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拥有一双明眸的朱芷欣(吴千语 饰),却有一对失明父母:甘笑红(惠英红 饰)、朱国强(吴岱融 饰)。乖巧懂事的她从小便成为父母的“眼睛”,为父母描绘世间的形状与颜色。随着女孩青春期的到来,热爱绘画并天赋异禀的她渴望到国外攻读艺术,观念的冲突、频繁的争吵使家庭气氛降到了冰点。在机会来临之际,芷欣将会在家庭和梦想之间作何选择?
//mp.weixin.qq.com/s/XSRYwbTFD5wpv6sPuBAnvQ
盲人父母养育孩子的故事。
比较触动我的是一幕:
在盲人妈妈做饭的时候,欣欣(盲人的孩子)坐在学步车上,到处滑行。
盲人妈妈一边切菜,耳朵也没闲着,听着欣欣的声音,怕她走远了:“欣欣,你不要去那么远哦。”
但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
滑到饭桌附近,看见一个插着电线的高压锅,欣欣把电线一扯,整锅热粥从高空往下掉落......
虽然能预料到后续,但掉落的那一幕,还是心头一紧。
砰。
孩子哇哇大哭。
盲人妈妈闻声赶来,问:“欣欣你怎么了?”
摸了摸地板上的热粥,缩回了手,大惊:“你是不是被烫到了。”
从医院回来,盲人妈妈泪流满面:“我是不是不配做你的妈妈......“
抱着录音带,录下了自己的心声。
内疚,难过。
欣欣小时候被烫的伤疤,一直都在。
她上小学,和爸爸妈妈去大排档。
给爸爸妈妈念餐牌上的菜。
念完,有个伙计给盲人父母一个传单,说这个治盲人开眼的不错。
盲人妈妈笑了笑,对欣欣说:“妈妈挺好的。”
欣欣问:“妈妈,可是你不想知道世界长什么样,我长什么样嘛。”
盲人妈妈摸了摸欣欣的手,说:“我摸摸你的小手,再默默你的脸,就知道是你啦。”
这种自我安慰的话,笑中有悲。
欣欣就这样一天天长大,和盲人父母互相扶持。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欣欣的青春期来了。
她会爱面子,怕麻烦。
”欣欣啊,帮我看看勺子掉哪里了。“
欣欣看了一眼,说:“哎呀,就在你脚边啊。”
无法理解妈妈这样也要帮忙。
盲人妈妈蹲下,四处摸,却不知道”脚边“是在哪边。
欣欣又看了一眼,说,在你脚后面。
盲人妈妈把手往后探,摸到了勺子,慢慢起身。
”他们需要我,你根本没法预料盲人的生活有多麻烦。“
在欣欣长大,要考大学的时候,她对老师说。
自己很想申请国外的大学,逃离爸爸妈妈。
她一直充当父母的盲人棍,想要自由,却无法逃离。
和妈妈吵架的时候,她说:
“难道你们就想一辈子把我留在你们身边吗?你也没经过我同意就把我生下来啊!”
是气话,也是真心话。
陪我长大是真的,害我没法自由,也是真的。
为人父母,真的是为了养一个盲人棍吗?
小时候欣欣发烧。
爸爸妈妈在医院里,摸黑给她喂药的场景。
历历在目。
妈妈半夜踉跄起身,在床头柜摸了摸几个药瓶,哭了:“娃爸,那个橡皮筋不见了。”
“姑娘说退烧药是用橡皮筋绑好的,怎么不见了呢?”
听着盲人妈妈颤抖的声音,爸爸惊恐地说:“怎么回事呢?药可不能吃错啊!”
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而盲人父母的崩溃,被放大无数倍。
多年的盲人生活,靠的不只是意志。
盲人妈妈忽然想起来,护士姑娘说,退烧药是有提子味的。
她颤抖地打开了药瓶,闻了闻,说,好像就是这个味道。
爸爸接过药瓶,确认过,是这样的味道。
盲人爸爸扶着欣欣起身,盲人妈妈给她喂药。
天还是黑的。
教欣欣艺术课的老师,知道父母一直是她的心结。
她说,我小时候家里也没钱,大学的时候,才自己努力学的画画。
父母并不是束缚自己发展的理由。
“你有没有想过,你父母在你还没出生的那些年,又是怎么度过的呢?也许,他们比你想象中的,更有力量。”
和父母大吵以后,欣欣回家看见了妈妈收藏的录音带。
一键播放:
“对不起,欣欣,我是不是不配做你的妈妈......"
