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前夕,长安城混入可疑人员,身陷囹圄的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天才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破除隐患。全篇运用了创新的探案剧集结构与人物关系设定,把故事嵌套在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长安这样一个完美的切入点。在展现跌宕紧凑的故事架构、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脑洞大开的细节设计同时,也带给观众丰富的文化价值。
8/12更新
为了结束这个剧评,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大结局。
果然不出所料,太肤浅,太YY,这是在借古讽今吗?太低级了。不想评价了!狭隘的价值观,导演、编剧有限的格局,造就了这个垃圾剧。用现代人而且是扭曲的价值观来YY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纲常伦理,简直是可笑至极。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YY伪历史题材闹剧,主创打着历史、文化的旗号来恰烂钱!但凡读过书的人都应该鄙视这种闹剧,滑稽、荒唐、一本正经的扯淡!徐宾绑着炸药炸皇帝,他从哪学来的这一套?拉登?还是isis?太可笑了。最后贺知章写诗的那段简直让我欲哭无泪了。比起这个结局,我之前的评论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
编剧和导演用粗浅有限的历史知识点给大家诠释了一个全新的胡编乱造的方法,实在不配国产剧“标杆”的称谓。
看了新闻,了解到原班人马还要拍长安十二时辰2,唉,我只能默默叹口气了。。。
————————————————————————
7/25更新
本想看完48集再做判断,但是刚看完第32集,决定弃了,真是看不下去了。今天更新的三集已经刷爆了三观,各位朋友。以下记录着我看此剧的心路历程。不是专业人员,可能措辞不好,请大家见谅。在这三集中徐宾不出意外地又死而复生(死了两次),姚汝能不出意料地降完再反(下场和崔器一样),李必虎口脱险(一天3次)。。。。好一个扑朔迷离呀!实在是太难看了,太难看了,太难看了。我下面的评论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不用等48集收官了,这个一星不改了。这是一头史上最大的一头注水猪。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昨天在菜场买了一斤猪肉,上秤一约,变成了四斤。于是我到菜场的管委会去投诉,工作人员告诉我,你的怀疑没有依据,这就是四斤猪肉,因为本菜场向市民承诺绝无注水猪肉,你所谓的注水猪肉其实是改良过的新品种,这种猪肉的特点就是肉质多汁、纤维粗大。。。我说不对呀?这明明就是注了水嘛,工作人员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事多?你看这肉多新鲜呀,看这皮上还印着肉联厂的标签,毛拔的干干净净的,再看看这商家帮您包装的,多精致呀,你还在这嚷嚷什么什么?较这一斤二斤的真儿干嘛,大热天儿的,还不如回家吹空调呢。我说不行,这注水猪肉是欺骗消费者呀,于是保安来了,拿着棍子,不问缘由,气势汹汹地冲上来抓着咱的领子说,TMD,是不是你,是不是你在这闹事儿?于是我眼前一黑,当头一棒。作罢,保安大哥召集了四五个人把我扔出市场管理办公室,临走时还站在门口拿着棒子,指着我说,NMD,别让我再看到你,见一次打一次。最后将那块注了水的猪肉砸在我身上。
——————————————————————
7/21更新:
这个戏真的好奇怪,为了拔高自己的评分,到处踩压别人,说别的剧哪哪都不好。这就好比我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考试没考好,回家后我说了他几句,他反而狡辩说自己考得很好,因为班里还有20个比自己差的!?这部戏恰恰给我的就是这感觉,很多人给我留言,说你给这部戏评一星,难道给其它国产剧评负星吗?还有人指责我,说我没良心,说这部戏比其它的国产剧好多了,所以必须打高分!
我想问一下了,什么是评分的机制?横向对比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绝对性,说这些话的人首先要想想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和公正。从来没有哪个平台会按照题材类别,出品国家以及投资比例大小来将影片分类让观众打分吧。还是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的好剧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推敲的,我不去问你们为什么打五星,所以也请你们别来质问我为何打一星!因为我觉得这剧就值这个分!!!
———————————————————————
7/19更新:
之前被迫暂时更改了评分,但是现在必须改回1星,原因是实在受不了那些到处谩骂抨击打一星就属无脑黑水的人!最起码这剧放了26集以后,在我眼里就值这分!不喜欢怎么了?还不让人有说话的权利了?我在回应里说了不喜欢的理由,有人还要胡搅蛮缠,强词夺理的争执。所以我还是先打回一星,等本剧收官后再重新评分。是好剧就要经得起推敲。真是好剧就要听得进负面评价。
为什么那么多人跑来骂人家打一星的,我也没看见多少人去抨击打五星的嘛。裁判制度本来就是这样,有最高分就得允许别人打低分!你们怕什么?怕别人说什么?
我的评分标准是:3星起评,因为我认为所有剧组都应该有基本的辛苦分,演员表演给力+1星,总得分:4星。美术部门服装部门的工作已经包括在之前的3星里面了。 然而导演划水、讲故事的能力不足,以及偷换他人概念-1星,剧本逻辑诟病太多,注水抻剧情-1星,因为铺天盖地的软文宣传,炒作-1星。最终打出1星的评分。
———————————————————————
以下是评论:
截止现在,本剧已经播放了26集,已经慢慢走向烂尾趋势。
这么大的制作,暂不说剧情如此拖沓、注水以及佯装尊重历史文化,人物原型,先说那些尴尬吹嘘的摄影和服化道。
首当其冲的是自己对开篇长镜头的理解。讲真,作为观众的我根本不在乎你的镜头有多长,关键是你的镜头有没有信息量,没有信息量,不会“讲故事”的推拉摇移就是无用功。作为摄影师出身的曹盾导演应该知道这个基本的道理,但是他恰恰在本剧开篇就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他太追求所谓摄影美学上的凸显了,以至于一个长镜头奠定了整部戏的基调,那就是——拖沓!如果曹盾想效仿《历劫佳人》开篇的炸弹设置,那么对不起,您放了一颗哑弹,整条镜头调度平平,毫无节奏,所有镜头里该交代的信息点无法轻易被捕获,反而需要看剧情讲解去脑补。作为观众,我没有办法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我更没法一边看戏一遍暂停脑补细节。原因让我来告诉你,因为在你这个看似华丽的长镜头调度里失去了主角的POV,这是一个客观的上帝视角。曹导演,劝你回去看看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开篇长镜头,《好家伙》里的斯坦尼康长镜头,《牺牲》结尾的轨道长镜头,《赎罪》里的海滩长镜头,《007》幽灵党中的开篇长镜头,以及《真探》里马修的长镜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摄影机紧紧跟随“英雄”的POV。再看看您这被吹上天的《长安十二时辰》开篇长镜头有什么?有的只是象山影视基地和一堆按着路线一遍遍走位的特邀、群演。正是因为导演在片头就开了上帝视角,玩了一个华而不实的伪长镜头,决定了这个剧的节奏和调性。也证明了这部戏形式大于内容的实质。您首先作为一个摄影师,这个场面调度都不合格,极尽划水,摄影机运动抢了故事和人物的风头,Mise-en-scène不是这么玩儿的,希望不要再用这种四流“婚庆式”摄影机运动滥竽充数,标榜成有质感的故事片镜头语言,误导大众的审美。本人认为,《长安十二时辰》的开篇完全能够用简单的镜头语言拍得很紧张很悬疑,无奈这个毫无营养的伪长镜头并没有做到!
下面,你们真的就看不出来服化道的问题吗?
铠甲质感。我承认,此片的甲胄做工考究,造价不菲,可是锃光瓦亮的抛光金属实在无法让我联想到这是每天穿在士兵们身上的东西,即便按照某些网友回应我的“作为天子脚下的军队要做到军容整齐,所以士兵铠甲需要每天擦拭”也很难让我信服,请大家横向对比一下《角斗士》以及原版《刺客信条》,就知道我所说的质感是什么意思了。《长安十二时辰》里从将军到士兵的盔甲虽精致但无岁月侵蚀的厚重质感,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种服装在我眼里只能达到70分,我承认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评判,但是本人觉得70分已经不错,可远远没有那些美文中尬吹的那样极致,记得当年在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时,来到世界兵器、铠甲展览馆的一瞬间,我整个人都震惊了,每一副甲胄、每一把兵器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那精良的做工,更多的是对那曾经穿过它的主人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有些人可能要说,那些甲胄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饱经沧桑。然而,历史的烙印不应该在影视剧中淋漓的表现出来吗?如果能将岁月仔细打磨,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质感”。导演对细节严苛的把控才能对得起“标杆”这个头衔。话又说回来,博物馆中有相当成分的甲胄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复原的,意在如实反应当年的真实风貌。所以《长安十二时辰》的甲胄在绝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做工,但是欠缺灵魂和质感,在我眼里,那就是做得比较精致的戏服而已!
其次,梳妆、化妆。剧中无论将相诸侯、达官贵族、市井百姓,佩戴的幞头就像一个生产厂家统一生产出品的一样,尺寸、大小分毫不差,猛然看来很考究,但是细细想来毫无个性,无不透露着舞台剧的虚假,缺乏真实感。并且,本剧和市面上其他古装剧一样,也有明显穿帮和粗糙痕迹,一些特写镜头明显看出发套和胡须粘合处脱胶现象。另外,满大街的老百姓都不合时宜的涂脂抹粉,有网友抨击我说上元佳节,女子出游,化个妆是正常的。但是,放眼望去,满屏幕的“艺伎”浓妆的确让我看着出戏!那些强行安利的文章里提到导演要复原唐朝女子妆容,但是请您不要喧宾夺主,抢了主角的镜!连路边的买菜大姐和围观群众都浓妆艳抹,为何妓院的姑娘却素颜出镜呢?
影片的造型师在花絮里特意提到,每个群演的化妆时间都在40分钟左右,这还是专业化妆师诶,你让我相信唐朝的老百姓能每天花1个小时化妆上街买菜?不要唬弄人了好不好!看看经典国剧95版《水浒传》,从服化道到音乐到摄影到剪辑到讲故事的能力哪一点不完胜《长安十二时辰》?当然四大名著之一不是浪得虚名的,施耐庵笔下的北宋末年人生百态值得马伯庸学习。张绍林导演的《水浒传》同样也值得曹盾学习。所以,请不要再吹捧什么中国影视剧标杆,什么古装第一神剧之类的头衔了。有太多太多的优秀作品可以在方方面面完胜《长安十二时辰》!
更可笑的是某些人还在嘲弄观众,说观众看不懂是无知?某人还在访谈里指出“小学三年级都能看懂古文”。真的可以吗?我三岁就会背唐诗也架不住您的台词实在写得不咋地!有本事您用文言文给我把整部戏拍下来?没本事就不要怪观众听不懂您嘴里的“古文”。剧中各式语言杂糅,实属一锅“乱炖”。不光夹杂着晦涩难懂的所谓“古文”,而且时不时蹦哒出几个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听懂的词汇,比如“吃货”、“爽约”、“跑窟”,特此声明一下,“跑窟”一词是导演原封不动还原小说里出现的词,跑窟(跑酷)出现在马伯庸笔下不足为奇,因为本身《长安十二时辰》作为网络文学,有一定的调侃性可以理解,但是导演改编成影视作品,为什么不斟酌一下“跑窟”的合理性呢?如果想调侃,想做彩蛋,那么请不要打着完全依据历史,遵循文化背景的噱头来愚弄观众的智商!每一句都给我引经据典!想到这里,愤怒之情油然而生,真是太滑稽了,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出品方这么自大,这么狂妄,可以站出来指责观众看不懂就是连小学三年级语文水平都不如的。谁给你的胆量和权利来嘲讽观众的智商?《长安十二时辰》既然要做历史、古装剧的标杆,您先看看91版《三国演义》,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不期望您导演和编剧能像前辈一样严谨,做到引用《三国志》原文都打引号。然而台词是组成剧本的基本元素之一,编剧在台词上缺乏考究,语言参差,实在是难为国剧标杆称号!
