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2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3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4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5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6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3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4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5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6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7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8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19 镰仓殿的13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10:02

详细剧情

  该剧以伊豆国豪族北条时政的次子、镰仓幕府第2代执权北条义时成为日本实际执政者的故事。该剧得名于镰仓幕府设置的十三人合议制。

长篇影评

1 ) 镰仓不只有灌篮高手

軒端の梅よ、春を忘るな。

又到了上帝也要休息的周日,晚上又有《镰仓殿》可看。只是,今晚是最终回。

漫长人生之旅的终结

我从去年开始追大河剧,今年是《镰仓殿》。刚看完NHK的最终回放送前特番《三谷幸喜の言葉「鎌倉殿の13人」の作り方》,回想这一年的追剧历程,不由有感而发,在最终回播出前为《镰仓殿》提笔写下这生平首篇豆瓣剧评,以作纪念。

就像《镰仓殿》的剧情一样,2022年于我也是五味俱全,值得铭记的一段人生之旅。很高兴看到《镰仓殿》的豆瓣评分一直在上涨,到今天已经是8.7分了,甚至超过了去年我很喜欢的《势冲青天》。数个周日晚上(有时资源出的慢是周一甚至周二,笑2333)的观剧体验汇聚成以下感念:

1、镰仓不只有《灌篮高手》《海记日记》(当然也都很素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一群坂东武者上演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2、单论演技,小栗旬还是我最欣赏的演员之一,不论是《镰仓殿》的北条义时(小四郎),还是《信长协奏曲》的织田信长(三郎),都演绎的宛如从历史中走出来一样。

3、抬头三尺有神明,或许每个人在降生时就带着神明赋予的使命。

4、要治理世人,首先要变成恶龙。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5、屠龙勇士最终变成了恶龙。人年轻时的从善如流、单纯率直是难能可贵的。

6、社会很简单,复杂的是人。人心似海,善恶一念。

7、历史不断证明,情商比智商重要,活得久比跑得快重要。

8、人会有比自己生命更珍视之物,可能是义,也可能是利。自古舍生取义者大都受到世人推崇。

9、人穷无势的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大家利益冲突少还能其乐融融相处。

10、人是群居物种,特立独行、不近人情者容易被众人针对。

11、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独处之行。

1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知道多久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13、和歌真是很有意境,念/唱起来更好听。

一将功成万骨枯

辛苦了,小四郎。怎么办,家康?

以上。

沪漂的越桑

2022年12月18日

2 ) 源赖朝身上的天授之命,是何种史观?

【以下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源赖朝在平治之乱后,于1160年被流放到伊豆蛭小岛,在那里度过了“二十年春秋”。在伊豆流放的二十年间,正是日本社会动荡的时期。平氏的专权,激起全国朝野的忿怒,各地武士纷纷举兵起事。当时的皇室虽对平氏恨之入骨,但是由于软弱无能,难以成为号召全国统一的旗帜,日本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时刻。源赖朝在这一关键时刻崛起,在六年时间征服了所有对手,并通过御家人制度,使全国大多数武士臣服,为避免日本社会的大分裂,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十世纪以后,由于庄园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央集权统治彻底瓦解,先是由藤原氏外戚专权,继之出现太上天皇主政的“院政时期”。无论是藤原氏方面也好,院政方面也好,虽然拥有大批庄园,但是都没有自己的武装,为压倒对方,两者均需依靠武士集团的支持。历史事实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维持日本的统一,推动日本历史的发展,必须开创新的政治局面。平氏虽然一时威震天下,控制朝政,但出于在政治上因循守旧,步中央集权制下权门贵族的后尘,结果迅即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源赖朝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不因循守旧,认识到皇权的式微,皇室已无实力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但是他也认识到皇室仍然是日本的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因此,他在承认皇室的前提下,在镰仓建立了武士政权,表面上镰仓政权和京都的朝廷是双重政权并立,但镰仓政权以强大的武力为支柱,在一切大政方针方面,迫使皇室屈服于己。所以,实质上,镰仓幕府是以武士为主体的中央集权政府。镰仓政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维护了日本的统一和安定,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正是从这一点而言,源赖朝不愧为日本历史上的英杰。

