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记得当时年纪小
――《上海王》
从前,有一个萝莉,正直勇敢。兵荒马乱,她跟着大人进城讨生计。
从前,有一个正太,纯良可爱。世道混乱,他跟着大人出来办事。
萝莉找正太借笔,正太很好奇,于是,两个小朋友相识了。正太教萝莉写她不会写的字,看萝莉站到台上,勇敢地介绍自己,正太笑了,笑得很纯真。
正太家的大人遇到了危险,一片混乱中,萝莉勇敢地在枪口下救了正太。于是,萝莉被正太家的大人们带回去,给了份差事。听到大人们夸奖萝莉机智勇敢,正太笑了,笑得很开心。
萝莉和正太年纪相若,相处甚欢,这份感情悄悄地萌芽壮大。也许他们自己还不清楚,可是另一个喜欢着正太的小女孩却看的很清楚。小女孩利用大人对自己的宠爱欺负萝莉,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正太回到她身边。可是她错了,这样做,只会让萝莉跟正太越来越近。
后来,出现了一个坏人,要抢萝莉。
正太悄悄把萝莉藏在了自己家中。这时候,他明白,自己已经爱上萝莉了。
萝莉在正太的家中打扫房屋,她很开心。这时候,她也明白,她爱上正太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坏人绑走了萝莉。正太没有办法了,他只是个小男孩,无能为力。于是,大叔出场了。大叔很男人地救回了萝莉。
正太很开心,可是他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大叔也一直喜欢着萝莉。这件事情以后,大叔决定要娶萝莉,保护她,照顾她。正太很苦恼,大叔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恩人,他不能和他争。正太只能把这份没说出口的爱默默藏在心里。
萝莉很震惊。虽然她敬重大叔,感激大叔,可是她爱的是正太。未经世事的萝莉一筹莫展,一夜之间,曾经疼爱她的女王对她恨之入骨,曾经欺负她的小女孩对她巴结逢迎,曾经爱护她的正太却沉默不语。
可是萝莉还是很勇敢,她拒绝了大叔,决定回乡下。
大叔很爷们,纯爷们,什么都没说,派人送萝莉返乡。
正太很高兴,也很难过,毕竟以后可能见到萝莉的机会就少了。
送萝莉返乡的时候又出了新的问题。萝莉的家人已经被坏人残害至死了,萝莉,没有家了。
心灰意冷的萝莉恨不能拿把菜刀去跟坏人拼命,正太只能劝她冷静。又是大叔,二话没说,很爷们儿地解决了这件事情。吃过了萝莉做的清水鱼,大叔要回城。
萝莉送他们到村口,欲言又止。汽车开动了,萝莉就追着汽车跑啊跑啊,直到跑不动了,追不上了。萝莉很伤心的哭了。
这时候,大叔踩着夕阳过来了,汽车,又回来了。
“丫头,哭什么啊?”
