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不是潘金莲,我是冯金线
1、
冯小刚近几年很爱撕逼,出一部新片(甚至演一部片子)就得找人撕上一撕。
《一九四二》票房惨淡,冯小刚撕观众——你们啊,根本不懂什么叫好电影!
《私人订制》口碑不行,他连发七条微博撕影评人,称跟影评人势不两立。
《唐山大地震》上映,又撕观众——这电影,不看哭那是你们不正常!
《老炮儿》上映最初20%的排片,不及同期上映的其它电影,他撕同行,骂那些“电影行家”不识货。
他还撕过李安,撕过《速度与激情7》,这次《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又撕起了万达院线,以金莲的口吻给王健林写了一封阴阳怪气的信。
与撕别人相对应的是,冯导对自己不遗余力的自夸。
按说以冯小刚过去的电影成绩和今天的江湖地位,这么撕和这么自夸都有些掉价,但冯小刚偏偏就总是这么自夸,也总是这么爱撕。
不禁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词: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2、
冯小刚就是典型的意难平。
有人说中国大陆导演界要封四大天王的话,应该是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冯小刚。这个提议大概大家都是赞同的,不过赞同的同时也可能会嘀咕一句,冯小刚?差点意思吧?
大家也可能不嘀咕,但冯小刚可能自己意难平,会嘀咕。
四大天王导演都有过好片和烂片。张艺谋有《红高粱》,也有《三枪》、《十面埋伏》;陈凯歌有《霸王别姬》,也有《道士下山》;姜文有《阳关灿烂的日子》,也有《一步之遥》;冯小刚有《甲方乙方》,也有《私人定制》。
但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或许大家没发现,但冯小刚心里有根刺,那就是——烂片大家烂得都差不多,但好片大家好得不是一个层次。
冯小刚的喜剧三部曲,《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拿出来那也是响当当的重量级之作,但不像那三位导演,好片拿国际大奖、口碑极好、写进教科书、被捧为大师……
意难平啊,意难平。
这里边还涉及到一个冯导演个人的敏感点,冯导早年作为小弟冯裤子身份跟着王朔这位爷混饭吃,一起拍喜剧,打打闹闹的日子总是被人一次次拿出来说。
意难平啊,意难平。
所以冯小刚很努力,甚至很用力,不断尝试突破禁区。
不得不说由于这些年冯小刚的努力,他的整体成绩好过其他三位导演,但单项呢?有特别拿得出手的单项吗?有那种一拿出来,大家就服,就说,卧槽,你牛逼的单项吗?
还是没有,陈凯歌被人骂得一塌糊涂,但提起《霸王别姬》,大家就安静了,静得只能听见,“牛逼!”
意难平啊,意难平。
所以冯小刚总想搞一个大的,《集结号》不够,那我搞《唐山大地震》,还不够那我搞《一九四二》……
一次次挑战敏感题材,想突破禁区,一次次还差点意思,冯小刚想,卧槽,我得放点大招。
3、
一个人总着急地想突破禁区,着急地想证明自己,难免就用力过度了。
《我不是潘金莲》不是一部烂片,它好过大部分国产片,但也不是冯小刚能用来证明自己大师地位的片子,甚至不是冯小刚自己最好的片子,喜剧三部曲哪一部都比这部好。
原因何在?意难平变成了用力过度,变成了处处心机。
世事往往用尽心机,最后只得一个不偏不倚。
《我不是潘金莲》里处处见心机——圆形遮罩、方形遮罩是心机,片头的油画是心机,片中的配乐是心机,那两个让人会心一笑的字“喝茶”是心机,甚至让范冰冰演雪莲是心机……
也许有人不乐意了,说,你凭什么说这些是心机,而不是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里边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内容为形式服务还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一个电影的表达,甚至电影本身都是形式,服务于表达的内容。
《我不是潘金莲》原著故事发生在河南,电影里改到了江西婺源,为什么?为了圆形遮罩遮出来的画面更有中国画的意境,但丢了什么?故事的合理性,逻辑性。这是便是内容服务于形式了。
电影里有好多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们对情节没有帮助,还有好多莫名其妙的台词“抗洪”、“拆迁”,他们对情节也没有帮助,为什么要出现?为了刻意表达社会的众生相,全貌,但丢了什么?故事的流畅性,紧凑性。这也是内容服务于形式。
刚开始用圆形遮罩表现乡土中国的圆融,人情,切换到北京用方形遮罩表达庙堂社会的规矩、法度,最后展开全幅给人一种恍然的感觉,这样刻意的表达形式,就像小学时学语文提炼“中心思想”一样,昭然若揭,没了意趣,一篇文章全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好看吗?
4、
说到这儿,想起一个作家,也姓冯。
这位作家也是意难平,经常撕别人,夸自己,跟冯小刚像的很。
这位作家说自己水平在王小波之上,在大部分中国作家之上,写的《不二》是千古奇书,翻译的《飞鸟集》是大家看不懂……
这位作家宣称自己找到了一条写作的金线,于是被赐名冯金线。
这位作家其实文笔真正是挺好的,小说里也有佳品,但就是意难平。
我颇为期待,这两位冯姓意难平的艺术家一起合作,看看这股不平之意能不能碰撞出一个牛逼气四溢的电影来。
《我不是潘金莲》里,主人公李雪莲一开始无法证明自己是假离婚,因为是流程合理、程序合法、双方承认的,接着是无法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因为他男人的一句话,“你跟我结婚前是处女不?”她无法回答。
前者是法律问题,后者是道德问题。其实不管法律上,还是道德上,一个人要证明自己都是困难的,证明只能在表达中不断被瓦解。
所以一个艺术家最好的证明还是不断的表达吧,有东西表达时就表达,没东西表达时就沉默,耐不住寂寞的,到底意难平的,最终都只能落得一声:
我不是潘金莲,我倒成了冯金线。
欢饮关注微信公号-丫说(ID:yatingshuo)
2 ) 围剿李雪莲事件
电影中,无论是与前夫的离婚(复婚再离婚)案,还是后来的有损名誉的“金莲案”,范冰冰饰演的女主人公李雪莲都是没有胜算的。明面上人证物证不足,她本人又对法律条文一窍不通,甚至于告状动机——为了县城的房子(或是为了胎死腹中的孩子)——也并不单纯,难博同情。
可就是这样一个浅薄无知外加胡搅蛮缠的农村妇人,却搞得市县两级班子鸡飞狗跳,搞到市长、县长、法院院长成了“下岗职工”,搞到第二届领导班子要从地方到中央对她实施围追堵截,开展一次又一次的“围剿”。
不得不说,这是奇闻一件。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观众不难发现,除了李雪莲一位女性之外,其他重要角色都是男性。男性角色不仅在(传统观念中)性别上占有绝对优势,他们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更让矛盾对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结果,恰恰也是这群站在制高点上的男人们,在用官场上屡试不爽的“推手”应付这位村妇时,却被李雪莲像集邮一般,一个个变成了被告。这种身份、局面、剧情上的反转,让整部影片看上去颇为荒诞。
对于李雪莲而言,她的成功“逆袭”并非来自于她坚持不懈地再三上京,而是京城那位首长赐予她的“隐形权利”。正如影片中的由张嘉译饰演的市长马文彬所言,“与北京联系上的农村妇女还算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吗?”
