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张庄,86岁老人林郭氏,身体硬朗,在农村老宅独自生活。林郭氏突发脑血栓,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子女积极为老人操作敬老院入住事宜。敬老院床位紧张,只有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按照老人的意愿,开始了到子女家轮流居住的短暂旅程。这一过程中,林郭氏中风摔倒,脑神经损伤,得了笑病。 敬老院终于有老人亡故,空出床位。却在去敬老院的前夕,林郭氏怀揣着全家福老照片溘然长逝。按照老风俗,儿孙们给她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喜丧。 生活重新开始,又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笑不出来
2022.10.12日,离我回家的高铁票还有8个小时。昨天接到我妈的消息,要参加老奶奶的葬礼,老奶奶94高寿,民国生人,3个儿子1个闺女,发展到今天有了我们这一大家子。新中国成立、50年代大跃进、三大改造、60年代大饥荒、70年代改革开放、21世纪智能手机普及、互联网诞生……新中国历史的厚度,甚至都远不及这位老人的年岁
小时候老奶奶腿脚还利索,在三奶奶家后的房子里聊天,问我:
“大帅会上网不?"
“会!我光会玩个小游戏啥的,QQ我不会玩”
“俺娘诶,还怪厉害哩”
我老奶奶连字都不会写,连字都认不得,在她眼里,我会上网就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事了。
后来,我上初中了。老奶奶过八十六大寿吧好像是,那天要上课,但我要请假去给老奶奶贺寿,我班主任不愿意,他当时快50吧也就,说我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不要耽误学习什么的(可当时我成绩前十啊),最后我还是去了,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老奶奶的生日。
再后来,我上大学了。去年大年初一,老奶奶被婶婶穿上裤子,抱上轮椅,像一个吉祥物一样,在三奶奶家的客厅里迎接四面八方来客。我,一个早上老奶奶认了我5遍,每次见到我,她都会说:
“大帅这么高了,好,比我都高了”
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从她的额头,滑到我的额头,比划比划。
其实我上初中时,就已经比她老人家高一头了。我似乎在她老人家眼里永远都这么小,真好。
好的电影,总能揭露每个时代的社会面貌,触动观众最真实的感情,你看我说了这么多,好像什么电影里的片段都没说,却好像什么又都说了。
人生是条很长的路,长到结婚被夫嫌守寡数十年,长到膝下儿女成家立业,长到子孙离家远行,长到白发人送黑发人,长到久病床前无孝子,长达破屋烂床与畜生同眠,长到服药自sha,长到被骂没用的东西,长到被亲生女儿问有没有想过s……你看这些文字多冰冷,不加一份修饰,没有一分押韵,可不识字却如此过一生的人却比比皆是。只是你没看到,你只是不想看到,你看不下去。
“娘,你还记得疯子大娘吗,自己s家了,没人知道,过了好几天才发现,满身都是蛆”
“家家都忙,哪有时间伺候你”
“在家里种那二亩地,有什么出息头”
“70不过夜,80不留宿,这么大的年纪,就像熟透的瓜,不知道哪天就倒头了”
“哎,俺娘活着受罪,不如死了了之”——“大婶子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到老了,去敬老院,反倒比在家里强”
“妈,俺姥娘又尿了”
“等我老了,不动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药,我死。给咱儿 给咱孩子省点钱”
“娘,我小时候,什么样?
“你满月的时会,常哭,闹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把你爹气的,一脚从床上把我蹬下来”
“娘,娘你恨我不”
“哎,净说憨话,我儿”
“恁几个妻侄羔子,一点孝心都没有……恁姐寄钱来的,他又寄钱来,钱算熊”
刚看完觉得这个电影特别写实,中国式家庭关系问题和人性里的碰撞,着力点都尖锐描绘出来。难受、冷酷、无奈、悲伤都满足了这个主题,但是总有一丝隐约的不对,当时说不上来,后来想想,是那个80多岁的老母亲的人物刻画问题上来,真的还是落回到与子女的恶劣的对立方,是个圣母的定位。
还是落在了俗套的人物非黑即白的描绘里。人性应该都是有明暗立体的。仔细想,一个守寡的年轻母亲,在比子女还要生活艰苦的年代,亲自带大了6个儿女,每天拜佛求子女平安,虔诚善良,处处为子女考虑,还要忍受子女的气,这样的个性的真人,养育出来几个孩子都是无情无义的?如果生活造就了子女被艰苦生活变得刻薄贪婪,那么她们家族原来生活的环境能更好?她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的年轻生活就靠这样的温柔性格和条件活到86岁?恐怕没有点坚硬的特质哪怕是负面的元素都不可能心大的活到80多岁。
孩子的刻薄无情和母亲的宽容卑微形成了极度的对比,不是因为贫穷和老弱病残才能使一个问题变得合理,这就是我觉得古怪的地方。看那个村庄,多少都带着荒诞的感觉,那么这样一个大度的寡母,怎么适应了生活环境,继续在老年忍受子女的嫌弃和搜刮?然后再拜佛保他们平安?子女的嫌恶仅因为经济条件和麻烦,变得如此不堪,不是人的一个两个还说得过去,6个全体都这样是为什么?
