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总有些情绪言语无法触及
故事是好故事,感觉上其实可以删掉半个小时,太过冗长。
奇怪的是我喜欢电影中的文字段落,故事情节以及一些一闪而过无法把握的零碎情感,却不欣赏故事被以这样一种矫情的方式呈现。这部电影给我的大体感觉是:为纠结而纠结,为阴郁而阴郁。有时候用力过度的悲伤反而不及隐约直击人心。
电影结束时,我得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也许在经过梳理后更加震慑人心的故事,却也有种遗憾。那种我原本期待着电影结束后能让思绪在放空的一瞬间不知飘到何处的余味,并没有出现。
2 ) 每个人都想和自己的父母结婚,但是不行!为什么?因为搓不开。
导演这包袱藏的真深,比郭德纲藏的都深,比2009年中国足协的包袱也深,我猜,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觉得是女儿看上了她爸爸的时候,导演在地下狂笑,哈哈又一个上当了的。也是,这文艺片文艺的跟悬疑片一样,不上当,太不给导演面。
剧情很简单,这点烂事搁琼瑶阿姨的剧本里,都不算什么事儿。但是这个导演牛逼之处在于加了一点作料,一个是文艺青年paul,另外是两对怪蜀黍和小萝莉。于是一个万人锤的破鼓,一下子就变成交响乐了。
paul他爸爸,当时是个段数很高的文艺中年啊,没事把自己关小屋里弄点小情调,小情调儿么,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帮自己儿子生个孩子什么的对他来讲根本不算什么。当然这都不算什么了在半个家庭面前来个live sex show也不算什么了。
但是paul作为一个羞涩的文艺青年还是很难接受这一切,于是跑了。
就好像圣斗士星矢说的那样,伤身是男子汉的勋章,对文艺青年来讲,这些事就是前进的动力,于是,小paul出去磨练一番回来之后,终于也成很有型的文艺人士了。
文艺人士和怪蜀黍的关系我就不论输了,总之在每个姑娘都想嫁给他爸爸的思想的指引下,小萝莉就这么盯上了这块腐肉。
小萝莉和怪蜀黍玩文艺,根本就不是一个段数的啊,小萝莉最后才发现文艺大叔的肚子里货这么多,文艺大叔啊,话当然不能说明白,电影也不能演明白,自己猜去吧,猜错了,你给导演乐一个,才对了,导演给你乐一个。总之,小萝莉光明正大的failed了,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小萝莉虽然文艺范差点,但是气势还是有的,终归是抽可卡因长大的一代,这点自然是抽大麻的长辈不能比拟的。一句you peoples终于让前浪怒了,一巴掌就把她拍死在沙滩上。
故事结束了,我忽然想起来葛优语重心长的说的这段话,我觉得葛优的认识还是太肤浅,就算搓得开也不能找个自己的爸妈结婚,因为那人没准就是你失散多年的哥哥妹妹什么的
乱伦是小,分财产的时候怎么办,你想难为死那帮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么?
3 ) 影片中的父亲
父亲的展现太过简单,以至于前期建立起来的有趣开明的形象在结尾处的骤然一变,有种让我被谁抽了一耳光的感觉…然后就很纠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如果不给出答案,那么会显得整部影片都加筑在妄想上而不合情合理。即使影片所给出的父亲的信息很少,好在我们通过其他人物也可以琢磨出一二。故事发生在一个闭塞的小镇。Paul的老师说:“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太少。”Paul对警察说:“谁愿意在这里待下去。”Celia也有着强烈的走出去的愿望。所以人生活在这个小镇,精神是闭塞的。Paul的父亲也应该是这样,而他又娶了一位坚贞的基督教妻子,通过Andrew的妻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Paul母亲的影子,所以Paul父亲的生活一定是老式、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的。因此密室应该不是父亲兴趣的延伸和拓展,而是他逃避现实、呼吸自由的一个场所。父亲被赋予这种性格,才能使结尾处的转折显得有合理性。只是影片中对于父亲的描绘过少,使得观者在最后如骨在喉,比较郁闷。
当然,我没有读过原著,父亲压抑的精神状态也只不过是我个人的推理。因为没有合理的解释,我对影片最后的“真相”实在无法释怀。演员演得很不错。Matthew和Emily的对手戏很有火花,虽然一开始我觉得Emily有点胖嘟嘟的@@。
4 )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一本有感觉的片子了
在稍微了解了一下剧情简介的情况下看的这本片子。刚看到父亲的Den出现的时候,只是对里面的幽静和雅致的环境觉得很有好感,殊不知后面会带来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
不知道是我脑子里想法实在太多还是最近看了《The lovely bones》的关系,看到Jax的男友偷看Celia洗澡的那段我以为又是一本变态杀人狂谋杀少女事件。。。后来看到Paul和Celia的时候又以为是父女间的不伦恋。。。。甚至中途还一度错误的认为Paul离家出走时因为发现了Andrew和妈妈的母子恋情从而导致母亲自杀又造就了兄弟间的不和(太经典了。。。)。。。
最后的结局确实也是一段不伦恋情导致的,当然却是由我没有想到的没露几次面的父亲引起的。很是神奇哪!
