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夜,一场激烈的广场舞交流会名额争夺战打破了王大妈和杨大妈平静的退休生活,在其他队伍竞赛条件的不断内卷中,两大妈利用自己的专长,率领樱桃社区舞队脱颖而出,因此结下了深厚友谊。沉迷追剧、机智反诈、热衷盲盒、齐舞battle、追星打call.....两姐妹在社区开启了欢乐又硬核的晚年生活的同时,数字化社会中各种新潮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
作为一部主打生活流的大妈喜剧,这个系列不禁让人想起了爱奇艺之前《生活对我下手了》,毕竟珠玉在前,这部短剧于是剑走偏锋,从大妈角度切入,社会性和话题性都非常强烈,不管是卖保健品,养生,广场舞,黄昏恋等话题,都有很强的老年人现实意义,从类型创新角度来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毕竟这样的题材少之又少,能够看到一部,应该值得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可惜本剧在
但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了诸多让人不适的几个点。
本片,广告质感过于严重,影视作品如果是现实主义,最好还是尽量追求写实,所有影视作品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如果脱离实际情况,那么这样的搞笑都是敷于表面的,且缺乏群众基础的,在本剧中,不论是演员表演,场景布置,镜头设计等,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的细节,让人感到不适。
由于代际诧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大妈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吐槽大妈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小撮人的趋势,尤其是在年关将至,上映这样一部迷你剧,我不知道马化腾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这种小项目估计日理万机,日历万亿的马总估计也没时间搭理这种小项目。作为一个影视从业者,无业游民,我还是想说两句。, 刻意讨好年青人,很多话题,其实老年人并没有,本剧却在刻意安插到老年人身上,这种刻意让人感到不适。老年人并非一无是处,这种夸张除了博人哈哈一笑之外,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只会制造代沟对立,讨好年青人,一味的夸张或者贬低老年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不能因为互联网上老年人缺位,没有声量,就故意制造这种噱头。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深刻的洞察,和深刻人文关怀,我相信随着这一代8090的老去,他们会慢慢理解自己家里的老人。
我突然想起了一位豆瓣网友,她是不会看到我这篇影评的,所以我可以放开评论了,她赋闲在家,年纪不小了,还是对父母缺乏体谅,一直在抱怨妈妈的种种不是,偏见和固执只能是一个人某种成长阶段的小思考,当一个人成熟和成长起来,他应该拥有更加博大的胸襟和眼光,对于家庭关系,应该用智慧和幽默来化解,毕竟谁活着都不容易,父母寓于家庭和厨房,走过很多地方的我们应该多一分体谅和理解,我相信当他结婚生子了,他应该会摆脱偏见,走向某种和解和大同的。
哇,8.4分,坐实了2022年开年第一好剧,把观众从烂剧里拉出来,让我们谢谢大妈!
