从小便担当起长子的责任,刻苦练武,少年得志,帮阿妈打理武馆照顾弟妹,只可惜哮喘在身,发展受阻。但即便后来寻回大哥,整个家庭的脊梁依旧是阿棠,就像周芳芳说的那样,所有的人都以他马首是瞻。家里的一应大小事情,小到弟妹争执,大到被逼债被加害,拍板出头的永远是他这个二哥。虽然看海报的排位以及题目的寓意,男一应该是阿章,但在整个故事里,阿棠才是占最大比重戏份的那一个。且马明文戏武戏都来得,每次只要他在镜头里,就自然生出一份气魄,不管有没有台词或是特写,都有让人无法忽视的重量。KC相比之下要松懈一些,万年表情不变的感觉,有的时候会怀疑他是不是脱戏了。棠晴的感情也看得人心里万分温暖,虽然两人直到最后一集才正式从患难与共的友情升华到爱情,也少了章雁的波折重重,但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一对。
元秋气场倒是强的很,但总觉得有些委屈了,戏份不出彩。相比之下我更中意惠英红啦,虽然她一心都为着荣德,但本质是善良的。且为了子女和丈夫,可以完全不顾惜自己,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下场。红姐是第一个金像奖影后,前期凭着《心魔》又拿了一次,功力不是说说而已的。
林耀华简直是我这两年看的TVB作品中最成功的奸角啦,心狠手辣到极点,二十年前那一段看得我心惊胆战,觉得他一个眼神扫过来都背上发毛= =但尽管他坏事做尽,对家人还是很在乎的。就像阿珠说的那样,如果说有哪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不搞三搞四,那个人就是她老公荣德。虽然最后她被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但其实荣德是想保护她才这样做的。之前阿珠为了保全丈夫和儿子,提出要去自首,将杀死顾坚诚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荣德为了不让她牺牲自己才这样做。他有子不能相见,两个女儿又离家而去,他不能让妻子也受到伤害。但老天并没有体谅他这一份苦心,让他见到真正疯了的阿珠,残忍地把他的输局一点一点剥开摆在他眼前。残废了的独子压垮了他最后的防线,那个曾经心高气傲不可一世的武状元、七省拳王,在监牢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说正义战胜邪恶永远是各种作品歌颂的主题,但荣德这样的结局,不是让人不心酸的。
李诗韵,嗯,大小姐的气质完全是本色出演,造型和人设也就是完完全全的一个angel:善良,有教养,善恶分明,又是医生。说一句,她的衣服都好有感呀呀呀~以及就像看完家好月圆以后我十分想剪阿月的短发一样,现在我对芷晴的发型也相当有爱~~李诗韵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几个落泪的镜头都我见犹怜,结尾的时候那个闭眼睛的表情也相当可爱,话说其实我一度希望明韵可以真的在一起,不过既然马明已经跟小定好了那就算啦,总比跟大婶们纠缠不清好。
唐诗咏,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凭阿雁这个角色拿到女飞,几场哭诉的戏很出彩,杨怡当年凭着阿月拿到最佳女配,希望阿雁这个“攞女”也可以给唐诗咏带来一点成绩。不过我始终还是不喜欢章雁配啦,总觉得阿章这个人浮躁得很。
杨思琦有点夸张了,有的时候有点二了都,想当初她的宋嘉儿虽然是反面角色,但远比阿娟有看头得多。47妹如果再没突破,估计也就只能是这样的位置了。
李成昌,资深绿叶一枚,演过很多出卖亲人的角色,终于这次不是啦~又热心又搞笑、亲情大过天的舅父昌,大部分笑点都来于他。黄嘉乐,阿仁的总体印象就是悠悠口中那个“靓靓D”,没什么主见的花瓶一只,有待磨练。林子善,“矮矮D”老幺,血型少年一枚,近期也终于发光了。蒋家旻,声音有一点奶,鼻音很可爱,但始终还是嫩了点,也是需要时间锻炼。向佐的狠劲有些表面化,不过也适合荣少未足的的道行。
汤盈盈,虽然出场靠后,但气场十足。桃红翠绿的两身旗袍相当抢眼,刀子嘴豆腐心的老板娘,把老公当成是生命中第一件事。精干凌厉,连荣德都敢指着鼻子骂,是她至今为止最让我喜欢的角色。蒋志光一口一个“大人”也有爱到不行~胡定欣的情节交代太过仓促,似乎只是为了给章雁做铺垫而存在,比起路嘉美逊色不少。
个人认为是近年TVB为数不多的可看的剧集之一,但考虑到下半年有巾帼Ⅱ和宫心计Ⅱ的双重夹击,不知道最终收获如何。但还是衷心希望马明尽快拿奖上位啦!
