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HD

上甘岭

战争片大陆1956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张亮刘玉茹刘磊李树楷田烈张凤翔白英宽张健佑张巨光王枫

导演:沙蒙林杉

剧照

上甘岭 剧照 NO.1 上甘岭 剧照 NO.2 上甘岭 剧照 NO.3 上甘岭 剧照 NO.4 上甘岭 剧照 NO.5 上甘岭 剧照 NO.6 上甘岭 剧照 NO.13 上甘岭 剧照 NO.14 上甘岭 剧照 NO.15 上甘岭 剧照 NO.16 上甘岭 剧照 NO.17 上甘岭 剧照 NO.18 上甘岭 剧照 NO.19 上甘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抗美援朝进入最关键的决胜阶段了。美军在板门店谈判期间,暗中调集大量军队,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目标很明确,就是攻占上甘岭,以此作为据点,进而夺取五圣山,一次增加谈判的筹码。
  在上甘岭守卫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面对比我方多得多的敌军,志愿军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顽强抵抗, 以此拖延美军时间,粉碎敌人阴谋。连队在连长张忠发(高保成 饰)的带领下,与美军浴血奋战。虽然坑道里的环境恶劣,而且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危险,但是志愿军硬是坚守了24天,为中朝联军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篇影评

1 ) 电影上甘岭的幕后故事

<图片1>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擅长军事体裁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并立即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林杉、曹欣、沙蒙、 肖矛负责剧本的写作。在此之前,林杉曾创作了多部反映革命体裁的作品,编剧经验较为丰富,他也因此成为影片《上甘岭》的执笔者。

剧本创作:

  班子搭起来后,沙蒙便率摄制组前往朝鲜对上甘岭战役进行实地考察。在去之前,大家考虑到沙蒙有心脏衰弱的毛病,再加上年龄较大,劝他这次就不要上山了。但沙蒙却坚持和大家一起攀上高达一千多公尺的五圣山。尽管上甘岭的硝烟已经散尽,然而当年战斗残酷之一幕却依然那么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光秃秃的山上,见不到一棵树木、一只动物,山顶的石头被炸松翻起一米多深。岭上铺了厚厚一层子弹壳、炮弹皮。随手抓把土就能数出32粒弹片,一截不到一米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一米见高坑道里潮湿而又闷热,令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此情此景使摄制组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年上甘岭战斗的艰苦和壮烈,体会到志愿军指战员们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坚定了尽全力拍好这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争片子的决心。
  在随后的两年里,他们又二度来到上甘岭,并采访了一百多位当年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老志愿军战士,记录的材料达到数十万字。当感到资料收集得差不多时,大家便聚在一起为影片结框搭构了。若按常理,上甘岭战役很容易被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战役。但大家觉得这样虽然能展示上甘岭战役的全貌,但却不容易打动人。经过一番研究,沙蒙决定突破传统战争体裁片的框框,将影片的视点投向上甘岭战役中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采用 “以小见大”手法来展现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他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影片基调确定后,编剧林杉便立即进入了紧张的创作,原先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的大量素材迅速地围绕着这一主题重新进行艺术地组合、编排。不久,他便完成了剧本初稿的写作。剧本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从接收阵地、最初进行防御战、直到转入坑道,在缺粮断水的情形下,开始了坚守上甘岭的任务。在坑道里,他们克服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二十四天,最终争取了时间,赢来了大部队反攻的胜利。沙蒙看了本子后,觉得写得不错。但林杉却总感到剧本里还缺少些什么,但究竟缺少什么,他自已一时也说不出来,整天就那么憋着,苦苦地思索,直到有一天,当她看到一篇关于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事迹报道后,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王清珍是朝鲜战场上许许多多女护士中的一员,在上甘岭战役中负责3个坑道的20多个重伤员,每天给伤员打水、打针、换药、喂饭、洗绷带、查脉搏,有时还要帮助伤员大小便,其工作之苦可以想见。然而,不管工作有多累,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有时为了给大家解闷,她还唱起了唱起了陕北民歌《南泥湾》《解放区的天》等歌曲。在上甘岭,她象一支春天的小燕给残酷的战争注入了生气和活力。作为一部反映上甘岭战役的影片不能没有象她这样的人物,而且在清一色的男人中加进一个女性角色也会使剧情更加生动。于是,在《上甘岭》剧本再次创作中,林杉便让这个女卫生员以王兰的名字“归队”了,并在剧本的最后页码上特别注明:王兰的原型就是卫生员王清珍。实际上剧本中女卫生员王兰虽是以林清珍为原型,但她同时也综合了其它许许多多志愿军女战士、女卫生员的身影,因而其事迹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演员挑选:

