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冬至

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祝希娟果汁张桐李金斗赵婉瑜

导演:邢潇

剧照

大雪冬至 剧照 NO.1 大雪冬至 剧照 NO.2 大雪冬至 剧照 NO.3 大雪冬至 剧照 NO.4 大雪冬至 剧照 NO.5 大雪冬至 剧照 NO.6 大雪冬至 剧照 NO.13 大雪冬至 剧照 NO.14 大雪冬至 剧照 NO.15 大雪冬至 剧照 NO.16 大雪冬至 剧照 NO.17 大雪冬至 剧照 NO.18 大雪冬至 剧照 NO.19 大雪冬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9-24 16:38

详细剧情

  本片讲述了性格孤僻、垂垂老矣的魏大雪和她的狗生活在北京胡同的一个小四合院里,一切的起点和终结也都这里。日复一日的独居生活平静而乏味,魏大雪与人、与市井生活之间仿佛有一道透明的墙,触之冰冷。突然发生的一系列冲突打破了她本来平静的生活,在经历了 恐惧、痛苦、挣扎、释然的过程之后,一切仿佛又归于了平静。然而,此时所有事情的真相才真正展开……

长篇影评

1 ) 观影简记|大雪冬至

---以下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二分之醺”---欢迎关注---

生于大雪,终于大雪。

主人公魏大雪是一个空巢老人,现实让她的子女逐渐沦为时间的过客,而最后陪伴魏大雪走完生命终章的竟只有她的爱犬。

观影后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长镜头

7:00开始至8:51

关键词:空巢老人的“慢生活”

1、放下盛着早餐的不锈钢饭盒

2、给冬子解开牵引绳(细节:承担了最基本身为一名主人的责任)

3、脱下帽子(并整理头发,显现魏大雪对外在状态的重视,与她文化人的身份相呼应)、围巾、大衣、挎包

4、更换老伴遗像前的供品

5、将狗粮倒进冬子的碗中

随着魏大雪从左侧出画以及冬子吃狗粮的画面,这个长达差不多两分钟的长镜头正式结束。

二、台词

魏大雪 台词——人物性格特征

关键词:家风严谨、出身不凡;大家闺秀式孤傲

1、魏大雪埋怨东屋的租客小吴多日不归且为跟她事先打招呼

2、泡脚时,冬子想玩捡球游戏,魏大雪训斥冬子不懂察言观色

配角

台词——人物性格特征(京式温情,胡同文化)

1、隔壁王大爷“今个儿天凉,多穿点啊!”

后海晨练偶遇魏大雪:邻里关系亲密,为人热心

2、居委会小刘“您慢着点!”

即便魏大雪并未搭理他,他依旧不忘嘱咐魏大雪:尊老爱老

电视中京剧唱词

“平贵回来了。”

作为全片多次转场,其中“回来”二字与空巢老人的拍摄主题相呼应。

其中21:06的“平贵回来了”暗示着后面叙事时空的变幻,是“虚幻”的开始;而01:20:13的“平贵回来了”则意味着这场虚幻的结束,导演将观众重新拽回了现实。

三、叙事(虚实结合)

1、“平贵回来了”

2、时钟8:20pm

3、电视上一模一样的戏曲节目

4、日历:2016年12月21日冬至

5、邻家王大爷“复活”,再次出现在后海晨练

多处细节均表明,中间自21:06至01:20:13的全部片段都是虚像,可能是魏大雪在弥留之际的脑内虚像,也可能是导演刻意拍给观众“倘若那天晚上魏大雪没有离世”的场景。尤其是01:24:45中,在之前已经“离世”的邻家王大爷再次出现在了后海,并依旧在晨练,这更加说明了王大爷他在现实中健在,只不过是在虚幻中“被死亡”。虚像中王大爷的离世、冬子的走丢、租客小吴为了陪母亲而放弃北漂,这一切都既在暗示下一个离开的是魏大雪,又在诉说着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不断在相聚相离中辗转反复。

*对于魏大雪离世确切时间,有网友说是除夕,有网友说是小年(即冬至)。据2017年12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北京五环内全部区域变为烟花禁放区”,而故事背景发生在2016年,且多种细节均指向2016年12月21日冬至晚上,因此魏大雪的离世时间正是冬至当晚。

四、伏笔

1、冬至当晚,魏大雪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揉胸脯,面色不佳:暗示着她身体状况的恶化

