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周迅经过二十年片场的打磨,凭借精妙的演技和踏实的敬业精神获得了极佳的观众口碑和业内人缘。而在越来越多的与年轻演员的合作中,她切身感受到新生代演员对于表演经验的渴求,以及表演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携手周迅,共同发起这一系列特别节目正值此契机。
2017年11月6日至11月17日每周一至周五晚十点,《今日影评·表演者言》将连续播出十期节目。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吴君如、蒋雯丽、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和易烊千玺十一位表演者将作为嘉宾先后登陆十期节目,与周迅对谈,分享表演心得,共同打造新时代“表演课”,树立新时代文艺标杆。
章子怡和秦海璐是同班同学,章子怡基本上接受了错误的启蒙,然而,秦海璐明显完全地系统地学习了并且应用自如了中戏所教授的方法派表演的理论体系。
听说她在跨界编剧后又转攻导演了,很好啊,演员本来就非常被动,年纪大了就只能一步步出演妈妈和婆婆了,还不如自己写自己拍呢,她这样理性的脑袋也一定能够驾驭得了。
不过,目前的两位嘉宾跟周迅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哎。黄渤也靠拢于技术流,然而,周迅却还只坚持出发于生活和内心,她始终自我代入角色进行感受和理解。
想起来《如果爱》拍摄结束一年多了,她有一天发短信给陈可辛导演,北京的河结冰了。《风声》的行刑戏,导演喊卡了,她却还蜷缩在地上,她哭着说,很痛,顾晓梦很痛。
作为“耗神”的体验派,她还是非科班的出身,这么多年却交出了这么多的优秀的表演,这实在可以看得出来,她的天赋多么高。我越来越期待,她所说的《如懿传》的暖洋洋的结局。
很好看 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周迅经过二十年片场的打磨,凭借精妙的演技和踏实的敬业精神获得了极佳的观众口碑和业内人缘。而在越来越多的与年轻演员的合作中,她切身感受到新生代演员对于表演经验的渴求,以及表演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携手周迅,共同发起这一系列特别节目正值此契机。 2017年11月6日至11月17日每周一至周五晚十点,《今日影评·表演者言》将连续播出十期节目。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吴君如、蒋雯丽、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和易烊千玺十一位表演者将作为嘉宾先后登陆十期节目,与周迅对谈,分享表演心得,共同打造新时代“表演课”,树立新时代文艺标杆。
好的演员 本身是爱表演 有些是疯狂劲 并且也有与之匹配的文化底蕴 个人阅历 对表演的个人理解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当然表演的敏锐触觉 善于观察生活 天赋顿悟也很重要 梁朝伟先生说的不要演 该是如何就是如何 还有段宏奕先生说的下意识的真实 很有感触 求实、汲取、筋骨、温度、充实、融合、根脉、弥新、磨砺、传承。
【分集收获】
1.求实
敢问真的是个好品质。
2.汲取
秦海璐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
理性在前,感性在后,学到的知识在用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因为现场和你学习时候并不相同而会有变化(信息内容增加),正确的方法是掌握它的逻辑,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得到——这也是我喜欢做的方法,只要你掌握了它的内在逻辑关系,记忆是非常简单的事。我记性其实很差,但是内存的扩大倍数是不及劣势算法在扩大应用时所比例增大占用内存的,因此记性比我好的人所记忆的内容未必比我多。但算法是可以学习的。这个优势如果人群中是1/1000比例。和你同为1/1000比例的人里面,和你同方向如果是1/1000000比例。那么这个方向有些什么问题,所需要的人是多少……因此最首先你得知道自己要什么方向、要解决什么问题,多少人能完成,你的算法是什么,能否改进。但是你的算法往往不是确定方向以后发展出来的,而是靠积累重复验证。
录音是一种客观看待自己表现的方式。(记日记也是)。
一定要有一种信念感,就是你得觉得自己可以。
3.筋骨
其实我个人理解为细节,出彩的细节,决定一个人/突出一个人性格本质的细节。
冯远征提到话剧重复而不重复的时候,我想起高中时候问很喜欢的物理老师是否喜欢他的职业。他说一天八节课,连笑话都是一模一样,你觉得呢?——正是这段话印证我内心想法,即我绝不要当老师。那么不同学生的回应一样吗?这对于老师而言是什么呢?以前还看过一个采访,歌手说,虽然国籍不同,但粉丝给他的感受却相似。也就是说,他追求的只是那一瞬间的正面体验而与事件无关对吗?
换句话说教学相长只在你真正吸收了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否则获得只是情绪满足。
此外,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的积累。那其他职业呢?