也正是因为有影片后半段这位觉悟颇高的马市长不断发表自省言论,让本片的主旨不再是讽刺官僚作风,而是偏向于倡导为人民服务和依法治国的主旋律。这也是电影能过审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李雪莲从来没有支持者,甚至没有同类。她固执己见、冥顽不灵,争的是一句真话,与争权争利的世道格格不入。
在她的对立面:市长、县长、法院院长争的是保住乌纱帽;把她变成“潘金莲”的赵大头,争的是儿子转正;就连素昧平生的果农,争的也是“用她的死”抹黑隔壁果农。所以,即便十年后李雪莲决定不再上访,也没有任何人相信她。“听了牛的话”,像是揶揄,其实是轴人李雪莲的真实独白。而那头对她爱答不理的大黑牛,一直都是李雪莲的精神图腾。
李雪莲在整部影片中与其他人物是有距离的。
在镜头语言上,巧妙地使用了圆形画面——既能“聚焦”,也能产生透视和景深——让这种疏离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圆形画面大多出现在乡野、下级机关。那里有着推诿和世故最初的滋生土壤。而方形画面则出现在北京,是中国权利和法制中心,也是方圆规矩的诞生地。四平八稳的方形画面更能彰显公平正义。
对于普通观众,虽然无法揣度冯导运用圆形画面和方形画面的初衷,但粗浅地将此片的镜头语言理解为,是“追求圆滑处世之道还是正义公道的一次公平辩论”也并无不可。
在官司上,秦玉河是“根”。他的意外死亡,解救了其他被告,让案情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剧终。在角色上,李雪莲是“根”。其他所有人物是她延展,与她发生联系。而在演员上,范冰冰也是“根”。她需要既当红花,也当绿叶,表演要有张力,又要时刻保持收敛。
一般而言,出场时间有限,并有着更加讨巧的官场丑角形象的男演员们,在表演上更为讨喜。对于贯穿全片的女演员而言,需要完成角色性格的统一,并在面对不同情景时有着不同层次的惊喜爆发,其实并不容易。而这一次,范冰冰却凭借李雪莲成功“突围”,贡献了可能是从影以来的最好演技。
因此,对凭借该片拿下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影后并提名金马的范冰冰,我们不妨多些夸奖。让演员的修炼之路多一些肯定和掌声。
3 )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看了《我是潘金莲》的热评和影评,我突然想起了鲁迅的《秋夜》,这篇抒情散文诗有着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开头: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之所以想起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多年前当我还在上高中时,很多同学都曾笑话过这段开头。他们都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呢,不过是鲁迅说了句废话罢了。但我当时觉得不对,我涨红了脸希望能证明,他们事实上搞错了。但很遗憾,并没有人听我的。
多年以来,我偶尔会重想起这段话。如今我早已认为,这段话其实并没有解读的标准答案,你既可以认为它极有深意,又可以认为它是随笔一挥,还可以认为它就是一句废话。然而无论如何,你不要觉得只有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因为你猜不到除你以外的其他人长了多少岁,经了多少事,渡了多少劫,翻了多少书,识了多少人,看了多少风景。正如我高中往后交过一个笔友,几年以后有天她告诉我,她在寒蝉凄切的深秋独自来到一座下雨后的树园,天地深沉晦暗,内心寂寥无比,在树园的一角她突然瞥见两棵长的很疏离的树,然后那一瞬间,她突然懂了鲁迅的那句话。
你没法指望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机会在天气与心情相映衬的时节独自出游,而且还恰好看到两棵寂寞的树。但你至少可以去想象这种可能,并理解和接受它们。而不是觉得,世上绝没有值得你为它多说一句的树。
《我不是潘金莲》也是这样,对崇敬着鲁迅长大,读过几页讽刺文章,甚至受过一点揶揄的我而言,这只不过是一部用基础手法表现了对电影中几乎所有角色无一例外嘲弄的片子罢了。但很多人似乎未能去看懂,或者说看懂了也装作看不懂,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种手法。他们结队而来,占起山头,拉起大旗,党同伐异,招摇过市,互相热烈的用投票赞同彼此的言论,宣扬电影讲的是“法盲的胜利”,“封建时代的平反”,并斥不同意见者为“故弄玄虚”。不过二日,短评和长评区已经被占的满满当当的了。
可《我不是潘金莲》究竟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在我看来,它只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阴差阳错罢了,而且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才会遇到的那些阴差阳错。《我不是潘金莲》的镜头像画,配乐像打仗又像唱戏,工整优美映在屏幕上的书法“首长”“喝茶”“菩萨”“京”好似一次又一次的嘲弄,正如你看完电影时内心深处发出的一声长叹,对主角又多少有点想说对祥林嫂才说的那声“嘁”。在那之前的两小时零十分钟,电影有“哈哈”,但更多的是“啧啧”,还有“呵呵”。
我曾问朋友对《鸟人》怎么看,朋友说《鸟人》嘲弄了电影里外的所有人,连观众都不例外。我说没错,而且我觉得《我不是潘金莲》也一样。电影根本就没有搞强与弱,正与邪,黑与白,清与浊的二元对立,电影反叛二元对立,把所有人都给笑话了一通,抽空也没忘了揪起观众的耳朵问两句:你怎么看?你怎么做?你怎么办?电影是悲剧的,戏谑的,讽刺的,根本没有大结局,更没有谁终于如何了的句号。电影的末尾,镜头里的世界又回到十几年前去了,何尝不像今日中国和我们每个人陷入的那种无限循环。
《我不是潘金莲》从没讲过女主不是偏执无知甚至病态的,更没说她的诉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更更没谈谁应该战胜谁或谁终于、终将战胜谁。电影讲的是一个怀着她自己那套思维的村妇在一个她所想象不到的复杂与混乱世界里的各种奇遇,这些奇遇的每一个部分都没有联系,没有逻辑,没有必然性,是故所有如对待样板戏般批判它不够这样不够那样的评论都是荒谬的。归根结底,刘震云也好,冯小刚也好,不过凭空架设出来一个大舞台,把角儿们往上面那么一摞,便促使他们如无数个不倒翁般彼此触摸,碰撞,缠斗,谁也不倒,谁也不坏,谁也不死,你以为谁已经下台谢幕了,其实他只不过暂时隐藏起来等下一次登场;你以为这位与那位的结果是某种必然性,其实他们自己也料不到事情竟会像这样发展。然后,正当所有观众都以为这场闹剧会永远进行下去的时候,舞台灯坏了,一片漆黑,谁也看不着谁。等有人再捧起一把烛火,才发现台上的幕帘子已经合上了,电影结束了——这么基础的东西,怎么就看不到,猜不透,理解不能,还要聚众站出来大喊“我们就是不理解”呢?
