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漫游感很重的片子,在题材上让我想到去年我很爱的《四次》,关于转世轮回的思考与漫游。影片讲述了地球上两个并不相关的地区和文化因为一次转世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展示了两地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下关于灵魂死亡和转世的见解,依然是视觉优先的作品,缓慢流动的去带领观众进入一次思维上的共鸣。
前半段的故事发生在老挝,少年给老人讲述着死亡和转世中他需要做的事,同时有和村里的佛教僧人们相处,大家一起诵经思考,森林里河流中的一切皆有感悟。老妇离去,坐在坦桑尼亚的海边的一头小山羊降生,山羊的小主人一家则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在海边生活,男人捕鱼女人用水草做肥皂,平淡的生活里大家会为了一只小羊的走失难过,但更需要为了接下来的生活坚强。
这个类型的影像一如既往的在描绘一种禅意,它不专注于内容,而专注于表现一种感受,尤其是轮回这样一个大家无法用语言感知和传递,也无法验证,却被诸多人相信的灵魂的传递和文化的延续,本身就带有很多的神秘色彩和禅意。导演用这样的方式去展示自然和灵魂的勾连以及一次转世的本身也是想要去呈现这个词汇本身所带有的神秘感。
影片中间有大约15分钟的“转世”空白,黑色后面变成彩色的频闪。这是我第二次被要求闭眼转世,上一次是《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相似的互动感和对于影片视角的转化,不同的是这次的闭眼时间里还会有很多的色彩。我想如果是在大屏幕上看这段效果应该是会产生视觉上的刺激感和导演预想中的很迷乱的穿越和转世的感觉吧。整个电影的色彩我都非常喜欢,胶片感之下有一种强对比出来的浓郁滤镜的感受。颜色的交叉对比让水更蓝树更绿衣服更鲜艳,是一种很强烈的世界冲击
很舒服的一次感受,如果最后母女聊天不聊的那么白也许会更有趣,不知道是不是怕有些不理解轮回的西方观众不能get老妇人和小山羊的关系,结尾多少有点生硬,亚洲导演也许就会留白更多吧。
梦境 被转录为古老的文字与图像 拓印到羊皮卷 再叠化于沉睡的身体和面孔 我按照文字指示(关掉灯)闭上眼睛 任屏幕闪现的人造光源刺激视网膜 这时透过眼皮看到的世界正如胎儿于母腹中所感知的世界 涌入耳朵的嘈杂声音正如胎儿朦朦胧胧捕捉到的声音 闪电的轰鸣伴随着闪光的瞬间 余下的震颤有了脉搏 睁眼世界已然不同 沉浸式的转世体验
用阿彼察邦的盒子装了一块米格尔·戈麦斯味道的巧克力,吃下去可以经历一次魂穿。电影中的景物是向内凹陷的,指引着我们坠向折痕的深处,任凭声音、色彩、光线组成的叠影将我们覆盖,像安眠时柔软的毛毯。
【B–】前半段如同阿彼察邦,用环境音与出世的场所铺垫了宗教表达的土壤,中间所插入的实验影像赏心悦目,如同短暂的梦呓,但作为过渡生硬地割裂了前后部分,意外的落回平常。叠化依旧联结着概念的想象,可以看出有意比前作的结构拍的更加清晰完整。
LIFF. 创意有余,灵魂不足。大胆的视听挑战,但抱歉我很难说能带多少观众一起抵达。
#23rd NHIFF#Berlinale2023 Encounters 4.5/5 20231103FFG重看,依旧是今年绝无仅有的观影体验。
73届柏林奇遇单元评委特别奖。万物世间轮回,超越地域、超越宗教、超越物种。很玄妙的主题,很独特的视听呈现,很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如果在影院看一定很有趣。
4.3
单看第一部分的老挝丛林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和第二部分桑给巴尔海岸劳作风物的人类学图景都无比好看,问题竟然出在了中间衔接的这个噱头上,摄影机重生转世的阵痛,帕提诺给出了超越红月的震撼视听,直逼2001太空漫游的灵魂出窍,从莎士比亚学家皮涅罗那边学来的色块暴击,如加斯帕诺唤醒下一世的永恒之光,可是这样也太刻意为之了。(我又瞎在了电影院
還是要大力鼓勵的,導演對於影像的理解,對影像和記憶,情感,知覺關係的理解,對於影像這門關於時間的視聽藝術在影院還能幹什麼的探索,想象和嘗試要高出主競賽一堆符號輸出,敘事強加的一大截一大截。那十幾分鐘極為震撼,前半段非常好,好到有一種直擊靈魂的炸,美中不足是前後的銜接,節奏和長度,既然選擇了用視聽拍輪迴,就儘量少說,這一點導演還是可以多學一下阿彼察邦。本次Berlinale目前為止算是最新奇意外的體驗,果然Berlinale還是得看Encounters
#Berlinale2023
#FNC# 有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不从容,但还是比《超自然》之类的纯抖机灵电影高明不少,很难想象如果不看大银幕版本还有什么看的必要(以及,这绝对是光敏性癫痫患者的噩梦,切忌切忌)
#Berlinale2023# film as a real visual and spiritual meditation. 可能是更属于影院的电影,因为涉及到几百人集体冥想的行为动作,观影时更能直接感受到的是声音和光线(哪怕观众完全顺从地保持闭眼)。直接朴素的宗教想象来源于一个并不隐藏的外来旅行者的视角,因而也没有太多包袱。(Jessica Sarah Rinland有承担本片的摄影指导)
观影体验非常奇特,一方面镜头语言上(尤其是镜头运动)有点生硬,同时非常缓慢、生态、宗教,万物有灵,色彩也非常独特。除了一贯的叠画,整部电影的画面似乎被一种印象主义绘画一般的朦胧的阳光/水汽包裹。
睡睡醒醒间体验了一次视与听带来的转世。只是结尾导演的直白直接让影片祛魅。有些东西说出来就不灵了。
中阴转世,寰宇漫游,平平常常,自然而然。人世生死之笔轻,走神走失之笔重。影史留名,比肩邦邦,应该拿金棕榈。
@Festival Scope 中段甚至想起前一年柏林论坛《超自然》的冥想互动,柏林选片倾向注意w 结构很直白,但每一段其实都承载着不同的视觉/感官体验:胶片拍摄与叠化-视觉残留与听觉/通感,以阐述帕提诺对世界的想象。
#Berlinale 灵感来自于西藏度亡经
导演花15分钟用黑屏和各色屏闪带着观众经历一场投胎转世,拍的就是轮回这个宗教概念,影像逻辑上很放飞自我。前面老挝沙弥的部分贡献了几个漂亮的叠画镜头,转世之后的小羊部分更漫无目的,毕竟是拍一只羊,用对白呈现主题显得低端了点。
梦境的重叠,用比往常慢三拍的语速,来重述旧日的故事。身体越来越迟钝,反应不过来该什么时候遁入密林,或者跃进涌流。展示不同的睡姿,将呼吸变弱,闭眼便能感受到场景里的声音被剥离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