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粤语

香港剧中国香港1981

主演:朱江  曾庆瑜  杨盼盼  林伟图  陈勉良  甘国卫  刘丹  何璧坚  谈泉庆  陈狄克  曾楚霖  梁侃辉  俞明  马庆生  罗国维  骆恭  陈百祥  周吉  

导演:冯淬帆

 剧照

刺青粤语 剧照 NO.1刺青粤语 剧照 NO.2刺青粤语 剧照 NO.3刺青粤语 剧照 NO.4刺青粤语 剧照 NO.5刺青粤语 剧照 NO.6刺青粤语 剧照 NO.13刺青粤语 剧照 NO.14刺青粤语 剧照 NO.15刺青粤语 剧照 NO.16刺青粤语 剧照 NO.17刺青粤语 剧照 NO.18刺青粤语 剧照 NO.19刺青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8

详细剧情

以明朝为时代背景,描述李其(朱江),练得一手好剑,因生活十分困苦,加上妻子沈素心(曾庆瑜)体弱多病,为生活沦为盗贼。由于他剑术高明强,渐渐声名大噪,后来做了一宗大买卖,被官府追缉,更被同伴出卖,被名捕头设下陷阱捕获,被重判配刺发放边强。李其深省悔悟,适逢新帝大赦,放其还乡。李其满意以为可以重新过日子,谁知昔日出卖他的同伴,因恐怕其复仇,沿途加以陷害及追杀,加上他面上有刺青字,被人唾弃。虽然一家三口重聚,仍过着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长篇影评

 1 ) 不是愛情的標記,是創傷的記憶

電影宣傳的目的是為了票房極大化,旁人沒有太多異議的權力.可是觀眾對影片的感受和詮釋,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二次創作.我改用較大的視野來看這部電影,不是看同志感情,不是看偶像明星,而是看到一個紀錄片起家的導演,想盡辨法在商業的機制下,用獨立製片的精神,試圖把更大的集體記憶融在其中.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台灣921大地震,這個事件只是影片淡淡的背景;如果你經歷類似的生離死別,或許就有不一樣的感觸.劇本是相當精采,補足了在影片製作和表現的弱勢.

我不是在熱鬧的台北市區電影院看這部電影,而是在另一個較為工業化的縣市.那一場有八成滿座,有不少對明顯的年輕女同志伴侶,還有不少男女情侶,甚至一對看來挺有氣質的白髮夫妻.事後看到網路留言,有不少人落淚,當然也有人完全不解其中味.

我有一篇很細節的評論,如果不忌諱先知道故事,可以看看一個電影院觀眾的詮釋:
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html

 2 ) 心上的伤,会痊愈的

一个人,如何能够因为地震这种天灾惩罚了自己久年?或许是在看到自闭无助的弟弟时、看到手上那个刺青时,想到种种曾经自己的幸福遇上了家人的不幸时?

没有那场地震,竹子和真真会一起走得更远吧,小绿喜欢的白衣少年也能多停留几年呢?

地震的创伤,原来需要这么多年去消解和抚平。

童年一首无意哼唱的小茉莉,成了孤独少女内心最柔软的寄托。沉默隐忍的竹子,终于在最后踩烂了那些禁锢自己多年的彼岸花。阳光终于透过云层出现了,我喜欢的少年和少女又勇敢在一起了,真好。

十一年期的电影,透过屏幕还能感受到竹子的清澈干净,这种少年打扮和气质竟然这么吸引我,难怪多少人说梁洛施是个优质T,哈哈。

电影的背景是地震后,主角竹子心理创伤痊愈的过程。我唯一能有一点感同身受的就是5·12大地震了。那些大地的伤疤和国人的痛哭历历在目。大兵瑞恩也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缩写PTSD)。主要症状包括恶梦、性格大变、情感分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

竹子大概和瑞恩是一类吧,只不过竹子的痛苦持续地更久,在幸福的夜晚过后面对废墟下的爸爸和自闭的弟弟,该有多崩溃、多自责、多内疚。

我想,在竹子疯狂踏烂彼岸花的时候,就是她渴望解放自我的开始,压抑了那么多年,愧疚了那么久,生活一样没有放过她,既然这样,那些白天黑夜都封闭感情的自我惩罚又是何必?不如勇敢去爱,珍惜每一刻的存在。那个勇敢的少年又回来了。

