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兄弟,大哥(黄子华 饰)恋恋不忘的前女友Monica(邓丽欣 饰)竟成为二哥(张继聪 饰)的现女友。自尊心驱使下,大哥答应新结识的喵喵(林明祯 饰)的追求。三弟(陈湛文 饰)和女友Josephine(王菀之 饰)的姐弟恋长跑多年,也面临爱情危机。同一屋檐,3对情侣,4段恋情,每晚人齐开餐的相聚渐渐演变成饭桌修罗场,啼笑不停。面对旧爱与新欢,大哥将做何选择?大家努力维持的这个家,又该何去何从?
我看過很多電影,預告看著很精彩,結果正片無聊到能看睡着,俗稱預告騙。飯戯攻心也是一部預告騙,但和其他的預告騙不同,這部戲正片和預告片的精彩程度是換過來的,預告讓我無語,正片卻是精彩的。
看完預告還能勇敢走進紐約戲院看這部電影的我唯一的理由就是喜歡黃子華。看之前很怨念爲什麽自己那麽堅持要現場看這部戲,難道喜歡黃子華就一定要看這部預告看得我無語凝咽的電影嗎?看完后很慶幸自己的堅持,因爲喜歡黃子華這個理由,讓我在戲院裏開懷大笑了兩小時,讓我沒有錯過這部近十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香港喜劇電影。
説完心情,來説電影,這部戲帶給了我很多驚喜。首先,我一直以爲這部戲的主題就是預告裏所説的,兩兄弟爭一個女朋友,講的是愛情喜劇的主題。看完才發現,這部戲的主題其實是關於親情,關於什麽是家庭的討論。【説來也巧,黃子華今年演的一部舞臺劇也是講家庭主題,但一個是溫馨喜劇題材,一個是嚴肅悲正劇題材,兩個相同題材卻截然相反的感覺,我個人是很推介在香港看完最後禮物的觀衆也入場看飯戯攻心的,因爲有治愈的功效(笑)】聊家庭,加點愛情調劑,這部戲的確是觀衆在賀歲和中秋檔期看電影的最好選擇。整部戯雖然表面上一直都在討論主角們的四角關係,但其實真正推動劇情發展的是關於三兄弟之間感情的分和合,在我看來,愛情在這部戲裏是表淺的主題,真正内在的主題,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其實是家庭。而導演在電影最後第二幕,把整個家庭主題升華到另一個層面,我不想劇透,但當我看到男主角坐在天臺説話的那一幕時,作爲一個海外的華人,我被這一幕,這段對話真切地感動到了。
這部戲第二點讓我驚喜的是陳詠燊導演(同時也是編劇)對整部戯笑位的鋪墊。我個人很喜歡那種有上下文關係的笑位。什麽意思呢,就是這部戲裏一些punchline出現之前,通常會有針對這個punchline的伏筆。因爲有伏筆,所以當punchline出現的時候,好笑程度會加大,甚至還會有重複伏筆然後再用一次punchline的時候,雖然可能講的不是同一個人,整個punchline是有漸進的感覺的,讓你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大笑,第二次聽到的時候爆笑。我很喜歡這類型的笑點,給我的感覺這和創作棟篤笑時的思路和手法是一樣的。
第三點的驚喜是笑位的類型。香港很多的喜劇,裏面的gag和笑位其實都是很低俗和色情的,在我看來就是屎尿屁笑位。也不是說看了完全笑不出來,但看多了就覺得也不過那樣,搞笑的題材永遠是那幾樣其實都好無聊,反正我不是這種笑片的擁躉。這部戲也有這類型的gag,但不是主流,而且完全不會覺得低俗和下流。這部戲引你笑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陳導演沒有永遠只用一種方式設置笑位。我一直都覺得好不好笑這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點,不同的被逗笑的方式。有些人喜歡冷笑話,有些人喜歡mean精諷刺,有些人喜歡黑色幽默,有些人喜歡無厘頭,有些人喜歡食字gag,有些人喜歡惡搞,有些人喜歡地獄梗。大家被逗笑的方式都不一樣。而這部戲裏面不同類型的gag和笑位,我相信可以滿足不同笑點的觀衆。
陳詠燊導演的編劇水平我是相信的(懺悔一下其實看預告騙的時候有稍微一秒的小小地質疑了一下)。看簡介那麽俗套的故事能寫得如此溫馨,搞笑,有幾幕還能讓我覺得驚喜。我覺得這部戲第一值得誇獎的必須是陳導演本人。