当这种声音嘈杂到一定程度,就盖过了某些更应该被人在意的声音,久而久之,被盖过声音的人得不到回响,不再发声,慢慢的豆瓣也好,其他论坛平台也好,只剩下一片嘈杂,这大概即所谓,一种币,驱逐了另一种币。
其实到最后,我仍然不想去强调怎样是看懂了,怎样是没看透,怎样是应当的,怎样还是不做更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人能一出生就逛遍所有的树园,也许还真有后来做出大文章的人,学生时代也嘲笑过鲁迅。但我相信,也请你自己相信,人生是流动的,思想是变化的,未来是无尽可能的,也许你今日笃定的事物,明日最后一缕秋风刮起来,你望着那奇怪而高的天空,它将繁霜洒在你园里的花草上,你突然就找到了你的秋夜。
怕就怕,高中时的同学们长大成人,组成了世界的大多数,他们却仍像以往一样嘲讽着,嬉笑着认为那句开头断然是一句废话,永远都是一句废话。他们不接受,不认可,不理解,聚众喧哗,肆意妄为,如泥石流般横扫所有反对的声音,如此便留下一地狼藉。再没有树园,也没有秋夜,更没有枣树。
是故,喧嚣升腾之时,别忘了去推开你后院的门。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4 ) 这片最不正常的地方是它涉及官民打交道环节都太正常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正如冯裤子试图扯万达裤子的那封告状信,冯小刚总会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公众形象出现:
一个是拍电影的冯小刚,一个是放炮的老炮儿。
一个是拍了深刻大电影的冯小刚,一个是贺岁片(档)之王的冯小刚。
冯小刚对此也困惑不已,他经常炮轰起观众,为什么不买单他的好电影。然后使尽躺尸的力气,拍出《私人定制》这样奇烂无比的渣片,却大赚票房。
具体于《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依然没有平衡好这种精神分裂,甚至可以说,他有点近乎精神错乱,譬如用潘金莲的口吻去写一个信,譬如你真搞不清,他是用黑色的揶揄嘲讽站在了刁民这一边,还是发出善解人心老干部感慨站在了官僚体制那边。
曾几何时,他炮轰总局。如今,他感谢总局。
他痛骂过影评人,这次呢,影评人前期口碑极佳。他说,感谢业内认可。
你不会看错。这种看时势造话题的人,随时随地都会在电影里暴露他的内心。
在电影里,范冰冰不满丈夫说他是潘金莲,这只是一个插曲,最后她觉得呢,自己真成了潘金莲。但其实,整部电影跟李雪莲和潘金莲没半毛钱关系,电影讲的是 28 个男人的故事。
好几个人跟我说,他们不喜欢范冰冰这个角色。原因并不奇怪,冯小刚并没有打算让人喜欢,更没有想打动谁。这个人物,不同于独立纪录片里的苦难上言方户(从赵亮的同名纪录片到马莉的《京生》),也不是张艺谋和巩俐的秋菊。她一直说着奇怪的,自创的大舌头方言,说一件连她自己也说不灵清的破事——就像电影里故意打趣的七弯八拐。
表面上,她一个无知乡下妇女惊动了精神高度紧张的党中央。但明白人都知道,搞得鸡飞狗跳的,不过是首长的一句话。
《我不是潘金莲》因为把电影摄影机架在了首长脑袋后面,拍了陶瓷水杯,拍了老干部开会,大受好评。
首长大手一挥,下面的就不要拍了。然后呢,摄影师跑得很快。大家也看得很嗨。
有人甚至说,之前六十年,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尺度。
当时我就震惊了。
说实话,我随便看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模仿秀,或者百看不厌的香港记者跑得快,乐趣都要超过这个电影。然而,包括众多影评人在内,把这部电影的上映,有龙标加持,出现“喝茶”之类的字眼,当做了整个审查体系,似乎在打自己的屁股——不知道疼。
你们看,中国已经进步到了允许《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电影上映了。几代人的电影梦想,松绑有望啊。
这种说法,就好像龙标主题曲是为《我不是潘金莲》所打磨镶造的。
《我不是潘金莲》绝对不是什么太岁头上动土,它就是一个面目温和慈祥的普法电影。刁民可怜可笑,官大人不好当。
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认得出车牌还截得下人的访民,也没有这样苦口婆心近乎演婆媳剧的公务员。影评人所期望的现实意义,恰是这部电影最缺乏的。这部电影最不正常的地方,就是它涉及的每个官民打交道环节显得太正常了。
有人说,正是这种最后两难的僵局,才是这部电影最高明的地方。这是一本活泼的小人书连环画,没有必要那么认真,搞对号入座。
那问题来了,拍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呢?冯小刚的勇气,就是告诉大家一个 CCTV 的结语?