而那个渴望被注意到的小绿,活到分不清现实与梦境的小绿,最后也勇敢地再一次为爱出发了。

生活里的我们也同样会遇到或大或小的痛苦经历,希望不管是即将面对的人,还是已经在承受的人,都能早日与自己和解,愿你们心上的伤疤早日止血、恢复、痊愈。

如果可以,多希望世间的人都活得美好幸福,眼底不要再见忧郁和悲伤。

 3 ) 旭茉莉,小茉莉

其实这个电影很多天前就看了,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写点什么。最开始决定看这个电影是因为网易云音乐的日推给我推荐了刺青的配乐,就是昆虫白的那首<旭茉莉>,翻了翻评论发现是刺青的配乐,于是决定去看看。看完电影,每天脑子里全是<旭茉莉>以及杨丞琳的那首<小茉莉>,不停地滚动循环。

 说真的,这个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多么令人印象深刻。这其实也可以算作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其中也没有什么在我看来特别刻骨铭心的情节。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幼年的小绿拿着手机给爸爸打电话,假装聊得很开心,忽然竹子的单车经过路口,小绿马上丢下手机大喊竹子地名字并且追着竹子的单车而去,镜头一转,小绿的手机静静地躺在满是尘土的地上,那是一个玩具手机。其实我一早猜到那可能是一个玩具手机,可当我看到的时候还是觉得心很酸。就如沙漠中看到水源,便什么也顾不得了,飞蛾扑火一般奔往那个方向。所以,当小绿带着那顶绿色假发出现在竹子的面前,满怀期待与幻想的时候;当她带着假发面对镜头自豪地说着自己的初恋在九岁的时候,我觉得,爱,大概就是这样子了。

 最后说配乐,我就是被配乐吸引而看这部电影的,可以说,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配乐了。<旭茉莉>是一首后摇,和许多后摇一样,这首也有些沉郁和压抑,与茉莉这样的清新纯洁有些格格不入,然后我一直在想,小茉莉究竟是什么呢,电影里没有一个人是和茉莉相似的。在一个深夜,我又一次单曲循环小茉莉很久后。忽然之间,我明白了,那朵小茉莉,是带着绿色假发坐在黄昏的路口等待的少女小绿,是穿着白色制服骑着单车的少年竹子,是小绿记忆中那段单向的、无疾而终的初恋,是深处泥淖污浊的小绿心中唯一的明净与纯粹。

 小茉莉,请记得我,还在这里。

 小茉莉,请记得我,不要,把我忘记。

 4 ) 教育片刺青

恩,刺青,我觉得是教育片,虽然看完比较郁闷,即使结局不是想象中的悲惨到极点(我以为小绿要坐牢,小弟醒不来,竹子疯掉了,警察帅哥策划越狱?),恩,下边给出偶感觉的几点教育意义.<刺青>通过一个悲惨的拉拉故事告诉我们:

1:分清网络和现实.小绿同学开始做的比较好,在家挣钱,不外出,不给sl可趁之机,尽管在电脑前流口水吧,小绿只钟情于帅竹子。鄙视下警察帅哥。

2:一定要在意小孩的话.小弟大晚上哭着不让姐姐走,一定是预感到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在意的话可能不会那么糟.恩恩,要相信小孩的预见能力.

3:ml一定要选好时间.居然有地震,汗死

4:正确对待自己的性取向。不能因为一次地震就偃旗息鼓,压抑自己哇!这个生理的东西应该是很难改变的。

5:有些东西是不能简单复制的,历史是不能随意copy的.在胳膊上刺个跟爸爸一样的花是没用滴,要相信科学!!!

6:做人不能太虚荣.在胳膊上刺个双刀了不起啊?傻了吧?手没了吧?

