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女人天下第十篇 忍别
江·公主们的战国 女人天下
海啸地震过后,一片沉寂,日剧大部分已经停播,综艺和动漫也基本停摆。在这一片萧条中,首批恢复播放的名单中,收视屡败屡战的大河剧[江·公主们的战国]赫然在列,这多少说明了作为东瀛国民电视台的NHK确保播出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系列是幸运的连载,震后依然还在,江系列也是不幸的连载,见证了灾难和毁灭。其实对于东瀛国民来说,无论收视如何,江这部大河剧都已超越了商业上的普遍意义,成为一部见证灾难和有意义的作品。
第十篇 忍别
在上集里,观众已经见证了阿市一家那样幸福欢乐平静的生活,在本周的剧情中,母亲和女儿们将要迎来她们此生最痛的离别。在离别之前,身为女性的编剧还是先行安排了阿市与女儿们离别的预兆——那是一场挑选腰带的戏码。越前北庄,前方战事呈现胶着状态,而在天守阁的和室之内,阿市却要女儿们挑选和服腰带。长女茶茶已经感到不安,可是次女阿初和幼女阿江却根本不在意,还在为馒头拌嘴吵架,被大姐喝止之后,才不得已停了下来,坐下挑选。
和服腰带对于东瀛女子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古时女子对于和服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因此腰带也象征着地位与体面,哪怕是在现代东瀛,和服腰带也是上流社会受到传统教育的女子经常挑选的物件。因为无论是怎样的和服,只要更换不同的腰带,效果就会完全不同,是计划服装和搭配衣饰的一大快事,能够懂得并且享受这样乐趣的女子,并非出自寻常人家,因此光顾和服店专门前来挑选腰带的女子,通常是上流社会的世家女,大都是母女同行,为的是在生活中体会着装的乐趣。做工精致,面料上乘的腰带往往作为传家宝,由母亲传给女儿或者由婆母传给儿媳,象征着祝福与期待,也是传承者无上的荣光。而此时的阿市,看着眼前一条条美丽的和服腰带,如同是看到了自己作为战国公主的人生,感慨不已。面对三个可爱的女儿,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要孩子们自己挑,可是却狡狤的猜中了三个孩子喜欢的类型,惊得阿江瞪大了眼睛。其实,挑选腰带,已经预示了阿市在做公主人生最后的打算,她只是在最后的时光里使性子,顽皮一下罢了,为母怎么可能不了解女儿的心思,她给的腰带肯定会是每个女儿心仪的物件,让她们前来挑选,是希望留下最后的回忆。
说过阿市,再说柴田胜家。两军对垒之际,原本处于对峙状态,可是由于兵力悬殊,柴田一方虽有猛将,却不敢轻易挑起战事,就在对峙的当口,失却了战机。而小猴大人这一方,虽求胜心切,却使计拖延了织田家三子信孝,并且用计使得柴田一方率先出击,而后又利用优势兵力,杀了个回马枪,使得柴田军不得不溃败而走。在一旁观望的老狐狸德川家康在柴田一方暂时取得一地之时,就已经预见到小猴大人一方的胜利,要下属准备了意义非凡的贺礼。果然,如同家康的预料,柴田大人兵败垂成,回到越前北庄,却见阿市带领女眷们俯首跪迎。
历史不断被重演,如同当年近江小谷城陷落一般,茶茶和阿初再次体会到了四面楚歌的意义,在她们的耳边又响起了杀声。小谷城的陷落,城池在火中沦陷,是阿市和两个女儿此生最深的痛,而今,陷落的景象历历在目,她们又要准备离别,这一次,轮到了柴田大人切夫自尽。小猴大人那声势浩大的攻城,对于浅井三姐妹来说,是人生又一次噩梦的开始,而对于三姐妹中最年幼的阿江公主来说,则是她人生一次惨厉的分别。柴田大人面对妻子阿市和三位继女,羞愧之情无以言表,只说自己操之过急,而阿市却从容应对,安慰他说不要紧,可见她早已做好了最后的打算。阿江所绣的祈愿袋,被柴田大人退了回来,又被阿市取出天下布武的印章后还了回来。原来,柴田大人是惭愧得无法承受,而阿市夫人则想要他收下阿江的心意。
一番纠结之后,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
城外,小猴大人如此心急火燎的攻城,不仅仅是为了夺取天下,还是为了要一偿夙愿,他一直对阿市夫人存有期待,又无法休掉阿宁夫人,于是打算强娶阿市夫人为侧室。阿市夫人已经经历过与前夫浅井长政的死别,又怎会不明白小猴大人的狼子野心,于是倔强的阿市夫人做了此生最大的决定——与越前北庄与柴田胜家共存亡,打点女儿们的行装,与她们告别。阿市事先已经割下送给女儿们的腰带上的布片,随身携带,意在全她们的殉葬之礼,而对前来接应的浅井家旧臣石田说了傍晚离开的话,旨在拖延时间,以便和女儿们告别。