"我之所以把你生下来,是为了让你看看,这个世界有多美丽。这个美丽,在我以前,我曾经看到过......”
也许,父母比我们想的,更不平凡。
以上。
一、电影故事
明目善睐的芷欣是个聪敏多情、正处青春期的漂亮女生,而她父母却都是双目失明的盲人……这样的家庭,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
芷欣喜欢绘画,曾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奖学金,然后到异国他乡求学深造,这样便能远离父母。曾经,母亲的一个小意外,令她失去了第一次面试机会——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番说话:“我是你的女儿,但我不是你口袋里的盲人棍,不是你想随时拿出来用就可以的。妈,我长大了,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你明不明白?”
如果说,这些话只是对双目失明的母亲说,那么接下来这段话,应该更适合所有为人父母者来倾听:“那你是不是想我什么都不要做,那儿也不要去,没朋友没理想,什么也没有,一辈子留在你身边,你是不是最想我这样?”
如果说,这些只是几句司空见惯的平常牢骚话,那么在芷欣从男朋友生日会上晚归之后,作为监护人的母亲放心不下,后来还专程去到学校门口——当她感知女儿偕同男友对自己视而不见的时候,那份失落与烦躁,成为两人最激烈的冲突。
芷欣是攥紧了小铃铛,默不作声地从妈妈面前走过,但她不知道“你妈我虽然看不见,可是并不傻。我今天去到你学校,你跟一个男生从我面前直接走过……”就这样,回来还对妈妈的质问当面撒谎。
两人由此起了争执,恰在此时,芷欣的寻呼机响起。母亲盛气凌人,将芷欣的寻呼机摔烂:这个举动,大约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女儿欺瞒自己很生气,其次担心女儿被人“看不起”,因为她说了这个东西的作用“是不是随传随到?”
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肆意张扬个性,也就是俗称的叛逆期,再加上还是热恋中的芷欣开始吼叫:“没人叫你生我的,你把我生出来,就是想要一个随传随到的义工。”
亲情之间的讨价还价、针锋相对是非常残忍的,缘于朝夕相处,我们熟知对方最痛的弱点在哪里。母亲当然会理直气壮“什么不拖不欠?你是我生的,从小到大把你养这么大,你上学吃饭,都是我照顾你,怎么不拖不欠?”
“你以为我好想出生在这个家里的,你有没有问过我,我可以选吗?”导演借芷欣之口,飙出来的这句话,太戳人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我们就没得选择,无论如何艰难,也只有硬着头皮,走到最后……
电影《我的非凡父母》,本港片名《一路瞳行》,朱凤娴自编自导了一部半分沉重,却张力十足的电影故事。令我非常惊诧的是,朱凤娴根据自身经历,创作了这部能够撼动人心的电影作品。也就是说,这几乎是她的自传体电影……难怪,那些细节看起来如此真实。
看完这部电影,情绪久久难以平复——一声叹息之余,我想好好的聊聊:关于这个故事的一切。
二、香港电影
《我的非凡父母》自2022年9月2日在各大院线上映,内地最终票房628万,位于本年度港产电影排行榜第8位;9月15日香港上映,以459万港元的票房成绩,位于2022年香港票房榜第9位。
如此来看,这部电影票房总收入很可能连制作成本都不够数,已然令投资方血本无归了。
有意思的是,还不能说是惨淡收场,毕竟对于港产片而言,《我的非凡父母》本年度双边排行榜都挤进了前十的好成绩。这只能说明,港产片确确实实地没落了。
香港电影曾一度屹立在亚洲电影之巅,那时还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好像随随便便拍一部电影都能赚钱。倘若,排进前十的电影都收不回成本,这个行业还会有前途吗?