被热议的圆形与方形构图,被一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给盖了过去。但除了出隧道比较自然的圆方切换,给冯小刚作品的电影感带来一次惊人跨越,我并没有看出来,它们的真实必要性是什么。
婺源的风光,画面的漂亮,它们到底给这部电影的主题带来了什么增益。青山绿水出刁民,还是一个由古自今无法解决的官民纠纷,还是说,冯小刚又制造了一个热门旅游景点。
围绕这部电影的许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这部电影最根源的致命问题。
李雪莲同志,你本来就没有问题啊。
我在豆瓣上给这部电影打三星。在猫眼上打 5 分。看起来,我确实没有那么讨厌这部电影。
冯小刚确实在努力思考,虽然也没思考出什么。
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之前的冯小刚电影太糟了。很难超过 3 分。
尽管冯小刚在公众平台总是表现得面目可憎,但我想说,他这种纠结矛盾,也普遍存在于不少电影人和影评人身上。一方面,厌恶审查,一方面又渴望审查这条粗绳子能松一点,吐上几口气。一方面,不喜欢冯小刚的电影,一方面又特别希望话语权导演能挑动杠杆那边的有关部门。
这都是白日梦。
虽然,做白日梦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正如,你指望看到范冰冰在这部电影里,真会有国际影后级的脱胎换骨表现。她确实有变化,力气大了一些。以前可以砸酒瓶,现在能丢暖壶。
那场被好评的,没有情色诱惑也不见床的床戏,在我看来却有两个败笔。
一个是把强奸美化成了“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直接把这个人物带沟里去了(虽然这是个局)。
一个是范冰冰露个背,都居然用人家小姑娘的裸替。确实脱胎换骨了。
反正上次我在一部电影里看到有好几个裸替,直接给了那部电影一颗星。对比下姜文老湿真材实料的“还没好透”,别说六十年大尺度,我觉得跟六年前比,都还不如。
在很多观众,这是一个无关键要的细节,范冰冰毕竟是穿龙袍的巨星。但我想说,她在这部电影里可以是李雪莲可以是潘金莲唯独不能是范冰冰。
搞成这样,又是磨刀又是嘴上不认的,像个农村妇女嘛。
一个细节,就能暴露整个电影的意图。
冯小刚并不是真想拍一部大快人心的电影(是啊,那样肯定被禁),他想拍的,还是那套收揽民心的电影。
以往嬉皮笑脸,如今苦口婆心。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5 ) 温柔一刀,曲线救国
戏里戏外,《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一部有太多花边好讲的作品。
无论是从原著当年的话题度,亦或是电影本身在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屡屡获奖,包括连日来一系列社交网路上的事件,又或是首映日七千万的票房成绩刷新了这几年来国际A类影节获奖作品在国内的票房成绩。
现在的它不仅成为了每年的“那一部”异色的院线华语片,也成为了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最具争议的作品,恰如作品中每年都要“上访”的李雪莲以及她所受到的争议。
最初对这部电影的好奇,除了是冯小刚导演新作外,还因为圆形画幅的预告和范冰冰的主演。几乎是同时,这也成了它的争议点——圆形画幅是否必要?不过是噱头罢了?
在看完电影之初,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三个歪打正着的地方,一是把嘲讽放上各种台面话上及看似洗白的结尾莫名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嘲讽指涉,二是一众半尴不尬的群戏莫名击中中国人日常对话相处包括官民阶级间的尴尬,三是多兰风格植入让这出本来迂回冗长的剧情不显无聊反成了互相成就。
先说方圆。至少在个人的观感上,这种圆形画幅的尝试并非噱头。
圆形构图最先给我的是抽离现实的,平地生楼并身处其中进行窥视的观感。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其次则是如观“连环画”的效果。这两个效果都恰与主题搭调,尤其在戏剧院观戏的那一场,戏中人坐第一排观戏,而我们成了另一端的上座观戏中人。
与圆形画幅相伴随的鼓点和相配合的摄影、美术设计,则起到了传递浓烈情绪的作用。
一开始也许会很难判断这样的圆方画幅切换是否有必要,但当“很多年后”的那位前县长与李雪莲在命中因缘际会的巧遇这一幕换为正常画幅时,我确定之前经历的体验并非只是单纯的贩卖“另一种奇观”。
至于很多人说的诸如:做人处世之道的方与圆,官场算计的方与圆,帝都的规矩与地方的圆滑,人生的起起伏伏等所谓的解读流,私以为这些可能才是该被纳入“噱头”的地方。
当然,它们也能自圆其说,毕竟“无法度不成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冯小刚承认,这些创意某部分来自于加拿大的导演泽维尔·多兰的《妈咪》,这部拥有极强辨识度,靠画幅变化和色彩运用打入人物内心的恣意而惊艳的作品。
去年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已经效仿着玩过一次,而冯小刚的这次更另类的尝试相较之下则如一次风格的再植入,令这出本来迂回的剧情不显无聊,反成了互相照应与互相成就。
《我不是潘金莲》在尺度问题上,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么大,或者说,这依然是一部在审查制度下带着镣铐跳舞的作品,它没有去大量地对撞真正的“敏感地带”,刺痛到中国官员生态的骨髓,而是围着这个政治地带的边缘转圈,性质态度则更雷同于出没在朋友圈的“微笑”表情,调侃着制度之苦。
当然,介于近期形势所趋,它仍然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尺度最大的华语电影之一。
官场政治电影在我国多以主旋律为旨,形象问题至关重要。
真正有名且有趣的一些另类作品,诸如《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皆为黄建新导演)都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产物,而当时的审查标准与社会形势也和当下不可同日而语,但官场关系与官僚作风则是跨越时间的。
嘲弄,而非刺痛。这是《我不是潘金莲》主要所把持的尺度,在另一个由28个男人和1个女人组成的平行世界里,温柔一刀,曲线救国。
因此,也许会有人误解,认为这部《我不是潘金莲》是一种新形势下、犬儒视角下的主旋律电影。但它并非如此。
“潘金莲”三个字从古以来是荡妇的代称,但这部电影中的“潘金莲”,其实是李雪莲前夫的一次拐弯的口误,“将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而在官员眼中,这位“潘金莲”则是一位胡搅蛮缠、不讲理的刁民。
荡妇?刁民?
