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翻拍自2004年上映,由犬童一心导演执导的同名日本电影,讲述少男恒夫和残疾女孩Jose彼此相依,成为了恋人的故事,将于12月上映。
我还蛮喜欢这部动画片的,也没有看过原漫画和其他版本,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在乔西和管理员被奶奶关在那间小屋子里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声之形》,想到了将也跟硝子的故事。明明自己一无所有,却依然为喜欢的人拼命准备糖果的故事。
明明已经写好了遗书,甚至已经站在了大桥上,但是当将也遇到硝子的时候,却一心想着弥补自己曾经带去的伤害,把她从轻生的悬崖边拉回来,告诉她不要放弃。
因为那是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呀。
你曾经用那双大大的翅膀保护了我,现在你的心里也有一双翅膀,有了它,你可以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最终,失去翅膀的青年乘船到达了光之海,里面有成群结队的橙仙鱼在游泳。
虎是恐惧,鱼是向往。乔西的虎是未知的世界,鱼是自由,恒夫的鱼是曾经幸福完整的家,虎是突如其来的腿伤。他们最终都战胜了自己内心的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鱼群,是happy ending。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却依然一往无前,就像与硝子以及自己和解的将也终于摆脱了那一幅幅X号,看到同学鲜活的笑脸。
画外音:所以,你评的到底是《乔西的虎与鱼》还是《声之形》。
要你管。
建议的话是先看动漫再看真人版。
作品中真的有太多的巧合……最后男主女主又重演开头的一幕是发生在意料之中的,但确实会削减其真实感,当然,这是一部动漫,一部虚构的作品,这剧情也是不可多得的那些运用片尾呼应(这里应该叫重复?)的,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揪住它不放。放下现实的滤镜,用心去看,去感受,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身边看过动画版《Jose与虎与鱼》的朋友,好多都给了6.0分。
作品堆砌了大量的青春片要素,充满“设计感”的情节带来的感动,生硬得让人难以下咽。但如果将它作为真人版的补充,带着想弥补遗憾的心情去看这部片子,倒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Jose与虎与鱼》是典型的“男孩遇见女孩”式的爱情片。特别之处在于女孩Jose双腿残疾,并受到奶奶的过度保护,以至于很少能有机会和外界接触。角色们的行为逻辑和主要冲突,都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设定之上。
其实从动画版的第一幕开始,在看见男主潜入水中拍摄各种各样的鱼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次一定会迎来happy end了。标题明明是《jose与虎与鱼》,真人版中去看水族馆却白跑一趟,根本没有出现过“鱼”,也算是对遗憾结局的暗示。动画版不仅看到了鱼,男女主角最终也走到了一起。
故事的主要角色,除了相互有好感的男女主之外,还有喜欢着男主的女二号,和喜欢着女二号的男二号。与真人版中明显的三角关系比起来,动画中的女二号就被边缘化了,以至于她在Jose面前的情感爆发与宣战式的发言,都显得十分脆弱无力,观众们除了知道她是个“好女人”之外,并不会再有什么别的印象。
真人版用了“两位女角色互相扇耳光”的情节,让她们放下了身份和社会地位,“品学兼优善解人意的大小姐”与“说着方言的任性残疾人”之间,建立起了“女人和女人”的最纯粹的对等关系。卸下了一切伪装,露出真实面目后的争风吃醋,就变得非常有说服力。相比之下,动画版在女主与女二之间的关系构建上,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动画的导演和编剧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对等”对于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性。为了让男女主实现对等,为了打破“你不会理解我的感受”的隔阂,专门给男主安排了一场车祸,并让他也体验了坐着轮椅被对方照顾时的感受。在相互理解之后,Jose似乎也解开了心结,两人的关系实现了决定性的进展。