在最后的时刻,浅井三姐妹中的每一人都心如刀绞,但表现大有不同。长女茶茶泪流满面,却强自镇定,她是个骄傲的公主,但是气度有限,继承的是浅井家的特质,阿市将象征浅井长政的香木浮岛给了她,并将亡夫长政留下的短刀给了她,要她继承浅井的尊荣,成为浅井家的继承者。次女阿初,放声恸哭,阿市看到爱吃甜食的阿初如此伤心,十分不忍,使劲捏她的脸,要她不要多吃甜食,解下发带留给她,意在要阿初留下念想,莫失莫忘。而幼女阿江则是悲痛的流泪,望着母亲,心如刀绞的神情让阿市心碎,可是她依然镇定的交待后事。原来,天下布武的印章最终交给了阿江,这是织田信长这位天下人终生奋斗的最终理想,也是阿市,柴田胜家夫妇的信任与期待,更是亡夫浅井长政所寄予的希望。如今,天下布武的理想交给了阿江,也意味着,阿江才是织田家的继承人。最后,阿市特别嘱咐阿初要成为大姐和三妹的纽带,发生问题时要为她们及时疏导,这才将三姐妹交给石田,并且以武家公主的身份震慑了石田,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并且答应转交信件,旨在警告小猴大人,也立下了临死前的诅咒,要藉由一己之力和兄长信长之力,对野心勃勃的小猴大人立下深重的咒言。
这一场离别戏中,每一位演员都着力表现,内心戏尤其精彩,对于扮演阿市的资深演员铃木来说,这是她演技理想的一次充分实践,原来,时间带给她的不仅仅是成熟,还有对于痛苦的体验。只有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苦,才有生离死别的经验,才能够表现最后时刻的心情,而逐渐老去的铃木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她对女儿们最深切的爱意,当然也有战国公主不怒而威的气势;而再看年轻的树里姑娘显然已经被剧中各位优秀演员带领入戏,无论如何,这对于她的演技人生来说,是重要的一刻。撇开铃木和树里姑娘不谈,单看扮演大姐的资深演员宫泽里惠泪如雨下的内心戏,就足以作为演技教科书,专门分析一番。不论演技如何被质疑,年轻的演员树里终于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从本集之后,她要开始独立挑起大梁,非常不容易。
说过演技,来看阿市的最后时刻。在越前北庄的天守阁内,战歌阵阵,乐舞连连,柴田胜家以及战将们要做此生最后的歌舞,阁内早已准备好了火石与焦油,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城外杀声震天,城内火起楼倒,阿市与柴田胜家各自准备自尽。在举刀自尽之时,阿市仍然声声呼唤着女儿们的名字……城外,浅井三姐妹在轿内听到倒塌之声,纷纷下轿,哭喊着呼唤母亲与继父的名字,从此之后,她们艰辛的人生开始了。
在本集的最后,以阿市公主吟诵的离别吟咏来结束本篇:
-夏夜短暂梦飘渺 杜鹃声声催别离
如同信长所歌,阿市也在叹息人生苦短,恍然若梦,只是她对人生有更深的眷恋,说到底,她的离别充满了不忍与恨意,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接受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故而才选择了离去,与柴田胜家一起迎向了人生的最终点。并且,以阿市对三个孩子的了解,胜过任何人,这也让她洞悉了每个女儿的个性和可能发生的事情:长女茶茶看似柔弱实则刚烈,此时身负父母深仇大恨,心怀愤恨,必然不择手段,而幼女阿江则耿直聪慧,凡事都极有主见,行事磊落,这二人若是意见相左,必然引起一番至大纷争,那么,次女阿初就是唯一能够调停姐妹纷争的人选。可是,洞悉只是洞悉,命运若是安排了浅井三姐妹日后悲壮又波澜万丈的人生,又有谁能够阻止?说到底,命运才是最好的编剧。预知浅井三姐妹出城后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2 ) 居然看完了。。
好像是从春天开始看的?开始并没有在意,在WB上看吴隆美同学花痴丰川悦司演的织田舅舅,好像从第6还是第7集开始就开始补看。之后就是一周等一集,居然也把这一年等完了。
为了看这个,把《丰臣家族》翻出来看了看,不过这个剧的主角都是司马辽太郎什么的没怎么写到的。但是这真的还是传说中忠于史诗的大河剧么……完全是言情路数。。基本上都是先黑后洗白的方式,每个人都很难说有什么一贯的性格,除了死得早的舅舅和铃木保奈美妈妈以外。想起来最开始被吸引好像也是因为铃木阿姨。。。
其实30集以前感觉还不错,战国小燕子就小燕子吧。正好把当年没看小燕子这种雷剧的雷感找补回来----像我这样青春期啊什么的总是晚人一步的,总是要在潮流过去之后补课啊。反正就是把各种历史大事拼命往江这个小丫头身上贴,阴谋家们全都天真无邪。
30集之后,小燕子专心忙生娃了,夫妇之间也没什么太多感情戏,连言情戏都不能算了。其实之前跟Akira君的二婚感情戏还是挺好看的。后面编剧大妈就一条“天下太平”的路走到黑了。。。这个梗在前10集里出现得还比较隐晦,后面俨然就变成江和秀忠夫妇生活的关键词了。
如果不是向井秀忠出现,我肯定弃剧了。。。。所谓人生中该来的总会来,初中和高中乃至大学时代摒弃的追星行为,终于出现了。。。其实我还是有一颗少女心的啊,觉得这个长手长脚包子脸的向井理小朋友好可爱!基本上后面就靠他撑过这一年的剧了。
最后一集估计编剧大妈的一口老血终于也吐出来了吧,结尾的对话肉麻得连我都受不了了。。。
终于完了。。大河剧耗体力啊,追剧须谨慎。。。
3 ) 【第5回】
要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乃至无限接近,是需要自己的努力的,不是吗?