3 ) 唐诗咏是亮点
一开始一直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到17集,才知道马指马步,桥是手。这样也只是解释了字面,表示这片子和武术有关,但是其实和片子主要内容没啥联系。这部片子的卖点,元秋从头到尾没耍几下,一直在演荷妈的感觉。不过情感演得还是可以的。荣家两父子,真是坏的,就算知道是演戏,我也看着很厌恶他们两个的表情,终于仍不住要快进了。还有顾家不知道为啥要那么多小孩,其实除了两个大的,下面那几个都是凑人数的,放在里面对剧情也没啥贡献。荣德也是有病的,他杀了荷花我可以理解,杀欧阳师傅灭口也可以理解,但是欧阳师傅把他从牢里救出来的时候,看他那感激的样子,还让他参加武术大赛,可是结果他杀了欧阳师傅还一点也不愧疚的说他活该。唉~真是太不合理的。如果他真的那么不能忍,早就爆发了。而且每次的事情都是她自己错,还不承认。割破荷花的衣服,和偷钱买枪,只是荷花嘴不饶人。其实她死不足惜的。这个荣德如果真是武状元也是贪官,不见得会为国效力。坚诚也是的,事发时,本来家里就荣德一个人,干嘛不怀疑他?结果莫名兜了一圈,没有任何线索的就说怀疑是他了,真是的,还白白搭上自己的命。你说坚诚如果一开始答应欧阳师傅接受祖传秘方,那么荣德也不能考那个药方开七省制药,硬生生压这他们一家人。那警察也有病的,其实当年抓了他不就好了,自己那药方开店也一样的。要他只不过是做代言而已。有没有都一样,大不了等下一届的拳王好了。非要搞得剧情那么悲惨。最后还是靠周大姐的财力才算能帮他们家伸冤了。可是20年里就没有一个有财力的人可以帮他们吗?那个老大一会儿死不认这家人,一会儿回来又好的跟什么似地。其实拐走的时候都6岁了,为啥什么也不记得。如果真的不记得,怎么又能找出厨房后面的药方。
所说剧情很不符合我的心意,但是有几场全家人一起深情的戏还是很让我感动的。比如大家一起劝元秋动手术,一起挖坚诚的尸体,我都会流泪。还有这部片子里,觉得唐诗咏开始演的很不错了,还挺受重用。悠悠这个女孩子看着很舒服。李诗韵和马国明虽然很眼熟了,但是这里面的一对,算是我比较喜欢的搭配。
4 ) 在最后时刻让一切立体
作为一个铁杆的TVB粉 对从宫心计富贵门之后出来的剧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失望 其实宫心计和富贵门也只是还好而已 只不过相对后来很多部剧 确是要强很多~~
直到铁马寻桥出来
说实话,最开始仅仅是为了NAT还有添哥看的铁马,对于顶大梁的几个主演,KC和马明,一直都是仅仅喜欢,但不会为了他们而去追某部剧,从看法证喜欢NAT开始,就没怎么看多少她的剧,像《ID精英》和《老友狗狗》确实剧比较弱...添哥这个金牌监制给了我看这部剧的信心。呃,扯远了……
剧情篇
在最前面几集,是处于慢热状态,更多地是在交代这段恩怨还有埋下一些伏笔和悬念,还有一些家庭温情版的煽情。在那段时间里面,像贴吧里更多吧友所说,很容易把铁马拿去和家好月圆对比,确实确实,太像了,连人物都很轻易地对上号,还有那股煽情劲。我的泪点很低,确实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是却实在打心底觉得有些地方煽情煽得比较做作,至于哪些地方就不一一列举了。
真正进入剧情的大起大落的状态,差不多从寻回大哥开始,那时开始是一个转折点,慢慢地精彩了起来。时不时的剑拔弩张,时不时地憋屈和泄气,着实痛快。
虽然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地方有些过了,贴吧里也热烈地讨论过...不过,所谓戏剧,也就是这样,否则戏味也不会那么浓厚了。一部戏能做到十全十美固然最好,可是并不是每一部剧都会是《大时代》都会是《金枝欲孽》。当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那些细节,也就不那么瑕疵了,不是么?