第二誇一下林明禎小姐,戯裏造型可愛,搞怪。這個角色真的很適合林小姐,而且她在裏面說的粵語我不看字幕都能聽懂百分之八十,能看出來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第三個要誇的是張繼聰和陳湛文,兩位演員雖然都是第一次和黃子華合作,但搭得很有火花和默契。我【個人覺得】比黃子華之前很多固定搭檔【除了許紹雄】都要讓我覺得好。張繼聰的喜劇表演我一向是喜歡的,這次雖然不是説很多笑位能讓他表現【畢竟是群戲】但在整部戯裏調劑得特別好。陳湛文我是沒想過喜劇能演這麽好,讓我耳目一新,這位演員以後的戯我覺得可以期待一下。
最後呢,想説一下我偶像。這部戲和之前我看的那些黃子華主演的電影非常不同。雖然都是喜劇,雖然都是黃子華做主角,但這部戲并沒有那麽“黃子華”。作爲一個喜歡了黃子華先生十五年的人,對於黃子華的喜劇模式有一定的瞭解。棟篤笑裏固然之全是他風格的烙印,不管是在電視劇還是電影裏,很多時候他説出來的對白和gag,我都能大致分辨出這是編劇劇本裏本來就有的還是他改過的。黃子華這三個字在黃子華的作品裏,不管是什麽形式都有很重很重的烙印【當然也可以說這種固定印象其實是觀衆(我)加在黃生身上的】但看這部戲的時候,很多笑位和gag都不像之前那些黃子華主演的喜劇一樣,那麽重的“黃子華”味。這就説明了,作爲喜劇演員黃子華,黃生在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在摸索和以前不同的喜劇表現手法和演法。所以在這部戯的某一幕裏,會讓我覺得這不是黃子華在演戲,而是一個好的喜劇演員在演戲,在搞笑。“黃子華“味在這一幕裏被黃子華本人弱化了。作爲一個fans,我是很開心看到自己的偶像作出不同嘗試的。我其實一直都不明白點解黃生現在那麽堅持拍喜劇題材,明明現在那麽多有名的喜劇演員轉型拍悲正劇都能成功【觀衆其實很受這一套】,明明拍悲劇的演技是被贊揚過的【例如非常公民同埋野豬仲有現在的最後禮物】。直到那天看金像獎頒獎典禮,聽了許冠文說的得獎感言,好像有點明白黃生的堅持是爲什麽了。到那天我坐在戲院裏,聼陳導演說的這番話:《飯戲攻心》是一齣喜劇,在全世界都風起雲湧,大家正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的時候,我仍然選擇拍喜劇,因為我相信笑的力量。希望大家即使遇上困難,仍然願意樂觀面對,願意帶著微笑去面對。明天,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微笑去面對挑戰,我哋一齊笑看風雲。”我現在覺得,應該所有現在仍堅持拍喜劇的香港臺前幕後,都是一樣的想法,對吧黃生。
一部喜劇,我覺得其他都不重要,最重要是是否能讓觀衆笑。觀衆笑了,就是精彩的喜劇,觀衆不笑,就是無聊的喜劇,無聊的喜劇是比爛片更可怕的存在。而戲院裏觀衆的笑聲便是對這部戲最直接的評價。在看這部戲整整兩個小時裏,我聼到,戲院裏的笑聲不斷,咳嗽聲也不斷【不是因爲covid不要怕】。我回想了一下上次在公衆場合聽到那麽多觀衆笑到咳嗽的表演,是看金盆口的時候。謝謝飯戯攻心的全體臺前幕後,讓我再次感受到喜劇表演的力量。
ps,部戯的兩首歌都好好聽!而且貼合故事!好喜歡。
选在中秋档上映的正宗港式喜剧《还是觉得你最好》讲述了发生在六人之间的三对情侣相聚在同一屋檐下啼笑皆非的故事。
可以肯定地说,全港班底带来的是一次老派港式喜剧的绝勇回春,但同时,如果仅仅将其看作一出令人捧腹的喜剧,未免辜负了导演在其中精心设置的种种暗线与隐喻。这也使得本片在致敬传统喜剧的同时,又带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思考。
食与情
英文片名《六人桌》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影片中的一大重要元素——饭桌与美食。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美食,在这里也更为自然地发挥出了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即食物与情感相辅相成。
