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古巴,彼时,文学巨匠海明威(詹姆斯·瑞马尔 James Remar 饰)正在那里隐居。艾德(吉奥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 饰)是一名记者,同时也是海明威的超级粉丝,为了能够接近自己崇拜的偶像,艾德千里迢迢来到了古巴,并且最终顺利的找到了海明威和他的妻子玛丽(乔莉·理查德森 Joely Richardson 饰),很快,他们就成为了朋友。
在和海明威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里,艾德发现这位伟人所表现出的言谈举止并不如他在书中所展现给读者的那般冷峻。他们一起喝酒吃饭,一起钓鱼,谈天说地,海明威的所思所想成为了艾德生活的指路明灯,带给了他无限的智慧。
是2015年的电影。
讲的是1959年,工作在迈阿密的记者艾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居住在古巴的海明威,和他成为了朋友。他们一起钓鱼、饮酒、畅谈。记录了海明威的爱与恨,一同经历了古巴革命前的那段时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海明威。
很早就知道海明威。他曾经参加过一战、二战和西班牙内战。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为此还获得过诺贝尔奖。看过他写的的《老人与海》,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入探讨人性的本质,歌颂了人在与自然的搏斗中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为那虽九死而未悔的悲壮所震撼。正如影片中与他过从甚密的朋友所评价的:“他是一名伟大的作家,真正的天才。这在世上很少见,或许所有的天才都是疯子。”
在这部影片中截取了他人生中的一瞬,即在古巴的那段岁月。除去外人所看到的功成名就悠闲自得无所事事的海明威外,还有另外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五十年代的古巴对于一般人来说,是蔚蓝的天空,辽阔的海滨,优质的雪茄和美国的后花园。实际上,平静的大海下面是波涛涌动的暗流。以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者们始终在反抗着美国扶植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虽然海明威的作品曾经被称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而他本人却并不迷惘,在此时,海明威更像是他作品中描写的那种”硬汉“,一直在精神和物质上暗中支持卡斯特罗的革命行动。海明威的亲密朋友被FBI和古巴军队射杀,他也亲眼目睹了无辜大众被残忍的杀害,使他更加明白现政权已经“无药可治”,促使他去追求一个公平正义的古巴。他或许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或许不能预测革命后的古巴是什么情形,但是他肯定知道今后的任何政权都比现在残暴的巴蒂斯塔政权要好。不仅仅是海明威,任何一个稍具正义感的人都会这样去想去做的。
想到这里,又有了一些联想。最近在看电影的同时,闲暇时在看盐野七生的十五集长卷《罗马人的故事》。作者在考察了古罗马由共和制演变为帝国的过程之后发现,随着罗马的疆土不断扩大,国家管理手段日趋复杂,共和制变为帝国是历史的必然。在凯撒建立了罗马帝国之后,外部世界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经济强盛,社会安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联系到当今世界,同样如此。影片中描写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在”民主“制度下,仍然可以贪赃枉法为所欲为,美国政府仍在在世界上支持那些腐败透顶的政权。所以看待一个社会的优劣,先不要戴上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而是要抛弃固有的成见,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一些独立思考,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观察社会。资本主义未必好,社会主义未必差,“民主”社会未必那么先进,专制社会未必那么落后。唯一的标准就是这个社会是否改善了人民生活,是否代表了人类进步的方向。关于这个话题其实还有很多可说的,不过在这里说显得多余了,打住。
在影片中,海明威说过:“人类活着的意义就是敢于去冒险”。这里所说的“冒险”绝非是那种浑身纹上廉价海鲜之后拿着砍刀去杀人。而是在理性思考之后,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创新传统的观念,去更新自己的思维。