香港电影是如何没落的,我不知道。但是看到2022年港产片的票房冠军《明日战记》,两边市场加起来近乎8亿——按照“卖惨者”所言如实的话,该影片或许刚刚收支平衡。问题是,像《明日战记》这么烂的电影,除了圆个投资者、创作者的机甲战车梦,拍出来做什么?准备卖电影的周边公仔……还是怎样?如此愤慨的原因在于,就是这种注水的垃圾电影,不光抢占了市场份额,还破坏了大家对于香港电影的热爱。
说真的,他们一边卖力地“养活”了香港本地的电影从业者,一边却在抡起大锤砸掉了香港电影人的饭碗。这么矛盾的话语,该如何解释呢?
譬如,就拿我本人曾经很喜欢的刘德华,来做靶心吧。
刘德华参演了应该不下上百部电影了吧?可是,说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不是说他参演的电影不出名,而是指他所演的戏,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很刘德华。
刘德华被称为演艺界的劳模,这是对于他勤奋吃苦精神的褒扬。在超级敬业的努力坚持之外,另一面而言却是对他演艺天分的讽刺。他唱歌的天分也不算很高,最起码留下了许多经典歌曲;亲自填词了许多音乐作品,算是有文采的人;所写的字,应该也能够称得上为书法;做慈善也很积极,说他德艺双馨,大约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可是,我就有点想不通,他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演电影呢?甄选剧本,揣摩角色,再用心演绎,才能适时呈现——在大银幕上塑造形象,是很难的,所以好的演员就要“爱惜羽毛”,而不是被人利用“榨取价值”。之所以对于他演电影这件事要求如此苛刻,是因为电影作品本身,所凝聚的众人心血,实在是太多了啊!
我不是指责他占取了大量的资源,从而导致整个港产片没落……事实上,让港产片没落,大概刘德华也没有这个能力。导致整个香港娱乐圈沦落为垃圾场的因素很多,绝非几个人所能承当起的责任。
总而言之,我想要说的是,做好电影,实在是太艰难了。
三、类型电影
故而,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认为香港电影已经没落,是刘德华他们在咬牙硬撑……如果不赚些钱,拿什么救助那些落难了的艺人?提携新人,给还在热爱电影的从业者以希望——毕竟,纵观全世界,电影行业的表现都大不如前。
由于不赚钱,亏本风险增大,投资者就会变得非常谨慎。我猜,《我的非凡父母》能够立项,新人导演朱凤娴可以梦想成真,大约是与94届(2021年)奥斯卡金像奖《健听女孩》有关:
《健听女孩》讲述了一个青春活波的女孩露比,每天都要协助父亲和哥哥做渔业生意,因为她的家人都是聋哑的氛围,缺少了她的帮助就很难融入生活……这种弱势人群的视野题材,还是一部翻拍电影,竟也大获成功。
露比的家人是听障,芷欣的父母为视障;一个喜欢音乐,一个对于绘画有极高的天分——在投资者眼里,《我的非凡父母》应该更具有价值,因为这是一部编剧导演本人的自传体电影,属于原创故事。
倘若不属于这种情形,很难想象有人愿意为新人导演投资院线电影。尤其是在当前的状况下,做电影,绝大多数概率是亏本的。
果不其然,《我的非凡父母》“失败”得一塌糊涂。
如果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我想首先是导演朱凤娴,如此绝对真实且富有深度,超级难能可贵的生活故事,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将精力投放在院线电影上,毕竟现在属于流媒时代……只是,一想到她说自己从十年就前开始着手写剧本,便能完全理解了。因为那时候,电影产业还没有到举步维艰的程度。
而今,电影想要赚钱,很大程度要依靠“运气”。
那么,如果不借助运气,就凭实力的话:朱凤娴有没有可能赢得画面,完成自我救赎呢?
我还记得很早很早以前,在自己童年朦胧的记忆中,有段情节:夜深人静的夜晚,孩子爬到极其危险的境地,而旁边熟睡的父母都是聋哑人……那是一部日本电视剧,可能叫《贫穷善良的女人》,我没法确认。
但我知道,好作品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朱凤娴应该有机会,创作出卓越非凡的好作品,只不过是如何做出来的问题。
四、影视搭建
其实,《我的非凡父母》完全可以拍成NHK晨间剧那种,每集10~15分钟,做成上百集。因为朱凤娴的亲身经历很是震撼人心:父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组建家庭,还能抚养她长大成人……的确了不起,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意义非凡,完全能够讲述一个超励志的家庭人生故事。
只不过这么做的原因,或者说具体怎么做,做好了卖给谁,或者叫作谁来投资——首先,就是资金来源:可以找奈飞,亚马逊,苹果TV,SONY等流媒平台洽谈,最不济就找内地的流媒合作……《我的非凡父母》就属于内地影视公司投资的,不是吗?