阿江努力地接近舅父的世界。属于阴谋的残酷的嗜权的又或者是使命感充体的成人世界。
在前一回中,一个可以为了信长的指令而杀妻屠子的家康已显露出他身为成人世界强者的精神。
织田信长如此寄望于明智光秀。实在是出乎人意料的事情。不应该是那个谁也不能信任的信长吗?在这里我还是打了一个问号。或许,从这短短一集乃至前情之中我真的找不到信长垂青于光秀的理由。单纯对剧情来说也好,对历史之演变也好,必然的是——永恒存在的背叛。当信任不能对等,而心意不能互通的时候,背叛根本不足为怪。信长或者是早就对一切了然,只是他那么自负,那么,自负。不就是,阿江说的“相信自己,和自命为神是两件事情。”吗?
信长能否平定天下呢?没有人知道,命运也从来不会给人打上标签的。只不过信长早已经给自己打上了很重的标签,表面是那般轻狂恣肆,心底却是沉痛到难以负荷。
兵变本能寺。浓墨重彩的一章。无关任何演绎,这段历史就只能说是浓墨重彩。
轻笑说,“慌也没有用了”。对以下各众说,“大家保护好自己就够了”。这样的信长,是不是就是我们心中的信长呢?我愿意相信这就是信长,可是这样的信长太让人心痛了。雨中着斑驳带血寝衣奋力战斗的信长,让人悲泣的信长。当再听到他说,“世间被憎恶之人,惟吾一人足矣。”,当他转身跟兰丸说永别的时候……虽然是将死之人,可曾有丝毫丧家之狗的行状?这,就是织田信长。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相较,如梦似幻般。”信长大人的歌声犹在耳边啊。
而信长不知生死之时,阿江母女的情形无疑非常微妙。
德川等人的立场其实还未明朗。当江的马如有舅父神助一般脱险的时候,江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呢?是一种痛吗?还是更加坚决的,信念呢?
4 ) 加油!树里,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力量!
很久没有关注树里,突然在百度贴吧看到了她明年要作为主角参演大河剧,不免感慨:两年前看宫崎葵演出《笃姬》时,当时心里想要是小树也能演出大河剧就好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而且还是作为主角!
小树一直都在很努力呢,想想自己这两年的经历,其实不是什么大挫折,人却消沉了很多,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不能直面人生挑战啊!看到树里的最新消息,从中获取了新的力量,谢谢你,树里!
2011年的大河剧有你相伴,真好!
一起加油!
5 ) 唉,期待了两年的剧,残了
残了,这剧看到11集我不得不承认残了。浅井三姐妹的故事比笃姬更加传奇并且跌宕有噱头,然而或许正因为此,加大了编剧难度和对编者能力的要求。剧本对人物的简单化处理完全无法体现经历了常人所不能经历之事的三姐妹应有的复杂心路,只让人觉得编剧驾驭能力太差,也难怪收视惨淡。
浅井三姐妹不比笃姬,她们几乎从出生开始就和史册有了斩不断的干系,因而也给改编增加了许多历史的条框,稍微动一下,大家马上就看出和史料的出入,胃口就没有了。有些杜撰桥段我觉得还是挺有创意的,关键是细节处理不好,失真了,一下子就让人觉得瞎掰。比如为了增强与历史的联系以及突出主角安排阿江和许多大人物不太靠谱的际会,其实《笃姬》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但为什么这一次大家对此尤其嗤之以鼻呢?《笃姬》中的几次这样的小戏都是紧跟剧情发展的,表面上是少女的冒险经历,另一面又是政治上的云谲波诡,暗流汹涌,非常有张力,历史感也不失。《公主们的战国》里阿江的几次与名人的对手戏完全流于小孩子过家家,打打闹闹,情节到此停滞了,节奏一慢,观众自然就走神了。可能由于历史上的阿江年纪尚小,不能安排太稳健的戏,但是慢节奏的清口戏多了也让人受不了。而且衔接上也比较拙,常常是阿江在某处,突然就遇到大名人了……囧,这种情况多了谁不觉得假呢?
