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天空好像到处都一样:家庭、恋爱、午后的学校、回家的路上……青涩、烦恼、伤痛,最终告别纯真。然而格鲁吉亚的美少女们,脆弱得令人下泪,倔强得教人扼腕,似乎要用那不能平衡的青春告诉我们,她们卷入的微战争比任何的大战事都怵目惊心。1992年,国家独立不久,首都第比里斯的配给生活下,远离诗意的少年其实内心沉重阴暗,主体如履薄冰。她和她,一个遇上爱的诅咒,一个兜兜转转,终极寻父。当生命不可能在他方时,她们给出了心碎的叹息。
《豆蔻年华》的背景安放在1992年的格鲁吉亚,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两个少女却得面对她们的青春绽放。 大街上,人们疯狂抢购面包。路边贴满各种被撕掉以及即便被撕掉的宣传照片。在家里,她们要面对缺席的父亲或者争吵不休的双亲。去学校,她们又得面对男孩的恐吓跟骚扰。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孩的成长恐怕不会那么轻松。 片中出现了一把充满隐喻色彩的手枪,这把枪是踏入社会的一种预示,也是男孩给予的防身礼物。更不用说,有人要把它解读为男性或者爱情到来的象征。这把枪几经转手,四处藏放,观众不免要猜想它的用途以及它开火的时刻,岂不料,电影却安排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 在故事上,《豆蔻年华》不免要让人联系到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少女洛荷》,主人公有相似的年纪,遭遇相似的情感冲撞,同样置身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压迫感十足。但与后者相比,《豆蔻年华》显然要清淡出许多。 一方面,这是来自于女导演的处理手法。《豆蔻年华》基本以中景和长镜头为主,即便是冲突爆发,也强调时间场景人物的持续性,不会加入特写,也不会把镜头打碎,逼迫观众去接受被激化的矛盾。电影异常讲究构图,简洁干净,不断强调入框入画,用门框、走廊、过道、窗户、黑板、桥洞、梯子和镜框去分割画面,让两位主人公置身其中,接受着规矩的无形束缚。最明显的一幕是女孩们躲在家中开趴,妈妈突然回来,艾卡坐在窗台上,妈妈要她下来,这就是一种位置感的安排和强调。 全片最华彩的一幕出现在娜迪亚结婚宴会上,身着蓝色碎花裙子的艾卡,突然转入人群中间,跳起了一段精彩的独舞,似乎进入了绝对自我的世界。这个镜头长达四分钟,一气呵成。而在少女的右脸上,还留有成人世界带给她的瘀伤。该段落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再无奈糟心的现实,也无法改变少女的成长命运。娜迪亚被早婚所束缚,但艾卡,或许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 另一组印象深刻的镜头来自穿越街道小巷的追逐,面对年轻人的争斗,就像侯孝贤电影那样,老年人似乎习以为常,无动于衷。紧接着,危险好像突然消除。影片安排了一个异常真实的追随镜头,危险信号不断累积、放大,最后在喝水喘息之时被残酷打断,宣告完结。这是发生在格鲁吉亚众多凶杀案件的版本之一,因为不太重要的原因,人们轻易地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毫不留情。 声音在这部电影有重要意义,它表现为信息的提示,像不时出现的广播;可怕的噪音,从排队的抱怨到家中的争吵,在背景处阴魂不散。但也有例外,女孩的歌唱,清澈动人。反抗老师以后,众人在游乐场玩碰碰车,似乎又有了青春的本来面目。 《豆蔻年华》是典型的成长故事加社会题材,它既直面了少女早婚等尴尬现实,同时对政治局势包括父辈的命运有所交代,触类旁通。影片以少女走向监狱探望父亲的背影作结,意味深长。那仿佛是在说,她依然得面对命运的禁锢,但是,她又主动选择了面对,与父辈和这个国家尝试完成和解。【迷影网】