7:当警察一定要够冷酷够无情.小帅哥那样一直无聊地跟人说"你别这样糟蹋自己的""你快离开吧""你别上网吧",自以为是人父母的乏味说教是没用滴,小绿都不感激(还错以为是竹子).这样一辈子升不了职额

8:不能太欺负小朋友.把人惹急了,把你砍了.

9:ml一定要选好时间.居然又把弟弟放着不管.

10:拉拉不在年高,要从娃娃抓起.感觉小绿的拉拉情节是因为缺少母爱而导致性取向畸形发展。

11:女生即使长得帅也不要打扮那么中性。把九岁的小朋友都教坏了,全世界都愤慨了。女少男多的中国不能这么发展下去啊!警钟!

 5 ) 求求你‧放過同志吧!

曾幾何時,港產片似乎有一段時間,逢片必有同志角色,且是模式化的同志,自不會肯定與多數人不同的性取向人士。

同志角色是否會令電影更加好賣?我不知道當年的觀眾會不會因為這樣才進場。(我猜不會吧?同志角色並不佔太多戲份……)但台灣這邊,似乎同志是賣座靈藥。同志加美少年幾乎逢出必勝,這次換上美少女,反應也很熱烈(還是只是造勢出來的假象?),香港這邊居然再加院線。

救命。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身邊很多朋友都大讚的《十七歲的天空》已經叫人想割櫈,《盛夏光年》除了劇照漂亮之外,找不出其他優點,《刺青》呢?

曾看過導演周美玲的前作《艷光四射歌舞團》,是極被感動的,初段。少年道士在海邊為溺水的死者招魂,當得知死者是前度男友,而死者家人又沒有帶上招魂所需的死者物品,他二話不說除下身上的衣服——屬於死者的內衣,那一剎,確是浪漫得凄絕。於是影片整體也變得很合眼緣。

《刺青》卻一開始已經失去了觀眾緣(阿摺),便越看越悶,當一條一條的支線不停叉開、盤璇、糾纏卻看不到推進,我看了數次手錶,在毫不知道到底導演想要說些甚麼的情況下看完,推測著記憶的不可靠與自我塑造過去,還有自閉於內心世界的恐慌,還有自我的膨脹。說到底,就是自我吧。

然後,便是虛幻。虛幻的現實,虛幻的記憶,於是,整部電影便是虛幻了。看了,和沒有看,差別在哪裡?

原來,導演想說,思覺失調足以致命。阿青與竹子的幻象,象徵著地獄之路的預見;那個成天要紋身結果在雙臂紋上刀劍但我不記得角色名也不知道演員名的角色,大抵也因為思覺失調而失去一條手臂。小綠的思覺失調甚至已經到達精神分裂的狀態了吧?真真假假被反覆咀嚼再反覆剪接,最終聚焦於一點,是一床據說火辣辣卻不火也不辣的床戲,告訴你,這是一齣同志片。

於是,同志片、美少年 / 女、床戲、露肩 / 股 / 點,話題,票房。

雖然不欣賞電影,但欣賞導演,嘗試在片中解開同志壓抑的詛咒。

同志影片中必不可少的社群壓抑 / 自我壓抑,在這部影片中完全抺掉,或許,本身是女同志的導演,才真正將同性戀與異性戀平等對待了!

但是,我受不了拿同志大作文章卻毫不動人的電影了——請台灣的年青導演們,放過小弟吧!

 6 ) 如同彼岸花一样的同性之爱。

看完电影,可能有印象的两个意向一个是他们身上的刺青,另一个是曼珠沙华彼岸花。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曼珠沙华这个名字来源于梵语(ma&ntilde;jusaka)「摩诃曼珠沙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佛典中也说曼珠沙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说彼岸,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极乐世界。

《刺青》作为一个反应同性之爱的影片,可能很多人听了都会产生了厌恶,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当你走进她们的世界时,你会发现其实同性恋的处境比我们更需要关照。
故事的主人是一个叫“小绿”的女孩和刺青师“竹子”的爱情。在胶片反复穿插回忆片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普通人无法了解的同性情感。