那一刻,萝莉觉得,大叔就是她的天,是她的神。天塌了有什么关系?大叔一定可以为她撑着。所以,萝莉答应了大叔的求婚。这一次,是从心底里,真心的决定,要做大叔的女人。
正太除了借酒浇愁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大叔,也是他的神,他的天。所以他劝自己,萝莉跟着大叔,一定会很幸福很幸福。
只是幸福,也许太遥远,远到伸手可及却不可触及。
大叔死了,死在与萝莉的婚礼上。萝莉的天,塌了。
作为一个不祥的女人,萝莉,被逼走了。
作为被暗中确定的继承人,正太,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从此,他们没有再见过面,六年。
生活的磨砺把萝莉变成了一个御姐,凡事,靠自己。
而正太也成熟了,只是爱萝莉的那颗心,依然纯良。
有一天,他们,偶然再见。
正太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几乎叫不出萝莉的名字,尽管这个名字在他心里被念了六年,每日每夜。而萝莉,叫他,“余先生”。
怎么?你怎么能,叫我余先生呢?我还是你的阿其哥啊。
你知道吗?我一直,在等你。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再见到你,我只是一直在等,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面。
一声“余先生”,击的粉碎。
其实萝莉又何曾忘记过正太?只是她不敢奢望,这个男人,还属于她。而要活下去,她只能,当御姐。
直到,直到,杀害大叔的真凶现身。在这个复仇计划的最后,在那个男人一败涂地只能做最后挣扎的时候,那个男人绝望地说,“在你心里,有一个人,也许你并不欣赏他,敬重他,但是你爱他,是不是?他是谁?”萝莉慢慢地转向正太,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感情。
“余其扬”。简单的三个字,对于正太来说,无疑比佛音还要美妙。他没有想到,在他爱着萝莉的日日夜夜,萝莉也一样爱着他,同样久,同样深。
大叔走了,坏人死了。正太以为,自己和萝莉就能够在一起了。可是他自己却遭遇了危及生命的麻烦。那个一直爱着他的小女孩,牺牲自己,救了他。他只能,娶她为妻。后来,那个小女孩长大了,她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于是她决定放手,让正太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可是正太,还是正太,他天真地维持着一些旧的秩序,一次次误入歧途,一次次错过了萝莉。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最后,正太和萝莉站在了对立的两面,举起枪,每一次都要忍受心脏巨大的煎熬把枪打出去。
正太死了,死在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的枪下,那子弹,是他亲手填进去的。
你还爱我吗?
爱!
傻瓜,我怎么会舍得你死呢?所以我把枪转了一轮。我明白,你还爱我。不,你一直,都爱的是我。我也爱你,可是对不起,要留个烂摊子给你了。最遗憾的,是没能给你,戴上我的戒指。
萝莉最终成为了女王,她也走了,带着一颗疲惫的心和一身的传奇,离开了,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地方,终老于,他乡。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坐在桃树下,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后记:余其扬这样的悲剧人物,如果不是我们家哇来演,就不会如此动人,我也不会掉那么些眼泪。小哇就是有一种本事,他的扮相总有一种让人原谅的本事。无论他做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都让你不忍心去责怪他。一如顾惜朝,一如余其扬。想起曾经跟小羽说,其实我是大叔控,可是我不知道为何独爱小哇。今日我明白了,我是爱他的纯良,他眼神里永远的纯良。他所扮演的那些个人物啊,即使真的是坏到丧尽天良,可是你一看到他那张脸,他那副眼神,你就觉得他都是有苦衷的,他不是有心的。你又怎忍心责怪?
2 ) 英雄与枭雄——评电视剧《上海王》
在优酷上看了三天晚上的《上海王》,电视剧,很久不看的东西。这部据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打出的旗号是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但我看到的是两个史诗般的男人。三代上海王,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枭雄,还有一个,我不愿意说他是狗熊。