第一次晚饭,当大哥初次得知自己念念不忘的前女友Monica成为了二哥的现女友时,大哥陈鸿表面大方轻松实则旧情难了,二哥陈礼表面礼貌平和实则暗流涌动,而二者间这种极其微妙的表里关系恰巧用饭桌上一锅两用的鸳鸯锅进行了完美的阐释。而在第三次晚饭中,Josephine精心设计的假扮美食又正好隐喻了六人间欲说还休又不可言说的情感状态,猪假扮牛,鱼假扮蟹,香甜苦瓜汤变果冻,美食可以以假乱真,我们总在强撑着去扮演那个不是自己的人,隐藏着那份自然的情愫与真实的自己,殊不知正视这份命中注定的永结同心与白头偕老才是每个人最终的情感归途。情感就这样在不停变换的美食间流动着。
每晚八点准时开始的晚饭,昏黄灯光下掩映的饭桌。饭桌是一家人在忙碌的工作之后,卸下伪装与防备的地点,饭桌上下正在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因此利用饭桌这样高度局限化的场景,既将每个人物隐秘的情绪状态直观显露,又巧妙地通过五次晚饭设置戏剧冲突推动了情节发展,同时也与亲情——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主线相互映射。
成长着迎接自我的女性们
在三弟终于将电竞爱好发展成事业并赢得比赛与奖金后,女友Josephine却没有像大家所希望的那样接受男友的求婚。相反,面对这个她梦寐以求的美好时刻,她似乎在放松的镜头记录下找到了她最真实的一面,原来她的世界可以没有他。“外婆做佣人,老妈做包餐,习惯了为别人做饭,但是做饭有点累了。”在与男友长跑多年后,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可以不用成为别人的附庸,不用再为别人而活,甚至,她也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与梦想。
同时,犹豫不决又似乎与大哥旧情难却的Monica,也在关键时刻放下了内心的不舍与执念,他们终于决定要以一种“世界上没有一个词语能形容”的关系走下去。而作为独一无二的局外人闯入这个家庭的喵喵,也牵引出影片中几次尤为关键的转折点,是她送出的眼镜成功让大哥意识到看清楚外面的世界与不要强撑的重要性,是她在一次次夸赞Josephine的过程中帮助她重拾自身的信心并找寻人生的价值,也是她在每次聚餐时都能精确观察到一家人间矛盾问题的所在。
影片摒弃了常规女性角色在家庭关系中处于侧面被动的地位,反之给予了每位女性当之无愧的高光时刻。女性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迎接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时刻,做自己,冲破束缚自身的框架,认真对待每一场感情与每一次成长。她们,与影片中的每位男性一起,是纠结与矛盾的,但同时,她们又是积极与坚定的。
“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家”作为着重展现的重要元素,隐藏在影片中的方方面面。被大哥细致保护的老房与炉灶,仿佛正应了在他心中母亲流传下来的话语“家在,炉在”。强撑着维稳家庭关系的大哥总认为家在哪里,人就在哪里。他想方设法地让三位女性搬入他们的老宅,想要通过走近些,再走近些,来维持这个家庭日渐缺失的传统气息。
影片最后,大哥同意卖掉这终日占据他内心空间的老房,并在幻想的与母亲的交谈中,由“家在哪里,人就在哪里”的观念转变成了“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他放下了内心中对于家庭这一传统关系的执念,在闪烁的家庭招牌下意识到了要打开门,走出去,走远一点。大哥对于“家”这一词语含义认识的前后转变,也是影片中令一个颇具深意的地方。
如果我们将“家”的含义扩大化,影片中Monica在工作中一直秉持的原则与理念是发扬香港文化,她带回老宅的所谓文物与牌匾,甚至喵喵这一角色自我带有的强烈新时代特性,似乎都在反映着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与抗衡。这种冲击与抗衡的焦点,便是影片中不停出现的“家”的元素,家庭仿佛一个小型关系网,我们能否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地走出去,寻找隐含在这个词背后关于人生与家庭的别样意义?