因为同性之爱,他们或许从来都不敢去爱。
因为备受争议,他们或许饱受心灵的折磨。
也许他们相爱的路途坎坷,也许结局只是一念之间,但一首轻快的《小茉莉》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不知道“小茉莉”这个词语出自哪里,但我知道郭敬明的《梦里花落……》中有叫“小茉莉”的一个人,她是个妓女。不去深究这个问题。

《刺青》在我眼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同性片子。它承载着很多同性恋者发自内心的珍爱,像彼岸花一样夹杂着血腥和无助的苦痛……尽管这份爱很辛苦,但是很多人还在为它执着的奋斗。就像岸边盛放的曼珠沙华一样,那是一个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极乐世界。

 7 ) 《刺青》:妖绕盛放的彼岸花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刺青》:妖绕盛放的彼岸花          □文/火神纪   也许,我只是你梦里的青影。   而你,是我梦里的竹声。

  彼岸有花。   然而;彼岸是否有岸。 ——火神纪。题记。

  女同,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在周美玲的镜头下,一切显得如此唯美。这部电影保留了周美玲惯有的文学美感,意向与符号的运用,整体风格纯美。   讲叙了竹子和小绿青涩的初恋和多年后重逢之后的故事。爱情、亲情、同性之爱,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用唯美的语头语言诠释了一段现代都市的青春悲歌。没有很疯狂的伤感,没有想落泪的感动;平静,这部电影一直很平静,平静得像是在听一个邻家的女孩讲述曾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里,跟其它的女同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把同性恋放到了一个和异性恋一样的平台上来展现,没有歧视,也没有尴尬。这也许是我所看过的关于同性恋题材里最自然的也最平静的故事。于是我想,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非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的;像这部电影,动听得的适合用一种平静的语调姗姗道来的故事。是不是我已经不再那么容易感动,或者是,并非所有的电影都想着让人感动。我突然发现,我可以用一种非常平静的目光来看待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应该感谢周美玲,还是感谢我那已经习以为常的认知呢。   镜头很美,构图和画面也很美,然而这依旧掩盖不住周美玲在讲叙方面的不足。这似乎更像是一个松散的故事,至少从整体上去看这部电影里所讲的整个故事,总有一种凌乱和松散的感觉。   类似这样的电影只能从细节上去看,因为如果在整体上去追求一种美感的话,这样的电影也许会让我失望。

  每个刺青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刺青者必须知道,但也必须保守这个秘密。然而似乎每个故事都大同小异,当竹子带着她的画册给弟弟讲起每个故事的时候,听起来总是在不停地重复:男人从刺青里获得勇气和力量,女人在刺青里守望爱情。   看这部电影更像在读一篇极美丽极细腻的散文,当我放开所有的负累的时候,用一种平静得近乎死寂的目光去感知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将告诉我许多故事。   两个来自破碎家庭里的女子,阿绿和她的婆婆,竹子和她的弟弟,彼此相依为命。   孤独和寂寞是不是总会加速地促使一个生命更快地成熟。小绿九岁时关于初恋的记忆不停地重复在那棵老树下那个骑着单车渐近渐远的少年的背影上,关于亲情的记忆不停地重复在那片荒芜的田梗边上通过那个玩具手机臆想里的父母亲。和这些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在网络摄相头前扭动着躯体跳着艳舞的这个小绿。电影把现实和记忆揉碎了之后重新编排在一起,看起来就更为丰满了。   然而,妄图把更多的内蕴加到这部电影里来,这部电影注定了凌乱。好在电影的主线突出,于是也不至于找不着边。   我记得白先勇的那部《寂寞的十七岁》,印象最深的一幕在这部电影里重现了。九岁的小绿拿着一部玩具电话对着虚空索要一些虚妄的但并不过分的幸福,在我看来,这是对孤独和寂寞最鲜活生动的刻画了。一个九岁的孩子,除了她懵懂的迷恋之外,总是一个人,戴着一头绿色的头发自己一个人玩耍,拿着一个玩具手机想像着在监狱里的父亲和抛弃她的母亲向她承诺零食和假期里的出游。这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最平实的祈盼,然而让我感觉悲凉的是,就算这样的祈盼合理而并不过分,可是她却永远只能停留在她的想像和渴望里,永远没有办法实现。   九岁的记忆是否真实。真实的是记忆深处早早成熟了的初恋,以及整个童年里关于孤单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负累,竹子的所有并不是孤独,而是她对弟弟的内疚和责任。   在她看来,弟弟的病是因为自己那天晚上为了约会而离开了弟弟,她总在自责地说:如果那天晚上不离开他的话……只是过去了的一切已经永远地离去了,追不回来。   地震,父亲去逝。弟弟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得了解离症。选择性失忆;呆滞;漫游。忘记了所有他不想记得的一切,我在想,这是不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呢,忘记了那一切,也许就不会因此而悲痛欲绝。因为弟弟只记得父亲手上的那簇绽放的彼岸花,竹子就在自己的手臂上刺了和父亲一模一样的刺青。   爱情成了她对弟弟最大的负疚。并且开了一家刺青店,以赡养和照顾着已经无法自立的弟弟。