另外剧本上很有比较大的基本问题,三姐妹的一生沉浮不断,可是剧本完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心理变化,不知是被和谐了还是过滤了。北庄城破后,三人沦为俘虏,这怎么说也是人在屋檐下的境地了,即便秀吉一家以礼相待,也不可能如剧情中一般仍自天真,没有丝毫的敏感和戒备,继续对着掌控自己命运的秀吉等人摆谱~这种处理不止是没有历史,连常识都缺了,怎不叫人看不下去?
导演还真是喜欢慧由己树,生怕观众朋友们看不懂,一个劲地通过点题,有些完全可以用表演表达的东西非要用台词,有被填鸭的感觉。比如11集在安土城三姐妹见千里休品茶处,很明显是要通过大师的开导使三姐妹走出丧母阴影。可惜的是,表演在这一段落的作用为零,台词显得十分勉强。三姐妹一开始就没有演出应有的沉痛或芜杂心虚,茶茶还是一脸矜持,阿初若无其事地发牢骚,阿江继续小白,如果保持这样糊弄过去当一段悠闲小戏也就算了,关键是茶茶饮茶后生硬地来一句“佳品几乎驱散了母丧之痛”,情感的处理也太拙劣了吧,这种内心波折怎么能用台词说呢?换句话说这应该是留给剧评人的话啊!剧本有很多这种类似的问题,不一而足,致使观众很难受感染,从而进入剧情。
配乐还是不错的,在演员认真表演不加不合时宜的台词的时候,非常烘托情感,比如第五集信长死后阿江在马背上心灵感应的一段,二胡的哀婉配上阿江对死亡似懂非懂的惊疑和委屈深情,还有信长魂魄在身后的扶持,真是有味道。
6 ) 根深蒂固的罪恶
今天初看第一集
织田信长:可惜在歧阜城就这么老态了,是不是大河剧第一次塑造了中老年外形特色的织田殿?戾气太少,很像天朝总理~~有这样面善的信长公,明智光秀大人在后期都不好意思谋反吧,哈哈。
德川家康:北大路欣也的出演实在很让我振奋!这个老戏骨爷爷在《国盗物语》里演出了史上最好的斋藤道三~~太爱《国盗物语》了,因此楼主眼前伴坐织田信长的家康仍然是牛逼的枭雄斋藤道三入道(或者说是勘九郎——道三窃国之前的形象~~)。第一集信长和家臣庆阿市出嫁,唉,坐在副座的老戏骨爷爷的眼神太犀利了,怎么看怎么还是道三岳父和信长女婿其乐融融的样子~~~就是主宾座位有点诡异。
丰臣秀吉:岸谷五朗大叔。。。。masaka。。。第一次看到不是圆脸的猴子有点惊愕。长发的五郎大叔简直就像小泉纯一郎,太恶心了,特别欠揍。当然猴子的神演得很不错哦。
柴田胜家:卷发这么夸张。。。
江:果然是美人迟暮的感觉。《大奥 第一章》是我看《江》的最大障碍。大奥里高岛礼子饰演的阿江太深入人心了,这么多年了,我脑子里的阿江完完全全就是礼子阿姨送给大家的那个“眼神刻薄、嘴皮犀利、高傲却又无奈”、管着丈夫又畸恋儿子、和春日局争强却屡屡失意、有点让人嫌却有点让人怜的女主妇。根深蒂固的罪恶。
当然,本剧确属新年的鸿篇巨制。画面精湛,色彩细腻,景致丰美。片头颇有《笃姬》余风,作曲也依然是《笃姬》的吉俣良(音乐可以放心矣)。
唉。泥轰国的时代剧真是一个让国人羡慕嫉妒恨的东西。开头剧组名单很严谨地写着风俗考证之类。小日本能把那几个土地主的屁事和村落械斗都拍得那么有趣壮观,有理有节,实在让天朝汗颜。近几年我们拍不出好的历史剧,拍不出像样的古装剧。编导沙比,错误百出,考证为零,台词儿戏,演员随意。都是雷帝嘎嘎。呼吁为我们提供国产精神食粮的各位爷,是时候整整风,洗洗脑子里的shi了。
若干年前,中国有过众多精彩的历史剧。但是有一个细节,很多作品的服装和作曲都是日本人。
7 ) 【1~4回】信长的光辉
时隔3年,田渊久美子的原著依旧。当时坚持为【笃姬】写评论的我,再次被这部大河剧激起了再写点什么的冲动。
许久许久不看日剧了,此番再翻来翻去想看点什么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江·公主的战国】。乍看之下甚至没发现这又是一部旷日持久的大河剧。只是很惊艳地看到了铃木保奈美。
树里属于那种我喜欢,但是喜欢得很淡很持久的女演员。当她一开口我也会很惊讶地觉得,简直是野田妹上身啊,丝毫没有姫樣的姿态,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铃木保奈美就是个活脱脱的公主——气质高雅,举止脱俗,就连性情的与众不同也是公主那般的吸引人。