片名《还是觉得你最好》出自张学友的同名歌曲,流淌而出的港式金曲,穿插其中的爆笑金句,全港明星的倾情演出,诙谐幽默的人生哲思,都全方面展示了纯正港式喜剧的别样魅力。
也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亮点,《还是觉得你最好》带有一种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难以寻觅的百姓气息,导演对于这种隐匿在家常便饭内的烟火气的精准把握,击中了每个人对于情感的敏感与脆弱,同时激励大家勇敢地走出去,带着这份美好又炽热的感情走出去,发现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价值。
就如同张学友在歌曲中写到:
“即使你离开,我热情未改,这漫长夜里,谁人是你所爱,但我不懂说将来,但我静静待你归来。”
看影评就像看文章一样,千人千面,能看到许多导演或演员自己都没能想到的内容。
这不是一部特别好笑的电影,我认为黄子华的栋笃笑能力没能发挥出来。甚至乎主角换作其他人饰演,剧情效果会不会差,也值得思考。
所以不用执着于是否是喜剧。悲剧内核和人性、社会反思是很强烈的。里面很多细节点是值得回味与反思。
三嫂在尾部对求婚的老三说我发现原来我可以没有你。
这是多少人觉得真真切切的感悟,获得新生的认知。
这不仅仅是反应在人上面。对于执念,不想迈出去的那一步,原来都可以没有的,没有之后,就获得了人生的新的开始。之后会不会重逢都不要紧,在那一刻,有重生的机会。
我看到“蒙莎”的影评认为是指香港的种种社会变化。
这也是不一样的角度,挺有意思的。在这个剧情上面,我还是想先从情感去说。
执念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别人无法将执念根植进我们心中。在看破的那一刻,执念就破碎了,然后有了走出去的机会。
老大对于感情的长情,对于父辈观念的坚守,都是他的执念。
全家人打架发泄过后,执念终破,老大给了弟弟们新的机会,卖房分钱,各有前程,他自己再把房子租回来,然后分租一半出去。亏着房租来独自守着最后一点不想失去的怀念。
看破之后,以前的感情重要吗?重要的。那是组成现在的自己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当然是现在以及将来的感情。所以结尾里,大嫂回来,两人追溯一开始相识的话题,不再仅仅束缚在楼下的茶餐厅,老大愿意走出去了。
老二、老三我便不过多赘述。参照“蒙莎”的观点也是不错。
对于二嫂的一些看法,我与“蒙莎”有异。从老大的嘴里听到的是完美的人,画面一转,一个看似泼辣的二嫂形象地随着剧情地发展呈现在我们面前。当然,水壶上的“工厂妹”也能知道曾经的二嫂是会“任人鱼肉”的职场小女生。
后面二嫂自己说现状的时候,说了自己有了情绪病。
情人眼里出西施,哪怕是效颦的东施,情人眼中哪里没有包容?只有情感冷淡了,理性才会占据上风。
曾经听过一个说法,爱是接受了对方的种种缺点,还愿意选择对方,才是爱。起码老大在三年之后,还是爱二嫂的。因为关系和情感迁移的原因,不得不埋藏心里,重新出发,终于接受大嫂。
大嫂在剧情推动和解读电影上我觉得是最重要的角色。
曾经有人跟我说,女生是慕强的,你能让她崇拜你,就很好追。
大嫂谈了十八场恋爱,每一场都认认真真,她从来不掩饰自己,大大方方地告诉别人,每一次说起前男友,都是说优点。
她自己是很杰出的人物,百万级粉丝的网红。一条梅菜就品出了三嫂的厨艺功力。当然有吹捧的成分在,但她愿意提携别人以及善于引导别人的能力特别强。
她吸收每一任男朋友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好。如同“蒙莎”的影评,她象征着“时代的新”,每一任男朋友都是新的,都吸收新的东西,让自己在现在,在未来更好,也愿意让别人更好,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个四年级时就仰慕老大的小妹妹,辗转反侧终于与老大相遇。被拒绝后,明知道被老大利用演戏给二嫂看也甘之如饴。
她是社会阅历特别老练的人,通过蛛丝马迹就能察觉老大是红绿色盲的情况,二嫂这个曾经的伴侣到最后还是老大亲口说才知道。
若是折射社会,折射人性,是不是原本能力才华一般般的老大,早年吸引了大嫂的注意力,才会有后面的剧情发生?
