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岁的吉冈胜从小地方来到东京,一边在高考辅导学校读书一边打工送报。每天吉冈要负责为300多个人家送报纸,他绘制了一张地图,一一写明各家的名字,养狗的人家打上一个*,养花的人家打上两个*,以此为他们分级。感到无聊或气闷时,吉冈就会打电话去骚扰。他爱上丑陋孤独的靠卖身度日残废的女子玛利亚。周遭人的不幸令吉冈的情绪暴躁不堪。他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恐吓他人,威胁要引爆东京站和街边的加油站把所有人都炸死。然而当他挂上电话后,却只是黯然流下了泪水……主人公内心的挫折感和绝望感化作愤怒的狂澜横扫观众们的心间,令人深深为之震动
幕后
本片根据中上健次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描绘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每日繁重的机械劳动加上他人冷漠的态度,令他心中烦闷郁结,只得以恶作剧来作为情绪的发泄口。19岁原是人生中最美妙的年华,然而整部影片却充满了压抑和苦闷的气氛,主人公内心的挫折感和绝望感化作愤怒的狂澜横扫观众们的心间,令人深深为之震动。
柳町光男,日本著名导演,早稻田大学法学院毕业,从1969开始,以自由导演的身份从事电影创作。同时,他在东映教育电影部中兼职,获得了剧本家大和屋竺的悉心指导。1974年,柳町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二年后,一部反映暴走组青年的记录片《God Speed You!Black Emperor》(《黑暗帝王风驰电掣》)制作完成。1979年,柳町推出了自己编导的第一部剧情电影《十九岁的地图》,该片成功在电影旬报评出的年度十佳作品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日本taxi driver, 爵士BGM大赞。柳町光男电影好实在,这么多素材够一般的好几部片了
地图上的人们都被画满了叉
没有一条路,走着没有叉。
柳町光男的这部处女作充满了无以名状的绝望和挫败感却又显得过于冷静,影片对白极少,对声音的节制暗喻主人公内心的冷漠,常常于一个安静的片段中突然插入嘈杂的画外音,红色作为关键细节来制造反差,影片专注于对细节的刻画,没有任何激烈的起伏剧情,最后的发泄也仅仅是一次暗自流泪。
吉岗胜的行为,是日本“蚁族”发泄的一个出口,但对社会的改变没什么用。
现在看报童这个职业已经早已作古,但情绪仍是相同的。青春片最主要的情绪表达其实是对世界对人生虚无的看法,茫然无知的生命在混沌的世界上匍匐挣扎。三岛由纪夫说过,右翼是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与青春期蓬勃的破坏欲望和蔓展的生命力不谋而同。但青年和成人的区别就是,成年人真下手了。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
全共斗回响。
年轻的地图,满是死角。
电影传送门字幕组作品。预示着平成废物式的字面意义的无政府主义青年的诞生。
遍地肮脏的世界,喜欢那些真实得难看、令人厌烦的桥段。整部电影的极差很大,但还是能够打动到我,结尾拍得很棒。好奇这部电影和尾崎的《十七歳の地図》有什么关联。
a story of paper boy
19岁的迷茫与悲伤,柳町光男的风骨挺对味
很難相信是1979的東西,很難相信1979到2020人們還是這樣活著
「我該怎麼生活?我不知道。」青春的迷茫、壓抑、孤獨,一語中的。
4+欢愉过后你抬头看到自己这张逼脸一刹那无休止的孤独和绝望在每一条画叉的街巷汹涌地四散开来
我怎么就没这么变态的19岁。太遗憾了。
5.30 テーマ曲板橋文夫。電台裡放著矢野顕子和はっぴいえんど。70年代東京北區的破落
李滄東有具人本關懷、探討韓國的蓋茲比現象的《燃燒烈愛》,韓國經典電影《颳風的好日子》和《十九歲的地圖》一樣描寫社會底層人士的生活,前者描寫社會人士,後者為年輕人。持有這張「十九歲的地圖」的男孩像個偶然在藝術電影裡的臥軌青年,被一列載向未來的區間列車(也就是載往現在)輾碎了,而那列車上載滿了被生活壓得逼仄的臉孔的嗜血喪屍,現在的我們何不是這樣生活呢?「所有帶有犯罪傾向的人大多是空想家。他們不能正視世界,不斷用空想來描繪。因此,他們看到的世界比好人看到的世界要刺激、富於更多誘惑,是一個美麗的幻影的世界。」——谷崎潤一郎《犯罪小說集》
上京青年的愤世嫉俗转化成 carto/demography 的冲动,当上帝视角完成后无可挽回的空虚随之而来。和同年的《盗日者》对比看是非常有趣:一个面向南东京表象的繁华、另一个面向北东京实在的匮乏;一个实现了对城市报复式的轰炸、另一个直指景观下个体的无能——相映承接起日本从70年代到80年代叙事范式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