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热恋中的他

剧情片大陆2024

主演:朱信宗

导演:许清明

 剧照

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2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3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4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5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6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3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4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5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6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7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8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19热恋中的他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8 00:38

详细剧情

“每天见面一小时,你欠我的钱就不用还了。”洛家辉把一份协议扔到樊佳丽面前。签下这份卖身契,樊佳丽感觉自己的人生彻底完了。作为海贷公司债务经理,洛家辉用他霸道的混蛋方法生生闯进了樊佳丽的世界。他相貌痞帅,做事无赖,擅长暴力,一个十足的街头混混,但就是这么一个毫不讲理的男人,却陷入了爱情的漩涡。恋爱是什么?他不知道,他所能做的就是像一个混混一样去爱她。

 长篇影评

 1 ) 三段式的爱情在三个节点中凋零

看了三遍,第一遍是去年7.26,第二遍是今年2.26,然后第三遍离第一遍过去快一年,还是觉得一样好看,一样爱这一部电影。

电影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百分百合拍的相遇、如胶似漆的热恋和激情淡去的分手前夕,其中相遇阶段和分手前夕都各有我特别喜欢的几场戏。而在整个影片之中有三个影响两人的重要节点,下面我根据三个阶段来讲一些注意到的细节和分析吧。


一、相遇阶段

从一开始,两人的相遇可谓是遵循了命运的指引一般,忘记时间没有去的天竺鼠展览,没有赶上的末班车都造就了两人今后的相遇,因为没有赶上末班车,与车站遇到的其他一对男女寻找能够打发时间的去处,另一对男女扮演的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上班族的形象——鲜有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一旦有人问起就会说是看电影,实际上不怎么看电影,谈起最喜欢的片子就会说家喻户晓的《肖申克的救赎》这样。这里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动画大师押井守本人的客串,而只能说《魔女宅急便》真人版(甚至还是去年看的)的白领们自然不会认识押井守。

女主同样发现了押井守并且一样处于震惊之中。

而之后男主对两个上班族正在内心吐槽的时候,或许同样也在默默吐槽的女主注意到了男主的样子,这个时候给了一个女主偷偷注视的镜头——“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你落在我身上的目光”

“爱在1”中出现过的

而正是对于发现押井守的共通之处,让女主鼓起勇气认识男主,于是也有了“谢谢你,押井守”,追上去的女主发现两人有着不可思议般的共同爱好,包括相撞款式的鞋和喜欢的书籍作者,两人情同意合,这时去上厕所的女主经过鞋架时的掩饰不住的笑意更是暴露了对于男主的暗生情愫。

这时候,学姐作为闯入者突然出现,打破了原有两人的密闭空间,而略有吃醋又或是融入不进学姐那一团体的尴尬气氛让女主找了个借口逃走了,识破这一切的男主追了上去,这时女主还在处在赌气的情绪之中(大概是我和你聊的好好的,她一来就把你拉走了?)这时候的情况是女主有点小别扭然后两人小打小闹的状况,导演用了一个小危机的设计(突然来的单车)让两人又站在了“同一战线”

然后女主提出想去一个装修得像卡拉OK的卡拉OK。呼应前面女主说的很多唱k的地方装修得一点都不像唱k的,实际上不是为了唱歌而更多是作为社交属性的存在。而两人在ktv唱的这首歌也是我之前就很喜欢的一首歌,きのこ帝国的《クロノスタシス》(时停错觉Chronostasis)

而一些对于事物说法上偏好的一致和相同的疑惑,在内心里偷偷加分。导演在这里插入两人互相内心的声音(这是一个表达两人关系上的小细节,后面还会提)

高度相似爱好的加持下,两人关系迅速升温,用相同色系搭配的情侣装和情侣鞋表达两人的高度重合性,在感情上升期的阶段在家庭餐厅点两份自助畅饮就可以聊到末班车时间,想要走的时候女主又提了一句《黄金神威》之后,本来已经穿上外套的男主又十分自然的脱下了。(另外《黄金神威》在后面也多次出现)

《黄金神威》也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漫画和动画

而在电车上的两人距离被迫拉近到一个暧昧的位置,插入了两人同一状况下各自分别的心声。

而两人都想要在末班车来临之前表白的默契程度和不断在相同状况下的心声也是高明之处,在餐厅遇到乐队主唱时询问的“有没有浪漫一点的歌”也是暴露了双方彼此的心思。而后面的告白场景也是我相当喜欢的几场戏之一,用意外上错的巧克力芭菲,在两人同时想要给它拍照时候无意间入镜的彼此,顺势的告白和出现在双方手机镜头之中的对照,太喜欢这个安排了,而我喜欢这个电影的很大程度上的原因也是在一些故事中插入的小意外小状况来推动更自然地情绪发展,包括之前的“单车铃声化解女主的小情绪”和这次的“意外上错顺势告白”。很自然,不露痕迹一般将这几个情绪上的转变处理地相当到位。

告白之后的两人在按钮式红绿灯下亲吻,于是继押井守之后又感谢了按钮式红绿灯。


二、如胶似漆的热恋阶段

两人步入热恋之后,整天黏在一起,在这时也遇到了改变女主心态的节点——恋爱生存率博主的自杀,恋爱并非不散的宴席,恋爱关系中两人只不过是把各种的爱好摆放在一起,而想要守护好自己爱情的博主走向了不测,这对女主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也让她愈加想要守护好自己和男主之间的爱情。

而两人相处之后也逐渐暴露出隐性的问题——男主不习惯与他人沟通,总是将自己的心思藏起来。他稿费降低却从未和女主谈起过。

细看就会发现,导演善用前后相同状况的对比,热恋时期相同的帆布鞋和工作时候相同的皮鞋;在阳台上望着女主去面试的男主和身份置换的女主;刚搬来住所时享用面包和之后得知面包店关门只是一句“换一家吃不就行了”,每期必追的“今村夏子”到之后的“人生成功术”,对父亲所说的要坚持梦想到之后闲置的画笔,对于刁难女主的上司用他看今村夏子的《野餐》也不会有感悟,到之后自己也不会有感悟了...诸如此类,很多很多小的细节。


三、分手前夕

而第一个节点就是在男主入职公司不久的时候,刚看完一本书的女主心情舒畅想要和男主分享,突然的工作打乱了原本的安排,一句“我们两人的步调不同”不耐烦的态度和语气彻底点燃了两人,最后女主选择了妥协并让男主路上看那本书,可男主却将其放在一旁不管不顾。这也代表了工作上的压力逐渐压垮了男主想要坚持爱好坚持两人生活的心境。玩不进去的《塞尔达传说》,只能玩消消乐消遣时间,看电影时候只能冷漠脸,回到家却说今天的电影真有意思,被生活压力逐渐压垮,男主的性格让他更加封闭自己的内心,心里想着只要结婚就好了,只要结婚自己做的这一切就是值得的。这就是男方和女方在一段感情中不同的地方,男方很多时候会陷入自我的境地,只想要一味的付出认为只要自己为这段感情付出的够多就好了,而女方会更在意两人当下的感情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之后的打算。