2、冬至当晚一个魏大雪屋外门前的拉镜头,雪景与片头独白相呼应“听老人说,天一冷,老天爷就要收点人气儿上去。这下的雪,就是撒给凡人的纸钱”:暗示魏大雪的离世

3、居委会小赵敲门隔壁王大爷家几次无人应,且魏大妈后来路过后海并与看见隔壁王大爷在锻炼:暗示隔壁王大爷在虚像中已独自过世

4、冬子在虚像中走丢的前夜,屋外传来未知声源的狗吠,冬子一度想出门寻找声源:暗示着冬子即将离家

5、魏大雪为自己购置寿衣:暗示虚像中她也自知时日不多

6、片名“冬至”二字:暗示了冬至这一天是全片的中心和重要转折点

待商榷:7、失真泛旧的日历颜色:暗示着这一段故事并非真实发生

五、人物

魏大雪:孤傲,有涵养有学识,心软善良

1、语言对话

2、书信

a、格式 b、内容

3、动作

举例:a、翻白眼:不屑于广场舞(孤傲)

b、送饺子给冬子(心软善良)

*人物形象的转变

1、与他人沟通增多

2、尝试广场舞

*虚像中魏大雪人物形象的转变,既达到了人物性格形象的多样化升华,又是导演给观众一个心灵上的慰藉:魏大雪在努力不留遗憾地离世。包括导演在片末设计的魏大雪之女带着儿子毛毛过年回家,这也是在弥补魏大雪生前的遗憾。但是恰恰是这一系列的幻想更加在最后的现实场景中对观众情感造成心理上的直接冲击:一切都没有变,一切都是假象,最真实的只有那个带着无尽凄凉离世的空巢老人。窗外是鹅毛大雪,窗内是膝下的爱犬冬子——一个老人生命最后唯一的陪伴。

(这篇修改了十五次。)

---以上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二分之醺”---欢迎关注---

2 ) 在找到你之前,我需要有多勇敢--大雪冬至,一些打动我的细节

没有整理影评,就先胡乱都写着。都是真实感受。

她出生的时候,下了好大一场雪,父亲给她起名叫大雪,不久她的父亲就去世了。

真实故事改编。这一点就足以五星。

比《我们俩》好看,不懂为何被差评淹没。淡淡地看到最后,泪水止不住,但影片没刻意渲染任何气氛。影片细节特别多 可以再刷。匠气是有,差点以为是女导演。

喜欢东子小狗实在太乖了还通人情。

有狗的老人不屑跳广场舞的。失去狗开始渐渐离开自己的小世界小意识想要去尝试融入其他圈子但是失败。

没看出来寿衣店老板是李金斗耶。

他说,我懂 咱们老一辈的心思。

这一点在老人给女儿的电话里体现出:很思念,但开口就是你去婆婆家吧我不打扰你生活我要挂了不聊了。

十分不喜欢这样的老辈思维,女儿嫁了就是给别人家自己不要了。

狗丢了怕孙儿不愿回来看自己就瞒着孙儿这个小心思又很矛盾。

我一开始以为是东子自己跑女儿家去了然后女儿一家来看望老人。但好像又不是。毕竟女儿是嫁在上海。

老人一生被迫失去的都在梦魇中回来过却在现实中得不到。

也可能是狗真的曾经和家人一起回来了,也可能是以前东子丢了回来时的场景。台词里有 东子又丢了 这样的话。

但是。反正。这次。一切都与世长辞了。

悬梁自尽的丈夫,撇下她和女儿之后,生活就万劫不复。但老人仍然坚持了这么久。

隔壁邻居老爷爷在家去世三天才被人发现,家属来了只有互相指责辱骂和分家产。最后由于是鼓楼地段所以房产用于出租。

老人爱用的手提袋上印着望京,说明什么呢?

可能老人去过遥远的地方就是望京了,这是类似于旅行纪念品一样地位的袋子。

老人慢慢地行走。慢慢地找狗。慢慢地印告示。慢慢地更改赏金。慢慢地补告示。偶尔也有年轻人来看望她。

细节满满

一想就伤悲。

为什么不是个好看的电影呢?

