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圣丹斯世界剧情片单元最佳导演奖。17岁的少女珊葛莉梦想有天能开飞机,但却受限于胆怯而内向的个性,还有惧高症。然而当珊葛莉遇上大胆、自由、自我主张的奥丝特,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变。珊葛莉最后鼓起勇气登上飞机,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若即若离的关係。全片展现立陶宛的优美风光,藉由诗意的影像叙事,捕捉少女青涩的美感以及追求梦想的年轻力量。
《桑格莉之夏》。7分。
阿兰迪·卡瓦特编剧、导演,尤利娅·斯特波娜妮特、艾斯特·蒂奇主演作品。
虽然它被归类为女同片,但实际上女性之爱在本片中也只是导演想表达的一部分。
在女性的视角下,故事如同镜头一样,缓慢、优雅、不热烈,甚至还很漫长。
少女桑格莉渴望终有一天驾驶飞机翱翔蓝天,但她性格内向,始终鼓不起勇气。直到她遇上性格大胆行为自由的奥斯特。两人很快成为挚友。
诸多桥段都很用心,但并不深刻,也并非耐人寻味。从海边游泳,到吃烧烤,玩虫子,再到奥斯特为桑格莉量体裁衣,然后两人在湖边裸晒,情感终于开始突破。
我想要表达的是,桑格莉想飞上蓝天的梦想并非全片的核心主题,而反而只是首尾点缀。亦或说,这既不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史,也不是情感史。
但这也不重要,毕竟它不仅风景优美,少女的身体也那么美。
《桑格莉之夏》很美的一部电影 颜值好高相比Sangaile我更喜欢Auste Auste在第一眼见到Sangaile就表现出了喜欢 她房间的设计服装的设计摄影都表现出对艺术的敏感捕捉 她鼓励Sangaile追寻自己的飞行梦 但是我个人观点Sangaile过于自我 不管是在她第一次坐上飞机是恐高表现之后的对于Auste和自己飞行梦的放弃和逃避 还是在故事结尾她对她飞行的痴迷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和Auste Sangaile更喜欢的是飞行和Auste给她的鼓励 我觉得她并不是喜欢Auste的 而Auste在第一眼就喜欢了Sangaile 无论是Auste在为Sangaile做衣服还是拍照的眼神都是满满的喜爱 故事的结尾虽然Sangaile实现了自己的飞行梦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可是从Auste的眼里我看到的是欣慰也是无奈 欣慰是自己爱的人实现了梦想并快乐自信 可更多的是那种和相爱的人越来越远却无能为力的无奈 她知道自己和Sangaile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了她也明白相比飞行自己不过是Sangaile人生的一个过客 在Sangaile和Auste这一段感情中Auste总是处于成熟主动的一方 她主动去认识了Sangaile主动带Sangaile进入了自己的生活 而始终处于被动的Sangaile在这段感情中想一个被牵引着的风筝 在她实现飞行梦的那一刻起Auste便再也无法抓住她 我喜欢Auste的那种艺术感觉喜欢她成熟的对于感情的主导和牵引 我更喜欢她在每一件事情发生之后留有的那一丝余地和不道破的尊重 我想其实在两年后Auste见到那个实现梦现的自信的乐观的充满笑容的甚至有些陌生的Sangaile时 她便明白了两人越来越远的距离 她来找Sangaile一是来送照片二我觉得是在对两人的感情做一个终结 从两个人的房间就能看出两个人的差距有多大 而时间和相处也不过是为了分别倒计时 不知道为什么故事应该是美好的结局 可看到结尾Auste望着天空Sangaile驾驶的飞机 我真的很难过她们两个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她们两个也是真的弄丢了彼此 像青春里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个人一样 我们变得越来越优秀了却没能够陪他到最后 我们渐渐得变得成熟温和学会谦让懂得理解 可那个教会我们成长受尽折磨委屈的人 却再也无法感受那份温柔 真羡慕那些兜兜转转还能是最初人的感情 微博上有一组从小爱到大的图文 他们可能不是一直在一起但是在时光流转之间 他们爱了分了却又牵起了对方的手 很多人说前任是毒药复合也免不了被同样的问题重复伤害 感情这个东西不好分类不好断言 反正爱过爱着爱了终究逃不过爱一字 两个超级超级美丽的女主!! 真的看过颜值最高的同性电影 艾斯特·迪兹乌特 Aiste Dirziute 茱莉亚·斯特波奈伊特 Julia Steponaityte