  剧本定稿了,接下来就是演员的挑选了。在电影《上甘岭》中,虽然指导员、一排长、老炊事员和以黄继光为原型的通讯员小杨戏份都比较重,但指挥全局、提挈全剧的中心人物则是连长张忠发。这个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动作,也没有大喜大悲的个人命运历程。要使他立在银幕上,走进观众的心目中,演员没有深厚的演艺功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这个人物塑造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影片的成败。在挑选饰演张忠发的演员时,大家自然也是研究来讨论去,显得格外谨慎。然而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沙蒙竟然看中了在电影《暴风聚雨》饰演赵玉林的高宝成。当时高宝成已是三十岁了,而且还是一位有着十八年军龄的的团级干部,而影幕上的连长张忠发只有二十多岁,两者角色反差很大,大家对沙蒙的“用人”不免有些怀疑,但沙蒙却一锤定音:“张忠发这个人物非高宝成莫属”。 连长张忠发“到位”了,扮演指导员、一排长、老炊事员、通讯员也很快来剧组报到了,但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王兰却迟迟定不下来。对于大家最初推荐的那位身材修长、气质成熟的歌剧演员,沙蒙总觉得与角色有些不对劲。正当他为此而烦恼不已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长影厂遇到了刚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的刘玉茹,眼前顿时一亮。觉得这位姑娘无论是气质还是形象与片中的王兰更接近,一试镜,效果果然不错。就这样,原本到长春电影影制片厂看望姐姐的刘玉茹成了《上甘岭》中的王兰。
  看过影片的人对张忠发和战友们抓松鼠和放松鼠的一段戏一定会忍俊不住。这段戏原来设计的并不是抓松鼠而是抓鸟,但沙蒙对这个设计感到不大对劲。在战场上枪炮一响,鸟就惊飞了,怎么会跑到坑道里来呢?那抓什么才合适呢?沙蒙和编剧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才想出了抓松鼠的主意。这个设计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对调节戏的情绪和节奏,表现张忠发等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起了很好的渲染作用,这种巧妙的故事情节安排与高宝成的出色表演也因此将战争片中人物个性的刻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上甘岭》是刘玉茹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影片。初到剧组时,为了使她在短时间把握住自已所演的角色,编剧林杉和导演沙蒙给她讲了许多关于朝鲜战场上女志愿军的故事。她自已也是很努力,虚心请教,细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她终于将王兰这个人物演得本色而又动人。在《上甘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缺粮断药又短水的坑道里,身受重伤的指导员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里,用他那微弱的声音对身边护士王兰说:“小王,请再给我唱唱《我的祖国》吧!……”看着指导员那干裂的嘴唇和渴望的眼睛,王兰含着热泪唱起了《我的祖国》,战士们也随之与王兰一起唱了起来,而指导员在战士们深情的歌声中合上了眼睛,带着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战友们。这场戏连同王兰那美丽的身影成为影片《上甘岭》中的一个经典镜头。其实,不仅在这场戏中,可以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刘玉茹都是倾心打造着王兰这个人物。唯其如此,电影中的王兰才会令人过目难忘。数十年后,当刘玉茹回忆起当年拍摄《上甘岭》的情景时还感概地说:“能参加《上甘岭》的拍摄,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儿。我到现在,仅演过一部电影,就是《上甘岭》。没想到王兰的形象在亿万观众中能留下那么深的印象。”