成长的天空好像到处都一样:家庭、恋爱、午后的学校,回家的路上……青涩烦恼伤痛最终告别纯真。不能平衡的青春里,她们卷入的微战争比任何大战事都触目惊心。1992年,国家独立不久,首都第比里斯的配给生活下,远离诗意的少年其实内心沉重阴暗,如履薄冰。她和她,一个遇上爱的诅咒,一个兜兜转转,终极寻父。当生命不可能在他方之时,他们给出了心碎的叹息。 ——豆瓣
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不知道有格鲁吉亚,看完我也不知道它在哪儿,可是那些纯粹的感情是相同的。
点击播放后,是 EKA乘车的画面,持续大特写,姑娘的表情也是好到位,是那种有心事有不快乐有沉重有疲惫还有无奈的眼神。姑娘算不上漂亮,但是胜在有少女的清秀,轮廓很深,眉目有些坚忍倔强。寡言少语隐藏起来的力量,在爆发的那一刻,非常有威慑力。
生活在配给制度下的人们,每个人都很艰难。拿不到配给物资的恐惧根植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或许他们知道也或许他们不知道,挤在那个小小的分发窗口前面,人性是真实的。少女们、妇女们、大叔或是老叟,都挤在人群中,排着看不出来的队伍,领着每户两个的面包。对社会对四周的一切,每个人都愤怒、恐慌,然而在两个现实的面包前面,道德尊严什么都不是。少女帮朋友占队,被排在后面的阿妈骂,但是谁也不会让步,少女没有羞愧没有退让,阿妈也只是发泄着愤怒并没有真的把她们赶出去。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生活不易,越是困难的地方,善良越显得弥足珍贵。
捣蛋的kopla拦下EKA,把她的面包撞掉扔在地上,嘲笑她欺负她,而她也不过捡起面包回家。她是有过一点愤怒的,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切掉脏了的边缘,随沙土丢到垃圾桶里,这些就算过去。她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十几岁的时候,羽翼未丰,对抗这个世界的不公,唯有与自己较劲,不知道是否幼雏都曾这般。
在一个女子地位一般的国家,小混混似的少年欺负并不够强硬的少女也只是稀疏平常的事。Zaridze曾为EKA鸣不平,怒其不争,质问她何不给点颜色他们好让他们从此消停,而EKA只说,随他们吧。仿佛EKA只是那样平常懦弱的女子,任由他们欺负,他们也并不会得到教训。可是最终,在一个暴雨天里,是EKA举起那把枪,保护了他的性命;他也终于弯腰为她捡起掉落的书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也许有些地位尊严是可以不靠强权暴力获得的。我很喜欢这段,EKA停步、犹豫,最终转身举起了枪;那一刻,她爆发出来的勇气与力量,那一刻她内心的挣扎与选择,足以诠释仁慈和善良。
生活里她们都只是平常普通的女子,EKA被动,Zaridze主动。Zaridze面容娇好,性格火辣,更像个爱替人出头的大姐大,其实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忍受着家庭的争吵,忍受着爱情的折磨,唯一没有抗争的一次就是为自己。
“你过来一下”
“我要去上音乐课,快迟到了”
“就五分钟,我想送你一件礼物”
“是什么”
“你闭上眼睛”
“我可以睁开吗”
“不可以,直到我叫你睁开”
这样充满青春浪漫的场景,礼物是一把手枪。你会是什么表情,如果有人送你一把手枪。
“这是什么?”