--------------------
2022年开年第一好剧,大妈作为锦鲤给充斥着烂片的国产剧市场带来广场舞最炫的活力。节奏紧凑、转折刺激、台词时尚、剧情新颖,一口气20集。实在是大妈太好看了,随便一集都很搞笑,轻轻松松20集,好看,纯路人、自来水。
唯一的缺点是热搜买的少,都完结了也没什么营销,全靠自来水安利刷热度,而且大妈还不让我谢谢她。好剧就应该多营销,这种剧不该被平庸的同行拉踩防爆,必须五星,真担心豆瓣开不出8.2的高分。据片尾透露,大妈还有第二季,王姐和杨姐即将二搭,剧粉和演员粉都可以安心了。
主配角都是老戏骨,全员演技在线,有人说这个戏谁演谁火,然而这两个大妈的角色超级难演,换个年轻人估计都看不懂剧本。不是大妈根本无法理解大妈的生活逻辑,每天的日常生活状态都要有所不同,一场戏时间短转折快,需要接二连三的爆发力。大妈们每天要在相似的退休日常里循环,面对生活的刁难和不靠谱老公、子女,要发挥百般才智与勇气才能打破生活的桎梏,活出退休独立女性的自己。
国产剧之光,以大妈视角凝视现代社会,反思很多社会层面在脱节的中老年人群中是如何成为问题并被自然的社会群体运作化解转为乐趣重新融入原本有壁的阶层。短、快、冲突强的叙事充满黑色幽默的结构,将大妈的世界拆解在现实空间又重构于他们的过去时间,借大妈生活反映当下问题,对现实社会予有意观照。但是在时间与空间的解构演绎上过于隐晦,好像蹭不到无限流与Timeloop的热度。
这咋办,只能简单归纳为:好剧。
中国大妈,神一般的存在。
她们既能用舞蹈征服广场,也能去纽约炒黄金、迪拜炒楼。
最近,一部新出的国产短剧就瞄准了这个特别的群体。
在欢乐逗笑之间,将荒诞魔幻的现实讽刺得淋漓尽致——大妈的世界
这是国内首部聚焦中国大妈的微短剧。
每集只有短短五分钟,非常适合下饭。
截至目前,在豆瓣评分8.3,在同体量的作品中算很不错的成绩。
海报上的两位主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饰演王于田的李玲玉,此前在《西游记》饰玉兔,并演唱脍炙人口的插曲《天竺少女》。
此外,她还出演过《红楼梦》《孝庄秘史》等多部经典国产剧。
饰演杨得馥的穆丽燕,是近年来荧幕上的妈妈角色专业户。
她曾出演过《欢乐颂》《我是余欢水》等热门国产剧。
除了她俩之外,还有陈妍希、陈意涵、梁天、梁龙等人加盟此剧。
在脑洞大开故事中,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大妈身上诙谐幽默、讽刺拉满的故事。
保健品推销员,可以说是常年混迹在大妈中的一类人群。
在大多数社会新闻中,他们都是欺骗钱财、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把大妈哄得团团转的形象。
第一集中,就围绕他们讲述了一个想象力十足的反转故事。
一名身着正装的男子,将马桶打扫得极其干净。
接着他转过身,舀了杯马桶里的水一饮而下。
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这名男子是一位名叫小李的保健品推销员。
为了笼络大妈的人心,便于自己开展推销业务,他把自己的目标客户照顾得十分妥帖。
各种脏活累活,统统不在话下,比专业的家政和保洁人员更加卖力。
画面一转,两位退休大妈王于田和杨得馥坐在沙发上闲聊。
通过对话才得知,看似“猎人”的小李,只不过是王于田的“猎物”。
他利用保健品推销员想要套近乎、做推销的心理,把对方当成了免费劳动力随意差遣。
“洗衣机多重啊,找个人抬上来不得一两百块钱。”
如此老谋深算,让人不得不服!