常力雄,传统意义上的帮派首领,坚持义字为先,他是浦江商会发展壮大的第一块基石。这个男人是个英雄,让人从骨子里敬重,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他一言九鼎,他一身正气,他不怒自威,他是个英雄。师爷三爷五爷,商会的十万会众,都为他折服,效命于他,无论是关系存亡的大事,还是个人的私事。小月桂即使自知不爱,还是心甘情愿的嫁,为他传后,为他报仇。他是山,可以依靠,即使不在了,依然让人无法放下,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黄佩玉应该算是反面人物吧,一个有着佛一样方正的面孔的男人。他阴险毒辣,老谋深算,滴水不漏。童年的悲剧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他活在仇恨里不能自拔。他重回上海,唯一的目的就是为父报仇。明知父亲的被杀是自找,常力雄还慈悲的放过了他们母子,但是,人活着要有目的,悲苦的生活让他无法释怀。他回来了,他成功了,他茫然了。刺杀常力雄之后本想离开,却被留下做了新一任的会长。男人无法拒绝权利的诱惑,尤其是在他已没有目标的时候。常力雄的智慧,其实不在他之下,魄力和胸怀又远远胜过他。他还是被利用了,把浦江商会发展壮大到鼎盛,却树敌无数,最终还是被除掉。
相比他们,我更欣赏的是黄佩玉。英雄太遥远,远得陌生,只可以崇拜,即使可以嫁却无法爱。黄佩玉更像一个人,不过是一个陷在仇恨里不能自拔的人。生活的苦难造就他的性格,磨练他的意志,单枪匹马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他心狠手辣,他不择手段。他不相信义气这种东西,什么事情要签字画押,要有真凭实据。为了南京路,他筹划一年,使哈同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灭掉青寅帮,他最终成为了第二代的上海王,登上了权利的巅峰。
可是,他还是寂寞的,一个如花的女子只是装饰,心灵的空虚无法弥补。男人不能对男人诉苦,身边的美女却没有大脑。这时,他遇见了重回上海的筱月桂。如意班锻炼了她,生活磨练了她,她独立,她有胆识,她还散发着成熟女子的气质。她像一盏灯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他想要抓住,给冰冷的生活一丝温暖。当他拿出戒指在众人面前求婚的时候,我看到了常力雄的影子。他们同样是不拘世俗的男人,面子是身外物,心动的女子却是十年难出一个的。他也愿意给她一个名分,一个世上女子都看重的东西。她却看得透彻,黄佩玉是东风,只能借不能靠。
我在想,如果筱月桂对他不只是欣赏的话,他的命运可不可以改变。也许不能,他只是需要一个心累时候的港湾,所以他只能走向毁灭。他能看出筱月桂对常爷没有爱,却不能想到崇拜有时比爱更深入骨髓;他能看出筱月桂心中另有所爱,却不能理解青梅竹马时候的深情能绵延至今。他败在他的无情,他终于想要追一份感情了,但这份情却从一开始就不是属于他的。
陷入死局,看到师爷辛黛玉阿其走出来,他不意外也不难过。但是,看到筱月桂从楼上走下来,他真的心冷了。却还是不甘心的执意追问,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有爱过我,这个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不知道他喊出那句:“常爷,我最终还是输给了你,输给了你爱的女人”时,他有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结局是他童年离开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我想他不会,他也许会后悔为什么要爱上筱月桂,真的无情无义的过一世,才是他应该走的路。
问世间请问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幸言中。高僧不能给他回答,他也找不到自己要的答案。至死方休。无欲方能无求,心中有爱,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他看的明白,商会从此就要走下坡路了,余其扬可以得到常爷和他都得不到的爱情,却无法带领商会走向明天。常力雄可以借用黄佩玉一时,却还是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的长久人选。什么义字,和众的力量,都是套话罢了,只是师爷要在死前给余其扬铺好路,给常爷报了仇。其实,在他接任会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不会有一个圆满的下场了。