豆瓣上本剧的类型为“历史、悬疑、古装”。
接下来我吐槽一下悬疑。导演和编剧很明显不会讲故事。在我看来《长安十二时辰》只不过是一个剧情颠三倒四,逻辑混乱,严重注水的流水账而已,根本配不上“悬疑”二字。这部戏看似是一个多线性叙事的故事,但实际上只有一条主线,所有辅线上的人物、事件穿插得及其松散。缓慢的情节推进以及部分网友回应我说的“因为要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在我眼中实在是牵强附会,这种节奏配不上“十二时辰”这个既定时间压力下相对应的戏剧张力。剧中无数时间轴跳跃,各种穿帮不连戏,导演异想天开的让主角随意在时空中游走,脱离本人能够接受的逻辑范围。
举例说明:檀琪从男装变成女装和姚汝能去右骁卫府营救张小敬。第一场戏姚汝能在靖安司门口看见檀琪时穿的是红色的工服,下一场死连的戏就变成了黑色衣服。我看明白了导演让姚换装是不想暴露他在靖安司供职的身份,但是导演这种跳剪划水的处理方法实在是拙劣之极,如果放在有长时间跨度的剧情中,两场戏之间最起码要加一个转场镜头或者先切到另外一场戏再切回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更何况这每集对应30分钟的实时推进式强情节故事,怎么能容忍这样随意处理两场戏的衔接?这不是划水,糊弄观众是什么?在逻辑上过不了我这关,让人觉得特别跳戏。对于妆容这件事,我不想再解释我对满城的胭脂粉黛的质疑了,因为那些是群演,随你怎么解释吧,我就想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唐朝女子化一个精致的妆容需要多久。我不知道,也没有参考资料,那么就按照剧组化妆师在花絮里所说的40分钟为参考标准吧,檀琪从“素颜”到“女妆”,再从“女妆”转变为“素颜”,这中间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在电视剧中有没有合理的解读?导演为了让檀琪有机会换回男装,特意安排了一场李必让檀琪去拿道袍的戏,先不说李必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换新道袍这个梗合不合理,就说这檀琪从离开到一丝不苟的回到张小敬身边只用了不到20分钟,这些不奇怪吗?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源就是给主线注水呀,强行扩充支线的剧情量,以至于引发我在逻辑合理性上的质疑。
我和大部分观众一样,打开这部电视剧的第一目的是看剧情的发展,紧张刺激的故事和人物的成长,但是在这里我一点都没有看见主角应有的人物弧光。我是从开播之前就一直关注这部戏的,对这个故事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但是我在评论的标题中已经提出,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必须要吐槽一下,因为整个故事的呈现和我的预期值相差甚远。其实要挑《长安十二时辰》的bug我真不用仔细看,因为放眼望去,满屏皆是。小说写得如何,那是字面上的东西,读者在读小说的时候是会带着想象的空间读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就真多有三千尺高吗?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本身就有夸张的表达成分,那是艺术形容的需要。然而,当影视工作者将抽象的艺术描绘呈现到具象的画面中的时候就不能随心所欲。如果非要较真,非要把一个架空的事件强加到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空间里,那么我希望导演能够在创作影视剧本和拍摄的时候本着务实的心态去做,把心思多花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戏剧冲突上,尽量弱化容易让观众产生歧义的部分,如果这部戏的剧情能够吸引我,让我和剧中的人物产生深深的共鸣,我自然会忽略那些狗血的部分。但是恰恰相反,导演处理故事的方法、拍摄的角度、所谓的服化道的考究以及众多铺天盖地的关于普及剧中称谓、历史知识点、长安地图之类的帖子严重扰乱了我的观影过程和对剧情后续发展的耐心。
《长安十二时辰》不是一部博物馆的资料片,也这不是一部探索发现的纪录片。这是一部大家茶余饭后,工作之余闲来娱乐的剧情电视剧。正如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豆瓣首页给这部戏的定位是“历史、悬疑、古装”,那我就很不解了,首先,我无法拿一个看历史正剧的心态去看这个剧,因为我知道它的设定就是杜撰的。于是,我带着这个心态看,我可以接受原著马伯庸写的这个所谓的“刺客信条之长安”的设定,就拿着看一部悬疑剧的心态去看。然而,一部优秀的悬疑剧的基础就是故事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谨缜密。但是悬疑感不强,逻辑上漏洞百出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剧情上的不吸引人,和喧宾夺主的大场面、精致而不加修饰,无质感的服化道误导了我的观影方向。我看每一部剧都很认真,都是抱着学习和敬畏的心态去观看的,我也知道一部剧能从筹备到上线播出要经历多少波折。
实话还是要讲的,影视剧的好坏不是靠打辛苦分打出来的。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一部优质的电视剧是靠无数细节铸就而成的,但是前提是把基本的故事讲好,把精力和金钱花在人物的建设上面,而不是一味追求精致的表面。 我认为,一部优秀的、通俗的、娱乐性强的、能够吸引我来追看的电视连续剧是能够让我在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背景的前提条件下也能够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真实发生的。正如我不会质疑《达芬奇密码》里面发生的事情一样。不管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任何背景文化下,它要遵循一个最原始的属性——符合逻辑。 逻辑的缜密与否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感。但是,如果非要强加一个不合逻辑的认知让我接受,那我只能说不是影片的创作者没有做好工作,而是一些网友们太霸道了。所以作为一部号称悬疑剧的《长安十二时辰》对我没有丝毫悬疑上的吸引。 那么我只能去看“古装”了。一个把服化道的细节吹上天,甚至拿着服化道的精致来掩盖剧本逻辑不足和故事情节拖沓注水的电视剧,要吹,就应该有胆子做到极致,不要被观众看出破绽(穿帮及不合理)。
之前讲过甲胄的质感在我心目中不能称之为完美。现在我想就檀琪服装上的bug做一个简单的吐槽:19集14:05秒檀琪在火炭上跪着跳舞,导演给了一个大特写,烧红的火炭。14分36秒,檀琪跪在前景,甘守诚在背景,这个镜头的角度和剪辑节点很明显能看出檀琪依然跪在火炭上面。好,咱们就先设定檀琪可以在烧红的火炭上跪30秒钟而不被烧伤。 后来张小敬抱起檀琪,导演只是用简单的台词一带而过,交代檀琪没有受伤,这个简单粗暴的设定强加给我也行。但是檀琪的服装上丝毫没有烧灼的痕迹,连鞋底也是干净如新,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再加上导演之后让她跪着给李必拍打身上的尘土,然后到后台帮李必拿道袍顺便换个男装。在这一连串不合逻辑的情节的轮番轰炸下,我的底线被跨越了,这个导演在我心目中深深烙上了“划水”二字!不得不说,这种不适感究其原因就是在支线上的无底线注水,扩充容量。 这里再吐槽一下我对张晓敬在第六集的时候刚刚自断手指,然后还能行动自如,手力惊人,舞刀弄剑,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的质疑。十指连心,他不觉得痛吗?21集更神,先不说张晓敬这飞檐走壁的本领合不合理,我每次想到他那断了的手指,心里就疼。导演让张晓敬戴一个黑色的手套就可以让这个断手指的痛苦一带而过嘛?导演忘了,可是观众没有忘,从时间轴上看来,张晓敬切手指发生在几个小时之前,他现在会那么谈笑自如吗?逻辑上讲,张晓敬断指,在那个医药贫乏的时代,破伤风导致死亡是常有的事,伤口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就那么戴着个黑手套,表面上混淆了观众的视觉,但是实属不合情理。如果导演和编剧硬说张小敬是一个超级英雄不怕疼痛,那么就佐证了此剧不切实际的悬浮事实。看得出导演想给张小敬这个主角增加光环,但是您真的用力过猛了,手指切了,但是逻辑没了,导演再一次在主线上跑偏,这次让我在生理上无法接受。张小敬16集追击狼卫,双手勒住狼卫脖子的时候,我真为他着实捏了一把汗,因为我的注意力完全被他断指的疼痛所吸引,脑中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您不疼吗?”
21集鱼肠的出场像极了《刺客信条》,导演能不能有自己的创作想法,在这里,我突然又更加看不起《长安十二时辰》 了,因为不难理解,原著在创作出发点上就已经借鉴《24小时》和《刺客信条》的梗。但是我没想到,导演竟然在场景概念、动作设计、以及人物造型上也大张旗鼓的“借鉴”,“知识产权”这四个字不是张嘴说说的,你《长安十二时辰》不经咀嚼、生搬硬套把《刺客信条》的概念用在自己的片子里,就是随意拿来! 当张小敬勒住鱼肠的时候,很明显张的断指又回来了,一想到第六集时张晓敬自断小指那场戏,就特别的出戏,张小敬这个人物被导演调教得充满了表演痕迹。大家还在鼓吹这是一个多么注重细节的电视剧,对不起,我真的无法接受。
这部剧在无数人的YY中被鼓吹成空前绝后的神剧,但是不好意思,我不能买单。
如果长安十二时辰能够悄无生息的上线,老老实实的播出,不要每天满屏幕的尬吹,我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意见。一集40多分钟,真正有助于剧情推进的桥段寥寥无几,磨磨唧唧。
说到这,我想再吐槽一下,纵观无数美剧、英剧,我从来没见一个片子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的吹嘘自己的技术多么多么的好,艺术造诣多么多么的高。拜托,拍的好不是你的本职工作吗?在众多美文的吹捧下,中国影视业所有的人工作人员都要向您靠齐呗。但是话说回来,我还真没看到有一个镜头是在真正讲故事的,毫无目的的摄影机运动,华而不实,徒有其表。摄影甚至时常连基本的曝光都掌握不好,到处曝光过度,《长安十二时辰》也就是比市面上普通的国产剧好那么一点点而已(也是靠钱砸的)7个多月的拍摄,48集(其实也就是个20来集的体量)还尬吹什么呀。
还有这个台词表演,每个人都像不会说话一样,不看字幕,还真不知道在说什么。英语、西班牙语、德语、韩语、日语,就连泰国片我看字幕都通俗易懂,怎么就看个国产片儿就听不懂台词了呢?关键是,连看带听都那么累。我相信不光本人有这样的疑惑。背景音乐,刻意制造悬疑感!还有那个每集最后出现的几个故弄玄虚毫无意义的镜头,弄得好像有多高深似的。实质上徒有其表、东施效颦!