不能一次性拿到创作资金,就分期制作。譬如,分为四季(10~15分钟那种,每季20集以上):
第一季,父母爱情
芷欣的父母是如何相识,尔后相爱,然后走进婚姻……
他们是天生双目失明,还是由于意外所致?很显然,芷欣的妈妈说过,自己曾经看见过这个世界——色彩斑斓很美好。
这个世界原本就很美好,大约只是我们每个人崩塌了自己的人生。
在生命的缺陷中,我个人认为最可怕的当属双目失明:永远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时刻充满危险,那将会是多么恐怖啊!
一个人失去光明的挣扎,在绝望中站立起来,本身就是命运里不肯认输的强者。
而且,人世间最美好的生活,莫过于拥有体贴入微的知心爱人,共同组建温馨家庭,还抚养了孩子,让她安然无恙地长大成人……
第二季,我的童年
相亲相爱的两个人组建家庭是人生大事,二人世界有宝宝的出生,这样的生活最是圆满。
不同于一般家庭,两个双目失明的人,如何抚养孩子长大?光是劳心尽力,显然已经不能褒奖了。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本身,就是奇迹!
很显然,芷欣的父母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绝对积极的人生态度,当是极富生存智慧。而孩子带给父母的不光只是欢乐和惊喜,还有麻烦与困扰……
第三季,我的爱情
我们都在矛盾中生活,教训里成长,以青春叛逆期,最为明显。
初遇爱情的人,大概蕴含着人世间所有的美好期望——然而,大多数的初恋爱情,都会被父母所阻碍:因为涉世未深,因为人生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他们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丈量尚未染污的清纯和梦想。
只是,而今这个社会,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父母那代人,可以通过媒妁之言就能获得一个长厢厮守的人生伴侣,所以他们有底气选择矜持;到了现在,却要自己去寻觅那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有时候就算埋下身段,卑微到尘埃里,也未必可以与心仪的人牵手相伴——于是那句“是不是随传随到”,其实大约是不合时宜的。
爱情原本应该是甜蜜的,可在现实中彰显苦涩之味。缺乏温度的钢筋水泥里,匆忙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困倦的当代人有诸多独自终老,属于多么无可奈何的选择。
第四季,相互告别
生老病死,无人可以逆转的生命旅程。人活到后来,其实就是告别。
接受命运的安排,好好的与父母和解,然后从容坦然地向这个世界上自己所珍爱的一切告别,同样也需要勇气。
当然,这个仅是粗略的规划方案,具体如何开展实施,还需要精心筹备以策划周全。将那些人类的共性,嵌进看似独特其实普通的超凡家庭生活里,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气质,定当独一无二。
所以我认为,朱凤娴的人生过往,非同凡响……
五,崇敬思省
我们总是仰望于繁花似锦、光怪陆离的流年富贵,却很少回过头,认真审视貌似波澜不起的平凡生活中所蕴藏的踏实与伟大。亦或,我们端详过,只是力度不够。
朱凤娴和父母的生活,真是了不起!
然而经已落幕的电影,依《我的非凡父母》之名,却没有真正实至名归。想要在影视世界中讲好这个故事,我觉得该电影缺乏一位肩负责任或者说具备实际能力的好监制。
缘于我本人也曾有过自编自导的经历,故而很能理解初次执导的朱凤娴导演所遭遇的困境。她有一个好故事,剧本打磨得十分成熟,可是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算好:在影片节奏上表现很明显,这属于剪辑方面的问题;音乐出入起伏,运用的也不大理想;甚至于镜头语言,都有所缺憾——如果有个称职的监制,完全可以在电影未上映之前,避免掉明显硬伤,理应尽力使其成为经典而努力。
譬如,《我的非凡父母》中,以大家赞口不绝的母亲在学校门口等待的这场戏为例。这场戏由于惠英红的演技,被推上风口浪尖。可是,很少有人谈及导演的良苦用心:芷欣捏着小铃铛,企图悄无声息地蒙混过去……这是由于渲染力不够所致。
怎么样的情绪推动,才算是十分强大的表现力度呢?
