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一九四四 剧照 NO.1 一九四四 剧照 NO.2 一九四四 剧照 NO.3 一九四四 剧照 NO.4 一九四四 剧照 NO.5 一九四四 剧照 NO.6 一九四四 剧照 NO.13 一九四四 剧照 NO.14 一九四四 剧照 NO.15 一九四四 剧照 NO.16 一九四四 剧照 NO.17 一九四四 剧照 NO.18 一九四四 剧照 NO.19 一九四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8-04 04:38

详细剧情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长篇影评

1 ) 风雨小国,无情战争

爱沙尼亚,一个提起二战历史几乎没有印象的小国家,被德国纳粹和苏联红军卷入战争机器,被迫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向着自己的同胞和手足开火。

在巨大战争的残酷现实中,电影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失去了主角的力量,就在一次交火中,即使是主人公,也悄无声息的死在枪下,简单的掩埋过后,又有下一个主角死在枪口下,生命,或者国家尊严在这台战争机器里,完全被撕裂。

苏联红军冒着严寒一路往西占领柏林,德国纳粹16岁的少年也被拉上战场继续进行着主动要失败的战争,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和进步在战争这样的背景下,所有人都在被动的杀戮和不被铭记的牺牲。

战争越是无情,人性就越可见光辉,在巨大的正示意图和思想统治下,总会有人保留着最后的理智和温情,即使是献出生命。所有力图表现战争积极形象的战争类电影就是邪教,战争就意外折血肉之躯的死去,意味着家破人亡,意味着田地变荒野城市变废墟,所幸,我们只是在荧幕中看到这些。

2 ) 向所有为了独立而战斗和牺牲的人们致敬。

向所有为了独立而战斗和牺牲的人们致敬。

如果我还能见到你,我会告诉你一切真相,从一切的起始说起,我其实是红军士兵尤里约吉,是杀死了你哥哥的人,我一直没有勇气亲口告诉你,而在我现在的世界里又只有你。

如果可以,请你原谅我。

爱沙尼亚进入了最佳外语片在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但它并没有入围。

这部电影于 1944 年 7 月在爱沙尼亚的坦能堡防线上映,在那里,武装党卫队的爱沙尼亚士兵正在与前进的红军作战。一名纳粹官员的访问,他分发了希特勒的签名照片,引起了嘲笑。苏联军队在坦克和步兵数量上占优势,而德国军队不得不通过平民难民潮撤退。经过激烈的战斗,胜利者是红军爱沙尼亚部队。 当他们将双方的死者埋在万人坑中时,一名名叫尤里的红军爱沙尼亚人搜查了德军中一名名叫卡尔的爱沙尼亚人的尸体,并在塔林找到了一封未寄给卡尔姐姐艾诺的信。俄国人攻占这座城市后,他亲自送信,他和艾诺变得友好,这招致了他所在部队的政治官员的敌意。Sõrve半岛的回击11 月,他的部队抓获了一群身着德国制服的 16 岁爱沙尼亚男孩。政治官员命令 Jüri 将他们全部杀死,当他质疑决定时,将 Jüri 射死。几秒钟后,这名军官本人被尤里的一名战友处决。在 Jüri 的尸体上,一位战友发现了一封未寄给 Aino 的信,当他休假时,他亲自送来了这封信。

