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火车票,这个真没有
从王小峰的博客上知道有个叫谢晓东的,写了几部电影,《业主奏鸣曲》《一年到头》和《无形杀》,其中王竞导演的《一年到头》在豆瓣上评价很高,8.0分,看介绍原来是关于春运的,有很多人还都说看哭了。我好久没哭了,就准备试试。
2008年的贺岁片,后知后觉的我刚知道。现在是2009年7月,没有一年到头的感觉,姑且揭一揭买票难的伤疤。春运的问题,依旧是个老问题,作为在北京摸爬滚打的外地人,每年都得面对。尽管离春节还有半年,看这个片子无异于往伤口上洒盐。可是,回想这一年到头,我们谈论什么问题,不是往伤口上撒盐?没想到的是,片子看到最后,我真把自己给看哭了。
我们谁都不怪。黄渤说过:点儿背不能怨社会。买不上票,也别骂政府。让你去干铁道部部长,不一定比现在强。想起一句歌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原本以为有钱人不愁回家,可导演告诉我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回家的路上,穷人跟富人各有各的艰难。
电影有两条线,穷人那条就不说了,农民工买票难说一万遍了,越说越难。说富人吧,先说医院那点事儿。心内科刚上任三个月的小伙子还需要加强学习:医生的年终奖金跟你这一年所卖出去的药是挂钩的。可这小伙子就不明白了:明明开一瓶药就能治好病人的病,难道我非要给他开两瓶吗?于是,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才来三个月,等你在心内科待上三年,你就明白了。后来我们看到,这个小伙子的悟性很高,几天工夫,他就知道让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出院的病号住院观察两天了。反正是公费。主任一听说是公费,更狠:那就住七天吧。到底是主任。
主任看上去很风光,但,是个主任就不容易。何况这个主任娶了个城里老婆。其实主任老婆不过是个护士,在医院是主任的下属,可回到家,主任是她的下属。
主任过年也得回家啊。当然他可以一个人回家,可是即将过八十大寿的老父亲这回非要见见自己的孙子——孙子都16岁了,还没见过爷爷。怎么办?是回呢回呢还是回呢?老爷子过一天少一天,估计过完八十大寿也就差不多了,说什么也得带儿子回去!于是就买了三张火车票(当然,是很不容易地搞到了三张火车票),然后小心翼翼地跟妻子解释、央求……没用,妻子说了:儿子明年参加中考,是儿子重要呢,还是老子重要呢?
通过比较来探讨问题的实质,这是女人的通病。她们把比较法应用于生活的每一处,比如:“你是更爱我呢还是那个贱人”,“你是先救我呢还是你妈”。的确很难,好比问你说,我是砍掉你的左手呢还是砍掉你的右手,你怎么答?
最后,女的亲了男的一口,说我给你做好吃的去。男的就败下来了。亲一口是“色”,做好吃的是“食”,16年来他就是被这两样武器给征服的?可当妻子偷偷把两张火车票转让,当那两张火车票被人取走的那一刻,他忍不住哭了。当着妻子跟儿子的面,主任哭了。主任有泪不轻弹呐,弹了说明女人狠啊。
不过主任这一哭,女人心就软了,女人哪见得男人哭呢。于是女人屈服了:“你吓着我了,我依了你还不行吗?”于是出现了这一幕:母子俩飞出门去,追回刚转让出的火车票。我就是被这一幕感动哭的。
我之所以认为这部片子好,当然不是因为它能把人看哭。况且看了这个片子一点都不感动的也大有人在。不能说没看哭的人就没人性,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硬要让一个北京人去体会外地人买票难的感觉也不怎么人道。这个片子好就好在,它在春运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并不是只有民工返乡难,还有一部分中产阶级,因为倒插门等原因回不了家,也很难。
对于广大农民工朋友来说,火车票难买,也买不起;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火车票不好买,但可以上网找二手、找黄牛;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外地女婿来说,火车票,这个真没有。
2009年7月19日
2 ) 无题——献给无数漂泊的游子
当《蓝莲花》响起的时候,我的鼻子酸的无法抑制。
这是一种血脉相通的情感,底层的小人物们在这个社会挣扎着与生活的艰难斗争。他们是外来的民工、是父母身在乡下的凤凰男、是子女远在异国老无所依的空巢老人。
超越了地域的感情,哪一刻从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汹涌而出。无法割裂的对故土的眷恋,根于那片土地的民族情感。无论是江西的、安徽的、湖南的、河北的,那一刻汇成一个带着哀怨和无奈的词:游子。