接下来就是关于资本的问题了,知道投资成本巨大,那干嘛还要拍?知道这些钱不拍60集就回不了本,那干嘛还要弄那么大一个长安城?你们这不是拿着投资人的钱不当钱吗?为了什么?圆梦?野心?还是根本就不懂怎么拍?资方的钱是那么好挥霍的吗?明明可以用聪明的手法,省钱省时间的拍摄,非要整得自己是拍好莱坞大片一样,拜托,人家美剧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的,也没有动辄就成百上千的群演好不好,您这一天的故事,非要整成一个“史诗级巨制”。在这么一个影视寒冬,你们还这么玩儿!中国的影视投资行业就是被这样玩儿陷的。都是因为这样不计成本,盲目消耗的拍戏,才导致了现在的影视投资断链,资金无法回笼,无数影视从业人员下岗,待业。你们倒好,赚的盆满钵满的,现在还有胆子出来叫嚣自己投资多么多么的巨大,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这个电视剧的故事和体量远远配不上它的制作成本,而且完全没有必要用这么烧人民币的方法拍摄一部古装剧集。
什么叫厉害?用90分钟荧幕时间讲述一个人一辈子的故事。这部戏恰恰相反,用48集的荧幕时间讲述一天发生的的故事,这叫“注水”!什么叫牛,从电影发明到今天,历代电影人都是以能把假的东西拍成真的为荣,你倒好,整一堆真材实料的服化道来拍摄,还拿着这些到处鼓吹,说白了不就是有钱,有资本?可以让你们糟蹋吗。还说什么剧组工作人员没日没夜的工作,演员发烧还在坚持,拜托,拍戏好嘛!用得着玩命吗?那些可怜的群演,他们的工作除了挣钱填饱肚子就只剩下帮您们打造那把屁股底下的椅子!这是怎么了?1000多人的剧组,6个多亿的投资,用豆瓣开篇25集没有水分的噱头吸引观众,然后又改成一个48集。真是太搞笑了,欺负大家的智商吗?真是太无底线了。本来,长安十二时辰,您能写一个十二集的剧本,我佩服您!真心的。24集,马马虎虎,两集演一个时辰,我觉得,唉,行吧,凑活看吧。可开篇25集,这个数字有些尴尬,本人当时还有些疑惑,但是隐隐地就感觉气氛不对。果不其然,变成48集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玩弄观众智商的。
总之,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主创人员特别是导演,太贪心了,什么都想要。想要面面俱到,又没有胆量和能力用最精炼和扣人心弦的视听语言去呈现自己的想法。不懂得留白,不知道取舍,贪图每一个角落和细枝末节,不知道何谓主体。正好比一场戏里如果全是特写镜头,那么真正在情绪点上的特写镜头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整部戏里充满了长镜头和无谓的摄影机运动,那么感情迸发时的那一个缓慢的推轨镜头也就显得没有张力了。这个导演完全不懂什么叫戏剧张力的表达,反而用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粉饰自己功力的不足,欺骗和煽动普通观众和粉丝。说真的,如果十二时辰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铺天盖地的吹制作层面上的精良,我真觉得它还是一个称得上比较中规中矩的国剧。但是,故事片不在剧情上吸引人,反而一味地玩儿气氛,吹舞台背景(因为现在我看到的豆瓣评论,吹的最多的其实就是说这个舞台搭得多么的棒)。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一幕精彩的戏剧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无论是在金碧辉煌的大剧院,还是在只有几把椅子、几个几何方块陈设的抽象舞台上,都能够淋漓地表现其戏剧的张力和人物的性格。京剧的舞台上,一桌两椅、出将入相,诠释人生百态,那是因为那一折好戏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已经让观众欲罢不能了,舞台道具和妆容完全成了象征,优秀的京剧演员素颜清唱,一样可以吸引众多票友。试问一下,十二时辰除去了那些精致得就像博物馆里的复原文物一般的服化道,还剩什么?十二时辰里面的人物脱掉了一尘不染、锃光瓦亮的朝服和盔甲,还能站在那一本正经的背诵台词吗?十二时辰如果没有了那气势磅礴的长安城,这些剧情还能够在更加封闭的空间内逻辑清晰地展开吗?影视剧投资的多少和舞美的精良与否可以为影视剧最后视听语言的呈现加分,但是绝对不能成为衡量影视剧好坏的唯一标准。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无论再怎样的舞台上都是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反之,需要的是银装素裹和美颜精修!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实在心声而已,也许会遭某类人的唾骂,但是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实话。
写在2019年8月12日夜:
今日,观剧结束。
我的标题中,将删去“持续更新中”几个字。
一切都已落幕,我害怕告别,害怕忘记,可也终究要接受,要释然。
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只知道自己是尽心尽力、认认真真、掏心掏肺地把此剧看完,万字长评也更新完毕。
从上周二开始到今天,整整两周,除了看剧、思考、整理发布,别的几乎什么都不做。
几万个文字,几万张图片,几万次的灵魂交接。
此次的“极致释放”,让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豆友。谢谢你们关注我的文字,更谢谢你们与我共鸣,这是我最看重的事。
若你在别处遇到我,记得告诉我,你从豆瓣而来。
豆瓣于我,是不同的,我们这一份长安的共鸣,是永恒的。
在此,再次感谢各位豆友,感谢长安十二时辰,感谢二零一九的夏天,感谢我们内心最纯粹、最美好的一切。
2019年7月31日
此篇将持续记录看剧感受,不过每集会提前预警,不用担心剧透。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严重时间强迫症,很少看剧,要看也只看短小精悍的英剧和大神级别的美剧,基本很难坚持看那些动辄好几十集的国产剧。
长安十二时辰,一夜,一口气看了七集。
上月底此剧刚出时,看了第一集开场的一镜到底,惊艳。还看了导演十分谦逊的采访稿,认同导演的观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好剧要往下看。
一个月过去了,好评如潮。作为影视爱好者,敏感力驱使下,决定开看,不能错过这个有可能是国产剧里程碑的节点。
关于制作之精良,网评已说了太多,我,深表认同,不再赘述。
只想说说剧中人物。
七集。
张小敬这样的人,第一眼看上去凶神恶煞有距离感,又因机智过人不得不令人提防。可越看下去,越令人动容。粗粝的外壳褪去,内在的善意显现。尤其是与部下小乙诀别一段,催人泪下。
人终究是人,不是神,人要做选择,而只有在对的信念下,方能虽九死犹未悔。
我相信,得知此事后不良人对张小敬的恨意与决绝,随着时间推移,终将褪去。世事万变,不变的是内核,是本心。
李必,年少有为,仕途大好,学识丰富更善于借用。
如曾问张小敬如何办事,张小敬答按自己的规矩,后李必面对太子询问如何办事,借用此话。再如入右相府发出质疑,右相答事急从权,后右相问其为何用死囚办事,同样以事急从权回应。
这是辩论的智慧,是处事的智慧,更深层次是,学习的智慧。李必虽年少,但内心敏感,断事敏锐。
紧要关头敢于搭上身家性命只为保全己方根基,一可见其做事信念之坚定,二可见其对于事物发展之预判能力。
看至此,想,如张小敬和李必那样的人啊,他们为何如此?
十六集。
一部好电影,能集聚十部电影的能量。一集好剧,看一集如看十集,十六集便是如此。
靖安司集体施压李必一段,不管敌人、队友、甚至自己,都不知该如何信张小敬。李必内心一直在揣测、在衡量,然而紧要关头却孤注一掷,信。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会在某些时刻觉得李必弱小、经验少,不论是对圣人心思的浅显理解,还是对内部的错误猜疑,都会看着有点心急。然而,且不说上帝视角优势,换一个人或许还不如李必,就从李必对于张小敬的判断来讲,早就甩众人十万八千里。李必看人不准?错,他能看准最关键的一人。他的天性优势帮他排除掉无关紧要之人,每个人精力有限,抓准最关键的就够了。那种优势,用生活常见的现象来解释,便是直觉。不需要太过繁琐的寻找证据和判断解析,仅凭最迅速的方式直抓要害。
就如线报提醒一个“慢”字,他又能迅速反应,选择最有效解决方式——一介书生,孤身骑马引诱狼人。震撼,真的勇敢。
而那一刻共同奋战的张小敬与李必,终于好像一个人。此前徐宾说李必和张小敬不同,其实不然,他们是一样的人,只是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看事角度,不同的处事方式,他们灵魂的底色,是一样的。
别忘了,这一切只发生在一天之间,什么样的事物可以在一天之内相交相通相融?
有人问,张小敬动机是什么,质疑剧本不合理。
不是不合理,是你不相信,你不相信会有这种人,你没遇到过这种人。你,不是这种人。
看剧这种事,很难圆满。我不知道此后我会不会有机缘继续看下去,但看至此,要说,我没白看。我能够感同身受,我能够为之动容。它早已超过了制作本身,剧本身,那是一种记忆,一种共情。
我也不知该如何用精准的文字去描述我在剧中所看到的那份感受,若必须用文字来表达,我只找到一个。
信。
十九、二十集。
彼此分开半个时辰后,于夜间相遇,张小敬和李必互问:“受伤没有?”、“受伤了?”
这是一个节点。
发自内心为对方的关照,唯有因真正认同而贴近才能如此这般。
剧情推进,李必谎称遇毛贼,张小敬自是不信。
于是有了如下对话。
这是继最初彼此不熟悉时第一次确认彼此目的,“历经风雨”后,第二次确认。
张小敬太聪明了,跟这样的人共事,既轻松,又辛苦。
先前说张小敬聪明,在于他的全盘把握。李必处 结束,到 姚汝能。
插。
第一次质疑是夜市中,姚汝能感叹长安百姓忘记张小敬所做之事,张小敬也首次言明心声——他就是想让百姓乐乐呵呵地生活,自己是否被人记住根本没想过,根本不在意。
人必都有所图,否则如何活于世?
而看张小敬所图,这是什么?
是真正的侠义。
此时此刻,真想叫张小敬一声,张大侠啊。
回。
距离第一次发问还没过多久,这是姚汝能与张小敬两种不同价值观再次鲜明对立。
姚汝能说:我就是不相信有你这种人。
姚汝能对张小敬价值观的不相信,一如此前有些评论说人设不合理,难以理解张小敬动机。
剧中姚汝能不信张小敬,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也不信有张小敬一样的人。
另,姚汝能此处如此直白袒露心声,再次印证李必看人之准,姚汝能内心还是有率性的一面,只不过就如剧中反复出现众人对“长安”的感叹一般,或许姚汝能是标准意义上的“长安人”。
说到长安,有了下边一段对话。张小敬内心世界进一步体现。
至此,终于明晓,其实张小敬是有长安梦,就如今天的“北京梦”,那是支撑他活着的一个信念。
最后他说:这是他的一点念想。也就是这个意思。
原以为十六够好看的了。十九、二十太丰富。
另起。
右相:“让李必查案,必要时帮他一把。”
弹幕:“终于有明白的人了。”
其实,不洽切。从深层次讲,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右相所为,实属共同面对仇敌时优先解决外部矛盾罢了。
此时再看李必,对其个人来讲,此番经历带来的成长,便是明白——或许,此前所相信的并非真正值得信任的;或许,他一切努力的背后,也不过是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弃所有人于不顾。
当他看明白后,我相信,他一定不认同那种做法,就同张小敬当年一样。
曹破延审问结尾,对李必说
曹破延这一句,对李必来讲,是暴击。
李必聪慧过人,早已猜到一二,由旁人脱口而出,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
如此前所说,李必的成长,在于他看清从前的那些误信、误判。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信念的树立、信念的崩塌、信念的再树立。
如此才能形成对世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看过山水后再看山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自己还是那个自己,而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已然不同。
再另起。
思路整合。
张小敬对于闻染的感情和龙波对于闻染的感情,逐渐合二为一了——不管如何,都要保全闻染,因为闻染是他们此刻依然存活于世的全部信念,是对未来的寄托。看来,龙波或许是当年九人之一。
案情也逐渐明了,先遣部队狼卫已全军覆没,龙波为首的大部头终于凸显,接下来或许呈现出自己人查自己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错综复杂,一切终将不复。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会随万事万物变的,只是张小敬想让长安变好,龙波是想毁掉它,于是不再是同路人。
为何开始相似的人变着变着变得截然不同?变化的根基是本心。
就像我说张小敬和李必是同样的人,虽然他们是那么的不同,但他们的本心相通,于是变着变着就会变到一起。
至于何监那条线,或许是终极大boss,猜测涉及太子,涉及皇位。李必分析狼卫如此透彻,想必早已明晓自身的位置了。一切努力的方向不过是表象,在真正掌握权力的那些人手中,也只是抛出问路的一颗棋子。
另另起。
与前者全部不同。
“因为你这辈子最喜欢的人,只能陪你一天。”
泪目。
我不知道张小敬最后到底会不会死,可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我近来越发感受到,每个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时间本就是一个虚无的东西。庸庸碌碌是一生,风风雨雨是一生,可每个人拥有的经历和感悟不一样,而正是这些经历和感悟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不知编剧是否原有此意,我从这十二时辰中自行进行了解读。
张小敬这一天的时光,其丰厚,早已超越了千千万万漫长的岁月。
一个人的时间,并不是由报时的那个人来确定的,是由自己的心决定的。
张小敬,不良人之首,然此不良人,乃真正良人。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永远不要放弃信念,这世上有这样的人,自己要做这样的人。
二十三集。
好剧,大戏一波又一波,重要的是,层次推进又推进。
这一集,有些东西,已经超越人物,超越剧情。
两人终于见面,那一份对峙里,不仅是敌人对敌人,更是在此案中身份的对等,龙波就是既得利益者?一定不是,他也一定知道。
龙波大开杀戒。
弹幕中有人说:为何李必不说话,无能。
不然。
那一刻,李必,说什么?
一切的道理,龙波比谁都懂,只是身在此局中,就是战场,就是你死我活,说任何也无意义。
能做的,就是打。
所以,破局者,崔器,出现了。
崔器一段,令人动容。即便此前对他有诸多愤怒,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他战死,这就是人性,每个人在生死前,都会有强烈的代入感,不希望他死。
可是又一想,崔器,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以赴死的心态去战?还是信,是崔器为军的信念。
崔器血书长安那一刻,足以修正此前一切错误。
我内心也得已解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而死,能否死得其所。
当然,他是。
他的敌人,龙波,都认为他是。
血战之中,不断穿插龙波擂鼓的画面。
那个画面,直到二十三集结束很久后,也一直萦绕在我眼前。
龙波擂鼓时,在他脸上,你好像看不到一丝波澜。吓人的冷静。
可冷静的外表之后,是什么?
张小敬那个回忆,插得太好了,不短不长,刚刚好。我完完全全被吸入那个场景中。
龙波,就是萧规。
他是可爱的,顽皮的,独特的,灵气的,他是天才,他与众人不同,他永远充满活力,他永远有办法,他永远不放弃。
短短几个画面,短短几句话。他们那些同生共死的经历和生死与共的情感,跃然而出。
龙波,萧规,最特别的人,最特别的记忆,最特别的情感。
此后二人,会对立吗?会为各自所代表的立场开战吗?不敢想象。
我在想,其实张小敬也是因与朝廷对立成为死囚,若不是由于今日之事,也无法出狱。那么,会不会是闻染与龙波联手救出他?若果真如此,悲伤的情绪得以缓解。只是他们应该未想到,在这一天,张小敬遇到了同道中人,李必,和心爱之人,檀棋。
回到此刻擂鼓的萧规。
自己于台上擂鼓,让崔器一人战众人,残忍吗?
