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只有一半血统的纪录片or故事片?
近期在用业余时间参与了纪录片节的选片评审工作,兴趣与义务。
所以有同事问我:看纪录片是怎样的感觉?
我回答:很枯燥很闷,但能看世界看社会,看得更远更细。
其实,能在院线排档期的纪录片,一年几乎不超过十部(电影节展播除外),更别奢望票房大卖。纪录片就是一个不容易被提兴趣的冷门类别,尽管它有很大的社科价值。
那么,8月12日要上档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从制作到宣发的投入程度来看,已经算是“大片”了,试片口碑不差,何况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广生态环保,很有意义。
再是,影院大银幕观赏《动物世界》,视觉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是首次使用高清摄录器材拍摄到极其珍稀的雪豹栖息行踪,影像非常可贵。
影片整体制作精良,画面震撼,挺过瘾的。
可是,我在观看过程中总觉得些许不协调:它不是真正的纪录片。
后来,看了陆川导演的专访大致了解: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式是先按大纲去拍摄取材,摄影团队每两三天送回一次素材,导演需要根据新获素材情况反复调整剧本,最终以故事片形式剪出一部“有剧情”的电影,甚至否认是纪录片的类型。
这部电影共耗费三年时间制作,一年半由迪士尼团队外景拍摄,一年半由陆川后期剪辑。
打个比方:如果把一间保险公司的销售代表,全部换成建筑工人,这公司还是不是保险公司?
正如一部用镜头切切实实捕捉实景,后被“人为”剪出与调配过的片段,还算不算纪录片的争论。
我对剪辑有些看法,如果是影视娱乐:匹配剪辑、蒙太奇等手法能实现1+1>2效果,超乎想象的奇妙。对于新闻纪录,从调用镜头焦距起,局部还是全景都足以可对事件自定义说法,甚至歪曲,更不用说剪辑了。
所以,知道自己在看娱乐影片,却微词它带有“纪录片”标识,即使镜头都是真实的,也不含Duang添加。
比如电影里出现的:
幼婴熊猫“美美”在地上练习爬行的画面,与树上的“小熊猫”摇头摆脑模样,经过剪辑,产生调侃情节。
目光锐利的苍鹰捕猎一幕,与金丝猴“淘淘”纵身一跃等画面的结合,成为勇救“妹妹”的桥段;用近景镜头减少干扰物,但背景乔木色差瑕疵,拼接痕迹显眼,因此,还要靠周迅的独白分散观众注意力。
本来想吐槽周迅的独白,虽然接地气,主观意识强,迫使观众代入感情,强行拟人想象。
不过呢,毕竟不是一部纯正的纪录片,明确带故事性,从实地素材中筛选,通过剪辑串联出来的剧情,用独白增强表现力是很有效的方法,再加后期音效点缀。
好多人不喜欢看沉闷的纪录风格影片,例如:吃喝拉睡的日常消磨。说真的,我也不喜欢。于是,导演希望有更多受众适应,让纪录镜头变得有趣,通过后期改造,把五组野生动物五个大家庭五线展现,上演周而复始的生死轮回经历。
当然,会降低科普价值,提升娱乐档次,重点能引起观众的认知就够了。
顺带一提,雪豹猎杀岩羊过程的镜头居然被剪掉,妈妈们可以放心带孩子去观看了……呵呵呵……
如果不介意上述牢骚问题,电影的诚意还是值回票价的,只是只有一半血统而已,一半国外摄,一半国内剪,一半纪录片,一半故事片,一半展实景,一半推理念。无论怎样改,众口难调在所难免。怎样评价,看观众的观影目的与心态啰。
2 ) 态度决定一切,反对万物娱乐化
1.作为影片来说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跟一般电视上播的专题片比较没有明显优势。画面美音乐美…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音乐还些段落很耳熟到下一节就变了,没分辨出来。一般电视上播的纪录片自然专题片画面也不差的,把cctv9、cctv世界地理的片子用大银幕播高清一样震撼。现在院线动辄说【震撼】其实不过视听刺激罢了,并没有匹配上动人心弦的内涵。自然主题片子的套路,展示生与死,聚与离。谁能超越这个套路,谁就是大师。
2.作为纪录片解说词就过于不专业,跟上海自然博物馆一个毛病,科教学术娱乐化。这应该是最认真严肃理中客的工作,遗憾地是目光过于【人性化】。比起影后啦花旦啦我还是更想听赵忠祥。
3.网络用语过多。颜值担当、男神、小鲜肉、也是醉了、你懂的,之类的网络用语遍布全篇,由此可见其娱乐性,完全不是个做纪录片的态度。网络用语有流行的时效性,只有当代网虫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内的保质期。年纪大的现在看不懂,年纪小的以后看不懂,给你一个呵呵自己体会。
4.拍不出好的商业片就瞎整幺蛾子,被批评了就转头来搞乱我们纪录片的严肃性,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娱乐化的,比【明显错误】可怕得多的是【看似正确】。
3 ) nature movie
让人惊喜的电影
陆川还是很适合拍风景的。他说这是中国第一部nature movie.