比起姐姐们来说,江是更加纯粹的,只因为她对父亲的死一无所知,即使后来有所知,也不可能如两位姐姐一般,那是亲眼所见的悲剧,从茶茶和初的感情中不难感受到这种烙印。只不过茶茶的个性可能更为沉静内敛,而且身为长女就会更为体贴照顾妹妹内心的感受,才不会外露对舅舅的憎恶。茶茶很像阿市公主。
而我最为被震撼的是信长在这最初的4集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别。至少对于我来说也是,这个形象,光彩照人。
沉静、果敢、特立独行……这些单薄的字眼都实在难以形容信长的光辉。
我第一次被深深打动是在第三回的时候,对于德川家家变感到不安,感到困惑的江,想到舅父那里找到答案。而信长从来都不会坦率地说自己做事的用意吧,也不习惯直白地坦率地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一个从家族血腥争利中脱颖而出的人来说,即便对着天真无邪的外甥女也难以率直地说话吧。可能是惟恐年幼的她不能很快地理解自己,也可能……是他下意识已经习惯于这样表达自己了,更可能的是,他愿意说更多,对这个跟自己有那么点相像的三公主,把自己话里的意思作为一个芯子,藏在那些轻描淡写却是血雨腥风的故事中。
“人有所欲,即有所为。”一个只相信自己的人说出这么一句让我感到很霸气却丝毫不突兀的话——这就该是信长说出的话。
信长,他一定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唯物主义者的世界,有的时候是可能被唯心者的玄术所颠覆的。这么说可能为时过早,却是我的感觉。有的时候,唯物者的世界总是少一点运气,而少的这点运气,却会葬送他的整个世界。
信长,一定可以算得上是个悲剧的英雄。至少,他可能不被他身边的很多人理解,也根本不在意自己是不是被理解。江喜欢信长。她希望、并且以为自己多少了解了一点舅父,然而正是“高处不胜寒”,也许在江到达如舅父一般的高位,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吧。
“任性而自负,公主真是傲慢之人啊。”
那信长呢?何尝不是?“人生五十年,与天地相较,如梦似幻般。”如此歌唱着的,“察人之不察,闻人之不闻”的信长,真是一副任性而自负的面貌呢。
一直感觉信长的眼眸中有一种别样的东西,吸住人的力量。我是如此期待后来的故事,这个——战国年代特别的男人,究竟还会有如何的故事,他会与江有怎样的因缘际会呢?
つづく
8 ) [江·公主们的战国]第三十六篇
江·公主们的战国 女人天下
第三十六篇 教训
关原之战终于结束,最终以德川家康一方战胜告终,而未能及时赶到战场的秀忠虽然未能及时感到,贻误了战机,但毕竟属于战胜一方,也享得战胜者的尊容。此次战役,秀忠虽初次率领三万之众,并未有特别严重的问题,但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惭。作为他的父亲,德川家康很清楚儿子的问题是什么,他一直觉得自己摸不透儿子的心思,所以才为儿子选择了阿江这样率直不矫情的女子,希望儿媳能够打开儿子的心门,而此次嫡子秀忠虽然因为路上遭遇问题,贻误了战机,但也不能草率从事,于是,作为城府极深的大名,他采取了以静制动的办法:三日不见。
三日之后,德川家康终于面见嫡子秀忠,说的却是自己安排三日不见,仅是为了做个姿态,以便堵住众位大名之口。又说自己知道事情因由,并不责怪秀忠,可是这一席话却让秀忠不能原谅自己,原本秀忠就准备作为主帅承担所有过失,可是德川家康和这次跟随的臣下都对秀忠的行为十分欣赏,并没有深怪于他。可见,德川家康要嫡子秀忠率领三万大军前来则另有打算。或者说,德川家康在打仗的时候,本来就没有对嫡子秀忠所率领的这三万人多做指望。以他的成算来看,若是秀忠及时赶到,那么是他助阵有方,可领个现成的勋劳,若是秀忠赶不及此次大战,战败时可作为后备实力,保存德川家的基本兵力,战胜时也可触动平日里了冷淡懒散的儿子秀忠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度,可谓胜也可败也可。如今关原之战已经决胜,触动儿子并使之重视起来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次的安排也可以称得上是两全其美了。