以电视连续剧《阿信》中,阿信向加贺屋的加代一家做最后告别来解析。阿信拖着儿子小雄的小手,向这个有恩于己的富豪之家做最后的道别。她佝偻着身子,千恩万谢,尽管去往未知的异乡,对于明天能否会有落脚之处,却依然一步一步挪向前方,因为她没有选择留下来的理由。况且自这一别,再次见到曾经的千金小姐加代已然沦落到在暗房里卖身,万般无奈地将父母的骨灰盒就摆在身边的柜子里……回过头,再次忆念这一幕,更是令人心如刀割。
不知不觉便愈扯愈远,我只是想说明,情绪渲染到这种程度,很需要一些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无需演示技巧,质朴的表达就能够得到真诚回应,因为彼此熟知,且有长时间的浸润和理解。但是文学和影视作品,就需要搭建和渲染,使观众有代入感,才能产生溶解了人类世界所通用的共情力。
每个人都有过激情荡漾的青春,很多人为家庭放弃了曾经的梦想,所以那些愿意牺牲自己,全身心投入了为人父母事业中的人都很了不起。只是我们生而为人,总有诸多缺陷,即便是做了父母,也在纠错中成长,大约这就是为何几乎每个孩子都曾暗自责问过:“你以为我好想出生在这个家里的……”
什么时候才能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忧苦呢?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表达对于父母和这个世界的喜爱——尽管它,从来都不曾完美过。
出于对朱凤娴导演和她父母的敬重,对这些生活就具有了真挚的崇仰之情;更不愿意看到这种超级勇敢的美好人生,还尚未形成普遍观念的准确引导,足以励志世界上大多数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似乎却要就此沉默。
我还是很固执地认为,《我的非凡父母》只要换个方式,就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念且十分美好的经典故事。
我很喜欢「故事」,听别人的故事、演别人的故事、写别人的故事⋯⋯ 这些都是我从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一直很努力做的事。忽然一天,我脑海里浮现一个意念:如果有机会,我会怎样编写自己的故事? 就是十年前忽然浮现的这一个念头,让我开始执笔编写一个关于我与自己失明父母之间的故事。
从小到大生活在盲人的世界里,我看见外界的人大多数一听见「盲人」二字,脸上总莫名地挂起一副替我可怜的样子,然后再大发热心地向我家庭伸出援手。 但实际上我爸妈比很多健视的人还要强、比很多人更积极地过活,从不自怜自艾,也不需要别人怜悯。反倒是我 - 外表看来很健康的女儿 - 心里倒有很多说不出的话来!
所有心底里说不出的话,我只能写进剧本里去⋯⋯还记得念小学的时候,每年我的生日愿望,都是希望爸妈能张开眼睛看看我!有好几次,我也梦见他们真的张开了眼。我还兴奋地走到他们床边,把他们从睡梦中摇醒过来,要检查他们的眼睛是否真的已能看见!后来,我慢慢长大,才终于明白「奇迹」是不会发生的。于是我改变了我的生日愿望:希望快点到18岁那一天。心里想着,只要我一拿到成人身份证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因为,那时的我,总觉得我的人生是被他们拖垮了!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自己一直以为遭到的诅咒,原来是祝福! 随着岁月过去,关于我跟我妈,相爱的故事有很多;但互相伤害的故事也不少 。要在当中抽选一些素材来写剧本,终究要怎样选择才不过火,又能让观众产生共呜,一直都是一个很折磨人的问题。最后,我终于决定剧本就从婴孩期写到青春期吧!这大概也是为人父母最担心/关心孩子成长的时期。而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放手,也是父母要学习面对的一个课题!