被影片的风景拍摄还有诸多延时惊艳到!
其实1000w美金历时3年才积攒出这么1个半小时的片子真的颇用心,中间摄制组多少个日子跋山涉水蹲点拍摄呀,的确是一个等待的游戏。诚意满满!
还有,我果然是个巨蟹座,总是被各种电影的家庭观念感动的一塌糊涂。熊猫🐼丫丫跟女儿的爱竟然被陆川编的如此感人,想家~
嗯,周迅的配音,看得时候还在想,找的这配音真不错,矫情却不失动情,结尾后来出现工作人员表才知道是周迅😍
观影出来后,有个小女孩蹭了她奶奶一下说:我学会了!哈,小猴子也这样蹭他爸爸妈妈的 o(╥﹏╥)o
4 ) 人世的风景
影片里显示,带孩子在动物世界普遍是雌性的职分,雄性通常在交配的季节一结束就撒手不管了。有些雄性甚至不养家,更不用提对家庭的忠诚。成年的动物挣扎在生存线上,根本没有去照料年老的父母。乌鸦反哺,鸳鸯戏水,有,但肯定不总是这样。
人类逆天而行,或许已经慢慢脱离了自然的本意。婚姻中的男性要体贴自己的妻子,分担带孩子的任务,还要抵御滥交的诱惑。女性养育孩子的同时还要体贴丈夫,同时也要对抗自身的情欲。选择独居生活的个体,积年累月地和官能的减弱对抗,等待合意的伴侣,或为了宗教或其他并非物质的追求终身禁欲。在生存竞争中失利的个体,也能取得一定的保障,不需要横尸旷野,让丹顶鹤把自己的灵魂带走。
人从出生起就接受教化,用区区的几千年去对抗百万年上亿年,一次次树立又推翻“真、善、美”的标准。人从生来就处在迷惘之中,又在困惑中死去。在一生中无数次奋起,想要拥抱完满。然而这短短的几十年甚至百年太短暂,几无可能。通过回望几代人的挣扎,才可知在逆天的路上已经走了多久。
探索自然和动物,也是人世的风景。
5 ) 《我们诞生在中国》:功夫熊猫动物生存纪实
<图片1>
世界最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耗时三年跟踪拍摄素材,并经由陆川之手剪辑,最终呈现了一部迪士尼合家欢版的可可西里。
也许正是因为陆川这部惊艳亮相的关于偷猎者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拍出了纪录片质感的故事片,他才会被邀请担任迪士尼自然纪录片三部曲之最终章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导演吧。观影完毕后导演陆川与制作人Roy Conli竟然出来与大家见面,也还开了一个小小的座谈会,此次观影还真是惊喜连连。
影片素材记录了五个动物:功夫熊猫1中大反派太郎雪豹,盖世五侠灵猴川金丝猴,盖世五侠仙鹤丹顶鹤,功夫熊猫2中羊仙姑藏羚羊,以及功夫熊猫当之无愧的主角阿宝大熊猫。其实影片中还出现了银河护卫队的火箭浣熊小熊猫以及高原上的牦牛与狼,还有专门捕猎幼猴的苍鹰。
这部自然纪录片严格来说仍是一部类似于纪录片的故事片。本片虽然拍摄了大量纪录片素材,但在剪辑成片时使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也就是说有一些桥段是导演为了配合影片主题故意剪辑出来而并不一定是现实中的真实状况。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影片中关于熊猫姑娘美美有一个桥段,她想要完成爬树的成人礼却一次次失败,这时树上有一只小熊猫始终关注着她。据导演透露,其实现实中这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事情,他们只是把熊猫爬树和小熊猫在树上两个时空间毫不相关的场景剪辑到了一块,形成了似乎小熊猫在注视美美的成长一样。还有丹顶鹤,他们的素材基本上都被剪掉,更多是充当一种背景,作为生命轮回的承载,串联起其他动物的故事。最终在蒙太奇手法之下,仙鹤们仿佛飞越了每一个家庭的所在地,带走了每一个逝去的灵魂。