在真人版中,Jose虽然经常沉浸在爱情的氛围中,但她的头脑是清醒的,知道这样的关系不会长久。而男主却十分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败给现实中的阻碍。但这段感情还是以失败告终,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是输给了现实,还是输给了自己。男主对Joes的情感到底是爱情还是同情,也成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动画版为两人都准备了名为“梦想”的退路,让角色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让观众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爱情会输给现实”的结局。
男主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可以将原因归咎于去墨西哥留学这件人生大事。至少这样能让他相信,他的心意自始至终都是真实的。
Jose就算离开男主,也不会像真人版那样穷困潦倒无依无靠。她有稳定的工作可以谋生,也有对绘画的追求。她也可以让自己相信,她对男主的感情并不仅仅是依赖。
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选择这样的退路,而是借着梦想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并收获了好的结局。显然导演计划将这部分作为故事的升华,不过这种“工具属性的梦想”,换成其他事情也成立,并没有什么值得展开讨论的地方。
作为一部日式的青春片,作品是合格的,强行拿loundraw和金子雄司碰瓷一波新海诚,估计也能吸引不少人买账。
在改编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高明的设计,比如用流浪猫来展现女主的内心活动,这种将内心活动实体化的手法,很适合去塑造少言寡语的内向角色。但从引起观众共鸣,以及故事的说服力的角度来看,作品还是有所欠缺。
当然,经历过太多冰冷的现实之后,我还是愿意花上两个小时沉浸在这“精致的青春幻术”中的
首先人家的定位而言本身就是天真纯粹的二次元世界,在一个虚构世界中寻求超脱真实世界的美好无可厚非吧,而基于此动画版对真人版原著有极大的改变,本身就没必要将其作为同一部作品而比较。
基于上述所言,并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在虚构美好的二次元世界中追求真实,为什么看不到有人在《你的名字》中去说其并不真实呢?有些人的评价我并不是很看得懂,是不是以后我看虚假美好的爱情故事时都要以不够真实而给他低分呢?究竟是其不好还是跟风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哎哟,没想到真有人在动漫里面追求真实呀,你咋不去看纪录片呢。
2020日本动画片《乔西的虎与鱼》,根据日本小说《Jose与虎与鱼们》改编,豆瓣评分6.4,IMDb评分8.0,于2021年8月20日引进国内上映。
动画版的《绿皮书》+《触不可及》+《沦落人》。这三部影片都是将两个反差很大的人放在一起产生情谊。我在给2003日本版和2020韩国版做影评时,没提到《绿皮书》,而本片我则引入了《绿皮书》,是因为女主和奶奶雇佣男主的剧情,很像《绿皮书》。
怪不得日本在2003版、2020韩国版后还要再推出动画版,动画版和原著小说、和两部电影版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下半部分,动画版改编出了全新的结局,将伤感的原著结局改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圆满结局。下半部分的男主遇车祸残疾剧情是原著小说和真人版安全没有的,是动画版的大胆改编再创造。
即便是取材于原著小说的影片上半部分,也和原著小说、和两部电影版有很大差别。
动画版淡化了女主的厨艺,男主多次去女主家,不是贪食,而是女主奶奶雇佣他照顾女主。
动画版的女主家庭不错,虽然不是富人,但完全不是原著的那种贫困家庭。所以动画版没有了慈善机构修缮房屋的剧情。
原著小说在后部分女主才看到了大海,而动画版在开篇不久就看到了大海。
老太这个角色,原著中是收破烂捡垃圾的下层百姓,是女主的收养者,而动画版则是女主的奶奶,退休在家的中产阶级。
两部真人版都是重爱情片,故事中部二人确立爱情,并有肌肤之亲、亲密行为,而动画片版则是轻爱情片,二人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感情朦胧阶段,直到结尾高潮戏才明确表白。
对“虎”的处理上,动画版有些像2003日本版,男主带女主到动物园看老虎。在“鱼”的处理上,动画版是三部电影中“鱼”元素最多的,几乎贯穿始终。
动画版的结尾最后添加了浪漫的彩蛋——男主没预先通知女主,国外留学回来,给了女主一个大大的惊喜,也给影片画上了浪漫圆满的句号。
总结来说,动画版借用了原著小说的部分内容,去掉了原著小说的伤感现实意味,失去了原著小说“面对现实”的故事精髓,将原著小说改编成了一个少男少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音乐超级棒,一首Take Me Far Away触动着内心的悸动、青意与心境,画面很不错,不过感情递进有点欠缺 ,男主女主的相处与互相喜欢挺突然的。
以海洋生物学家为梦想,为了到墨西哥留学而在潜水用具店兼职打工赚钱的男主恒夫;
与奶奶相依为命,双脚不便但喜欢看书与绘画的傲娇女主乔瑟;