她谁都不是。
“李雪莲事件”的起因在于二胎政策,怀上二胎,相当于罚款、开公职,自我利益受损。不想打掉孩子,李雪莲想一个假离婚的万全之策,却没想到当初的离婚是假的,最后变成了真的。丈夫反咬一口后,她开始了漫漫的告状路。
所以李雪莲本身的设定,就是一个不会引起观众同情或同理心的角色。不仅因为她在文化素养上“不懂法律”,在思维行动上“胡搅蛮缠”一股子倔劲,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她不是真的“干净”——并不是指身体上没有保留处女之身,而是她跌倒在自己迫切想要孩子的违法预谋却惨遭算计之中,这件事本就是个泥潭,没有谁完全无辜,没有谁不在骗人。
与秋菊不同,她本质上便是一个理亏却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是“窦娥”的角色。她的存在(设定),就是一种荒谬。
男性眼中的她有三头六臂,四个身份,除了窦娥、潘金莲,还有小白菜、白素贞。虽然在当时说出这四个词的语境中,暗含对女性的扭曲;但在具体情节点上看,倒也不无道理。
李雪莲角色本身的符号化设定是明显的。或者按冯小刚的话来说,“她是这部电影的介绍人,引出了28位男性角色。”范冰冰是这部作品的女主角,也是这部作品的配角。李雪莲的角色除了自身之外,更多是为了通过与各色男性的纠缠,折射出人情百态,令人回想起她之前演的《苹果》。
这部电影中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李雪莲的人生遭遇,也不是她的动机——为了生二胎而钻空子,结果在丈夫的欺骗迫害中自食其果,又因为层层官员的疏忽与忽视告成了状,接着则是更多滚雪球、蝴蝶效应式的闹剧——而是层层官员间执政的思维状态与言论姿态。
说来有趣的是,《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导最在乎镜头电影感的一部作品,但最终出彩的依旧是言语的幽默。
至于看客们是否能读懂这个一开始发生在“拐弯镇”的故事,终究还是得从这些拐弯的言语里入手。
十年前,从地方法官、地方县长到市长因“想糊弄了事”却纷纷落马;十年后,第二轮的地方法官、地方县长到市长因“想糊弄了事”却鸡飞狗跳。
十年前的政治事故、十年后的差一步政治事故。两轮荒谬事件下来,最后市长对县长说出了“我们是更多地在乎群众利益还是更多地在乎保住乌纱帽,我想是后者。我们应该转变。”的话语,并做出了一种所谓的“整风行动”。
上面这一幕的对话,发生在“十年后”章节的最后。法院的职员贾聪明不解决李雪莲的法律问题,而是想靠潜规则联手赵大头利用李雪莲进行“骗婚”。当县长把这些计谋和聊天记录发给市长后,市长在酒桌上与更上层的领导把这件事说为笑话,结果“笑话真成了笑话”。
接而我们则欣赏到了这位曾经拿李雪莲这等“蚂蚁之事”说笑话的市长,在人代会后仿佛受了红色洗照,在金色为主色调的背景中对县长说出一番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话语,全然忘记自己曾经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小失大”。
那句话是出自真心,还是作为上层在事件在意外中终于作结之时摆个姿态,戳那儿点头哈腰的县长和之后画外音中“将上访扼杀在幼苗状态”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解读。
把嘲讽放上各种台面话上,及看似洗白的结尾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体制内的嘲弄。因为至始至终,无论是长官还是小官,都没有真正关注、关怀过李雪莲的个体的矛盾与痛苦,只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做他们思维下的选择。
这些思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虚伪与纰漏,而这些思维引发的则是身份阶级意识下溜须拍马的语言艺术,以及行为上的道貌岸然和三刀两面。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恶意已经扎根在姿态之中,反觉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现实中的真实之恶,在这个圆形世界的平行时空里,被拐弯成了姿态。
迂回的群戏是这部电影的重头,而这一众半尴不尬的群戏,也莫名击中了中国人日常对话相处之间,包括官民阶级对比间的尴尬。印象深刻的一场戏的气氛,是一群官员在李雪莲的小餐馆中停电时刻相处的尴尬。
官员(市长)与民众(李雪莲)在语境上的疏离,竟是因一头牛区隔开来。李雪莲对第三次前来确定她不会再去告状的市长说:“牛说不让我告状,是怕我告不赢;你们不让我告状,是让我继续含冤。”
随后,市长便在官员意识中得出这番话的另一层用意——但那显然不是李雪莲的用意。官民两隔的沟通障碍在这第三次询问是否要上访中,达到顶峰。
值得感慨的是,我们如今的电影市场怕是已经很难再产出类似《背靠背,脸对脸》那般将体制之恶刺痛到入木三分的作品——在那部电影里,即便是其中深谙官场之道作幺蛾子的副科长,也仅仅只是大树底层目不可见的小叶子罢。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当下,嘲弄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也没有任何价值。比如那位有所影射的“国家元首”如此说道:“有人说我太保守,但我认为宁可保守,也不能激进!否则就要回头补课!”