结局篇
吧里很多人说感觉结局很仓促,这我倒没多感觉出来。说实话,去年的家好月圆我是一路追得很紧,到现在电脑里还存着那么些精彩的舍不得删掉的集数,时不时翻出来再跌宕起伏一番。可是那结局在我看来实在是有些太仓促了,仓促到突兀。相比而言,铁马的结局,我真认为很自然了。
很多人认为对感情戏感觉不满,确实感情戏在剧里算是单薄的。可是体谅到短短25集,要囊括恩怨,悬念,亲情,正气,感情那么多层次,难免顾此失彼,这样子想起来,在感情戏方面的突兀,也就不算失望了。
反正结局,我是几乎从头哭到尾...直到最后棠晴那一段才破涕为笑。
感情篇
结局对于几段感情的处理,我个人是很喜欢的。每一对,都是淡淡的,在结局最后几分钟里面,章和雁牵起手,还有棠对晴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晴脸上甜甜的笑容,都有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看得人心里暖暖的。对于阿仁和芷悠,篇幅有限,确实没法在他们身上浓墨重彩,最后舞狮子的时候也给了他俩一小个镜头算是一个交代。而细细想来,章和雁,棠和晴之间由亲情和友情生出的守候,是远远高于说一句“我爱你”的境界的,他们之间,似乎已经不需要说出那句话,也万分自然了。
角色篇
其余的角色我也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关于阿章,阿棠,阿雁这几个关键角色,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评论了,这三个,各色鲜明,我都很喜欢。尤其是阿棠和阿雁。
我反而想说的是荣德。从头到尾,他简直奸得出汁,其实TVB喜欢将善恶分得很明了,洗数起来,从我有记忆的丁蟹开始,已经有很多很多个奸得完全可以并列第一的人物了。好多时候都恨得让人牙痒痒,连骂他的力气都没。
可是在最后结局篇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其实导演在着力塑造一个立体的荣德。他在某些方面,还真算是一个男人的。他对家里人的爱,我想,我们不该怀疑的。本来在他送阿兰去疯人院的时候,我也认为他丧尽天良,可是后来才知道,这么做是想保护她。在后来他看到疯掉的阿兰那样的表情那样的反应,我敢说他有悔恨的,他对他老婆的爱是真的。其实那段,我真非常非常感动,不知道是为阿兰还是为他,总之就是很难得,为一个坏人流泪。
还有好多人都演得很卖力,英红姐,不愧为影后...真让人感受到爆发自内心的力量。还有向佐,虽然他受批,可是他还是真卖力的,在最后一刻,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人。
我一向喜欢看剧里面塑造得立体的人物,像《创世纪》的荣添和许文彪,还有《金枝》是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经典,每个人都让人又爱又恨,立体的才是真正的人。像《宫心计》那样脸谱化的好坏,反而让人索然无味。在这方面,其实《铁马》还真也算成功的。
小小地提一句败笔,就是从头打酱油到尾的杨思琦...以前看她《无名天使3D》觉得她蛮不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开始这样演戏了...哎...