3 ) 编剧和导演,难道不能直面执权者们的残忍吗

歌颂执权者的剧;沃尔特·H·怀特最终吐露自己就是喜欢制毒,享受由毒而来的所有利益,这个剧的每个执权者每次行凶前后总一遍遍重复“我是为了镰仓”,编剧和导演等只会给官家背书不亏心吗。

信浓前司行长编著的《平家物语》里,百姓尚会戏谑平相国装神弄鬼,现代人拍的《镰仓殿的13人》,北条家一次次引战征兵,拆百姓的房挡箭、渡河,因此贫苦的百姓得了北条家施的一点米粮便感激涕零,是不是太没自尊太愚昧,还用自家死去多少人被毁多少房安慰执权者——被牺牲者是怎么有如此舒缓的心情主动安抚罪魁祸首的,被北条家指为叛乱的都灭门了,源赖朝一脉的河内源氏也被北条家清除绝嗣,可姓北条的谋乱不论男女却都好好活着,这样的结果难道当时的百姓完全不知晓吗。

要歌颂执权者挺不容易,一部《御成败式目》也要特意提一提,但裁判公平,是对大家都有好处,这个大家当然也包括为抓牢权利杀生无数的北条家。

整部剧都没有提过为什么武家要坚决反公家,这让剧末北条政子的演讲没有说服力也缺少坚实的根基,而“承久之乱”,即公家与武家的对决却是关键之争;整部剧的人物不论主次大多单薄零落,主角每次镇压叛乱同时也曾是一起反公家的御家人,每次台词都是“为了镰仓”,跨度十几年间的人生仿佛只是重复复制,这部剧只有一个源实朝还算塑造完整。

剧末,主角提到自己杀死的13人,这13人的老婆孩子不是人吗,HBO的《罗马》里,大臣直言凯撒是人不是神,《镰仓殿的13人》的编剧和导演,难道不能直面死去的13家、执权者们的残忍吗。

4 ) 不是突发黑化,而是像染布一样浸泡提起浸泡提起如此反复

如果说15集开始小四郎逐渐黑化,那36集就是真的“坏掉了”。之前的小四郎一点点染黑,但他还在挣扎,稍微有些光照下来,他就试图抓住,让自己不要完全堕入黑暗。畠山死后,小四郎大概是真的对这个世道无慈悲了。虽然小四郎也是一肚子阴谋诡计的货色,但他这次是真想救畠山,没想到还是没救下来。畠山嘴上说都怪听信小四郎才落得如此下场,但最终还是没有杀掉小四郎,那个笑大概是说,知道你没有害我,希望你记得我们之前的对话,为我报仇,你知道该找谁复仇的 / 在权力的漩涡中,每一个人的嘴脸都变得愈发狰狞可恶,父子姐妹老友,通通都翻脸背刺,唉 / 判官九郎义经终于还是死了。打舅这个版本的义经刚出场那会儿我是很不满意的,总觉得又丑又猥琐还很神经质,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觉得这就是真实的义经。谢谢打舅的演出。直到最后,义经还是太过于轻信他人啊,谁说你死了之后奥州就会安全呢?千错万错,你身为源赖朝的嫡系弟弟就是错,千罪万罪,在权力的斗争中怀璧其罪 / 小四郎开始黑化了…好难过…真希望大家能永远停留在15集之前 / op好听,非常激昂!小栗旬演技还挺好的说实话