“别害怕,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我有一颗子弹,送给你。必要的时候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会回来娶你的。”
没有我爱你,没有鲜花,没有复杂的仪式,但是却无端动人。这样的爱情也只有在被战争掠过的地方才能生长。如果他没有把枪送给Zaridze,Kote追杀他时他就不会死。可是如果他不曾爱上Zaridze,他就不会需要用到这把枪。他把他认为最有力量的东西送给了Zaridze,希望她保护好自己,最终却因为Zaridze丢掉了性命,这是他为爱情献出的全部。也许他并没有那么爱她,回到故里得知她已嫁人,也许他也不曾想夺回Zaridze,只是Kote容不下他。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不稳定的,沉默平静的表面下暗潮汹涌,看似坚固的堡垒随时可以解构。Kote就是这样,也许他是真的爱Zaridze,爱得真切,爱得绝望,但是Zaridze是真的不爱他。爱是什么呢?十几岁的爱与不爱,是把杀人的刀,它折磨献上爱慕的人,也折磨被爱者。
现实里Zaridze的不爱与拒绝,有什么用呢?Kote财大气粗,Kote可以从人群里把Zaridze掳走,Kote可以买通Zaridze的家人,也可以威胁Zaridze。所以Zaridze只能说我要结婚了,Kote很高兴,Zaridze的家人很高兴,受邀的宾客很高兴,只有EKA明白Zaridze的无奈,只有EKA很生气,生气平日里为她出头的那个Zaridze,为什么不为自己争一争。
这就是格鲁吉亚少女们的成长,Zaridze已经成长到看明白这个社会并做出选择更好地活下去,她可以妥协,可以委屈自己,来换一个安稳太平;EKA还没有懂,EKA还带着刺芒,她还是稚嫩青涩的果子,把所有忧愁写在脸上,她不能在桎梏中享受当下欢歌,还不会掩饰锋芒。在Zaridze的婚礼上,她一头转入人群跳起了独舞,长达四分钟的镜头,少女灵动的身姿让人不得不惊叹于豆蔻年华的美好。然而这是一次对不公的挑衅吧,对庆祝婚姻的喜宴周围欢乐的人群,对不许女性表露自己的社会环境,对压抑不公的命运,还有对自己想要逃离却无法逃离的愤懑。EKA复杂的心情无处可容,她只能以此抗击以此逃离。
婚后的Zaridze无法爱上Kote,那个她心心念念的人却回来了,这是怎样危险的信号,哪怕她不跟他走,Kote也不会放过他的。青春懵懂而生的爱恋在风雨中飘摇,成人世界的猜疑杀戮接踵而至。如果青春是苦闷的,长大成人的世界应该是黑色的。Kote抢过那个人送给Zaridze的枪,扣下扳机,以此了结了他的性命。人命轻如草芥,穿堂而过的杀戮,对鲜活生命的逼迫,于周围人来说,太过平常了,像一阵风吹过,大家继续手中生计,甚至连去围观看热闹的心思都没有。
罪恶发生地太多,人们会习以为常;黑暗笼罩地太久,人们会忘记天堂。人性已然卑劣,兽性残暴冷酷,原始的人也不过荒野一头猛兽而已。
豆蔻芳华该与世界和解吗?该与自我挣扎妥协吗?开过这一季光景,又该何去何从呢?
成长总在痛苦中拔地而起,像一栋高楼,没有根基,没向下掘地三尺剜心掏肺,它是站不起来的。明媚纯净的花朵前仆后继,绽放在这片哀伤的土地,冰川皑皑,野火燎原,那早该拂面的春风究竟何时才能到来呢?
抢婚在中亚高加索地域普遍存在(俄国家杜马拟通过抢婚惩处法案2017-05-01)。格鲁吉亚封建农业社会在受到蒙古入侵的过程中接受了这种鞑靼草原民族习俗,其后又在东正教信仰的女性贞节观加持下盛行起来;时至今日,在格鲁吉亚社会中,女性仍通常被认为应该与其“破处者”结婚,特别是大部分“受害者”本人也持此观点。
了解上述背景可能有助于大家理解片中女主之一被小混混抢走并欣然与之结婚的情节,看到诸多评论将本片误读为青涩感情冲突下的残酷青春,也是有点想笑。。。
“少女和枪”。以前的上司一举把这部格鲁吉亚“申奥”电影引入了美国,怎么也要支持哈哈。两个青春的少女身处动乱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动乱的生活,标题其实略纯情,片子本身并不轻松
前苏联垮台之后格鲁吉亚社会的情形。通过两个中学女生的经历,她们艰辛的生活与矇眬的爱情,以及现实的残酷,与对未来的迷茫,构成了一幅让人压抑的画面。剧中的手枪是个关键的道具,总是在关键之处出现,推进着剧情,也结束了故事。它既是现实亦是象征。影片总体不错,但处理上有些犹豫。
想要说的太多却没说清楚
#格鲁吉亚开花期# 娜娜与西蒙的双人导演组合以带有个人特色的视听语言将第比利斯描绘成一座物质匮乏,晦暗无光的城市,笼罩在内战的阴云之中。略微晃动的手提摄影赋予影片“罗马尼亚新浪潮”式的写实调性,绵延的跟拍长镜头非但没有成为无聊臃肿的累赘,或冷眼的旁观者角色,而是化为亲密的伴随者,事无巨细地为我们展示两名格鲁吉亚少女依卡与natia的点点滴滴,她们的愤怒,爱情,忧愁,愉乐,时代伤痕沉淀起来,无以言说。摄影机也总在人物走后停留几秒,以制作者身体的生命力凝结着时间与空间、情感的爆发。枪作为权力机关的象征,传递到少女手中,暴力的延续被使用者的正义性质所“感化”。最后一弹未发的手枪被扔进湖中,避免了natia寻kote复仇的悲剧。可惜所下的版本声画不同步,观感欠佳,实是一遗憾。
颜值太高了,很难想象一个班级竟有这么多美人儿,不过就是太压抑的,貌似少女题材很容易带点百合味,或者家庭危机,或者性骚扰,总之就是不能安静的美美的。
看罢电影我更形象地知道了『豆蔻』这个词儿的☞涉及的女孩子的年龄范围,少女心的年华怎么看都不感觉浪费时间,男孩子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女孩子也有自己初绽那含苞待放的美好时刻!