杨得馥深感王于田的机智,也同样模仿了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小区里的大妈都得知了小李这个免费劳动力的存在。
为了不让小李引起怀疑、解决供不应求的矛盾,他们还推出了“共享小李”的计划:
每周共同集资200元,假装被小李骗。
然后大家轮流压榨小李做家务,正所谓“科学养李、科学用李”。
为了实时分享和掌握小李的使用状态,他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
每当一家用完小李,就在群里汇报,便于下一家继续使用。
在如此周密的计策之下,小李成为了一个24小时运转的廉价劳动力。
切菜、晒床单、遛狗、捶背……可以说是史上最惨保健品推销员了。
眼见自己的推销业务毫无进展,小李也有苦难言。
最惨的是,他还因为涉嫌诈骗,最终被警方带走了。
一个小李倒下了,下一个小周又冒了出来。
这场猎人与猎物来回周旋的心理攻坚战,在大妈群体里面再次展开……
除了保健品推销之外,剧中还讽刺了现实中跟风买盲盒的现象。
这天,杨得馥大妈回到家中,却发现垃圾遍地。
而自己的老伴,也紧张兮兮地躲在衣柜里。
一问才得知,原来他们的女儿最近沉迷于买辣条盲盒。
地上的垃圾全是她吃过、以及逼迫父亲吃的辣条包装袋,这让父亲苦不堪言。
而她买这么多辣条的目的,就是为了集齐一套辣条盲盒里的星座卡片。
杨得馥深刻地批评了女儿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
但画面一转,她自己去超市买鸡蛋,就阴差阳错地买了一个鸡蛋盲盒。
她打算去超市把买错的鸡蛋盲盒退掉,可当她回来的时候,却带回来了更多的鸡蛋盲盒。
因为据传集齐一套鸡蛋盲盒,价值不菲,这让杨得馥立马心动了。
真香预警,诚不欺我……
市场上,鸡蛋盲盒供不应求,被大妈们炒得十分火热。
家庭里,一道道鸡蛋做的菜肴,被变着花样地端上了餐桌。
最夸张的是,由于鸡蛋被炒的火热,鸡的价格也实现了惊人的飞跃。
现如今的一只鸡,就约等于一座矿的价值。
一段时间后,杨得馥将家里珍藏已久的炸鸡,想拿去换鸡蛋盲盒。
但一问才得知,如今的鸡蛋的价格实现了跳楼式下跌。
原来,是有两个行侠仗义的”鸡蛋侠“为了实现全世界的鸡蛋自由,在四处发放鸡蛋。
如此一来,鸡蛋的价格自然就下跌。而鸡蛋盲盒昔日的辉煌,也因此成为了历史。
除了以上两个故事之外,《大妈的世界》还贡献了诸多笑点满满又反转十足的喜剧故事。
在短短5分钟左右的体量内,情节丰富、内涵深刻,让人在爆笑之后又陷入对现实生活的沉思。
具体来说,这部剧之所以获得无数自来水安利,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一,紧贴现实热点,讽刺意味十足。
《大妈的世界》虽然是一部虚构的小品短剧,但剧中的故事大多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和网络热点。
比如刚才提到的盲盒热、CP粉、转运锦鲤、手机监听生活等等,都是互联网上的热议话题。
如此接地气的选材角度,才能让这部剧集突破圈层且深入人心。
第二,节奏轻快流畅,笑点出人意料。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席卷互联网,观众的观剧习惯也受到影响。
《大妈的世界》以微短剧的形式来呈现,短小轻快的节奏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观剧需求。
此外,由于每一集的时间较短,剧中的笑点也变得更加密集,真正实现了“从头笑到尾”的爆笑效果。
第三,关注大妈群体,凸显人文关怀。
虽然剧中的故事五花八门,脑洞十足,但归根结底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大妈身上的故事。
这个群体曾经争议十足,但这部剧却用一种活泼逗笑的形式,呈现了新时代的大妈形象,为这个群体正名。
正如导演彭晨所说,他在创作中尝试通过跨越代际的生活体验的共鸣,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也让大妈们获得更多的理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集片尾出现的温馨提示。
这些温馨提示大多是一句言简意赅的话,或是衷心告诫,或是吐槽荒诞现实。
既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也以点睛之笔深化了剧集的内涵。
近年来,国产剧经常因为堆砌流量、剧情悬浮虚假等问题陷入争议旋涡。
作为一部小体量的短剧,《大妈的世界》没有流量加持,却凭借扎实有料、走心而接地气的剧情创作获得无数好评。
它的出现,也充分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只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塑造真正打动观众的好作品。
“大妈”这个称呼,不知何时似乎成了贬义词。
新闻里提到“大妈”,要么是扛着低音炮扰民、要么是坐着公交抢鸡蛋。
今天是买保健品的冤种,明天就往飞机发动机里扔硬币祈福。
总之,在互联网语境里,“大妈”这个词,总能跟“土”、“没教养”挂钩。
最轻的,也得是催婚、劝离、嚼舌根的无良老太太。
这也没办法,确实有那么几年,“骂大妈”就是流量密码。
媒体传多了,就给咱们这代网民打上了思想钢印。
但最近我看了一部短剧,却完全打翻了以往对“大妈”的一切负面印象。
这就是极其魔幻,又超级现实的网络短剧:
大妈的世界
当然,能给我带来认知颠覆,并不是说剧里的大妈有多新潮。
她们只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也在遭遇普通人的各种生活问题。
比如,开篇第一集,她们就遇上了保健品骗局。
这骗子的套路,只要你看过法治新闻,或者春晚小品《儿子来了》就知道。
先跟老人套近乎,最好认个干爹干妈。
然后给个仨核桃俩枣的好处,等老人放松警惕,骗子马上卷钱跑路。
骗子小李,就用这个套路,认王阿姨做干妈。
小李隔三差五帮王阿姨做家务,顺便推销各种离奇的“智商税“。
王阿姨会上当吗?