真的比 我们俩 好看多了。

3 ) 悲凉中透悲凉

如果整部片子 都是老人的临终前的梦境 比老人孤独终老更悲凉的是 她的梦 竟然是这么日常 简单 ,梦是心中期望的预示:狗丢了(代表她对孤独的担心)买寿衣(担心无人发现)梦里还有打电话吃饺子 ,日常的一些小事 ,却是老人心里不能满足的希冀 。

节奏很慢,很多人批评这片子无聊,但是而片子里情况太真实,中国太普遍。一个花甲老人的节奏 也是真实的 老人 就是慢的呀

4 ) 无关成本,只是动人

在影院看见过电影的海报,但没有去看。后来手机上也可以看了,于是随手下载了下来,放了两个星期,今天才打开看完。

开头是没有台词的,有一种刻意的煽情,并不是很打动人,老人的性格也并不讨喜,但看到后面,带冬子玩,给小吴退房租,让女儿在婆婆家过年,以及对丈夫的思念,都可以看出老人内心的柔软。

冬子很可爱,其实我有想过为什么它叫冬至(当然是站在角色的角度),我想它可能是哪年的冬至来到魏大妈身边的。

真的泪点是梦里,丈夫、女儿和冬子在院内玩耍,大雪却怎么推门敲门也无法靠近,无人理睬的时候。那一刻感觉,这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东西,尤其是本身便接近死亡之时。

最后的转折其实开始没有看的太明白,后来看评论才知道,是说老人在冬至夜便死去了,小女孩一直在墙上咒语一般写着的“1221”,正是2016年冬至的日子。冬子并没有丢,而是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这是一部没有一秒钟让你嘴角上扬的电影,魏大妈也没有笑过——除了看阿姨们跳广场舞的那一瞬间。

老人和狗狗的故事,大概总是柔软的。导演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人,应该是个新人吧,影片的刻画痕迹比较明显,台词情节略显单薄,很多地方还可以改进。但的确是一部用心的电影。

其实在我看来,它比《神秘巨星》更打动我(没有踩后者的意思,之是对我而言),可能是因为它更加残酷,更加真实,令我联想到正在我隔壁房间睡觉的外婆,和我家已经不在的狗。

无关成本,只是动人。

5 ) 难过,子欲养而亲不待……

《大雪冬至》一是天气,冬至时节,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二是主角名字的缩写,主人公 魏大雪,小狗冬子。

整个片子的节奏很慢,描述了独居老人魏大妈的日常,通过“平贵回来了”一京戏台词,巧妙的将我们在现实虚幻中拉扯…

天上下大雪是老天爷给死去的人烧纸,魏大妈的父亲、丈夫都是在大雪天逝去的…和结尾呼应,埋下了伏笔。

女儿在上海,很忙,不能回来看她,只有小狗冬子相依为命。唯一东厢房的租客,也因为父亲去世要回老家陪母亲离开了,愈发的孤独…

隔壁老头也去世了,对门玩耍的小姑娘也走了,冬子也不见了……鸽子也盘旋而走……所有都离她远去……雪下着………

6 ) 《大雪冬至》观后感

一开始是因为“雪花是撒给人间的纸钱”这句话让我决定一定要看完这部电影。这种题材的电影在我眼里不会有低分,可能我泪点真的很低很低,看不了老人的孤独和眼泪。大雪是个外表有点冷漠但其实内心善良细腻,很有文化的老太太,她似乎有点孤僻,不大搭理人,可是她却把三千块的房租退给了丧父的辰泰,安慰的话她也并没有明说,而是天亮之前将要说的话写成一封信放在门口。大雪冬至是辰泰送给大雪的一幅画的画名。她也是个坚强又倔强的老太太,明明很想念女儿,明明很想团聚,到嘴边的永远都是随你吧,我很好,忙就别回来了。最让我难受的是梦里大雪看着丈夫,孩童时期的芳芳和小狗冬子在院子里玩耍,她想出去可怎么也出不去,只能徒劳地拍打着门,而事实上丈夫早已去世四十年之久,女儿芳芳远在上海,冬子也已走丢多日。结尾真的,导演有心了,1221,原来大雪的生命早已定格在了这一天,原来走丢的不是冬子而是她自己,可是直到最后她也没能跟女儿和外孙团聚。那个去世多日才被发现的邻居老大爷应该是她自己吧。看完这部电影感觉需要缓很久。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后一定要多陪陪亲人。