黄佩玉死了,这个电视剧就已经结束了。看到余其扬在成为第三任会长之后还心甘情愿的跟着巡捕房的人走,在里面揍个半死,然后被一个妾有情郎无意的美艳女子牺牲自己救出来的时候,我都要崩溃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还不够掺和的,还要演这么一出儿,简直就是恶俗的言情剧的套路了,不看我也知道以后要怎么演了。赶紧换到大结局,看完拉到,别把那点儿好印象全砸进去。本来给同事说,这个剧演得不好的起码还帅,可以看的下去,看来错了,我已经过了只看一张脸就可以满足的年龄了。帅可以锦上添花,比如饰演黄佩玉的陈锐,帅却不能雪中送炭,比如饰演余其扬的钟汉良,这个小帅哥的演技真是不敢恭维,公道的说,这也和给他提供的剧本有一定的关系。巍子是临时救场,二十天拍出来的英雄,还是可以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找袁立演女主角,这么吃重的角色,只能说基本还好吧,可是大结局中举枪互诉衷肠那么煽情的戏,演得真是有点砸,幸好还没有小帅哥表情那么夸张,强忍着看完了。
建议看过电视剧的就不要看原著了,我是有这个习惯的,结果这是唯一失望的一回。虹影写的就是一女性小说,拍出来改得更像一部社会小说了,第一回感觉编剧重要。
得人心的是英雄,得天下的是枭雄。英雄有太多的责任心,枭雄却是自私的。被英雄爱上是幸福的,被枭雄爱上是两可的。爱上一个英雄可能受伤,却远远没有爱上一个枭雄伤得厉害。英雄是用来崇拜的,而枭雄,只能欣赏,远远的,欣赏。
3 ) 从反面角色中看出的真小人与伪君子的区别
看完上海王,个人更喜欢黄佩玉这个角色,因为他真实,更具有人性。当然陈锐老师的演技也使这个人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加分。为什么明明是一个狠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坏人,却恨不起来呢,这得益于他的人设,小时候的经历,使他明白只有有了权力才能达到目的,有安全感。而最后当他想要放弃仇恨,希望得到幸福,做回人的时候,现实再次给了他无法摆脱命运的悲情,这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情人物,使得我恨不起来,更多的是感觉到社会的不公,有些人将来必定要做上海王,比如常力雄,比如阿其,可有些人哪怕坐上了这个位置,还是逃不了被命运作弄。比起黄佩玉的阴险,狠毒,其实师爷他们更加可怕,那是一种伪正义,比真正的小人更让人不寒而栗。表面看,是为了常爷报仇,很是正义凛然,可是他们利用黄佩玉,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再一脚踢开,这就是常爷说的义吗?所以我觉得在黄佩玉死的那时候开始,浦江商会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常爷为了商会,哪怕失去生命都在所不惜,这是大义,而师爷他们杀死黄佩玉虽然是为了报仇,但那是小义。因为他们看不到商会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他们只是觉得黄佩玉一统上海滩,觉得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就如常爷当年和黄佩玉说的,越是鼎盛的时候,就越是可能出现危机,常爷看不到商会的危机,但是常爷的老练告诉他将来会有危险,而黄佩玉的才识渊博,交际广泛,善于收集各方面信息,使他能看明白上海滩的风云变幻,在危机到来前,尽可能的做好万全之策,比如对南京路的预测,虽然手段阴险,呛杀无辜,但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非和平年代,又能多苛责黄佩玉什么呢?所以看到他们杀死黄佩玉的时候,只会觉得他们是一群坐享其成的小人,师爷说黄佩玉罪有应得,罄竹难书,但是黄佩玉为了商会,他敢做,果断,如果你们真是讲仁义,为何不早杀了他?还要看着那么多人死去?而作为后任会长的阿其,师爷他们真的角色能撑起浦江上海吗?
看到有些人说为什么黄佩玉死后巡捕房就找上了新会长,其实很好理解,你们是黑帮,一直是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之前之所以不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黄佩玉的关系网,和很多外国人都有不错的交情,巡捕房不是怕你们浦江商会,而是怕黄佩玉身后的那些外国人,而黄佩玉很好的用各国外国人来相互牵制,但是这次刺杀黄佩玉的行动,无疑让政府看到了可以扳倒商会的机会,因为你们自己要除掉黄佩玉这个在政府眼里很难缠的家伙,政府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呢,而黄佩玉的死,使得本来是商会靠山的外国人都树倒猢狲散,所以政府自然就没有了那么多忌讳。最后报复凯西,用的不也一样是下三滥的手段?