场景设计: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对上甘岭那逼真的战争场景一定会记忆犹新。在影片拍摄之前,沙蒙就给负责美工的刘学尧和特技设计蔡光提出一个明确要求:在场景设计上要特别注重环境与人物的真实和变化,要把上甘岭战役的激烈、残酷情景充分表现出来。刘学尧和蔡光领受任务后先后多次前往上甘岭察看场景,想象当年战争的激烈场面。然而要将自已在上甘岭看到的残酷一幕艺术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受到当时条件限制,影片不能实地拍摄,而且片中场面浩大、地面光秃、色彩单调,坑道中景地狭窄、层次变化少,从美术学角度来说这对造景也是十分不利的。
  尽管面临上述诸多困难,但刘学尧和蔡光并没有放松对影片的拍摄要求。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场景,经多方考察,他们在安东附近选择了一个相似的地形,调动两个营的战士,翻表土,挖阵地工事,筑坑道口,造出了又一个“上甘岭”。为了真实地再现上甘岭的“坑道”,蔡光在设计坑道时相对加大了坑道高度,采用框架分解式结构,以人、弹药箱、坑道柱子造成层次感,效果很是不错。为了保证坑道拍摄的成功,沙蒙还从上海电影制片厂请来了摄影界老前辈周达明,周达明拍摄特点是用光强烈,层次分明,这对于坑道内景的拍摄非常适合。为了表现上甘岭战斗的残酷,在拍摄中,刘学尧紧紧把握住战斗残酷的变化过程这一重要环节,注意场景的转换,如原本葱绿的树木在枪林弹雨中变成光秃秃的枝杆,坑道口石块在炮火的轰击下变成碎石与流沙;战士的服装在炮火中被烧毁、磨烂……所有这一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了追求敌人机枪音响效果的逼真,刘学尧还专门从上甘岭拣回了许多机枪子弹,由影片军事顾问赵毛臣(上甘岭战役中的连长)亲自打枪录音,没想到美式机枪子弹中每五发有一枚是燃烧弹,结果拍摄时将山坡打着了,大家于是又忙着挖土救火。不过,这样一来却也增加了战斗场面的真实性。正是有了战争场面的真实化、艺术化,才有了《上甘岭》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艺术力量。

电影插曲: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响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舵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在中国电影插曲中很少有象《我的祖国》这首歌曲那样至今还为人们传唱不已。说来这首动听的歌曲还是刘炽被沙蒙逼出来的。或许是期望太高的缘故,当年影片《上甘岭》拍完时,影片的插曲却还没个着落。这可急坏了导演沙蒙。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名为《我的祖国》的歌词:祖国啊,我的母亲!您的儿女,离开了您温暖的怀抱, 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歌词写好后,沙蒙找到了他延安时的老战友、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你为它谱个曲子吧。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
  然而,刘炽读了歌词后却连连摇头。他对沙蒙说:“这首歌词意思虽然不错,但没有韵律,不但谱难写,而且即便写了,也难于流行。我看这样吧,歌词我请乔羽来写。”
  乔羽接手《上甘岭》插曲任务后,立即投入了创作。然而,当他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犯难了。这部影片是描写战斗的,按常理歌词也应按这个调子写得雄壮些。但他又觉得这样显得缺少什么似的。多年以后,他在谈到这首歌创作时说:“当时我觉得上甘岭影片的歌词若要按战斗的调子写,感到有点‘靠’,就像舞台演出,红色背景、演员着红装一样,颜色太靠,没有反差、对比,效果也出不来。”
  “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乔羽苦苦地思索着,一个稿子出来了,但马上又被自已否定了。如此来来去去,转眼十来天过去了,却依然没有写出中意的歌词来。正当他为此感到苦恼时,直到突然有一天,他从记忆中长江两岸美丽的江南风光中找到了如释重负的创作灵感。数十年后,他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在感到自已创作思维几乎枯竭时,我忽然想起了为创作《红孩子》的电影剧本去中央苏区渡江时的情景。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长江,那是多么大的场面啊!长江很阔,我们乘的渡轮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对岸。长江水很清、江上有许多帆船,那船上的帆很白,和‘泥糊涂场’般黄河完全是两样子的。过了长江,一眼望去,漫天遍野、到处都是一片碧绿的水稻田,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水稻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三种感觉是我以前从未感受到的。第一是颜色:北方的色调是黄的,往南逐渐变绿,长江两岸的绿真是美极了。我自小读过不知多少描写江南的诗文,但从未想到江南的绿会这么可人。第二是听觉:就像在不同的城市、乡村,生活产生的声音会不同,我发现长江两岸的天籁(自然的声音)也很不一样,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第三是味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北方是北方的味儿,南方是南方的味儿,南方空气里的那种特别的味道真是太强烈了。那时我年轻,才20多岁,对这一切都感到特别的新鲜。那种新鲜感至到现在只要一想起来就会荡漾在我的心里。当时我就想:何不把我的这种感觉这些写出来呢?别人听了想必一定也会感到很新鲜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响两声,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舵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创作就是这么神奇,感觉一找到,歌词就顺着乔羽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在了一张张稿纸上。其后又经过十多天的反复吟忘推敲,他终于完成了《我的祖国》三段歌词的创作。第一段歌词带有沉思的意境,表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故乡的怀念。第二段表现战士们建设故乡的美回忆,充满了幸福感。第三段词将战士们从回忆拉回到现实。用比喻的手法,把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和保卫和平的意愿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出来。整个歌词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后来在谈及《我的祖国》创作体验时,乔羽感慨地说:“文学艺术创作不应该完全被时空限制住。我用很抒情的调子写这首歌曲,是为了表现在面对强敌、很严酷的战争面前,我们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有广阔的胸襟。我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战斗的,他们能赢得这场战争不是仅凭血气之勇。”
  “这首歌词距上甘岭的气氛有些远,从表面上看也没有太强的政治性,大家能接受么?”尽管乔羽很满意自已写的这首歌,但由于是应命之作,他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稿子交给了前来催稿的沙蒙。沙蒙拿着稿子竟然一声不吭地足足看了半个小时后,突然一拍大腿,大声叫道:“行了,就它了!”第二天,沙蒙又拿着稿子来找乔羽:“大家看了你写的歌词都认为写得很好,就是觉得‘一条大河波浪宽’这句写的有点小气。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就更有气势吗?”
  乔羽思考片刻说:“用‘万里长江’‘长江万里’也可以,气势也大。但长江虽长,在全国的范围内还算少数。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有很多。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且从对祖国的体会来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我想还是用一条大河更好些……”
  对于一首歌来说,歌词写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刘炽看到《我的祖国》歌词时,便一下子被歌词中所描绘的诗意境界所打动了。他决心尽自已最大努力把这首歌曲谱好。这首歌应当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它的曲调也应当是全中国人民所喜爱的。他要为这首歌谱上全国人民喜爱的曲子。于是,刘炽找来解放以来人民群众最喜欢的十首歌曲,为了分析把握这十首歌曲的旋律,把自已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着这十首歌,唱累了就用笛子吹,整整一个星期,足不出户。“经过反复吟唱,他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他把这两句略改动,作为新歌的引子。引子一打开,创作的灵感便接踵而至,很快,一首优美旋律的歌曲《我的祖国》便诞生了。这首歌采用F大调,4/4拍,它由主部和副歌两部分组成,前奏和过门用的是副歌后两句的曲调。主部和副歌共有三段歌词,主部先由女声合唱,反复时由女声领唱,曲调极其优美、婉转、亲切感人,前三个乐句拉得较宽,最后一个乐句把两句歌词连在一起,显得紧凑,推出一个小小的高潮,全曲主歌意境深沉,由合唱队伴唱副歌、曲调宏伟,壮丽,但又不失轻快感。歌曲完成后,沙蒙又找来郭兰英演唱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闻讯马上拿了去作为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并立即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至电影《上甘岭》还未播映,人们就会哼唱了。1956年电影《上甘岭》播映后,这首歌更是趁着电影的翅膀响遍了全国城乡,成为各类文艺演出的必唱曲目。