7 ) 唉

冬日的北京,四合小院儿,独居老奶奶和一只小狗。从冬至那日开始,日复一日的平淡而乏味的生活,散步,溜狗,买菜,烧饭,看电视,泡脚,睡觉。在现实生活再平常不过的独居老人生活。而平静的背后却是丈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悬梁自尽,女儿孙子远居在上海且夫妻关系不合,还有就是狗狗冬子的走失......生活就是如此,总会有些不如意,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当片尾时间重回到那个冬至夜时,我真想说一句:编剧!你真得好狠心。

短评

迟早都有这一天,迟早都是一个人面对,其实心里都明镜似的,偏要靠狗啊,人啊,梦啊,回忆啊来求个意义。没有意义就是意义。好走。

7分钟前
  • LIAR
  • 推荐

叙事很章节化 足够的冷静克制 这些都让整个成片的情感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了出来 足见邢潇在叙事和指导上下的功力之深 全片台词不多 祝希娟老师塑造了一个平凡的独居老人 她表演的非常生活化 接地气 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格格不入 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苍凉 让人用心感受它的用情之深以及表演功力

9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飞机上竟没被催眠,虽远不至于动人,但让我上升的觉察到传统文化的极其不让人快乐的一面。

12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梦一场?装逼失败了。应该把<<我们俩>>反复观看一百遍再拍

14分钟前
  • 阿斯巴拉
  • 较差

短片内容扩成长片,表达过于直白。

17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其实剧本还是有问题。从对着遗像独白开始,就显得不那么真实了。一个独居老人,如果愿意和丈夫唠嗑,就不应该是突兀的一场戏。而一场戏,实际上唠的就不应该是这么日常的嗑。至于结尾,显然也有问题。而最重要的是,某种程式化的叙事,缺乏创新。不过还是应该支持这种节奏缓慢的小成本电影。毕竟有难能可贵的电影意义上的真实感。

20分钟前
  • 陈春先
  • 推荐

《大雪冬至》除了反映空巢老人的孤独,同样也反映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孤独”吧。

22分钟前
  • 在人间
  • 力荐

这部电影本身有个三星半的样子吧,但是我是被朋友喊去看点映,结果到了影院发现需要签到,还规定要去xxxapp写影评,感觉被迫做了回水军。然后还有一封导演写给大家的信…故事本身没什么特色,有点故弄玄虚,老太太舞台剧范儿太足不太接地气,虽然角度很有趣,不过营销方式真的有点…

23分钟前
  • 乌云上的银边
  • 还行

说句实在话,拍摄构图都不错,台词剧本是硬伤。

25分钟前
  • 麒旦
  • 较差

理清時間順序 觀影感受大不相同 情感也就更深沈 題外:好怕自己以後變成空巢老人 要是還比老伴兒死得晚的話 獨自品味孤獨⋯

30分钟前
  • Chapelle L.
  • 推荐

冷静,克制,没有胡乱煽情,喜欢这种冷峻的风格,潘淑兰的声音辨识度太高,稍有违和感但无大碍……★★★☆

34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苦穷惨的片子票房堪忧

39分钟前
  • dp
  • 推荐

使用了章回体的方式,拍出了空巢老人的孤独,也拍出了导演邢潇作为多年北漂的孤独,按导演的说法片中的人物是以一个位在拍摄期间独自离世的空巢老人和他独居在西安的母亲为原型塑造。而扮演者是1961年《红色娘子军》中国首届百花影后祝希娟老师,而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母。

42分钟前
  • 毛犇
  • 还行

生而不易,事也无常。文邹邹的那些字和最后的歌,以及这老太太,这片儿也真就挺好看了。

47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力荐

后面看得好难过

51分钟前
  • 606
  • 推荐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故事啊。雪天来看,更添几份伤感,一个人包场的影院里默默流泪。

53分钟前
  • 桂花酱与荷叶粥
  • 推荐

本来虽然寡淡,却好好的反映空巢独居老人的社会问题……结局却没看懂……我就想知道,狗是什么时候丢的?人死了,狗丢了,然后找狗,却发现人早死了……这是一个鬼片吗?还有恐惧、痛苦、挣扎、释然从哪看出来的?

54分钟前
  • 玫瑰小熊
  • 较差

节奏慢,台词多,惨。

55分钟前
  • yellow
  • 还行

寡淡无味

58分钟前
  • 蓝渐层猫咪
  • 较差

唯独应该称赞的表演被困于剧作之中。青年导演拍这种电影是另一种取巧。

59分钟前
  • 非了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