看怪奇物语的女主和看人生成功术的男主,一个代表了兴趣,一个代表了生活

而肇事者的事故成为了两人关系的第二个节点,肇事者和男主不仅年龄相同,出生地也一样,这是导演有意安排的设计,意为同样是受到公司压迫的劳动者,肇事者站起来做出了反抗,并说自己不想做这种谁都可以胜任的工作。而男主一开始坚持画画的梦想也是同样的想法,因为稿费问题反抗了甲方遭到了“那我们用素材网站”的回复,这也正代表男主从前也反抗了这种“谁都能做的工作”。但生活的重压已经把男主磨平了棱角,没有一点反抗的念头,于是同事发出感叹却对其愤怒欲要大打出手,内心想法只剩下工作就是一种人生的责任,也是呼应了前面女主妈妈“洗脑”的内容。其实也会发现在每个阶段下,都有代表着世俗声音的对应着两人,相遇阶段的两位白领再到热恋阶段的双方父母。这时候的女主谈起了换工作的事情,刚刚遭遇肇事事件的男主心里只想着工作就是责任,认为女主放弃铁饭碗去一家前途未卜的公司是把人生当儿戏的事情,在听到女主说这个工作可以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联想到了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翻过的漫画,已经不在玩的游戏和正在做的这个谁都能胜任的,不是自己想做的工作的时候,对女主的想法噬之以鼻,只有嘲讽和冷脸。顺势大倒苦水的男主说了一堆以前从未提起的工作中所受的委屈,嘴里一直念叨着“一点都不辛苦”,这就是男主的性格导致,一心只想着把所有的事情自己扛,想着只要我努力工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出“靠爱好活下去只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小看人生”代表着男主已经彻底失去了自己还能拿起画笔的想法与信心,这时候提出“我们结婚吧”,男主以为只要结婚了一切就会有所改变,自己的付出就是有回报的。

“茶可能有点苦”“这个程度刚刚好”也是完美表达了两人心境上的不同,想要追求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追寻自己爱好的女主;和一味想着赚钱,为家庭为两人付出的男主已经深陷苦罐子之中,已经感受不到苦涩的滋味,已经麻木的心境。

这个片最好的地方在于以前和现在同样一段对话,却因为心境状况的改变失去了以前的热情。不断给出双方在同一件事上不同角度的看法,而第三个节点就是男主前辈的葬礼上,男主眼里他是一个受人值得尊敬的前辈。而在女主眼里,他是一个会动手打女朋友的人。在两个人对这件事看法不匹配的时候,矛盾就慢慢地被放大了,做不到同等悲伤的女主无法深度与男主共情。

最后在参加完共同好友的婚礼之后,两人又犹如表白时候的默契,同样默契的想要在这一天结束两人的关系,在摩天轮上说出了一些还在恋爱之时难以开口,会顾及对方想法的一些话语,在关系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反而能够洒脱,能够淡然处之。

最后两人走进当时表白的餐厅,发现一直平时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也代表着两人的关系不复从前,已经回不去了。

习惯性走到一直坐的座位发现已经有人,女主的表情是有点惊讶的,而男主是愣了一下

而之后就是分别前最后的快乐时光,两人回首过去,一阵回忆过后,两人都洞悉了彼此的想法,仿佛并不需要某一个人先开口一般,男主经过刚才的欢乐之后,舍不得结束四年的感情想要退缩,经过一阵告别过后想要用婚姻来挽留女主,而女主知道一切都是最后欢乐时光的假象,抛出得过且过的想法之后被女主阻挡在外,这里有一个很绝的处理是,女主话说到一半被一对学生吸引了注意,这对学生与当时的自己极其相似,眼前的一幕幕都像极了当时,已经被占住的座位代表回不去的曾经,而眼前的他们才是最后的稻草,“正因为我知道当时我们是如何相爱的,所以我才没办法自欺欺人地像你一样欺骗自己”,可以说这一对学生代替女主回答了下半部分。而看到从前的自己再也止不住泪水,接受了如今的状况。

之后两人走在街上,女主又说起了之前提过的“巴西事件”男主这时候接话说了当时巴西队长采访中的话“我们这一路上顺风顺水,就只差一步功亏一篑”这句话也对应两人的关系,或者说是男主心中的想法,身处关系之中的人或许会觉得要是那一下我做的更好点,只差一步就能抵达完美的结局。但实际上遗憾都不会是某一步没做好的结果,都会是一个一个小细节造就的结果,两人的关系走到尽头不会是少看的那一场演出,对面包店的回答,又或是没有支持女主换工作的态度,任何一个选择单拿出来都不会是“就差的那一步”,而是每一步造就的。

另外这里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场景,几近泪崩

最后再说一下导演关于两人不同关系下的心声的处理。可以发现在相遇阶段和关系走到终点之时,会大量给出两人对于同一状况下的不同声音,完成叙事的连续和统一,包括第一次男主在床上询问是否有结婚念头的时候,这里用了一个两人睡在同一张床却背对着对方的做法,表达两人同床异梦的状况。后面对于男主前辈的看法也是如此,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心中的想法却隔着很远,与前面相遇阶段同样完成了对应——相遇阶段虽然距离很远,但是心中的想法却隔得很近。

已经是看了第三遍了,还是觉得每一分钟都不可错过,特别喜欢,未来还会看很多很多遍。

补充一点发现的细节吧

1.餐厅打工的乐队主唱是现实中的主唱,在电影中也是以现实中同名的Awesome City Club,后面在女主工作的地方唱的也是自己乐队的歌《アウトサイダ一》,而在两人告白那天被音乐人打断之前所听的那首歌是同乐队的《Lesson》,中间两人惊叹原来当初的餐厅服务员已经出道时候,屏幕里播放的歌曲是同乐队的《ダンシングファイター》。

2.电影中出现过一闪而过的《キセキ》是男主菅田将晖在《奇迹那天如此重要》里饰演的乐队主唱所演唱的一首歌。

3.两人最后分手之夜在KTV一起合唱的歌曲是《NIGHT TOWN》

4.两人趴在床上看的《宝石之国》是漫画届被称为四大冥著之一的作品。(因为太刀的原因)

5.多次提及的《黄金神威》漫画是由野田悟2014.8.21开始在少年周刊JUMP连载的作品,目前已在今年4.28完结,而动画第四季也将在今年十月播出。其中男主提过的黄金神威也是只看到第七卷,其中第七卷是在2016.3.18开始发售,在电影里的时间大概是两人刚谈恋爱一年左右。而关于两人吵架时候男主说过的一句“出到13卷了啊”,第十三卷则是在2018.3.19开始发售的。

先写到这里,有想到的还会补充

 2 ) 我喜欢《花束般的恋爱》的每句台词和每一瞬间

《花束般的恋爱》,每一句台词我都喜欢。

开篇的男女主角看到了一对热恋的男女,用着同一个耳机分左右耳听,他们说:

“音乐不是单声道是双声道用耳机听左边和右边的声音是不一样只带一只耳机听就是另一首歌了”

“就像BLT三明治把培根和生菜分开吃那也是BLT三明治?”

——果然,恋爱是没办法分享的,恋爱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观察美好的事物也是这样的,好看的鲜花是需要抚摸绿叶才能感受到,美丽的单人照也是因为四方的白框才被看到。

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的时候

两人穿过斑马线,互相跟对方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要分别那刻,信号灯却一直泛红。

女孩说,“是红灯呢”。

男孩倒退了两步,女孩又迎上去了四步。

男孩说,“信号灯,一直没有变绿。”

他们互相都没有看向对方,男孩牵起了女孩的手,两人扭过头来,接吻。

男孩说,“信号灯还是没有变绿。”

女孩说,“这是行人自助信号灯。”

男孩说,“谢谢你,行人自助信号灯。”

——《12夜》里说,只有恋爱中的人,才认为他们的相遇不是偶然的,大概就是如上所述。

谢谢你喔,信号灯

两人在房间里看着合影,男孩想要女孩跟他说这朵花叫做什么。

女孩说,“如果女生告诉男生花名,男生这辈子一旦看到这种花,就会想起那个女孩。”

——后来看豆瓣影评,才知道那是木茼蒿,花语是“骄傲、满意和喜悦”。

想拥有同款的照片

还有——

“开始 是结束的开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 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所以恋爱的人总是将迷恋的东西加在书桌里再分享他们的爱情因为他们只能享受这份悲伤”

“出社会就像泡澡一样进去之前会觉得很麻烦进去之后就会觉得舒服啊 人生就意味着责任”

“爱情容易变质是有保质期的如果过期了就像意图取得一场平局 不停地传球 比起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更让人难受”

......