4温度
角色行为的合理性,能够更宽容,关爱自己的角色———emmm换位思考的实际应用啊。
5充实
模仿是开始
浸入式
返璞归真
6融合
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
7根脉
喜欢段奕宏,很艺术家。坚定、确凿。当他说千里迢迢去北京考表演落选却仍然很高兴、坐在天安门看升旗感动到落泪的场景,真的很富有感染力。
“选择梦想、确立梦想的挣扎,仍在经历着坚持梦想的风险。”
“没有知道结果的严重性,也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地计较这个严重性”
“遇见自己、探索自己”
“自卑挺好的,动力”
“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8弥新
突破惯性、惰性,走出舒适区
9磨砺
“这个时刻演,其实是之前几天几年的体验。”——其实每次短时间做出什么我也都会有这种类似体验,是过去的知识累积,用的时候能快速整合。现学现用真的很难,尤其是需要多方面知识整合的一个任务。
“然后无论做得怎么样都得先去做了。不能等着大角色。”
“得奖只是一个肯定,像漂亮衣服,经历过就可以”
“知识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
10传承
“进入角色、松弛自然的状态”
“保持新鲜感”
【总结收获】
态度:
1.自知:遇见自己、探索自己。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2.梦想:选择梦想、确立梦想的挣扎,仍在经历着坚持梦想的风险。没有知道结果的严重性,也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地计较这个严重性
3.肯定:肯定就像漂亮衣服,经历过就可以
4.自卑:自卑挺好的,动力
5.信念:一定要有信念感,就是你得觉得自己可以
6保持新鲜感
学习:
浸入式
模仿是开始
敢问
先做,不能光等大角色
发现捷径(随机接触的3个途径:1.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2.教学相长:吸收不同的东西而非情绪满足;补充3.新闻&信息流)
知识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
这个时候要突破惯性、惰性,走出舒适区。返璞归真
积累:
录音&记日记
理性在前:掌握它的逻辑,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得到,从而随机应变
临场发挥来自过去累积
现学现用
积累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一个人/突出一个人性格本质的细节
这个节目确实做的不错,干货很多!但是很多时候有话题重复的嫌疑,不过当下的中国电视圈,能有这样的节目实在太难得了!节目里出现的演员绝大多数都属于实力派,而且各有特点,让这些人在一起聊演戏,真的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当然,主持人还是需要再斟酌一下,这几个真的资历和能力够不上这些人,他们之间的火花还不够。
聊完节目本身,再聊聊我的一些感受,比如赵立新那一期,我其实能感觉到赵老师对于周迅的欣赏,而且很想给予她一些建议,确实周迅现在的演技有种停滞不前的感觉了,好像她所有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一个质感,绝大多数平淡无奇,偶尔会有一些超水平发挥的时候,当然即便是平均下来,也是当下一线里的标杆了。只是,我觉得对于她这样的天才,这种程度真的是不及格的。周迅演戏很需要爆发点,这其实也是她的优势,不过没有爆发点的时候,她表现起来就非常的平淡,这种平淡就是真的淡,淡到像她自己的生活中的状态,但是此刻她是演员,即便是淡,也必须是角色本身生活中的淡。她的偶像于佩尔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于佩尔在“将来的事”里面,其实也有很多平淡的剧情,比如拿着书走到山上看,很多人说少女感十足,但我觉得这不一定是少女感,而是她赋予角色应该有的活力,这对应了电影里女主的真实状态,即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独立中年女性,这种由内而外的强大,让她浑身散发着超越年龄的魅力。我觉得对于类似平淡剧情的处理,周迅还要学习和领悟。其实她在这个节目里也说到想演话剧,我觉得试试话剧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她的偶像于佩尔可是相当牛逼的话剧演员,但是演电影的时候也没有话剧的影子。B站有个纪录片就是讲于佩尔演话剧的状态,出奇的好看。可能有人会说周迅是体验派,不是方法派,我是觉得这两者并不冲突,且不说于佩尔也是这两种的结合,在你遇到瓶颈的时候,无论是找不同类型的角色尝试,还是学习方法派的东西,又或者坚持自己的体验路线,这些都可以,问题是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懿传里我倒不是嫌装扮和色调,而是她一如既往地用噘嘴来表现少女的小任性和小傲娇,这个在大明宫词可以用,但是20年了还用这招,别说年龄的问题,演技的问题我怕更需要注意了。
其实说到底,周迅的演技属于忽高忽低的状态,有时候会超常发挥,突破满分,但有时候在一起很普通的地方会不及格,我希望周迅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想好好做个演员,那就想办法突破自己,也别浪费了自己那么好的一块料子!
