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就喜欢Robert De Niro的电影,或者说,喜欢Robert De Niro这个人。像他这样的人,其实没有太多形容词可以描述了,他就是他自身唯一的尺度。
《Heat(盗火线)》这个电影,我看了不少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初的喜爱如今只剩下一点淡淡的回味。整个作品算不得最好,但有那么几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其中有一幕是这样:Robert De Niro所饰演的匪首为一次行动制定了周全的计划,他本来找好了一个车手带他们撤退的,但这个人临时出了状况来不了了,于是他只好临时想办法。
他忽然遇到以前共事过的一个黑人,后来坐牢了,放出来后在一家餐厅做事,结了婚,过着平凡不过的生活,已经离开江湖很多年了。
这个黑人是一流的车手,但因为有案底,所以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但是他也就认了,没有抱怨。老板对他呼来喝去,他也忍了。老婆对他说这份平淡的差使得来不易,为了继续生活下去,他都认了。
但Robert De Niro只能找这个人,没有别的选择了,于是就去叫他。
他走到这个黑人面前,黑人认出了他,两人高兴地相互问候,象所有老交情一样。但那个黑人脸上的笑容很快收起来了,他知道对方来找他肯定有事。
Robert De Niro没等他表示什么,就对他说:你的处境我了解,但我现在没有时间啰嗦,我只要你的一个回答,走或不走,就现在。(One answer, yes or no. Right now. )
黑人沉默地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他望了望四周,又低下头抹了抹灶台。
并没有花费太久,事实上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他便把厨师的帽子摘下来一扔,对Robert De Niro说:我跟你走。
我很喜欢这一段,喜欢Robert De Niro给的那个抉择。
其实,这短短的几秒钟,并不是用来作决定的——如果Robert De Niro觉得黑人真的会犯难,那么他根本就不会开口。他当然是连一秒钟都不想浪费的。
有的人,在你对他开口之前,你就知道他会跟你走,不为什么,你就是知道。
但他仍旧给了那个黑人一个抉择。这种给予之中包含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它将抉择让渡给作抉择的人自己。Robert De Niro虽然是匪首,但他讲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霸道需要的是服从,而王道则让每个人听从自己的内心。
因此这个抉择只不过是让那个黑人车手祭奠了一下他这些年来的人生,因为此后,他就再也回不去了。
然而实际上这个黑人并没有犹豫太久,他望了望四周,四周什么也没有向他显现。多少年平淡的生活,连短短的几秒钟都抵不上。
然而,我想到这个细节却还不只是为了说明这一点。
我想表达的是:一个能力愈强、所站之处越高的人,就愈是被更为强大的虚无所包围,所以到最后,能力并不是决定谁来带头的因素。到最后,那些走在最前面的人,往往是那种更偏执的人,按照保罗•蒂利希的说法,就是能“不顾一切肯定自己”的人,有勇气去“存在”的人。
有那样一些人,他们选择过平淡的日子,并不是怕危险或者困难,不是怕死,而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分担那样一种寂寞,那种独自一人面对虚无的感受。
所以他们躲进庸常的生活之中,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沉沦”。沉沦,就是忘在,忘却他们自己本身的存在。因此,那沉沦的多少年,都抵不上存在的一个瞬间。
这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出现在面前,你并不需要理解他在要什么(那通常都是不可理解的),你只要感到那个人的相信足够坚强,也就是说,他能扛起所有的虚无,你就会跟他走,然后为了他所相信的事情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数万大军逼近,信长舞扇而歌:人生五十年……
歌罢便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桶狭间的瓢泼大雨中,从者仅寥寥数人。
然而一战取今川之首,成就霸业宏图。这结果谁又能事先料到呢?