恋爱是一场派对

《花束般的恋爱》,每一句瞬间我都喜欢。

我喜欢,男孩全景搜索地图看到自己的兴奋感,百度地图出过一款时光机的功能,我搜了停留了三年的高中,我没有看到自己,但我看到了熟悉的店铺和天气,看到了每天都左脚踏进的校门,每天都踩单车回去的陡坡,那些人和事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那些看似无趣的时光藏着无穷的韵味。

第二次奇迹

我喜欢,两人在回家路上谈论“停表错觉”的时刻,就是当你看像时钟时,刚好和生日是同一个数字。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在下午拿起手机要刷下朋友圈,总能看到5点14分,那是我身份上的生日,我一直只有我有这样的情况,后来问了一个师妹她也如是,更奇妙的是,我们都有“整点强迫症”,就是原本定了7点工作,但是又过了几分钟,就会告诉自己,7点半再工作好了。

干杯🍻

我喜欢,两人拿出手机给对方与蛋糕拍照时,男孩问她,愿意做她女朋友时,女孩说,非常愿意。我当然没有过这样的告白,但给喜欢的女生拍各种丑照还有不要脸的双人自拍,我已是屡试不爽。哪怕对方当时嘴上多不喜欢,我都没有删掉。直到分开之后,才发现这是我们之间仅有的回忆。

嗯 我非常愿意!

我喜欢,四年后两人重新回到第一次见面的餐厅,没有坐回原来的位置,互相说着要分手的话语,僵持不下,直到看到又有一对新的男女,坐回当年的位置,穿着一样的白鞋,互相交换在看的书,他们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因为过去的那份心动和甜蜜他们再也不会拥有了。

没法穿一样的鞋,就没法一起走下去了么?

很奇妙的是,我也有一次在餐厅分手的情景,是在新光天地B1层的味千拉面。

不过那次比较难堪,因为流眼泪那个人是我。

女孩和我说,我们分开了吧。

我还在挽留,她说,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

我说我听不懂,她说,我觉得你爱我比我爱你多。

然后我就不争气地流眼泪了,当时大概是觉得,她其实没有那么爱我。

后来,断断续续地和好又分开,直至现在已经两年多也没有见面了。

电影结尾处,两人各自牵着新欢分走两道,没有回头地挥手告别,这样的场景估计我无法经过。

好啦,如果你想看完一部好看的爱情电影后又不哭哭啼啼的话,那我建议你看《花束般的恋爱》

拥有一段像鲜花般终将凋零的爱情并不可惜,至少在花开正艳时是与你同在。

拜拜啦!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Never On Sunday(搜索:sundaymylove123456)

 3 ) 背靠背的爱情

我是女生,我没有遇到过一个像麦一样的人。

所以,当电影结束,前后左右都传来妹子抽泣的声音的时候,我只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的感觉。就像理智上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分手,但是情感上却无法接受。因为没有遇到过那个人,所以对于遇到了却最终选择分手的他们,有种非常可惜,并且无可奈何的惆怅感。

也许,我不懂爱情吧。

--------------------------------------------------------------------------------------------------------------------

这次碎碎念比较少,直接正文吧。不是冲着演员去看的,也不觉得这2个人有cp感,所以可能我的感受里没有任何演员光环。关于本片中大量引用的固定名词和次文化象征,不是技术分析流,请看别的大神的总结贴。

第一次见面是因为错过终电,到这里还非常少女漫画。然而绢手上提着2大提的草纸。好吧。包括这个细节,不像那种自带光环的恋爱电影,这部作品里无处不充斥着现实的吐槽。股沟街景被拍到的兴奋,一去不复返的同样的跑鞋,常去的面包店的关门,3天啪啪啪了无数次到3个月没有X生活,对于面试官/客户的吐槽,等等等等。有时候觉得很滑稽,有时候又觉得很唏嘘。

两个人意外发现了与对方异常的意气投合,拥有同样奇怪的想法,喜欢同样的作家,看同样的漫画,同时错过了一个搞笑艺人的单独live. 感觉世界上不会存在第2个这么和自己接近的人了,两个人的眼睛里都闪闪发亮。

于是在那个他们一直去的快餐店,对着一个芭菲拿出手机拍照。从手机摄像头一直到现实,焦点切换,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他们在一起了。

哪怕不明说,都和对方想着一样的事情。那种默契从相遇到分手,一直到最后片头两个人分手以后,都一直存在着。只是中间却隔了很远很远的距离。麦和绢同居了。他们天天在一起,一起看漫画,一起从车站回家,一起养了一只小猫,生活平淡却很温馨。

可是在这么一个小家里面,他们明明那么近,却渐行渐远。

大三的时候绢去找工作,后来考了会计,毕业半年后做了公司行政。麦还是画着插画,想以自己的爱好谋生。毕业以后,麦发现靠画插画无法谋生,正式就职,去了个物流公司。而不久之后绢选择辞职,去活动公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个人因为现实的打击放弃了梦想,一个人在现实中发现还是要追逐梦想。

他们两个人如此相似,却始终看着不同的方向。感觉就像两个人手拉着手背靠着背,虽然舍不得,但是如果都往前一步,再一步,那只能放开对方的手了。

两个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沟通变得像鱼骨卡在喉咙一样难受。他们开始很难共情。同样一件事情,想的也开始不一样。因为工作的爽约,都成为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原因。对于结婚,对于面包店的关门,对于前辈的去世。一个人在房间里工作,另一个人在客厅里打游戏。他们没有对话。

所以两个人决定要分手。和片头分手之后他们异口同声时一样互相切换的叙述模式,很讽刺的画面。

绢说要分手,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又何尝不明白呢。这不是已经她想要的爱情了。但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所以我非常能体会麦的感受,提议结婚。我认为爱情都会变淡,如果遇到了这样一个人,就算没有当初的感觉,也应该留在身边。因为再也不会有第二个这样的人了。也因为放弃实在是太难了。

最后,当他们看见一对怯生的大学生坐在那个他们一直坐的位置,小心又惊喜的交谈,仿佛过去他们他的样子。两个人都泣不成声。看到一个油管考察大师说,这里两个人哭的理由不一样。麦哭的是曾经自己放弃的梦想,绢哭的是自己想要却没有了的梦想。两个人拥抱。但还是分手了。

之后的叙述也依旧很琐碎也很现实。分手后因为找房子的原因依旧一起生活了3个月。分手后也会一起看电视,等等。看起来反而比他们没分手的时候交流变多了。然而,他们并没有复合。

回到现实的时间线,分手之后的偶然再次相遇。回家之后想着对方的事情,同样的思考模式。他们果然还是那个思维最最相似的陌生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都说恋人互补的比较好,但是互补的恋人肯定有多方不一样,刚认识的时候不会有这种找到知音时眼睛闪闪发亮的感觉。

麦之前问绢照片上花的名字,绢说如果告诉了一个男生一种花的名字,那他们分开之后,男生只要看到这种花就会想起这个女生。所以她没有说。后来查了一下,那个花的日语名称叫做‘勿忘’。

绢说开始就是结束的开始,一段感情的开始就意味着结束。那时候感觉就立了个flag. 但是现在想想,可能这就是他们背靠背爱情的开始。

本片有一个贯穿全片的道具,耳机。一对年轻男女一起听一副耳机的左耳和右耳,这么老套又甜蜜的爱情画面,在他们两人眼里就变成了一种亵渎。耳机分开听的话就不是同一首歌了。片头他们这么说着。但是他们刚相遇的时候,也曾经做了同样的事情。也许从那时候起,他们就听到了不同的世界吧。