其实黄佩玉死前叫嚣的:你们谁有能力领导商会?并不是他的自大,而是确实没有人,他明白商会的危机四伏,可是不站在山顶上的其他人能看到吗?不能!就如大师说的,常爷杀死黄佩玉爹的因,给了黄佩玉成为上海王的果,同样,师爷想利用黄佩玉(注意,这里我不说是常爷是因为常爷并没有说黄佩玉必须死),却无形中种下了黄佩玉当上海王的因,而阿其杀死黄佩玉,也就顺理成章的要接受商会没落的果。因为是你们放纵了黄佩玉的狠毒,这自然要由商会来承担后果。
其实阿其的失败是注定的,因为他在商会大家的呵护下长大,通往会长的道路也是由师爷他们铺垫,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执掌雄霸上海的浦江商会会长之职?已经公司化运作的模式,阿其又了解多少?阿其的接手,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商会从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再次倒回到农耕时代。另外,要明白常爷死了有十年了,阿其的上位,除了一些常爷的亲信外,十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是念旧的?在黑帮,说白了,个个都是狠角色,他们只诚服于比他们有魄力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会导致最后推选小月桂出来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阿其的能力,不能让他们诚服。
师爷最大的失败在于守旧,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如果师爷能像黄佩玉当初让阿九去读书那样,让阿其在十年间丰富阅历,或许局面就会不同了,但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其实师爷说他对黄佩玉防着一手,现在回看,黄佩玉何尝不也是防着师爷一手呢?为什么黄佩玉让阿九去学习,却不点拨阿其?还说不要让师爷他们知道呢?这其实已经很一目了然了……黄佩玉的局就是,如果我死了,一定是师爷,阿其他们杀的,而阿其必定成为新会长,那么结果就是商会的结局就是给我陪葬。
最后一点,就是阿其太有情了,在和平年代,这是可以的,但作为黑帮会长,前任黄佩玉就是因为动了那么一点真情,毁灭了他,太感情用事的阿其,就容易被各种“情”所左右,使得在时代更替中只有被裹挟前进的份,而无法高瞻远瞩,当然这和学识也是息息相关的。
4 ) 此间少年—阿其
看过的电视剧里,我最心疼的两个女的,一个是雪山飞狐里的程灵素,一个是IRIS里的善华,我曾经也写过善华。
而男的,最心疼的就是阿其。
如果没有见过最好的他,也不会因为这样的结局感到伤痛。
越看到后面心里越难过,总想着,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纵使小月桂要嫁给常爷,纵使黄佩玉当众跟小月桂求婚,纵使沁云嫁给了阿其,我都不绝望,总想着,没事,日子还长着呢,常爷会死,黄佩玉会死,沁云会离开,他们还有机会,但是我忘了,命运不给他们机会,从开始,他们就已经在错过,有多少次,他们本可以在一起的,可他们没有,所以往后也没有,自始至终,阿其都只能默默守护。
有许多人讨厌小月桂,可是我不讨厌她,像辛妈妈说的,她是她见过最勇敢的女人。所以才会让那么多的男人喜欢她吧,她独立,倔强,善良,不会被打倒。经历大苦大难,终于从乡下的野丫头站到了上海滩引人瞩目的位置。阿其,她说过很多次,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了。她爱阿其不够深吗?我想不是,只是她的命运太多舛,只是她的个性太要强,好吧,她在和阿其的爱里,是有些自私的,她坚持要做她认为对的事,就像李姐说,有时候也要为别人考虑。但是她经历了命运的嘲弄,从小父母双亡,生活贫苦,本只想混口饭吃,可是命运不让她安然度日,大婚时看着准备托付终身的人死在自己眼前,被人卖窑子,雪夜在电话亭诞下孩子,孩子被抢,那个时候多艰难呀,可是阿其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出现。小月桂知道,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所以,命运再次让两人分离达六年之久,也让小月桂坚强独立起来。
而阿其,活在对小月桂的思念里,那个曾经跑出来救自己的姑娘,笑颜如花的姑娘,被自己捉弄的姑娘,泪雨涟涟的姑娘,终于离他远去。
再次的相逢,又是一个阳光明媚又混乱的下午。无意的一瞥,熟悉的面庞再次在眼前浮现。只是曾经那个莽撞的傻姑娘,长大了。
笑容温淡,每次的眼波流转,都是淡淡的哀伤和无奈。
“我还没有结婚”阿其莫名冒出一句。
在一起吧,可以吗?