那么这样一个类似纪录片的故事片剧本是如何决定的呢?通常影片是先有一个剧情脚本,然后不断深入挖掘,形成最终剧本。而本片,则是在拍摄了大量记录野生动物的素材后,导演和编剧们根据素材中记录的真实的动物故事来挖掘出潜在的故事。据导演陆川说,他本来只是想拍摄另一部可可西里,希望突出大自然残酷的一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但随着创作过程中孩子的出生导致自己心境改变以及要符合迪士尼风格,最终形成了成片中以家和父母之爱为主题。
雪豹母亲达娃为了两个宝宝极力维护自己领地安全却无奈终被强敌驱逐,并于一次牦牛捕猎中不幸遇难。这个故事的结局就如笔者前面所说是完全用电影手段去呈现。据制作人透露,其实那个雪豹家庭在现实中幸福自由的活了下去,但影片通过蒙太奇手法却呈现出雪豹母亲含恨而终的下场,不免让人叹惋自然的无情与适者生存。那些牦牛本是牧民蓄养,但野生动物摄影师不能打破干涉自然的铁律去阻止母豹捕食,也不能因为同情雪豹的遭遇而引导她的捕食行为。
金丝猴男孩离家出走最终浪子回头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家的重要性。不管在外经历了何种磨难,无论和家人都关系怎样恶劣,最终仍敌不过血浓于水的情感。落叶归根大概是这个故事想说的,但也包含了叛逆少年的成长。苍鹰捕食幼崽是一种自然行为,摄影师们即使亲眼目睹惨状于心不忍,却还是不能越过禁区。
藏羚羊的故事略显逗逼,靠气息来识别配偶子女的设定往往会造成极大误差。特别是每一次雌性藏羚羊生产大迁徙归来,总是有公羊认不出自己的配偶,索性再找一个。要不要这么任性啊喂!
笔者最喜欢的其实是熊猫母女的故事,一个向往自由与成长的少女无时无刻不想完成爬上树顶的成人礼,却每次爬到中途就摔落下来,最后灰头土脸的回到母亲怀抱。而母亲总是过度宠爱子女的,既渴望孩子茁壮成长,又不想孩子最终离去,这种矛盾的心情想必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从父母身上察觉到,也是每一个人成为父母后都能体会到的。不过这只叫美美的少女熊猫老是从山坡滚落的狼狈分分钟让笔者回想起功夫熊猫3里熊猫村的熊猫们,难怪他们说只有学会翻滚才是真正的熊猫呢。
整部影片大概只有雪豹母亲的结局略显哀伤,整体都是在轻快欢愉的合家欢气氛中进行,很符合迪士尼的风格。而且野生动物天然而真实的萌点远胜过电影里的人为制造。基本上影厅中的观众们都能在动物们展现呆萌一面的时候会心而笑。就连为影片担任解说的迅公子也连连发出俏皮的声音,只是中文解说词浓重的翻译味道,不免让笔者想要一睹英文台词的原貌。
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由迪士尼担任制作的电影,从片尾花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要拍摄这么多宝贵素材需要摄影师们在各种环境下奋战多年,也许才能在一些幸运的时刻捕捉到珍贵的一幕。事实证明陆川还是最擅长这种故事性的纪录电影,而迪士尼也通过这大量拍摄积累了更多难以获取的影视素材,想必以后会有更多珍稀动物形象出现在日后的迪士尼电影中。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史歌
2016年8月6日亥时
6 ) 当然是故事片,不是纪录片!!