如果,这个母亲哪怕在跪拜祈求的时候改为为自己祈求安康、祈求早点去养老院和医院(需要花钱),我都觉得合理多了。角色自私一点,更合理设计这个电影揭示的人性和矛盾,子女对母亲的苛刻也更有说服性。
以上仅代表个人生活体验和对人性的观察经验。
值得看。老和穷,两个一叠加成就了这个悲剧。从几个点讲一下吧,第一是亲情。在贫穷面前,六亲不认不是问题,上一代人想通过增加孩子的数量来保证下半辈子的幸福(还有增加成活率),但是事实就是孩子数量和幸福不成正比,当一个老人成为负担时,多花一分钱都是罪。你要怪罪孩子不孝?但是每个人要养活自己的家庭都是问题时,谁能想到要估计你这个半入土的老人。只有当抛去金钱,可能才有存粹的亲情,剧中和老人最亲的就是她的孙子,两个人更多的是陪伴的关系,孙子最后拿起奶奶死前拿在手上的照片踏上去他乡的路,至少让奶奶的一辈子的有了个延续。特别在农村,你如果失去了劳动能力,养着你就等于养了一张只会吃饭吃钱的嘴,竭尽全力丢掉你这个包袱就是必然。穷还是原罪,亲情只会成为一个缓冲垫罢了。第二个点是母亲,感觉最近真的很难避开这个词。当看到奶奶盖着白布被推进殡仪馆,心中其实有点替这个老奶奶感到释怀。从自己被母亲抛弃,到自己成为母亲,靠卖破烂把六个孩子拉扯大。老奶奶劝出车祸的孙子的媳妇改嫁,应该就是知道一个人拉扯大孩子有多么地辛苦。但是一个母亲忙活一辈子,最后却因为成为了一个花钱的麻烦而被儿子女儿们强行送进来养老院。这部电影里为一个对母亲态度好一点又不图任何东西的人是他的一个女儿。毕竟还是得一个母亲才能理解自己母亲的难,但是家里的财力确实不能支撑她把母亲养在家里,老奶奶看到了这点,提前提出了离开。做一个母亲真的太累了,生孩子前身上担负着传宗接代的责任,生完孩子后又得为孩子的担心。担心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会不会读书,能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电影里每个母亲,无不为这些日日操心。下一个想说的是女人。做女人已经够累了,更何况还是一个母亲。最为一个女孩,父母各自飞时更没有心理负担;作为一个女人,不能从事过多体力活动的她只能靠收破烂养活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生孩子养孩子成为无法逃避的责任;最为一个母亲,在没有丈夫情况下又把养活孩子的责任扛了下来。一辈子操心,为了别人操心,最后终于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吞下老鼠药,拒绝前往养老院。最后一个想说的点是养老院。中国人从心底里抗拒养老院,因为这个地方意味着死亡和亲情的缺失。中国人最不喜欢死,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亲情。我在这个点上还是有点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送老人去养老院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但是我又不能为老人想要子女陪伴想出一个最优解。但是让人难受的是子女们推老人进养老院是因为觉得她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手她。
每个问题都是很迫切但是又是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
魔幻现实主义。 细节一:“求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求菩萨保佑我平平安安”——“求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在某一瞬间,她想为自己活一下,但终究逃不过,要为子女活得的中国式终极父母的一生的深入骨髓的羁绊。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喜丧》,下面请看前线家族老人们面对生死产生的复杂评价了!