一副耳机,可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却也同时可以分隔出两个世界。

可就算是这样,如果是我,也舍不得放手吧。

--------------------------------------------------------------------------------------------------------------------

2021/3/5追记

麦和绢第一次相遇的晚上去的卡拉OK唱的那首歌叫做「クロノスタシス」。时钟的针看起来像停下来一样的现象。唱这首歌的蘑菇团,2015年活动开始,2019年活动休止,和麦绢的时间线完美重合。神一般的选曲。

很喜欢油管官方MV下面的一个评论。

麦和绢的时间虽然在分手的那一刻画上了句号,却也半永久地停在了google街景上。这也是一种クロノスタシス吧。

 4 )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他和我一样喜欢穿匡威的开口笑。

他的耳机也总是打结。

他和我一样喜欢收藏电影票根,夹在书里当书签。

我们喜欢的作家也一样,他家的书柜简直是我的翻版。

一起去看木乃伊展览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穿了牛仔外套加连帽卫衣,连帆布包都一样,鞋子还一样都是那双开口笑。

回家后我不想任何人打扰这个氛围,躺在床上想着要是有一首适合现在听的歌就好了,关于我们俩的歌。

我帮她吹头发

她对我说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我们一聊天就停不下来,穿上外套准备要离开餐厅的时候提到感兴趣的话题又脱下外套坐下继续聊天。

我问她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她笑的很甜说非常愿意。

她告诉我她不喜欢男朋友穿白色牛仔裤,所以以后我不会穿。

趁着等红灯的时候我第一次牵了她的手,第一次亲了她。

我奇怪怎么红灯这么久,她才告诉我这是行人自助红绿灯。

我们找了一家离车站步行30分钟的出租房开始同居生活,每天下班都会一起走回家,那30分钟是超级美好的时光。

他的工作很忙,不能陪我一起去看舞台剧,买了switch也没有时间一起玩,我们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但是他已经没兴趣了。渐渐的他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想和她结婚所以我要努力工作,漫画一直在更新但是我没有时间看,出了新的书我也读不进去,我们约好要一起去看舞台剧,但是因为工作我不得不毁约。她放弃了现在稳定的工作找了一个像是“过家家”一样的工作,在我看来她一点都不成熟,还和学生时代一样......

后来我们分手了

分手那天他说我们结婚吧,过大多数夫妻一样的幸福生活。但是我不想,我们已经回不到那段美好的过去了。

最后我们都觉得已经足够了,这段回忆已经足够了。

没有什么比这段如花般的恋爱更美好的了。

我们把这段恋爱的回忆装束起来,让它如花束一般随它散去芬芳或是逐渐干涸,但是它盛开时的美好永远不会忘记。

💐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剪了一个视频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新人up٩(˃̶͈̀௰˂̶͈́)و 谢谢大家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哔哩哔哩】

【电影|爱情】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

今天去电影院二刷,这一次看哭了:-(

 5 ) 我的花束。

我很喜欢一首歌叫《音乐盒》。要不是那天我向你介绍这首歌,我都不知道原来你也很喜欢她,虽然你还没有知道那么多的她。

你说你有一天很难过的从外地回家,可是在路上的时候却看了一部很好笑的电影,你只知道电影的女主角叫杨千嬅,但没听过她的歌,不知道她的人和她的事。

后来你还说,奇怪的是家里一直有一张杨千嬅的精精选集。是妈妈从香港买回来的礼物。她在香港问人家,我要给女儿买cd,谁的好?店员说,现在她最红啦,年轻人都听她。那时候是2003年。唱片到手的时候你说你只听了一遍,没有任何一首歌吸引到你。可是之后你莫名其妙地把这张cd搁在显眼的位置,心里总觉得也许,也许有一天,你会突然的喜欢杨千嬅。

你说,你后来知道了那部电影叫《新扎师妹》,一个灰姑娘的童话。知道那首杨千嬅的代表作《勇》,然后你再次拿出那张精选。

一如几年前在归家的路上,忽然就因着不相干的无聊故事忘掉了所有不开心。管他人事变迁,困境逆境,你只希望永远做那隔在弟弟家中演自己的我,哭笑只由自己。

我那时对你说,你妈妈好爱你,你看这首歌的歌词,你会更加爱的。后来我们成为了琐事中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一直记得你在我人生的低潮对我说:我们的主题曲,只唱给所有认同的人听。

我昨天去看《第一炉香》,又想起来《半生缘》,然后想起了过去的某一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正下着雪,还夹杂着雨,那时我在想世钧为曼桢找手套的那个夜,好像也是这样。雨下成了雪,雪又下成了雨。

我跟你讲过这个故事,你笑我编派典故。不过许多年过去,你总是问我一个问题,能不能试着留下来?

你说,下雪了。

你还说,你记不记得世钧,他错过了哪些。

狂风骤然吹开密实的细雪,漫天纷乱地洒下。我缩在车窗下,透过覆满薄冰的车窗望出去。空气也变成了雪,悬浮在蒙蒙的黑夜中,只有透过路灯才看得见那些狂舞的空气的颗粒。

这样的雪或许就叫“拦路雪”?

那一年我们拿到富士山下的歌词,一起翻看着,你随口问为什么“拦路雨偏似雪花”?那一天也是下着雪的,我们坐在暖洋洋的车里抬头望向窗外,雪花温顺安静的飘下,看见这样的雪,我忽然明白用“拦路”形容雨雪,原来这样形象。

不过你看不到。这样的风雪也就只是一夜,明天又会是安静的一天。

或者可以并肩度过一个又一个罕见的天气,到过一站又一站迥异的风景,就是幸福的生活。

我们看电影《断背山》,

Jack: You are too much for me, Ennis. You son of a whoreson bitch!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Ennis: Then why don't you? Why don't you just let me be, huh? It's because of you, Jack, that I'm like this. I'm nothing; I'm nowhere.

这段对白之后,一个简单的叠画,从地上将熄的篝火切到两个人20年前分别的那一刻。杰克站着,眼中是埃尼斯骑着马远去的背影,镜头再回到20年后的杰克,又一度注视着开车远去的恩尼斯。

他们的一辈子,就在那里结束。

是的,李安导演说,爱情好像一种感受和幻觉,是你要与它缠斗的一个念头。当你发觉你已经尝到爱的味道,你愿意接受爱的时候,其实它已经错过了。

我一点都不懂,只能替爱情难过。

你知道我喜欢一峰,有首歌学得很快。第二个晚上就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唱起来。我记得也没有多说什么,嫌我不说话的时候,你就会拿出手机来功放。说这首歌很感人。

有一次,你突然忘记了怎么唱,就问我,第一句是怎样的。我想了半天,竟然也忘记了,于是和你说,我不会,别问我。你以为我生气了,也激动起来,叫嚣着还说是自己喜欢的歌手。说完看着我没有说话,我不知道在想什么。然后,我起身走了,我说,是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忘记。明明是自己喜欢的。

很久很久之后,你让我去看你的博客,背景音乐里还有这首歌。你问我好不好听。我说当然好听呀,林一峰的。然后,你用很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是他的歌。我以为你还在生当年的气,没有说话。继续看着你的博客。

几分钟之后,你又问了我一次。我觉得你是在气我,便不耐烦的答,有什么好问的,因为我听过所以我知道。久久的沉默之后,你打开了电脑的播放器。你说你觉得这些歌都很好听,一首一首的给我介绍。我看着你认真的样子,我想你是真的忘记了。