但生命有什么可吝惜?只要存在过。
在年轻而热血之时,看这一段我大笑,深有“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感。但如今再看,也笑,却笑得多少有些不同。因为我已深深地知道生活本身的重要。
有人曾经问过我,说你有什么从小就有的愿望,不必重大,但却从来没有实现过的。我说有一个。那就是我希望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拔脚就走。
我想它会是我一辈子的愿望,因为在我的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实现。
我选择了我现在的生活。我在龙茗路的“上书房”招呼四方来客,有一天Robert De Niro忽然出现在我面前,没等他开口,我便对他说:留在这里帮我看店吧,不用着急,喝完这杯再说。
(2016年5月28日修改。主要是按原剧对白将“一分钟”改作了“一个抉择”,另外将结尾“阿拉巴马小镇的酒馆”改作了“龙茗路的上书房”。一笑。)
虽然说这部电影里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人只有两场对手戏,但优秀的故事,优秀的演员,足够让这部电影难忘,在没有两人对峙的场景中,也可以一直感受两人的气场的对抗。一开始两人的隔空对视,就足够让我兴奋了(剪接的真好)。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不同于一般警匪片的警匪片,是因为在正邪对峙外,影片还加入了感情线,警察汉纳和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女儿,Neil和Eady,还有其他警察和盗贼的亲情和友情。虽然情感线多,但并不突兀。
令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Neil和Eady开往机场的路上,有一段是穿过隧道,Neil打完电话后,Eady问他怎么了,他微微一笑说“Home Free”,Eady也微笑着。开车驶入了隧道。那一幕隧道内明亮的光线打到两人身上,其实是暗示即将开始的崭新的光明生活。但汽车
最终还是要驶出明亮的隧道,重新驶入黑暗的夜,而Neil冷静思索后还是放不下Michael,紧急转弯,驶向了最后悲剧的道路。对于电影运用光线来表现人物的兴趣,还是从看完了《钢琴师》开始的。虽然不一定每个理解都是正确的,但我相信导演在隧道这一戏中的光线处理,绝对是有这个用意的。
Neil办完事后,微笑着朝Eady走去,但不经意的扭头却发现Al向他来
。如此不忍的望着Eady,但最终还是独自逃离了。其实看完之后,我还在想如果Neil赶紧上车带着Eady走真的来不及吗?确实是剧情需要。后来一想,如果此时开车逃跑,是很容易被警察拦截的,而且还会拖累Eady也拖累自己。Neil这位独行侠最终要独自面对自己的悲剧。
文:十一月的雨
将近三个小时过后,当影片的结束字幕缓缓上升的时候,心里充溢的是与影片开始时别样的感觉。提起笔,却不知道说什么。并不是它不太简单使我无话可说,恰恰相反,里面细微而复杂的感情让我不知道怎么用具体的语言来完美的描述,只恐让那些迷离的,难以捉摸的情素一点点的流失。
首先一个不大不小疑惑使我不解,我注意到了影片的英文名是heat,字典上具体的解释是:热,激烈的阶段;激动起来。看完全片我大概可以理解它的含义,正邪之间的对抗由未知到相识,最后进入不可收拾的白热化。但“盗火线”这个中文译名却显得单薄了,它使我一开始就陷入了一种误区,把它当作一部单纯的警匪枪战片来看的。直到看完后,我突然发现,其实DENIRO的另一部经典影片的名字“盗亦有道”更适合用在这里呢!