可是小月桂不再是以前的小月桂,她有她的野心,她想靠自己的双手智慧在上海滩立足。于是和黄埔玉,各怀心事,互相利用,站在了人人瞩目的位置,也让黄埔玉折服。阿其再一次失魂落魄,无声隐忍,自己怕是再也不能靠近了吧!
阿其真的懦弱,若不是黄埔玉死时的一问,小月桂淡然而坚定的回答,阿其啊,你是不是都不敢承认自己在小月桂心中的位置。黄埔玉死了,小月桂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阿其成为了商会的第三代王。然而命运依然弄人,小月桂和阿其即使站在了很高的位置,他们也不能再一起。沁云,那个青梅竹马的小妹妹,为了阿其所做得牺牲,让阿其心怀愧疚和她结了婚,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他们都在想着什么。沁云站在窗口,看见阿其回来时向自己疲惫地一笑,走到餐桌旁,把饭菜准备后,看着阿其吃饭,平静地讲了一个故事,然后和阿其离婚。沁云啊,那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也被岁月和磨难洗练得这样淡然平和了。
沁云离开了,可是时代风云变幻,商会命运已摇摇欲坠,可阿其还信守着坟前给常爷立下的誓言,要把商会发扬广发,他开始了自己的杀戮,然而答应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杀戮,都在割伤自己和亲人们的心。无辜的老商会成员被杀死,荔荔成了植物人,好兄弟何立被自己打死,午夜梦回,也是惊出一身汗,一只接一只的抽烟,眉头深锁,却无法停下脚步来。夜晚开车在小月桂家前停下,关了车灯,静静坐着,看着窗前的身影,二人在黑夜里默然无语,他们都在彼此心里很深很深的地方。
他给自己的责任太重大,被时代压得喘不过气来,又不肯放手,这种执拗何尝不是对小月桂的爱,二十多年,不离不弃,默默守护,只要看到,就很开心。
常常想起那年二人头对头学写字,想起二人的打闹,想起阿其执意给小月桂照下的照片,想起阿其在雨中撑伞听着小月桂唱曲,眉间烟波里都是深深的爱啊。
阿其走了,最后的阿其,突然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少年,笑容可掬,单纯开朗,爱谁就对谁好。

5 ) 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沁云说,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要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需要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沉淀?
曾经,她以为他是她的。他们身世相仿,一起在一品楼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一直都那么照顾她,教她把饭拌在蕃茄炒蛋里,哄她开心;买梨膏糖,给她两块半,自己只吃半块……他是她的阿其哥,她卖笑生涯中唯一的亮光,唯一的牵挂。曾经,她以为,幸福的日子就是这么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她永远都能跟她的阿其哥在一起,尽管,还要应付那些无休止的买笑的客人。可是,有阿其哥在,生活,就是还有着希望,还有着阳光。
可是,小月桂来了,一切都变了。阿其哥不再围着她转,甚至,都很少再来看她。他只关注着小月桂,视线也只围着小月桂转。她不甘,十几年的感情,难道比不过几天吗?甚至,连本来打算赎她的秦老板,也把目光转向了小月桂。尽管她看不上那个秦老板,但是,小月桂又一次让她成为了失败者。她不甘,她痛苦,年少轻狂的她,终于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错事。她以为,这样能报复小月桂,却不会想到,这只会把她的阿其哥更快地推向小月桂的怀抱。
为什么,她要那么辛苦地维护自己,绞尽脑汁地保护自己,而小月桂,却可以那么单纯地只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一切本属于她的东西,最后却都让小月桂轻易地夺走?她要装,要装得听话,装得妖娆。每个人只看到她甜美的笑容,却有谁看到她心里的悲哀?“小月桂她走了,可她把我阿其哥的心也带走了!”她的阿其哥,心里只有小月桂一个人,她的阿其哥,只把她当作妹妹。可她要的,不是妹妹啊!