3 ) 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题材电影

一部经典的东欧反战电影。横向比较《斯大林格勒》1993版和《我们的父辈》则不难发现在人物剧情和对战争的反思上皆不如德国人拍的电影深刻并且政治意味很浓。比如:新兵兄弟的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都是会死人的。而在《我们的父辈》中,Fredrich之死是他对自己的救赎,对自己目睹的一切暴行和战争的残酷的解脱。而德军上士的家书仅仅反映了苏军对自己家庭的迫害和对自己的自责。但是,在电影中这种简单直接的叙述和穿插的细节(比如送食物的傣族人和双方军官对上司的不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在1944年的挣扎。他们的呼喊,当时谁有在意呢?
但是若从历史角度分析,作为一个处在世代战争风口浪尖的国家,需要让外界知道他们在1944年遭受的一切苦难:家园被苏联和纳粹轮番侵占,象征独立的三色旗被一次又一次的扯下,家园支离破碎...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家园被侵占之后为了各自的信念而战。在公路伏击那一段苏联爱沙尼亚军指挥官下令停火,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他们开始厌恶战争,唾弃希特勒和苏联上司。随着SS第20师随11师后撤回德国,战事暂时告终。但是苏军上士看到三色旗被讲下,红旗升起的一刻,曾经心中的激情也一扫而空,化为失落和对民族的默哀。
镜头是此影片最成功的部分,不论是战争中的动态镜头和对战斗细节的刻画都非常成功。影片整体的视角让人非常舒服。细至每一位士兵的表情,都非常成功。最成功的镜头仍然是双方停火在战壕中矗立,堪比Fredrich死亡的一幕。影片全然不缺乏大场面,苏军冲锋和步坦协同和历史上近乎一致,坦克炮塔上的标语也非常细致(虽说看不懂)。至于道具,德军的迷彩和武器一看就知道是专门考究过的。
总之,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政治偏向...)来展现了爱沙尼亚民族所受到的创伤。

4 ) 爱沙尼亚,1944

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其实往往流于表面,而当我们尝试去深入发掘历史的真相的时候,却往往发现,真实的历史比我们要更加复杂。人们大多数只知道苏联对抗德国的卫国战争,却很少有人知道芬兰反抗苏联的苏芬战争;人们大多数只知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却不知道深埋在历史尘埃中的大雷雨计划。只有我们真的尝试去发掘历史的真相,才会了解,曾经发生在东欧平原上的那场两国之间的搏杀,两个阵营之间的攻伐,其实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义与非正义。 而那些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却承担了最悲惨的命运——被苏德两方同时侵略。芬兰如此,波兰如此,波罗的海三国亦如此。爱沙尼亚就是经历了这样命运的国家。 电影《1944》一开头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二次大战期间共有55000名爱沙尼亚人加入了苏俄红军,同时也有72000人征召入伍加入了德国军队。所以,当时在爱沙尼亚前线对峙的双方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本国的同胞。所以才会有电影中的那样的一幕:苏联大尉听到阵地中的德国党卫军士兵口中喊出的命令居然是爱沙尼亚语,于是勒令己方停火。而党卫军的爱沙尼亚士兵也同时放弃了抵抗。双方对视之后,爱沙尼亚师的士兵默默将阵地让给了红军。这就是当时爱沙尼亚人的命运——同胞之间刀剑相向,但大部分人不是主义之争,而是被强征,被裹挟。与苏联的强征入伍相对应的是,加入德军一方的爱沙尼亚人更多是出于自愿。 由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波罗的海三国被划入了苏联,虽然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但是苏联在统治爱沙尼亚的一年间进行了狂风暴雨式的改革,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无数人因为被举报、被告密、被审查而认定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存在敌意被流放到冰冷荒凉的西伯利亚。所以当德国人到来的时候,当地人并不把他们视为侵略者,更多的是看作解放者。所以才会有片头七万两千人加入德国国防军的这一历史事件。 然而,他们寄予厚望的德国人并没有帮助他们成功独立。德军在战场的节节败退,坦能堡防线的崩溃,以及芬兰的“弃暗投明”,使德国人不得不放弃爱沙尼亚。数万名爱沙尼亚籍的红军战士成功攻克了首都塔林,曾经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再次飘扬在这个国家的上空。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爱沙尼亚之后长达四十多年悲剧命运的开端。在三色旗飘扬的三个月后,塔林被苏联接管,三色旗帜被替换成镰刀锤子红旗。爱沙尼亚再次“被加入”苏维埃联盟。斯大林为了惩戒爱沙尼亚人在苏德战争中对苏联的反抗,将更多的当地人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古拉格,无数的血和泪洒在了从家乡到西伯利亚的漫长路途中。 小时候的我读到苏联独立的历史时,总会埋怨波罗的海三国为什么那么积极地独立,为这个红色帝国的崩溃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直到后来,当我了解了这段历史,我才知道了爱沙尼亚人曾经经历了多少苦难,而苏联的统治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根插在心头的大刺,无时无刻不想把它拔出。所以当1989年这个红色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毫不犹豫地脱离这个将倾的大厦,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西方阵营。 《1944》,一部为我们展示了处于夹缝中的爱沙尼亚人的命运的电影。客观而冷冽地陈述那段历史,没有告诉我们孰对孰错,有的只是向我们展示同胞之间不得不捉对厮杀,爱人间不得不相互欺瞒的种种悲剧。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当历史的走向开始变得混沌,他们只能被裹挟,被卷入历史的大潮,身不由己,随波逐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 1944,这是一个对于爱沙尼亚来说充满了血与火的年份,也是开启爱沙尼亚另一段悲惨历史的年份,更是爱沙尼亚人心中永远烙印,一道抹不去的伤疤。