曾经他们九人的经历,残忍吗?
李必反复说的一句话:你说过要让他们活的。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分量千金。
人与人友爱互助也好,沙场对战也好,都讲究信。
人活着,都是因为有信念,有相信的事物、道理,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
李必信龙波,可龙波却说——
这是李必最不能接受的事,他的信念崩塌,再一次崩塌。
而龙波,又何尝不是。当年他们集体拿命守城,援军却迟迟不发,从军的信念何在?虽然当时大家一再互相鼓劲,当兵就是要杀敌,就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但我想,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信念,都已经崩塌。于是到了最后,他们九人继续活下去的信念,成了让闻染好好活。此前从军时那份信念,再也树不起来了。
对于那一刻的崔器来说,反而是幸福的,因为他依然有信念,他的信念从一而终,就是杀敌,哪怕战死。
一句:长安,崔器。
饱含了多少情感。
某种角度说,龙波对于崔器,是一种成就。
最痛彻心扉的,莫过于大爱之人的决绝。
对于龙波来说,这一切,他全部经历过,心如死灰。
他曾是万般面孔中,最可爱的,也是如今最可怜的。
他,最真实,也最痛苦。
哀莫大于心死。
这部剧好就好在,他没有让好人尽好,也没有让坏人尽坏。每个人在这一天的所作所为,都承载了他过去所经历的一切。已经用半部剧塑造了张小敬的形象,如今再进行下去,无论是对于剧情还是对于人性的探讨,都会显得单薄。
看到第二十三集,对我自己的影响达到最大。
我被龙波这个人物深深吸引。
明明是此前的大反派,瞬间,便可由恨生爱。
再次表达对 张小敬关于萧规回忆 那段剪辑的敬佩。
至此,在龙波面前,张小敬的人设告一段落。龙波冷血无情背后的万千荣辱,即将呈现。
悟。
一个人的时间,并不由报时者决定,而由自己的心决定。张小敬,不良人之首,然此不良人,乃真正良人。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永远不要放弃信念,相信这世上有这样的人,要做这样的人。若不得,哀莫大于心死,如龙波,冷静皮囊背后的,是万千戎马。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千帆过尽,万般皆空。
二十七集。
这是核心凝聚的一集。
此前说过,李必看人准,看姚汝能,说他有血性。
第一次,是崔器战死之前,虽纠结太久但终于冲了出来,巧的是刚好有援兵出现,他便又退居人后。
这一次,是明明已决定安分听令,却在望楼之上终究过不去自己的心,发出号令——不退。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秉性里有些东西是相似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很多摇摆,就如姚汝能此时,好像怎么选,都不够完美。他本以为在望楼之上想清楚了,做了大义之举。然而又被吉温几句话戳中内心。
入狱后,程参几句话再次点醒他:你不是都做了么。是啊,都做了,说的就是“不退”,那就不退,不能被任何打扰啊。
于是,檀棋,李必,张小敬,虽散落各处,却因姚汝能之“不退”,终又合而为一。
每个人都有纠结,有犹豫,姚汝能有,张小敬在闪回此次死去的兄弟时有,李必被关时听到“什么都不用想也是活着”,而檀棋真实身份还未得知,若果真是暗桩,她在此期间也一定会有。
不退,更让张小敬再次回忆战场。
不论是曾经,还是现在,都在纠结着。曾经被抛弃,如今再次被抛弃。的确,就像今日那些兄弟问他的,干嘛还这么做。
为什么张小敬说闻帅是印象最深刻的二人之一,因为,闻帅是核心价值观稳定的人。
这世间事,本就难以衡量对错,怎么样做都会有不足,都可能会后悔。但是与其纠结着,不如选定一个,做下去。
所以,又回到我所说的此剧当中的核心—信。
这种信是一个人的,也是一群人的,曾经在战场上,无人知晓,若真想退,可以退,但是闻帅说,不退。如今靖安司散落各处,姚汝能说,不退,也是又将所有人的心气凝聚在一起。
在街上,张小敬与李必相见,那一刻的神情,真的什么也不用说了。
此刻的李必,已被张小敬视为曾经战场上的兄弟。
于是,当波斯王子问,谁啊。张小敬答,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而后,李必解释并非自己捉拿张小敬,被张小敬打断。心意早已相通,无须多言。
回想白天靖安司众人劝谏李必弃用张小敬之时,李必的坚定,真的感动。
而此时的李必,依然未看清此案背后真正主谋。
从何孚口中得知局面的那一刻,他的价值观将要彻底崩塌了。他一直以为他是为太子,但好像确如何孚所说,再按自己想法做下去反而不利太子,可是若不做,将违背本心。究竟是为太子,还是为百姓,还是为什么?
于是混沌中,李必看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那是第一次直面内心价值观的挣扎。李必的世界里,已经存在两种价值观了。
经历了对何监的质疑后,最亲密的郭叔叔来提醒李必,事件越来越指向与他内心最初所想截然不同的位置。
到底什么是对的?
信哪个?
哪个在你心里,就是对的。
老三不知百姓无辜么?可既已选择,别无他法。
右相心狠手辣么?可身为法家,也依然有自己的坚守。
就算被千万人骂为小人,元载也是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做事,宦场起起伏伏,直面本心,善用本能,博出自己一片天地。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都掌控着自己的人生。看过此剧,回首自己生活中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感慨万千。世事无绝对,尊崇自己的本心,选自己的路便好。
三十一集至三十四集。
一方面,谜底一层层揭开。
另一方面,剧中人关于信什么、如何信的思索,愈发深入。
右相府,在是否签右相不实公文前,李必想到——
“如何选择”。
此二人对话总有深度,上一次是关于张小敬经历探讨,这一次是关于对“选择”的认识。徐宾涉及到了深层次,他的思考具有普世性。我此前说过,在今日之事中,每个人都会有动摇,有纠结,到底什么对什么不对,到底该该信什么,每个人都在思考。此处,以徐宾之口讲出这个道理,算是一种总结。
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信念皆已呈现。那么现在,李必到底该选择?
来看看剧中其他人都是怎么选的。
波斯王子,因为张小敬顾念他人,选择追溯张小敬。
这是 选这个人。
张小敬说李必好好办事,就信。在他看来,信某个职位、某个类型,没有用,他信当下的所作所为。
也是 选这个人。
姚汝能已叛变,但为救檀棋,再次叛变。还记得当初崔器加入右相又回来时,他怎么说崔器的吗?
彼时问别人,如今自己如出一辙。
活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重要的是关键时刻如何选择。
经此一事,再次证明李必看人之准。最开始我就说过,没有人能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能把握核心就够了,李必能够看到姚汝能的底色。
而此刻姚汝救檀棋,不是因为太子,也不是因为李必,就是因为他认为 檀棋 不应该死。
还是 选这个人。
至于龙波,怎么选?
龙波说选最好的,他要做的事,是直接杀最顶层的——皇帝,是为最好选择。而做事目的呢?我预测是,为了张小敬,也是为最好选择。
所以,依然是 选这个人。
不过要提及的是,我想他二人此后定会有争执,张小敬必然坚持不伤害百姓,所以最后龙波可能会选他自己所坚持的,坚持这一切是为了张小敬,为了第八团,为了他生而为人的核心信念。
好了,回到李必。
他准备如何选择呢?
李必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再次提醒,别忘了这是在一天之间。前一秒还有自己的坚持,下一秒想到与徐宾对话,马上化为己用,做出以前根本不会做的事。李必会转弯了,没那么执拗了。
右相聪慧,他能看到李必这一点。
李必,学得太快。关键时刻,总能找到以前的积累,转化使用。
此前在乱巷中的头脑地图情节也是如此,不仅是记忆好,更是反应快,总会在最需要的时候迅速调用能量储备。
而这一点,郭将军也感受到了。
李必直言此番乃帝王权衡之术,这已是常人难以看到的。另外,他做出了选择。
郭将军如我此前所问:为查案?还是为太子?
他想两全。
两全。上一次出现这个词,是张小敬在靖安寺给他的提醒,可见张小敬对于事物发展的把握预判,和对李必的了解。
可殊不知,或许张小敬自己也将面临无法两全的局面。
三十五集。
是揭秘的一集。
此刻,龙波真实谜底揭晓:杀圣人。
此刻,龙波本人第一次戳破与张小敬关系,二者相识,且接下来依然是同盟关系(在龙波看来)。
路已铺好,这预示着接下来要上演大戏了。
另起。
补几个三十一集至三十五集的其他。
姚汝能对承参说:长安(重点),你待不了。
印证此前对他的判断,他的所作所为,其实真的很“长安”,残忍点讲,他已经算很好的“长安人”了。
檀棋在姚汝能“叛变”后,依然讲出此话。
印证此前所看,姚汝能一句“不退”,让很多人重新树立起信念。
元载真的太令人讨厌了。
但是其实他是非常明确自己的信念的,他对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都不会走心,即便显得那么龌龊,因为他内心是恒定的,就是利用一切资源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我之前说此剧好,好在好人不是尽好,坏人不是尽坏。同时也好在,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在追求着自己心中所相信的事。
因为无论是什么人,此生,都在为自己所信活着。
说一下关于演员的一点小看法。
有点突兀。没事,后边会解释为什么在这谈。
我很喜欢萧规这个人物,从二十三集开始,喜欢到可以忽略饰演者周一围表演上的某些刻意性。其实周一围这个演员,演技是好的,只是他太强化个人特色。他被人说的最多的,是“装”。他的粉丝中,男性肯定少,因为同性之间对于这种“装”更为敏感,更不屑一顾。他那种“装”,说白了,就是拿一种架子去演戏,这也是为什么他演影视剧有种演话剧的感觉。话剧演员往往“范儿”特足,跟场地有关,那么大的场子,必须立起来鲜明的“架子”,才能让剧院最后一排观众感受得清楚。但是在小荧幕上,这个“架子”就让人有距离感,觉得不够真实,也就是“装”。 另外,台词的“话剧感”,常常让人出戏,这是对于影视演员来讲,最可怕的事。
好就好在此剧中,萧规这个人物本就太特殊了,他就跟一般人不一样。那么,周一围这种“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给人带来的不适感,也会得以缓解。戏里戏外,喜欢他的人一定特别喜欢,不喜欢他的人也一定特别不喜欢。我虽然不太喜欢刻意感的事物,但是周一围的个性化表演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
再说雷佳音,他真是一个好演员,我从大学时看《黄金大劫案》就觉得他演得特好。这么多年,他也确实是踏踏实实演戏的类型。他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很朴实,接地气,演戏也是如此,很真实,令人信服。基本能做到演什么像什么,当然,要演符合他自身形象的。
不过,不过,在这里我特别想说一说演老赵的那位演员。
为什么要叫老赵?因为老赵那一段戏印象真的太深刻了,让我觉醒了他的演技!最开始因为他太反派了,对百姓死活的漠不关心实在令人生厌。到檀棋劫狱张小敬那一次,略感到他的演技,直至张小敬回靖安寺后“我是老赵”这一段,才终于赤裸裸地感受到,他演戏太自然,太自然,太自然了!自然得让你不觉得这是戏。你就觉得他是这个人,那些事就是生活中发生的事。这种演员里代表性的,比如黄渤。当然,我没看过老赵其他作品。可单就这几场戏的表现,已略知一二。在我看来,演员的最高境界,就是 无我。虽然认识你的脸,但看每次看不同作品时,都只感觉你是那个角色。我是这样认为的。
剧情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快要结束了,我又开始心绪起伏了。
这部剧拍得真不容易,古装剧想要精致已经很不容易了,拍摄同一天发生的古装剧更不容易,那些复杂的服饰、妆容,每天都要保持一致,那些光线、布景,也要根据剧本时时调整。虽然故事是一天发生的,可是拍摄时每天天气都不同、光线都不同、演员的状态都不同,这需要剧组前期进行怎样周密的策划安排,才能做到啊。真不容易,跟剧中阙洛霍多计划一样不容易。所以即便剧中依然有不完满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我至此,如最初所讲,这可算是国产剧中里程碑意义的节点。中国式朝堂斗争,美剧式悬疑剪辑。有网评称其为“国产美剧”,私以为很恰切。
我一直在说剧中人物的信,我自己也在信,就像看一部好剧,明明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但愿意信,愿意进入剧中。
长安的灯,真漂亮。
我马上要看三十六集了。
心跳已经开始加速了。
三十六集、三十七集。
昨天我说,此前一直在呈现各种各样不同的信念,后来人们开始纠结。
而如今,已经基本全部选定了。
李必,选太子。此后所做一切只为太子。
还记得三十一至三十四中波斯王子、张小敬、姚汝能、龙波的选择吗?都是 选这个人。
到此处,李必,也是 选这个人。
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人总得选一个。
萧规也是。
果然,他选的是张小敬。
我此前猜想,他可能是为了救张小敬,如今看来,八九不离十。不过不仅只是救张小敬,更深层的,或许是一种救赎,一种自我救赎,一种对一切信念的救赎。
另一边,张小敬也选了。
当然,张小敬选择了,先 救百姓,炸了毛顺。
萧规这句话有深度,选择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了。
但我觉得这次对于张小敬来讲,不是,我觉得张小敬这一次不会与萧规站在一起。
因为这句话——
萧规认为他认识张小敬久,他也的确有这个自信去“规划”张小敬的一天,去“指导”张小敬想明白。
可人心就是这世间最神奇的事物,什么都没办法跨过人心。
李必与张小敬相处的一天,看似短暂,但这一天,恐怕比他二人此生的经历还要漫长、宏大、重要、无法替代。
李必聪慧过人,想必心中早已打鼓,猜测龙波与张小敬的关系。
此刻,证实了。
萧规刚刚说完话,下面这个画面,接的太好了。
一句“现在你想明白啦?”