2 ) 我的祖国,革命烈士血肉之躯铸造而成

2020年10月25日是我人民解放军出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个伟大时刻,电影资料馆反映了这部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影片——上甘岭,这是最新修复的4K版本,并且在反映前,还做了小型讲座,介绍了此片拍摄背景和修复情况。

讲座部分: 历史现实:1952年10月14日起,韩美联军攻打上甘岭,以及我们死守上甘岭。因为上甘岭是三八线很重要的一个点,如果失守,我们将后退20公里,所以最后我军增派到4万人,韩美军增派到6万人;伤亡无数,此次战役之后,山头被削平了2米。

上甘岭战役是阵地坚守反抗战的经典之战,欧美军事大学,重点研究的内容。

电影背景:长春电影制片厂,沙蒙林杉去上甘岭实地体验,半年间,采访了57当年参战的士兵,采访记录多达百万字,最后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用一个连队24天的经历,展现我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抵抗和不怕牺牲。 拍摄地:丹东 一场战役,一首歌,一部电影!

修复情况:8月20日接到的修复任务,然后大家加班加点,10月24日晚做的放映前检查; AI上色:之前网上流传的《我和祖国》上色,是一次初步尝试,虽然片段很小,但也历时三周才完成。AI自主比对,把志愿军的服装比对成蓝色的了,但是为了符合史实,工作人员又一帧一帧地上色成绿色的。 工作人员在高效完成修复任务之后,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感慨,那就是——愿世界和平。