是啊,在城市比星星还繁密的灯火中,这些悲伤、欣喜、哀愁、失落,都如同车轮下碾落的灰尘,生活如一堆琐碎的纸屑,只有你自己寻找着一句句失落的意义,凑成一副扭曲的篇章。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刻,我们才找到安详和自由。
当我们带着精英的目光审视那些划过历史天空的大事件,探讨他们为时代带来的变革意义的同时,同样不要忘记了我们身边那些最底层的兄弟。他们是我们的兄弟,他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同样有着梦想,尽管他们的梦想如此的微小,但这无数的卑微的梦想却足以让我们的民族完成一次伟大的远征。一个号称和谐的社会不应该让如此微小的梦想都得不到满足。
在北京的鸟巢下,我们时代的主题依然宏大,我们用一个鸟巢欢迎四方的来客,但这片大地上无数的空巢同样在渴盼亲人的归来,而他们,本是这里的主人。
3 ) 被生活本身感动
看完电影写影评是一件很矫情的事儿,好象写读后感或者小学春游玩了还得写作文似的
但是人总是善忘得,有些许的感动还是象记录下来的
片尾许巍的歌没说的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阻挡什么,每年春运那么多人,晕倒了还要回家,荒谬么,子非鱼,这么难这么苦,不能阻挡
一年到头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创作者的意图,所以不要事先看影评的好,写实的镜头风格,多头的主线,让人也许以为又是一部石头或者刘跃进,扑面而来的真实,使人不觉得像在看电影,而是你每天在其中的社会,没有什么配乐,让人不知道创作者的立场,这些真实,中立的真实,导演没有给出任何态度,我是该看作调侃一笑了之还是同情剧中人,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配乐其实是一种创作者表达态度的方式,习惯了速食不用大脑的我,很不习惯,一开始觉得,怎么能没有态度呢,但是看到后来,才欣赏这个做法,最关键的地方,还是有配乐给你态度立场和煽情的,前面的沉默给后面的渲染铺垫积蓄了力度和感染力。
电影开始的时候,导演想塞进去的东西太多,连八荣八尺都不忘放一个背景,每个镜头都用意设计,略显匠气,还好一会就开始平平静静地讲故事,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里面没有太多的巧合、太离奇的冲突设计,什么都不会超乎你对生活的经验,用生活本身感动你,每个人都不容易,为别人感动,也为自己感动,大家都是小人物,没有大富大贵高官重权,没有那么多脱离我们平常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每个人都在活着,为一点点小小的理想和不那么惊天动地的平凡爱情、亲情努力着,好好活着。都是好人,都有不顺。每个人都那么相似,就像是自己女友、自己的邻居,女孩都那么相似,从小梅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被人欺负了找自己哭,不肯下车走路,但是只要好好哄,还是很听话很娴淑。包工头和医生两个人似乎代表了全体男人,他们的老婆也是全体女人的代表,医生让我看到了我以后也许的生活,工作、金钱、亲情,一个男人有很多的责任要承担,没有借口推托,老婆不是坏,在前面真觉得这个女人很讨厌,但是孩子和老人都重要,女人更多可能是考虑自己小家庭,最后看到丈夫哭了,她也是一路狂奔的。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没什么离奇的情节,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情感,这部电影就像是你每天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琐碎,也许不值一提,但是我感动了
被生活本身。
4 ) 张国栋+李家梁=国家栋梁
昨晚在影院看的,见到了电影的主创。看片子从头笑到尾,最后我哭了。电影观照到了很多社会问题,就在身边,仅仅是展示,你看的亲切;编剧抖的一个个小包袱,你笑得抹泪。
故事设置并不复杂,却直指人心,我也正在考虑回不回家过年的问题。导演说,亲情线是他们抓得最紧的东西。
有人说片子卖国,我不觉得。丑化了哪个群体?我也是安徽人,那就是他们的生活,这点正视的勇气总有吧?
演员们都不错,我尤其喜欢“张栋梁女友”的表演,陈刚的形象亦正亦邪,很有可塑性,就是说话有点那啥,听着不是太舒服,一个小瑕疵。
段子——估计群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啦= _____,=
希望大家支持国产放映厅!