Update: 16年的圣诞节,剧组又推出了一部12分钟的小短片,以采访的形式讲三年后两位女主对彼此关系看法,b站链接: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717502/ 小短片是用电影片段和一些感觉没放进去的素材剪出来的。 ------- Summer of Sangaile是一部剧情非常简单的电影。导演自己也说这是一部轻松的电影,因此她很注重这部电影的“感官”(sensation)。森林,湖泊,蓝天,少女的爱和飞翔的欲望...故事简单到可以直接概括为“Sangaile和Auste相爱,于是Auste治好了Sangaile的恐高症,从此Sangaile开上了飞机“...但是,青少年的爱情故事不都是那么的简单吗? 导演谈论电影的时候曾说,她希望她的青少年时期,能有这样一部电影。对于长期生活在无休止的自我否定中的Sangaile,遇见Auste是一件激动的事情:活泼,会玩的她邀请孤僻,内向的Sangile进入到她的生活。即使一开始被Sangaile拒绝,她仍然留下了自己打工的餐厅地址...说到这里,虽然Sangaile一开始高冷的拒绝了Auste,后来不是主动乖乖的去了餐厅吗?真是又闷骚又可爱。 两个女孩的性格、背景在她们的交往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来自首都的白富美Sangaile住在父母的summer house里,房间里除了一只行李箱和床,几乎什么都没有。而需要打好几份工的小镇姑娘Auste和妈妈住在一幢公寓楼里,房间像爆炸过一样,充满了各种颜色和物件。(导演说,为了让Auste的房间更丰富,剧组每个人都放了几样东西进去。)Auste也许是天生的开朗大方,(或者是勾搭妹子的老江湖),Sangaile第一次来她房间,就被以量身之名脱了个光。随后的交往中,Auste带着Sangaile到处拍照玩耍,森林,草地和湖泊成了她们感情的温床。 作为一部有青少年同志成分的电影,Summer of Sangaile回避了“青少年同志的自我认同”这个话题,也并没有讨论Auste和Sangaile如何定义他们的关系+如何在他们朋友面前相处,同志电影最沉重的话题,通通避开了去。所有她们的亲密接触都是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情况下发生。导演有意的展现了Sangaile和Auste爱情中最美好的部分——湖泊森林的环绕下,两个人自行车的追逐和争吵也是美好的。最让我动容的是Sangaile在Auste家天台上哭了起来,然后Auste从背后走来抱住了她。Sangaile和Auste因为飞机秀而相识,而Auste鼓励Sangalie坐进了驾驶舱,进而一步步面对与挑战自己的恐惧...我想,这部电影更多是在讲成长。 Summer of Sangaile的导演Alanté Kavaïté小时候在立陶宛长大,后来去了法国,这是她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同时她也是编剧。整部电影在立陶宛拍摄,因为导演本人认为,森林,湖泊和飞翔的愿望(立陶宛曾出过著名飞行员)是立陶宛的特质。这部电影的配乐也超棒,是由JB Dunckel创作。Dunckel是法国二人组合Air的成员,他们曾经给很多电影,如索非亚科波拉的处女自杀(virgain suicide)和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做过配乐。整部电影演员画面配乐整个都是美!美!美! 电影结尾也很有意思,推荐看完电影再往后看哦。 电影的最后,两年之后,Sangaile穿着连体的飞行员服装,在跟老师比划方向盘。Auste过来看她,两个人走进室内坐下。简单寒暄之后互相介绍了近况:Sangaile说她即将要参加飞行比赛,而Auste说她已经被设计学院录取。两个人简单交流后,Sangaile回到了飞机上,回头看看Auste。Auste望着飞机起飞,飞走。 这个貌似“Happy ending”的结尾让我很疑惑,因为Sangaile和Auste的交流,更像是久别重逢。而Auste看Sangaile飞去的神色在我看来,是不舍。导演的解释如下:(以下为我的翻译) “我同意两个女孩的再见面是重逢。需要这个结局有两个原因:我需要看到Sangaile成为飞行员,而两年足够证明。在那个年纪,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飞速改变着。两年后,两个女孩不再有那么多相同之处,尽管互相的感情依然存在。但是这些感情不足以维系一个持久的爱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结局。” "I agree that the meeting between the two girls is a reunion. But I needed this end for two main reasons : I had to see Sangailé piloting - at least 2 years are necessary for that. And at that age, people change fast and in different ways and everyone changes with his own speed. Two years later, these girls have not much in commun anymore, except the tenderness that is still here. But tenderness is not enough to build a long love story. For me, it is a very realistic end if I think about what I saw or went through."