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恩,最后再赞一句,点出全剧灵魂的,我也很有感触的对联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5 ) 天道轮回 自食其果
评分:(剧情4➕演技4➕幕后5➕观后感4)/4=4.25
很不错的一部剧,把中国传统家庭观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是惨开头,但是也很好的给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部剧有一点区别于其他所有我看过的剧,就是顾家由始至终敌人都是荣德,顾家受的所有的苦,也都是因为荣德。
荣德这个人,半生的精力投入科考,奋斗大半辈子终于看到了成果,可好景不长,大清很快就亡了,但荣德的抱负还没完,他也不敢相信自己打造了半生的事业在他眼前土崩瓦解。
因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所以不甘;因为不甘,所以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酿成大祸,走火入魔,最终毁了别人一个家。上天对荣德还是公平的,他毁了别人家,可最后也亲手毁了自己的家。
他可怜吗,我觉得他不配可怜,但他的人生是可悲的。做过多少恶心的勾当,毁了多少个人的一生…
但我同时也在想,顾爸爸可怜吗,挺可怜的吧,但我觉得是自找的,善良过了头就是蠢。农夫与蛇,有的人就是无论你对他多好他都不会知道,他都不会感受到。
回到剧评,演技全员都十分好,除了向左,典型的带资进组。感觉就像在这样一部本该如义海豪情一样神仙打架的场合混进了一个谭*俊,整部剧的档次一下就降低了不少。演戏靠吼,台词功底奇差无比,观众前面看的津津有味,如同身临其境,看到他就吓一跳,马上回来现实。
然后杨怡,名品演技,哭戏感染力极强,演技极强。一句同样的台词念三遍,层次分明,语气情绪层层递进,谁看了不说一句杨怡牛逼。找孩子那一段也是,失去孩子的母亲之痛牵扯着每一位观众,观众也都感同身受,感受着她的痛。
元秋演技也很好,在她身上我经常看到杨怡的影子,经常暗自感慨原来这就是欧阳惠兰老了的样子。她和杨怡的配合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老太太说她扮演的是年迈的年轻的rose,这部剧也是一样。
羡慕顾家的孩子,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烦恼。最后感慨一下还是要做一个好人,要相信上天看得见的!
6 ) 这班人的化学反应
从主题曲开始就觉得好像一个系列啊,碧血盐枭,巾帼枭雄,铁马寻桥。主题曲都一个风格,就有一种默默流淌的悲然后又要很积极的面对人生的感觉,大概和编曲有关,那个是二胡吗?
开始一句写得真漂亮“人独自难敌寒霜,仿似躺在雪地上”,感觉里面有一个很深的故事在,不过副歌就还好。
接着又觉得很像家好月圆和巾帼枭雄的混合版,情节冲突很跌宕,讲大情大义,一班子女嘻嘻哈哈又似很夸张的在卖温情,虽然元秋演了木了点。
很喜欢阿章和阿棠的设定,一个是被拐走的老大,力大,直率,简单,回归家后一心想担起重任但是又有些尴尬或是不融入,一个是老二但是老大不在于是承担起责任,体弱,武功好,看起来神经兮兮油嘴滑舌但是其实很稳重,貌似老二要比老大立体点,不知道和演员有没有关系,不过马明在里面演的分外帅啊
少年蒋乔和宝琦在里面又是一对,不知是不是导演取巧,我看起来老是要穿越一下,不过两个都比较酱油,小孩子开开心心简简单单的样子,没什么演技好发挥。黄嘉乐真是,扮相很好看浪费了,我深深的为他感到遗憾。
好吧,添胜叔真是好,追了你四部剧,终于开始森森的膜拜你了,以李添胜为核心,还有张华标等等,这班人搞出了个化学反应,好看,黑马,惊喜,是不是该说tvb垂死挣扎了又一下?!。。。。。可是,我还是这么犯贱的喜欢三色台。
7 ) 马国明——惊喜;郑嘉颖——批评你无面比!
本来以为唔好睇,所以前几集都无睇,偶然间睇左一集之后中意左,E+日日追。以前觉得唔好睇的原因是唔中意两个男主角,尤其系郑嘉颖。E+日日追的原因居然又系是男主角,不过唔系郑嘉颖,系马国明。
马国明真真系哩部戏的最大惊喜。他之前演的角色都系D乖乖仔,毫无突破,而且他系TVB众多新生小生中的表现唔算突出,虽然哩部戏的角色同以往的差唔多,但系系哩部戏中二哥的角色表现方面有所突破,在原来忠厚、孝顺的基础上,多了几分沉稳同机智,随住剧情的发展,角色的表现就越丰富,越得人心。剧中的造型亦加分唔少,尤其系发型同果件长衫,认真销魂。从来都唔觉得他系靓仔,但系系哩出戏开始觉得他系!