  如果不是因为重逢。也许,小绿的九岁时的离别之后,她们将这样永远孤独而平静地生活下去。小绿用自己的身体在视频聊天室里不停地扭动,在她的blog上不停地倾诉着她九岁的初恋;而竹子,在她的刺青店里设计每一幅刺青的图案并把这些一针一针地刺到她的客人身上,回到家里的时候,在院子里给弟弟讲每一个刺青背后的故事。   我珍爱这部电影里所讲的这个故事。纵然周美玲讲得并不够动听,可是她能讲很很美,很轻,像呢喃的耳语一样动人。   很多的东西都在我们身边:blog、视频聊天,还有那一幅幅刺青。时代的气息如此浓烈。这也许也是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们在看着的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电影里的故事,而仅仅只是在看两个孤独的邻家女孩她们的爱情故事。她们也如我们一样,上网、写blog、上聊天室,以及在自己的皮肤上刺上了自己的标志。贪玩;颓废;恋爱;伤感;生活。   这是一部年青的电影。至少我能在这部电影里嗅到如此青涩的青春。   台湾腔的国语听起来并不舒服,杨丞琳的舞姿也并不出众,梁洛施的表现与《伊莎贝拉》里的表现相去甚远。   然而周美玲很聪明。对白不多,喃喃自语式的独白开始让这些腔调听起来更舒服;大量的局部特写足以掩去舞蹈功底的不足,避开了整体上的捉襟见肘的尴尬而调动了性感上,看起来就颇具美感;加上一个中规中矩的梁洛施。周美把这些平实的东西串联起来,扬长避短的镜头处理之后,因为恰到好处而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来,你的温存是假的;而刺了一半的青,是真的。”曾有的温存也许就将定格在你遗留在我床边上的体温,渐渐冰凉;而你呢,又是否记得我那刺了一半的茉莉花和我们尚未完全盛放的爱情,还有你对有曾有的承诺。   这是一部真正把同性恋当成是平常事来看待的电影;没有光怪陆离,没有歧视,没有施舍用的同情,没有怪物。也许这也是比较健康的一个视角,同性恋者是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和平等的,不被当成是怪物,也不需要那种因为不尊重而衍生的同情。喜欢这部电影,也许也是因为这种难得的平静的视角。   电影的最后是竹子打开了刺青店的门,对着明媚的阳光满脸上释然的微笑;小绿依旧戴着她从小戴到大的绿色假发,轻快地走在街道上。我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一种功德圆满的救赎;没有沉重,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里,这种自始自终的平淡、唯美和轻快是非常少见的。她们最后是否幸福,我在电影的结尾里看到了这样的希望。   这是周美玲的电影。因为杨丞琳和梁洛施表现平平,可是因为有了周美玲的宏观调控,这依旧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文艺电影。 妖绕的彼岸花盛放在竹子的手臂上;而清纯的茉莉则绽开在小绿的肩背上。男人刺青,是为了力量和勇敢;女人刺青,却仅仅只是爱情。两个女人的爱情,是否如同她们身上的刺青一样,也将盛开呢。刺青背后的故事,也许,并不是每一个都充满了忧伤和泪水。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喜悦的光亮。