看似是毛顺问张小敬是否想明白救百姓还是救皇帝,但其实在此刻,更是张小敬或许该想明白龙波是谁了,想明白若果真龙波是萧规、萧规想杀皇帝及长安百姓的话,他要怎么做。
果然,炸掉毛顺后遇到鱼肠,张小敬想证实自己的猜想。
确定,张小敬已知龙波身份。
接下来二者关于“选择”的一段探讨,可圈可点。
鱼肠说“他是个好人,和你一样”,前边图中刚被炸掉的毛顺,说了同样的话。可就像我一直所说的,好人就一定什么都好吗?张小敬和萧规都是好人,可为什么二者所做完全相反呢?
这一段直戳人心,是关于是非善恶的争辩。
张小敬到此处依然认为萧规错,是以圣人之名行大奸大恶之事。可鱼肠戳破,皇帝也是如此。
但是鱼肠有没有想过,再反过来,萧规也是如此。她说萧规是好人,萧规对百姓如何如何好,可在关键时刻,在今日,萧规为了杀皇帝要全长安百姓陪葬,这又如何说呢?
是与非,到底如何分辨。
张小敬也暂时分辨不出了,所以当鱼肠质问他,他只是下意识的躲避了,什么也说不出。
另一边,李必同时也被问住了。
只是李必未经历过大生大死,这里想得浅了,竟问出这样的话。
不知此处是否刻意为之?为表现李必不愿承认、不愿相信,表现不管什么人、只要为官总会有这样的意识?还是为了表现李必因实在心系长安百姓而直指萧规当日之错误行径?如若不然,和李必原本聪颖人设不太相符,此处保留,先往下看。
萧规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被萧规怼的哑口无言,李必早应想到事出有因。
萧规不仅要改变张小敬的信念,顺带着也要改变李必。
张小敬虽曾与龙波同生共死过,可我觉得他二人内核未必就真的一样。张小敬是看眼前的人,这点在老三那已经表明。李必办事,他就信李必。只是对皇帝的评判这里,他暂时还无法说服自己。
要我说,这还是选哪条路的问题。没有全对,也没有全错。归根结底,还是闻队那句“不退”。
萧规不一样,他所信之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所以他说——
我在想啊,萧规原本从军卫国,如今却为首叛国。人生总会有徘徊和纠结,但是他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做出这样翻天地覆的转变?
所以二十三集时,我说他擂鼓那一刻的冷静很可怕,能感到他心死过了。而今天他再活过来,已经和过去的自己全然不同了。两个极端,全然颠倒。
在这两集中,故事线很少,张小敬一线,萧规、李必一线,太子、何监、郭将军、右相、永王、皇帝合为一线。在这个时候,又穿插进报时者,我想这不只是为了报时,更是他这句“死人脸”。至于究竟该如何理解,我还要再往下看。
三十八集。
终于,到了三十八集。
这剧开播后一个月我才看,看了不到一周,却仿佛看了半个世纪。其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都令我深深着迷,于是耗费了大量时间整理此篇观剧感受,发布出去,在此感谢豆友看我写的文字,并与我探讨。我看得晚,发现大家一直在说三十八集,已预想到这一集的份量了。于是,我在看这一集前无比郑重其事,那种感觉就像看大结局一样。
只因此前想得实在太多了,他们在战役中那些内心的挣扎与坚持,一如所料,未有悬念。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我第一次看到战场上萧规正脸,眼眶一下湿润了。
那是曾经的萧规啊,他还有表情,他还可爱,他还同大家在一起。还和此前所见到的那个深不可测的龙波,不一样。
旗在人在,是萧规曾经的信念。他是信军法的,即便校尉已经死了,若自己未守住棋,也要拜托给张小敬处罚。
他信的,是一种法度。
这在某种程度上,和闻队一样。
信到什么程度是真正的信?在这里我要提到一种状态,慎独。此前大家想撤退,或许是没人知道,但闻队不退,这是一种慎独。校尉已经死了,没人军法处置萧规,可萧规依然要处置自己,这也是慎独。
张小敬此前说印象最深刻的二人,正是闻队与萧规,他们都是能够做到慎独的人,都是信念极其坚定的人。
也正因此,他们都固守自己所信之事。于是有了如下耐人寻味的一段。
萧规淡淡地说了一句:“老闻讲那些故事,你真信啊。”
第一次表明了他的价值观。
说着说着,张小敬突然激动起来,大喊一声“长安”。
吓了萧规一跳。萧规的反应太可爱了,我都笑出了声。
可笑完之后,是悲凉。
张小敬接下来描绘着长安,老闻口中的长安,他想象中的长安。
可萧规依然只淡淡地说了那一句——
为什么萧规能够在今日做出这样的举动,从那时起,他与张小敬心底里所认定的,就不一样。
而且从那时起,他就想改变张小敬。
只是张小敬紧接又说——
张小敬所说“宁愿相信”,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很多背后的事情,每个人都懂得,一切没有想象那么好。但是,“宁愿”,就是一种选择。张小敬,选择了去看长安的好,选择让长安好。
而从那时起,长安,就已成了支撑张小敬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为什么喜欢这部剧,因为它与我同频共振,接下来借萧规之口,道出全剧核心。
这一组镜头多好,这世间万千面孔皆因心中所信,会崇拜一个人,会愿意为了他做事,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价值,能活得有力量,并且永远坚定,永不放弃。
至此,我也终于明白为何自己在二十三集就被龙波这一角色吸引。人都是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喜欢与自己同样理念的人,喜欢、信任、甚至崇拜。
虽然还未看完,但我可以说这部剧是成功的了。因为萧规这一人物刻画成功了,他不是表面的,是从里到外的,是走进我心里的。
我在二十三集就感受到了,在三十八集,我也和剧中人各自得到证实一样,得到了自己的证实。那是一种圆满。
接下来,到了萧规人物形象的全方位描绘。
刘宗器一句话,令全员心生怜悯,同时也必将顾及己身。
萧规马上感知到大家的动摇,这时迅速起身,凝聚人心。
可见萧规对人心的把握,初见其强大的领导力。
只是全员振奋军心之时,老三抢吃粮食。萧规怎能看不到?看到了,怎能放任他?
于是——
萧规是真狠。他的狠,不是瞎狠。是有充分的思考、理智的判断、长远的把握,他心思细腻又做事果断。
只带动能带动之人还属一般,如何解决抗衡之人更彰显智慧。
萧规太懂人心了。
其实闻队真的很厉害,他与萧规是两种风格。
闻队很正,有大将风范。
也正因此,他担任第八团的统领。
不过仔细想想,对于小团队,闻队以“不退”树立军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皇帝不也是如此么。所谓舍身取义,舍小家为大家,不都是如此么。我不知此后萧规还经历了什么,不然他现在对于皇帝的反叛,其实也是对闻队的反叛。当然,他自己也说了,他觉得自己以前做错了,他接受了新的想法。
闻队不明白吗?
其实也明白。
一句“先送刘宗器回家”说明,他也是认同那种行为、那种想法的。只是还是那句话,他选了不退。
老三看起来价值观变来变去,开始坚持,后来想撤,粮食来了又坚持,知道援军不来了又想撤。
说实话,我在考虑里边有可能有生理因素影响。老三很容易饿,饿就会低血糖,低血糖就可能脾气暴躁做出非常态的举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减肥试试就明白了。
没在开玩笑,真的。人在饿的时候很容易情绪化,低落、发脾气、暴饮暴食常有的。那是最本能的,最真实的。
不过排除这个因素,也还有我此前说的,就是关于人的纠结与犹豫,这其实是可以被理解的,重要的是关键时刻选择什么。老三说他想明白了,也是这个道理。不过遗憾的是,老三后来又变了,又选择了萧规,他真是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价值观。
萧规价值观是稳定的,改变之前很稳定,改变之后也很稳定。我在想,那个时候,所有人的信念是活着回长安好好生活,萧规是不是已经开始想着活着回长安杀皇帝。
军旗是军队的灵魂,萧规在第八团的职务,恰好是旗手??
好好的一部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本是紧张悬疑扣人心弦的剧情,根本感觉不到一点紧张,所有的演员都四平八稳不紧不慢的“用心”演绎,几个小时之后长安就末世火劫了啊,对敌对势力还一无所知啊,百万人里寻找周密计划隐藏起来的对方精英啊,急不急啊,还谈情说爱,还娉娉婷婷,被这拖拖拉拉的剧情噎死。
服化道得分,其他统统零分。
这剧我说老实话,炒作的水平蛮高的。
连豆瓣都能攻陷,牛。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资方给力,这个就不乱猜了。
这剧优酷独播,竟然6天6万评价数量。
牛,真的牛,看得人真多。
而且都喜欢上豆瓣。
下血本了。
也别统一用什么外宣词啦。
又是“看不懂智商低”、又是“悄悄开播”、又是“十七岁作品,时隔两年”
又是“服化道一流”,又是“您只配看国产三流脑残剧”。
对不住,我真的笑了。
一个电视剧,又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有什么看不懂看得懂的。
我看
的时候,也没说看不懂啊,何况是国剧。
建议曹盾导演好好揣摩揣摩,怎么把故事讲好。
而不是一开头来一个毫无意义的长镜头,光第一集就不止一个长镜头。
开头的长镜头,我半点没有感觉到所谓的盛唐。
你摄影出身,但是自从上过你
的当之后,我就觉得你不是那么可靠了。
张艺谋也不是靠拍满城尽带黄金甲,蜚声全球的吧?
所有的演员都在撕裂,过度的用力。
每一帧都在说,“你看我这画面多高级”。
“在众多国产剧的矮子里,我算制作精良了吧”。
只会给观看者,带来一种不适感。
真的,光是知乎和豆瓣,刚开始吹得我以为这剧已经上天了。
我看评分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三四天就5万评分,what?
你这播完没个二三十万评分,说得过去?