在古巴的日子里,海明威的内心其实是焦灼不安的。一方面他的感情生活不如意,虽有娇妻相伴,却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另一方面他成为名人之后,数不清的光环围绕着他,更是他手足无措厌烦已极。他私下里对艾德说:“别让自己出名。名气这个鬼东西是致命的。诺贝尔奖甚至更糟,你工作了一辈子,你得到了那个奖。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你结束了。”他又说:“你要做出决定,孩子,仔细斟酌的决定,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思考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否则你最终会像我一样等到活到59岁的时候,才想究竟发生了什么,那就晚了。”这是一个无比睿智的老人的思考!看看现在那些名人们,有几个用过脑子?有几个对于人生有更高的追求?成名之后,忙着炫富炫名争风吃醋。面对伟大的海明威,你们不惭愧吗?但话又说回来,一旦成名,人就脱离了一线生活,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圈子里,眼界渐渐狭窄,智力渐渐消退,无论你为名为利也好,企图再展宏图也好,确实是没有可能了。这也许是海明威这样的伟人所倍感痛苦和困惑的。
海明威最终的自杀,感情固然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不过这同样是他的一种“冒险”,为了自己的追求,是需要无比的勇气的。他死的壮烈、平静。仿佛感觉到他对现在生存的世界的失望,他的深沉的目光在凝视着遥远的星空。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场戏是海明威和他妻子的争吵。两个人字字斟酌,句句考究,你来我往,无比尖刻。看不到丝毫的庸俗,只有作家和记者的智慧。对于我这样有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血脉的人来说,真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本人评分:7.5。
I set fire
To my memory
My troubles, my pleasures
I don’t need them anymore
I’ve swept away past loves
With their trembling
Swept away forever
I’m starting over
No, absolutely nothing
No, I regret nothing
Not the good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Nor the bad, it’s all the same to me
No, absolutely nothing
No, I regret nothing
Because my life,
because my joy
Today... it begins
with you!
相当被低估的好片子 我心目中的海明威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作为人类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这些我们愿意去冒的险~
PAPA
真实事件改编,从一个与海明威成为朋友的普通人的视角讲述这位作家的晚年生活。属于他的年代已经过去,余下的是对爱情的遗憾、婚姻的不满,酗酒、暴躁多疑、无法写作,革命时期的古巴政府对朋友的迫害、FBI对他的追查…从1953年拍到他自杀的1961年。影片平稳有余但台词不错,古巴的音乐、建筑、海滩及50年代的车、用品与服饰妆容,非常之美!
三星半,一条线是海明威,一条线是主角的成长与爱情。(结尾太仓促,本可以更好。
非常的一般
潦草
这电影名字意译的也差太多了,一笑;自从海明威去世之后,“海明威神话”就是楼子上起楼子,越走越高,最后就成不着调的神了,而许多人也沉湎于此,最后找不到北;当然,海明威自己也在努力想成为一个自己小说里的主人公,但他其实敏感、害羞且温柔;电影不咋地,我就是冲着海明威最后几年来的。海明威说起诺贝尔,称其为诅咒,最后不能写作与一些其他原因,举枪自杀。
别人眼里海明威的最后时刻,外表依然硬汉,但内心已经溃不成军。海明威的一生是自己的悲剧,别人的喜剧。他不属于巴黎,只属于哈瓦那。电影里哈瓦那,真是太美啦~
不忍心打两星。
3.5。四平八稳。
本来以为是《邮差》那种文艺片,没想居然是《宿醉》那种轻喜剧商业片的快节奏,一幕接一幕的发展。导演无功无过,属于那种平庸型,交代任务般,拍得四平八稳。换斯皮尔伯格或者科波拉可能会拍成史诗。P.S.海明威这老头也是坏的很,逮着一个人就让人家喊他爸爸。三星全给他。
对海明威不太了解所以无法评判电影对海明威的刻画是否真实。不过整体叙事结构类似于流水账,除了几处戏剧冲突例如海明威夫妻吵架的戏极好之外整体很无聊。另外电影前半段真的可以当作古巴旅游宣传片了哈哈哈。
海明威是痛苦的,纠结的,矛盾的,自我厌恶和傲慢达成完美的和谐的,乖戾又柔和,有时平静但大多数时候内心都游走在癫狂的边缘的人。他绝不是这样。
选角失败,完全撑不起人物和故事。
老人与海、智慧的7根柱、小王子 这3个的作者都是同一种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敢于去冒险。他们也确实用生命在践行这种信念。
海明威粉丝电影,但是关于作家生平与情感还是泛于表面,一般观众既无法感知到海明威的才华,其性格中的悲剧也一知半解。
四平八稳的片子,优点和缺点都不多...讲了很多主题,讲着讲着就换了
Love and courage.
这部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