当然不会,王阿姨知道小李是骗子。
奈何小哥干活又积极又麻利,最关键的是,不要钱,甚至还倒贴鸡蛋!
反正不掏钱,白嫖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
王阿姨的神之操作,很快在小区传开。
一大群精打细算的大妈,纷纷假装上当,认小李当儿子。
大妈们东西肯定不买,但给小李派活儿,可真不含糊。
发展到后面,为了解决“大妈用工需求大”与“小李产能不足”的矛盾,大妈们创造性的开发出“共享小李。
姐妹们每周凑200块钱,假装上当受骗。
画个大饼,反钓着以为在钓鱼的小李继续干活,燃烧生命照亮大妈。
终于,在小李即将崩溃的时候,警察“拯救”了他。
小李锒铛入狱,却笑得宛如受够资本家剥削终于潇洒辞职的打工人。
而大妈们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影响,反正新的“干儿子”有的是。
这里,也建议小伙伴们可以点个在看,把文章连同这部剧,一起分享给家里的老人。
遇到献殷勤的骗子,白嫖劳动力可以,但千万不能掏钱,一毛都不能掏!
当然,《大妈的世界》以短剧的体量,能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豆瓣狂砍8.3,只聊老人那点事,肯定不够。
在我看来,它最牛x的地方恰恰在于,借大妈的视角,疯狂映射年轻人的世界。
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盲盒》这集。
开头的时候提到过,大妈们不是爱抢鸡蛋嘛。
蛋贩子干脆推出“盲盒鸡蛋”,当即引发了全球大妈的抢购。
抢到最后,鸡成了“贵族”、鸡蛋成了装甲车押运的“稀世珍宝”。
连过期半年的炸鸡,都能当硬通货。
短短两句话,就至少折射出了三个问题:
部分年轻人对于盲盒之类具有“赌博”和“成瘾”性质的产品,玩了命的追逐;
资本拿捏这种心态,进行的大规模炒作;
随之让我想到了当年我家抢盐的样子,算是事件营销和饥饿营销吧。
当然,年轻人抽盲盒图一乐没啥问题。
但是,千万不要像剧中抢鸡蛋的大妈们一样,被“收集欲”蒙蔽双眼,着了资本割韭菜的道。
类似的剧情,还有买基金那一期。
大妈们集体出征,按照饭圈思路给基金经理打榜。
现在一看好像有点魔幻,但这还真是“真实事件改编”。
2020-21年,基金圈里还真掀起过一阵“饭圈热”。
比如,我就差点上车张坤,成了基金界的“ikun”。
当然,像大妈们这样线下举灯牌应援的行为,确实略显离谱。
这段明显是讽刺饭圈里,各种无脑疯的NCF。
但纯凭着基金经理的名字、眼缘、甚至是颜值,就梭哈冲锋的基民确实大有人在。
而在这一集的最后,油男田一鸣也给出了这么做的结果:做韭菜。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好像我的基金还没解套。
算了,发完稿哭会儿去。
在基金之外,《大妈的世界》也聊了不少比较暗黑的社会问题。
比如,王阿姨沉迷养生,买了一堆智商税的养生产品。
女儿当机立断,花重金把王阿姨送去“戒养生成瘾治疗”。
所谓的治疗,就是各种洗脑,要老人们狂吃高热量食品,熬夜蹦迪等等。
这段很明显讽刺的是杨永信和豫章书院,以及那些把孩子送去戒网瘾的家长。
类似的故事,大家可以在B站搜《爸:我也是为你好》。
那部微电影,真的是惊悚感拉满。
不过,比起微电影冤冤相报的暗黑结局,《大妈的世界》则缓和很多。
最终王阿姨用养生之道,征服了整个“学校”,掀起了养生之风。
但在故事的最后,被洗脑的“学员”,机械的执行各种养生之道。