她嫁给了黄佩玉。她没有继续等阿其,她知道,她的阿其哥永远也回不来了,而她,只是红尘中的一平凡小女子,她需要温暖,需要关爱,甚至,只是需要生活的供养。可是,七年,她仍旧什么也没有得到。小月桂回来了,她又夺走了她的丈夫,那个不爱她,而她努力想去爱的丈夫。她是不是该恨?她所有的一切,小月桂都能轻而易举地夺走。她想毒哑小月桂,让她唱不了曲,让她也尝试一下失败的感觉。可是,最后失败的,仍然是她沁云。
长大,成熟,或许只是一刹那的事情。她看着小月桂在舞台上像朵野蔷薇骄傲地盛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她。当她再次回到一品楼,她已不是原来的沁云了,不是那个执着地想要得到爱想要抓住爱的沁云了。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能够明白这点,便已是勘破了爱的真谛了。
世人都孜孜地追求着爱,想要得到爱,却不知道,得来的东西总有失去的一天,而付出,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你还爱着,你就永远不会失去爱。因为,这份爱,是自己所给予的。
而最终,她为了这份爱,给予了自己最宝贵的贞洁。以贞洁换来爱人的生命,她认为是值得的。而他也以赎罪的心情给予了她十年的时间。曾经以为,时间能够改变一切,曾经以为,时间能够带来他的爱。可是,她又一次发现,自己错了。他关心她,照顾她,他努力想给她温暖,他是真心想和她过一辈子。可是,他却不爱她。
那么,放手吧,放手让他去找他爱的,放手让他去找他的幸福。只要他幸福,也就是她的幸福。放手,也是爱。只要他幸福。
可是,沁云,你知道吗,爱,有时候也是毁灭。如果你知道,你的离去会让他更无后顾之忧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你还会这么做吗?或许,放弃生命,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从此,再无牵挂。
只是,沁云,你真的不会有一丝的后悔吗?
6 ) 一个小女人眼中的上海王
一年前看的,一看前写的影评
看《上海王》,又一次随着剧情流了不少女人的眼泪,看电视剧电影也是种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的经历必竟是有限的,自己的经历见识有限,就很难去理解别人的处境,而好的电视剧和电影,能很好的将人物的性情与环境结合起来。我坚信,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实质都是无辜而善良的,所争的所斗的,也无非那点儿在乎的罢了。
《上海王》一剧,结果无论是余其扬或是筱月桂其中谁死,结果都是极其残忍。我一点儿都不认为余其扬错了,倒不是认为他不得不杀害无辜是对的,而是,在得知常爷为了商会,可以力捧杀自己的仇人以渡过商会难关时,对至情至性的何其扬来说,其中所受的震撼可想一般。我不认为余其扬后来偏激的行为是想保住自己上海王的名位,或是担心别人议论他不足上两届会长的能力。他是把商会当成了自己的生命、超越了生命,他逾越自己的道德尺度是想效仿常爷的大义。最幸福轻松的时刻,竟然是死在自己心爱女人的枪下。我知道,对于那样一个角色,他已经实在承受不起自己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手里,他实在太想得到筱月桂的爱,虽然,这份挚爱他从未失去,一直存在,但却从来不敢肯定其中存在。我喜欢看电视电影,虽然影视作品为了让剧情丰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难免会把其中的情欲夸张放大或是增加密度,难免一不小心会让我的心那么空洞洞的疼个半天。我相信爱,更相信真实的生活并不残忍,总有一线生机的。不过,我还是喜欢看,为那些虚构的放大的剧情流泪,有好多人好多事我们不明白,只是其中发生的好多事情我们不知道罢了,而好的电视电影,总能让我们寻找到这些蛛丝马迹,也才会心疼谅解其中的角色,给我们人性的启示。
过于在乎执着的事情,总是容易钻牛角尖的。看完故事,我不希望自己有太多计较在乎:名、利、地位、爱,因为,我希望我的这段人生旅程是精彩的,不要去过多计较,不要害怕任何事物,自己的人生,自己能为自己叫好就好。我们遵守着物竞天择的规律存在这个世界上,上天赐给我们最优秀的一切,我可不想成为一个落魄者。同时,我又在想,我的人生又怎样才能自己为自己叫好?这种我可不想成为落魄者的心态,到底是种限制,还是种积极正确生命规律本身?落魄者和坦然智慧的放手的区别是什么?我内心的精彩人生到底是什么?