观影感受: 1.台词生活化,严肃与活泼平衡得好,弱弱说一句,在台词方面,比英雄儿女要好一些。 2.领导冒进,张忠发因为一心杀敌,屡次带头,可忽视了他是连长啊,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其他士兵们咋继续作战啊,就被批评,被误会,做检讨,就蛮朴素、单纯和可爱的。 3.抓小松鼠,那一段大家像一群大孩子,然后大家抬头喝房梁滴水时,一个士兵还让小松鼠喝一点,影片最后,我们胜利了,安全了,就把小松鼠也放生了。我人民子弟兵护生啊! 4.一条大河波浪宽,在小小的坑道里,女卫生员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可我们眼前却是祖国的壮美河山,听完之后,直接就哭了,现在的安逸、富足,来之不易啊! 5.误解女卫生员。刚开始张忠发有点直男癌啊,还嫌弃人家女卫生员麻烦,不过后来终于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女卫生员,并且感谢她的付出了。 6.扔罐头盒,采取敌疲我扰,麻木敌人的注意力那段,扔到无聊,让人忍俊不禁。 7.去取水,口渴嘴破皮,看完之后,就是感觉要珍惜水资源,不能浪费水。 8.饼干,白萝卜。志愿军生活很辛苦,饼干就水,白萝卜那是美味!再次感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粮食食物。 9.他们短暂睡在床上时,真的希望他们能多睡一会儿。 10.堵抢眼,小杨最后堵抢眼啊,多少志愿军战士为了胜利,和敌人同归于尽。 11.小型粉丝见面会,小杨和女卫生员说到连长作战,喜欢喝口水时的样子,就跟俩小粉丝分享一样,特别纯真与可爱。

3 ) 看上甘岭的感受

影片以艺术再现的手法,讲述了上甘岭之战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顽强坚守坑道阵地,与强敌浴血厮杀,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这是新中国具有史诗品格的红色经典电影,插曲《我的祖国》更是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息。 主要内容中影片里这个故事讲了美国来攻打上甘岭,在上甘岭只有我军一个营的兵力,美军部队进行了多次冲锋,都被我军打退下来。但我军伤亡很大。总部让我军退进坑道,进去后,敌人占了上甘岭,还在我军的洞口建了些碉堡,只要我军一出去,就会被打死,很快,我军没有水和食物。但我军不怕困难,死死拖住敌军,让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战斗,最后大部队来了,使我军夺回了上甘岭。 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

4 ) 一条大河波浪宽,一片上甘岭分两半

因为听到家乡的主题曲而震惊,这样一部电影的歌不能如此编曲。知道是为了 家乡 这个主题和照顾年轻观众,但家乡应该是美丽而纯净或者充满活力的。没有去年 祖国 王菲那样穿透的声音,像唐朝的国际歌也可以啊。如此十三不靠,艺人也很难受。 因为这首歌在十几年后重温 上甘岭,也有点悲伤。 首先需要明确 上甘岭 这部电影的敌人是谁。窃以为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两个小时的电影,前一个小时就是打来打去。很明白1956年的中国电影没有好的灯光设备,连面光都打的散。更没有航拍,调动了那么多演员和设备,出彩的镜头都是中景以上。 47年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 尚能把战争的记录镜头和演员表演的视线接上,56年的 上甘岭 演员基本在对着镜头讲台词。 至于战争场面,电影里特别有军事顾问,很想知道到底顾问了啥,究竟有没有去过朝鲜战场。没有M41和美军飞机就忍了,美国鬼子居然用人海战术冲击志愿军阵地,怕不是人多嘛。志愿军的穿插也靠人去堆,是真把彭大将军当傻子还是美军的火力当玩具?朝鲜战争是轻步兵的最高峰,靠的是志愿军三三制的冲锋和大兵团穿插,不是1917里一战的人肉送死! 至于坑道,更是抗战时八路军在战争中从日军学到战法,如果指导员和连长如电影所说是十年的兵,肯定学过地道战,怎么会对进坑道那么抵触! 所以 上甘岭 前半部现在几乎不能看,直到 我的祖国 歌声在53分钟响起。 后面就好看了,因为有了真正的敌人,环境。无论是送水还是送苹果,所以半个世纪以来,大家记住的都是上甘岭没水喝,而不是上甘岭打了多少美国鬼子。 因为有环境的压迫,群像自然就出来了,而群像中又突出了卫生员王兰。一组清晰的人物关系跃然纸上。人物立住了,后面的战争戏bug再多也只会把焦点放在人物和环境上,不会如前半段挑刺。 可惜王兰的演员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就去了农村改造,资料里说她经历了历次运动。 电影还有歌词里屡次出现 和平。愿和平,无论世界哪个地方。