想想真是细思极恐。
以上说的这些,也只是《大妈的世界》其中的几集内容。
其他的,像王阿姨跟闺蜜一起追剧磕CP,磕到三次元的年轻人恋爱。
结果每到关键时刻,就会被小广告打扰,逼得阿姨们只能买咖啡店卡座会员。
而买了会员之后,却总因为各种奇怪的打断,让她俩在关键时刻被干扰。
这一段,就很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那个到处弹窗的互联网体检。
当然,剧组在这一段的操作还是矜持了。
毕竟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种神奇的东西叫“会员专属广告”。
在网购那一集,王阿姨遇到前脚说了什么话,后脚购物APP就会推荐相关商品的情况。
去年我写滴滴和个人隐私的时候,就聊过部分软件可以通过像SIRI一样的智能语音,用关键词触发录音,窃取用户隐私的问题。
短短两集,不到十分钟的内容,《大妈的世界》就把当代互联网大厂盘了个明明白白。
我觉得,这也算是《大妈的世界》的一大亮点。
乍一看,是一群退休老人的魔幻搞怪生活。
但看完之后才发现,梗含量爆炸多。
包括吐槽年轻人、讽刺当代网民、还有大谈社会话题。
全20集100分钟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让我有一种回到当年,看《若是如此》和《屌丝男士》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演员们的实力在线,让我完全感觉不到尴尬。
老戏骨们疯狂飙戏,这感觉实在有爽到。
不过,爽完之后,看着荧幕上的阿姨们,我也开始想一些事。
开头我提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大妈”偏见极大。
一方面,确实是个别大妈过于离谱,群众里面有坏人。
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我们作为互联网原驻民,对生在上个时代人的鄙视。
就像大妈们跳广场舞这事儿,放到现在,哪怕不扰民,也散发着土味。
但往前倒个三十四年,回到大妈们还是“小妹妹”的时代。
这就是他们认知里的时尚潮流,都得是逢年过节才露一手的绝活儿。
如今大妈们的这种行为,跟咱们年轻人看小时候的动画片、买手办、听老歌没啥区别。
我们看不懂大妈跳广场舞,也跟他们看不懂咱们花几百上千买“塑料小人”一回事。
*顺便展示一下我手办的一小部分
更何况,大妈们也在进步嘛。
自打我爸妈学会了上网和用智能手机之后,各种网络爆梗也是张嘴就来。
虽然,偶尔也会闹笑话,但人家也确实在追赶时代。
假如有一天,“时尚”的风向再度转变,也许我们也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啊,也不用有一天了,80、90、00后就“到底谁是土鳖”的嘴仗不也打了十几年嘛。
所以,还是丢掉刻板印象,相互体谅吧。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还是日常推荐一波看原片,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
对了,也可以分享给家里的长辈们。
过年期间,大家暂时把工作催婚丢一边,全家一起看看喜剧,岂不美哉?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太好看了,所有演员在线!