你忘记了这些歌,都是我在那个晚上存到你的电脑里的。

我尚欠你一个未有兑现的承诺和一个明明都知的答案。不过我们都是理性的,没有热情,没有意气,有时间去等待表象消失去,结果当然也会如我们预料一样。

为什么没说,还有一个原因。CHET曾写过,现实和假装只是一线之差;童话和现实,一起和分离,想要的和得到的……都只是一线之差。

爱和浪费时间,也只是一线之差。

你总爱说,明天再说吧,然后,终于就到了没有明天的那一天。

从前我常说,其实我们可以过的轻松愉快的;但你总是叹气,说我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

那时候,你的一切都在不对的轨道上,而你只是默默行驶。于是我们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局促,我的不安终于让你疲倦。

很久以前你就问我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我说“怕改变”;你想了想说不是的;到今天我也明白了,你的确不是怕改变,而是你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没有能力去主动改变。

而我犯的错,就是太想改变;你犯的错,就是你从不改变。

如果我早些时候遇见你或者晚点遇见你,我们或者不会相爱,变成最好的朋友;再或者,我们还是会成为恋人,却比现在轻松愉快很多。

可我们还是缺了timing,你对我也始终没有信心,我一个人,躲不过命运。

是的,最后我们说,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可还不就是我们自己,一步步,走向分离。

已经没有明天了。如今我不过是自言自语。有一天或者你想起我,记得我说,唯望你改变。

当然,我是在抱怨,但也是在遗憾,你瞧,林徽因说的对,大多数人多年以后重复着“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唯一念念不忘的,是你我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6 ) 不再捡起的面包片

后劲很大的一部片,藏了很多真实的细节,二刷之后仍然在回味。记录一下我觉得产生了贯穿对比的线。

1.面包片

面包片的墨菲定律:涂好黄油的面包片一定会掉,还是涂了黄油那面着地。呵护恋情一开始也是小心翼翼不舍得,捡起面包片吹吹再吃,后来面包片已经不会再捡起。

掉落的面包片的前后待遇区别

2.芽衣与大学前辈

芽衣预见了爱情的死亡后自杀,大学前辈郁郁不得志意外身亡。他们之于女主和男主更像一面镜子,总担心会分手(芽衣不担心)的女主和不走艺术担起社会责任(前辈只想搞艺术)的男主,借鉴了他们爱情消失的原因并做出反省的男女主还是走向了爱情的覆灭。

3.仍未知道名字的花和不能分享耳机的道理

绢说不能告诉男朋友花的名字,怕以后看见会想起她。那在看到别的情侣用一人一只耳机听歌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起对方呢?总会有这场的物件或场景存在让人追忆从前。

4.维持现状与舒适区

逃避责任与承担责任都是维持现状,但最后发现即使一开始很合拍但成长的步调最终都会偏差。他听进了责任,她想成为烟花。

以及芽衣的母亲说进社会就像泡澡,而前辈在浴缸中死去。

未进社会和进社会的状态都是舒适区
在舒适区中消亡
“维持现状”的憧憬

5.过了保质期到爱情还能进入婚姻的坟墓吗

同床异梦已经是分歧,女主觉得激情已死,男主想继续搭伙过日子。一开始的crush+勇敢收获了合拍的爱情,后来的责任+懦弱对维持现状而言只能走进婚姻。

男主想去买东西却被拉去看电影,所以摆了张臭脸说它有趣;女主看到喜欢作者的有趣的新书想像以前和男主分享,看到男主沉浸成功学的书籍,才意识到他真的不会被《野餐》触动。爱情没有突然消失,而是消磨在逐渐不合拍的成长脚步中,最后过了保质期。

社会的磨练让男主逐渐放低底线,女主却接不上地气一直在兴趣中找到出路。到底是谁先开始浪漫而谁先开始现实,到后来我们都成为了彼此的丢掉的样子。(女主一开始其实是很现实的无欲无求实用型,男主是坐在街边几个月都要把自己放在实景地图的浪漫型。)

女主想要自由而非坟墓,男主觉得既然如此好过没有坟墓。到底是谁假借成长忘记了最初的模样。

“幸福”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6.不知道的、未戳穿的和没记住的

女主不知道男主没坐过摩天轮,男主不知道女主不会因为夜景而兴奋。

热恋期未戳穿的不怕木乃伊和感兴趣天然气罐,在爱情过期之后才能坦然。其实本来就没有百分百合拍,只是合拍的比例足够大的难得让彼此觉得小妥协也不是事,兴奋蒙蔽了双眼。

当年和女主说夫妻面包店歇业,男主觉得她无理取闹去其他地方买就好,到后来男主也没记住这个事情,再去查地图才发现惊喜。就像阳台一直没换的灯泡,爱情过期的最大表现就是不上心。

7.拉面店与出轨

男女主没有一起去过拉面店,但女主之前很喜欢去拉面店并且做测评,恋爱之后这个博客就搁置了,和芽衣的死亡有所呼应,帅气的公司社长却主动邀请女主吃拉面。

在这里我觉得是暗示女主的出轨(至少精神出轨了),所以在分手后女主才会问男主有没有出轨,想着要是男主也出轨了就扯平吧(觉得出轨应该是在公司过夜那次,处理那个事情让男主觉得不能逃避责任,开始走向分歧)。

8.石头剪刀布

长大之后男主适应了大人的法则学会出布,女主坚持自己的原则出石头。因为被社会磨圆的时候是不会有棱角磨破布的。

蓝色是清晨,懵懂地相遇觉得世上有如此相似的人很难得,于是走到一起;最终成长的步调不同,迎接了日出后分离。

留给下一任恋人的,已经是穿着黄色的成熟大人了。

10.合拍

看完以后我在想,是不是大部分同步的人不适合谈恋爱,热恋期就没有吵架磨合的过程,相看两厌之后谁要听你果咩那塞。所以到中间发现的生活习惯大不同只是因为一开始没有好好磨合只是在一味迁就,步调又不同,渐行渐远。

实景地图也会有更新的那一天,合拍的往事只能停留在记忆中,还会逐渐让人怀疑是不是因为热恋带来的臆想。或许一开始只是被一点合拍冲昏的头脑罢了。

就此别过吧,他们已经有各自的新生活了。

 7 ) 我还爱你,只是不再喜欢你了

好的爱情电影,通常后劲都很强。会让你在看完以后久久无法走出电影营造的气氛和情绪。

显然这一部《花束般的恋爱》就是其中之一。

你会像是谈了一场电影里的恋爱,以后许多日子里的某一天,当你差一点点还是没能赶上末班的地铁,当你走在深夜无人的空旷街头,24小时便利店暖黄色的灯光照亮清冷的马路,偶尔有车子从头顶的高架桥上呼啸驶过,你听着耳机里的情歌,或许会想起曾经有人在类似的时刻陪你走在类似的马路上过,说一些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们两个人才感兴趣的话题。而后来,那个人和那些日子终于从你的生命里逐渐消失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事呢?你居然有点回忆不起来了。

上一次有爱情电影,会让我有如此沉浸于其中的模糊错觉的,还是《爱乐之城》。

小绢和小麦许多年后在咖啡厅的再会分别时,背对背朝对方挥了挥手致意的潇洒镜头,也让我想到了《爱乐之城》最后一幕,Seb和Mia在酒吧里告别时的对视。

幽暗的灯火里,两人遥远地相视一笑,多少前尘往事,随那一笑都释怀了,尽管眼中还有泪光。那回眸的一眼里是他们曾经幻想要共同拥有的一生,随着最后的音符敲落而终归寂静,从此永不再见。

我看完电影在想,为什么这两部电影都容易让人中毒至深,无法走出呢?