Xavier-耐观影:
中途退场,驾驭不了乡村沉浸式题材。
曲有误:
被看见,被沉默,被遗忘,亡者哀,生者乐。
zzy花岗岩:
沉重、压抑甚至令人气愤,它展现了农村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困境,情节设计略微刻意,但非职业演员的表现增添了影片的写实感。
赵小毯:
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方法增加了真实感,同时,素人演员的生活痕迹的展露与粗野的台词巧妙的结合。通过老人养老问题的主线和衍生的支线来解析家庭的结构关系。靠近结尾的丧礼上上的喜剧着实令人感到悲痛。
psychopath.MN:
等待去敬老院的日子如同流亡般的生活。也许很戏剧,但是太真实。或许很寻常,但是不正常。或许是自己的解脱,或许是儿女的解脱。被现实抛弃?被情感抛弃?很无力,不知道如何拯救。现实主义题材的乡村故事太值得被挖掘。
Her Majesty:
镜头还是扎实的,固定镜头是学小津的,轻轻摇摆的镜头是学侯孝贤的。那一届first主席是最喜欢小津的王家卫,拿俩大奖有主席个人喜好的原因。非职业演员的木讷表演下,老人成为了子女心中沉重的符号。小津和侯孝贤的镜头是精致的、感官享乐的,而《喜丧》的镜头是枯燥的、荒芜的。
热可可加盐:
沉重的气氛在老人诡吊的笑病中更加刺人,近乎冷血的自私打破了以血缘亲情为主要人际联结的差序格局——有了这层铺垫,老人临终前的孤独、无力才来得如此让人心碎。在乡村设定下,如此的冒昧无知固然有戏剧化的元素,可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人性,这部表达得倒是合情合理。倒是最后的结尾有点狗尾续貂,精简一点会更为有力。
欧.尹:
收音机与电视机中的音乐是老人乃至全家人心境映射,后来音乐没了,只剩下观音,后来观音碎了,只剩下喜丧。这是卖惨,也是实惨,高明的是镜头聚焦之外还有更惨,让人在留白的空间里持续哀痛,二奶奶走时可有痛苦?从来钱到人不到的大哥大姐又是什么样的人?单从观感上来讲,《喜丧》比《东京物语》更能让我共情,片中细节的精心编排与非专业演员的精彩表现显出极大的现实力量——戏剧性是做出来的,但这完全可能发生或每一天都在发生,我看没什么刻意的。或许老是种原罪,但归结原罪是穷与陋,是背后的忙碌与漠然,现实面前,又何曾真能有选择的权利。
鲍勃粥:
图像结构上至少做到扎实(意象的连贯性:菩萨和照片)但是文本结构本身却毫无新意(就算不提小津的东京物语也高度类似传统单口相声化蜡扦)语句过度咄咄逼人,而影像本身在许多时候缺席,比如缺乏面孔的特写,使得人物变成类型学的身份去行进。几处老母亲如“不在场”般的背影和镜中的模糊的确动人,但许多扰乱节奏的被突然插入的不必要的题外话显然多余,反而继续加重了孩子们的“恶”(偷车,偷钱),使得最后的“温情告白”没有支柱,中段没刹住车。最后的魔幻现实主义葬礼显然有点突兀,既不是“喜”也不是“丧”,把堆积的情感一并丢掉然后演成了滑稽戏。
迷幻松饼:
我虽说算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但我妈那边的上上辈往上都是乡下人。我的太奶奶,也就是我妈的奶奶,现在也已经九十多岁了。太奶奶生了五个小孩,大的七八十,小的也才五六十。现在原来的农村都已经拆迁拆掉,我妈那里的亲戚都从自己的田盖的农村小楼搬到了安居房公寓。前几年我太奶奶摔骨折了,因为已经是高龄老人,医院有点不敢做手术,就一直拖着在最小的儿子家里住着。在我记忆里的亲戚的闲言碎语里就曾听到过“老人”、“每个人都给点”、“养不起”这种话。我初中的时候,我的二婆婆的儿子,在二十刚刚出头的时候喝酒骑摩托车去世了,留下一个未婚妻。我感觉我就像是那个生活在城里,离家出走去浙江打工的平平。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我看到了我家农村的生活,可能没有那么残酷,但绝对真实。一些小细节,长镜头和冷色调的运用让人深感窒息。
非有想非无想:
电影发生在鲁南,齐鲁大地是孔圣人的故乡。儒家传统文化把孝道放在很高的位置!毕竟,百善孝为先,教孩子们背的弟子规也是首孝悌。可是,苦难的奶奶靠要饭养大的六个孩子没有一个孝顺!台词处处扎心,沉重的敲醒每个人,尽管电影比较极端的展现了儿女的恶和不孝,但是现实中也多的是更残酷的事实!奶奶总是低着头,因为要饭习惯了,甚至没啥特写,她就静静地看着儿女们对她的嫌弃、抛弃,依然祈祷菩萨保佑儿女的平安。小道、二孩、三孩、桂花、平平、小娟、圆圆……每一个都是我的儿,也都是我的债!当老人没用成为负担,是不是只能为鱼肉任人处置?那每一个都会老去的我们又该怎么办。能这样想,大概是因为还年轻还有力气做点改变还能自主。真的动弹不得也就没了发声埋冤的可能了。电影是有很多问题,只够7分。但是角度和提出的问题实在太心酸不敢面对。
布谷卟咕:
构图和线索(镜子,照片,钱)的设置都表达出来了想法,个别时刻有些生硬,可能是因为剧情不够饱满/有张力时,注意力都会被意象吸引过去,但又有点空。短短以老人等死为主线的一部片子,也呈现出来婆媳关系,信仰,年轻人奋斗,打工人,贫困线上挣扎的人的被没钱围剿的窘态,等各种现实问题。老人家们演得不错,真了不起啊,不用在镜头前做什么也能感受到她强烈的挣扎和无奈,不会像年轻人一出现在屏幕上如果没有台词就会有点明显在演的尴尬。老少救赎、中年一代扮演黑脸还是有点没有刺到痛点的感觉(加上没有给老人送终,感觉这个走向让剧情不再是活在边缘的人被生活所迫而选择让老人去养老院,而单纯是人性的恶和不孝了。)也许作者是走隐忍风格的,视角总在门框外,但很多地方我会想要看到镜头推进,比如儿子哭着问母亲恨不恨自己那里,以及少年的脸,也许是因为演员都非职业,特写会比较难拍吧。
#FIFF16#无人知晓单元第1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大多数写实的电影在真实性上都让人尴尬
原因不只在于没有能正确处理演员的表演
(情境的设计,而不是让演员去过度表演)
更为重要的是对声音的无意识或胡乱处理
演员念诵台词时使用的简单配音不用说了
这是为何一部电影会被认为是电视的原因
构成电视的一切都在影像的表层运作,是
为了完成理解的直接性,但是对电影来说
体验的深度被无条件地加剧,我们需要它
不只是为了一个故事,还有感官上的愉悦
这是为何电影对于影像的真实性如此苛责
观众忍受不住一部电影流露出稍微的虚假
当然,那些在虚实实验上游走的影像除外
影像的真实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空间真实
空间是构成影像情境之真实感的关键因素
空间不止来自于摄影机镜头-目光的延伸
同样来自于环境的声音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声音的真实性,直接决定了影像的真实性
《喜丧》中的声音遵循着现实生活的规律
在细微响度中将空间的完整形态展现出来
空间因而成为呈示故事如何发生着的背景
将角色的活动包裹其中,并赋予其真实性
事实上大多数独立电影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在声音真实性上赋予影像真实体验的质感
后期加入(配上)的声音被处理得是是而非
远非真实环境中可能保持的声音形态,因而
让人轰然出戏。声音决定了空间的体验形态
为了获得影像的真实质感,青年导演们首先
需在影像空间与声音的关系上多做努力探索
原生态和自然主义是两码事
非职业演员全员立功
一次被家人期盼的死亡,一次对于生命意义的拷问。真正的死亡都是沉闷的,在死亡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真的让人见证什么叫不堪。中国底层的暮年,中国式的一场丧礼,映射的都是内心的衰败。
为了纪录式质感,这么拍,无可厚非,从剧情片角度看,视点有点散乱,出场人物多,杂,没节奏,平实稳妥得像电视专题片,看完有点犯迷糊,没记住非职业演员谁是谁。题外话,作为南方山区人,对北方喜丧不太能理解。老人在,你推我攮人人愁;人死,载歌载舞,民歌、迪高、艳舞大家乐,不知图啥。
直面农村老人的自杀潮,曾经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渐渐变成了老无所养,儿媳的冷嘲热讽,自身却也逃不脱岁月无情的轮回,特别讽刺!加上亲戚邻里的“专业”表演,非常希望这样的社会题材电影能再多一点!