剧情埋梗,节奏感特别好,果然还是要看老戏骨演的戏!
看两位美女“大妈”的表演好像看到了自己和小姐妹的未来 哈哈哈哈哈
大妈也有少女心!要一直美美哒,一支追剧,一支喜欢帅哥 哈哈哈
目前能媲美的就是韩国的 high kick
这部剧应该连出十季!
想问什么时候可以出第二季先看看!
从20岁杯酒快意的人生,到马上30岁人间烟火的幸福,畅想即使有一天不再美丽不再年轻,但也依旧可以在养老院里找帅老头搭讪——心中少年不死。
打开《大妈的世界》,我看到的中老年生活,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刺激更有意思。
5分钟一集的剧集长度,密集的笑点和脑洞大开的情节,用了大妈们可能也不懂的语言,描述了大妈们的生活。无论是子女的生活上的代沟,还是大妈很多迷惑行为操作,都用了更为夸张和戏谑的方式表现。倒不是讽刺,我觉得是给了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一个沟通的桥梁。
第二集用大火的盲盒文化,和大妈们对于鸡蛋的热爱结合在一起,用一个未来世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父母辈的不理解,其实和父母亲对你的误解是一样的,都是对某一事物的过分热爱,只不过大家热爱的对象是不一样的。你热爱球鞋,而他们热爱鸡蛋。
面对保健品销售的骗局,大妈们不再是新闻里播报的弱势群体、受害群众,而是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周旋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行侠仗义”。
所以,有时候,我们根本无法界定,她们是新时代的弱势群体,还是新潮流的中流砥柱。
在当下青春题材、革命题材、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时,即使是女性题材,也很少有人完全聚焦在“大妈”这个群体。
“大妈”这个词,从来没有被赋予关于美貌、智慧、气质等正向词语的链接,更多的只是一个年龄概念的划分。虽然很少被看到,但却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我们都不愿意落入这个词语隐含的庸俗、固执、无助,我们总是奋力摆脱成为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我会在羽毛球场上遇见很多“大妈”,即使年纪和我妈差不多大,我也总是称其为“姐姐”。她们很尊重自己做的每件事情,会穿成套的运动服,亮眼的鞋子,爱拍照记录每一次相聚,会把打废的球编上美丽的绳子,变成好看的装饰品。我们的区别,大概只是,岁月赋予了她们更多的财富,在时代的洪流席卷过来的时候,我们都无一幸免,但她们似乎更加坦然和淡定。当我们在谈论乌克兰打不打仗,教育双减带来的影响时,她们只关心今天的菜价,和明天会不会降温。数十年如一日的嘱咐你要早睡,出门要记得带手机,要按时吃饭。当你抱怨她们总是在关注生活的琐碎,家长里短,三餐四季的时候,无意发现,她们曾在工作中严谨认真,也曾在少女时追求过诗和远方。
我们站在她们的肩膀上,看到了更广袤的世界,却忘记回头来和她们分享分享。我去朋友家喝酒的时候,她爸爸总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和我们分享他新买的投影设备,和我们聊了很多我们年轻人爱看的电影,但是还是很执着地给我们推荐大自然纪录片,然后很期待的问我们感觉怎么样?而他妈妈总是把他爸往外拽,说让年轻人们自己玩,别总是在这里添乱。
那天我和我妈看完电影,有点晚了,华灯初上,灯红酒绿的生活摇曳了起来。我搂着我妈说,走呀,我请你去酒吧喝一杯。我妈看了看自己的穿的抓绒衣,她说,你早说呀,早知道我就换一件衣服了,我穿这个怎么去酒吧。我说,你穿这个去酒吧才酷呢。
不要让这个社会的审美太过单调,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时代,让我们从不同地角度,去欣赏,去了解,去拥抱,去爱……
居然忘记标了!!编剧很厉害,解压下饭好物
差那么点意思,却又有那么点意思。
必须五星!太有趣了!用中国大妈这个极具代表性的市井文化符号的瓶,装了多少时下痛点热点爽点的酒。鸡娃、内卷、学区房、职场陋习、饭圈、没有边界感的中国催婚长辈、长视频网站的臭毛病、嗑cp、网红,大妈小伙抢广场的热点都有哈哈…有种痛痛快快帮各种意义上的社畜吐槽一通的爽快感~这剧让我看到了久违的“辛辣的讽刺是喜剧的特色之一”,真好!李玲玉真是时代的眼泪呀,当年也是大陆娱乐圈第一甜姐儿~每集结尾的输出太欠儿太精辟恨不得每一帧都截屏~ost太魔性了,又洗脑,又符合这个剧的调性~虽然是老年人做主角,但形式却young到不行,五分钟一集高密度快节奏输出的沙雕泡面番,yyds了属于是~下一季快点儿的吧!