想了想,可能是主角们的结局都是“好聚好散”吧。

《花束般的恋爱》的爱情故事像一束鲜花的花期,绽放得热烈,枯萎得悄无声息。

《爱乐之城》里,爱情则像四季的变幻,热烈的夏日后总会遇到荒芜的凛冬。

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戏剧性的展开,比起那些轰轰烈烈、出生入死却不得不得分手的伟大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样平淡的终曲更让人觉得意难平。

观众们很难接受,两个人内心明明依旧相爱,却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可现实往往不就是如此吗?那些绚烂的爱意,总在渐渐被平淡的日子给磨平,因为一些无聊的琐事和理由吵架,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抛弃幼稚的理想,因为共同爱好和共同话题不能支撑生活的全部,因为爱,就像夏夜的烟火,在璀璨燃烧的片刻过后,只会剩下一地无聊的碎屑。这就是我们芸芸众生大多数时候的平凡样子,所以才会更有共鸣。

而另一个原因,是电影对爱情细节的塑造,真实得让人很难不有共情感。

有人说,中国和日本影视的区别,就是国内总爱讲两个闪闪发光的人牛逼轰轰的爱情故事,而日本爱情片则是两个普通甚至有点奇怪的人,在彼此眼中变得闪闪发光的故事。前者总是拍得浮夸而不接地气,男的是霸道总裁,女的是偶像明星,住的是精致得一尘不染一看就不像有人住过的精装奢华样板房,约会场所是高大上可以俯瞰全市夜景的天台酒吧,让人毫无代入感。而后者则就像会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场景,每天从斑马线经过的人潮里的两个凡人,甜得恰到好处,让人看完特别有想谈一场恋爱的冲动。

一起在随处可见的西式快餐店里聊喜欢的音乐和书,一起看展,去海边,同居,一起泡澡,她穿他的衣服当睡衣,他帮她细心地吹头发,一起追动画和漫画,打游戏,一起看烟花,收养捡到的流浪猫给它取名字,说如果时间能维持在某个美好的瞬间永远不变就好了。这所有的一切,每个爱过的人都能在其中某个碎片里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影子,怎么能不被打动呢?

还有那间小小的温馨的屋子,书架上塞满喜欢的书,杂乱却有温度的二人世界,他们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押井守、宝石之国、黄金神威、今村夏子、Switch游戏……十足的亲切真实,小绢说《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是一个光是爬山就会让人觉得快乐的游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会心一笑,因为曾几何时,我好像也对谁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只是如果要我说,这部电影还有什么不足的话,大概是小麦变成社畜后的人设差异,转变得太过突兀,所以我才会扣上一颗星。为了推进分手的剧情,制造两人之间那道被现实生活和责任感压迫冰裂而来的隔阂,使两人渐行渐远,电影的手法有些过于刻意了。

我是不太相信,一个会拍花许多时间去拍一部天然气储气罐电影的人,会对另一半说出,她向往的工作只是在闹着玩,这样伤人的话。

毕竟他们两人曾经如此心意相通,默契得像是世界上的另一个彼此。

然后,本来因为工作累得连性生活精力都没有的小麦,在分手之后,又拥有了三个月的从前美好时光,这时候他的工作压力去哪了,我也是有点看不懂。

尽管我很明白那种心情,并觉得这段分手后依旧同居的时光升华了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越是显得洒脱从容,越让人觉得怅然。

至于他们为什么无法在一起,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像小麦说的那样,牵着小孩去迪士尼乐园,彼此拥有一生,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在看电影时,我经常会想起太宰治《人间失格》里的那篇《蟋蟀》,大概是某种日本对于爱情观的缩影——当一个人不再只为你而闪闪发光,变得平庸,不再特别的时候,那不再具有独一无二色彩的爱也就没有意义了。

《蟋蟀》的故事里,讲到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她自愿照顾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能理解和欣赏他的才华与灵魂的美好,并为他们这般贫穷的生活感到幸福,然后有一天,那个画家忽然出名了,他变得像个世俗里的普通名人一样,有许多追捧他的人,他们也搬了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门庭若市,不再为生活而犯愁,那个女人却因此而感到落寞悲伤,因为他已经不再只属于她了。

你突然变得伟大了,从淀桥的公寓迁升到三鹰町的家之后,我就不再有快乐的事。再也没有我可以大展身手的空间。你突然变得善于辞令,虽然对我是照顾有加,但我却总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只被饲养的猫,一直深感困扰。我没有想到你会在这世上成名,一直以为你会是个到死都还很贫穷,只会随意作画,受尽世人嘲笑,却平静地不向任何人低头、偶尔啜饮着酒、不沾世俗、就此度过一生的人。我是一个笨蛋吗?但是,世上应该会有这样的美人吧!我到现在一直都这么相信着。
因为没有人看得见那人额头上的月桂树冠,所以他一定会受尽委屈,而且也没人肯嫁给他、照顾他,因此我愿走向他,一生随侍在他身旁,我觉得你就是那个天使,除了我,没有人能了解你。唉,你觉得这想法怎样?但没想到你竟然一夕成名,叫我该怎么说呢?我好生苦恼。
……
那天晚上我很早就休息。关上电灯,一个人平躺睡觉,在我的背后,有只蟋蟀在拼命地叫着。它在走廊下叫着,但刚好位于我背部正下方,感觉好像在我的脊椎里窸窸窣窣地叫着。我愿把这个小小的、幽幽的声音存放在我脊椎里,一生都不会忘记地继续活下去。我想,在这世界里,你应该没错,错的反倒是我。可是我到底是哪里、怎样不对呢?我真的不知道。

当然,小麦没有成为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他只是从一个会思考“为什么布会赢石头”的想法怪奇的人,变成了一个忙碌的普通人,可是一样的,他曾经在小绢眼中闪烁的那种光,灵魂碰撞似的独一无二的光芒,已经从他身上褪去了。

也许比起从一开始就平庸无聊,曾经有趣过更让人难以接受吧。

当他说着以后结婚生子的人生大计时,她是不是会在一瞬间里觉得,以前爱过的那个男生去哪了呢?这些话就算不是他,换成别人来讲好像也都一个样。所以我想,这也许这就是他们分手的理由吧,我也不确定,因为爱本来就是非常私人,从没有标准答案的一件事。

爱很伟大,但爱不是万能的。许多时候,你清楚自己还爱一个人,但也明白和他在一起的生活不会是自己喜欢的,这时候,只凭爱意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任由矛盾和痛苦更加肆虐。

如果是你,会作何选择呢?

 8 ) 《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在又一个灾难性的情人节档期以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以下简称《花束》)。一年前,这部电影在日本公映时,就曾引发观影热潮,连续六周蝉联日本观影人次冠军,并入选当年的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而就目前在国内的表现来看,影片扛住了涌入的大众观众的口碑,豆瓣评分居高不下,徘徊在了8.7分。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海报。

这其实也丝毫不令人意外,因为《花束》天然的是一部没有观影门槛、题材贴近生活、表达细腻真实的电影。没有戏剧化的约束,它反而更接近每一段感情普世性的核心:两个人,两颗心,爱是怎么产生的,爱又是怎么消失了。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如果把男女主人公看作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分身,那么《花束》其实更像一部成长电影,而非爱情电影。它讲述的就是从毕业到工作的社会化历程中,一个人作出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撰文|雁城

01

爱情与自由:后青春期的自我

显然《花束》的第一主题就是爱情。一段可供所有青年男女代入的感情。最妙的一点是,人们往往认为观众渴望新鲜的故事,但事实上,他们并不介意,甚至渴望观看自己早已知道的东西:

青涩的遇见、一拍即合的夜晚、不合群的两颗心的互相映照,不是没在《最好的时光》《安妮霍尔》里见过,热恋期的缠绵缱绻、分分钟都妙不可言也不是没在《情人》《和莎莫的五百天》里见过,而最后当爱已成往事甚至负累更不是没在《婚姻故事》《爱》里见过。