5 ) 从爱、德、俄语的角度才能更好的解读影片

电影里三种语言(爱沙尼亚语、德语、俄语)交替出现,恰好德语和俄语我都学过一点,于是看到了一些字幕无法体现的关键细节。因此,一看完电影,我就决定写这一篇。

电影里三种语言(爱沙尼亚语、德语、俄语)交替出现,恰好德语和俄语我都学过一点,于是看到了一些字幕无法体现的关键细节。因此,一看完电影,我就决定写这一篇。

首先,这段历史建议大家看维基百科(豆瓣的有些热门评论是照抄的):

//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6%B2%99%E5%B0%BC%E4%BA%9A

波罗的海三国的历史差不多,简单总结,就是:

1、西方的德国和东方的俄罗斯两大势力的争夺之地。所以,这三国都是本地语,加上德、俄语。

2、一战前被俄罗斯占领。

3、一战后获得短暂的独立。

4、二战时先被德国占领(有些人视之为解放,所以加入德军),之后又被纳入苏联。

5、开启了苏联的40多年统治,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6、重新独立,然后纳入欧盟、北越,以提防着俄罗斯。

7、当地仍有不少俄罗斯人,所以民族、语言、历史、文化等仍然有很多故事。

我去年去过拉脱维亚(可惜没去成爱沙尼亚的塔林,即剧中之地),那里有一个战争博物馆,还有一个“被占时期博物馆”,其三大任务:讲解1940-1991年间被苏联和纳粹极权统治的“事件、罪行、受害者”。每当有外国元首到访,一般都会来此参观。由此可见一斑!

拉脱维亚被占时期博物馆的说明

更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我在穷游上写的长篇游记:

//bbs.qyer.com/thread-3346241-1.html

回到电影。当然大部分时间说的都是爱沙尼亚语(因为我听不懂,我猜是)。我记录了一下几段与语言转换有关的情节(按时间顺序)。

1、13分钟左右,在黎明等待战斗时的聊天

从爱沙尼亚德军抹黑找到了另外一只德军队伍,他们说的就是德语了。因为对方是丹麦德军,自然不会爱沙尼亚语。当时德国从被占领的各国都征召了士兵作战。当然核心还是德国人。

与丹麦德军的德语对话

2、53分钟左右,再次出现农民夫妇招待士兵吃喝,但这此换了加入苏军的爱沙尼亚人

这里他们之间的对话都是爱沙尼亚语,因此农夫夫妇还以为他们仍是抵抗苏联的德军一方(他们视之为解放军)。这支爱沙尼亚苏军,大部分是本地人,只有Prohhor其实是俄罗斯人,其奶奶是爱沙尼亚人,因此也会爱沙尼亚语。

身为俄罗斯人的Prohhor

接着,军人们决定留下一些肉罐头作为回礼。这些罐头是美国当时支援苏联的,但是农夫不认识英文,还以为是德军给的德国货。因为爱沙尼亚文也是采用拉丁字母。如果给的是苏联产的,西里尔文字,一下就认出来他们是苏军了。

苏军回赠的写着英文的美国罐头

但是最后还是露馅了,因为上车后他们穿上了苏联军装,并且Prohhor说了这句俄文。农民夫妇一下傻眼了,但是车已经开走了。

Prohhor说了一句俄文

3、55分钟左右,离开农民夫妇,军人们在卡车上的对话。

之前这支军人们说的都是爱沙尼亚语,但这一段开始全部都是俄语。Prohhor对农民夫妇的评论,以及他们将会被送去“古拉格“集中营,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