毕竟大嫂的其中一任情侣,在老大眼里是大师级人物。整个剧情没有对老大的职业详细介绍,可能是职业或兼职的产品摄影师。
这一点上来看,从社会的观点,现在大嫂跟老大的关系,说不上慕强,而是下配。当然,若不是在大嫂幼年扎下的根,她也未必会瞧得上现在的老大。
若换做社会而言,若不是有不可分割领土这一点,香港对于内地而言,在现在甚至未来,是否再能有吸引力?我说的是像婚姻那般,非你不可的吸引力。
其他的细节点,譬如妈妈说,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死人说的话是对的?
人总在变,社会总在变,就算以前是对的东西,在时代变化之下,也会变得未必对。
他们三对情人在此刻恩爱无比,也未必在以后不会分开。
有福叉烧,无福叉烧。哪管别人认为是无福,自己知道是有福就行。
(开始写之前很想说,我差点被这部电影的海报和名称劝退,观影的时候一直带着比较低的期望值在看,但是后面思考并尝试理解电影立意的时候,我深度怀疑子华是挑了个剧本,顺便演了个主演,又来了场《金盆啷口》番外篇。)
点评这部电影经历了两个阶段:
1.刚看完觉得最多只能给三星,且黄子华占据其中一颗星。电影的构图和演员偏舞台剧的表演方式,一开始就让我很不舒服,更别提老套的叙事结构。好在有黄子华贡献了许多笑点,后面才看得顺畅起来。如果是作为一部普通的爱情家庭温情电影,这部片只能算是勉强及格的,感情线讲得磕磕绊绊,最后的大团圆输出家庭观也是猝不及防。当然愿意放低要求,当成娱乐喜剧片笑一笑放松下也是没问题的。
2.但隔天再想深一层,心理总有个疑问:按理说电影在全家围桌一起吃叉烧那里结束,也是会很符合观众预期的,是一个标准的happy ending,而为什么导演后面要"画蛇添足"般地加一段黄子华跟他妈妈的阴阳对话呢?观影经验告诉我,可能后面这段,才是埋藏了导演真正想在电影里表达的东西的线索。
最后一个镜头给到香港的夜景,似乎一切都讲得通了,这不会是一部纯粹想通过饭桌讲述"家有喜事"式的港产喜剧片,恰恰相反,导演的野心比表面看到的更大,这是一部借着爱情和亲情的外壳,实际是暗喻了香港本身的困境,以及鼓励港人打开更宏大的世界观,在精神上要走得出去的电影。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黄子华会说这部电影的剧本很不一样,这样的电影内核,不恰好正是他后面几个栋笃笑里一直都有涉及的话题吗(试着想想《唔痴线唔正常》《金盆啷口》)?