昨晚跑去看了《我们诞生在中国》,记录一下观后感。影片主要讲述了三组动物家庭和大自然相处的故事。
熊猫组
主要是大熊猫丫丫、美美母女的卖萌日常和相聚别离的笑和泪。是本片最萌最柔软的片段。
期间一直纳闷,熊猫宝宝她爹为什么一直没出现。反倒是挂在树上的那只小熊猫(树熊猫?)一直出现,盯着她们母女俩。不禁脑补了各种隔壁老王的狗血剧情。
金丝猴组
某猴群大家庭因为“二胎”出生,长子淘淘离家出走,与流浪猴们整天放荡开趴体,还跟老爸的宿敌“”混在了一起。
终于,老爸和宿敌进行了一次battle,然后在冬季来临后举家迁徙。然后淘淘浪子回头,但不被父亲接受,直到有一天从苍鹰手里救回妹妹才被父亲原谅,回归大家庭。
我觉得这是本片情节最丰富的一组。
雪豹组
雪豹达娃育有两只幼子,因地盘纷争被另一个雪豹家庭驱逐出领地,流落在外,最终冬季来临,达娃为食物以身犯险攻击牦牛,反被牦牛顶成重伤,不治而亡。
(现实中达娃还活着,肯定的嘛,毕竟是拍戏而已)
龙套组
-藏羚羊
大致讲的就是,每逢特定时节,羚羊们可能为了让孩子获得卓乃湖户口,远赴卓乃湖落地产子。最奇怪最没头没尾的一组,估计是拍到的素材不多不少,故事性不够,弃之又可惜。最终沦为龙套组。
-小熊猫
总是在树上盯着熊猫母女,疑似隔壁老王。
-丹顶鹤
象征性的出现,寓意生命轮回。
故事简短,情节克制,一共才75分钟。当然,估计这也与拍摄难度有关,不得不克制。豆瓣上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事先写好了故事大纲,然后再去获取摄影素材,最后通过后期剪辑把零碎的片段串成一个完整的影片。
我不是很了解电影制作的流程,但我大概知道,不管是先有大纲,摄影师们按图索骥去搜寻素材。还是先拍了大量的素材,才通过观看素材整理出故事线索,最后串成影片。又或者,先有大纲,再边拍边串,随时调整。总之,我能想象到整个过程的艰辛,和有趣。这两点都可以从影片结束时的花絮看出来。
至于有人指责这是一部伪纪录片,说这是用人类视角在包装大自然。我倒不以为然,我认为正是这“伪”纪录片的形式带来了这深切的代入感,这就是一部用伪记录的形式来贩卖大自然故事的影片,故事片。所以犯不着跟BBC的纪录片比。这又让我想起了之前史航在《奇葩说》里曝出历史上纪晓岚其实是个性欲旺盛,孤阳独亢的大白胖子,根本不是电视剧里面那个才华横溢,为百姓得罪皇上的清官。我丝毫不怀疑这部片子的“伪记录”行为,我甚至能猜想制作团队为了拍摄出特有的情节,连我们前后看到的主演猴子、雪豹都不是同一只。但这就好比是人去演戏,有时候需要替身一样正常。只不过动物们没法沟通罢了。
迅哥的配音水平我不怀疑,旁白总体来说还算有趣,但某些句子那隐隐的翻译腔听着有些别扭,还有某些网络用语强塞在里面也是怪怪的。据说是陆川自己写的,不知道包不包括翻译腔和网络用语。
但总的来讲,这部既有温馨,又有幽默,又有小紧张的短电影,还挺对我味的。
7 ) 生命的韵律,神的节拍
整个影片都在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什么
青海高原的苍茫,白云翩然
四川深山竹林的落叶金黄,阳光灿烂
春日雪化成水,汇入瀑布隆隆而下
冬日雪花坠落,枝头冰梢棱棱
除了这大自然的寂然之美
动物们也一直在讲述它们是如何跟随自然的韵律
丹顶鹤扇动翅膀,优美悠然
雪豹达娃面对入侵者,肌肉凸出,张开血盆大口,后腿不断刨地
从喉咙里逼出的低吼几乎可以让人闻到血腥味
金丝猴淘淘从一个枝头飞跃到另一个
轻盈矫健得就像中国古代绝顶轻功高手
熊猫丫丫大口大口得吃着竹子
然后仰卧在地面上,就不动了
御敌、捕猎、跳跃、进食
这就是它们的本能
甚至于在那些我们看来纠结痛苦的时候
它们依然在展现最自然的东西
淘淘的离家出走,冬季回来又被父亲驱赶
小熊猫美美不慎从坡上滚落,一直滚了好久才停下来
达娃面对严寒和被驱赶出领地的考验,发出捕猎最后一击
甚至于最后被母牦牛连连撞击,不得不放弃猎物
死在冰天雪地里
还有那些温情欢乐的时刻
达娃被儿子蹭个不停,咬耳朵
淘淘救了妹妹,成了家里的英雄,被父亲再次抱着摸头
丫丫叼起女儿,搂在怀里,舔它
观众席上总是一片惊叹
可是,动物根本不知道
自己很萌、很帅,很可爱
在对子女的爱流露的时候,它们只是抱抱、蹭蹭、舔舔
在威胁和离别到来的时候,它们总是在选择
逃离、进攻、或是找同伴
无论结局是什么,无论是否性命攸关
在它们身上都看不到抱怨、犹疑和评判
尽管有愤怒、悲伤或者欢乐
但在它们那里好像与大自然融为了一块
大自然在通过它们来表达喜悦与哀愁
它们只是自然的孩子,只是活生生的存在
从动物身上看到臣服
更确切的说
它们从未与自然分离过