战胜后到底要干些什么,只要看看德川家康在战胜后的种种做法就可知,他一直都心怀天下。首先被干掉的人当然是石田三成,在剧中简笔描绘了石田三成被捕被审的种种之后,直接跳过大场面,而安排了秀忠与石田三成的对话,从秀忠喝退士兵并且为石田三成松绑的情景来看,石田三成虽然战败,但秀中依然敬重他是丰臣家的忠臣,于是上前攀谈,其实是说了自己的种种疑惑。他难受的是自己作为贻误战机的将领,本该军法从事,却因为战胜,无缘无故地得了胜利果实,甚至还坐在这里,以胜利者的姿态,来跟三成这样奋进的守护者说话,简直就是自己的耻辱。可是,三成不这么看,他终于对秀忠说了自己的肺腑之言,秀忠的才能不是在于打仗,而是在于运筹帷幄,早在秀忠夫妇赶往江户的那天晚上,秀忠与他谈话时,他就已经察觉到了,言下之意是说秀忠的水准远不止于此,日后还有更大作为,只是此时,三成的心情复杂,又出于战败的颓败处境,才未及多言。
石田三成终于被杀,而秀忠在与父亲德川家康面见丰臣家的主母茶茶的时候,又听到茶茶的一番嘱托之言。到这里,茶茶虽然为石田三成的境遇感到难受,可是她毕竟是丰臣家的女主人,面对如此战意赫赫的德川家父子,她也唯有提到小妹阿江,提起妹妹的性情心意种种,这才能拉进与德川家的距离,一是提点妹妹阿江毕竟身为德川家嫡子的正室,二是缓和关系。果然,这一做法奏效,也让秀忠更为明确妻子阿江的个性。可是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不在家的时候,江户的德川家已然发生了大事。
阿江在怀孕期间,闻听有侍女阿夏怀有秀忠的骨肉,并产下子嗣的时候,十分震惊,继而抗拒,甚至用平语命令秀忠的乳母大姥局滚出去,让大姥局非常惊讶。平心而论,大姥局虽然平日里爱做主,爱絮叨,但她毕竟只是下人,并非主人,她在德川家的威势是主公德川家康所给,但仍需自重身份,若是主家少夫人这么命令,她也只有照办。可是作为关心并且操办家中大小事情的大管家,她还是非常担心。待秀忠回到江户之后,大姥局立即禀告了阿夏母子之事,可是看到秀忠虽然认账,却是十分复杂的表情,并无欣喜之意,就知道事情不妙。好个秀忠,虽然认子,却又另有一番打算,因此他去见侍女阿夏母子的时候,仅是秉持主公与侍女之礼,并说出对不住的话,可见是另有安排。
如此一番安排之后,秀忠与阿江的相见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当秀忠见到阿江的时候,从未见到妻子示弱的他,居然见到妻子柔弱的一面,平素里活泼的妻子居然躺在卧榻之上,并且对他深施大礼,让他顿感不妙。若是正室得知主公得侍女子之后不吵闹,不埋怨,那就是另有打算了,初遇此事的秀忠自然也是心情复杂。果然,阿江并未有责怪,只是请求主公答应自己不要急于决定嫡子的为止,而要等到自己产下所怀的孩子再说,若是男婴,则确认为嫡子,若是女婴,则要丈夫休掉自己。这一请求让秀忠公子非常为难。说白了,阿江作为大名之女,作为天下人之女侄,自小在大名世家中长大,非常清楚各家族之间的变故,也很清楚没有了嫡子确保的正室,其下场究竟会怎样。她其实是在以离婚为要挟,要求主公确认自己的孩子为嫡子,而且行的是险招,若是不能诞下子嗣,则要赔上自己的婚姻不要,也不肯让自己的孩子丧失德川家的继承权,可是此时秀忠却没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看着阿江。
数月之后,阿江产下女婴,她的希望消失了,天下布武的印章也归还与她,也该到了开诚布公了结的时候。见到秀忠前来,阿江此时已经不顾产后身体虚弱,挣扎起身向丈夫秀忠施礼,要求丈夫休掉自己。岂料却听秀忠说起阿夏的事情已经做了安排,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秀忠已安排阿夏母子出城,以照顾阿夏母子的生活为条件,剥夺了阿夏之子的继承权。可见,秀忠诚如他自己所说,不会让除他与阿江所生的子嗣继承德川家,之后他也在阿江面前起誓,此生不再迎娶侧室。看秀忠的神情,态度坚决也隐隐透出决断之意,可见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很久。