5 ) 为本剧中后白河法皇的扮演者・西田敏行先生做个小宣传

西田敏行——心系中国的日本“猪八戒”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电视问世后的这几十年间一次又一次被改编为剧作搬上荧屏。而作为善于活跃气氛的活宝,作品中的猪八戒这一角色自然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猪八戒”,他心系中国,长年来不顾来自右翼势力的诽谤中伤乃至威胁恐吓,秉持良知、操守与胆魄为曾在侵略战争中蒙受深重灾难的中国仗义执言;他还自掏腰包,三十余年如一日地坚持出资助力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承办中国电影/音乐/曲艺/书画等各类文艺形式在日本的表演/展出活动,以促进更多的日本民众接触了解中国文化;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灾难发生时,他也有向被他视为“因缘之地”的中国伸出援手、捐赠款项 ——
他便是1978年日版《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当今日本主张护宪・反战的进步文化人的代表人物、日本著名对华友好人士西田敏行先生。

护宪旗手・反战先锋

出道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的西田敏行先生现任日本演员协会理事长、日本电影学院奖组织委员会副会长等职务,因长年活跃在演剧界所成就的巨大功绩而被授予了紫绶褒章、旭日小绶章等多项荣誉。

西田敏行先生

在被赞誉为“日本电影界的颜面”“日本演艺圈的大御所”“大河(剧)帝王”“稀世名优”的同时,敏行先生也是当今日本主张护宪・反战(即:拥护日本国和平宪法第九条、主张日本应当放弃战争力量并永不参战)的进步文化人的代表人物,以及与中国之间有着深远渊源的、当代日本著名对华友好人士。

护宪宣言

母亲的教诲

多年来,敏行先生不顾日本右翼势力对其人格名誉的诽谤中伤乃至生命安全的威胁恐吓,在公开以及私下等各种场合积极发表进步言论,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抵制右翼政客的修宪提议、敦促政府正视历史并就曾经发动侵略战争给周边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事实反省谢罪。

接受日共机关报《赤旗》专访——“战争万万要不得”

母亲的教诲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敏行先生经常要与大量陌生的群众演员近距离接触,随时都有遭受可能混入其中的极端右翼分子不法侵害的危险,即便如此,先生没有选择置身于安全的国度、而是在群敌环视的日本本土奔走呼号,没有躲藏在匿名的网络背后、而是光明磊落地以实名发声——如此的操守、良知与胆魄,值得尊敬与钦佩。

“和平呆子有何不可?!”

福地・中国

西田敏行先生与中国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在他刚刚降生之时,父亲寄望幼子将来成为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籍《论语・里仁》中所描述的“讷于言而敏于行”那般的君子,便为他取了“敏行”这个名字。

童年照片

在敏行先生的心目中,中国是与自己因缘颇深的“福地”: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这一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协力下,日本电视台台庆25周年纪念作品《西游记》成为了日本电视剧历史上第一部实现在中国实地取景的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由于在这一版《西游记》中精彩演绎了猪八戒这一主要角色,敏行先生一跃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注:这部剧曾在BBC等电视台热播,敏行先生也因此收到过很多来自欧美粉丝的来信)。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纪念作品《西游记》(1978年版)剧照

80年代中期,敏行先生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他随取材团队从北京出发,走访了昆明、大理、丽江、石鼓、成都、康定、理塘、巴塘等地,攀爬了海子山、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数座山峰,并跨越金沙江进入西藏自治区,一路上顽强克服了高原、低温、缺氧等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富士电视台《日中国交回復15周年記念 中国大秘境 世界初公開!〜幻の西域〜パンダと西遊記の里》这一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在当时堪称“惊人的壮举”。

在云贵高原

在金沙江畔

不久之后,敏行先生又主演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纪念影片”《敦煌》——这部作品在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中斩获了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照明、最佳美术、最佳录音等多个奖项,成为那一届学院奖上的最大赢家,而敏行先生也正是凭借此片在役者生涯中第一次摘得号称“日本奥斯卡”的“日本电影学院奖”之影帝的桂冠。