不想成为落魄者的心态,是种积极正确的生命规律本身,是存在的必然,就像每颗种子都要力争长成一样。落魄者和坦然智慧的放手的区别在于前者丢了自己的心智、心神不宁痛苦不安,而后者内心怡然另有一番世界。写到这里,忽然不想写了,我明白,这思想太过于神仙美化,这个世界落魄者是失败者,所谓的智慧坦然的放手却是屁话,我们不是神仙,我们需要更好的生存,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需要争取,在遇到放手的取舍时还要保持内心的怡然,谈何容易啊。我们可不是什么得道高僧,挣扎是难免的,不想成为落魄者,只有收拾心情,挣扎苦痛后,再给自己另一番天地罢了。为了不落魄而超越,超越曾经的痛,时过境迁时,我们一定会感谢曾经的磨练。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微笑流泪,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心境,不要害怕或逃避,踏踏实实的生活。不把幸福遥望于未来,每一天的生活,感觉自己在进步就很好,给自己的规矩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健康、美丽,还有心灵。
“其实,我一直爱你”这句真情告白,为剧中而呐喊,也为了自己而呢喃,我一直爱你。
踏踏实实的生活,就是我的精彩,因为,一直有爱。
除了那些诡异的闪回镜头以外,是部总体质量相当高的电视剧。不得不承认哇叔真是逆生长界的一朵奇葩,害得我听到演过他表妹的八福晋石小群腆着一张大妈脸叫他“余叔叔”的时候都不能淡定了。
筱月桂仰慕常力雄,利用黄佩玉,真正爱上的男人是接替黄佩玉作为上海王的余其扬,阿其的爱情,永远才是唯一
你若成王,注定要失去宝宝的!我想男主,女主都应该是这么想的吧!
在你心里,你只爱一个人,你可能并不欣赏他,崇拜他,但是你爱他。
18集40分。黑衣的阿其撑着黑色的伞,在雨中静静听小月桂唱曲。他站在雨中,仿佛雨水都变得sentimental了。
画面剪辑,摄影,非常美!片头也很有特色,钟汉良那时候几岁啊?真是嫩,所以看起来跟女主比较像姐弟恋
钟汉良要不要这么帅……
余其扬。
钟汉良演这个居然没红。演个偶像剧才红……
又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哭
和父母一起追看一部制作精良的民国大戏 剪辑摄影演员都是一流的
几个老戏骨子加上一个钟汉良。足够了。真他妈是一部好剧啊。剪辑的方式很流鼻。余其扬,他不是英雄,也不是枭雄,只是个没有哆啦A梦生错了时代的大雄,爱着她的小月桂却不能讲,浪漫且忧伤的上海王。
钟汉良的脸依旧萌萌圆润润= ̄ω ̄=~~剧本有点平庸,多亏小哇才能看下去。前面讨厌死何立了,筱月桂碰见他就没好事。虽说事情不是他决定的,但好歹也是头号跟班,做人和老婆李玉差太远,老大刚死就把老大老婆送进窑子里去了。另外吐槽一下阿其,何立总能找到筱月桂,怎么阿其就找不到呢……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最痛的不是失去,而是根本不曾拥有。就像多年前看过的《孝庄秘史》,余其扬和小月桂,多尔衮和大玉儿。
因为它我很喜欢钟汉良
剪辑很牛!
小月桂啊,那时你要是选择了阿其,世间的纯良就是你的。
钟汉良太帅了。。。姐弟恋==|||
这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剧!制作十分精良!
我给上海电视节重新拟一份获奖名单,最佳男演员老段,最具人气男演员小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