5 ) 上甘岭战役战略统计

上甘岭战役,第一天美向我军阵地,出动飞机200多架次,发射30多万发炮弹,(30万)600枚航空炸弹!守阵地的是我15军后期是12军,上甘岭只有597.9跟537.7两个高地,在这长2700宽1000米2.7平方公里双方超过10万人在厮杀,43天联合国军10个步兵团2个营一个空降团,还有一个整编制师!4个新兵连队,6万2000人,对我阵地发射炮弹1千万900万枚,航弹6000枚,我军阵地下降数米,有2米多高粉尘,随手一把土都是弹片跟血肉,43天力我军在阵地不光无水无粮,每次的补给都要付出巨大伤亡, 我15军军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战士中,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手持爆破桶与敌同归于尽行为成为普遍现象,这在我15军军史中也不多见。一句普遍现象!长津湖战役我27军79.94师,美是美1师7师.3师,从南方福建调来我军一路没下火车穿的都是南方的单衣,在夜间零下40度50年来的寒冬下6万人打伏击,爬在雪地里,冻死的时候都是瞄准姿势,整编制的冻死!到现在我们都无法理解那个年代,那么多维持瞄准姿势冻死的志愿军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冻死都一动不动,大家可以看下央视采访报道,往事~老兵.战场.血战长津湖,那代人战斗,跟今天年轻人讲,都以为是笑话,我们无法理解那个那个年代的战斗精神,跟我们讲我们也理解不了,我们只会不相信然后喷!!

6 ) 将战争搬上了银幕

这部片子是1954年长影拍的。离朝鲜战争结束时间很近,地点也不远。应该是最能实际反应当时战争具体情况的影片。

影片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现代的动作场面与爆炸效果,但是影片实事求是的反应了具体战斗的实际情况。

表现了志愿军听党指挥、服从命令的纪律性。勇于战斗善于战斗的积极主动的创新性。在困难面前首先考虑同志的团结精神。以及服从大局的自我牺牲精神。

与近期的类似题材影片相比,这个影片里面似乎没有刻意塑造明星,也没有利用明星效应,更没有任何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不是邀功行赏,而是把荣誉留给别人。

相比之下,时代的变迁不能再明显了。如今的团队精神,在当时可能会被认为是个人主义,如今的个人主义,在当时不可思议。

片中的一个亮点是当年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我的祖国》,仅仅用了一首歌,就表现了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内在动因。比近期的类似影片高明很多,也艺术了很多,甚至更贴切了很多。

这部片子没有奢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者超越自己叙述能力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好,真实成就了经典。

7 ) 战士们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这首《我的祖国》一直流传至今,可现在应该不大会有人去看一部名叫《上甘岭》的电影了。
在学校组织的周末影院活动中看到这样一部片子,我竟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令我一直不能忘怀的就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杨德才把爆破筒插进碉堡,却被不知道是被狗日的还是日了狗的日本狗给扔了出来。身为志愿军战士的他毅然决然地捡起爆破筒,用胸口把它压进碉堡,堵住了枪眼。
记得看到这的时候,我的眼眶不禁微湿。电影中杨德才堵枪眼之前回过头看连长并高喊一声“连长”的那个面部特写也至今深深留映在了我的脑海里。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故事人所共知,后来我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电影中的杨德才就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创作的银幕形象。而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远比电影中表现的要惨烈很多倍。
43天内,在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每平方米遭受70次以上的轰炸。这些历史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数字,在历史上却是血淋林的。用膝盖想想也知道,当时战士们不是十死无生,就是九死一生。
对不起,战争历史不是故事,而是血涌的事故。
不管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不管如果当时美韩占领整个半岛的结果会如何动摇中国未来的国防政策进而阻滞经济发展,不管现在某个半岛上是不是有2400万人被独裁统治着却仍然时常被独裁者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管我此时此刻用键盘再次敲下“战士们”三个字会不会又被贴上抄袭的标签,中国人民都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在这场战争中有十五万志愿军战士的遗骨永远埋葬在了朝鲜三千里山川的靑谷之中。出生后裹上破布的黄继光战士堵了枪眼,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毛岸英战士也被飞机炸没了,还有名字叫的上的和叫不上的,老的和少的,高的和矮的,男的和女的……死者已矣,毕竟时光无法倒流,但会不会有一天,战士们留给世人的印象连这些体征都没有。
熬夜写到这里,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电影里王兰含着热泪唱起的《我的祖国》,然而上甘岭上却再也找不到在追赶小松鼠的战士们。
诚如您所见,我一直更爱用“战士们”来称呼这些英雄,而不是“烈士们”。因为一直觉得,“烈士”这个字眼天生就有阴阳属性,强行把“战士们”和我们分处天上人间,有种人鬼殊途的味道。
其实,“战士们”永远活在每个铭记历史的人儿心间。或者,如果真有天堂和地府,那么我相信在那些地方,“战士们”还是战士们。