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纪念影片《敦煌》截图

由于上述种种经历而极其珍视与中国之间的情缘的敏行先生在1987年加入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此后至今三十余年如一日,坚持自掏腰包、出资助力该协会承办中国电影/音乐/曲艺/书画等各类文艺形式在日本的表演/展出活动、以促进更多的日本民众接触了解中国文化;此外,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疫情等灾难发生时,敏行先生也都有通过该协会捐赠款项,向他的因缘之地・中国伸出援手。

几十年间,敏行先生多次造访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南等地都有留下过他的足迹。

在上海拍摄《我家的历史》外景

在云南大理观看功夫片时的趣事

接受北京卫视BTV采访送上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祝福

这个日本老头儿凭什么能让央视在敏感时期为他开绿灯?

2016年初,西田敏行先生发声“捍卫宪法九条、阻止紧急事态条款”,并呼吁“在野党团结起来,共同终结安倍政权”,数日后由于“意外受伤”导致颈椎亚脱臼。

“捍卫宪法九条、阻止紧急事态条款”

同年2月中旬,日媒播报了敏行先生意外受伤的消息,不久后的2月27日,CCTV6电影频道《影人1+1》栏目播出了西田敏行特辑、连续放映了敏行先生主演的电影代表作品《钓鱼迷日记》系列中的19、20这两部,向这位可爱更可敬的国际友人表达了来自中国电视工作者的诚挚慰问与崇高敬意。

央视为其安排慰问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进入冰河期,自那时起到2017年3月的四年半时间当中,CCTV全面封杀了日本的影视作品,期间仅有过两次例外:其一是在2014年11月,为悼念去世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高仓健先生播放了其主演的几部影片,其二便是在2016年2月27日为意外受伤的敏行先生所做的上述安排。

敏行先生意外受伤后,手足麻痹、无法行动,却坚持以坐姿参与电视剧《家族之形》的拍摄工作。在本剧第八集“欢迎会”的一场戏正式开拍前的休息时段,被现场全体演职人员围绕在中间的敏行先生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名重病号,兴致高涨地大谈特谈过去到中国工作/旅行时的趣闻逸事,还得意洋洋地将广大热心中国影迷得知其受伤后通过微博宣传站送来上千条慰问留言一事拿来向共演者们夸耀,顺利地营造出剧中欢迎会愉悦热烈的氛围。

用中国相关的话题炒热片场气氛

2017年2月2日,借中国影迷的特使前来探望之机、敏行先生特别向前述央视CCTV6电影频道之《影人1+1》栏目致信一封,信中写道:

致CCTV6《影人1+1》节目组的感谢信

由于影迷特使访问当天,敏行先生正在九州岛大分县拍摄电影《浪矢杂货店的奇迹》(又名《浪矢解忧杂货店》),这封信是由坐落于东京的事务所的小林社长(兼经纪人)代为转交的。

除此之外,小林社长还向来访的影迷转交了敏行先生问候中国人民“鸡年大吉”“为中日友谊干杯”的新春寄语,并代为收下了“百度日剧吧中日友好大使”以及“百度NHK大河剧吧名誉吧主”这两份委任状。

与百万名贴吧网友联谊

想与尊敬的老学长交杯换盏

与自己出身于同一所母校・明治大学的周恩来总理是西田敏行先生所尊敬的老学长(注:上世纪60年代,青年敏行就读于明治大学时曾经参加学生运动,呼吁妥善保留可以佐证日本曾经发动对外侵略的各类战争遗迹)。

20世纪末,敏行先生曾在东京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作品”《発見!周恩来の東京滞在日記 隣人の肖像》中担当旁白,为赴日留学时期的青年周恩来温柔守望;

尊敬的周恩来老学长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的近年,敏行先生通过各类场合、数十次倾吐了其“渴望在中日合拍的作品中扮演田中角荣前首相,再现其与周恩来总理这两位风云人物当年以过人智慧与非凡器量突破万难、推动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畅饮茅台共同欢庆的名场面”这一多年夙愿。