讲好故事,是电视剧最基本的吧。
从这一点上,连
的水平都达不到,虽然这也是一部水分极大的剧。
陈还是个歪嘴。
等你评分到6.5-7.8之间的时候,我自会打回3星。
别把剧当信仰。
动不动就“您智商低”,“智商低就别看了”,“脑残滚回去看你的三流脑残剧”。
搞得跟个邪教似的。
看剧,就要少关注故事以外的事情。
情节的顺畅都做不到,只会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毕竟,
美人在骨,
不在皮。
打动到我的点: 1.崔六郎为了给弟弟买军籍一辈子只能吃流食,他死了以后弟弟给他供了一张大饼,那估计是他生前最喜欢吃却永远无法享用的食物。 2.曹破延在理发tony老师的店里刮胡子,他坐的位置一直是比较阴暗的,后面小女孩捧着衣服出来他蹲下和小女孩讲话的时候光完全打到他身上了,让他从阴暗到光明的那一瞬间,是思念自己女儿的心。
3.开始崔器衣服湿透是因为他跳渠去追曹破延但没有追到只好湿漉漉回靖安司复命。
4.救曹破延上来的那位大叔给曹破延倒出来暖身的酒是红酒,杯子是贝壳形状,从酒的品种和杯子的造型就对当时繁盛的大唐长安贸易可见一斑。
5.第一集旅贲军一个士兵悄悄跟着崔六郎带着曹破延进货栈,躲在墙角把刀伸出来一点点横在上臂上是为用刀锋反射货栈门口的情景。
6.第一集李必噼里啪啦的夸奖了一通他们靖安司的大案牍术员工们,张小敬来了一句“你信他们吗”“信”,到了十二集,张小敬的这句话也成了李必自己的:他们可信吗?我觉得张小敬当时问那句话应该是在李必前面向他介绍徐宾怎么通过大案牍术找出来他,他的情况的时候有了一丝丝疑惑,因为好像的确他是那么个情况但好像又有哪里不对。
7.靖安司放沙盘的大厅最里侧赫然有一个真武大帝的上半身雕像,说明靖安司的确是一个临时机构刚刚成立不久,连办公地点也是寺庙改造的,正好应该就是原来的大雄宝殿之类的大殿在空间上上下隔为两层。另外关程森和张小敬的牢房里也有雕像的身影,有一尊还正好在牢房的外墙的位置。没有将雕像请走就动工改造了,一是说明时间紧迫,二是主官修的是道教(个人理解,不妥删)
8.第六集两个主角两条线,他们都在拿自己最最珍视的东西换长安百姓平安。张小敬和葛老换,用自己视若性命的道义和比自己命还贵的兄弟的命,换一个线索;李必和林相换,用家族的荣耀自己锦绣的前程甚至性命,换靖安司的查案权。
9.第六集在张小敬的回忆里面,小乙为了争取到做暗桩的机会切掉了自己一截小手指,小乙死了以后张小敬也切掉了自己的小手指,说“换小乙一个全尸”,他不光是为了保小乙的眼睛,也是为了还他一截手指头,让他完完整整的……(写到这我哭了)
10.今晚哭着来补充😭。今晚崔器抖着手蘸着鲜血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写长安二字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开头的“长安 焦遂”,有人安安逸逸自然而然的生活,有人却需要血泪来换,多希望崔器还活着,也能有一日面对所有人把酒自称“长安 崔器!”(我去哭了今晚我的眼泪不值钱崔器对不起我再也不骂你是憨憨了😭)
11.经提醒回看:在靖安司当着李必的面杀了安柱国和另外一个老吏的那个士兵是陆三!陆三!一个和这群老吏朝夕相处了那么久也许还受过他们日常照顾的那个陆三!
人啊!怎么能这样!我太愤怒了!
12.长安十二时辰,看完了,一切从开市鼓开始,又在开市鼓结束,“我要当宰相!”李必和徐宾,一个第一集一个最后一集。本剧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李必追查阴谋,李必想做宰相;暗线是徐宾制造阴谋,徐宾想做宰相。鲲鹏展翅九千里——两个人是一样的理想一样的抱负一样的目标,那就是匡扶天下庇护万民重回盛世,“总有一个人,要做那盏灯”,我的眼泪为徐宾而流。
唉!
End。
我一直对唐宋明三个时代社会生活史、服饰史较为关注,看#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特别留意了最为直观的服装造型,先在这里表扬表扬该剧服饰设计。服饰、化妆、道具考究,观众可以看到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里唐墓壁画、唐俑文物等原型很接近。在国内影视剧领域,空前意义上,首次呈现了原汁原味、如同壁画陶俑中走出来的唐人软裹幞头、箭袖窄领缘开胯圆领袍、官员各色圆领襴袍、半臂及蹀躞带、佩鱼袋等形象。形制非常遵循历史真实,在服化道的考究还原、贴近历史原型程度上,堪称国内古装影视剧领域一个新的里程碑。
台词的称谓也很专业,如剧中呈现了唐代把皇帝叫“圣人”“天家”“大家”而不是一口一个皇上、陛下,父亲及父辈叫“阿爷”“耶耶”而不是整天爹、父亲(北朝民歌《木兰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爷爷一辈称“阿翁”“翁翁”,奶奶称“阿婆”“婆婆”,答应称“喏”,宰执以上大官叫“相公”,官员称呼“姓+官名简称”(如剧中李司丞、何监、崔旅帅、吉副端),年轻男子叫“郎”“阿郎”“郎君”,上了年纪男性叫“姓+排行”(李十二)或“姓+丈”……
采访中主创团队说这次设计剧中唐代服装时,参考了大量唐代壁画陶俑等资料,空前地还原出了唐代圆领袍的真实面貌,男演员都束发戴巾子、帽或冠,这才是中国古人的真正打扮,而不是以往屏幕上那种奇怪造型或者设计师天马行空、逞能臆造的外星人服装,在古装剧服装上这样程度的兼顾历史还原与视效创新真是空前未见的。之前你在唐朝的任何电视剧里看到过这种细节严谨的箭袖窄领缘加横襴形制的圆领袍与开胯衫吗?
有了这部剧能让更多人知道“唐朝风貌原来是这样”,以后的人拍古装片也有个参考对象了。央视80、90年代很多老电视剧对服饰挺考究的,但因为那时信息与技术条件的局限,社会上对古代装束的考据复原没现在这么多和精准,本质上仍是衣箱化的“戏服”,根本没有朝代之分,我很多年不看国产古装剧,因为近年来拍的国产古装剧在我眼里,很多是假大空的逢场作戏过家家,影楼装满天飞,网游风盛行,披头散发,演员很奇怪的装束,很反感这种审美,可能很多人眼里觉得所谓"古典美"的东西,在我眼里纯粹是现代人的审美自负,并且不好看。我想古装剧不仅仅是纯为了剧情娱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也将传播祖国历史文化的光荣使命肩负起来,如果我们的历史剧老是那种在服装道具方面不负责任的胡乱臆造,这对大多数仅依靠视频了解历史的观众来说,先入为主的是多么大的误导。
这次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据微博网友说,国内目前最著名的中国装束复原团队“@装束复原”(刘帅、琥璟明等)以及甲胄复原研究团队的温陈华、萧何众位老师都参与其中,所以确保了历史服饰的正确,在细节各方面将真实的唐代风貌还原出来,基本形制上较为严谨尊重历史面貌,细节上考究,又兼顾了荧幕镜头呈现效果与现代审美度,设计上尊古又不泥古,富有创新。希望取得较好收视率,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对古典题材感兴趣的观众,在如今国产古装剧劣币驱除良币、泥沙俱下的现状下中,能够看得到这么一部如文物般的“清流”诚意作品。
已将首波12集看完,更新一下,细说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衣冠典制
卷之一 服装篇
了解汉服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古代服饰早期最明显的特征是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包括裋褐交领短衣、衣裳连缀的长袍深衣(有曲裾、直裾等类别)等,在汉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原及汉文化区域内先民们的穿着的汉服都是这一特征。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异族入主中原、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汉族传统服饰也加入了新元素,这就是具有胡服特征的——圆领袍衫,为汉服体系里注入了新鲜因子,引领了服饰文化新的风潮,圆领也从而成为之后中国传统服饰里很重要的类型之一。
幞头折上巾子——最流行之首服
要说唐人形象最鲜明的特征,除了衣着窄袖圆领袍衫外,最明显的是头裹幞头巾,以为反映唐代题材的影视剧了,不分时期,统一设计出的各种类型的黑色幞头行状的纱帽,基本上都不是唐代幞头的真实形象。
幞头,也称折上巾最初是一块四方皂帛,俗呼帕头,由前幞后,包住发髻并缚结。北朝末至隋之际,发展为在方帕上裁接出四脚,覆于头上,后面两角朝前包抄系结于额顶,前面两角绕至脑后缚结下垂。幞头脑后的两脚逐渐变长,并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系结方式和形态。幞头本为柔软布帛,裹于头上难以成型,不甚美观,所以早期幞头形象也十分平矮。初唐开始在幞头内衬以硬质“巾子”,幞头裹在巾子上,使外观硬挺,巾子与幞头需配套使用。巾子的材质有木有竹篾、丝葛,其流行样式也随风潮频频改易。自初唐以来有“平头小样”、“内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圆头官样”、“仆射样”等多种。阿斯塔那176号唐墓曾出土一件难得的巾子,以丝葛制成,满布菱格孔眼,涂以黑漆,即是盛唐样式。微博网友@ cromartie 曾专门发文展示裹幞头巾子的正确流程。也见@陶冶-误人子弟(唐代幞头扎法推测尝试 - //weibo.com/p/1001603877000254456595)。
箭袖圆领开胯袍衫——爆款的全民日用服
圆领袍衫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最明显特征是圆领、窄袖、右衽,领口和前襟各有一枚扣袢系合,长度一般在小腿至脚面之间,有里子的夹衣为袍,冬可絮绵,衫为单衣,不分士庶、男女、老幼以及地域,皆喜着圆领袍衫(受五胡南北朝时期南北民族、文化差异影响,总体上北方圆领更流行,南方则大袖宽衣的交领衣还在流行)。
但日常一般场合及日用活动的是箭袖圆领开胯袍衫,此类袍衫腰部以下两侧开衩,衣袖一般较窄口紧根松,从手腕部到肩部逐渐做宽,俗唤箭袖,唐人将此衣式称为“缺胯衫”或“开骻衫”,《新唐书》车服志说“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为唐代庶人、军士所常用,因为便于活动,缺胯衫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襕袍衫频繁的多,到宋明成为真正的“常服”样式。而襕袍的地位则上升为更加隆重的大袖“公服”。唐代人穿圆领袍通常都里穿交领絆臂、圆领中衣,唐人圆领袍衫领部系扣还可以解开穿,类似现代大衣的大翻领。
圆领襕袍衫——正式场合的制服
正式场合及制服类的圆领袍衫不开衩,膝下用一整幅布接成一圈横襕,称为“襕袍”、“襕衫”,有附会古深衣上衣接下裳相连之意。襕袍在隋唐进入官员常服制度,成为正式场合的制服,唐代壁画、陶俑中,文武官、内官着襕袍的形象很多,见后文附图。
圆领襕袍不同的衣身颜色及不同材质的革带代表了官员不同品阶。“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新唐书·车服志》。”秘书监贺知章,穿紫色,太子右卫率姚汝能,穿绯色服,徐宾八品,着深青色。
鱼袋是唐代官员特别佩戴物。“宫殿门、城门,给交鱼符、巡鱼符。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左二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某位姓名。官有贰者加左右,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新唐书·车服志》”金鱼袋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相当于通行证,所以剧中曹破延为了这个通行证杀了焦遂。
交领、圆领半臂——唐代短衫
半臂,即短袖或无袖上衣,交领、腰下接襕。与襕袍不同的是,半臂之襕通常为异色,并且自腰而下至膝,形似短裙。唐人一般将半臂在圆领袍衫之内。半臂的面料有时选择比较华丽硬挺者,穿在袍衫之内的半臂,使男子肩背显得更加挺拔魁梧,大量唐代陶俑、壁画均描绘出了在圆领袍衫之内隐隐鼓起的半臂轮廓,显的圆领袍衬托下臂膀圆融、腰身壮阔。
待更新……
卷之二 称谓篇
长安十二时辰在台词的称谓也很专业,如剧中呈现了唐代把皇帝叫“圣人”“大家”“天家”而不是一口一个皇上、陛下,父亲及父辈叫“阿爷”“耶耶”(比如杜甫著名的《兵车行》中就有“耶(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木兰辞》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而不是整天爹、父亲,爷爷一辈称“阿翁”“翁翁”,母亲叫“阿娘”“妈妈”,奶奶叫“阿婆、婆婆”,对上级称“官人”、“上峰”而不是一味地称“大人”,宰执以上大官叫“相公”,官员称呼“姓+官名简称”,年轻男子叫“姓+排行郎”“郎君”“阿郎”,上了年纪男性叫“姓+排行”或“姓+排行+丈”……对于人物的称呼问题,往常所看的国内古装电视剧中,里面的人物之间称呼不分时代、场合的不同,流于想当然地自以为是,难能可贵的是这次的《长安十二时辰》注意到了,很值得鼓励。