Prohhor用俄语评判农民夫妇

此人一直在说俄语,怀念自己的亲人,随后落泪。我想他应该是当地的俄罗斯人,在德国人来了之后受到了迫害(Karl则是苏联人来了之后家人收到了迫害,所以加入德军)。

一直在用俄语念叨家人

所以在他后来的战斗中杀掉了已经投降的三名爱沙尼亚德军俘虏。眼见同胞如此被虐杀,震惊了当时其他的士兵们。

枪杀了已经投降的爱沙尼亚德军

4、82分钟左右,Juri与Prohhor的对话

这里他们一直说的是俄语。可见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与其他人不太一样。

Juri与Prohhor的俄语对话

所以,最后Prohhor杀死了上校(虽然他是俄罗斯人!),为Juri报仇。当然,应该也有觉得不应该杀害孩子。

Prohhor为Juri报仇

5、影片最后,Prohhor替Juri送信给Aino

这一幕的画面非常类似之前Juri替Karl给Aino送信,但是其语言完全不一样!Juri送信时说的是爱沙尼亚语,而Prohhor送信只有第一句问候是爱沙尼亚语,接下里的都是俄语。包括后面那个保姆也说的是俄语!象征着苏联的全面统治,大家这些年间都要学俄语了。

Aino给Prohhor开门

Aino和保姆都改说俄语了

最后,这个电影中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Karl、Juri的对比,Karl-Aino和Prohhor-Aino的送信对比,农民夫妇对两批军人的对比……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Vennad(就是那对双胞胎,他们现实生活中也是),他一开始加入德军,即便兄弟被苏军打死,后来却又加入了苏军。这一个角色,恰恰象征着爱沙尼亚,乃至整个波罗的海三国在这场战事之中的悲剧与无奈!

6 ) 俄罗斯人也有人性,但康米不是人

恩,这不是我的观点,是本片的潜台词。

为了建构爱沙尼亚民族国家,需要“包容”俄罗斯族裔,用“人性”和“”宗教“把他们纳入国族叙事里,承认他们也是”共产主义受害者”,可能与爱沙尼亚族共情。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是好人,是爱沙尼亚人的亲戚(奶奶是爱沙尼亚人),会出手打死那位爱沙尼亚族的“克里姆林”;不是俄国人坏、爱沙尼亚人好,而是资本主义好,共产主义坏。

这种看似更“包容”的、不那么“民族主义”的叙事,恰恰是试图在更高层次上建构民族主义的尝试;爱沙尼亚民族主义成为了神圣的康米受害者的集合体。连爱沙尼亚籍的苏军看来都是为了消灭苏维埃制度而战的。

短评

1.这是我第一部没有憎恶臭名昭著的德国党卫军电影,也第一次知道,党卫军的一部分并非在德国,而是为他们的家园而战、自由而战。2.故事的前半部是党卫军的主观视角,后半部分切换成苏联红军的主观视角,也是忽然领悟红军中一部分人并非纯粹的苏联人,而是来自他们霸凌的民族。3.两个视角的切换,深刻揭露了同族人由于分属两大阵营的对峙与血拼的强烈悲剧性,凸显了人性的张力。4.家园,是本片的一个隐含主题,既能让双方血染沙场,也能化敌为友,目睹着家园被坦克与炸弹的摧毁,观者代入时有一种切肤之痛。5.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悲剧,通过短短的战争切片,竟流淌出如此淋漓的鲜血,导演的手法很高明。6.人类,永远是政治的祭品,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当然,对小国更甚。7.导演对于苏与德的情感,虽然在故事中不著一词,但是看出了明显的倾向性。