“做梦都想再现的一幕”

多年的夙愿

“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历史事件在敏行先生心目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先生在2016年10月出版的自传《役者人生、泣き笑い》中如此写道:“佐藤荣作前首相凭借实现冲绳归还而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要我说的话,这个奖应该颁给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前首相才对劲儿呢”。

“中日邦交正常化才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

敏行先生渴望扮演田中角荣前首相的心愿极其强烈,然而在实现这一心愿的道路上却是困难重重:

在2017年1月8日出版的《朝日新闻》刊登的《希望扮演前首相以对抗时代》这篇访谈中,敏行先生指出:“在‘国益优先’的影响下,(日本文化艺术领域的从业者们)连‘表达的自由’都遭到剥夺。”

2017年3月26日播出的《桥幸夫的地球乐团》节目中,敏行先生无奈地谈到日本这样的现状:

日本国内令人无奈的现状

扮演田中角荣前首相、再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性一幕或许称得上是敏行先生在自己的役者人生谢幕前最大的心愿,可惜日本国内右翼保守势力兴风作浪,由日本本国的导演来拍摄这种较为敏感的题材恐怕会很有难度。

然而,绝望中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

2017年4月,CCTV9纪录片频道的刘元导演(注:曾执导崔永元老师主持的《电影传奇》、《我的抗战》等节目以及《激变玄武门》、《喋血长平》、《稷下学宫》、《汉中栈道》等颇受好评的高质量纪录片作品)与笔者取得了联系。

刘元导演在少年时代观看了敏行先生主演的电影《敦煌》后深受感铭、立志成为导演,于是将先生视为引领自己走上导演之路的启蒙恩师。刘元导演通过笔者致信敏行先生,表达了“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比如几年后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而且届时中国国内政治环境适宜,那么无论影视剧也好、纪录片也罢,弟子会争取以任何可能的形式来为恩师夙愿的实现尽一份绵力”的意向。

2018年适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40周年以及田中角荣诞辰100周年,以此为契机,近130名中国影迷众筹购买了一瓶当年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前首相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之时举杯共饮的同款53°飞天茅台酒,由一位赴日旅行的小伙伴作为全体中国影迷的特使,于11月敏行先生71岁生日之际将这瓶茅台连同一张感谢状送到先生本人的手中,献上了全体中国影迷祈盼他早日实现“扮演田中角荣前首相,再现其与周恩来总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时共饮茅台的那一幕名场面”这一多年夙愿的满满诚意、以及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中为中日两国的和平友好・文化交流所做贡献的深深感谢。(点我查看详情

全体中国影迷敬赠的感谢状

感谢状中文大意

亲笔绘制两幅自画像并用中文标注“謝々”以回馈全体中国影迷

敏行先生感激涕零,并向广大中国影迷以及前述CCTV刘元导演送上了如下寄语:

71岁的肉体 17岁的心境

致CCTV刘元导演的寄语

结语

2019年(农历猪年)11月4日,敏行先生这位心向中国的日本“猪八戒”迎来了他人生中第六个本命年,他在72岁生日寄语中向喜迎国庆70周年的中国人民送上了问候和祝福;

2020年适逢敦煌文献发现120周年以及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作为《敦煌》这部中日合拍电影史上的丰碑之作的主演,敏行先生应邀通过CCTV电影频道的微博发表了如下新春寄语:

应CCTV电影频道之邀发表2020年农历新春寄语

最后,由衷感谢各位中国影迷朋友一直以来给予西田敏行先生的支持,希望大家为先生打下的群众基础可以助他在通向夙愿实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完)

6 ) 看吧!这就是我的大义!