唐朝时期奴婢称呼男主人为“阿郎”“我家阿郎”或者直接就是“主人”,而“某”则是自称,在唐朝时期是没有奴才这个称呼的,这个称呼“发扬光大”是在清朝时期,在当时自称“某”是正常的,而剧中执事说的“长源"则是李必的字,古代男子成年时期都要为自己取一个字,我们还是以杜甫为例,杜甫字子美,所以和杜甫相熟的人就可以称呼他为杜子美或者子美、子美兄都是可以的,如果想表现的更加恭敬一点的,可以称呼对方为姓+公(丈、老),接着以杜甫为例,如果有人想要特别的表现尊敬,就可以称呼他为杜公、杜丈、杜老,在唐朝对于皇帝的称呼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看的古装剧中张口闭口的皇上,而是流行称呼皇帝为“圣人”,如果是皇帝身边人则可以称呼皇帝为“大家”,在宋朝称呼皇帝则是”官家“较多。
卷之三 礼制篇
〇唱喏
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对唐代服饰礼仪的还原让我泪目了,礼仪指导请的是李斌老师(张晓龙老师团队的高足,指导过琅琊榜、甄嬛传、芈月传等),此次重现唱喏,叉手礼,人物神态、称呼、饮食等唐宋时期的礼仪习俗,向大众展示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彬彬然的仪式感。
唱喏,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男子作揖,并口道颂词。宋代已流行。用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即给人作揖同时扬声致敬。原为应答之声,东晋时氏子弟用以为礼,当时人颇以为异。后乃遍用之。唐裴铏《传奇·崔炜》:“女酌醴饮使者曰:崔子俗归番禺,愿为挈往,使者唱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今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古代的“唱喏”,为站立礼,分躬身和直立,两手抱拳作揖,唱喏还分小喏、长喏、肥喏之别。
〇叉手礼
看电视剧的朋友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剧中的人物不是抱拳礼,手是这样奇怪的样子,听话时行的“叉手掩胸”礼是这样,向尊长回话说话时,行的“叉手向前”礼,剧中也有表现。其实这种礼仪名为“叉手礼”,这种礼仪一始见于西晋,流行于唐、宋、元,叉手礼在唐代才与社会上流行开来,唐代柳宗元有诗云;“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此时的叉手礼是男子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而女子则正好相反。一个“叉手礼”有什么稀罕的呢?这是我们历史上曾经流行一千多年、又消失了近五百年的日常生活细节。
这种“左右手相握抱胸”的姿式,大致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到元代和明代小说里还常见,而它最流行的时期,就是唐、宋、元。在唐代笔记小说、敦煌曲辞、宋文元曲里,时不时就会蹦出来一个“叉手向前”“叉手不离方寸(心脏)”,视效文物,则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里几位听曲子的官员最为著名和典型。这是中古时代,社交场合男女老幼安静倾听时最常用的礼仪性姿态,元朝时候,“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以左手紧把右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王虚中《训蒙法》)。教娃要先教他在社会上怎样行礼不失仪,以免养出个熊孩子。
〇天宝年号
大家都知道改动后成片字幕里的“天保”就是“天宝”,那么大家是否又注意到,天宝三载这个年份本身就别有玄机?《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三载:“春,正月,丙申朔,改年曰载。”查任何史料,天宝年号纪年,元年、二年曰某年,自第三年起曰某载。这种以载为年的叫法自三载至十四载,又至肃宗至德二载,一共用了十四年。在官方纪年的称谓上折腾改革做文章,这是自命不凡的皇帝们执政期间常有的事情。或者说,是帝国栋梁们吹捧明君盛世,表达价值存在的一种方式。改年曰载,全靠大伙儿捧场!《尔雅》八,释天:“岁名——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此为先秦各朝谓“年”之异称,唐尧、虞舜时代称年曰载者,取四时始终之意。玄宗崇道,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天宝初年的大唐帝国,确实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此盛世景象在推行除周复唐(虞)的玄宗看来,尽是唐虞之治的风气。改年曰载之举,正是帝国上下志得意满的表现。
〇中书门下大诏令
大诏令。唐大诏令由门下省审核颁布,所以开头会加上“门下”,这才是唐、宋时期圣旨的样子,而不是一般电视剧不分时代、场合,一律如明、清以后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里西市开市,长安有东西两市(买东西就这么来的),西域客商多到西市交易经商,所以异域风最浓,而西域美食、妹子也吸引大量文人骚客,李白曾诗“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也是个老司机了。现在西安有个西市博物馆,建在西市旧址上,值得一看。
〇日月星三辰旗——华夏各朝通用国旗
长安十二时辰在张小敬回忆烽燧堡之战,以及在闻无忌家中时,都有三辰旗形象出现,这个细节太令人佩服了。三辰旗就是日月星辰旗,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应用最广的旗帜之一。三辰旗可以说是华夏天子的标志,也是华夏民族的旗帜,后来民国使用的青天白日很大程度有三辰旗的味道,如果说代表汉族最正统的非三辰旗莫属,而不是什么龙旗。日月星谓之三辰,画于旌旗,象天之明。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帝以来儒教的标志。云“王画日月,象天明也”者,圣人与日月齐其明,故旌旗画日月象之。最早大概出自《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云“三辰旗旗,昭其明也”。汉郑玄对《周礼》的《司服》篇“王之吉服”做了如下扩展注释“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於旌旗,所谓三辰旗旗,昭其明也。”三辰,日月星,则此大常之画日月者也。三辰也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帝以来代表华夏天子最尊贵的标志。上图为晚唐(归义军)时期莫156窟南壁下部张议潮出行图。下图为网友“王者自由”据此复原的三辰旌旗图。
〇音乐——大唐“林夕”李白的诗词
连片尾曲每一首皆是李白的词,请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的赵亮棋与刘小山两位名家,曲风很喜欢,多用的是中国传统乐器与五音宫调呈现出的。我最最最最喜欢的一曲是檀棋为张小敬、伊斯清唱《侠客行》后张小敬回忆烽燧堡之战箫规那段背景音乐(也即12集片尾纯音乐,26集姚汝能对徐宾火后遗体感伤那段出现的音乐),萧声为主乐,曲调哀婉,颇有古风,感人至深(据说后头会出影视原声OST“淡淡的忧伤”)。
卷之四 历史细节篇
〇张小敬、姚汝能人物原型
张小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可能很多人会下意识地以为,这个主角是完全虚构出来的——毕竟就光听这名字就感觉很现代,像是个邻居家的小伙子。但其实没这么简单。亲王在原著小说的后记里提到过——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走到马嵬坡时,太子李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动兵变,意图除掉杨国忠。说来也巧。这一天,杨国忠正好碰到几个吐蕃使者,就跟他们谈了一会话。谁知正好被人逮住机会,周围人高呼杨国忠与吐蕃勾结。杨国忠大怒,正要开口辩解,然后——据古籍《安禄山事迹》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有了这位英勇的张小敬带头,周围人便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包围了驿站,迫使皇帝处死杨贵妃,这也就是著名的马嵬坡兵变。关于“张小敬”这个人物的记载,便也到此为止,只留下了这一句话,再无其他。
记载下张小敬名字的那本书《安禄山事迹》,其作者署名为“华阴县尉姚妆能”,没错,正是跟在张小敬身边的那位作家。关于这个姚汝能,史料记载也几近于无,只留下了这一本《安禄山事迹》。史料的欠缺,刚好给了文学创作以想象的空间。历史上的张小敬一定想不到,他这个匆匆现身一次便随即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会在21世纪又活了一次。而且,谁又能断言,这些故事在当年就一定没有真实发生过呢~
附录中贴一些唐代壁画里圆领袍资料引用了微博达人@燕王WF@扬眉剑舞@装束与乐舞等的相关资料,希望了解详情的可以移步@扬眉剑舞先生豆瓣、微博 //www.douban.com/note/303151044/
就近几年的国产古装剧来说,长安十二时辰绝对称得上诚意之作,布景场面宏大,再现长安盛景,服道化细节更是考究,无不透漏着诚意认真、细节严谨。电影级别的质感,画面精美到随手一截都是一副画卷,每一个造型,你都会想起美术书、博物馆里的一幅画,一个人物,一个场景,将中国唐代先民的高级审美准确还原了,这应该是中国古装剧史上目前为止最能正确反映唐朝面貌的电视剧。艺术创作的魅力源于对真实的重现、演绎、虚构、架空,鲁迅将后者称之为“诳”。如果一部影视剧没有堆叠海量的细节相互支撑,没有构建统一的逻辑首尾印证,观众又如何会被诳住呢?《长安十二时辰》中呈现的唐代风情,未必全部细节是历史的真实,但一定达成了艺术的真实。当然,也并非所有观众都能看得仔细、懂得欣赏这种细节审美,如人汲水,各有体会罢。
巨岩/ 2019年7月3日
07.28,开播一月后更新,这次谈谈剧中反映的唐代军制。
【唐前期的府兵制度】
府兵制,是关陇集团四政权(西魏、北周、隋、唐)创始人西魏宇文泰创制的,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制度。这套制度简要来说,就是国家直接向“编户齐民”普通耕地平民征派兵役。按照唐初设计的制度,在天下各地设置“折冲军府”五六百个,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府兵在地方集中训练,或轮番卫戍京师(在唐代府兵还要到京师值守都城安防,叫做“番上宿卫”,是为义务劳役),或维持地方治安,遇有大战则由朝廷确定出兵规模,任命统兵将帅,向地方征调府兵。对于被征调入伍的百姓来说,从军十几年后退伍,按制度可以免除其他税役。
“军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户籍和日常训练, 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番上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统领;战时指挥权,在皇帝选派的元帅手中。
【北门禁军六军】——以龙武军、神武军、羽林军为中心的解说
唐初的中央近卫军主要分为南衙府兵十六卫和北门禁军六军,左右龙武军是唐代北门六军禁军名称之一,也称左右万骑营,与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共称北门禁军六军。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贞观中太宗置左右屯营,其军士号曰飞骑。又选飞骑中材力骁捷者号为百骑。高宗龙羽时置左右羽林军,百骑属之。武后时改羽林百骑为千骑。景龙元年(707年)改千骑为万骑,分左右营。开元以后开元二十六年(一说二十七年)玄宗正式改左右万骑营为左右龙武军。因其初属羽林,故《通典》谓: “开元二十六年析羽林军置左右龙武军,以左右万骑营隶焉。”左右龙武军官属同羽林军之制。参见“左右屯营”。
剧中的龙武军就是护卫皇城、宫城安全的,由皇帝、太子调用的禁军,甲胄为银盔银甲金边;神武军由皇帝直接调用,金盔金甲金边。
【南衙府兵十六卫】——以右骁卫府、左监门卫府为中心的解说。
唐初的中央近卫军主要分为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其中南衙十六卫指的就是唐初的府兵制的设置。十六卫遥领天下数百个折冲府,这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掌皇帝侍从、仪卫,这四卫并不分管府兵。
十六卫再加上东宫六率府遥领天下600到800个折冲府,各府的府兵有两个任务,其一为到长安宿卫(番上宿卫),其二就是出征,其他的时间就是参加训练以及从事生产养家糊口,这就是唐初府兵制的特点。这些折冲府又分为三等。而左右卫各领60府,其它卫领40到50府,剩余的就隶属于东宫六率。也就是说右威卫遥领40到50府的兵力,大约四五万的兵力。诸卫的最高长官是大将军,为正三品。