平心而论,德川秀忠与阿江的感情颇为不顺。初次相见就言语相讥,惹得阿江不高兴,留下了坏印象,那时候的他只是个孩子,遇到注意的女子,还不知道如何表达,反而借由冷言冷语引起对方注意,无意之中对阿江使用了对待父亲的态度和办法,岂料不成,阿江是个直率的女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后来,他亲眼目睹了阿江与丰臣秀胜的感情确定与求婚,心情非常复杂,回到江户之后还闷闷不乐,屡次在父亲面前提起阿江的时候,都是不自觉的关注态度,让父亲非常意外,由此也种下了与阿江的姻缘。此后,阿江因为养父丰臣秀吉的安排,不得不与德川家订亲的时候,他居然一口答应,虽然还是那副懒洋洋,满不在乎的态度,但居然还是以必须服从的借口答应下来又让父亲德川秀忠再次吃惊,虽说儿子秀忠一直冷淡地飘过来飘过去,可是如果他反感的事情是绝对不肯答应的,这次居然一口答应下来,可见儿子对于这桩婚事,心里是乐意的,正因为德川家康确认了儿子的态度,又对阿江的微妙身份有所打算,这才亲自登门说媒,说服阿江嫁过来。此后,阿江嫁入德川家,因为敏感的秀忠察觉到阿江怀念亡夫秀胜和女儿完子,心里无法释怀,夫妻感情一直非常冷淡,因为一场大火,又让他们的感情逐渐变得亲近起来,此后又因为阿江接连产下女婴,乳母大姥局总是耳提面命,让阿江非常不快,直到关原决战之前,彼此才确认了心意,因为阿江将母亲留给自己的舅父织田信长的遗物天下布武的印章赠给他作为护身符,祈愿他平安归来,让他感受到作为夫君受到妻子的重视和鼓励,决定直面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可见,两人的感情直到关原决战之前才终于从误会生恶感,到不得不联姻,彼此又生出不少误解,直到两人冰释误会,彼此坦诚相见,表达了感情,倾心相对。可是到了此时,居然出现了侍女阿夏生下德川家长子之事,秀忠无论如何也不能等闲视之,他安排阿夏母子出城并且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其实是巧妙的做法——
哪怕衣食无忧,也不会让阿夏母子的出现,扰乱德川家的后嗣继承问题,而这样的做法对于阿江和她所生下的孩子来说也是无懈可击的保障。
他对阿江的起誓,其实是表明了他自己以来的感情所向,直到此时,德川秀忠才真正认清了自己的心意:他一直都深爱着美丽任性直率的女子阿江,可是此前他因为自尊心和敏感的心意,一直装作看不到这份心意,这才引来了这许多波折。如今,虽有庶子之争,但这都不是问题,侍女阿夏仅是地位低微之人,构不成威胁,可直接处理,趁此机会,向妻子阿江表达自己的心意,说明自己的主意,这才打动了阿江。此后阿江去阿夏宅邸内,表达慰问关切,虽然显示的是正室的大度和体谅,其实是在以行动感谢丈夫秀忠的保护和肯定。
石田三成已死,丰臣家显威的一页就要落幕,若非要说关原大战为三姐妹带来了什么教训的话,三姐妹受到的教训则有所不同——
·大姐茶茶得到的教训是不得妄动,否则会赔上忠于自己的臣下,到头来还让对方得个大义之名,可谓得不偿失,最后还不得不靠小妹阿江与德川家的姻亲关系,表示关切慰问,这才得以缓和紧张气氛;
·二姐阿初得到的教训不是死守到底不对,而是不能再反复无常,若是最初时候选择了一方,届时一旦反悔,不但不能给家族带来名誉,反而会招致灾祸。虽然无法坚守到底,京极家毕竟是在关原之战中站对了队,虽然京极高次本人由于开城出降而感到羞愧,不肯出仕,但毕竟由正室阿初和姐姐龙子拜领了俸禄,可见德川家康对于京极家依然厚待。阿初虽然依仗自己是功臣京极高次之妻,又是北近江大名浅井长政之妻在德川家康面前大鸣大放,但德川家康念及京极家毕竟为关原之战做出了大贡献,拖住了石田三成,京极夫人阿初是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浅井家的次女,又是丰臣家主母淀夫人的大妹,则不予计较,反而予以肯定,其城府之深让人齿冷;