各人有各人的课要补吧。
p.s.特别推荐评论区@沙滩企鹅的回复。另外也谢谢大家愿意看完这篇有点长的评论。
文/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6 ) 李雪莲告状,并不是为了看“官场现形记”
冯小刚的电影,常常像是为了捡拾那些被鲜肉偶像挤出荧屏、窝在北京胡同里的老牌演员,号召而起的一次用实力说话的集体亮相。《我不是潘金莲》有着非常出色的群戏,串联了众多男性角色,像张嘉译、张译这样演员的存在,总是无形给人很踏实的感觉,至于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他们是把这朵花衬托的更夺目了,还是衬下去了,去看电影吧。
今年电影市场泡沫的破碎趋势,其实给很多电影从业人员敲了警钟,比如演员,演员本就该试着去驾驭不同类型、挑战自己的角色,若无视戏路越来越窄的危险,或者顾虑形象将自己留在舒适区,演艺生涯就会变的前途未卜,很多合适的角色也就擦肩错过了。学不会再深入不同的人物状态,拿出使人信服的演技。在翻云覆雨的电影界,这决定着他们演员道路能走多远。这话倒不仅适用于演员。
大众对于范冰冰的印象多半停留在一个时常红毯亮相、拍光鲜亮丽时尚大片的范冰冰,她在荧幕中塑造的种种角色并不讨彩,因为那是一个个空洞的花瓶角色,中国电影长期的浮夸、虚假,本能而怯懦地回避、冷落人们真实生活的所在,从某些意义上说,可坑害了不少纵有抱负理想的演员,悄无声息地榨干了他们身上的朴实、演才,让他们变成了不沾一丁点土的“豆芽菜”。我想看过《苹果》、《观音山》的人,自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范冰冰愿意接拍这部电影,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游走盘旋,勇气胆识值得称赞。其情形一如冯小刚在《老炮儿》中,在一群不遵循道义、行事风风火火的小鲜肉里争一口江湖老气。
在《我不是潘金莲》之前,范冰冰与冯小刚也合作过刘震云编剧的《手机》,影片中范冰冰饰演的出版社编辑,是葛优角色严守一的秘密情人。她的艳俗放浪,连番的电话勾搭,导致最后严守一家庭破裂,与新的爱人也催生出信任危机。所以偶然听到走进影院的观众把《我不是潘金莲》,大都简称为“潘金莲”,不禁觉得好笑,冯小刚导演与范冰冰合作两次,拍的她竟然都是“潘金莲”。
这部政治尺度很惊人的电影能够顺利拍摄发行,更多得益于编剧刘震云与导演冯小刚的圆滑机智,刘震云的小说语言非常独特,唠家常似的几句话就能准确勾勒一个人物。他有把一个荒唐无稽的事情讲到最后使读者信以为真的天赋。兴许在这里刘震云得到了他的律师老婆帮助,《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内核不是一个展露出尖锐对抗姿态的伸冤案例,而是刻画一个“李雪莲”这样的“固执”农妇,为一件“家务事”、为了脱掉“潘金莲”的恶名,而近乎荒谬地上访了二十年(电影中缩短了十年),最后以一个意外事故收场。这样巧妙的设定,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出闹剧,发生的一切似乎都不必太当真。但若这个故事随便换个人设,其锋芒力度便会昭然若揭。很多尖锐的东西,目前我们只能以闹剧的形式呈现。以怎样的心态看这部被划入喜剧类型的电影,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比原著小说的百无禁忌、直白凶猛,冯小刚拍的可谓谨慎又匠心独运,短了不少戾气的攻击性,或者是他故意把观众的目光支离散开了。比如在电影中,围绕李雪莲家乡发生的情节,均以圆形画幅呈现。取景地江西婺源,雨雾笼罩、林屋排列、古色建筑等场景,在不占画布一半的圆形中,每一帧都是一幅引人陶醉的山水风景画,极具美感。李雪莲与官员再激烈的冲撞舌战,也很难改变这种淡雅别致景色氤氲出的迷惑性,它像是完成了对敏感地带的消声处理。在北京的上访,冯小刚又用手机屏幕式的立长方形,《新闻联播》般的领导人会议报道,来表现权力中心的规则与凝滞。最后又使用窄宽荧幕做了一个伏笔的收尾,想想都大有门道。构图,暖寒的色调运用,也可玩味有趣。
但比起老谋子那部题材相似的《秋菊打官司》,巩俐造型的惊叹世人,土到掉渣。范冰冰的农村妇女造型显得没有那么夸张,棕色长袄搭配斗笠,颇有几份江湖侠气。尤其是许多段李雪莲走在落雨的道路、桥梁间,伴随着密鼓声,我们看不见她的面部表情和眼神,额前几卷长发迎风摇散,沉默坚毅,体内蕴藏着满腔的力量,像身披重担的女豪杰,去揭露挑破大小官员自利贪图的丑陋面目。
自然很多观众会把目光投射到影片“官场”揭露的层面,李雪莲的存在仿佛便是为了勾连并展示各级官员的样貌,来说“天底下乌鸦一般黑”,她本人倒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了。电影的多处段落,也完全没有范冰冰的身影,而是被一些领导人推诿责任的吵骂、遮掩的反思语录替代,李雪莲则一个人走在买凶杀人、拦车和闯大会堂的道路上。雨里来、雾里去,像鬼一样缥缈的范冰冰,在人面前被冻的红扑扑的脸蛋,看久了倒显得天真可爱。个人感觉在这里她的演技还算在线,到电影后半段,局势反转,她不再摇尾求人,再不给任何男人正眼看,也很好表现出了无人理解的孤独,但内心又不渴求这些人怜悯的情绪。
这与原著小说的编排有异曲同工之妙,李雪莲的故事被放置在超长的序文里,而一个讽刺上访文化的黑色小幽默确被当作正文。尽管看似许多官员围绕着李雪莲愁的焦头烂额,但李雪莲并不重要,对任何人都不重要,不然她所执拗的东西,不会拖了数十年无人问津,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给我们留下更深印象的只是官场的变动,一群没有更高精神趣味的中年男人在等级森严的政治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争夺饭碗的勾心斗角的千姿百态。