《桑格莉之夏》有种北欧天气一般凛冽而清澈的气息,虽然内在逻辑非常强悍,但表现出来的镜头语言却是散淡而随意的,与青春的慵懒和沉迷气质配合得恰到好处。观影的快感就像片头和片尾出现的花式飞行表演,令人心跳的自由落体,在即将触底时绝地反弹。除了奥斯特人物塑造相对扁平,记忆度欠缺,以及自虐的梗有点熟烂,其余都精妙无比。
桑格莉是一个带有隐喻色彩的故事,风格很像德尼,叙事简单,镜头细腻。导演参与创作过一个叫《想飞的轮椅女孩》的电影,同样也是两个女孩子发现自我的故事。这部直接把“轮椅”这个具象的东西丢掉了,而换成了“恐高和情感障碍”这样的非实体感觉,所以影像方面用了很多幻想和意识流来传递桑格莉的感官和感情波动。
奥斯特是这个电影里试图了解她并帮助她探索身体和内心,最后找到自我的人。这不像是一个探讨同性的电影,它不涉及到性别认知,也不涉及到社会压力。首先桑格莉的母亲散失了她最真实的自我(她不再跳舞),她对桑格莉严厉和缺乏关心,这导致桑格莉无法借助家庭的力量摆脱内心的阻碍,奥斯特的接近和爱弥补了她母爱和友谊的缺失,她的爱是桑格莉找到自我的动力。同时,两个女孩子的情欲部分和电影中男女的情欲部分非常不一样,电影中设置一场男女情欲戏,也给桑格莉安排了一个喜欢她的男孩,男孩和女孩的恋爱情欲并非不美好,但桑格莉明显最后是感到抗拒的,所以她后面和奥斯特这样的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
最后结局,桑格莉从心里层面已经不再需要奥斯特了,奥斯特也似乎并没有挽留她的意思,只是笑中含泪看着她主动接近的爱人翱翔云端。导演的解释也很现实。
相比于这些内在的层面,外在直接得多。风景极美,两个主演颜值非常高,配乐合适又好听,对于个人而言它最突出的地方是爱情不以占有或者身份的确认为目的,而去表现爱人的自我确认和价值实现。
不算女同爱情故事,是一个少女面对自我的过程,直面对同性爱欲的尝试,这种尝试就像女孩直面恐高一样,用直面战胜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追求新的梦想。与爱情无关,爱情在这里是一种推动力,疏远的亲情所不能给的力量,是美好的成长,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和一种生活的态度。★★★
唯美至极,余韵悠长唯美的小清新电影,讲述了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见钟情的夏季。两个姑娘各有特色,一个是表面高冷内心孤独,另一个热情开朗而且对于自己所爱敢于追求。青春的印记稍纵即逝,这段记忆里,除了爱和梦想,她们又能在各自的生活里继续走下去吗,也许没有结果,但这就是青春。
3.5 确实很美,但结局那些欲言又止真是小伤感。过完这个夏天,青春所剩无几。“没有人比我更关心你”,但是当不再畏高,那个情人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
恐高这条线索没有成为隐喻而是落实了具体化了是一大败笔,将本来丰富的混茫青春体悟一下子转到简单的励志人生剧的轨道上去了
Auste,一个实力撩妹
第一次感觉到景色美得喧宾夺主了,看完后马上订了去立陶宛的机票
安静的镜头语言,每个画面都很饱满,美得像不真实的泡泡。两个妹子各种粉红,不经意就夏了夏天。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了,下辈子一定要做拉拉~!
