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套 却情怀满满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因为这个秋日的香港主题影展,又与春天重逢。
1994年,真是很老的电影啊。依稀记得以前看过一些剧版(好像没看完),歌曲也是熟得不行。而24年之后在电影院看电影版,恍恍惚惚。
讲真,从情感而言,看得还是有些感动;不过从理智来说,可能还是情怀大于艺术。俗套的故事,平淡的手法,四姐妹的闹腾也有些过。而从故事的丰满和完整度而言,其实也不如剧版。总是觉得过于紧凑,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细节都是点到即止。年轻的吴大维帅够帅,还是脱不了一股油腻气息。演小蝶的刘雅丽其时才24岁,现在看来化妆还是有点老气。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电影质量也许不算特别上乘,不过在24年前的香港,或者从多年前自己的眼光,还是很好的一部电影。小蝶那句“男人永远都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而女人就该一辈子被爱情埋葬吗?”掷地有声,在理啊。
不过导演和主演的亲临真是加分!高志森和刘雅丽都很健谈,这大概是我参加过的时间最长的映后见面会,问题一个接一个(话说有些影视专业学生的问题,我咋总觉得不敢恭维呢),两人的回答都很认真一点不敷衍,绝对的诚意满满。
歌是超好听啊,《你你你为了爱情》,那种欢脱又带颓废的感觉真是到位,刘雅丽的嗓音特别美,听起来还有点像梅艳芳。还有最经典的主题曲,结尾的献唱柔情满满。走出影院的时候,感觉自己也莫名满腔柔情蜜意。这蓉城初秋的夜,仿佛也变得更温柔了。
P.S. 刚走进百丽宫就听见有疑似张国荣嗓音的歌声,走近看是影院门口一位戴眼镜的小哥哥抱着吉他献唱港乐老曲,好应景啊,百丽宫有心了。
电影开场前那首常放的让大家好好看电影记得关手机的动画歌,竟然是粤语版,应该也是为了配合香港影展吧,第一次听这个版本,觉得还很好听呢,再次感慨百丽宫还真有心。
——2018.10.12 成都百丽宫太古里影院第七届香港电影主题影展开幕式
2 ) 枪炮,爱情,和友情
这部电影,不记得是怎样进入我的视线;在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并行的羊子巷路口上,在这安静的角落处有一个“时光音像店”,里面有很多当时很难找到的电影,我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在这里在第二次借而不还淘到的(当然要照价赔偿),还有那部唯美的《顾城之恋》,都是VCD介质。
在特定年代下,四姐妹纵使有着出色的才华,也无法操控自身的命运,在丽花皇宫的辉煌过后,战争使得众人分离四散,爱情和友情在枪炮声中流离失所,一出人间悲剧,使人唏嘘感慨不已。。。
3 )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这部剧,看了很多很多次,最近一次好像是去年。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四个姐们的友情,嗯,还有沉迷在爱情的幻想里。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不懂爱情,只是纯纯的幻想。但是这个剧印象最深的,却是里面的那些好听的歌曲,悠扬的萨格斯风。还有四姐妹的装扮也是当年特别喜欢效仿的,有些装扮现在看来也不落伍。
4 )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小蝶和家豪的无言结局,莲茜看似任性却是坚不可摧的生命守侯,凤萍爱的执着却依旧悲伤的结局,惟有最幼稚的露露能够有和爱人偕老的机会。
5 ) 对一部片子的纪念~
今天突然很想一部十一二岁时看的片子《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那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电视剧,相信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也都会记得。七十年代的姚小蝶、洪莲茜、蓝凤萍、金露露——白、红、蓝、黄,四个经历特别的魅力女子,她们的歌唱,还有她们的丽花皇宫夜总会……当初爱的是她们友情——近乎纯粹的东西,特别干净,最喜欢的就是她们挑选蝴蝶发卡时的样子,好象一切都是她们的。当然还有爱情,虽然是没触及过的东西,但看了她们不同方式不同结果的爱,心底也会偷偷泛起一些小小的感伤和憧憬。小蝶和家豪的无言结局,莲茜看似硬性却是坚不可摧的生命守侯,凤萍爱的执着却依旧悲伤的结局,惟有最幼稚的露露能够有和爱人偕老的机会。