女儿的角色我比较容易掌握,但我一直也写不好「妈妈」这角色。此时我才发现在现实生活里,我好像从没有站在「妈妈」的角度去看世界,所以不知道应怎样写「妈妈」这角色。于是我不得不坦白告诉我妈,我正在写一部关于我们家庭的电影。然后,我重新听妈说出她心里的故事,明白了更多以前我不知道,或忽略了的东西。我将这些资料作了一些适度的戏剧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明白了妈,也明白了自己!整个编写剧本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心灵疗愈的一个过程。
原来,不一定要背弃家人,远走高飞,去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出路。有时候回过头来,拥抱一直默默在你背后支持你的父母,反而能给你更大的力量往前走! 因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家」永远是可以依靠、可以停泊的港湾
《我的非凡父母》已在全国放映,心情兴奋又紧张。萦绕自己心中多年的情感故事,呈现在万千目光面前,一时间十分忐忑。只希望我的故事,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
好久没时间静下来看一部文艺片了,认真地看完这部片,喜欢他的前100分钟,交织了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可惜这个矛盾就很突兀的结束了,可能是导演想说的太多,只能草草结束。后30分钟想说的是关爱盲人,但时间太少,故事太平,以至于不出彩。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加上盲人父母的因素显得更为突出,看完此片的感想主要有:一,孩子来到这世上也有他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终有一天他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而父母只有支持,因为父母的父母也是这样;二,大家都常说不生小孩的父母是自私的,但其实生小孩的父母才是“自私”的;三,红姐的演技是本片的灵魂,试想没有红姐,如此平淡的故事还看得下去吗。btw好耐没看到千语,演学生一点都不违和。
2023.3.29. 于福州
我最大的心愿 不是想你有多少钱或者有多出名 我只是想你可以开开心心 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母也许有着先天的不足,但他们把最好的一切给了我们。立柜里满满的录音带是成长的见证,更是那份沉甸甸的爱。即使生活再难,也不苦了孩子
正如片中插曲的一段唱词,“大家要睇透睇透,成败得失莫追究”。一家人面对苦难,乐观豁达,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生活。不仅如此,还回报着社会。这就是为人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榜样
香蕉船上,仰望星空,你我眼中的星星,是父母眼中最闪耀的光
一直在沾题材的光,编剧部分并没有能为电影加分。都是关键元素堆砌毫无意外。角色的空间也都有人物设置本身延伸开来,红姐还是强大,吴千语有点意外,的好。
三星半:带娃看了部惠英红主演的粤语电影《我的非凡父母》超前点映,这两小子来广州五六年了,粤语比我还烂。我还能听懂一半粤语,他们俩兄弟基本听不懂。现哪怕生活在广州,学习粤语的环境和氛围也很难有了。
惠英红稳定输出,戏剧冲突太满且稍显刻意,但是不耽误落泪,最后一场戏一下子很想老爸老妈。
比想象中好点,电影最关键的就是母女间的关系和互动,惠英红演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妻子母亲,刀子嘴豆腐心,对女儿既依赖又严厉,非常真实。不过母女间关系和解还是缺少打动人心的桥段,说到底就是犯了港影的老毛病,很多桥段设计略显刻意,缺少情感转变上的自然,也就难以成为佳作。
看完以后想到了另一部香港电影《桃姐》,一样日常的市井生活和日常琐事,平淡却触动人心。惠英红的演技无懈可击,对盲人的拿捏很细致,尤其是女儿假装没有看到她的一幕从期待到失望的神情。对于亲情的刻画也很真实,女儿的叛逆来的顺理成章,而控制欲过强让人窒息的母亲几乎是每个中国家庭的困境,放在这一故事背景下又让人更难去以对错简单评判……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让观众看到了视障人群的不易也看到了他们普通三口之家一样的天伦之乐。虽然还有许多刻意煽情的地方,但总体来说算是今年在电影院看过的片子里不错的了,支持新人导演和文艺片。
诚意满满的电影,一直觉得一个导演讲述自己的故事是最能流露真情实感的。红姐再入一座金像影后有望!