至于郑先生,他应该系哩部戏的第一男主!但系他的演技大家都知道啦,我觉得他在戏里的表现都不及几个细佬妹抢眼,更加唔好话系老戏骨元秋同刘嘉华啦。OK,郑先生你如果无咩演技你至少系形像上够抢眼呱,但系单薄的身型同高大的马国明企埋一齐,如果唔知到剧情的话,观众仲以为他是演马国明的跟班呢!
郑先生,虽然好多时候成功系要靠关系的,但系无真正的实力,再硬的关系都唔会长久!
近年TVB剧集中较上乘的片子,郑嘉颖艳福不浅呵,跟三位女星对戏。觉得他是“罗小冬”时是最具张力的时候,成为“阿章”后反而不出彩。马国明演技完全爆发了。杨思琦华丽丽的打了一场酱油。林嘉华的“荣德”非常不错。惠英红戏份不多却很出彩,人物诠释很饱满。
看好马国明!
马国明要火。果然是民国版的家好月圆。看完后对“青鸡面”这个词印象深刻。
顾汝堂完全秒杀,温厚 有担当 机智 正义 ,最最喜欢这样有勇有谋的角色,不管是对爱情还是对亲情,全部处理的非常妥当,非常非常赞的一个人,马明当真进步非常大!我觉得他可以挑大梁了
杨怡哭得我的心都碎了。原来我好虐剧~
也还好,不过真是不喜欢郑嘉颖,
狂赞马国明~~后劲很足,一口气追下来真畅快~~~励志大戏~~~
马国明表现出众~
马国明穿长衫看着真心帅气~
其实就是复仇版的同一屋檐下,亲情很感人屡次掉了鳄鱼泪,难得的主配角都不惹人厌。KC的三角戏真是大败笔,以至于18集以后不停的快进。阿棠二哥真是非常非常非常萌啊打滚,身弱如娇花一肩撑一家有勇有谋可痞可端又可爱,嘤嘤嘤嘤萌点全中!啊啊啊我要爬马明啊~~~
前六集焦点完全在杨怡身上,演技越来越纯熟,视后桂冠指日可待。但是前半部分除了杨小怡是亮点外,整个故事完全在意料之中,没有什么吸引力。李天翔的坏人好有型,马明的古灵精怪,KC虽然演技平平,完全没有《与敌同行》是的水准,但是胜在靓仔。汤盈盈桃红翠绿的旗袍太好看!
我净系为左睇杨怡咋!
郑嘉颖分外的帅啊!
完全被马明秒杀。
第一次觉得马国明这么灵这么帅啊~~
不对我的味。
还不错看的说...棠哥仔的头毛和lo sir的头毛有传承的= =
马明是亮点, kc反而不出彩...
没想到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好剧,就演员阵容和剧本水准而言,也算无限接近家好月圆和巾帼枭雄的,而当年怎么完全没留意到呢?再看一下年份:2010,哦,那没事了,毕竟那一年诞生了神剧《义海豪情》与及读心神探公主嫁到等一众佳作,所以说TVB巅峰分界线在2010是不无道理的。这剧可以说是民国版的《家好月圆》,整个故事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就注定能刻画出出彩的人物,但没想到导演能把正反派都能写得入木三分,反派荣德能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正派顾家隐忍退让又让人感同身受的心疼。而最最出彩的就数唐诗咏了,阿雁这个养女的角色被演绎得有血有肉,赚人热泪,完全对得起当年在激烈竞争中拿下的飞跃进步奖。至于元秋、惠英红、林嘉华等一众老戏骨所贡献的教科级演出就更不用多说了,精彩绝伦。总之当年那个人才济济TVB太值得让人怀念了。
巾帼枭雄之后唯一一部不错的。马国明以前一直无感,但今次棠哥仔萌得我肝疼……智慧与美貌并重!这种角色很久没有在TVB出现过了。也从来没见过一个男人能把长衫穿得这么好看……唐诗咏表现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