有人拍真实的东西,真好。
等我有钱了,一定投给这样的国产电影。
5 ) 2个解决方法
首先,我得说这部片子是进来唯一让我看的激动的片子。绝对beat了什么《投名状》《集结号》《大灌篮》《长江7号》,因为那些不是我们人民的生活,只有《一年到头》才是我们息息相关、寻常可见的生活。
两个解决方案,医生家没票,为什么不开车回湖南呢?
还有小孩去追回卖出的火车票,不妨就和人说突然来电话,说那张是假票,买主自然会乖乖地送回。
6 ) 回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1月20号下午5点,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结束。6点,办理退房。6点半,还回借来的自行车。随即到北大南门外的火车票订票点,因为七点开始放票。那里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约有三四十来个人。天气寒冷,你可以听到连绵不断的跺脚声,还有连绵的抱怨声:“怎么到时间了还不开门?”
八点多我排到了窗前,之前的一位仍然没有离开,里面的小妹已经熟练地喊起“后面的到哪里?”那个人犹豫了一番最后决定要站票了,为此他又再次确认了一下有没有其他到杭州的车次,硬卧或硬座。里面的小妹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如果在西站,售票员早就提高嗓门了。他后面的我一直紧张着,就像在第一场政治考试开始时那样,心纠结在一起。因为我还是担心买不到回家的票,毕竟离七点开始放票已经过去很久了。如同那时患了强迫症一般叮嘱自己先写名字,同样,当时我在反复背着车次、终点、时间。
2517,这个已经很熟悉的数字排列,报上去,然后等待回应。后面的人都伸长着脖子,呼出白气,手机铃声此刻仿佛都消失在黑夜和昏黄的灯光之中。
那几秒,顿时变得很长。
她的几种回答我早已在脑中想好,不管结果怎样她都会是同一种表情。买不到票的人很多,她已经无暇对任何一个不走运的人表示遗憾了。
还好,我买到了回家的票。逆着队列走出,很多人的目光聚集在火车票上,同样我也是,看着票面,而不顾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找回的零钱。
那晚的晚饭是相当的晚,不过也吃的相当的爽。
买到票是这一年最好的结尾,不管成绩怎样,这一年到头了,终于自由了。可以不再去记忆那些理论、思考那些问题了,不用再躲在我那个半地下室里看着铁窗子想象自己眼下如同一只囚鸟,不用再留恋吃饭时那短暂的休息时间,中午床上那一天之中寥寥无几的射进来的阳光。
有一两次晚上实在学不进去时,循环播放着许巍的《蓝莲花》,歌声响起,向往也响起。情景当然是从买票、检票到回家开始。
1月24号晚八点,混迹于北京站二楼第三候车室的人群中,很多人翘首以盼,电子屏幕有发车时间——九点,但是没有开始检票的时间。焦虑的烟圈升腾,人们的心中的硝烟也在弥漫。没有人愿意拥挤,可是从检票口那里像一支箭一样飞奔下天桥到月台再上车,这的确是一段奔向自由的旅程。你周围奔跑的人就是这一年里你碰到的形形色色的有印象没印象的人,那个天桥就是要离开的城市,那些检票的就是冷漠无情地递给你最后结算的工资的家伙。等我上了车一摸书包侧面的口袋,陪伴我考研的那个大肚水壶早就挤没了。它也自由飞翔了。
也许是回家前的艰苦卓绝,还有这一年大事小事的了结,更加衬托了火车奔驰在自由轨道上的那种感觉。前方是安详宁静的海滨小城,有海鸥和灯塔......