·对于三姐妹中最年幼的阿江来说,关原之战彻底扭转了她的命运,让她从浅井家姻缘最为坎坷的幼女,忽而因为关原之战的胜利,成为众人瞩目的德川家的后继人,从此阿江最为反感的对于正室要求的种种,终于逐一降临到她头上。这一次,阿江又诞下女婴,虽然她继续以个性行事,要求丈夫秀忠休掉自己,丈夫却不肯,还处理了产下长子的侍女,让她母子离开,其实不仅仅是看重他自己与阿江的深厚感情,看重的也是德川家继承人的地位和水准。关原决战之后,原本丰臣家就十分敏感,若是在关原决战胜利的此时宣告自己迎娶侧室,甚至还是产下长子的侧室,不但会给德川家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使得丰臣家有了发难的理由,毕竟,亲丰臣家的各位大名并未被赶尽杀绝。
由此可见,对于天下人的正室来说,最为重要的不仅是与主公的感情与信任,也包括继承后嗣这件十分重要之事,若是没有了嫡子这一项来坐定位置,地位虽说不至不保,但也会给日后在家主之位的纷争中,埋下祸端,只能悄然隐退求得安稳度日。譬如北政所阿宁夫人,就是个绝好的例子。阿宁夫人虽然聪颖谨慎明智善断,却没有自己的子嗣,结果在丰臣秀吉死后,为自身安稳考虑,阿宁夫人只得削发之后移居寺院,再图后算。作为天下人织田信长的女侄,作为天下人丰臣秀吉的养女,作为天下人德川家康的儿媳,以阿江自小所见来说,她很清楚身为天下人的正室要做的是什么。她的生母阿市虽然终此一生得到了两位男子完整的爱情,但毕竟靠的是自己的美貌与舅父织田信长的声威,她的生父浅井长政虽然极为看重感情,但这样至情至性的大名毕竟不长命,譬如她的继父柴田胜家也是一位重感情的大名,最终的收场也十分悲壮。或者说,浅井家和柴田家都还没来得及考虑子嗣继承问题,若非如此,母亲阿市的压力也不小。
如此说来,这一次阿江能够为自己将要产下的子嗣确保德川家继承人的位置,完全靠的是丈夫秀忠的感情和她自己出身北近江大名世家浅井家,浅井家虽然败亡,但依然在北近江声名颇为显赫,也靠了舅父织田信长和养父丰臣秀吉家的声威,可是这毕竟只是一次例外,不能次次例外,若是阿江身为正室不能为德川家诞下继承人,那么她的正室之位与日后诞下的子嗣的嫡子之位真会岌岌可危。以极为重视继承人的德川家康来看,他绝对不会放任嫡子秀忠再次整理掉诞下子嗣的女子。此后,后嗣问题终于作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问题,被阿江重视,看本集结尾时,阿江与秀忠的乳母大姥局兴致勃勃讨论生子秘方,就可知阿江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却甚为急切,产下男丁已经成为阿江在那段时间里最为重要的责任。而此时,丰臣家正在为德川家康的继续消隐遏制的做法而震怒,阿江将会如何面对这一切,浅井三姐妹在这乱世中还会有怎样的际遇,且看下篇分解。
音乐很好听 但是这个年龄啊什么的 也太雷人了吧 戏说偶像剧么 信长死了 我就没看了 丰川悦司演得挺好
女主大河中总有超亮眼的配角,前有《笃姬》堺雅人,后有《江》丰川悦司,织田信长一代枭雄,短短五集但十分圈粉。上野树里演技有目共睹,但江的少女时期人设十分吃亏,只会咋呼的傻白甜比起年少时已显露政治天分的笃姬不知差了多少,田渊久美子适合改编不适合原创。浅井三姐妹,茶茶有胆有识最为出色。
为什么看不下去了……
等我买碟再细细看。那就是明年?
为毛现在连大河剧都开始乱编了,真是比野史还野史= =……
難得看一部大河劇的真的是好看額 織田信長很給力啊
铃木保奈美老了真的很多啊,上野树里依旧很讨人喜欢~
看不下去。。。弃。。。唯一的看点铃木保奈美。。。竟然老成了这样还演少女。。。失望啊啊啊
我败了我追不了大河剧
美人迟暮...惨不忍睹...在利家与松的时代,这群人老了还是舍不得给他们画皱纹。在江的时代,这些人理论上还年轻,但看上去已经半百了...
各种美~~~
大体上还是忠实于史实的,不过阿市为神马这么丑!!!!
豊川悦司演的信长入木三分!
今年大河剧是女人的题材~德川第二代将军的妻子 女人的时代来临了 男人也许会弃剧吧 就像当年的笃姬一样~哦呵呵呵呵呵
第一部看完的大河剧。。。
江。。。竹千代。。。福。。。
演员阵容真是大牌的不得了。。。 可是 装扮什么的 特别是上野树里那个装扮以及不靠谱的老辈演出。。。 囧死我了。。。!!! PS:小茶茶真是巨大的亮点!
2011年大河剧
话说第一集就被织田信长迷住了,好帅的大叔啊~可惜打酱油了。。。
我喜欢丰川悦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