“官场”一词的说法应该来自民间,或者是群体内的自嘲。它看似与我们十分遥远,但每当我们需要做什么,哪里犯了错误,或者它主动来刁难时,我们的生活就会被完全搅和进官场,目睹其真实一面,并不得不与它处处配合,发挥“忍”术。我们实在受了它太多窝囊气,却还总要高声歌颂。像我的长辈家人,他们对政府服务机关的看法大都是它不会为人们排忧解难,却是带来忧难。李雪莲凭借一己之力,把一层层搞得天翻地覆,市长县长三番五次亲至家门做动员工作,对观众来说,更多是呼出一口恶气,过过干瘾。李雪莲上访换置到现实中,立即就会变的惨不忍睹。官场总是有一面是令人恐惧的东西,一面又是荒诞可笑,刘和冯都取了它荒诞的一面,舍去了那令人恐惧的一面。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李雪莲风风雨雨的数年,便是“一入官场似海深,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但这话倒不仅仅在说李雪莲,小说中还出现过一个叫董宪法的专委,总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正义,不懂得官场礼仪,职位才一直上不去。当正义变为灰心时,便有些得过且过,深觉得还不如在牲口市场倒腾牲口伢子快活,当自己也因李雪莲被撤职时,他甩下一句“去球”,真去倒腾牲口伢子去了。他很恰当形容出了混官场的这些人的真实心情写照,也难怪电影结尾处,李雪莲偶遇被她撤职的县长,对方也反而觉得自在安然,开始真正理解李雪莲的处境和所求。尽管不快活,官场还是像一个旋转的漩涡,像卡夫卡《城堡》的描述一样,指令经过无数层传递到土地测量员K.身上时,他并不知道究竟在执行谁的命令。在官场里没人能以超脱的姿态观察自己的处境和变迁的环境,他也不得不和城堡里的所有人一样,像个螺丝钉一样,被不自觉地被裹挟进去,半辈子也不能从中抽身离开。一路勾心斗角,一路处心积虑。
但我觉得还是不应该说电影全是围绕着他们的,单独看李雪莲的线,其实也能看出很多典型的中国现实剖面,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剖面。
在得知前夫去世,自己的状再无法告下去的时候,失控的李雪莲蹲倒在菜市场,嚎啕不起。不得不说范冰冰的哭戏还挺能打动人,病后的一段她短发凌乱,脸色烫红的差,进入状态撒开演了,是感受到了李雪莲这一路的遭遇曲折吧。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果园上吊。后来她却又心态转变接受了这个世界的面目,怪诞而又有些灰心地笑起来,不置气了。这时镜头才给了范冰冰演了全片也没求来的面部特写,她在为自己感到可笑。
纵观李雪莲上访之路,她有许多次动摇和不坚定,人情世故的冷淡欺骗和由之而来的失落情绪,几次影响了她的选择,但都没有打倒李雪莲的生活热情。第一次李雪莲静坐市政府被拘留,心身受挫死了心,心想前夫肯承认错误便不再追究,好生过日子。前夫却把她逼进了道德不洁的死角,李雪莲不得不重归上访路。十年后再次死心的李雪莲,听了老牛的意见不上访,问题却又被官员激化,后又中了厨师大头算计她的骗局,怒火再难平歇。
能跟李雪莲说话的这头牛也别具意味,知识分子常说“对牛弹琴”,大概就是他们对待没有文化的人的态度。有多少知识分子,把农村生活的那些女人统称为“农村妇女”,觉得他们丑陋、刁蛮、不讲理,差不多是地球异类。刘震云访谈中说他讨厌知识分子的这种无知,他们口口声声在说所关注的乡村议题,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丝毫不重要。他们忽视和没想到的,却是那些人生命的一切。人与人的不理解,或者引申到他们各自代表的群体之间的不理解,已经畸形扩大到了这种程度。
就好像那些被李雪莲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官员到底也没想清楚李雪莲究竟想要什么:她仅仅是为了脱去“潘金莲”的帽子,还是就是对他们行政无力的报复?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单独剥离出来,事情就会突然变的很好理解。李雪莲与丈夫为了多生一个孩子,假装离婚,怀孕期间,丈夫出轨跟别的女人好上了。无论怎样丈夫在伦理上没有尽到责任,放在人情社会,我们都会站在李雪莲这边,可惜人情规约没有强制力。李雪莲上访其实是走上了一个错误的告状方向,她开始寻求冷冰冰的法律条文的帮助,在法律制度面前,她前夫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
但李雪莲如果没有选择上访,情况可能会更加难堪。就像原著小说中,决定不再上访的李雪莲立刻选择了去果园上吊自杀。
中国乡村有着相当高的自杀率,学者吴飞在根据自己多年在河北某县城的田野调查,出版了一本名叫《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的人类学书籍,很是精彩。根据大量调查、口述,吴飞认为乡村的自杀行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精神疾病类的自杀,和“受到委屈”而自杀。这些非精神疾病类的乡村的自杀往往是“神圣”的、“取义”的,把他们送上绝路的是“受了委屈”、“自己的正义得到歪曲”、“人格受到了损害”。而自杀,不是示弱,恰恰是一种抗争。是威胁说:自己不是那么没理、也不软弱,这是追求正义的姿态、也是对他人实施惩罚。
人情的正义并不具备强制力,即便你理解李雪莲,你也只能道德谴责她的前夫;甚至在最亲密的家庭关系中,更可能包庇非正义情况,家庭中的任何矛盾也都被视为应该被化解。这时想要伸张正义的人,如果始终不愿意咽下这口气,被逼到边缘地带时,一种选择就是通过自杀来为自己伸张正义。另一种选择就是寻求国家强制力来干扰他的家务事,把国家当作最后的正义依靠。
显然,受到委屈的李雪莲,在各种熟人关系里“正义”无法得到伸张时,便走上了第二条道路,寻求国家援助。但国家选择的是用消极的手段来应对、积极的手段回避,“家务事”或者说公民的尊严是他们并不想管理的事情。像《我不是潘金莲》最后的定档海报中,圆形红色背景的李雪莲,茫然而没有答案地望着我们。而周围的男人,要么是轻视她,要么是想从她戳开的口子里得到自己的利益。
可以说,李雪莲如果自杀了,便会成为乡村自杀案例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尽管国家有各种理由认为类似的家务事难以清断,但当当事人不得不跳离乡村礼俗,把国家当作最后的正义之地来为自己寻求正义时,逃避绝不是国家应该采取的姿态。就好像李雪莲可以给牛讲明白的事情,如果有任何一个官员不再以“对付”的心态而耐心聆听,并不会一直得不到纾解。
这部电影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是,以下犯上倒不是说不可以,但你必须能耐小,没什么污点。比如李雪莲,在县政府门口静坐,要越级上访,把有牵连的官兵吓的兵荒马乱。你该说,抓起来不就好了!扔进派出所,随便找个罪名编排一下。问题就坏在李雪莲老实巴交,一个罪名找不到。不然费那么大功夫——玩呢?