在理解到这层内核后,再去重新理解电影后段爆发家庭矛盾之后的好几处显得多余,或者不合乎常理的地方,就也都理顺了。包括为何妈妈说她以前是夜总会的(暗喻香港以前的繁华盛景);为何设定大哥和二弟是不同的爸妈生的(对应香港复杂的历史背景);为何王菀之扮演的角色一直渴望三弟能安定下来赚到钱然后结婚,但在三弟真的靠电竞比赛拿到奖金买了钻戒求婚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她不再需要依靠别人获得身份的认同(港人应该打开更大的世界观);为何邓丽欣扮演的角色是一位试图保留所有旧事物的保育人士,最后却拿起自己收藏的旧物铁棒打烂那台总是绊到别人脚的足球机器(新的时代来临,当传统总是会绊住脚的时候,应该鼓起勇气打烂它向前走);为何黄子华会对邓丽欣说,有一种关系是没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但也是真实存在的(在一个越来越割裂的世界里,这样的包容共存观念是多么可贵)。类似这样的暗喻,在电影里应该还有很多,这个剧本不自觉在心里又加了分。
记得黄子华在《秋前suan账》里说过,我们已经是在一个绿灯亮就要走的时代了。大时代里每个人都要学会去适应,相信现在的香港也面临着越来越切身的选择。"炉在,人在,家在"这样过时保守的观念有时反而会困住自己,只有把"炉"放下,才能重新出发。
/./ ◡̈♥︎ྀ 观《还是觉得你最好》 评分:⭐️⭐️⭐️ 电影表达的“你”的“好”,是指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我以为是他们经历一些事以后发现自己对象有多好呢… 剧情有点狗血,这都什么年代了,老戏码又翻出来炒了炒? 大哥分手三年后,二哥接盘带回家,这个女人跟这一家子真有缘…然后大哥又有点放不下了,找了个送上门的小有名气女主播喵喵当自己对象不说,又跟前任拉扯不清,甚至还有进一步独处暧昧和kiss的行为…这什么玩意儿啊? 喵喵也是真的要多nc就多nc,上来就是前男友巴拉巴拉的,真行,谈了18个,⑥!说话有情商但不多,后面U盘事件也很离谱,你导入之前不看看U盘里面有啥吗?拿来就用?还是从别人桌上拿的…这个大哥还保留着跟前任xxoo的视频也是挺恶心的,以至于后面流出来,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该说不说,人家大哥二哥打架,这个女人又莫名其妙趁此砸了别人的球桌,这操作真的不理解。 故事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个家中,甚至一餐饭都占了很长时间,走向平淡,看着没什么意思,甚至想睡觉…
(无剧透,关键情节部分已隐去)
我:导演您好,电影非常精彩,我很喜欢,谢谢。
导演:谢谢谢谢。
我:我注意到电影里有一位主要角色是讲普通话的,联想到上个月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七人乐队》。其中林岭东导演负责的短片《迷路》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个香港老人时隔多年回到香港,因为城市建设变化过大所以不认识路了。他用粤语向路人问路,但被问到的人是来自内地的游客,结果一个内地游客用普通话给讲粤语的香港人指了路。我想问的是,您在一个关于香港家庭的故事中安排一位讲普通话的角色有什么用意呢?谢谢。
导演:你说的是那个来香港的女生对吧?叫喵喵的角色。
我:对。
导演:喵喵这个角色就是进来冲击这一家人的,这一家人一直有问题但从来没有拿出来谈过,直到喵喵的到来,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她是一个好人,她是一个很好的外来者但带来了冲击。其实我在选角的时候也想过好多香港的女演员,但我把她们的样子放到剧情里面还是(觉得达不到这个效果)。如果她们来演喵喵这个角色的话,感觉一进门就是要吵架的,一开始就会产生很大的冲突。但是如果是一个外来的人,还有就是这个女演员她的眼睛,我觉得好像在发光一样。
众人:(笑)
导演:她不是香港人,看起来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所以她说话的时候你会觉得她是真心的。所以我想把她设置成一个外来人会对这个故事的冲击比较明显。