这是一部纪实风格很强的影片,因为始终它都笼罩着严肃的气氛。但与此同时,影片也不乏浪漫色彩,这使它显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又让人感动。两个主角不愧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个演员,pacino完全是本色演出,对这种大哥或者是上司他从来是驾轻就熟,从片中他时而严肃的沉默时而轻狂的大叫就可以看出。deniro在片中的表现更吸引我,他把一个职业罪犯的干练和凝重刻画的十分细微。记忆最深刻的是最后开车出逃的那个时候,当他得知告密人所在的时候,口中说着自己不介意,但那短短的十几秒中,我完全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出他内心的挣扎。当他最后神情坚定的一下,我知道,他一定会掉转车头的。化无形为有形,两个老戏骨上演了一幕出色的追逐战。
pacino是个出色的警察,deniro是个很有原则的贼.影片从一开始就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他们的不平常,还有他们时隐时现的相似之处。从开场deniro他们的行窃手法和周密的安排,从pacino出神的剖析和游刃有余的调度,我明白了,这将是一场高手与高手的较量。
从一开始两个人几近神话的描述过后,导演明显放慢了节奏,开始交代每个人的身份、性格以及感情生活。这使的两个主角的形象更加鲜明和可信,也使他们脱离了单纯的英雄和盗贼的光环笼罩,开始活跃在我的脑海之中。
pacino扮演刑事调查科的警察,一心扑在了缉捕罪犯上,废寝忘食,以致他的婚姻生活一塌糊涂,最新的一次婚姻也在崩溃的边缘。他也想挽留,但自己的性格使他力不从心。
deniro扮演的罪犯本来了无牵挂,按自己的一套方式进行着自己的行动,从没失手过,堪称完美的犯罪。他小心翼翼,又不失胆色。虽然这样形容一个罪犯不太对劲,但当时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让人为之倾倒。但是,再冰冷的心肠也会有融化的一天,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走累的时候,他总会去找个地方去停歇。他遇见了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子,心里也有了从没想过的远走的愿望。
当deniro在不经意期间放走了那个叫“滑头”的同伙时,我就已经感觉到了,这会是打破所有人完美计划的导火线。果不其然,两个从没见过的夙敌因为这个线索碰到了一起,展开了一场智慧和心理的对决。
这两个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演技标本,当他们撞在一起的时候,会出现何等耀眼的火花啊!这是每个人所期待的。但事实上在这部片子里他们共同飑戏的场景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分开交代他们的故事,但一旦他们撞在一起,就算是一个眼神的交流,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以折射巨星的魅力。
他们在片中的关系也很令人思考,表面上是官和贼,但实际上却是惺惺相吸,有着颇多的共同点。pacino在追捕他的同时也在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因为他遇见了一个自己很欣赏的对手,还记得他在每次被对手逃脱或者是发觉之时,都会面无表情摊着两手说一句:oh,that's nice.是对对手的赞赏,还是对自己的讽刺?deniro本来不打算接手最后的那场买卖,可是出于某些原因,他最终还是决定冒这个险,又有谁能保证他不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而有些蠢蠢欲动呢!
在他们一起在餐厅的那个时刻,他们已经暂时放下了平常的身份,像两个有太多共同的陌生朋友一样交谈。pacino问道:难道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deniro笑笑,反问道:什么样的生活,像平常人一样,整天烧烤,踢足球?那你喜欢你现在的生活吗?pacino几乎没有思索的回答:不。“是啊,我们还能在做什么呢,除了做现在的自己。”这是deniro对他们的最真实的诠释,也是正邪之间游离的终结。最终,当他们面对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杀死对方。
影片最精彩的对峙场面出现在最后抢劫银行后两方的互射。看惯了吴宇森式被美化的枪战场面。这种写实式的枪战使我感到强烈的冲击力,子弹在耳边飕飕的飞过,早成为两方挡箭牌的警车上的弹孔随着数量的增加,发出铿锵有力的响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在暴风骤雨之中,片刻得不到喘息。