勉强三颗星吧,全靠惠英红一个人死撑,其实到最后都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堆积了一堆要素又什么都没表达好,结尾更是仓促得莫名其妙。录音带作为很重要的伏笔居然只出现在开头那一次,与今年拿奥斯卡被群嘲的同类型《CODA》相比更是灾难。因为铺垫不够以及情节过于刻意所以根本无法带入,很难共情,而且完全不理解一个这样的电影有什么可删减的啊?!还有就是灾难性的国语配音!!!一纸血书希望别再搞国配了拜托拜托。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不管如何大陆地区对于残障人士的关心和作为都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就好像“大陆不存在txl”一样不存在残障人士。
工业片,没别的,就是想让你看看惠英红的演技 (千万别看国配版
BJIFF22 这是一部你明知道剧情编排在意料之内,但又无可救药的感动落泪。原生家庭的窒息感放在盲人背景下更显压抑但又不愿苛责,设身处地去想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叙事就是流水账但会为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动容,桥段的衔接不够仔细。(而且这个版本应该不是最终内地影院放映版开头字幕有问题然后原本片名一路瞳行没切掉)红姐演的太好了而且还愿意扶持新人导演,谁会不喜欢她千语BB演高中生真的没有违和感,Q&A的打扮就是十年前刚识到她那样啊
拍的太短了 意犹未尽
粤语原版,感动推荐。一天之内连看两场母爱有关的亲情片,杨荔钠的《妈妈!》搭配港味的《我的非凡父母》,都是惹人泪奔的真情好片。虽然他们平凡贫穷又看不见,但是他们还有爱,这是很有爱的一家人。本片导演朱凤娴就是根据自己盲人父母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了这部自传体的电影,所以一点一滴的真情都实实在在,大银幕上分明能够感到那份刻骨铭心的羁绊,盲人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女儿对盲人父母的深情,从开始的不理解叛逆到后来的终于理解父母……尽管有新人导演的生涩感,但拍的还是很棒,细腻动人关键是很真诚,耿直的爸爸操心的妈妈,红姨的神演技让人动容,而且芷欣的艺术老师人真的好好哦,她总是在芷欣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指点迷津——父母他们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做你喜欢的事,追求你的梦,这份爱一直都在身边。
更喜欢《一路瞳行》这个名字。红姐演技真好
总体评价:可能会让人想起《健听女孩》,但它不是,毕竟关键词都不同。不过,成片似乎没能突出“非凡”,最终只是落在了“父母”。故事题材:“一路瞳行”。演员表现:有目共睹——惠英红接女儿放学时表情的微妙变化是高光。
如同所有父母的真实写照,健全的父母把子女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失明父母,剧情如同现实生活般真实,很多片段也是很感动
堆了这么多东西在里面,我也不觉得感动,不能给孩子正常的生活就不要生好吗,谢谢。
★★☆ 根據導演個人經歷改編,卻沒能讓電影多幾分真摯,反而煽情濃度過高,不斷閃回、不斷慢鏡頭,劇本編排都太過套路化了,都在消磨著故事本身的感染力。惠英紅演得好嗎?好,但也只能算她的及格水平,和《心魔》《幸運是我》《血觀音》比,甚至和她的一些配角演出比,表演難度和表演層次都差了一大截,如果她以這樣的一次表演四封金像影后,我只能感到遺憾。吳千語演得差嗎?差,但也沒那麼差,劇本給予女兒的定位更像是父母、尤其是母親的陪襯,多段女兒的心理轉變、行為動機都缺少邏輯且時機不對,可以說,角色在劇本階段就被寫殘了。#BJIFF2022#
当女儿从身边经过的时候她开心地笑了,以为女儿会过来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等了一会儿发现属于女儿的味道越来越远,惠英红短短的这10几秒演技真的绝了
好好看,红姐演的真好
一开始还行,中段之后就开始要素堆积。导演的功力亦需要加强。
因为一句女儿亲口对爹说的“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 妈妈是今世的情人”给恶心得一阵反胃于是出了影厅 原本是出于从小到大学陪伴我的盲人奶奶来看的这部片 但除了演员卖力以外并没什么感觉 只能说没必要的痛苦又带来新的痛苦:性缘至上的组成家庭方式让孤盲女和另一个陌生盲男硬凑家庭 匮乏加倍 为了活下去的希望生下女儿 又穷又盲并不会让女儿痛苦 窒息的共生吸血权力控制才会让爱你的女儿逆反 自己缺爱就先爱自己 而不是造一个权力下游对象供自己演绎自我牺牲和感动的戏码 最后得到的只会是恨而不是爱另外有一个点是最近的感觉 在一部影视作品里 如果男性角色非常完美 往往这个男性角色是不需要的 那部作品通常是女性角色女性视角女性逻辑女性故事女性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