电影《婚姻故事》剧照。

比这些电影里的遇见更直接的体验来自于观众自己的生活,经历一段恋情,或观看一捧花束的盛放与凋谢。正如电影符号学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银幕等同于镜子,即使《花束》里并不直接倒映出观众的面影,他们还是循着男女主角交替的内心独白识别了自己。

《花束》讲的不是一个“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故事。没有负心人,没有第三者,没有疾病天灾车祸,没有棒打鸳鸯的家长(他们只是短暂的出现,又迅速地离场,留下结果未定的波纹)。剥离了这些戏剧化和特定情景的约束,《花束》反而更接近每一段感情普世性的核心:两个人,两颗心,爱是怎么产生的,爱又是怎么消失了。

说“真实”,并不是说《花束》如同新现实主义电影般朴素地模糊了因果关系、展示出无差别的日常。相反,它的剧情编排,包括诸多前后呼应引人感慨的细节,都是高度戏剧化的。比方说男女主角的相遇,就是在诸多巧合之下:末班车开走的夜晚,无意间印证的相似的电影偏好,一模一样的两双鞋、两张过期的门票。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这些巧合和主人公略带夸张的语调创作出一种称之为“命定”的氛围,看似失真,反而某种程度上接近着“爱情的本质”——无论经过多少带有合理性的铺排,真爱的发生都永远被认为是“偶然事件”。

没有人会冷静理性、早有预期地“坠入爱河”。

齐泽克有本书叫《事件》。事件(event)在他的定义中,是“一些超凡的事情发生的场景”(something extraordinary takes place)。坠入爱河,在他眼中,就是这样一种事件:

“这在人生中是一件大事。比方说,你有一个开心的生活。你很幸运。你有一个工作。你经常和朋友们见面。你没有恋爱。你有时候会有一夜情。你在晚上和朋友们聚会。你可以喝得酩酊大醉。你可以去各种各样的地方。突然,在完全偶然的情况下,你在街上摔倒了,有人扶你起来。他/她可能是年轻的男孩/女孩。这是你的人生挚爱。这是完全的偶然的情况,但是你的人生改变了。没有事情是一样的了。就像他们说的,当你回首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都是在为这个时刻做准备。爱情的幻象之一就是‘我这一生都在等你啊。’”

对齐泽克仅有粗略印象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他这个大胡子结巴学术摇滚天王能说出这么恋爱脑的话。明知是“幻象”,恋爱中的人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为这样的事件买单。

2021年恰好有另一部热门的日影,是滨口龙介的《偶然与想象》。片中,滨口用三个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灵光乍现着宿命感和想象力的故事,展现了他捕捉到的日常中的magic moment(奇妙时刻)。它们有些掺杂着色欲,有些则有点令人尴尬的无厘头,有些甚至有点离奇科幻。《花束》看来更朴素贴地,但某种程度上异曲同工:爱情是生活中的magic moment。它本身已经是平凡中的传奇。

电影《偶然与想象》剧照。

《花束》里我另一个喜欢的点,是它论述的爱情与自由的关系。影片初始,男女主角心有灵犀地反对了陌生情侣分听两只耳机的行为。他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和对方分享不完整的音乐——这也太愚蠢了!左右声道的音轨明明是残缺的!然而,闪回到热恋之初,他们其实就是被未来的自己鄙夷的、分享耳机的男女。

这个细节很妙,妙在分享耳机的时候,当事者之间甚至没人察觉到不妥。爱是分享,是让渡,是牺牲,最神奇的是,这是一种无需思考的、先验性的本能。齐泽克这时候又要说话了(他怎么老说话):“在恋爱之中,意味着放弃其他形式的自由,因为爱已经是最美妙的自由。你如果两者都想要,那么获得的就永远不是真爱。”

形成对照组的,就是《花束》里耳机的第三次现身:已经同居的男女主角,面对工作的压力,又不想打扰对方,就再次选择戴上自己的耳机。这个平静无声的时刻其实石破天惊,尽管出于好意,但标志着在此之后,他们不再无边界地融入对方的生活。构图上,他们也在相识后第一次彼此独立地出现在摄制同一空间的镜头中。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这一刻,其实勾连出了影片的第二主题,或者不如说,也是底层主题——后青春期的自我。

02

一部一个人的电影:成功学与杨德昌

《花束》是一部两个人的电影,也是一部一个人的电影。

《花束》的男女主人公有非常经典的文青式相识:因为彼此喜好的惊人匹配而相识(押井守、燃气罐、今村昌平),同时也是因为彼此鄙夷的惊人匹配而相爱(分享耳机的愚蠢情侣、不认识押井守而喜欢《肖申克的救赎》的“伪影迷”)。自我身份认同总由爱和恨,他者与自我的维度共同组成。因此男女主人公在自我搭建的谱系和象限内互相指认对方为soulmate(灵魂伴侣)。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揽镜自照的纳喀索斯——他们太相像了,更像一个人爱上了自己。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如果把男女主人公看作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分身,那么《花束》其实更像一部成长电影,而非爱情电影。它讲述的就是从毕业到工作的社会化历程中,一个人作出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如果说爱情对许多人来说还只是一个听过没见过的“鬼故事”,那么成长其实是一种更加普世的经历。影片不胜其烦地使用具体的文艺作品和男女主角对其态度的变化,来标识这种社会化进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塞尔达之旷野之息》、今村夏子的《野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曾经都是锚定他们“文艺青年”自我认同的重要证明,在进入社会以后,却转变成了被收起的switch、积灰的画笔和“电影什么时候都能看”的自我宽慰。

对于学生或者文艺青年来说,这其实是再具有代表性不过的一种转向:曾经他们往往倾向于从文学/影视/游戏世界里汲取养分,这是一种向内的趣味。但毕业指引他们走向实际的生活,就要求他们拥有向外的定位。他们曾习惯从创作者的二手经验材料中汲取养分,而如今不再通过其他人的叙事、滤镜、视角、转译来认识所处的世界。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尽管都告别了无忧无虑的象牙塔,男女主人公还是各自作出了有代表性的选择。曾经显得甚至更坚定、更理想主义的男主人公,在被“三张插画1000日元”的报价击垮后果断地成为了一名企业雇员。相较之下,女主人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和趣味——影片对于她的工作的描述是更加模糊的,你只能猜测这大概是一份薪资不高但清闲的工作。

影片多次描写两人在生活观和趣味上的渐行渐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书店里的场景:女主角在查看文艺类书籍,一回头却看见男主角在看《人生的胜算》,字面意义上的成功学。

然而《花束》最温柔的一点是,尽管创造对比,甚至对立,但它其实没有苛责年轻人应对社会化时的任何一种反应。虽然女主人公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更理想化或贴近他们初心的一种,她在感情中的温和、敏感和无可奈何也让她更像是那个被辜负的“无过错方”,但影片却给了这个作出不讨喜决定的男主角更多的关注。循着镜头,你能看见他熬夜、加班、应酬、点头哈腰地被前辈教育“先努力五年,五年后就轻松了”——每个初来乍到的社会人都被画过同样的饼。

影片中还有一个只活在转述里的司机。他和男主角同岁、来自相同的故乡、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在某天上班时,他毫无预兆地把所有货物扔进了东京湾,被逮捕时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是劳动者。”男主角注视着新闻报道,若有所思。

“我不是劳动者”,并不是说反对劳动者的价值、站在劳动者的对立面。相反,这可能才是来自于被压榨、被异化的劳动者的宣言。不想成为螺丝钉,是因为做螺丝钉太苦了。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因此,《花束》并不是劝分小组里那些标题为“我的文青男票毕业后只看成功学了怎么办”且高赞评论为“不分等着组团加入樊登读书吗”的热门帖。相反,它对于这熙熙攘攘的成年社会中的一切,都投以理解的、温柔的、无奈的凝视。