1
《豆蔻年华》是典型的成长故事加社会题材,它既直面了少女早婚等尴尬现实,同时对政治局势包括父辈的命运有所交代,触类旁通。影片以少女走向监狱探望父亲的背影作结,意味深长。那仿佛是在说,她依然得面对命运的禁锢,但是,她又主动选择了面对,与父辈和这个国家尝试完成和解。
煞氣的內省小妹!公然違抗有槍必射的契訶夫法則,將女性敏銳甚至寬容,注入冷硬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風格、迷茫無父的喬治亞戰亂背景。很喜歡婚禮跳舞、槍的安排。成長故事與國族題材的處理,誠如Jonathan Romney所言是"perfect vin ordinaire",但女性視角、精準執行力與內斂而澎湃的情感,皆令人驚艷。
少女艾卡,一把转手的枪,成长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相当娴熟与自然,不过色调的选择上也有些俗套了,罗马尼亚新浪潮还是激发了许多前社会主义地区对于平民社会的自省,方式虽然有些雷同,但各自探讨的细节和文化背景还是各有不同的,片中的演员们表现都非常令人信服。
Rozkwitajace - Grzeli nateli dgeebi (2013)PL.HDTV. XviD - www.megaszafa.com.avi
4.5,2013.11.15
成长中的少女眼中见证的是一个国家在摆脱苏联统治之后的迷茫,其中充满了对生活中种种以暴易暴的表现,枪所象征的未必不是无意识下的怯懦,好在Eka最终选择了真正勇敢的另一种面对方式。虽然源自导演的个人经历,视觉风格也保持得不错,但感觉故事主题和两个女孩介于年少和成熟间的塑造都缺乏连贯性。
当国家、家庭、学校、无一可靠,连手枪也无法自我保护,少女的青青何处安放?
稍闷,但还挺有异域风情和高冷范儿。冷色调,女一号面无表情。国家动乱、家庭纷争、学校矛盾、爱情流转...两个豆蔻少女的方方面面。抢购面包、偷藏枪支
导演生于1978年,电影中的时代背景,正是导演不可磨灭的内心世界的投射,物质匮乏,隐隐约约的战争,年轻人百无聊赖,都预示着这个国家亟待恢复元气,结尾的扔枪,见狱中生父等,都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胸怀希望。
喜欢女孩们一起唱的那首歌
新年第一标。格鲁吉亚#100. [想看2013-07-23]柏林论坛艺术影院联盟奖→萨拉热窝大奖→北京。罗马尼亚新浪潮大牌摄影Oleg Mutu掌镜,影片这室内长镜头调度堪称进入化境了,看得真是赏心悦目,相比之下剧作还是差点意思……背景中提及了阿布哈兹,但主要的点是格鲁吉亚内战(设定大概是92年夏天,彼时老谢应该已经掌权了)。两个少女故事线之间的切换做得挺漂亮,但是这枪实在写得太轻飘飘了,以及Natia被抢婚(根本就是强奸+PUA嘛)也没展开写……不过影片意义还是挺重要的,“格鲁吉亚开花期”的命名就是来自这部电影,以及它确实引领了这一段格鲁吉亚电影的风潮。
整体上还可以,但是跳舞那一段长镜头机位设置有问题,腿部动作根本就看不见,而且时不时弯下腰,这时候直接就从镜头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