一次意外的相遇,恒夫带领乔瑟认识了外面缤纷多彩的世界,海边,图书馆,商店,街道等等,但由于乔瑟祖母的去世,两人产生隔阂,后续还发生了意外车祸,两人因此做出了改变,和好,重拾信心去实现梦想。
《Jose与虎与鱼们》是2020年日本一部比较出色的现实题材动画,入围了2021年日本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的评选。影片曾有同名电影,本次用动画呈现,更显示出日本动画的细腻与情感属性。
影片讲述了身有残疾但却喜爱读书和绘画的Jose,与热爱大海和潜水的健全男孩恒夫的恋爱故事。两个人相互鼓励并支持对方追求梦想的做法让人感动。这是一部涉及残疾等弱势群体的现实题材作品。
影片画风唯美,情感细腻。人物塑造可信,情感转折合理。擅长运用火车、野花等生活中的素材表达即时的人物情绪。对两位主人公在海边宛如跳舞一般的放飞心情的重场戏刻画十分到位。
影片用几位青年人的恋爱故事,揭示了日本人自力更生、坚持不屈的民族性。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动力和正能量。
试图强行让两条平行线相交。细品之下(至少是动画改编版本的叙事的)性别观其实是蛮守旧的:虽然说雇佣关系决定了孰主孰仆的次序,真正的权力关系却绕过了表层的“互称”,而在坡道下接住ジョゼ的似乎将永远是恒夫。恒夫的确如愿得以去向应许之地,难道ジョゼ画画的能力只能用在激发恒夫之上,最后依然要放弃这些去做OL吗。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收尾方法,大概是雪夜时二人都在轮椅上坐着,而不是刚做完复健出院的恒夫因为注定要在此时接住ジョゼ而成为了医学奇迹。with 小弟有只猫
#SIFF24# 2021.6.11@SFC上海影城。对剧情不太感冒,爱情故事将本该被严肃处理的主题娱乐化、简单化。喜欢的地方:人物原案,Jose的房间设定,绘本的互文性。
喜欢电影版的朋友们就别看了,迪士尼般的伟光正
甜腻的青春爱情故事。亮点在于因为发生在大阪,所以所有角色都几乎全程关西腔。而且因为人正好目前住在大阪,许多高度还原的街景十分之亲切。
爱情的刻画缺乏实感,最有感触处是以彼之车辙指引此之方向,以及其中的宿命感。但看到美人鱼与光之翼时还是突然悲从中来没忍住哭了,只因想到现实中的自己。
中规中矩的日式青春片,有夏天和大海。只是非专业声优有点拉跨。
「野猫就不要找人撒娇。」帅哥+1★。
又名《傲娇女王主和木讷忠厚奴不得不说的虐恋孽缘》。
虽然动画制作方面挺不错,然而故事剧情却抓马得有些狗血,尤其是恒夫出车祸的段落,个人感觉太刻意了。
精致的烂俗爱情电影,车祸剧情的安排是直接让男主去体验女主的感觉,但是可笑的是,本应该是男主更能体会女主的剧情,最后变成了jose去安慰男主,最后基本也就是忽略了梦想和陪伴jose之间的矛盾,制作上的用心程度可圈可点,无论是光影运用还是背景制作,以及这片迫害败犬迫害的真的好到位,爱了爱了【扭曲】
差了一些升华 如果不是女主惨得让我产生共鸣 也不会有多感动 傲娇女主已经很少见了 真的很甜
明明已经真人化过并且真人电影根本足以表现原作全部内容,那么动画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炫技吗,是为了炫耀那几幕根本毫无必要的优美的3d制作吗。和《想吃掉你的胰脏》一样,剧情发展毫无新意且已经真人化过的老掉牙爱情故事到底有什么必要经动画化再被搬到大荧幕上一次啊,真的不明白。
先不说情节推进生硬,中间加入恒夫车祸受伤的一段,无非是以此方式让恒夫体验Jose的生活,看见她的世界。这暴露了本片的立意,错过与重逢之间互相见证对方更广阔的世界(头尾呼应的两次邂逅)。吊诡的是,明明改编的是同一个原作素材,无论是角色设计还是立意,都和实拍版完全唱反调。实拍版是关于从充满纯粹的自我世界中走出,不断见证那危险的他者而不止步于你与我的世界,相比之下,仅仅只是关于你我互相走进各自的世界的动画版难免会让人觉得过于保守。
改了结局,但是依旧很感动,人可以越过被禁锢的边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多么美好
画面太美!大阪是我家 请你们也来爱她~不过看到一半说海水咸用的しょっぱい而不是からい 我真的没听过大阪人这么说过 这之后一边看一边满脑子都是原作就是这样写的?大阪人清原果耶配音的时候不觉得不舒服?至于故事…不是那种特爽路线这倒还好 两次轮椅起飞实在是有点太戏剧化了
一开始还想怎么到海边要那么久,后来通过口音才意识到是大阪。虽然更认可真人版的走向,但是作为一部展示大阪风貌,展示日本社会对残障人士关爱的作品,我也是很喜欢的。
原来是骨头社的……看完片尾,十几年不追番,发现staff基本上一个都不认识了,还好有川元利浩,不过画面设计是啥职务!?
制作水准与故事水准成反比...
前面还好,车祸实在太狗血,好在最后好起来了,其实就是互相治愈的故事,只不过给男主强行加了debuff,配上骨头社精良的制作和优美的画风倒也不算乏味
和妻夫木聰的日版電影比起來,是個排毒過的純愛版,很純那種,避開了原著與日版都有描繪的"性",覺得現實感比較不足一點,不過骨頭社作畫還是很精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