女版的《天下无贼》,用偏执自私的情感撩拨无知的G点。女主要求法律保护感情,主张的内容既不合法,程序也不合法。拦轿喊冤和青天大老爷的封建时代平反标配轻松缴械现代法制法规,又一出从权不从法的苦情戏。为一己之私非法破坏正常秩序,这叫无法无天闹gm。
本子有点笨拙,同时也算聪明。一件事,说的不是这件事,成了另一件事,就这么绕出语言的魅力。天朝能拍这事,反正也没谁了,没人能跟他比,根本就没有可比的对象,拍了就是胜利,而且还这么上了。惊不惊喜不重要,反正让人足够的佩服。不过这样的完成度,搁在今年的糟糕大环境下,就坐等横扫金马了。
在圆圈内做出了聪明的表达,李雪莲是圆圈内的中轴线,她的轴是认死理儿,是所谓气节;圆是个皮球,踢出了官场现形记;圆又是扇面,让片子变得更具古典韵味;画幅的切换,构成了真正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一个从圆变方的转变太牛掰了。
比黄建新当年那些片子冲击力小不少。大领导没问题,制度没问题,对权力系统之恶没啥触碰。蠢的是底下的官员,群众上访从根上来说也是无理取闹,拦截上访群众的警察形象也很正面。有这个内核,弄再花哨的形式也无济于事。政治片的内在深度与官员级别高低没啥关系,背靠背脸对脸说的就是小衙门的事。
一如既往的自作聪明,坚持不懈的自以为是。为了讽刺刻意钻牛角尖,为了表现刻意小题大做,不合情也不合法。圆形幕幅最大限度缩小画面的可视面积,再配合大量中远景镜头,故意让观众看不清演员的脸和面部表情,忽略掉演技,这倒是很巧妙!
“告状,就是离开亲人,和仇人在一起” 电影里所有北京的镜头都是方的,其他地方的镜头都是圆的,导演解释是因为北京是代表着权利和规则的地方。片尾范冰冰站在镜头前的沧桑意犹未尽…“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竟是部官场电影!围绕在李雪莲身边各级官员,从县长到北京的“首长”,再加上法院和警察系统,组成一幅中国官场现形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方官员在两会等敏感时期求稳定求和谐的心态和作风。有态度!演员表演认真。圆形方形构图独特优美,蕴意丰富。冯导仍能追求新手法,拍敏感题材,牛逼!四星半
冰冰的演技被范伟/刘桦/张译/张嘉译随便两分钟的戏秒杀。圆形方形居然还挺喜欢的,别样美感。
多伦多电影节没有龙标就敢来参赛,在场的学生提了疑问还被冯小刚讽刺只有中国的学生这么问,进口片只有撤档再定档从来没有换挡一说,你姨在怕什么&范冰冰演技无比尴尬,为了避免她的符号式演技,冯小刚没有给近景,私以为他只是拿范冰冰当做他炫技的工具而已&给美美的空境和一帮演技派两星。
范冰冰太努力了。為了演好一個湖北還是安徽人,她說話加了東北口音北京口音山東口音四川口音湖南口音,最後聽來是大舌頭普通話,為她提名了金馬獎。電影前半著急後半不著急,讓我著急。
范冰冰生硬的演技和蹩脚的方言 在众多实力派配角面前显得特别尴尬
真的不如找闫妮演吧
圆方镜头,导演说灵感来自多兰《妈咪》,异常微妙,非但不觉炫技,反而十分贴切。画幅都不算什么了,绝佳群演,刘桦冰冰关于“杀人和干那事”的神对话,拐弯镇,喝茶,贾聪明,不要自残,我很被动,去那棵树…一出喜剧版《秋菊打官司》,近十年最好的冯小刚导演电影。看的非龙标版,要能过审就腻害了
刘震云在巴黎拉丁区独立小影院的首映上玩笑说这片拿那么多奖全靠他写得好并欢迎现场观众观影后顺便购买一本法语版原著。我没买但觉得他可能不是在开玩笑。
冯导说:“找公认的演得好的女演员来演,得奖了,跟我有关系吗?我要是找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行的,在我的指导下演了,得了奖了,那就跟我有关系了嘛!”画面真美。
这不是官场现形记,这只是变着花样的施政主旋律。倒是借着李雪莲的口说清楚了一件事:越想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就越不和谐。冯小刚让我想到袁世卿,恶霸不可怕,就怕艺术挂...
剧情四星。但是圆镜视角加上婺源的风景整个非常有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感觉,看得实在太舒服了。。难怪作为今年TIFF special presentation的开幕电影。范爷美爆,再往上加一星。
对拦车、截访之类的表现,充分满足了老百姓(有关部门)对青天大老爷、善解民心老干部的CCTV幻想。是比非诚勿扰私人订制高了不少,电影感最强的一次。范冰冰也进步了,从砸酒瓶进化到丢暖壶。最后,裸替这种事情,我是不愿意接受的。
很失望,把一个讽刺又荒诞的故事,讲得精致直白无深度,禁不起回味和揣度,冯小刚是名导但不是大师,偶尔的几句俏皮话,与故作深沉的基调格格不入,范冰冰用这两个小时证明影后不等于好演员,配角撑起半边天,比起一众正常发挥的演技派,大鹏和李宗翰的表演让人惊喜
三星半,在冯小刚这几年的电影里,算最好的一部的了,之前几个真的没法看。形式上的圆与方,更多是做出距离感,一方面可能是导演所谓的写意,更多的,我倒是觉得为了安全感,去远离写实。毕竟这个话题还是稍微有些敏感,官僚主义,层层推诿,怕事躲事,这一切都似曾相识。虽有遗憾,但还是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