正像我有一位朋友,在毕业后读起了《疲劳自救手册》《被讨厌的勇气》这类她之前或许会嗤之以鼻的书。看完《花束》,她也感同身受地表示:读成功学或许并不是一种需要被指控的幻灭时刻。因为对持续处于与生活搏击中的当事人来说,那也许是一种求救的讯号。

读成功学容易让人觉得粗鄙,像大学生一样沉迷电影文学也容易让人觉得幼稚。那些沉迷电影文学的岁月,在有些观众眼里看来不是一种天真浪漫的象征、纯真时代的特权,相反是一种消费主义和刻意姿态,在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击前立刻体现出幼稚和脆弱的一面。就像网友“SLJ的豆瓣”的短评中所说:“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一》剧照。

其实我觉得这位友邻说得对,我也已经过了觉得电影是我的全世界的年岁了。但看完《花束》,我突然懒得用什么本雅明的灵光来辩解文艺对在异化中挣扎的人可能就是救命稻草,我也同样懒得去旗帜鲜明地抨击一些幼稚和刻奇,仿佛自己从来没有幼稚和刻奇过。

看着“成功学”和“杨德昌”,我前所未有地感到轻松,免于审判和被审判的压力,因为看起来无论选择哪本书,他们都可以好好地活。其实要我说,《花束》最理想化的一面,倒不是让一对情侣好心分手,而是让他们都认同了自己的选择——剧烈成长中的自洽哪有那么容易?谁没有在“初心”和“欲望”之间咬牙拉扯的时刻?谁能够那么果断坚定地走某一条路?只是土井裕泰柔化了这一切,让很多辗转难眠间的悔恨变成了下次见面时默契的一挥手。这是爱情的表态,也是成长的表态。何其潇洒,像徐志摩所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这也是为什么,《花束》给我的宽慰最终超过了伤感。“像花束一般的恋爱”不只是说,恋爱与花束一样,终将随风而逝。它也是在说,即使知道它即将随风而逝,也仍然情愿驻足过这样的美。这喻体也可以同样换成青春,换成成长。这是一场难以预见的、创伤性的遇见(按齐泽克说的,an totally unpredictable traumatic encounter),但即使一早便知,也无悔再来一遍。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雁城;编辑:青青子;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短评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可能并不是“越合拍的人越没法在一起”这种日剧截图道理。而是靠消费主义(即使是披着文艺外皮的小确幸文化)也并非对抗资本主义对爱情异化的良药。“要用你的生活来定义浪漫,不要用浪漫来填充它”,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8分钟前
  • SJL豆瓣酱
  • 推荐

原本也就觉得还可以,但结尾那一挥手,真是哭死了。作弊一样的桥段,太好哭了。坂元裕二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会写这种戳人的点了。梦想与现实,恋爱与结婚,这对男女大概就是一体两面吧,从相同的点出发,却终将面临选择,走向岔口,开始各自的人生。此外,文艺青年大多孤独,想找个有共同话语的人很难,由之,才会更懂前半段这对男女发现彼此之后的激动。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又名:和百分之百合拍的人说再见。

12分钟前
  • 库索
  • 力荐

这种合拍其实还挺肤浅的,人们可能总是高估了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15分钟前
  • scenel
  • 推荐

靠消费主义维系的恋爱是抵抗不了资本主义秩序的。

20分钟前
  • 雪山夜叉
  • 力荐

文艺青年社会化全过程

21分钟前
  • 松崎海
  • 力荐

所以说上班这件事基本可以杀死全世界99%的故事

25分钟前
  • 拽拽歪歪&YY
  • 推荐

始于同好共鸣的文青恋爱死于柴米油盐。(坂元裕二好懂

30分钟前
  • Manatsu
  • 推荐

看完以后全场人在鼓掌,真的好好看。开始意味着结束,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依旧是 没有关系。

35分钟前
  • DAWN
  • 力荐

如果追的漫画没有完结该多好 如果喜欢的乐队没有解散该多好 如果那家常去的面包店没有关门该多好 我想我们的恋爱是不是就可以再久一点 拥有赏味期限的爱情令人伤心失落 为什么布能赢过石头 为什么现实能赢过所有喜欢和心动

37分钟前
  • ☂fish
  • 力荐

我们都快忘记的事,Google街景还记得。

42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爱具体的人 不要爱抽象的人 要爱生活 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46分钟前
  • 09
  • 力荐

太痛苦了吧,我在切鸡胗,锅里还在炒生菜,听他们最后聊分手那段,苏打说要不就结婚吧!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我想坂元你太残酷了。爱最后肯定是消亡的,所以更多人在消亡前结婚了,以为那还是爱,其实那变成了恩爱。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讨论爱,是在讨论我到底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47分钟前
  • 秦夕然
  • 力荐

@新宿toho 2021年的冬天我在电影院爆哭。京王线恋爱物语,剧本无限贴近真实,每一个即将踏入或踏入社会没两年的大学生都会感同身受。男女主相遇的明大前就在我家右拐十分钟,熟悉的高井户高架桥。热衷过小众文化的年轻人们最后都会变成对肖申克的救赎高谈阔论的社会人们。。

52分钟前
  • SaoirSe
  • 力荐

“进入社会就像进浴缸泡澡。”于是真的有人在浴缸中死去。

56分钟前
  • 4__real
  • 推荐

书影音没法支撑恋爱,建议豆瓣把该片挂在开屏。

58分钟前
  • #鼓鼓#
  • 推荐

你的男朋友,本来读诗集,现在翻成功学;本来玩塞尔达,现在玩消消乐;本来豆瓣骨灰级别用户,现在永久退出豆瓣,加入 996 大军并且被成功洗脑 996 赛高;而你还在读诗歌还在玩塞尔达还在刷豆瓣 —— 所以怎么可能不分手呢?穷是原罪,多少烦心事不都是生活所迫。最喜欢的一处是村花看到苏打在工作于是调低游戏音量,苏打想让她尽兴地玩、叫她调大音量,自己戴上了耳机,最后村花直接关了游戏。明明都是想照顾对方的感受,但最后两个人都不快乐。最好的爱情或许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全力满足自己的快乐,而对方恰好出现在每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径里。要的就是那个“恰好”,不做任何刻意的努力。PS1. 苏打村花真好嗑 PS2. 片尾我都认真看完了,因为漫画真的很有爱 PS3. 即使最后要分手,谁不想拥有爱情里最美好的部分呢。

1小时前
  • ○Ⅴ○
  • 力荐

文艺青年能想到的最浪漫的爱情,在初识的雨夜奔跑,文艺爱好百分百合拍,告白后在红灯前拥吻,在出租房连续做爱一周,在有大阳台的房子同居,在新年参拜捡到一只猫,然后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和平分手,在旧地缅怀过去,还会在下雨时候想起你,像极了渴望爱又不相信爱的人们的幻想。

1小时前
  • TOKO
  • 推荐

爱情就像耳机听歌一样,不要一左一右拿来分享,这样两个人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曲调。在爱里,应该双方分别戴好自己的耳机,只要知道此刻眼前的这个人和我在听着同一首歌,类似于这样的陪伴就够了。不要求什么,只学会接受,把每一项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并且有能力给对方同样的馈赠和同样的惊喜,不抱任何奢望,不做丝毫强迫。总之就是“自由”而已。

1小时前
  • 帷野久
  • 推荐

这部电影将成为我最喜欢的爱情片,他拍出了我想要的,也拍出了我失去的,还拍出了我恐惧的,更拍出了我坚持的。

1小时前
  • 日出Sunris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