6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每个民族关于战争的回忆总是不尽相同,爱沙尼亚用无奈与荒谬诠释战争无解。一群年轻人稀里糊涂加入德军苏军,他们把酒言欢、拿希特勒照片开涮、讨论遇到本国人怎么办。直到尤里杀了同乡并爱上对方妹妹,故土难归,他们像旷野上抱着娃娃的孩子般迷惘。节奏稍混乱。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建議和羅馬尼亞電影“年輕鬥士的肖像”一起觀看,老大哥以及另一個極權是怎麼把人搞到心疲力盡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13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影片描绘了彼时在苏联与德国的夹缝中间的自相残杀、绝境求生的爱沙尼亚人的悲戚局面。一边是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一边是苏联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在二战期间,22万爱沙尼亚人战死,占总人口20%。当二战结束后,老司机将几乎一半的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其本土的本族人口比例从90%骤降至48%。“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弱国无外交,弱国更需要外交;血淋淋的历史,道不尽小国的悲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影片得到了爱沙尼亚国防部的大力资助,因此片中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场面都完成得相当不错。PPSh-41、StG44、MG42、铁拳、T-34/85、Pak38、伊尔-2等轮番上场,都是真家伙。从苏台德到克里米亚、到顿巴斯,还是一样的配方。政治与利益相互纠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15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战争,撕裂人民的幸福,撕裂民族的完整。但是,唯一在战争的阴霾里闪光的,是人性不灭的光辉。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了爱沙尼亚这片土地,以及她和那里的人民被战争撕裂的生活。

17分钟前
  • dblddx
  • 力荐

左有纳粹,右有赤俄,中间地带的小国尊严,以血与火铸就。

1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8/10)两帮爱沙尼亚人,却只能为了两个外国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用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开头写着的“小国草民,生逢乱世。”八个字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2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三观正

26分钟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三星半。爱沙尼亚战争类型片的崛起。这是一段必须展现的历史,但电影的视角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虽然深情,但没有过多的渲染,反而显得真挚,让人敬畏这一段历史。(私以为看这类电影可以补充历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

30分钟前
  • 云童
  • 还行

正读《政治杀手贝利亚》,看此片感触更大,此片并没有直接描述苏联的统治者对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野蛮扫荡。战争或许并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或许是借着解放的名义而进行的屠杀。

35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可战争开始了,谁才是有罪的人,谁又是无罪的人呢。同一场战争,有的人麻木,有的人自责,有的人咄咄不安,有的人趾高气昂……我们到底在为了什么赎罪,又在赎谁的罪呢。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国家。

38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前半德军视角,后半苏军视角,把爱沙尼亚外籍兵团的分别阐释。当然还是更喜欢前半部分,总算有部片还算正面的记录Waffen-SS了(电影中出现了11SS和20SS),虽然是作为外籍兵团。当然德国人肯定还是不赶趟这趟浑水的,毕竟政治不正确。战争是宏大的,而个体是渺茫的,这也是战争片永恒的魅力。

3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必须四星+,虽然其实不太好看,追求对称的讽刺感和悲剧感(双方都有的补充兵、战斗、杀俘、救人段子)却使作为对照的第二段显得乏味,同样作为牺牲品,德方的牺牲品多少比苏方的牺牲品来得博人同情,相较德方来颁发元首玉照的角色,苏方成天要人告密的内务部渣滓也丧心病狂多了。

43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微观上战术场面写实明晰,比一般战争片都来得好。可是宏观上视角从前半段的德方转换到后半段的红军方面真是很怪异,然后又插入段和缓的军民鱼水情,节奏十分不畅。

48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小国家也能拍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我们要拍那么多神剧。两个视角很棒,而且两个男主都挂了…说明哪有什么主角光环一不小心就挨枪子了。我对于战争片也只能说好看和不好看了,毕竟我是不懂这些武器啊装备的,觉得看的爽了看的有意义了就是好片,我就不懂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们要为了德国和苏联在那吵…

50分钟前
  • 六元的小凶许
  • 力荐

大赞开头打老毛子那段

54分钟前
  • Capt.Lam
  • 推荐

一个小国人民的尊严。同一个国家的壮年男子被征入敌对国军队,弟弟目睹哥哥死亡、兄弟故人战场相杀,只有死亡把他们的再次掩埋在一起。今天我们站在德军阵营,明天我们站在俄军阵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究竟为何而战,我们只是不愿离开故土。战争场面拍得激烈逼真。

57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以小见大的良心之作(本片鸣谢的第一个人就是马特·拉尔,有他在历史观就可以放心了)。双主角双视角,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牺牲品。

58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夹在苏联与德国中间的爱沙尼亚,一场手足相残的混账战争。

60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左纳粹,右赤俄,小国家的挣扎,是多么渺小。双视角线索,不是你的错,是战争的错。

1小时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