府兵的中央主管衙门“卫府”(十六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唐朝“十六卫”遥领天下折冲府(军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即以“卫”统“府”。但值得强调的是,十六卫大将军对天下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战时,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军府、地方州县长官、十六卫和行军大元帅互相制约,没有人能够单独控制军队。这样一来,虽然天下府兵驻地分散,仍然是皇帝能够直接控制的中央军队!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十六卫丧失战斗力,从此之后,仅为仪饰之用。
右骁卫。唐代府兵十六卫中的一卫。设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凡翊府的翊卫、外府豹骑番上者,分配之。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面、宫城内外,则与左右卫分知助铺。剧中宰相林九郎调用的就是右骁卫,统帅是甘守诚,甲胄为银盔银甲。
左右监门卫。剧中骠骑大将军仪郭利仕车辆来往仪从护卫的就是左右监门卫,统帅是高全。
【府兵太子四率】————以太子右卫率府、旅贲军为中心的解说
剧中的姚汝能官职是太子右卫率,那也是东宫执掌军事的官员,论品级则至少正四品。不过,毕竟只是供太子见习,当不得真,归东宫名下的军事管理机构,从规模和职权上,都无法和皇帝相提并论。更不用说有唐一代直到玄宗年间,做太子的时乖命蹇,能无风无浪真正熬到登基的本来就屈指可数。
“旅贲军”,居中所谓隶属于“靖安司”的东宫“旅贲军”,网上有人说是作者杜撰,恐怕不确。这支部队在历史中是留下了记录的。东宫本来就是储君所居,设置若干军事管理机构作为下属,供太子熟习政务,也是题下应有之义。按唐代的制度,东宫名下的设有十率,是由太子管辖的军事机构。其中的左右司御率府之下的折冲府,其府兵番号就是“旅贲”。剧中李泌调用的就是旅贲军,统帅是崔器,甲胄蓝底黑甲。
【彍骑募兵】——以“第八团”“守捉郎”为中心的解说
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度已经走向崩溃。其实,从武则天时代后期,随着大地主土地兼并的加重,均田制已经趋于解体,国家控制的人口减少,地方能够征调的兵源便逐渐枯竭。兵源枯竭也直接影响了唐军的作战能力,天宝七载,高仙芝统兵讨伐小勃律(这也是剧中提到的一个西域国家),仅在一个边境城堡,就留下了三千多羸弱不堪征战的士兵。再加上玄宗朝对外用兵频繁,唐军的兵源更是入不敷出。所以国家出钱招募职业化的募兵开始成了补充军队员额的通行办法。
从开元年间开始,募兵就成了补充军队员额的通行办法。剧中的主角张小敬,按剧中情形来看,曾经应该就是最早一批“兵募”,剧中所说旧历(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从府兵中再征集的、担负长期作战的兵员。因为还在府兵制的框架内,所以从编制上讲,张小敬隶属“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但毋庸置疑,第八团这样的部队已经是常备军的性质,在唐代文献中,张小敬这样长期戍边的士兵,又被叫做“长征健儿”。与“兵募”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彍骑”“长从宿卫”之类的称呼,指的都是各种名义的募兵。
导致第八团几乎全军覆没的安西烽燧城一战,按剧情设置,是节度使不肯出兵援救。其实也不难理解,募兵制推广之后,作为唐帝国边境守备重要支柱的节度使,兵权便开始上升,名义上由中央指挥的军队,逐步成为边镇将领的私人军队,直到最后演变为藩镇。唐初设计的“内重外轻”的全国兵力部署,也“太阿倒持”,边疆节度使手中的部队,反而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军队。原著小说中,还出现过由边兵蜕变而来的雇佣兵“守捉郎”。唐代的军制如何崩坏,从中可一叶知秋。
时间:
《长安十二时辰》故事时间选择在天宝三载(744年)元月十四日。
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先来看看唐玄宗于天宝三载之前的统治情况,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故事的时代背景。
唐玄宗登基以后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不拘胡汉、任用贤能;在军事上改革兵制、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设立十大节度使,扩张疆域。在经济上发展农商、开放贸易,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更是商贾云集。一度将大唐推向了“开元盛世”。
然而由于唐玄宗在位后期变得猜忌多疑,废黜太子李瑛(738年)、立李亨为太子(740年),宠信奸臣李林甫、怠慢朝政,使得大唐盛世之下危机四伏。政治上形成右相与东宫太子势力争夺、对峙的局面。面对结党营私风气,吏治逐渐趋于松散、腐败。唐政府对农民横征暴敛,农民或逃亡,或出卖土地,土地私化、政权松动。军事上随着节度使对军、民、财的特权控制使其骄威日重,形成了外重内轻、势力割据的局面,对皇权的威胁日盛。
另外,虽说自唐朝重新统一中原,次第消灭那些突厥带路党性质的北方军阀,让突厥再难维系对其他草原部族的高压统治。然而突厥受到不轨之人的挑唆,其复辟草原霸主的思想不时抬头。
作者将《长安十二时辰》故事时间就选择在这看似繁华却危机潜伏之际。而选择元月十四日这一天,至少有两个考虑。
一是唐长安城实行夜禁,坊外主街夜晚不能闲逛,只有正月十四-十五这天全城解禁联欢。别说一年一次难得的可以通宵逛街、看花灯的机会,就是现在节假日之前假日办、各个单位还都得下发节日期间防火防盗防事故的通知呢,为什么?节日期间人多聚众难控制,安全隐患蹭蹭上涨啊,绝对是搞事情的最佳之选。
二是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况且搞这么大一个事情,当然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了,除了皇室成员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元月十四日丑正,平常都在皇宫里的天子将在勤政务本楼上与百姓进行近距离的见面,接受百姓山呼万岁,并进行拨灯之礼,身边文武百官、皇公贵戚甚至是外国使节都在楼中。这种情形完全符合恐怖分子对破坏目标可接近和破坏严重性的要求。
地点:
唐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朝廷位于城北,所以王公贵族也大致住在宫城皇城周边的坊,南部百姓居住得更为密集。
长安城里108坊可以理解为108个小城,有点类似当今配套齐全的小社区,每个坊外有土墙围起。坊里围墙四面有门,日出时开启,日落时关门。城里有夜禁,坊外主街夜晚不能闲逛,正月十五全城解禁联欢。
《长安十二时辰》是由对长安坊图的争夺开始的,可见长安城不仅是故事的发生地点,也是牵动案情的引线。作者借随探案的脚步一点点描绘了长安城的一门一楼、一街一坊,并借助靖安司的望楼和沙盘给予了长安城居高俯视全景感,还结合案情对长安通达的水渠系统进行了勾勒,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的长安图景和跌宕起伏、复杂辗转的悬疑故事。
同时,作者也通过不同阶层和身份人物对长安进行了展示,将繁华盛装下真实的长安:
商贾云集、外贸通达、胡汉交融、歌舞升平的市井视角长安。藏污纳垢、贪婪凶残、无法无规、见不得光的地下视角长安。(平康坊)
兵权分踞、细作沟通、消息控制、明枪暗箭的望楼视角长安。官黑勾结、治安松垮、强权可畏、欺男霸女的百姓视角长安。景教、祆教、摩尼三夷并立、宽容政策,儒家、佛教道教三教并存,重道淡欲、稳固政权的宗教视角长安。
可见对长安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当时皇贵、官吏、兵士、工匠、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将这种生活状态为《长安十二时辰》故事打造了一个合理的大环境。
然而无论是喧闹繁华、鱼龙混杂抑或是暗流涌动,都不过是人心纷扰在这座城市上的映照。长安城看过来太多皇权更迭、宦海沉浮、尔虞我诈、人间疾苦,看过太多忠义仁德在利益面前的瓦解、追求信仰在诱惑面前的坍塌,唯有不动不语的长安城默默地守护着他的百姓,不偏不倚的长安城真实地记录着历史。正如作者在文末所写到的:
“在他的独眼之中,一百零八坊严整而庄严地排列在朱雀大街两侧,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气势恢宏。他曾经听外域的胡人说过,纵观整个世界,都没有比长安更伟大、更壮观的城市。昨晚的喧嚣,并未在这座城市的肌体上留下什么疤痕,它依然那么高贵壮丽,就好像永远会这样持续下去似的。”
微博大V都在夸。我看了四集。看不下去弃坑了。是马伯庸的招牌才去看的,又被骗了。
这片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制造悬念,几条叙事线的逻辑跨度太大,勾连过程太久。造成悬念在空虚的积累过程中让观众难以理解人物行动的目的,观众很难进入角色去感受体验,没有代入感。
这部片所有台词都在空转、一切表演都在空耗。导致各种情景脱节。观看体验很差。
我们可以对比大获好评的《白夜追凶》,观剧前5分钟就能让你直奔一个分支剧情的目的,同时法医、刑侦和心理学专业的台词设计能让观众迅速跟随主角展开解谜并建立和各类配角的虚拟关系,每个分支案件还能推动主线目的的发展,段落衔接非常紧凑。
人是活在关系中的,哪怕是追剧。让观众和角色产生关系才是成功的编剧。这部片我看了四集我对里面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感兴趣。
我认为目前微博上对此片的舆论口碑很虚假。
PS:在下没有说和白夜是一个类型,说的是在编剧的段落结构和导演的叙事能力上非常平庸,拍的不好看。回复的时候请不要再讲了。我对《白夜追凶》的观点如下: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17605?dt_dapp=1
打光摄影服化道都用心,曹盾的画面一如既往靠谱,质感太棒了!应该是本年度最佳古装了。
看了十集。改编走心,演员专心,舞美用心,古装剧里少见的良心剧。易烊千玺的扛鼎之作,从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一刻起,就令人刮目相看了,面对十七岁的自己,他真是太赞了👍。
精致!长安反恐24小时!
请问易烊千玺的台词怎么回事?不看字幕听得清在讲什么吗?能不能别闭眼吹了?吞音重成这样还不配音是在坚持什么?坚持毁剧吗?面部表情能不能丰富点?就板着一张脸毫无感情背台词的感觉。就这还能当男二呢?
大半年时间吊胃口,质量有点低
服化道美呆,长安众生相拍的太好了!!!吹爆大头演技!四字竟然表现的还8错。
能在2019看到这部戏简直是人生之幸,雷佳音的张小敬是少见的不想笑的角色,看着一身杀伐气就知道他拼的有多值。拿到好剧本的曹盾宛如开了挂一样,实力派×潜力股,这个配置,绝了。
终于播了,从2017年官宣开始,我就在期待了!没想到雷佳音古装也这么合适,易烊千玺的气质也非常适合李泌。
原谅我不看字幕听不清说啥,台词又没感情,你说当他念书吧,可念书也得让人听清讲啥吧,演的个啥玩意
终于有一部期待的剧播出了,太难得了!画面服化道也太棒了,整体节奏UPUP的快,让人恨不得一天看完全集。长安城里,看似平静的世道啊,早就变天了。
年度第一良心国产古装剧。开头几段长镜头极尽影像美学,调色和构图很有电影质感。场景、道具、服装……十分考究,还原了一个盛极而衰的大唐长安。雷佳音的表演有意想不到的反差,千玺弟弟真的可以,演技到位,惊喜之上。
唐朝只有道士的簪子是竖着插,很少有剧组会注意到这点,所以这部剧的道具是真的用心,下了功夫研究的。服装化妆也都精致。一个最多时有上百个群演的组,每天出妆7小时。
还是过誉了,开篇的盛唐气象和长镜穿梭很有感觉,服化道之讲究自不赘言。但作为电视剧核心的剧本,在节奏铺排上仍存有相当纰漏——将十二时辰的物理时间长度填满25集的长度,势必要穿插无数人和事(包括闪回),于是叙事点和各事件的剪接变得非常重要,而至中段看来,旁枝逸出的细节虽有利于完成破案拼图,究其自身不少细节是拖沓的,因此整体有不畅之处,作为悬疑权斗剧来说,摊子铺得过大的话,一来拖节奏后腿,二则也不容易收场自圆其说。选角倒是意外契合,四字表现不错,雷佳音虽可爱但角色同质化太雷同了吧。
草灰蛇线的几集,节奏稳的一批,很少见这么大部头扎扎实实的古装剧了。雷佳音演的很拼,易烊千玺难得的hold住了,作为四字弟弟第一部影视作品,这个成绩单交的相当漂亮。
摄影太赞了,构图和色调真的是如盛唐画卷一般,无论是细节还是大场面都看得出背后制作的用心和规模。故事时间限定在十二时辰当中,快节奏的剧情让人很有追下去的欲望,第一集便用案件架设了悬念。易烊千玺和雷佳音的表演也都不错,这个剧真的很可!
很有质感的国产电视剧 制作很惊喜 演员台词和表情都很到位 看过原著 期待后面的剧情
一天内拯救西安终于上了,不枉我等了这么久,这个剧太符合我的口味,服装造型场景设计以及台词太吃的下去了,演员选的也好,雷佳音把张小敬演活了每一个眼神动作台词我觉得非常到位!易烊千玺把李必高冷清净端正的感觉演出来了,好多人说弟弟台词不好,确实跟老戏骨比稍显稚嫩,但是也能看到他的努力。这部剧我吹爆每一位演员和幕后制作人员感谢你们还原了长安,西安人听着坊名地名倍感亲切!
感觉没港台的掺合,大陆班底慢慢走回正轨了!
期待已久的剧终于开播了!好喜欢呀!易烊千玺的表现很惊喜!
《妖猫传》之后在电视剧里面看到这么精致的盛唐太震撼了,能播出真是2019古装剧的华采。以雷佳音的张小敬和李必为中心的群像剧,有悬疑色彩,但更多的是不灭的赤子之心。很有诚意的国产精品作。