唯一一个不太认同的就是Celia的死法,居然是由Andrew的老婆错手所杀。这个神经质的女人是因为什么呢?怀疑Andrew和Celia有染?那Celia最后的对白问Andrew“你都告诉她了?”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不是很明了。道行不够啊!
5 ) 人伦大于天的美好做作
不算很有名的片子,和大家谈起,似乎只有我一个人看过。
看完后哭地很是爽朗,像是久已生锈的水龙头,被我百无聊赖地拧开了,一下没了停止。
碟是有问题的,中间会卡住,但并不防碍我无限放大它的美好。
这是一场人伦的冒险回归,通篇都在剥离伦理道德地一层层甜美,最后便显得刺目。但这一层层太多,做作便是难免,但难能可贵地是它的做作依旧给我新西兰这个国家的真诚气息,我想我是爱死它了。
我喜欢里面所有的演员,目光坚定,却看不透命运,以伦理为名自我颠覆成一幕悲剧。
看后太久,镜头配乐演员甚至剧情统统不记得,只记得,那些美好的做作,蓝色的色偏,还有,那时候,我哭得那么不怕庸俗,不屑做作。
6 ) 返乡之旅心伤神伤
误打误撞地注意到这个片子,居然在一个晚上连续看了两遍。伤怀唏嘘一直到梦中。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把翻译片名当回事了,不过这个中文译名也实在太惨不忍睹。其实就是一个“神伤往昔”的故事。。。此片在当年的一众独立及小型电影节上斩获良多,个中滋味的确令人感伤。
新西兰荒凉广阔人烟稀少的大地,简单得恍若与世隔绝的小镇,男主人公因父亲离世故而返回阔别十多年的故乡。陈年往事继而翻江倒海地涌入。全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整个故事蔓延出的情绪一直在翻滚变化,一开始,以为是在讲人的孤独感,随着男主人公幼时经历的展开,家庭关系,父与子,母与子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再到初恋,与恋人的关系,交互缠绕纠葛。这一情绪随着另一位女主人公的登场而发生了改变。此时被引入的是新的父女之间的情感蜕变,包括年轻人怀揣的叛逆与梦想等等(至少在全片结尾的揭秘之前都是如此)。而影片的后半部分多少有了些许惊悚的味道,女主人公的离奇失踪,男主人公究竟有何隐情等等,几乎令人忘记了前半部分饱含的孑然失落情绪。直到片尾全部真相的揭示,刺目性真有几分《唐人街》式的惊人与惨痛。所有的秘密,所有的真相,所有的痛与伤,都在此时如洪水倾泻般扑面而来。让人哀惋到措手不及。
闭上眼,还在狐疑着一系列未解的疑惑,影片营造的朴素凝重却足以将人淹没,那时而朝气蓬勃的希冀,最后烟消云散,那时而苍凉悲悯的绝望,却深扎心头。
p.s. MM在此片中的演绎到位,眉眼间投递出的哀思孤独,说不尽道不明。。。
7 ) 關于洞穴里的東西,別深挖。
看到洞穴這個題目,首先聯想到書籍《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的一個情景,男人遇到困難時,總是偏向躲進自己的洞穴里去獨自解決。但在這部影片里,似乎“洞穴”所代表的含義要更加深刻。
影片前段看到少年背著背包倔強的出走,家人在背后挽留,我以為又是一個青春傷痛題材的爛俗橋段,這個伏筆反復出現,甚至可以將其看做兄弟不和的根源,可是直到影片末尾才揭示這一內容背后的骯臟和邪惡。關于這一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劇透太多就不好了。
僅僅說這是一部關于亂倫,犯罪,青春還是其他什么的影片好呢,似乎所有的標簽都不足以表達所有。犯罪題材的內容,但是穿插其中溫暖美好的部分,又足以PK文藝片。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樣,在河邊的坦白之前,都以為C是Paul的女兒,這不難想象,在青春期的幼稚和反叛之下,懷孕生子并不是少見的戲碼。也許還有很多人一開始也認為,C如果死掉,一定是壞繼父下的毒手,處處看到這位繼父,都是猥瑣不正派的形象,在女兒洗澡的時候進浴室,母親離開后在她房間前用那樣的眼神和語氣和她說話,又或者是毆打她。