刚看了个开头,编剧担子很重,后面不强行升华就加星。

如今影视题材如此匮乏嘛,站在正派的角度拍一遍,再站在反派角度拍一遍。 大泉洋出演源赖朝,这是准备扮丑还是颠覆我将军英明神武形象?小栗旬出演北条义时,如何一本正经阐述自己的大义,如何打动观众,如何告诉大家老夫做个野心家一把辛酸泪。

还真是期待,司马昭从哪个角度能翻案,比司马昭更甚的北条义时又当如何?希望讲大义不要讲的让我觉得尴尬。

7 ) 剧情流水账

第一集看下来就是坂东无官小青年渴望政治地位和权力对远方血亲的平家积累不满造成的反派。政子花痴的时候归花痴,杀伐果决的样子也能看的出一点将来尼御台的味道了。八重目前看起来就是有那么一点公主病,男人的世界,孩子女性都是牺牲品,弄死就弄死了,不会有一丝怜悯的。大泉洋演的真不错,就是个彬彬有礼的冷血之人,或许也是像他自己所述看多了生死。 第二集看完,八重更是一个大写的惨,亲爹弄死了她的儿子还骗她,期待着最后见老相好一面被鸽,政子还急吼吼上门示威。女的在讲感情,渣男想着通过婚姻捞起兵的资本。北条义时真的各种意义上心累,初恋被人抢了还视如敝履,亲姐眼看着沦落了,亲哥各种不靠谱。结果未来的糟心姐夫一画饼,他好像也被打动了。源赖朝操纵人心的本事一流,然而打倒平氏遥遥无期…… 第三集以仁亲王的起兵失败基本上就是一个探路基本的动乱。敲打了平家政权,让关东武士更加躁动。大义名分只是一面华丽的大旗。所谓亲爹的头颅也只是随便借来用用的道具。起兵的关键在于兵粮和人力资源,小四郎真的是成功利用统计学。三郎这样冲动型的上战场打前锋正合适。政子是真的不亏尼将军之名,稳定军心的好手。隔壁的八重惨是惨,对自己的命运毫无办法。

第四集真是各种混乱,从一个精明人角度,源赖朝要起兵都是疯了。缺兵少粮,来的人还各种不靠谱。不过他也是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苦哈哈主公演到极致了,逢人就说你是最得器重的云云,全靠画饼骗人入股。谎言说的太诚恳自己都快信了,小四郎全程目睹了政客的空口支票教学。八重这个人反复横跳立场也太不坚定了。说好的举报北条呢?转眼又帮他们传递消息。两边都站队能善终嘛?那一箭用力过猛,有那种臂力都可以当个女武将了!我觉得那距离不输给那须与一射平家扇。从本片来看,八重要是能说服伊藤站队源赖朝其实就没有北条什么事了,不知道史实怎么回事。

第五集看完,轻松的喜剧终于带上了战争的色彩。看着糊里糊涂的老爹杀起来人毫不心慈手软,捅刀加斩首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才是坂东武夫的本性。三郎道出了真相,谁在乎源平的胜利,要让北条站上权利的巅峰。然后刚刚说完就被偷袭了,悄无声息的绝命了。北条家的女眷才是常态,被战争卷入疲于奔命。八重真的是各种意义上的神志不清。在源赖朝身上吃的苦头还不够多嘛?

前几集看了感想也并不是很多,无非九郎真实情商低,好不容易发家了分配财富不均匀。

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大婆打小三"龟夫人事件"。看过草燃总集篇,岩下志麻打小三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又豪横。这里的演绎活脱脱变成了政治事件,各方心怀鬼胎添油加醋,膳风点火。把一个简单桃色事件硬生生搞成了权利斗争。北条时政点后妻一直想扩张北条家并且企图打压小四郎的继承者地位,义经借着砸房子发泄积压许久的野心,源赖朝不能过分敲打北条和源家旁系,公卿出生的北条后妻兄长顶替了最大的罪名。就凭九郎那个傻的,可能都只是想哥哥对他真好,其实有了继承人九郎就碍眼了,何况大战还没有打起来,当大握兵权的九郎义经横空出世,源赖朝怎么都应该杀了他。八重我就不说什么了,有病去看病吧。