人就是这样,在战场上再凶狠的人也有温情的时候,片中脉脉温情的场景比比皆是,完全看不出是导演刻意而为之。浪漫的感动的气氛让人为之动容。
当deniro在山顶陪着那个自己为之倾倒的人一起看着山下处处闪烁的朦胧如诗的灯火的时候,当pacino拥着自己的妻子在酒吧翩翩而舞的时候,当我发觉一向深沉而凶狠的deniro也会把自己的家建在那个可以一眼看见窗外蔚蓝的海面的地方的时候,当我看到pacino握住将死的对手伸出的那只手和他湿润的眼框的时候。我被他们毫不修饰的感动了,就是那些感动触动了我的心弦。
最终,邪不胜正的主旋律还是上演了。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可在飞机场上的pacino在闪光灯的映照下却木然的看着远方,他是否在看着像远处黑暗处一样迷茫的自己的家庭和人生。此刻我突然想起了deniro在最后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近在咫尺却不得不离取时那同样凄迷的眼神。
这就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共同之处,正邪之间的悲情人生。
作于2004.9.2日凌晨
摘自我的博客:
http://www.mtime.com/my/mxl117
邮箱:nicolas_mi@163.com
QQ:1075723
在看完枪版Revolver之后再看Heat的那种感觉真是舒服无比啊!Robbert De Niro 和Al Pacino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很酷,很帅。故事简单,没有精神分裂和大段内心独白。影片节奏缓慢平稳,却会在不经意间紧张火爆起来——好像生活本身。
开始3分钟抢劫。对我来说一头雾水,十分混乱,却看到这些戴着面具的人有条不紊,胸有成竹。之后我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也明白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层次还真低)。
好人狂怒暴躁,后院起火。坏人温文尔雅,邂逅情缘。一正一邪两个人是如此相似,从外貌,到眼神,从敬业,到专业。
影片以极其恰当的节奏前进,不紧不慢。我们看到警察粗暴地对待线人,大打出手威逼利诱;而劫匪温柔地对待妻子(或者情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在赎回证券的交易中,我着实紧张了一下——不舍得那么帅的男主就这么给人阴了阿,结果对讲机响了,镜头拉开,远处的同伴及时出手,德尼罗也干净利索地结束了对方。
在发现警察之后,空旷的码头边上(是码头?),帅哥拿着巨大的镜头露出得意的迷人微笑。不得不佩服这个男人,每次开枪都毫不犹豫干净彻底,每笔交易都有精巧的设计和布局。
两个男人咖啡馆的一场戏无疑很精彩。他们说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哈哈,抢劫也算很有前途的工作啊)互相说狠话,什么如果有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地打暴你之类,但是他们眉宇间的表情,明明就是惺惺相惜,潜台词是:我们如此相似,终于找到同伴啦!
尽管警察在最后一刻赶到,尽管劫匪走出大厦的脚步看着让人心急(对不起,我竟然偏向劫匪),但是Chris突然的举枪射击仍然让我有点猝不及防。我显然不是干这行的料,没啥好犹豫的,该来的就来了!打呗。接着就是著名的街头枪战。M16, H&K SG-1,Glock 17,SIG P226统统上,无数汽车千疮百孔,无数警察倒在血泊中。劫匪受伤,却奇迹般逃脱。这里有点疑惑,Al Pacino的直升飞机呢?
De Niro 明明可以走的,不过要是走了,也就不是他了。竟然非常喜欢他杀最后两个人的段子(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有BT倾向),一向讨厌杀人杀的唧唧歪歪,而他干的非常干净迅速:Look at me! Look at me! Bang! Bang! 结束!
导演在片子里已经明显地给了劫匪太多的偏爱,所以用结局作为平衡——正义战胜了邪恶。我常常想,其实应该是De Niro的子弹先出膛的,因为是他主动出击的,最不济也该两人都倒下啊!嘿嘿,其实就在那一霎那,也就是命运的安排了。
当然了,除了这两个最出色的男人,影片对每一个男人的每一段感情都有小小的交待,这也和整个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密不可分。
对警察Al Pacino扮演的角色的家庭描写最多,第三次婚姻面临破裂,由于他醉心于追逐罪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他指着自己的心脏说我把那些痛苦留在这里,用来保持警惕。这些东西不是用来分享的——其实这是男人和女人永恒的障碍。