但是最后我們看到的結局,確實出乎意料,讓人覺得是沒有任何淵源的兩個人,卻造就這樣的局面。這其中的內容太多。
最讓我觸動的,還是C與Paul之間的相處。在這個年紀的女孩,喜歡上年長許多的人并不新鮮。對他的試探,故作官方的采訪,在房間貼滿他的照片他的作品,GOOGLE他的資料。這一切著實都是懷春少女的行為一點也不難想象。在父愛缺失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對于這樣一位見多識廣,情深而有曾有野心而成熟的男人,不會不動心。可是在披露真相的時候,卻經歷了這個男人對于自己,身份的兩重轉換。對于她的承受能力,我表示佩服。
確實我也很喜歡Paul,在那個“洞穴”里的談話,讓人安心而感動。此時對于洞穴的存在,在這兩個人心中是這樣的一個溫柔鄉的存在。
但是在預測到他們的父女關系的時候,我有點嘲諷的苦笑,C,這就是十多年前你面前這個男人和你媽造你的地方。
但是也許這個想法還不會對他們雙方造成毀滅性傷害。
這傷害在最后。
洞穴里有Paul在母愛虛無的情況下,和父親的美好回憶。
洞穴里有Paul完成作為少年的一切幻想,獨立自我的空間,創作,等等所有完整他少年回憶的物品。
洞穴里有Paul和女友的溫存。
洞穴里有Paul見證的罪惡。
洞穴里有Paul的新生。
洞穴里有……
洞穴里有很多很多,足以擊潰我們的防線,我們現在已經不能去說如果一切真相都被繼續甚至永久的掩埋下去,最終的結果如何。也許這種深挖是必要的,是走到這一境地的無可奈何,這其中缺少了很多必要的解釋,也多了太多意料之外的巧合。
影片里包含了太多東西,讓人無法在混沌的悲傷中理清思緒。
但是作為一部電影,它給予我足夠多。讓我感動過,讓我震驚過。讓我回味它的深刻。
真的足夠了。
最后再說一點,電影的畫面很美。我喜歡的Macfadyen,又讓我的喜歡更深一層。出演C的女孩,雖然你不太符合我的幻想,不過你演的很棒。在某些地方鏡頭出現的晃動幅度過于明顯了,實在不該有,也許尚存稚嫩,不過我抱有期待。還有一個疑問,Paul和其兄的母親是自殺了沒錯,可是他哥哥的妻子又是怎么回事?僅僅是容貌與病癥相似么?
乱伦害人啊~
你感到孤独吗?感到希望只是虚伪的存在吗?人们一直在逃避的那些往事,他们的过去,让他们的未来陷入一片迷雾。哪怕逃得再远,总有一天,都要再次回来,再次面对,再次找寻。因为,那个叫做希望的东西,从未离开。凄冷、美丽、辽远、孤独,令人颤栗的那些深深的情感。
LONELY PROMISE.
如此强大的杯具
伪文艺,真装B
宁可籍籍无名也不愿迷失所在。电影压抑、悲伤,又“迷失中不失清醒”,一些独白有诗意一样的美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告终。编剧似乎很喜欢喜欢Patti Smith,情节和OST都时有出现,电影的OST质量上乘。一部电影给我断断续续三天才看完,真是汗啊。
这个包袱抖得
X recommended 太沉重了点
一般般
好闷啊 加上这次边看边画的内容是刷一画纸的直线 简直快窒息了
太长了,感觉到最后才把一切说出来,那前面简直令人不堪忍受。过于频繁地穿插回忆,把我搞得好乱。
闷,无语~
真相面前都是受害者,无人幸免。
只有你的语言,才让我降生,落地。
我觉得那电影就该是门严谨的艺术,忽略满尘风景,潺潺音乐,除却花哨的技巧,绚烂的特技,故弄玄虚的内容,把一个直线的故事讲出教科书级般标准,简练干净。这样的电影怎个五星了得
高三毕业后,在上海电影节上看到这部电影。
有点乱。父亲上了自己的初恋女友,生下了女儿,十几年后再见以为是自己的骨肉,自己的侄子爱着自己原以为是自己女儿其实是自己的妹妹,最后自己的弟媳又失手干掉的这个女子。
且慢,有点乱,我捋捋昂
看过的最棒的蒙太奇
古典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