短评

就是三姑的风格

8分钟前
  • 水蜜桃汽水
  • 推荐

不当历史剧看还挺不错的,不过很多夸张的地方又是跟史实结合进行戏剧化旳演绎。三姑通过起承转合一幕幕的把人物性格和矛盾交叉起来逐渐推向高潮。还要夸一夸op,无色彩的泥塑增加了历史厚重感,与剧照里彩色的布条对比鲜明,剧中的人物构成了一部彩色的青春剧,至于千年后的他们会被染上什么色彩,就全屏看官们自己的理解了。

10分钟前
  • 生在815
  • 推荐

小栗旬应该拿本季日剧赏最佳男主(噢,没拿到,可见现在不止日剧越来越拉,奖项也越来越拉了)

11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推荐

近年来大河剧中最好的一部。

12分钟前
  • 友善的伯鱼
  • 力荐

为啥这剧没上9很,好看啊,打一分的事什么鬼

16分钟前
  • yjr
  • 力荐

当年是游戏《源平合战》才知道这段历史的。说起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平源两家相互死绝,被北条夺走了果实。从第一集来看,不如之前那部同时代的《平清盛》,后面看看,有缘再追吧~~~

20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追看一年,从最开始的如痴如醉,到后来剧情从搞笑直转,再后来主角接二连三下线,哭了无数次,再到无法理解的瓶颈和无聊期,到最终小四郎倒下……期间想了无数次,最终回看完要怎么评论,此时此刻再打开就像剧中人一般经过了四季与时间的更迭,有话心中口难开。大河剧真是太有魅力了,下一部再见

25分钟前
  • 闭嘴君子
  • 力荐

从伊豆弱小豪族的次男到权倾镰仓的执权,北条义时实质上是不具名的“镰仓殿”,“13人”是他为了镰仓的安稳认为绝对必要的牺牲者(其中最令我惊愕失语的是上总介广常之死)。抱着即使知道历史走向也无法预料情节展开的心态一周周地追完全剧,不能理智地评判暗流涌动之下每个人的对错是非,很多时候感觉被吸进荧幕,只能做无力旁观的士卒,就连偶尔的喜剧调性都显得伤感。演员们都很厉害,遑论小栗旬小池荣子大泉洋等人,就连年轻世代的坂口健太郎中川大志等都令人刮目相看,以及对八重、比奈、千世等女性角色的刻画,以轻的笔调写出重的人情,她们不是历史上不足挂齿的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存在。谢谢三谷幸喜,把众所周知的史实写成波澜壮阔的史诗,为日剧观众呈现出2022年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五星杰作。

26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三谷幸喜,从来是我看大河剧的动力。真田丸之后,风云再起。后平源之争,大概是我最不熟悉的一段日本战国史。但个中跌宕起伏的故事却极具魅力——尤其是经过三谷幸喜的魔改漫化后,无比上头。关键节点,笑点不乏,而又热血无限!追了追了。

27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力荐

好人和理想主义者在这个世道是活不下去的,所以宗时死了,上总广常被算计绝命,源赖朝恶毒阴狠半天反为他人做嫁衣裳。君臣夫妇父子毫无信任可言,上位者视下位者如草芥。天地不仁,越往后看越怀念曾经相亲相爱的北条家。

31分钟前
  • 西瓜皮
  • 力荐

提前五星,09黄濑川兄弟相会绝了/15上总介的落幕精彩,赖朝的阴诡让小四郎的性格转变变得合理很多/20小四郎黑化开始 人物们的命运也走向了不归路/28梶原景时下线,最无私者结怨最深/31佛祖下线,死前的表演壮绝/38父子此生不再相会,暴哭/45公晓刺杀充满了宿命感/48堂堂完结,义时的追忆也造就了全篇最戏剧性的死亡。总体后半不如前半,但依旧是十年最好的大河剧。感谢三姑和演员们,继续循环ost了

33分钟前
  • 薄暮秋风起
  • 力荐

一般吧,如今的大河剧太喜剧化、段子化和偶像剧化了,我还是喜欢79年的《草燃》

37分钟前
  • 柳若冰
  • 推荐

从不跳op

42分钟前
  • 异端云术
  • 力荐

第一集不错!!!