直击中国社会现今大隐患,老无所依的现象不惟是乡村的,城市更多见,在人际关系纽带稍强的农村铺展开这个随处可见的故事,更具戏剧张力;笑病仿佛是对一生辛劳却无颐养天年的悲凉自嘲,当死亡成为一种必须,生存的意义显得格外荒诞;葬礼上的尬舞颇有魔幻现实之风。
一部沉重,压抑甚至是恐怖的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写实记录,众多非职业演员身上,可以找到亲朋好友路人邻居道听途说的各种家庭惨剧。丧礼大腿舞的崩坏,已经深深讽刺了笑着去死的中国梦。但扁平的人物性格和轮回说教的结尾,没有把电影导向一个更高明的艺术表现方式。
现实生活有很多面,影片反映的是其中一面。老太太独自拉扯大六个子女,晚年这段时光却活得毫无尊严,只有一个女儿很孝顺。得了笑病后老太太总是抑制不住地大笑,笑得越大声,越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凉。
日子比你想象的长,人心比你想象的凉
我相信这不单单在批判子女不孝,而是在记录一种无奈的残酷轮回。很多人爱站在道德高点指责人心,忘了什么样的土壤会长出什么样的人心。当你被贫穷与困厄缠身而自顾不暇,对老人能做的未必比片中的儿女好多少。所以寄生虫会发出因为有钱而善良的感慨。所以有些赤贫山村为了下一代将老人抛弃。能在泥沼中坚守德行的人性光辉并不多见,也没有人能知晓那些道德楷模的幕后生活。信仰是被摔碎的观音菩萨,崩坏是葬礼上的大腿舞。无力是老人的自嘲发笑,轮回是儿媳桂花的摔倒。克制的镜头与非专业演员如纪录片真实。中国九亿多农民老龄化才刚刚开始,我儿,敬老院来信了吗?
奔着恶狠狠的中国家庭劣性大全去的,或许在这个维度上想走到极端,造成用力太猛......叙事和对话随处可见重复、啰嗦、拖沓、稚嫩、生硬堆砌之处,尽管有不少闪光点,从葬礼开始好看。
个体很符号,群戏却很真实。节奏慢了点,但是故事本身震慑感略强。电影质感太差了,感觉这已经成独立电影导演通病了…
生即是苦难,死亦是虚无。你愿意留在不堪的苦难,还是去往寂灭的虚无?
暮投我儿屋,听坟夜招人。老年好可怕,又在跟着人的过去,还会成为人的未来,一边看电影一边计算自己还有多久变老。唉,活着是一件多么苟且的事,才会让死亡才变得光荣。
生如蝼蚁,死如草芥。
横跨四代人困境的家族谱系使它在社会议题外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指向。在极为艰难的制作环境下,导演依然展示了他对演员、节奏的准确控制力,尤其对于非职业演员的调度,及对日常县乡镇村生态的冷峻观察。它甚至也可以同欧洲古典人物画像相媲美,镜头饱含怜悯与救赎,珍藏着这个时代最易被忽略的群像。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过上了《欢乐颂》中安迪一样的生活,我只知道有很多家庭遇到了《喜丧》里奶奶一样的问题。
竟然忍不住流泪了好几次…笑病的设计太巧妙,哭笑的混淆和交错,让辛酸加倍、张力放大。乡村信仰的消逝、礼义廉耻的丢失,都在最后那场喜丧上跳梁小丑般的表演中炸裂。母性、孝道、生死、轮回,多重的意义空间。凌厉、真实、窒息感
各种反讽衬托出的悲凉,个中况味还没等老已能体会。真的不能看有老奶奶的电影,更何况还是如此残忍的一部。
老太太临走前的那个早上,起床,倒水,抹脸,篦头,照镜,拜佛,服药。破旧的棚子里,晨光从豁口透进来,远处有鸡打鸣和狗的晨吠。生而为人的孤独啊,在这悠然的一幕中,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