8 ) 还会有人记得这样一首歌

现在不大会有人看这部电影了,只有这首歌一直流传至今,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看着这熟悉的字眼,相信很多人都能不由自主的唱出那首传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即而回忆起那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上甘岭》。《我的祖国》是诗人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合作完成的,由郭兰英演唱。也正是达到了导演沙蒙的意图:即便是以后人们不再记得这部电影,但仍有人会唱这首歌。

昨天看了小崔的《电影传奇》---一条大河和战场,说的就是《上甘岭》拍摄的幕后花絮。

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1954年,作家林杉和导演沙蒙分别来到朝鲜上甘岭,站在被炮火烧灼得寸草不生的山头,他们被震惊了。林杉采访了志愿军赵毛臣,记下了厚厚的采访笔记,就是这些笔记和上甘岭上的焦土,触发了他创作《上甘岭》的念头。同样被震惊的还有去体验生活的演员张亮和高保成,战后三年,上甘岭高地依然黑糊糊的,没有一棵完整的活着的树,而其他山上的树木和金达莱花却那么漂亮。

由志愿军战士佟心良、刘学尧、张继发、刘永泉、钟仁杰、王惠侗等人讲述这段白热化的战斗,描述那段远比电影惨烈的真实故事。

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3天内,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每平方米遭受70次以上的轰炸。

以上这些数字,是对上甘岭战役的概括。50年前,再现上甘岭战役的电影《上甘岭》感动了亿万观众。50年后电影《上甘岭》中杨德才的扮演者、著名演员张亮为我们讲述了电影《上甘岭》诞生的台前幕后。

今年72岁的著名演员张亮,1956年被《上甘岭》剧组选中去演电影中的杨德才。杨德才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创作的银幕形象,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故事人所共知,而张亮一直不能忘怀的《上甘岭》的一个镜头,是电影中的杨德才堵枪眼之前回过头看连长并高喊一声“连长”那场戏。“当时那场戏是我把爆破筒插进碉堡,被扔出来,我再把爆破筒压进碉堡,并用胸口顶住了爆破筒,堵住了枪眼。这场戏是我们当天的最后一场戏,拍完之后,导演沙蒙说加个镜头,只留下了我和管遮光板的,加了一个我回头高喊连长的面部特写。”

为什么加这样一个镜头?黄继光的战友钟仁杰后来在接受央视《电影传奇》采访时透露,当时志愿军正要发起冲锋,突然发现了一个还没有被排除掉的敌人的碉堡,黄继光去炸这个碉堡。根据钟仁杰的回忆,黄继光在堵枪眼炸碉堡之前,曾经回头对战友说了句话,但是因为离得太远和枪炮声太响,战友们没有听清。

电影中的杨德才回头喊“连长”,显然是对黄继光事迹的艺术创作,张亮的理解是,这样是为观众留出一个感情释放的出口,“后来电影公映的时候,我的一个电影界的朋友看了《上甘岭》之后赞不绝口,特别是对我最后回头高喊的镜头赞赏有加,他说,他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眼泪不自觉地就流出来了。黄继光最后这句话也许就是为了不辜负连长的信任,他最后看连长一眼,也许就是为了告诉连长,他冲上去了,他做到了,这是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的一个镜头。”

张亮介绍,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远比电影中表现的要惨烈很多倍。“拍摄之前,剧组组织演员到上甘岭实地体验场地,那时候正是阴历的四月份,朝鲜漫山遍野都是漂亮的金达莱花,没到上甘岭之前,大家的心情是比较舒畅的;一到上甘岭那个山头,大家的心情马上灰暗起来了。当时上甘岭战役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但整个上甘岭山头还是黑乎乎的一片,没有一棵活着的树,没有一棵完整的树,那场战役把整个山头劈掉了一大块。”

对这种真切的现实有感触的,还有《上甘岭》的导演沙蒙和编剧林杉,他们采访了一百多位当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记录的材料达到数十万字,剧本的创作也持续了一年的时间。不仅剧本贴近真实,沙蒙选的演员也大都是有过多年部队生活经验的演员。

但实际上,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比电影中表现的要惨烈、艰苦很多倍,据该片的军事顾问、曾经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赵毛臣回忆,当时战场上的坑道实际更为凌乱、更脏。张亮介绍说,电影里的坑道比上甘岭战斗的坑道更为干净、宽敞,“《上甘岭》虽然战争场面激烈,但很多地方导演是要营造一种乐观的情绪,比如王兰含着热泪唱起了《我的祖国》,战士们也随即与王兰一起唱了起来这样的场景;比如战士们在坑道里追赶小松鼠的戏。”