44分钟前
  • About埋名
  • 力荐

本来不想事先打分的,但是看到一堆低分人在那胡说八道,说什么“低智商”“无聊”“虚浮、假”之类的评价,我忍不住了——————这哪里低智商了,充满了“全员恶人”的暗黑基调和人物塑造,草蛇灰线的伏笔比比皆是,诙谐完全只是表面上看而已。而暗流涌动下的各怀鬼胎,对真正的历史剧爱好者来说,可一点都不无聊。更别说所谓的“虚浮”了,这部剧就是要拍出这种感觉,揭示政治在“大义”名头下的虚伪性。 ——————总的来说,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怕不是要么只能看泷泽那版《义经》的傻白甜偶像剧风格,要么就只能看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大河。——————针对前者,既然是这种情况,那你本来就不是这部剧的受众,你没必要在这里打低分显示你们的存在感。而关于后者,老一辈大河我也很喜欢,但不代表新一代大河不能采取新的戏剧形式。

49分钟前
  • 云峰雾影
  • 力荐

荡气回肠,看完之后竟不由自主地长叹了一口气,人生譬如朝露、又该一生何求呢?三谷幸喜真是逸才,把每一个名气或大或小的人物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把印在史书里的「纸片人」全都写活了。他既有现代观众钟爱的戏剧化表达,又不失严谨的史实考究,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三谷能够按照这部的规格再写出十部大河剧来(当然是不可能了)。个人的即是政治的,时代史有着长达千年的纵深,而人物史却远远超出于此,因为每个独立的人,都代表着一片无尽永恒的宇宙。不知为何,最后我被一句不起眼的台词深深触动了——「人是有上限的」。看到为了权力拼得头破血流的人们,不禁觉得那些曾经被流放到伊豆终老的败走者们,反而是上限不高、却因祸得福的幸运者。认清上限,就是认识我们自己。看小栗旬、小池荣子等人演戏实在是过瘾了,他们真是很了不起的一群演员。

54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力荐

长泽雅美的气声旁白还挺喜欢的,一直不太爱以往大河剧里那种像圣斗士雅典娜般的威严女王旁白音。

58分钟前
  • 乌戈
  • 推荐

第三部三谷大河,他会否刷新中岛丈博(《草燃》编剧)四度执笔的记录 ?第1集又以主角策马奔逃开场,致意《真田丸》很感动;然而正片并无《新选组》《丸》的英雄奋发之气,较之前作三谷稍为收敛喜剧色彩,尝试刻画平安末期城头变幻、命如草芥的厚重感。第1集就为远在第23集的曾我复仇事件早早伏线,大胆设想赖朝的心机推动曾我事件的前因,是巧妙结合史实与虚构的剧作妙笔,可见三谷这次对整体架构的好胜之心(《组》《丸》由于各种原因未免长篇乏力的缺憾)。三谷写作权臣题材《镰仓殿》的野心,不惧直面历史与人物的阴暗,探索自己作为喜剧名家之外的更多可能,更要为近年陷入“偶像化”、“晨间化”困境的大河剧开拓新路。NHK大河部门的摄制技术进步迅速,同为平安末期题材,影像表现力不输唯美的《平清盛》。

59分钟前
  • 力荐

看了两集就在那叫唤义经败好感的家伙也好意思来打低分,呵呵,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1小时前
  • 鄂勒哲特穆尔额
  • 力荐

我的评价是:大马列口怕

1小时前
  • jimles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