无论是饥饿、严寒或者生产
甚至生与死
永远都在自然的怀抱里
一直是生命的韵律
神的节拍
如果把周迅换了就完美了
太适合小盆友了。周迅配音真好
想法挺新颖,也挺好看的,但我更愿意看无剪辑、无修饰、无旁白的纯正实录镜头。
3.7星。1.与其说是纪录片其实不如说是剧情片。2.家长朋友与其带小朋友去动物园都不如去看这部。3.为了小朋友着想,周迅旁边贯穿全场。作为大人,我只想问“你累不累?”4.周迅的声音适合走赵忠祥风格而不适合卖萌。5.为啥不找赵忠祥?6.幕后人员很辛苦。6.本片整体水准更像是精编版的《动物世界》。
特别棒的一部纪录片熊猫,雪豹,金丝猴,丹顶鹤,四种诞生在中国的珍贵动物,配以人性化的内心活动和旁白,别有一番趣味本来觉得周迅的声音不好听,但配合影片来看,却意外和谐
万物有灵且美:淘气的金丝猴,呆萌的熊猫,敏捷的藏羚羊,神秘的雪豹,最后用中国传统意向代表灵魂的丹顶鹤串起整个片子,真实美好。美到极致的摄影与风景,可爱的动物演员。周迅用她独特的旁边告诉观众,自然壮阔万千,死亡不是终点,生命是个轮回。电影是好电影,故事也好,只是排片太少,可惜了。
也不知道达娃最后是不是死掉了(美版结局说是死掉了,中国版那一段周迅没有配词),好难过哦,感觉电影可以改名为:《中国悲惨的单亲妈妈们》。
3.5吧 空镜很美 迅哥旁白很有趣 羡慕她未来是孩子 但是这个不算纪录片吧 更多的是导演对动物行为的一种感情解读“我们都是看周迅电影长大的 我们作为年轻导演都非常喜欢周迅老师2333”
觉得旁白太吵太聒噪了,人类给动物脑补附加上了太多内容。然后访谈陆川说旁白词是他写的。。嗯。。你还是去拍九层妖塔吧。。。。虽然没觉得周迅有多好,但是总感觉她被你坑了。。
雪豹部分最厉害,红外相机拍到雪豹尚且很难,电影居然有这么多连续清晰的镜头,最多同时拍到了7只。大量素材理出了三个清晰的故事线,又不过分追求戏剧性。出电影院想去扎龙看丹顶鹤。
这种题材值得推广,老外提到中国都是恶劣天气、不文明的民族、到处都是乌泱泱的人,根本没人在乎我们有多流弊的自然风景。
野生动物拍摄团队的活儿好。只要拍下来,基本上就不会太差。陆川的工作不过就是把素材串成一个有点情节的故事。几种动物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象征:丹顶鹤象征传统中国,大熊猫作为国宝自不必说,藏羚羊雪豹代言中国边疆,金丝猴象征对环境保护多样性的承诺。故事编排和配音还是低幼化针对孩子的。
冬去春来,生命更替,这些美丽的动物都是中国独有,觉得特别骄傲珍惜。每次看到中国的纪录片都坚定了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信念,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大片土地,包含各种自然奇观,也感谢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记录下这些美妙。这部影片我觉得旁白用专业人士可能会更好,还有我鹤镜头太少了555。
一度落泪
算得上七八月烂片之中的一股清流。支持这样的片子多进影院。宁可看雪豹趴那一小时也比国产烂片强。
雪豹,藏羚羊,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这才是国人更应该炫耀的宝贝,这是看《疯狂的动物城》《奇幻森林》不能带给的怡情又怡心的真实感觉“生生不息,生命轮回”
不针对导演,不对比BBC。我只是不想看电影院里整天上映着垃圾情爱,低俗青春,不入流的警匪惊悚…中国很美,动物很纯粹,不是超级英雄用彩蛋圈禁人,夜里十一点半看到结尾滚动的致谢却没有人想要赶快离开,心灵旅程。
很棒的中国动物类纪录片,周迅的声音完美契合这部电影,可惜当初排片少,知名度也低,看完之后有种不一样的感动,这是陆川近两年拍的最好的作品(我认为),希望自己能写个长评
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四种动物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符合迪士尼全家欢的诉求,拍的也是美美哒。但以纪录片而言,多种动物拍的太散,不如老实讲一种来的实在,雪豹拍的最好,大自然和生存就是这般残酷。而丹顶鹤也只起到了“轮回”的客串身份。周迅的解说并不觉得生动,怀念赵忠祥老师。
外国人听得懂的中国故事从来不缺素材,缺的是会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