2007-05-04;丁亥年甲辰月戊戌日。中岳节。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刺青》   ■译名:《Mandala》、《Spider Lilies》   ■导演:周美玲(Zero Chou)   ■主演:梁洛施(Isabella Leung)、杨丞琳(Rainie Yang)   ■类型:爱情、剧情   ■片长:94 min   ■地区: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发行: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映:2007年3月30日

 短评

竹子和真真的一段,真的把我看心碎了。毫不隐瞒地说,我想起了Candis。

7分钟前
  • 寄意寒星
  • 力荐

完全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宣传的时候期待,看完之后失望

10分钟前
  • 阿笨
  • 还行

梁洛施好美。大发就三个镜头,自行车后座的亲吻、床上对视和自行车棚的分手... 对杨丞琳无感,如果主角是梁洛施和大发那我一定给四星,喵。彼岸花,小茉莉。阿东掉了左手的瞬间成恐怖片。解离症的弟弟。用刺青记住爱情。

11分钟前
  • 岁月何须溪上记
  • 较差

音乐真的不错

15分钟前
  • 唐喜乐
  • 还行

明明就很棒的阿,怎么又就这么低!大概是看的人带了有色的眼睛,而真正会看的人又被海报给吓退。其实跟爱情无关啊,关于伤痕和愈合而已。只是扣上了同性情色的噱头,这样更应该加分阿,既香艳又心碎。当年打败丑闻笔记赢柏林影展,不是吹的哎。各种怀念梁若诗,好美,若她还在,香港影坛应该不会这样衰

16分钟前
  • Emanuelle
  • 力荐

烂得我想杀人

17分钟前
  • 思阳
  • 很差

剧情逻辑问题还是挺大的两个女主的cp感也是不够 ,看着有点尴尬不过梁洛施的那个角色还是蛮有感觉的,两星剧情,加一星给梁洛施

22分钟前
  • 纤指十三
  • 还行

还可以啦,其实导演还是有些放不开尺度

2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梁洛施的T相当好看

29分钟前
  • 还行

就应该把梁洛施绑在镜头前,一年不拍满300部GL不许下班。

32分钟前
  • 禾口角刀牛
  • 还行

挖我操台湾烂片太骇人了...囧浪费我宝贵的时间阿...

35分钟前
  • Zia
  • 很差

00095《刺青》5 2007.0608 从前奏开始,就很熟悉,重捶的鼓点声与田原的《A Wishful Way》倒是有点相似,难道这种节奏是LESBIAN的暗喻吗?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片子了,演员阵势没的说,俊男靓女怎么看都舒服啊,小演员像个小怪物,一个看似不一般但还算正常的故事,就像片中所说的,“每个刺青背后都有一个秘密”——每个人也都是一样,他的经历所形成了他的过往,其中有伤有乐,如果你能揭示出来它,他就完蛋了,就会完全裸露在你的面前了。片子剖析了一个少女的……什么呢…

36分钟前
  • 高好云上
  • 还行

梁洛施的制服LOOK加眼镜娘造型真让我冲动了一会儿,可惜这剧情太渣了呜呜呜意涵和洛施好般配TVT可惜英皇不准意涵做女主角

39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彼岸花的图腾,梁洛施气质极佳,刺青,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44分钟前
  • 宇宙
  • 推荐

故事倒真是记不太清了 唯独难以忘怀的是梁洛施身上那蔓延开来的刺青 我想这是这部片子唯一让我迷恋的地方 从此也爱上梁洛施

49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可惜了粱洛施小姐。

53分钟前
  • 露娜peace
  • 较差

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一点,本来0期待的,内地啥时候能拍这种尺度的?

57分钟前
  • 不想回家哈哈哈
  • 还行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还是小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感觉特害羞,再看一遍时,感觉又不一样,这部剧算是最早的gl电影吧,挺好看的!

1小时前
  • 命中注定的爱
  • 推荐

一个很好的题材,可惜导演功力不足,不能让我感动

1小时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