有的爱了一去不回头的人,有的爱了不该爱的人,有的不认为这世上有什么爱情,也有的终能找到平凡的爱侣……这似乎就是命运。。
把她们的歌当成是一种符号,小蝶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凤萍袭一身优雅蓝装双手合握mic唱的《忘不了》,莲茜眼神游离坐在高脚椅上百无聊赖唱的《changing par》。这是她们给我的回忆,像她们的颜色。不能忘。。
我知道,如果选择现在再看一遍这个片子的话,肯定会有沧桑的感觉和感动,这是成长吗?不知道。如果有眼泪溢出眼眶,我会说是无声的纪念,而不是~~伤怀
6 )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同名电视连续剧是初中时候看的,那个时候的小女生大都一边津津有味聊着“丽花皇宫”唱着“钻石钻石亮晶晶”,一边被身边从爸爸到老师的男性长辈所鄙视。还记得暑假读新概念的时候,老师前脚还说着听写口语什么,后脚就说起了这个片子的电视剧版,说里面的歌非常难听还没他自己唱得好。他撇着嘴说话的样子我一辈子忘不了。
后来听说这个本是杜国威编写的舞台剧,后来听说上海自己也上演了同名的音乐剧,后来曾经在电视里惊鸿一瞥高志森的电影,后来就是在盗版碟摊头里找到了这张片子。
完整看了片子之后才知道,电视剧版本里姚小碟唱的歌,其实都是电影版的刘雅丽唱的。听说刘在97以前还是emi的签约歌手,她也是舞台剧版本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姚小碟的扮演者。刘会表演,唱功也好,形象高贵气质佳,只是一直很低调不在媒体热烈注视范围内,所以不为人知道。
电影版拍摄于94年,仅仅是十年前,却感觉怀旧得很。摄像机带着柔光镜,男女主角身上仿佛布满了神光,白色衣服尤其“月朦胧鸟朦胧”。剧中人物闹腾腾的,生活喧闹而又精彩,常常一个巴掌接着一个拥抱。我妈和我同看,看到最后小碟忆起四姐妹情深似海,我鼻子一酸她已经泪水掉下来。
老片子还有个妙处就是能找到许多大牌年轻时候的样子。扮演金露露的罗冠兰后来在港剧中就露过很多次脸,《笑看风云》里包文龙的妈妈,《鹿鼎记》里的韦春花。最后小碟的纪念演出上,司仪是冯宝宝,小碟的pr是毛舜筠,查了资料发现扮演“Triad”(这个究竟是哪个角色,难道是白浪??)的还是黄zhan,黄百鸣成了丽花的老板,苏玉华(《神雕侠侣》中的公孙绿萼、《刑事侦缉档案》中李忠义的老婆容金枝、《冲上云霄》中的ruby姐姐)是温婉柔美的蓝凤萍。相比之下,扮演家豪的吴大维几乎可以省略不记了(不过似乎很多高志森做导演或者监制的片子都有他)。
香港电影的妙,妙就妙在里面有世俗生活的热闹,哭也好笑也罢,再俗,也有生活的烟火气笼着。所以,坏人是咬牙切齿的真坏,巴掌是辣勃勃的真疼。
和亚视的剧集比起来,电影版比较简化,人物也很简单,有点小闹腾,不过电影有种专属的情怀,那些老歌一响起,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只剩回忆的感觉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心酸,再配合香港电影的现状,这种心境被放得更大了。四个演员里冯蔚衡实在太抢戏了,相当出彩,年轻时候的吴大维和谢君豪也是帅炸天。
故事講得略快 人物略。。。。竟然還吳大維
刚知道这片是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因为看过电视剧版的,基本所有的剧情都能一一对应,一场当下与过去交错穿插的戏表现得特到位戏剧张力强,全片在回忆的幸福与伤感中徘徊,很牵动观众情绪,但是与电视剧比起来,同样的歌曲并没有多出彩。
明明是电影,怎么那么多标电视剧的脑残
#2018香港影展#太纯粹的香港电影了,我只能这么讲,那种吵吵闹闹的烟火气,处处都自然流露的对话和神态,略显夸张但如行云流水一般噼里啪啦不由分说得呈现在面前,镜头节奏超快,却又精准到位、细腻入微。就好像饿不饿啊煮碗面给你吃啊这样的人生智慧一样,举重若轻。杜国威作为大男人能对女子间的情谊把握得这么准确,真的是心里充满了爱才行吧。片中所有怀旧金曲和剧情的贴合程度堪称完美,几段歌女轮流上台唱歌同时台下剧情激烈地发展的剧情,歌词声声入戏,融合得太妙了。纸醉金迷的那个世界不会再回来,像一个金光闪闪的梦一样。另一个额外的细节是看完南海十三郎紧接着看这部,于是所有出现谢君豪的镜头都让人充满了眷恋和爱意。真希望他们能在那个华丽热闹的世界里永远伴着悠扬的萨克斯欢唱下去啊。杜国威真的是,太美好了。