咱妈的故事确实有点意思,日常又有趣
短剧的形式掩饰了内容的空洞
笑不活了,导演编剧太秀了吧,全是热梗没有一丝“剧情”,剧是老年人演的剧,但面向的还是当下年轻人。五分多钟的时长,内容基本上做到了有梗可玩也有主题升华,短小精悍,还有老戏骨的加持,太精彩了,期待下一季!
哈哈哈哈哈哈好有意思 爱豆那集笑吐了
哈哈哈,很有意思,期待下一季。个人觉得,第一集是神作,主要是不光搞笑,而且老年人也能看明白,能真的起到反诈骗的作用。其他集有的也挺搞笑,不过更多是年轻人自己玩梗了,老年人未必觉得有趣。只说搞笑程度的话,涉及互联网的那几集都不错,一个要求扫码下载APP否则不开门的自助超市,一个手机偷听大数据,哦还有一个高情商低情商。
剧名《大妈的世界》读作《魔幻的世界》,每一集看得都想拍大腿叫好!追剧,磕cp,基金经理,卖保健品,卖茶小妹……各种梗代入感太强了。不仅是大妈,全年龄层都能找到共鸣。
陈妍希演的好突兀
人设上的反差制造得很好,终于有出色的国产高概念喜剧了,片尾的一行字简直就是点睛之笔。应该叫《未来的大妈》,编剧非常会用夸张手法来达到幽默,后面几集不太好看,下一季如果还是停留在对大妈的想象,而一味追寻爆点热度,迎合年轻人,肯定会凉的,盲盒、网红、追剧、打call等话题都是今年火明年就过时的梗,最终只能沦为网红剧 。建议还是扎根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老年女性共同生活规律上,拍得就像一群人间富贵花们老了后的生活,同题材非常牛逼的还数《闲人马大姐》。
封城期间打发无聊时间,忽然发现还挺好看的,配角还是陈妍希,陈意涵,徐洋,梁天。。下饭,就是太短了
嬉笑怒骂里,是新一代老年人颠覆刻板的生活,反诈骗老年保健品、鸡妈、广场舞之战、磕cp,有多少都是与时代里那一代老年人不相同的新一代年轻想要的老年生活。
15秒短视频的等效加长版,通过密集的包袱和反转制造爽感。拍的是中老年人的伪生活,直击和讨好的却是年轻观众。
一口气看完真是没把我给笑死,太喜欢了。每天看在网上看那么多负面信息,总是感觉血压不够用。终于有一点很单纯、很沙雕的快乐来让人轻松一下了。真是一部可爱的剧呢~
要素过多结合热点笑死了,有几集挺好的,大多数集没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神仙剧,每集五分钟,每分钟都在爆笑。
给都会白领青年自娱自乐的特供小品,不光大爷大妈看不懂,小镇屌丝也看不懂。
短小精悍,嬉笑怒骂间仿佛看到了我的老年生活。又有脑洞又有讽刺又有风趣。
《我和小姐妹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