看这样一部片子,居然还能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短评

原来咱们曾经那么会拍电影。要价值观有价值观,要观赏性有观赏性。重温一遍,仍然喜欢。

9分钟前
  • 矫情的反面
  • 力荐

光《我的祖国》就值得10分呀!(CCTV6正在播出)

13分钟前
  • 习惯了
  • 力荐

看渴了

17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和老爸讨论爷爷援朝的经历,老爸说爷爷几乎从来不提,就是这部片子出来时到处都在反复映,爷爷只看了一遍就再也不看了,他说“电影拍的连现实的1/10都不到”。忽然非常理解他话少的现实就是PTSD,晚年一言不发大概有很多无奈和痛苦,念及一直以来只能猜他所想,却再也不能和他说话,我也伤心。

20分钟前
  • 陈小睡
  • 还行

不知道3星以下的什么心态.

21分钟前
  • 朦光
  • 力荐

8.5,所谓革命爱国主义影片就应该是这样的

26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刨去这部电影是几代人的永恒回忆与精神支柱不说。单将影片放在50年代的中国电影来看也是相当出色的,人物描写十分的成功。在艰苦卓绝的山洞里安排逮松鼠的戏还有经典的合唱。。都是神来之笔啊。。

28分钟前
  • bay135
  • 推荐

太多人在豆瓣污蔑这部电影,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无耻!

33分钟前
  • lazymiao
  • 力荐

此片绝对有高度 乔羽的歌太好听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上級下達命令應該向下級傳達戰術意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38分钟前
  • 格瓦拉
  • 力荐

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2020.10.25资料馆4k修复首映。原片用的“画翻正”,逐帧调成微偏黄绿的黑白色,单轨做成立体声。56年拍52年的战事,虽然有时代内容、拍摄技术、表演上的局限,已经拍得不错了。讲一个连死守坑道24天,不做伟光正和悲情陈述,中间插入捉小松鼠、扔一天铝罐然后连长自己跑出去炸火力点、卫生员唱我的祖国、为送来两个苹果鼓掌、排长讲三国评书、努力干咽饼干等革命乐观主义情节,连长形象立体生动。群演貌似都是解放军,状态气质很真实,尤其衣装脏旧、嘴唇干裂的样子,比现在的主旋律强。美军正脸镜头较少,也能看出贴了大鼻子大胡子的妆。一条大河唱段直接拍成了宣教片,展示好山好水好风光,今年家乡和金刚川还在唱,估计后面还会有,毕竟抗美援朝属这首最有名了。

4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今天我们和美军全面开战,谁会赢?凭此一问,就知道我们富起来的途中,丢掉了多少东西。有人说要讲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当时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赢,结果是我们赢了,于是有些人又要科学的总结经验,说尽了战术战略,但我想说一句玩笑话:人是需要精神的!

43分钟前
  • CRITIC
  • 力荐

歷史不過是一種言說,從來就沒有真相。電影雖然虛幻,闕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種關于心理的真實,它告訴我們曾經有過一個有著意識形態崇高客體的時代。如今真相早已無可尋覓,只有夢囈般的電影留存……還有那曲仍將傳唱下去的“一條大河……”

45分钟前
  • 还行

一星给“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密密麻麻往上冲的美军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严酷性

48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很差

总体上比较优秀的老主旋律电影 特别是红遍几代人的主题歌 注意到了几处有意的对于美军士兵的异化丑化资产化

52分钟前
  • Bill
  • 推荐

小时候必看电影之一,应该看过十遍八遍的,在洞里面吃那个苹果的戏印象很深

57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所谓“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两个“就是”的使用,摆明了不想和你讲道理。《我的祖国》唱在电影中间,配合着新中国的新景观,在战争和优美健康的人性之间回荡,真好。其实不能苛求成长于“双战”体制下的龙女士能够体认这些,但也请别亵渎,别用温情脉脉的字眼打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的历史

58分钟前
  • 远树
  • 力荐

第一感觉依旧是战争场面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假了点,但比起《英雄儿女》,个人觉得《上甘岭》拍得更真实些。朋友看得不太认真,就知道她不是很感兴趣,倒是指导员之死把后面的大叔催出眼泪了。……影片最让我为之惊喜的莫过于听到那首传唱度超高的歌曲《我的祖国》,才知道是出自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博物馆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可惜了这么硬核的题材,后面居然再也没拍了?全是一些抗日神剧

1小时前
  • 太平洋上开宝马
  • 推荐

主旋律,反正小学的时候大家都看的热血沸腾的~

1小时前
  • 林浦东
  • 推荐

管虎狗日的进来挨打cnmd 20/64

1小时前
  • MR11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