在看完《一年到头》这部电影后,颇有感触,尤其是结尾处火车站里熟悉的景象,音乐自然响起(很赞配乐),不自觉的一种对前方期盼和向往的感情倾泻出来。我就不说它的内容了,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适合在下了车回到家之后观看,那就是我们旅人的生活。
7 ) 这是2008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这部电影不属于任何一家大的影视公司。
不属于任何一个大导演的大手笔大制作。
不属于中国电影的票房翘楚。
不属于国人冲击奥斯卡的希望。
不属于某一个明星的代表作品。
但是,
它属于每一个过年要回家的中国人。
它属于每一个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回家过年的中国人。
这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是我们自己的电影。
它没有所谓宏大的背景、传奇的叙事、打牌的明星、轰炸式的宣传。
但是,它有感动我们的情节,它有属于我们的悲喜,它有我们的视角,它有这个社会的现实,它有让我们笑的时候,它有让我们哭的理由。
它是我在2008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它是属于我这个要赶回家过年的中国人。
8 ) 《一年到头》紧抓了影坛流行的叙事风格
0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是那部片子?很多人可能记不得具体名字,但是说到《撞车》(英文名crash),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刻印象,不仅仅因为片子涉及的种族歧视问题,而是这个影片的叙事风格很特别:故事看似以几个独立的人物故事展开,但是几个独立的故事的场景和主角都有交叉出现,让观众有很强的“巧合”感觉。
说到这里,就可以引出我要说的主题了:《一年到头》正是借鉴了类似《撞车》的叙事风格。
《一年到头》刚开始,装修工,心胸外科医生,中学校长这三个主角相互独立,但是不久,电影中三者在各种“因缘巧合”下交叉发生联系。显然类似《撞车》情节。
其实去年我就发现在全球得到广泛好评和奥斯卡获奖的两部影片都是如此风格,一部就是上面提到的《撞车》,另外一部就是《巴别塔》。看来当今影坛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喜欢这种风格。
当然,这种风格最开始出现是哪部电影我无从而知,但是我知道我最早发现这种风格的片子是《真爱至上》,后来还有韩国的《悲伤电影》(韩国人抄袭好莱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当然,如果还从影片主题来讲,《一年到头》反映中国人过春节和《真爱至上》反映英国人过圣诞节是相当的一致。
最后我讲一下我最感动的镜头:
就是心胸外科医生看到老婆和儿子把好不容易买到的回老家车票转卖,老婆就是不肯回男方老家过年,一个大男人自己跑到卧室哭泣,最后吓得妻子急忙追回车票
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最后的那首“蓝莲花”一响起,我泪如泉涌。2008.9.24 新东安影城北京放映周
民工讨薪、医闹、过年车票、孩子升学考试、托关系帮忙(国栋的大舅子骗子杀熟,为了稳住白老师费劲给李主任买票,这里真见中国人的人情关系之复杂和国人之精明),此片种种问题至今仍然是中国最普遍的社会问题。最后买票回家过年那段我真的看哭了,过年出远门回家抢过票的人更会懂的。7.9
10多年前的春运还是一票难求,那时候机票可以疯到“北京到西宁到上海到湘潭”中转,10多年前的民工还在为薪酬争权,所谓“文明讨薪”…10多年后的现在貌似情况好转了,新的问题又来了。王竞《万箭穿心》更早更温和作品,“多张票你愿不愿意跟我走?”笑泪…
8/10。每条线索都有独立完整的戏剧冲突,人物之间的利益和情感线逐一展开将社会阶级和个人层面纵横交错。黑色幽默设置得心易手,牵涉医闹的主任及时帮患病老人签手术单后面又提醒新人多开药,硬闯不成的工友们追着雇主的车文明讨薪,老人自己买的探病礼品送人来掩饰寂寞、开头结婚梦都有现实的揭露感。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回家过年的向往
闹剧
看到了身边亲切的一幕幕,即使黑暗和无奈,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看到后面医生的老婆和儿子不顾一切的冲下楼去为他要回火车票,当包工头和他女朋友非常温馨地挑选戒指,然后俏皮的给她待在手上时,我都非常感动,小小的感动油然而生。总之这是一部低成本,但绝不低质量的,很反映现实生活的平凡电影。演员们的演技和表达方式
琐碎倒挺真实,但是天生反感这类破事儿
运镜很有特点,比那拨山寨导演和神叨叨的年轻导演强N个段位。又是这种人人都经历的事,真挺不错
笑着笑着就哭了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4亿中国人对回家过年的向往
画质不行,剧情一般,笑点凑合,不觉得有多大亮点,陈刚不错……
这两年中国电影真的变得好看了
酒馆年底正好放了这个,没想到这么现实主义,这特么哪是喜剧。觉得08-18年这十年变化好大,都是经济危机的年份,但是集体主义的大情绪在褪去,春运也不再苦大仇深,大家更关注个体关注自我本身。这类电影是能记录我们经历过的时代的,Respect!
蛮好,浅浅的温暖
2008最好的国产片
小成本的多线故事 值得鼓励
連著看了三部王竟的片子,三部都看哭了,共同生活在這一片大地上,同胞的命運讓我動容,因為那些事件那些情緒都太熟悉了。王竟對這片土地上的人的關懷也讓我感動,而且他都能那麼細膩又那麼不缺代表性地表達出來。
社会主义好!2013.12.2
将种种社会现实浓缩在年关当中,铺开一张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关系网,抓住了各阶层对待“回家过年”的常态,大小人物的处事态度别具特色,却又异常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