哈哈哈真的太短了!我明明觉得他们还有很多话能说。一直很喜欢周迅,看着周迅很认真的聆听、请教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们真的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更喜欢我的迅哥儿了一方面想起来那些没演技还觉得自己走的不顺利运气不好的人简直云泥之别,印象很深的是王千源那期,老王一个片段迅哥儿就掉泪了,后面说在特殊学校演戏的时候迅哥儿也是一直在抹眼泪,感觉她还是个小孩子。这里请来的每一个演员都超级喜欢,这个节目不火真的好气!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Jerzy Grotowski,波兰导演,戏剧家。曾在克拉科夫戏剧学院学习 ,毕业后赴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回波兰后曾在克拉科夫老剧院和波兹南波兰剧院担任导演。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tanislavsky) 、布莱希特 (Brecht) 、 阿尔托(Artaud) 同为影响当代剧场最为深远的导演和理论家 。
Grotowski 认为大量运用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演出形态实际上扼杀了剧场最重要的元素:人与人的直接面对。相对于他所称之于「满盈的剧场」(Rich Theatre) , Grotowski 提出 " 贫穷剧场 " 的原则,舍弃遮盖演员躯体的装饰,试图透过身体技艺的训练来展现人的本来面目。在他的剧场训练中,运用了各个古老传统文化戏剧的演出技巧,但并非仅止于学习陈套的模式,而是希望藉由演练先人累积传承的世代记忆,用身体知觉来重现表演时的状态。这是一种还原互为主体的过程,透过身体经验,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Grotowski 称这样的方法为「负面之道」(via negativa),运用削减的方法,剥除行为中虚假的花样和伪装,来实现真正的行动,探讨主体性的本质。
所以 Grotowski 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声音的灵活运用,身体塑形、节奏韵律、空间感等种种能力都是演员的必要条件。他理想中的演员是一个" 行者 "(doer) ,能够展现出真实的行动,触发观众最深层的情感而在当下达到一种神圣的同在感。 Grotowski称之为 「神圣演员」(Holy Actor) 。因为 Grotowski 的启发,许多表演艺术家重新思考身体的可能性,让身体不只是个工具,而成为实践存在的重要凭藉。 Grotowski 为当代剧场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存疑:格洛托夫斯基32个动作是哪些动作呢?我暂时没有找到资料。
现如今的“演员”行当乱象诸多,但幸好还存在一批认真琢磨戏的表演者,新人入行需要立规矩,演员的匠人精神更是值得传承。周迅肯“顶风作案”牵头做这件事,很了不起。但从内容上来说,已经完成分享的黄渤、秦海璐、冯远征的三人,都是随便拿出一作品就立得住演员,可以说是行业福音了。
很有意义的节目。周迅能想到办这种节目,很有担当。谈话很有内容,对年轻演员和影视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很有启迪作用。
秦海璐拍戏前会认真研究全剧本,没有她的戏的场次也分析。这就是她和那些小花的差别。
访谈太央视化,时间太短,除了最后嘉宾tf成员无感其它全部是我喜欢欣赏的演员!普通观众看了也会对观影有所感悟!周迅不太善于表达但是有心,好像她和陈坤陈国富要办理一个学表演的“山下学堂”学院,感觉比隔壁的综艺《演员的诞生》有诚意干货多了!希望我们影视剧以后出现更多的是演员而不是明星。
说的都是常识,怎么进入角色,又怎么打破舒适区。请的都是学院派,但一点先锋派技巧都没提。说实话国内表演知识体系挺陈旧了,要进入更高阶状态凭这些根本不够。但即便这些浅显的大白话,很多线上演员都做不到。
客观理性的综艺节目,也只有最大的爸爸CCTV敢做,能做。因为不怕广告商不给钱,不怕请不来腕。清汤寡水的阳春面,却是别家学不来的踏实饭。
节目立意很好,极具文本价值,当然也稍有遗憾,期待未来的更多发展。
周公子吹必看节目
除了时长不满意,节目目的已经超过节目本身了。现在红火的市场,各种优而演的偶像,他们需要门槛和思考
干货和八卦都较多。另一部综艺请继续您的表演~
章子怡和秦海璐师出同门,她们俩同样脱口而出“信念感”。秦海璐这儿如此理所当然,可是,当章子怡在郑爽笑场的那个舞台上说出来的时候,却那么掷地无声,甚至过气,甚至可笑。
原来周迅从小是长在电影院的,童年经验积累影响,让她的感性更加卓越。其他嘉宾多是理性出发,探讨技术,她却聊起在非洲看动物,住树屋看下雨月亮,靠本能感觉支撑,生活经验蓄能,天才可遇不可得。
缺点是太短。
非常棒,嘉宾及周公子可以说非常真挚了。
这才是表演课,真人秀那些哗众取宠的下课吧
最喜欢蒋雯丽和段奕宏那两期 蒋雯丽真是魅力爆棚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明星和演员是有区别的,来这个节目的嘉宾展现了他们的真诚,中国电影需要担当。
周迅是很有责任感的演员,不忍心时下的市场被流量打乱,辜负观众的期待。长者对表演的理论与观察成就他们每一个经典难忘的人物光影。与演员的诞生相同,四十岁的周迅始终保持内心纯粹非常不易,章子怡更有一种不断挑战的快感,与优秀的导演合作更多的章子怡对表演的体会已经到诗人的曲高和寡。
他们总是在告诉女演员,你最好的年纪是20-30岁,其实不是,岁月会增长你的皱纹,也会加深你的阅历。周迅说的好棒啊!谁能想到她是一个口吃呢?除了老天爷赏饭吃,还有她无尽的努力啊
央视节目制作意识比较陈旧,但贵在嘉宾选择好,谈表演态度诚恳,收获颇多,希望早日推出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