对女主的fucking别扭表示迷之理解 我特么也是有病 |风景美得台词少得不忍心快进|被某种特质或经历阻挡达成梦想的道路 真的不是一件愿意提起和面对的事情|草丛里的第一发太美了|奥斯特喜欢敏感别扭稍有自卑的桑格利 那时的S空虚无望 而后S被梦想填满 心中也就没有A的位置了|为彼此自残真性感
我治愈了你,到最后却失去了你。很羡慕最迷惘时候总有这样的一个人,女二真的是人美心又甜啊。同性外衣下的青春成长片,摄影美的没话说,立陶宛的风光令人陶醉,配乐很撩人,很多细节做的不错。但故事太弱,好在两位女主演技担当,最后的结局也很令人回味。你活成了你想要的模样,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①一部蕴含丰富可能性的电影,触感细腻,给女导演点赞加星。②水与天空,一如母体与世界,成长就要脱离母体,克服恐惧,拥抱世界。③情欲戏拍得妙,影影绰绰的红房间与特写快切。④试胆:将鱼肚中的线虫缠于手足。⑤气息上与[小煤炭商]相通,但对梦与幻想的意识流呈现远胜之。⑥窗台上的六只死苍蝇。(8.8/10)
85/100 #EIFF15 most beautiful lesbian film I ever seen. 各种年轻姑娘身体的大特写,各种逆光与黄昏,类似《阿黛尔的生活》,太少女太细腻,总体是个治愈片,因为遇到的人变得更好
故事极单薄,但它拥有女同电影里极缺少的元素——浪漫。(亲吻腹部伤口那段真的不是在致敬《绝爱》吗?(以及总想叫这片《桑塔纳之夏》怎么办
圣丹斯电影节国际剧情片单元开幕片,配乐是导演叙事和构建气氛的重要手段,得以在对话运用极少的情况下对于故事进行交代,有趣的镜头语言运用,导演一定是一个极其细腻的人。剪辑有些琐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叙事的连贯。
女同片你好,女同片再见。★★★
干净又甜美的故事。对桑格丽母亲那句“那个时候是最纯粹的,然而不会再有了。”印象很深刻。桑格丽在这个夏天遇见了为她制蓝裙的奥斯特,也在这个夏天遇见了最纯粹的感情。青春期拥有的“失重感”,让女孩悬浮在天空,辗转于矛盾的内心世界。除了看到桑格丽和奥斯特如此清新的爱恋,也更看到桑格丽的成长,她与内心世界和解,关于恋人、关于家庭、关于梦想。桑的成长离不开奥,奥让桑“成为了自己。” 那她们会永远在一起吗?未必会。但她们彼此希望对方好,毕竟奥对桑说过“你应该知道全世界我最了解你吧。” /我喜欢这个故事,一个关于夏天的记忆。
最好的爱情故事结局大概是,彼此滋养,无疾而终。
How could it be so fucking emotionally saturated yet down to the purest. Not a word of criticism from me nope. det er meget godt.
病态女主捡了个人又好又有才宽容体贴美貌的女票不珍惜还瞎矫情的青春文艺小清新片儿
颜值爆表的一部片子!虽说是百合片,但更是一部青春片。。尽管剧情稍显不足,可颜值盖过了一切哈哈哈,另外很多内容我都所共鸣,所以看完后劲挺大的噗。最后我要说的是,她俩的床戏拍的好美哦,一点都不色情,少女的酮体果然有魔力,噫~
表面小清新格局下,导演其实在把电影带向最本能也最野心的一种欲望——拟态我们的知觉。这是一部关乎身体的电影,它不只是在讲述一个克服恐高不适故事,而是在用镜头传递这种微妙感官,镜头最轻微抖动都在试图与女主角乃至观众达成一种颤动,它经由最细腻肌肤之亲而打开了身体自由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