我:好,谢谢导演。
导演:谢谢,你们真的好厉害,我这么烂的普通话都听得懂。
众人:(笑)
2022.9.3 16:00 上海长宁来福士百丽宫点映
20220723 Asia Society, NYC NYAFF22 好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式家庭温情喜剧也成为了稀有品。处理冲突,处理家庭,吃饭,这些中国文化核心,不知什么时候不再在现在的华语电影里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宏大叙事,主旋律,暴富,欲望,浮夸,搞笑,小时代。就像他在放映后Q&A里说的,这个香港导演起码在很努力地在这部喜剧里呈现这些。当然,笑点也很足的。
看完想重温《男亲女爱》了,喵喵其实演得还可以,比邓丽欣好太多 //顺便查了一下,开头王菀之跟三弟的对话明显是后期改词,「大长腿」实际台词是「double may」,然后去Google了一下,跟我猜的一样……
阿妈摸头话一定要向前行噶下 我真系好鼻酸
《回家吃饭,二弟造成了我的精神内耗》
这种题材拍得我不讨厌就是赢了,觉得Josephine应该和喵喵在一起。
预告片把本片最恶俗最刻板印象的部分全剪了进去,正片明明有趣的很。围绕餐桌的几场全场都笑到捧腹,好久没有全影院这么一起开心,甚至片尾播花絮时还在一起笑,许久没有的体验。讲述家庭的故事让人想到前几年的《花椒之味》,从三姐妹变成了三兄弟,但这部剧本磨得更好。6人里反而邓丽欣的角色设定比较单薄,其余各有亮点。最后黄子华和自己阿妈的对话好喜欢,“谁说死人的话就是对的”,家不是只是向内,也是向外。
失望,两个小时的电影,亲情没讲好,爱情更没有,闪回的瞬间更是让我确认一点都没有被感动。笑点很多但是大多笑不出来,字幕也时常下线,「義嫂,係義氣嘅義」字幕干脆空白。食物的拍摄运镜也很迷,菜都看不清。吻戏真的辣眼睛。整体感觉到拍得是认真的,但是不好看。
“你为什么觉得死人说的就是对的呢?”
終於可以說了 可憋死我了 難看 老土 作為賀歲電影都嫌老土 十分cringe 重複 家人pua彼此 三觀不合 再見
戳到我的一个点是Monica和大哥吻在一起放开对方后的表情,那种想要重温旧梦却感到千帆过尽皆已逝去的感受。错以为误会解除的话,还是当年的爱侣,但实际却早已不再。念念不忘的终究只是自己想象里的对方。
看完的感觉就像吃了那块叉烧
★★★☆ 你總是對前任念念不忘,心有不甘,耿耿於懷,是不是只是因為沒有機會再遇見,當再一次擁抱、再一次接吻,沒有了感覺,才發現李宗盛唱的沒錯,「我認識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沒見過分久的合」。陳詠燊在愛情線和親情線都沒走尋常路,觀眾以為會舊情人破鏡重圓,都放下了各自有了新的幸福,觀眾以為會一家人齊齊整整,家人散了而家沒有散,只不過,編劇陳詠燊還是比導演陳詠燊更出色一些。
看完才发现,开心麻花算什么玩意
喵喵就是直男幻想的完美女人,大哥根本配不上喵喵……最后那场饭桌慢放的打斗还不错
老实说,我就是不明白喵喵喜欢大哥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个有17任男友的美貌女主播主动追无钱无貌可能有点才的大叔,真的不是中年男人的YY吗
如果look the other way 就可以很轻松享受的老港幽默片。港式幽默某种程度上建立于对女性的调侃?对性的玩味?喵喵,又一个天使般降临于世、拯救平庸男主于无聊苦闷而不计回报的maniac pixie dream girl,而我们也都会不约而同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爱上这样的女孩。东亚对“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执着某种程度上是药也是毒。没人喜欢大家长,解放别人解放自己。
舞台感非常强,也就是一再提醒观众,里面所有内容都是设计的,有所指的。
喵喵更像是某种意义上为了满足自己而设想出来的角色,这么好的姑娘凭什么喜欢你?
喵喵是什么直男妄想的完美女友(虽然这么说但是也是馋了
4.5。我也一直以为勾二嫂是勾二嫂,原来是勾义嫂,我都唔识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