De Niro认识了温柔的书店店员,要她跟他走。她最终也同意了。——这是男人和女人之间吸引的最初,他在她身上看见渴望的东西。不过他最终还是回去了,并且最后一刻,一句话也不说地从她身边走掉。
Chris说没有她,我哪儿也不去。而她的妻子答应引他出来,在最后一刻,做出了让他逃跑得手势。
Michael有一个完整的家富足温暖,直到他被击毙倒在路上,他的妻子在安静地坐着家务。
原来劫匪除了抢劫也做别的事情,原来除了杀人他们也有温情脉脉的时刻。他们有他们的机智狡猾他们有他们的道德信义。他们欺诈,盗窃,抢劫,背信弃义(有吗?一定有吧!)反过来在他们的世界里欺诈,盗窃,抢劫,背信弃义是绝对不可饶恕的。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极具专业性,反过来衬托着那些好人(比如Al Pacino的角色)的生活被整得支离破碎苍白无趣。
站到世界的反面去看,你发现原来你认为邪恶的事情变得刺激和伟大,原来你认为正常的事情变得庸俗和无味。
然而好像哈耶克说的那样:“个人主义道德的规则,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很精确,但都是一般的和绝对的,他们规定或禁止一个一般类型的行为,不管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它的最终目标是好的还是坏的。”目的并不说明手段的和理性。所以,所以,劫匪就是劫匪,他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负责,理应受到惩罚。虽然这么说有点像傻里傻气的学究派,不过我仍然认为这就是西方文明道德的根基,而且深以为然。
落寞的高手终棋逢对手了。
帕西诺大叔凶的时候好怕怕啊,可是他又好疼小孩子,也疼受害人家属。唉,搞不懂这样的男人。世间少有吧。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匪徒好好让人爱啊,我好想做这样的匪徒的女人啊!痴心妄想痴心妄想,哈哈哈哈哈
节奏比较慢。结局比较恶心。
能进我个人警匪动作片Top10。最为突出的是街头枪战和飞机场一对一这两场戏,真实且富质感,好莱坞巅峰水平的制作。三个小时,节奏掌控确有失误之处,但冗长拖沓的同时也带来人物与细节的丰满。直到最后一幕,我终于可以确定,这是一曲令人心碎的命运交响、宏大又微缈的犯罪史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选择平凡的人生或者放纵而死亡,都伴随许多的无奈和不得已。那个黑人罪犯的情况就是如此,白人餐厅经理对他的到来不屑一顾,可是他为了他的家庭,不得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还有其他人也是这样,家庭、人生、生活,这些事情的意义又在哪?有幸观影两大影帝,我泪流满面!8.5
黑白对决的分量是这一类型片子的关键,我相信暗战从中受到了启发
迈克尔曼的夜景拍得真是让人不得不爱,入选教材是有理由的(现在的高清摄影更是助他一臂之力了)。那段十来分钟的街头枪战太牛逼了,简直给跪,目前看过最屌的抢银行段落。更不用提俩大叔多帅了,连同方基默也是
在类型片的表象下具有极强的寓言性质:孤独吞噬灵魂,偌大浮华的洛城夜晚像是一汪没有水的海洋将众人淹没,不甘于这般命运的个体不停地挣扎,或精疲力尽上岸失去再度努力的欲念,或呛水抽筋沉于黑暗冰冷的海底;互为表里的尼尔与文森特直到生死对决后才真正得到补完,简直是异样残酷的完美。
20130928在电影资料馆看过胶片拷贝放映。作为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之一,能够在大银幕上看过此片,仍深感震撼。
站在演员顶点的两个男人惺惺相惜~
拍好枪战并不难,难的是同时展示出复杂的人性。很棒,最后同情劫匪。
男人的铁血豪情与命运挣扎,荡气回肠的悲怆、孤独与温柔的绝望。对手戏太精彩了!
@资料馆。演技独撑的"伪大片":人物塑造非常饱满有力,加上影帝级飚戏现场(枪战戏+夜间追逐),本应是咄咄逼人的跨时代警匪大戏;可惜节奏出现问题,故事线被拉得过长(删去1/3不会出现大纰漏)而显得臃肿难堪。炸耳轰鸣的音效增加了一丝血肉感,把急迫的情绪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传达,但总是过犹不及。
将近三个小时的紧张,过瘾啊
两大影帝(教父父与子)的正邪角逐.
拖沓的剧情推进,不合时宜的警匪题材
节奏太慢,片子拉的太长,有些受不了,尽管后面还算精彩。
他杀死了他……但都是输家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演技世界级,戏眼国别级,台词城市级,节奏乡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