事情变,人情在,旧时光,常思量。她比星光灿烂,他比岁月绵长
看着看着就跟着唱起来。当年追电视剧如痴如醉,一起看的朋友也像片中角色一样今生前世。因为电视先入为主,看电影很不习惯,只觉得仓促。如今记忆淡薄才能将它当做单独的电影再看过一遍。剧本太好,围绕情字,凤萍如何被Donny吃定,四姐妹打麻将串起的感情,和家豪的矛盾没有鸡飞狗跳,情感含蓄又激荡。舞台灯效化妆镜里看到凤萍,非常邵氏歌舞片,期待看到修复版(居然是16mm)。看得出拍得节省,往往一镜直落,你方唱罢我登场,多亏几位主演都是戏剧演员,台词走位丝毫不错。谢君豪演Denny狮子搏兔,期待2020的春天他演沈家豪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它的舞台味儿有点重了。但作为一部怀旧之作,它真是刻画出了时间的痕迹。
舞台前后四姐妹,二十多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有一些多人物同时出场的全景镜头桥段,残留话剧感的痕迹,叙事结构完全又是电影化的,太喜欢这个剧本了。完全可以扩充为几十集的电视剧,提炼浓缩到90分钟内,回忆的重温和时间的流逝体会更加强烈。最后唱出点题的一句「I have a date with sping」,怎能不百感交集。
四大癫王 神仙放屁你会红嘅。等你大红大紫嗰阵时,你唔识我嘅啦。你你你为了爱情,听得起鸡皮,想起《柔道龙虎榜》里面的小梦和托尼。剧本实在太好。展现的几种男女,情情爱爱无非就是这回事。而在回忆的梦幻交织之间,那种人情跨越时间的美好,令人动容。
(求保佑!)虽然有些地方挺仓促,都挺额感觉兼顾而已性质挺多,但是我却不知为何哭了三次。值了……
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時長太短了吧,時長短還想講很多事,就反而變成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了,雖然編導已經很努力去展現這種10幾年的姐妹情了,但是你想90分鐘講好一個有點歲月痕跡的故事就真的太難了。而且這部電影既然已經是把話劇改成電影了,為什麼還要保留話劇的形式呢,這種處理令人覺得有點意義不明,高志森畢竟是很熟手的電影導演了,讓一部話劇變成真正的電影版對他來說應該不算難的,可能是他們思想還比較守舊的關係吧。這部電影其實拍的已經挺好了,演員也挺賣力,劇作也還算扎實,甚至還有一些伏筆反轉什麼的,但還是我一開始就說的,這些東西濃縮在90分鐘裡,真的太少時間讓人融入了,而且又有點突然就結束了的感覺
刘雅丽的歌声,自始至终......
2009-8-4 20:29:57 7/6.7(39) 你你你为了爱情,今宵不冷静。原来是柔道龙虎榜里听应采儿唱过
前两天被新版雷去看的,虽然演员老了点但是和电视剧版一样也是经典之作了。四姐妹风尘味歌女味更浓,吴大维也蛮帅的嘛~以及谢君豪啊哈哈哈,每一部的DANNY都是神作
94年票房前十最后一部看完,90--95年60部里没看过的花11天补完。活在那个时代的香港随心所欲,为爱情一往无前是对是错。春夏秋冬春夏走了,还剩秋冬露露和小蝶。春天已不在留下孩子,夏天热情如火却还是病走。秋天也是感慨良多,冬天终于迎来爱情。四姐妹一别物是人非,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歌是真好听!!
老歌荟萃,姐妹党
本片根據杜國威的同名舞檯劇改編,由導演高志森帶舞檯劇原班人馬進行拍攝,還找了當時非常紅的小生吳大維扮演男主角。該片以九十分鐘的篇幅講述四個歌女長達三十年的故事,本就有些勉強,幸好杜國威的劇本仍然有戲劇張力,而且重視人物性格與感情的刻畫,雖新意欠奉,但仍然提供了一個簡單紮實的故事結構,雖略帶婆媽煽情,但仍然有一定感染力的對白。全片的懷舊氛圍以及後現代的感情色彩,亦可為九七大限前末世香港人的空虛感提供了療癒作用。只是,導演高志森這種照搬舞檯劇的改編,未免太過不思進取,缺乏一種超越的勇氣。
是她们,也是你我;是那一代人,也是每一代人;是浮生,也是坠梦。我不害怕孤独,我只害怕别离;我不害怕物是人非,我只害怕故地重游。
能看得出来预算不高,走位啦拍摄手法啦还是比较舞台剧的,主要是拍了个氛围,讲述的是这几十年的情谊,但为其如此则更动人,那些歌那些旧时的人,所有技术上的细节都不重要了。这个戏当年居然没有斩获任何音乐上的奖项简直不科学,是最经典的原声之一。家豪同denny的演员很该调换一下,那段时间吴大维演了许多很有年代感的角色,非常让人迷惑。期待有一天我能有机会去看舞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